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42 卷第 1 期 20 13 年 3 月 V 0 1 4 2 N O 1 Ma r 2013 超 临界 600 M W汽轮机 运行优化研 究 谭 锐, 刘 晓燕, 陈显辉 , 唐丽丽, 宋 萍 , 井芳波 (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 司, 德阳 618000 ) 摘要: 针对 目前 600 MW 汽轮机在我国电网中需参与调峰的问题 , 提 出了用顺序阀配汽方式替代原复合配 汽方式的方案, 并优化机组滑压运行曲线, 使汽轮机在仅修改 D E H 逻辑和锅炉滑压压力的前提下, 提 高超临 界 600 M W汽轮机在部分负荷下的实际运行经济性。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 , 运行优化可使机组在部分负 荷 下各 负荷 的算术平均热耗 降低 约 37 kJ (kW h )。 关键词 : 超临界 600 M W ; 汽轮 机 ; 运行优 化 中图分类号: TK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549 (2013 )0 1-0015-04 R esearc h on O p erati on O p ti m i zati on for Su perc ri ti c al 600 M W Steam T u i bi n es TA N R ui ,LIU X i a oya n ,C H E N X i an -h ui ,TA N G Li -li S O N G P g 。JlN G F 6m gbo (D ongfang T ui bi ne C o , Lld ,D eyang 6 18000 , C hi na ) A bstrac t: W i th respec t to the peak shavi ng of 600 M W steam turbi nes i n dom esti c pow er netw ork ,the sc hem e to replac e the ori g i nal on e b y steam di stri b uti on m ode of seq uenc e valve i s presen ted i n order to op ti m i ze the u ni t sli di ng pressure operati on c urve A s a result,the parti al load ec on om y of 600 M W su perc ri ti c al steam turbi ne i s i m p roved by just c hangi ng the logi c of D EH of the turbi ne and the sli di ng pressure of the boi lerThrough theoreti c al c alc ulati on and test veri fi c ati on , thi s operati on opti m i zati on c an reduc e the ari thm eti c average heat rate about 37 kJ (kW h ) u nd er parti al lo ad K ey w o rd s : sup erc ri ti c al 6 00 M W;steam tu rb i n e ;op erati on opti m i zati on 汽轮机 的启动 、 停机和功率变化是通过开大 或关小调节汽阀来改变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量和 蒸汽参数来实现的。汽阀的开和关有两种方式: 节流调节(又称单阀调节 )和喷嘴调节 (又称顺序 阀调节 ) 。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 司 (以下简称 “ 东汽” )超 临界 600 M W 汽轮机 的配汽方式系引进的复合配 汽方式 , 既可以在启 动和低负荷阶段按节流配汽 方式运行 , 也可以在额定负荷下按喷嘴配汽方式 运行 。此配汽方式是介于节流和喷嘴配汽方式之 间的一种配汽方式, 在高负荷区域的效率较高, 但 在部分负荷时 , 此配汽方式的节流损失较大。 鉴于 目前 600 M W汽轮机在我国电网中需要 参与调峰的实际情况, 机组常年运行的负荷范围 为50 一 100额定负荷, 为了提高机组在部分 负荷时的经济性 , 就有必要对复合配汽方式进行 优化改进设计, 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1原设计配汽方式 东汽超临界 600 M W 汽轮机采用 的是全 电调 控制的复合配汽方 式 (部 分进汽 全 周进汽 ) , 调 节阀采用多 阀系统 , 各阀严 格按照预定 的程序执 行启 闭, 升程关系固定 。在启动和较低负荷 时, 汽 轮机采用节流调节, 此时4 个调节阀同时开启, 带 一 定负荷后 , 关 小或关 闭部分 阀门, 转 为喷嘴调 节。超临界 600 M W 汽轮机调节级喷嘴组的布置 如图 1 所示 , 复合配汽曲线如图 2 所示。 采用复合配汽方式的最佳负荷点在 90额 定负荷以上, 但仍然兼顾了部分负荷的运行经济 收稿 日期 : 201210-22 修订 日期: 2012-12-25 作者简介: 谭锐(1971一 ), 男, 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程硕士, 高级工程师, 从事汽轮机热力设计工作。 l l l l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1 期 超临界 600 M W汽轮机运行优化研究 从 电机 向汽机方向看 图 1 调节级喷嘴组布置示意图 阀杆行程 m m , GV2 3 , , J tP G V 4j P G V 1 、 , lI 2 1) 6 【 】 8 O l0 0 12 0 负荷指令, 图 2复合配汽曲线 性 。为减少节流损失 , 部分负荷采用滑参数运行 , 即保持阀门开度不变 , 靠改变进 汽压力来调整 负 荷。采用复合配汽方式滑压运行时各个高压调节 阀的阀门开度如表 1 所示 (阀门开度对应图 2 中 的负荷指令 90)。由表 1 可见 , 4 个调节阀均处 于节流状态, 且 2 号和 3 号调节阀阀门节流损失 较 大 。 表 1 滑压运行时各高压调节阀的阀门开度 (复合配汽方式 ) 2运行优化方案 经研究 , 东汽提出了机组 的优化运行方式 , 即 将原来的复合配汽方式改为顺序阀方式运行, 由 原来的“ 两阀组 ” 运行方式改为“ 三阀组 ” 运行方 I圜 _ 一 一 式 。根据各个高压调节阀所对应的不同喷嘴组个 数, 提出了3 个不同的高压调节阀阀门开启顺序 方案 , 其中优化方案一 的高调阀阀序为 2 、 4 号 一3 号 一1 号 ; 优化方案二 的阀序为 2 、 3 号 一 4 号 一1 号; 优化方案三的阀序为 4 、 1 号 一 2 号 一 3 号。 2 1调节级强度 配汽方式改变后, 调节级强度需重新进行校 核。经校核 , 优化方案一和方案三在 主蒸汽压力 为额定 (24 2 M Pa)时, 调节级强度可以满足两阀 全开的要求 。对于优化方案二 , 由于两 阀全开对 应 的喷嘴组只数较少 , 两阀全开时, 主蒸汽压力需 低于 21 0 M Pa 才能满足调节级强度的要求 。 2 2 滑压运行 曲线 由于各优 化方案 的两 阀和三 阀通 流能力不 同, 其对应的最佳运行方式也不相 同。通过理论 计算得到各负荷的最佳运行方式, 对应的滑压运 行压力如图 3 所示。 圈 2 5 0 3 LJLJ 3 5 0 4 【 JU 4 5 0 5 0 0 5 5 0 6 【 JU ( 【 】 功 率 M W 图3各优化方案的滑压运行曲线 说明: 图中圆点表示机组采用两阀滑压运行方式, 其 他为采用三阀滑压运行方式。 由图 3 可见 , 由于优化方案一和方案二 的三 阀全开通流能力相同, 两方案在高负荷区域采用 三阀滑压运行时, 各负荷的主汽压力基本相同; 优 化方案三的三阀通流能力最大, 在高负荷区域采 用三阀滑压运行时, 其各负荷的主汽压力较低。 在低负荷区域 , 机组采用两阀滑压运行方式 较为经济 , 由于 3 个优化方案的两 阀通流能力不 同, 各个方案 由三阀转为两阀运行 的负荷点也不 相同。由图3 可知, 方案一 和方案三转为两阀滑 如 如 加 m 0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超临界 600 M W汽轮机运行优化研 究 热力透 平 压运行 的负荷点分别为 270 M W和 400 M W 。 2 3 机 组 热耗 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各优化方案的经济收益, 为了更清晰地 比较各优化方案的经济性 , 将 3 个 方案的经济收益以曲线的形式画出, 详见图 4 。 经济收益 kJ (kWh) F l +方 案 二 I j 立 塞 二 J - - k - _ , I 、 一 一 I ) 、 j 25 0 3 0 0 3 5 0 4 0 0 4 50 50 0 5 5 0 6 00 6 5 0 功率 M W 图4各优化方案的经济收益 注: (1) 图中圆点表示机组采用两阀滑压运行方式 , 其他为采用三阀滑压运行方式。 (2) 经济收益 : 机组负荷相 同时采用顺序阀配汽 方式的机组热耗较采用复合配汽方式时的机组 热耗改善值。 运行优化后, 受各个配汽优化方案通流能力 及滑压压力的影响 , 各优化方案的经济收益 略有 不 同。由图 4 可见 , 各优化方案 在三阀滑压运行 区域各负荷的经济收益相当, 低负荷区域转为两 阀滑压后经济 收益有所增大。综合各负荷 , 运行 优化方案一 的经济收益最大 。 2 4 机组煤耗 根据各运行优化方案的经济收益 , 可 以得 到 各方案节约的煤耗 (注 : 在以下 的煤耗计算 中, 煤 的热值按照标准煤 29 271 kJ kg 考虑 , 锅炉热效率 按照 93考虑 , 系统管道效率按照 99考虑 ) , 计 算结果如表 2 所示。 表 2各优化方案节约的发电煤耗 (kWh ) 由表 2 各优化方案在各负荷节约的发电煤 耗 , 可以得到各优化方案 中各负荷的平均 发电煤 耗收益 分别 为 1 362 、 1 256 和 1 102 g (kW h), 其中优化方案一的发电煤耗收益最大。 2 5 年收益 根据表 2 中优化方案一发 电煤耗收益 , 以及 通过统计 2009 年 A 电厂 l 、 2 号机组和 B 电厂 1 号机组的负荷率 、 运行时间以及采购煤价的情况 , 可以初步得出 2 个电厂单 台机组在进行运行优化 后的年收益 , 如表 3 所示。由表 中的年收益可知 , 单台机组进行 运行 优化 的年 收益 可达 500 万 元 。 表 3单台机组进行运行优化的年收益 2 6优化后配汽曲线 综合考虑各运行优化方案中高调 阀开启顺序 所对应的喷嘴组位置、 通 流能力 以及经 济收益情 况, 推荐采用优化方案一, 即高调门开启顺序为2、4 号 一 3 号 一1 号 , 其对应的配汽曲线如图 5 所示。 H D O 35 | | H PGV2 H PGV4 HPGV 书 r HI GV1 l , O 20 40 6O 80 lO0 l2O 流量百分数 图5优化后配汽曲线 3 电厂实施 在实施运行优化前需进行配汽优化试验 , 将 J i l l 固 如 柏 如 加 m 0 如 m 0 O O O O O 0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1 期 超临界 600 M W 汽轮机运行优化研究 4 个高调阀解列, 通过手动调整高调门至 目标阀 位, 一方面观察汽轮机在新阀序下的轴承振动、 瓦 温和其他重要参数运行情况, 另一方面可以得到 优化后的经济收益。 运行优化试验内容是在不同负荷 的情况时汽 轮机分别在复合配汽方式和新阀序方式下进行的 试验, 在新阀序下的最佳经济点与机组采用复合 配汽方式 的机组热耗进行 比较得到配汽优化后 的 经济收益。由于配汽优化试验的主要 目的是在相 同负荷下对不同阀门开度的机组经济性进行横向 比较, 因此对试验的绝对精确度要求不高, 试验标 准为 G B T 8117 2-2008 。下面 以 500 M W负 荷为例说明运行优化的试验工况, 详见表 4。 表4 500 M W 负荷运行优化试验工况 试验工况500M W -YD 500M W 1一 SX 500 M W 2SX 500M W 3一 SX 采 开度 () 原阀序 1 _0 l _0 1 _0 目前 , 在超临界 600 M W汽轮机中已完成运 行优化试验的电厂有4 个。由于各个电厂汽轮机 的实际运行情况不同, 因此运行优化试验结果也 不尽相同。各电厂汽轮机进行运行优化的经济收 益如表 5 所示 , 新 阀序下经济最佳点所对应的滑 压压力如图 6 所示。 表5各电厂汽轮机运行优化后经济收益 kJ (kWh ) 主蒸汽压力 M Pa C电 厂 , J I 电厂 盘 一 r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机组负荷 M W 图6 各电厂实 施滑 压的曲 线 I I I I 由表 5 可见 , 汽轮机运行优化后 的机组热耗 改善约 37 kJ (kWh ), 折合发电煤耗降低 1 373 g (kW h), 与理论计算 的发电煤耗降低量相 当。同时从 已实施 运行 优化 的 电厂 反馈 知道 , 汽轮机采 用新 阀序运 行稳 定 , 轴承振 动及 瓦温 情况与采用老阀序运行相 比有所变化, 但在安 全范围内。 4 结 论 东汽超临界 600 M W 汽轮机的配汽方式系引 进的复合配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