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hapter6,Fever,发热,教学大纲,1.掌握发热和过热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区别。2.掌握发热激活物与内生致热原的概念、种类。3.掌握发热时体温升高的机制及发热发病学基本环节。4.熟悉发热的时相及各期热代谢特点。5.了解发热时的机体功能代谢变化和防治原则。,主要内容,概述发热的原因和机制发热时机体代谢与功能的变化发热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正常人体温相当稳定,维持在37C左右,波动一般不会超过1C。,正常体温,正常体温:腋窝36.237.2C舌下36.537.5C直肠36.937.9C,第一节概述,调定点(setpoint,SP)学说,正常体温调定点在37C,高级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reopticanteriorhypothalamus,POAH,产热散热,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37C,T降低,发热(fever)的概念,当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SP)上移,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发热的特点,有致热原作用;,体温调节无障碍,属于调节性体温升高;,体温升高与调定点相适应。,癫痫大发作,甲亢,产热过度,散热障碍,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被动性体温升高,过热,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散热障碍或产热增加,使得机体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而引起的非调节性的体温升高。,过热(hyperthermia),体温升高分类,1.生理性体温升高(月经前、剧烈运动、应激)2.病理性体温升高,过热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与调定点相适应无致热原作用,非调节性体温升高超出调定点水平无致热原作用,调节性体温升高与调定点相适应有致热原作用,尽管发热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发热不是独立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重要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疾病发生的重要信号现在,我们已了解了发热的概念,那么,发热是如何引起的呢?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发热的原因与机制。这是我们这个章节的重点。,?,第二节发热的病因和机制,发热激活物,一、发热激活物,定义:能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的物质。,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1)革兰阳性菌,细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2)革兰阴性菌,结核分枝杆菌,(3)分枝杆菌,流感病毒,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病毒,病毒,真菌,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螺旋体,疟原虫,疟原虫,疟原虫的裂殖子,类风湿关节炎,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产物,二、内生致热源(EP),定义:产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Pyrogen,EP)。,产EP细胞,EP,产EP细胞主要有哪些?,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淋巴细胞、星状细胞、胶质细胞、肿瘤细胞等。,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6(IL-6),内生致热原的种类:,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IL-1由单核、巨噬细胞等产生的多肽类物质;广泛分布于脑,引起热敏神经元放电下降,冷敏神经元放电增加,反应被水杨酸钠阻断。,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由巨噬、淋巴细胞等产生的肽类物质;葡萄球菌、链球菌、内毒素都可以诱导TNF的产生和释放;致热活性类似于IL-1,TNF在体内和体外都能刺激IL-1的产生,IL-1也可诱导TNF产生。,干扰素(interferon,IFN),IFN是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的蛋白质;主要由白细胞产生,其中IFN-和与发热有关;除IFN的致热作用,还可引起脑内PGE含量升高;发热反应有剂量依赖性。,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6是由单核、成纤维和内皮细胞等分泌;内毒素、病毒、IL-1、TNF、血小板生长因子等都可诱导其产生和释放;IL-6能引起各种动物的发热反应,但作用弱于IL-1和TNF。,内生致热原的特点:小分子蛋白质;不耐热;具有致热性、致炎性等;致热性可被水杨酸钠、布洛芬等阻断。,产EP细胞的激活,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三、发热时体温调节机制,EP通过OVLT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EP,体温上升,限制体温过高,体温调节中枢,热限:体温很少超过41C,避免脑细胞受损。,正调节中枢,负调节中枢,中枢性介质(即发热介质):能介导EP调节体温调定点的介质,包括正调节介质和负调节介质。,中枢性介质!,中枢调节介质,前列腺素E(PGE)Na+/Ca2+比值环磷酸腺苷cAM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一氧化氮(NO),正调节介质,负调节介质精氨酸加压素(AVP)a-黑素细胞刺激素(a-MSH)膜联蛋白(脂皮质蛋白-1),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发热机制示意图,发热激活物,产EP细胞,EP,POAH,PGENa+/Ca2+cAMPCRH,AVPa-MSHlipocortin-1,(+),(),调定点上移,发热的时相,a.体温上升期,产热散热,b.高热持续期,散热=产热,散热产热,c.体温下降期,体温上升期,症状:发冷恶寒、鸡皮、寒战和皮肤苍白关系:体温调定点上移,中心温度散热,体温上升,体温上升期,高峰期,症状:皮肤发红、干燥,自觉酷热关系:中心体温与上升的调定点水平相适应特点: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高峰期,退热期,症状:皮肤血管舒张、出汗关系:体温调定点回降,中心温度调定点特点:散热产热,体温下降,退热期,在发热动物的实验中发现,致热原静脉注射引起的发热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呈量效依赖关系,但达到一定水平后,再增加致热原剂量,发热效应却不再增加,体温上升被限定于一定高度(一般极少超过41),这种现象被称为热限。它是机体对调节性体温升高的自我限制,防止体温无限上升而危及生命,是十分重要的自稳调节。,热限及其意义:,(一)物质代谢变化,分解代谢增强!糖:糖分解,糖原储备,糖酵解,乳酸;脂肪:脂肪分解,血FFA,酮血症、消瘦;蛋白:蛋白分解,负氮平衡;另外水溶性维生素消耗明显增大,水的蒸发量明显增多。,第三节:机体代谢与功能的变化,(二)生理功能改变,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及体温升高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轻度发热-头痛、头晕、嗜睡高热-谵语、幻觉、烦躁、惊厥、抽搐;,高热惊厥(febrileconvulsion):6个月至6岁的幼儿高热时易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称为,循环系统:,心率增快、心收缩力增强:热血增高刺激窦房结以及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结果。血压,体温上升期,寒战、血管收缩、心率增快,大汗、血管扩张、心脏活动减弱,血压增高,体温下降期,血压降低,严重者可导致休克。,呼吸系统,呼吸加深加快,改善氧供促进散热,过度通气,呼碱,血温升高血pH值CO2,消化系统:,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抑制水分蒸发,消化液酶活性,食欲不振、腹胀、便秘,(三)防御功能变化,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1.抗感染能力的改变:一定高温能灭活对热比较敏感的微生物发热时,免疫细胞功能加强发热也可以降低NK细胞的活性2.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杀灭抑制肿瘤细胞,3.急性期反应,血浆急性期蛋白增多血浆微量元素含量下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利:一定程度的发热有利于机体抵抗感染、清除对机体有害的致病因素;弊:持续高热必定引起机体能量物质过度消耗,脏器的功能负荷过重。,第三节发热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治疗原发病一般处理原则:对于不过高的发热(40)又不伴有其它严重并发症的,可不急于解热。主要针对物质代谢的加强和大汗脱水等情况,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维生素和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人民医院红细胞血型系统非ABO知识深度考核
- 2025北京第四实验学校招聘45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张家口市人民医院电力安全操作规程基础考核
- 沧州市中医院护理专家终身成就评审
- 沧州市人民医院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管理考核
- 大学食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天津市人民医院影像与临床结合考核
- 上海市中医院辅助生殖并发症处理应急考核
- 沧州市中医院财务管理高级研修班结业论文项目评审
- 张家口市人民医院肌病诊断专项考核
- 质量管理的变革和创新
- 病房抢救室工作制度
- 信创安全体系建设
- (完整版)燃气管网工训练1000题及答案【附模拟题2套】
- 第十三章泌尿男性疾病
- 【超星尔雅学习通】海上丝绸之路网课章节答案
- 有趣的化学启蒙课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第七版上、下册答案(详解)
- 员工花名册表
- GB/T 7113-2003绝缘软管定义和一般要求
- GB/T 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