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教育学专业论文)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分析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分析 及对策探究及对策探究 学位类型学位类型 : 学 术 型 学 位 学科学科(专业学位类别)(专业学位类别) : 教 育 学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 : 赵 品 爱 作者学号作者学号 : 09011402003 导 师 姓 名 及 职 称导 师 姓 名 及 职 称 : 李 炳 煌 教授 实 践 导 师 姓 名 及 职 称实 践 导 师 姓 名 及 职 称 : 学院名称学院名称 : 教 育 学 院 论文提交日期论文提交日期 : 2012 年 6 月 1 日 学位授予单位学位授予单位 : 湖南科技大学 high school integrated practice activities course implementation survey and strategies solution type of degree academic degree discipline (type of professional degree) pedagogy candidate pinai zhao student number 09011402003 supervisor and professional title binghuang li professor practice mentor and professional title school education department date 2012.6.1 university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 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 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 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i 摘摘 要要 教育部在 2001 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规定:从小学 一直到高中阶段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 信息技术、社区服务与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入 全面实施阶段,由于课程自身的特点以及地方条件的制约,课程在实施中面临众 多考验,湖南省作为基础教育大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较早进驻湖南,为了探索 该门课程在湖南省的整体实施现状,笔者选取了来自湖南省各地区参加培训的校 长和教师以及省内三市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该课程 在湖南省部分学校的实施现状,结合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探究对策,为该课程的 有效实施提供指导。 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实施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施三个概念进行分析界定, 然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说明了研究方法及研究具体过程。 第二部分是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查,包括问卷调查和访谈,问 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对课程的认识、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在 问卷调查基础上,对校长和指导老师进行深度访谈,弥补问卷设计的缺陷和不足。 结合问卷和访谈结果,总结课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部分是对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现状调查现状问题的原因分析,主要包 括:校长、教师观念认识不足、师资培训形式化、主题内容缺乏整合、课程资源 开发不足、课程管理缺乏制度保障、课程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片面。 第四部分是针对调查中呈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包括:对校长、教师课程 理念的建议、对课程设计与开发问题的建议、课程管理的建议、评价方面的建议 四个方面。具体建议包括:加强对新课程的理念认识;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构建“统整”的课程实施模式;充分利用资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完善学校课 程管理制度;多渠道拓展外部支持资源;寻求评价多元化;关注过程性评价;追 求整体的课程评价。 第五部分是对整个研究的总结,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研 究,唤醒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门课程的关注和探究,汇集学校、家长及社会各界 力量共同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从而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问题及分析,对策 ii abstract in 2001,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omulgated the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program (trial), which clearly states that the integrated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is set up an as a required course from primary school.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research stud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unity service and practice and labo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t present, an integrated practice course has entered into the stage of full implementation. due to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local conditions, it is facing many challenges in the proc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hunan, as one of the biggest educational province, has carried out the integrated practice course earlier.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tatus of implementation in hunan province, the author selected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who are from various places in hunan province, as well as students in the three local schools as subjects.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mplementation in hunan province, combined with the problems found in the survey, and also to explore measures for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program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topics of the background, purpose and meaning and defines the relevant concept, including integrated practice curriculum,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practice curriculum. then the relevant study and literatur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method and specific process are also presented. the second part is the present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ive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in the middle school, including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he questionnaire includes: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iculum,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spects of the management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n the basis of a questionnaire, in-depth interviews of school principals and guidance teachers were made to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questionnaire. with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he main problems were summariz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the third part is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for secondary schools integrated practice activities. the reason includes: in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among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formal teacher training, the theme of lack of integration, lack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development, lack of course management iii system to protect the course evaluation over a single, sided. the fourth section presents practical measures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including the suggestions to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to concrete implementations of the curriculum, to curriculum management and to evaluation of proposals in four areas.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include: to improve understanding concep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to improve long-term and effective teacher training, to establish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model,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use of schools, social, natural resources, and actively develop curriculum resources, to improve the school curriculum management system, to create a favorable atmospher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to expand multi-channels of external support resources, to strengthen the social support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force, to establish the overall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 for evaluation of diversity and to reflect evaluation center for diversification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part five is 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by investig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ies, it aims to wake up the majority of educators who will be concerned about this course and explore it, bringing together schools, parents and the community forces to join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ed practice course and schools,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words: middle school integrated practic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status, issues and analysis, the response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v 目录 摘摘 要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第一章 引言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研究意义 - 1 - 1.1.1 选题的背景 - 1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2 - 1.2.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2 - 1.2.2 课程实施 - 2 - 1.2.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 - 3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4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4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4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 8 - 1.4.1 研究方法 - 8 - 1.4.2 研究过程 - 9 - 第二章第二章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状况调查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状况调查 2.1 实施现状分析 - 11 - 2.1.1 对该课程的认识 - 11 - 2.1.2 课程的整合与开发 - 15 - 2.1.3 课程管理 - 22 - 2.1.4 课程评价 - 23 - 第三章第三章 中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存在问题 - 28 - 3.1.1 课程观念 - 28 - 3.1.2 课程设计与开发 - 28 - 3.1.3 制度与管理 - 29 - 3.1.4 课程评价 - 29 - 3.2 原因分析 - 30 - 3.2.1 课程理念 - 30 - 3.2.2 课程整合与开发 - 31 - 3.2.3 课程制度与保障 - 32 - 3.2.4 课程评价 - 34 -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v 第四章第四章 推进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对策推进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对策 4.1 课程理念 - 35 - 4.1.1 转变传统课程观念 - 35 - 4.1.2 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 36 - 4.2 课程设计与开发 - 37 - 4.2.1 构建“统整”的课程实施模式 - 37 - 4.2.2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 38 - 4.3 课程管理 - 39 - 4.3.1 完善课程管理制度 - 39 - 4.3.2 拓展课程管理共同体 - 39 - 4.4 课程评价 - 40 - 4.4.1 寻求多元评价 - 40 - 4.4.2 关注过程评价 - 41 - 第五章第五章 总结总结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43 - 致谢致谢 - 45 - 附录一附录一 - 46 - 附录二附录二 - 47 - 附录三附录三 - 49 - 附录四附录四 - 53 - 附录五附录五 - 56 -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1 - 第一章第一章 引言引言 1.1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研究意义选题的背景、目的及研究意义 1.1.11.1.1 选题的背景选题的背景 2001 年,我国在反思传统课程存在弊端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课程理念和实 践经验,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纲要(试行) 有明确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 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 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 随着我国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广大学者和教师对新课程 改革的理念认识不断加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也得到广泛认同,综合实 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出现在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计划当中,并且 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和难点。 目前学者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了解逐步加深, 对该课程的探索不断深入,从课程理念、价值等理论层面的探讨到课程实施的常 态化和有效化,然而对具体实施现状的研究缺乏一个整体范围的考虑。目前, 国 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试行) 中指出:当前教育的重点是面向全体 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根据纲要核心精神,本文试图考察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在湖南省的实施现状,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否有效实施以及是否促进了 学生的全面发展。 无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与价值如何先进,但是该课程的成败最终还要 取决于课程的具体实施情况。作为较早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试行的湖南省,基 础教育实力较雄厚,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情况究竟如何?笔者选取湖南省部分中 学的教师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想通过调查了解当前湖南省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在学校层面的实施情况究竟如何?它的理念和价值是否被学校广大教师所认同 并接受?它在课程实施环节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关注,让笔者以综 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作为选题,并通过调查得到想要的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司.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s.钟启泉,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试行) ebol. 第一章 引言 - 2 - 1.1.2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调查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实施情况,针对 其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为其顺利有效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及改进建议。通过调查, 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湖南省部分中学的实施情况,了解学校校长、教师和学 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湖南省初中的实施环节 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效果如何,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运用访谈法,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较好的学校对该门课程的认知和实施情况。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有利于加强课程制定者、管理者和课程实施者之间的 联系;调查以湖南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作为依据,对课程实施者在实施 过程中的具体环节做出反馈,通过调查现状,发现实施问题、探究有效对策; 2) 本研究在调查基础上,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综合实 践活动实施提供真实信息,促使相关部门为湖南省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及时调整指导策略;3)本研究对探究中学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针对性建 议,为湖南省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提供了参考建议及改进策略。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 选取湖南省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研究对象, 调查的对象来自湖南省各地区的中学校长、骨干教师及中学生,改变以往将某一 学校、某一地区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研究对象,为探究湖南省中学在整 体层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提供依据。 1.21.2 相关概念界定相关概念界定 1.2.11.2.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在对课程结构进行规定时,将综合实践活 动课程作为国家的一门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 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它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具有自己独特的价 值,是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它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 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点 。 1.2.21.2.2 课程实施课程实施 福兰等人(fullan & pomfret)对 20 世纪 70 年代的 15 项代表性课程实施研 张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 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6:5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3 - 究, 总 结 提出 了 忠实 与 相 互调 适 的两 大研 究 取 向 ,辛 德等 人 ( snyder , bolin&zumwalt,1992)总结 20 世纪 90 年代的 9 项课程实施研究,提出课程实施 的三种研究取向: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和课程缔造取向。 我国课程实施研究的直接起因是对“学科结构运动”的反思,对“只要课程 变革计划完善就可以自然在实施过程中达到预期效果”的质疑,随着研究的深入, 学者们对课程实施的理解形成了各种不同观点,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第一种观 点是我国课程专家施良方给课程实施做了如下定义:“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 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成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 ”著名学者黄甫全在大课 程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一文中指出:课程实施就是教 学 。第一种倾向认为课程实施是达成教育目标的主要路径,焦点是在实施中发 生改革的程度和影响改革的因素。第二种观点则是针对当前课程与教学存在脱节 和割裂,课程作为内容是教学的内容,脱离了教学,课程便是“空壳” 。关于课程 实施的概念界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认同课程专家施良方对课程实施的 界定即:课程实施是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 1.2.31.2.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生成性特征, “教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并不是唯 一的指导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丰富内容决定该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实现 “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因此,根据课程实施相关概念的界定,将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实施界定为“课程实施主体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 ”在此 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他们既是课程方案的开发者,也是课 程实施者,同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焦点也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变革的程度和 影响实施的因素,本研究主要调查的内容是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 题展开而来的,包括校长、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认识、课程实施环节、课程实施 效果得出课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fullan m, pomfret a, research o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77,47(1):335397 snyder j, bolin f, zumwalt k,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a.jackson p w.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c.new york: macmillan pub. co.,1992.402435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128 黄甫全,大课程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 (5) :41 第一章 引言 - 4 - 1.31.3 相关文献综述相关文献综述 1.3.11.3.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 活动课程的研究起源普遍认为是卢梭的“自然教育”理念的提出以及杜威倡 导的“活动课程” ,近代课程综合化趋势逐渐显现, “发现学习”理论“多元智力” 理论的提出,加强了这种趋势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推出 旨在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呈现的共同趋势即: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 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课程的综合化和实践化成为 21 世纪教育的主旋 律,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调整课程结构,设置综合实践类课程,如:美国自然与 社会研究、社会参与性学习和设计学习,法国 tpe 课程(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活 动) ,德国的自由学习,以及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等都是在课程的综合化背景 时代产生的。通过设立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 要,加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密切联系学生与社会生活,集中体现了课程 现代化的本质,即主体整体性、整合实践性、社会参与性以及生活性等基本特征。 目前,国外综合实践活动归纳起来主要从以下几个领域进行:一是主题探究, 主要包括对自然领域的研究和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二是社会实践学习,主要是将 学生以社会成员的身份参与到整个社会活动中去,以社会服务活动、社会考察活 动和社区公益活动为途径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行体验和考察;三是生活 学习,对生活的学习主要包括对生活技能的训练和生活科技创造活动,通过学习, 培养学生的生活基本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 是时代发展和人类学习方式变革的必要要求。许多发达国家在基础教育改革中, 都倡导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调学生对自然和社会了解,强调学生的自主探 索学习,他们的基础教育改革方式对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产生了极为重 要的影响,为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许多宝贵的意见。 1.3.21.3.2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台湾省于 1994 年颁布了新的国民小学课程标准和国民中学课程标 准 。新课程标准为小学、中学设计了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称为“综合 活动” ,它主要包括家政与生活科技活动、乡土艺术活动、辅导活动课程、团体活 动等多种课程形式,这些形式也都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 。 我国大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态是 “第二课堂” , “课外活动” ,1992 年设 置了“活动课程” ,初步改变了多年的分科课程结构,确定了学科与活动,选修与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6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5 - 必修相结合的课程结构。2001 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明确了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国家必修课的独立课程地位。 目前国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从对以下几个领域的探 讨:一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方面,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理念和特点 的探讨;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层面的探究,包括课程实施宏观视角和微观 视角的探究。国内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的专家学者日益增多,课程制定者 与课程实施者的联系愈加紧密,互联网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讨论的平台中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专家与课程实施者们可以通过探讨,交流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实施的经验。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跟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 置集中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 之日起,教育界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语文课程作业设计方案
- 车牌自动识别系统技术合同示范
- 七年级数学几何测试题含详解
- 小学英语期中考试模拟试卷
- 古典诗词教学创新方法与案例分析
- 幼儿园科学微教案《纸杯投影仪》实施方案
- 叉车操作安全规范培训试题全集
- 屠宰厂环境及污水治理方案
- 肝细胞型黄疸
- 心理学专业资格考试真题
- 2024年连云港东海县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
- (零模)南昌市2025年高三年级九月测试语文试卷(含标准答案)
- 燃料电池催化剂研究报告
- 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含答案)
- 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教学大纲
- 虚拟货币挖矿管理办法
- 2025重庆市涪陵区马武镇人民政府选聘本土人才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地质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
- DB3302T1135-2022新建小区室内公共体育设施配置和管理规范
- 2025年装载机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飞行服务站无人机培训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