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呼吸系统ppt学习课件.ppt_第1页
生理学呼吸系统ppt学习课件.ppt_第2页
生理学呼吸系统ppt学习课件.ppt_第3页
生理学呼吸系统ppt学习课件.ppt_第4页
生理学呼吸系统ppt学习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呼吸系统,.,2,第五章呼吸系统,第一节肺通气第二节呼吸气体的交换第三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3,4,5,1.呼吸:指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2.呼吸的过程:外呼吸肺通气:外界空气和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换气:肺泡和肺泡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指组织细胞通过组织液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6,第一节肺通气,一.呼吸道的结构特征和功能二.肺泡的结构和功能三.肺通气的动力四.肺通气的阻力五.肺容积和肺容量六.肺通气量,7,一.呼吸道的结构特征和功能,1.呼吸道的组成:上呼吸道:鼻、咽、喉;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及其肺内分支。2.呼吸道的结构特征及功能分泌粘液:湿润和清洁空气,受交感神经调节;支气管及其分支:平滑肌收缩调节气道阻力,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调节。,8,二.肺泡的结构和机能,(一)肺泡的结构肺泡肺泡上皮细胞:I型:鳞状,95;II型:圆形或立方状,5,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基膜肺泡隔:毛细血管网、弹力纤维、胶原纤维等。(二)呼吸膜(三)肺泡表面活性物质,9,10,11,功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生理意义:1.维持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2.防止液体在肺泡积聚肺水肿3.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三)肺泡表面活性物质,12,13,三.肺通气动力,(一)呼吸运动(二)肺内压(三)胸膜腔内压,原始动力呼吸肌的运动直接动力气体压力差,14,平静呼吸吸气运动:吸气肌(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主动呼气运动:吸气肌舒张,胸廓复位。被动用力呼吸吸气运动:吸气肌和吸气辅助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胸肌和背肌等)收缩,胸廓扩大。主动呼气运动:吸气肌及吸气辅助肌舒张,呼气肌(肋间内肌和腹肌)收缩,胸廓缩小。主动,(一)呼吸运动指呼吸肌的舒缩引起的胸廓的扩大和缩小。,15,16,(二)肺内压指气道和肺泡内的压力。,肺内压和外界环境的气压差是呼吸的直接动力,故人为的改变肺内压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如人工呼吸,可以维持正常的肺通气。,17,(三)胸膜腔内压(胸内压),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胸内负压的产生原因:胎儿在出生前、后胸廓的生长速度快于肺。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1.维持肺和小气道的扩张状态;2.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胸膜腔:指由胸膜壁层与脏层围成的密闭、潜在的腔隙胸内压:胸膜腔内的压力,18,四.肺通气阻力,(一)弹性阻力(70)(二)非弹性阻力(30)(三)呼吸功(略),19,(一)弹性阻力,1.肺的弹性阻力2.胸廓的弹性阻力3.肺与胸廓的顺应性,20,(二)非弹性阻力,气道阻力(占非弹性阻力的80%-90%)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气流速度气流形式气道管径气道内外的压力差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因素的影响(儿茶酚胺、组胺等),21,五.肺容积和肺容量,(一)肺容积(二)肺容量,22,(一)肺容积指四种互不重叠的呼吸气量,1.潮气量:400600ml2.补吸气量:15002000ml3.补呼气量:9001200ml4.残气量:10001500ml肺总容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残气量男性约5000ml,女性约3500ml。,23,24,(二)肺容量指四种肺容积中的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联合气量。,1.深吸气量补吸气量潮气量2.功能残气量补呼气量残气量3.肺活量补吸气量潮气量补呼气量。男性约3500ml,女性约2500ml。4.肺总容量肺活量残气量,25,时间肺活量:临床上一般指最大吸气后,进行用力呼气,计算在第1、2、3秒末呼出的气量占总肺活量的容积百分比。反映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26,六.肺通气量指单位时间内进出肺的气体量。,(一)每分通气量(二)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27,(一)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肺的气体量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正常人呼吸频率为1218次/min,每分通气量约68L/min,每分最大通气量约70120L/min,28,解剖无效腔:指从上呼吸道至呼吸性细支气管部分的气道,该部分不参与气体交换过程,称为,正常成年人约150ml。肺泡无效腔:指进入肺泡的气体有部分未能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这部分气体所占的肺泡容量称为。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一般肺泡无效腔很小,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二)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29,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或呼出肺泡的气量,是衡量肺部气体交换有效率的指标。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30,第二节呼吸气体的交换,一.呼吸气体交换的原理(一)气体交换的动力(二)气体扩散速率及影响因素二.肺泡气体交换和组织气体交换(一)肺泡气、血液及组织中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二)肺泡气体交换(三)组织气体交换过程,31,气体交换的方式扩散气体交换的直接动力气体分压差,32,气体扩散的影响因素分压差扩散面积温度气体溶解度扩散速率扩散距离分子量,33,二.肺泡气体交换和组织气体交换,34,影响肺泡气体交换的因素呼吸膜的面积呼吸膜的厚度通气/血流比值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35,第三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一.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二.氧的运输三.二氧化碳的运输,36,一.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37,二.氧的运输,(一)氧容量,氧含量和氧饱和度(二)Hb与氧的可逆结合(三)氧离曲线(四)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38,氧含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氧容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可以结合氧的最大量,血氧饱和度: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比,39,40,三.二氧化碳的运输,(一)二氧化碳的运输形式(二)二氧化碳解离曲线(三)氧和血红蛋白的结合对二氧化碳运输的影响,41,42,波尔效应:指血液中pH的降低与pCO2的升高使O2与Hb亲和力降低,氧离曲线右移。何尔登效应:指血液中O2与Hb的结合使CO2与Hb亲和力降低,促进CO2的释放。,43,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44,(一)呼吸中枢1.脊髓:初级反射中枢2.低位脑干:基本呼吸中枢延髓:基本生命中枢,呼吸节律发生地脑桥:呼吸调整中枢(PBKF核团)3.大脑皮层:随意呼吸的调节中枢(二)呼吸节律的形成吸气模式发生器:延髓吸气切断机制:脑桥(PBKF核团),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45,46,47,48,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一)肺牵张反射(黑白反射)(二)呼吸的化学感受性反射(三)呼吸机本体感受性反射(略)(四)防御性呼吸反射(略),49,(一)肺牵张反射,1.肺扩张反射2.肺萎陷反射,50,1.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2.PCO2、pH与PO2对呼吸的调节3.PCO2、pH与PO2在呼吸调节中的相互作用,(二)呼吸的化学感受性反射,51,1.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1)外周化学感受器(适宜刺激pCO2、pH与pO2)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2)中枢化学感受器(适宜刺激pH)延髓中枢化学感受器通过血液中的CO2透过血脑屏障发挥作用,52,PCO2对呼吸的调节(是最重要的生理性刺激因素)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通过H)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适宜刺激PCO2PCO2过高或过低均会使呼吸暂停PO2对呼吸的调节适宜刺激PO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缺氧直接抑制呼吸中枢的活动pH对呼吸的调节适宜刺激pH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2.PCO2、pH与PO2对呼吸的调节,53,3.PCO2、pH与PO2在呼吸调节中的相互作用,54,思考题,1.名词解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