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专业论文)流体固体介质中斯通利sroneley波特性.pdf_第1页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流体固体介质中斯通利sroneley波特性.pdf_第2页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流体固体介质中斯通利sroneley波特性.pdf_第3页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流体固体介质中斯通利sroneley波特性.pdf_第4页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流体固体介质中斯通利sroneley波特性.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文利用蟹揖逵和有限单元法建立了两半无限成层固体介质中 斯通利( s t o n e l e y ) 波特征方程,并研究不同情况下斯通利波特性和 位移分布规律;建立了两半无限流体一蛤固体中斯通利波特征方 程,并讨论斯通利波特性和位移分布规律;利用有限单元法建曲:了 两半无限成层流体j 固体介质中斯通利波弥散特性方程,并讨论 斯通利波的弥散性和位移分布规律;进步讨论了流体r 固体介 质中瑞利波弥散特性。二、1 , l 。4 孚 关键词:斯通利波;瑞利波;特征方程:弥散特性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s e c u l a re q u a t i o n so fs t o n e l e yw a v ei nt w oi n f i n i t el a y e r e ds o l i dm e d i aa r e d e d u c e db yu s i n ga n a l y t i c a lm e t h o da n df i n i t ee l e m e n tm e t h o di nt h i s p a p e r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s t o n e l e yw a v ea n dt h el a wo fi t sd i s p l a c e m e n td i s t r i b u t i o ni nt w o i n f i n i t el a y e r e ds o l i dm e d i aa r ed i s c u s s e d ;t h es e c u l a re q u a t i o n so fs t o n e l e yw a v ei n t w oi n f i n i t ef l u i d s o l i dm e d i aa r ed e d u c e d b yu s i n ga n a l y t i c a lm e t h o di nt h i sp a p e r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s t o n e l e yw a v ea n dt h el a wo fi t sd i s p l a c e m e n td i s t r i b u t i o ni n t w oi n f i n i t ef l u i d s o l i dm e d i aa r ed i s c u s s e d ;t h es e c u l a re q u a t i o n so f s t o n e l e yw a v e i nt w oi n f i n i t el a y e r e df l u i d s o l i dm e d i aa r ed e v e l o p e d b yu s i n gf i n i t ee l e m e n tm e t h o d i nt h i s p a p e r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s t o n e l e yw a v ea n dt h el a wo fi t sd i s p l a c e m e n t d i s t r i b u t i o ni nt w oi n f l n i t el a y e r e df l u i d s o l i dm e d i aa r ed i s c u s s e d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r a y l e i g hw a v e i nf l u i d - s o l i di sa l s od i s c u s s e d k e yw o r d s :s t o n e l e yw a v e ;r a y l e i g hw a v e ;s e c u l a re q u a t i o n ; d i s p e r s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1 1引言 第一章绪论 无界弹性介质中存在两类体波,一类是压缩波,压缩波在介质中 传播时,质点运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一致,压缩波既可在固体中传 播也可在流体中传播,该波又称p 波、纵波、膨胀波或无旋波;另 一类是剪切波,剪切波的传播不使介质产生体积应变,质点运动方 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该波又称s 波、横波、旋转波或等容波。如 质点运动方向在垂直平面内,则这种剪切波称为s v 波,如质点运动 方向落在水平面内,则称为s h 波。p 波和s 波波速度圪、与介质 密度p 、l a m e 常数 和剪切模量g 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咋= ( 兄+ 2 g ) p( 1 1 ) k = g p( 1 2 ) 1 8 8 7 年瑞并l j ( r a y l e i g h ) 发现了半空间弹性介质中存在一种由压 缩波和剪切波干涉产生的波端利波,并指出在均质、各向同性弹n :卜夺问t 扣瑞利波波速与振动频率无关,瑞利波在深度方向衰减较快,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而在水平方向衰减很慢,即瑞利波主要沿半空间表面传播,故瑞利波 是一面波。均质半空间土中,瑞利波占表面振源能量的主要部分, 能量百分比为( m i l l e r1 9 5 5 ) :r 波占6 7 3 ,s 波占2 5 8 ,p 波占 6 9 ,r 波在浅层土体中所产生的位移远比压缩波和剪切波速度大。 对于轴对称激振,体波以半球形的波阵面向外传播,其振幅在半空 间内部和表面分别按三和与衰减;( 严人觉1 9 8 9 ,w o o d s1 9 6 8 ) r 波 , 以园柱形波阵面向外扩散,其振幅无论在半空间内部还是表面都按 衰减。对于平面内激振,体波振幅在地基表面按士衰减,而r r r 5 波则与r 无关。因此,当r 加大时,瑞利波衰减比体波衰减慢得多, 即在离扰力远处,瑞利波占统治地位。 对工程中经常碰到的层状介质的情况,由于土的模量随深度变化, 瑞利波波速将随频率而变,即具有弥散性( n a z a r i a n1 9 8 4 ,g u c u n s k i 1 9 9 1 ,陈云敏1 9 8 9 ) 。夏唐代( 1 9 9 2 ,1 9 9 3 ) 番t 用有限元法和解析法相结 合的方法建立特征方程,该方法十分有效地分析了上硬下软地基、夹 层地基及流体一固体介质等复杂地基瑞利波特征,并由此讨论不同 地基瑞利波特性。 剪切波速k 是土动力学和地震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二 二 静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小应变情况下所测剪切波速k 能反映静 剪切模量g 而土的抗剪强度屿剪切模量g 密切相关( 王建人1 9 8 7 ) , 般占越大,诎越大。剪切波速度的原位测试方法大多采用体波( 雎 缩波或剪切波) 作为试验信号,而把瑞利波作为干扰信号处理。瑞利 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波占表面振源能量的主要部分,其在浅层土体中所产生的位移远比 体波的大。这种不合理性使得这些方法在浅层所测得结果的精度偏 低。由于地基中传播的波主要以表面波形式传播,因此在理论上可 较精确地获得表面波弥散曲线,而弥散曲线与土层的厚度、剪切波 速等密切相关,因此可由实测瑞利波弥散曲线反演地基土层参数。 1 2 土中瑞利波特性 弹性土中瑞利波特性报道较多,这里只作些简单介绍。 1 2 1 上软下硬地基瑞利波特性 该类地基剪切波速随深度增加( 如吉布森地基等) 瑞利波特征方程 式为实函数,从而波数k 为实数,波在水平向不衰减。特征方程式中 矩阵主要由土层剪切波速、厚度、泊松比、阻尼比及质量密度决定,因 此瑞利波弥散性主要受上述因素影响。 研究表明,瑞利面波具有弥散性,当波长很短时,其第一模态波 速度接近于最上层土的瑞利波速度:当波长长时第一模态波速度趋 近于最下层土的瑞利波速度( 陈云敏1 9 8 9 ,夏唐代1 9 9 2 ) ,第一模态 波在深度方向上的有效传播深度在一个半波长内:质量密度的变化 对瑞利波的弥散曲线有影响,但由于土中质量密度破化不大,假定 p 相同而对弥散曲线和位移分布影响很小,可略去不计( n a z a r i a n 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史 1 9 8 4 ,陈云敏1 9 8 9 ) 。对于均匀地基,泊松比旌o o 5 之间,相应 的瑞利波速度的变化范围v h , = ( o 8 7 0 , 9 5 ) v s ,可见由于泊松比引起的 瑞利波速度的变化小于9 ;对于成层地基,各层土泊松比对瑞利波 弥散曲线影响很小,根据土的种类和所处的状态估计泊松比的大小 所引起的瑞利波弥散的误差可以忽略。阻尼对波的弥散性及位移分 布影响不大。 1 2 2 软夹层地基瑞利波特性 这类地基在工程中经常遇到,由于夹层的作用瑞利波特性将与上 软下硬有不同之处。n a z a r i a n ( 1 9 8 4 ) 年i 夏唐代( 1 9 9 3 ) 讨论了三层匀质夹 层地基:v 。z v 。t v 。3 ,当振动频率高时( 第一模态波波长夹层深度) , 当第一模态波相速度趋于软夹层瑞利波速。低阶模态波能量减小,高 阶模态波能量增加,表面波现场测试所获得波速由多个高模态波叠 加,波速大小一般随传感器位置而波动,但当频率很高时,所测波速 趋近于上层士的瑞利波速。当频率低时( 第一模态波波长大于夹层深 度) ,第模态波占主导,且趋于最下层土的瑞利波速。对于含多层的 软夹层地基( 如四层地基:v 、: v 。l v 。2 0 时 c p 2 2 a 2 e x p 一k a 2 y + i k ( x c t ) y 2 = b 2 e x p 一k b 2 y + i k ( x c f ) 】 式中爿、b t 、爿:和b 2 为系数:七为波数,c 为相速度, b t = 蹶和旷厢,6 2 :历v s 2 2 + 。 图2 1 两半无限固体介质 ( 2 2 a ) f 2 2 b ) 平面波在两介质的界面传播时应满足界面的边界条件,有( 少:0 ) 甜y 1 2 “y 2 2 - 3 a ) 1 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x 1 2 l a x 2 q i 2 c r y 2 矗v 1 5v x y 2 ( 2 3 6 ) ( 2 3 c ) ( 2 - 3 印 上述应力和位移可用式( 2 一1 ) ( 2 2 ) 波的势函数表示,令y = 0 并 代入式( 2 。3 ) ,半空间中瑞利波的特征方程建立( 吴世明1 9 9 7 ) ,可得 斯通利波的特征方程 1一l b lb 2 日i口2 11 1 + b ? 一q ( 1 + 6 2 ) 2 b l2 q b 2 2 a l2 q a 21 + b ;一q ( 1 + 6 ;) = 0 ( 2 4 ) 系数矢量为胪 i 爿,ki a 2 k b l k b 2 瑚1 。仅当c v s l i 和c v s 2 2 时, 可以得到正的a l 、b 1 和a 2 、b 2 ,物理上才有意义。如果违反这一条件,则 无穷远处的位移会变为无限。如果能从式( 2 4 ) 求出一个正的实根c ; 并且满足c v s i l 和c v s 2 2 ,则说明两固体界面附近存在一种 波( 斯通利波) ,这种波在界面上沿x 方向不衰减,而在竖直方向则是 按指数形式衰减。如果无正实根c ,则说明两固体界面附近不存在斯 通利波。此外由式( 2 4 ) ,式中不含频率皑速度c 与振动振率无关,即 在两固体半无限介质中斯通利波波速不具有频散( 弥散) 性,对于任意 振动频率0 9 的波其传播速度是定值。 为了求解波速c ,令严c k ;,n = p 伽,则式( 2 4 ) 可转化为求解无 量纲化的,值。为了求解比值r ,令式( 2 4 1 为r 的函数,即有 1 7 浙江火学倾l 学位论文 旷| n ( ,j ,2 ,g s l ,- t l ,v s 2 ,, u 2 ) ( 2 5 ) j 2 式( 2 5 ) 中右边项为式( 2 4 ) 中的左边项。由式( 2 5 ) 可画出函数益 线,由于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达,波速比r 很容易从图中求得,并且 精度满足要求。由式( 2 4 ) 可进一步求得系数的矢量胪= 【ia i ki a 2 kb i k b 2 柚,因此可进一步求得两固体介质中质点的位移分布情况( 不考虑 圉子e x p i k ( x c f ) 】) 当y o 时,有 “,= ( i a 2 k ) e x p ( - k a 2 y ) 一( b 2 k ) b 2e x p ( 一k b 2 y ) ( 2 - 7 a ) i u ,= 一( 谢2 k ) a 2e x p ( 一k a 2 y ) + ( b 2 k ) e x p ( 一k b 2 y ) ( 2 7 b ) 2 1 2 算例分析 图2 2 给出了蚝i = 1 0 ,v s 2 1 1 1 1 和n = 0 2 ,n = 0 ,5 时式( 2 5 ) 的函 数曲线,由图2 2 知质量密度比盯的变化对斯通利波的存在有较大影 响,n = 0 2 时存在斯通利波,而n = 0 5 时不存在斯通利波。因此,两 半无限固体介质中斯通利波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即其存在与两固体 介质材料有关。 1 8 浙r i 夫学硕十学位论丈 蕞o 2 * o 一0 2 一o 4 :i 1 j j - j 。j j j j j j ; o 10 30 50 7 、 蔫 幅 ) n = o 2 时 o 9 波速比7 oo 2o 40 6 ( b ) n = o 5 时 图2 2 函数y 与波速比,的关系 0 8 渡速比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刍o 9 5 鲻 0 9 o 8 5 0 8 0 0 0 0 10 0 0 10 0 1 0 111 01 0 01 0 0 0 1 0 0 0 0 i g m ) k 墨 馏 茸 k 淄 鲻 ( 口) v s , 2 1 0 ,v s 2 v s l = 1 0 5 ( 6 ) v s l = 1 o ,v s 2 v s 产1 1 i g ( h ) ( c ) v s , = i o ,v s 2 v s l = 1 3 图2 3 波速比r 与质量密度比疗的关系 k ( n ) 浙江犬学硕士学位论文 位移 x bh 上 h0 0 1 一h 。| _ “i7 : : : ! 、j j 水平向: ; 誉 7 、! j 。 。 1 j 竖直向 :、 , ( “) 1 2 肫2 0 0 ,n = o 1 l 位移 三 - 暑。嚣 : 。 : 一一j 一 | | 水平向 j j 。 k 一一 竖佘 ,j 、j : f : : ( c ) j l = = 0 0 ,胪3 0 图2 4 斯通利波位移分布曲线 n , : : : j 永罗向一 心乏j j j | | j j i j j o 有 对于y 0 有 j “,1 e x p ( 一k a 2 y ) 一a z b 2e x p ( 一k b 2 y ) b 2e x p ( 一k b 2 力一b 2e x p ( - k a 2 y ) 1 i l ii u yjl 口2e x p ( 一k a 2 _ y ) 口2e x p ( 一k b 2 y ) e x p ( 一k b 2j ,) 一a 2 b 2e x p ( 一k a 2 y ) j1 一a 2 b 2li “,j ( 2 一l ) 对于y o 有 “ri :l 。p ( k a l y ) 一口1 6 le x p ( k b l y ) 一6 ie x p ( h i lj ,) + 6 le x p ( k b l _ y ) l 一j ”i r l l j ,j l 口ie x p ( k a l ,) 一日le x p ( k b l y ) 一a t b le x p ( k a i y ) + e x p ( k b l y ) j i a l b i i u l y l r 2 一l o b ) 2 2 2 算例分析 2 2 2 1 算例l 为三层固体介质,有关参数见表2 一l ,已无量纲化。图2 6 为斯 通利波弥散曲线,由图2 6 ( 口) 知介质中斯通利波具有弥散性,斯通利 波的存在与振动频率应有关,当攻次于某一截止频率时不存在斯通利 波,存在两个截止频率和两条第模态波弥散曲线,频率睨诚小时相 速度相应减小并趋于零,吐增大c 相应增大并趋于两半无限固体中最 浙江大学颅 学位沦义 一 小的剪切波速( 由式( 2 5 ) 知此时第一层和第二层介质之间不存在斯通 利波,如果存在斯通利波,则c 趋于斯通利波波速) 。此外,这里的 截止频率与成层土中瑞利波和乐夫波的截止频率不同,后者是指振 动频率必须大于截止频率( e r i n g e n1 9 8 4 ,吴世明1 9 9 7 ) ,瑞利波和 乐夫波才存在。有量纲时的频率0 4 或力与波速及厚度2 有关( 即屿 波速h ,成正比) ,例如波速增加1 0 0 0 倍( 即2 = 1 0 0 0 m s ) ,= 1 0 m ,此 时本算例中的第一截止频率a 2 8 5 0 ( 或p 4 s 3 6 h z ) ,第二截止频率 o _ 2 5 0 ( 或产4 0 h z ) 。 由图2 6 ( 6 ) 知三层介质中斯通利波的波数k 较小,从而波长臌 长,例如第一条弥散曲线中波长刑岛大于4 0 ,而第二条弥散曲线中 波长脚j 大于4 0 0 ,频率碱小时波数k 相应减小( 波长旯增大,相速 度c 也相应减小并趋于零) ,吐增大k 相应增大( 波长减小) 。对于多层 固体介质,斯通利波的特性与上述相同。 表2 - 1 固体介质有关参数 图2 7 为斯通利波第模态波位移分布曲线,图中位移采用界 面处( 第一层和第二层交界处) 水平向位移的无量纲化,深度采用斯通 利波长五的无量纲化。从图中可知斯通利波的位移在界面处位移最大, 斯通利波在两半无限固体中的有效传播深度为波长a 的1 5 倍左右, 2 4 25 茹2 鲻 15 1 0 5 0 崔 瓤 鲻 15 o5 0 浙江大学硕| 学位论丈 ( 口) 与c 的关系 频率 ( b ) 与k 的关系 图2 6 斯通利波弥散曲线 频率 浙江人学 i ! ;jj :学位论文 这与匀质半空间瑞利波相似( 吴世明1 9 9 7 ) ,并且位移分布形状也与 瑞利波相似。 位移 。心。夕j 一、 夕 0 时,有 “一:塑+ 坐 优铆 玑:塑一坐 卸苏 旷舻州g ( 雾一嘉) ( 3 5 ) 呼胛2 岬g ( 窘+ 黧) 铲2 g 毫堋窘一箬, 式中a 为固体介质的l a m e 常数。将势函数式( 3 1 ) - - ( 3 2 ) 代入式( 3 4 ) - ( 3 5 ) ,再化入式( 3 - 3 ) 得 l a k a i k b = k a l a i g k 2 ( 1 + 6 2 ) 爿+ 2 i b b = 旯l a l ( 口; i 一2 g k2 a i a + g ( 1 + b 2 ) k2 b :0 将u j :式整理后为 3 3 ( 3 - 6 ) f 订4 + i b + a l a l = 0 g ( 1 + b2 ) 爿+ 2 i b b 一五i a i ( o ;一1 ) = 0 ( 3 7 ) 1 2 g a a + g ( i + b2 ) i b = 0 要使系数a ,a 和b 有非零解,上述方程组系数行列式必须等于零,于 是可得出 斯通利波的特征方程 ( 3 - 8 ) 仅当c k c 。时,可以得到正的口。、口和b ,物理上才有意义。 如果违反这一条件,则无穷远处的位移会变为无限。如果能从式( 3 8 ) 中求出一个正的实根c ;并且满足c v , v p 和c l o 时,比值,基本上是平稳的,值为o 8 左右,比半空间固体中瑞利 波比值要低,这一结论与s t o k o e ( 1 9 9 8 ) 所做实验一致;当q , 竖直南 。 f 一 图3 5 斯通利波位移分布 ( b ) g = 5 0 0 图3 6 为不同的泊松比,尉比值r 影响很小,即,尉斯通利波速影 4 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响较小,这和半空间中泊松e l , u 对瑞利波波速度影响较小相似 ( e r i n g e n1 9 8 4 ,吴硅明1 9 9 7 ) 。 ( 口) n = 0 1 ( 6 ) n = 0 5 图3 6 泊松比对r 的影响 4 1 模量比 浙江大学* o il :学位论文 图3 7 为泊松t l t = o 3 5 ,质量密度 变化时比值, 的曲线。由图 3 7 知,当, 很小时,无论模量比多大,将趋于一恒值,这一恒值即 为半空间固体中瑞利波波速度比值蚝,这也是说,在有刚皮但质 量密度非常小的流体时,斯通利波速度即为半空间瑞利波波速度;比 值g r = 旯,g ) 在一定范围中对,值有影响,这也说明流体固体介质中的 斯通利波与纯固体中的瑞利波是有区别的,两者的特性是不相同 的。 k 矗 9 l ! 弼 5 3 4 结论 图3 7r r = c ,妙关系曲线 通过对流体一固体无限介质中斯通利波特性的研究,得出如下 结论: 1 ,流体固体介质中( 流体和固体都为匀均介质) 斯通利波不 具有弥散性,波速的比值r ( c v s ) k k , 匀质半空间瑞利波波速比值小。 4 2 固体介质中泊松比对r 影向较小,土木工程t f j ,对于某一固体其斯 通利波波速可以认为是一定值,这与固体i 的瑞利波相似。 2 固体介质中泊松比对r 影响较小,而玎和g 对r 值影响较大; 对于定值q 和,z ,当n - - o 和q 一0 时特征方程( 3 8 ) 可化为半空间中瑞 利波特征方程。 3 斯通利波在流体和固体交界面处位移最大,在固体介质中斯 通利波有效传播深度为1 5 信波长,这与半空间匀质固体介质中瑞利 波相同:在流体介质中斯通利波衰减较快,其有效传播深度为0 5 倍 波长。 4 3 浙江人学坝l :学位论文 第四章流体一固体成层介质中 斯通利波弥散特性 第三章讨论了简单体系流体固体半无限介质中斯通利波特 性。流体固体半无限介质中( 流体和固体都为匀均介质) 斯通利 波不具有弥散性,波速的比值r ( c v s ) 比匀质半空间瑞利波波速比值 小。固体介质中泊松比对r 影响较小,土木工程中,对于某一固体 其斯通利波波速可以认为是一定值。斯通利波在流体和固体交界面 处位移最大,在固体介质中斯通利波有效传播深度为1 5 信波长,这 与半空间匀质固体介质中瑞利波相同:在流体介质中斯通利波衰减 较快,其有效传播深度为0 5 倍波长。 本章将利用有限元一解析法建立流体固体成层介质中斯通 利波的特征方程,并进一步讨论流体固体成层介质中斯通利波 的弥散特性和位移分布规律。 4 1 特征方程的建立 如图4 1 口所示体系,流体和固体是成层系统,若仍采用上述解 析法建立斯通利波特征方程,则对该方程求解较为困难,这里将参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照瑞利( r a y l e i g h ) 波特征方程的建立夏唐代( 1 9 9 3 ,1 9 9 4 ) ,采用有限元 一解析法建立斯通利波特征方程。 图4 1 a 所示成层层用有限元分 成若干子层,经过聚集( ,一0 ) 可得图4 1 b 所示流体和固体单元的刚度 矩阵和质量矩阵,对于固体介质刚度矩阵有 旧。 ;女:矗z 曙+ 2 曙( 嵋一3 z 孑) k h ;k2 矗:曙一2 曙( 曙一曙) 厶 ;k 2 z 曙+ 2 昨( 曙一v s z ) k h ;k z h z 蜉一2 嵋 对称 昙七z z 曙+ 2 曙( 3 v s 2 一v ? ) k h j 要如z 曙+ 2 嵋 质量矩阵为 m 。= 【i 】4 。了p m r 4 一l a ) ( 4 1 6 ) 式中和以为单元的压缩波速和剪切波速。p 为质量密度,h 为单元 的厚度。对于流体介质单元的刚度矩阵只需式( 4 1 a ) e 0 剪切波速k 为 零即可,质量矩阵与式( 4 1 6 ) 相同。 固体中半无限层的处理与瑞利波的完全相同,半无限体对交界面 处边界力为( 夏唐代1 9 9 3 ) 鼢-埘c2ah:2vs2(1_-ab2v孑(1b 卜, 黑1a b - i u 件2 , i jl 一口6 ) 一c 2 一c 2 j n 一【一咖j r 纠 4 5 浙旺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流体p 雕r , 图4 1 流体固体成层体系 下面介绍半无限流体对交界面处边界力的处理( 参见图4 1 6 ) 。流 体中波的势函数为式( 3 1 ) ,有位移和应力为 叱:拿:i 慨 p “,= 警:女卯 砂 盯,= 五l v ! 妒l = 五l ( 日;一1 ) 七2 妒 由式( 4 3 ) 进一步有 怯翌 ( 4 - 3 ) ( 4 4 )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根据图4 1 b 知半无限流体作用在成层层的边界力凡,由下式给出= 0 ) _ 2 一j 1 尸,出= 一三,鲁( 口;1 ) 七e x p ( i 奴) 出 ( 4 5 ) 对上式进行积分,并令,一0 ,则有 一:p 塑,( i “印) 。 a i 。 ( 4 6 ) 特征方程中流体和固体交界面处水平位移不连续,竖直向位移连 续;半无限流体与成层层交界处水平位移也不连续。根据式( 4 1 ) 、 式( 4 2 ) 和式( 4 6 ) p - j 建立斯通利波特征方程,如果有个结点,则可 建立( 2 j v + 1 ) ( 2 + 1 ) 阶特征方程 l k - c 0 2 【m l = 0 ( 4 7 ) 上式可步分解成波数k 的二次达式 l kz 【爿卜 【b 】+ 【c l = 0 ( 4 8 ) 上式中矩阵阳】、陴 和 c 是相速度c 的函数,因此假设相速度c 已 知,由式( 4 8 ) 可计算出波数k ,进一步得斯通利波弥散曲线( 波长 五= 2 z t 、。 4 7 图4 2 斯通利波第一模态波弥散曲线 4 2 算例分析 4 2 1 算例1 为三层体系,波速和质量密度已无量纲化,第一层为半无限流体 介质,波速比咋。,= 1 5 0 ,质量密度p l = 1 0 ,厚度为h l 马= 。;第二 层为固体介质,波速v s 2 _ 1 0 ,质量密度p 2 p 。= 1 8 ,泊松比旷0 3 5 厚 度为h 2 = 1 0 ;第三层为半无限固体介质,波速比蚝:= 3 0 ,质量密 度p 3 p l = 2 0 ,泊松比,f 0 3 5 ,厚度为凰,马= 。图4 2 同时给出了斯 通利波第一模态波弥散曲线以及不考虑半无限流体时( 即第一层介质 为空气) 瑞刹波第一模态波弥散曲线,此外还给出了流体压缩增大为 圪,蚝:= 3 0 时第一模态斯通利波弥散曲线。由图4 2 知道斯通利波 4 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具有弥敞性,且流体压缩波。蚝:= 1 5 和。蚝:= 3 0 ( 图中园点所示) 的弥散曲线相差很小,可以认为相同,由此可见模量比q 对斯通利波 波速影响较小,进一步得到第三章的结论,即对于某一固体其斯通利 波波速可以认为是一定值,就缘瑞利波一样。第一模态波波速当波 长短时,c 趋于最上层固体的斯通利波波速,当波长增长时则f 趋于 最下层固体的斯通利波波速。斯通利波波速比瑞利波波速小。 图4 _ 3 为s t o n e l e y 波第一模态波位移分布曲线,由图知s t o n e l e y 波在固体介质中的位移分布形状与瑞利波相类似,有效传播深度为 1 5 倍波长,s t o n e l e y 波在流体中衰减较快,主要因为衰减因子 口1 = 1 一c 2 晖( “1 ) 较大的原因。图4 4 为斯通利波第二模态波 弥散曲线。 位移 9p 。22 1 1 ,, i i - t 2 = 2 2 6 ( 6 ) c v s 2 :2 0 , 2 1 h 2 :8 0 9 图4 3 s t o n e l e y 波第一模态波位移分布曲线 4 9 ,f f = 磐撼驴一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一 4 2 2 算例2 p h - 啪 c f y 岛 图4 4 斯通利波第二模态波弥散曲线 为四层体系,第一层为半无限流体介质,笫四层为半无限固体 介质,有关参数见表4 1 。图4 5 ( 口) 同时给出了斯通利波第一模态波 弥散曲线以,由图4 5 ) 知斯通利波第一模态波波速,当波长短时, c 趋于最上层固体的斯通利波波速,当波长增长时c 则趋于最下层固 体的斯通利波波速。斯通利波波速比瑞利波波速小。图4 5 ( 6 ) 为斯 通利波第一模态波弥散曲线以及第一层和第二层流体相同 咋,= 1 0 0 时斯通利波第一模态波弥散曲线,由图4 5 ( 6 ) 知波长长 时两弥散曲线相差很小,波长短时两弥散曲线有误差,但是误差不 大,c 都趋于最上层固体的斯通利波波速,这也说明模量比q 对斯 通利波波速影响较小。图4 6 为斯通利波第一模态波的位移分布,图 中位移采用最大位移的无量纲化,深度采用斯通利波长j 的无量纲 化。从图中可知斯通利波的位移在流体和固体交界面处位移最大, 固体中位移分布形状与瑞利波相似,斯通利波在固体中的有效传播 深度为波长j 的1 5 倍左右,斯通利波在流体中衰减较快。 5 0 浙江人学i ! i :学位论文 一一 表4 1有关参数 h j 盖次i介质奠h 2沁松比u 。坎墩比p 披脞比 pl 010 l 流体 o 。 5 咋l ,p s 3 2 2 u u 2 150 流体 0 1 p p 2 p s 3 刮u u 3 固体 10 4 1 81 o 4 固体 o 。 0 4 1 2 0k 一k ,54 0 位移 ;一 - 0 0 ! 琴二 i i j 6o 位移 。 ( 口) c = 1 0 ,2 = 2 3 8 6 ( c = 2 0 ,扫6 5 6 图4 6 斯通利波第一模态波位移分布曲线 s 1 一o吾1erim 2 i 古讲o讲_0”伪 o o 2 o 讲 o i 1 2 饥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0 2 量4 吣 - 6 - 8 1 0 1 2 _ 1 4 1 6 ( 曲 0 81 3 1 82 3 ( 6 ) 图4 5 斯通利波第一模态波弥散曲线 5 2 2 8 c l y 。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3 结论 通过对流体一固体无限成层体系中中斯通利波特性的研究,得 出如下结论: 1 流体和固体成层体系中,斯斯通利波波速具有频散( 弥敞) 性, 第一模态波波速当波长短时,c 趋于最上层固体的斯通利波波速,当 波长增长时则c 趋于最下层固体的斯通利波波速。斯通利波波速比 瑞利波波速小。 2 斯通利波在流体和固体交界面处位移最大,在固体介质中斯 斯通利波有效传播深度为1 5 信波长,这与固体介质中瑞利波相同: 在流体介质中斯通利波衰减较快。 5 3 浙江人学坝j :学位论义 第五章流卜一固体成层介质中 瑞利波特性 第三章和第四章讨论了流体固体成层介质中斯通利波弥散 特性,此时流体和固体都有一半无限层,得到了一些斯通利波的特性 t a n ( 1 9 9 0 ,1 9 9 1 ) 和夏唐代( 1 9 9 4 ) 讨论了流体固体成层介质中瑞 利波弥散特性,此时流体为有限厚度,即流体覆盖在固体上( 如海洋 体系) ,得到结论:流体和固体成层体系中,瑞利波波速度具有频 散( 弥散) 性,第一模态波波速当波长短时,相速度c 趋于最上层流 体的压缩波波速,当波长增长时相速度c 则趋于最下层固体的瑞利 波波速。经过进一步分析这一结论有误,其主要原因是:第一,算 例类似为上软下硬地基,咋, 蚝: 呱,即流体的压缩波波速比固体。 介质的剪切波速小,当波速比c k ,趋于l 时没有再往下计算,从而 得出错误结论;第二,算例中的模型不符合土木工程,流体如水其 压缩波波速一般比固体介质的剪切波速大。本章首先利用解析法建 立两流体固体介质中斯通利波的特征方程,并利用该方程对瑞 利波弥散特性进行讨论。 5 1 方法简介 5 4 浙江人学f 口i l j 学位论殳 如图5 1 所示流体固体介质。理想流体足不存在剪切波,且 是不可压缩的,剪切模量为g 为零,泊松比为为0 5 ,流体中平面瑞 利波的位移势函数为 妒i = a e x p ( i k a y ) + b e x p ( - i k a y ) e x p 一i k ( x c f ) 】( 5 1 ) 式中i = 一】,妒。为流体介质的压缩波势函数,a 和占为任意系数,k 为 波数( 波长旯= 2 x k ) ,c 为相速度,6 0 = k c 为振动角频率: r _ = 一 a = , 1 一c 2 嘧,( = 允。户。) 为流体的压缩波速,流体介质的 压缩模量为九,质量密度为风。图5 1 口所示成层层用有限元分成若 干子层,经过聚集( ,一0 ) 可得图5 1 6 所示流体和固体单元的刚度矩阵 和质量矩阵,对于流体介质刚度矩阵有 【足l = 对于固体介质刚度矩阵有 ( 5 2 ) 胁之 锄2 2 2 砀矗锄 后矗 尼 一3 2 3 胁2 锄 称 2 3 为 【k l ;t 2 a 2 曙+ 2 略2 ( 昨一3 曙) m ;! 2 j 。2 v 2 ( 曙一v g ) k h ;2 2 曙+ 2 唁( 昨一v 孑) k hj t 2 2 v - 2 v ; 对称 ;t 2 2 昨十2 曙( 3 v l v ? ) k h ;k 2 2 曙+ z 曙 式中咋和以为单元的压缩波速和剪切波速, 的厚度。流体和固体单元的质量矩阵都为 m = i 4 譬 ( 5 - 3 a ) p 为质量密度,h 为单元 f 5 3 b ) 固体中半无限体对交界面处边界力为( 夏唐代1 9 9 3 ) 鼢k - 一d a 2 1 s 2 ( 1 一- a b a b )c 2 b 卜, 墨1 a b i u 洚4 , l j1 2 曙( 1 一 一c 2 一 l “一1 一f v 1 图5 1 流体一固体体系 特征方程中流体和固体交界面处水平位移不连续,竖直向位移 连续。根据式( 5 - 2 ) 、式( 5 3 ) 和式( 5 4 ) 可建立瑞利波特征方程,如果 有个结点,则可建立( 2 件1 ) ( 2 ,+ 1 ) 阶特征方程 5 6 浙江大学坝。i :学位论文 m 一2 m 】| = 0 上式可一步分解成波数k 的二次达式 l k2 m + 七吲+ 吲= o ( 5 5 ) ( 5 6 ) l 式中矩阵m 】、【刎和 c 】是相速度c 的函数,因此假设相速度c 已 知,由式( 5 6 ) 呵计算出波数k ,进一步得瑞利波弥散曲线( 波长 旯= 2 万k 、。 5 2 算例分析 5 2 1 算例1 为三层体系,与t a n ( 1 9 9 0 ,1 9 9 1 ) 和夏唐代( 1 9 9 4 ) 的算例类似为 上软下硬地基,。 蚝: 蚝3 ,波速和质量密度已无量纲化。本算例 地基类似于夏唐代( 1 9 9 4 ) 的算例,即第一层为流体介质,并且第 层表面为自由( 与空气接触) 第层为流体介质,第二层为固体介质, 第三层为半无限固体介质,有关土参数见表5 1 。 5 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5 - 1 有关土参数 图5 2 给出了瑞利波第一、二模态波弥散曲线,由图5 2 知瑞 利波第一模态波波速,当波长短时,c 趋于最上层固体的斯通利波波 速,而不是最上层固体的瑞利波波速或流体介质的压缩波波速,波 速c 约为0 9 7 5 ,有蚝2 = 0 6 5 ,与第三章的图3 3 结果相同( 此时模 量比q 兰0 2 4 6 9 ,质量比,l = l 1 8 ) ;当波长增长时则c 趋于最下层固 体的瑞利波波速( 由图3 1 3 知此时最下层固体的斯通利波波速不大, 比瑞利波波速小许多,也可见图5 3 所示) 。图5 1 3 给出了斯通利波 第一模态波弥散曲线( 此时假设流体介质为半无限层h 1 = 。) , 由图 5 3 知两固体层的斯通利波波速不大,斯通利波波速的弥散特性与第 四章的结论相同。图5 4 给出了瑞利波第模态波位移分布曲线, 由图5 4 知对于这类上软下硬地基瑞利波位移分布形态与t a n ( 1 9 9 1 ) 和夏唐代( 1 9 9 4 ) 类似。 5 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丈 、 吣 图5 2 算例l 瑞利波弥散曲线 c c ,k 图5 3 算例l 斯通利波第一模态波弥散曲线 5 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2 2 算例2 图5 4 瑞利波第一模态波位移分布曲线 为三层上硬下软地基,联, k , 诈,土木工程中较为常见。第 一层为流体介质,第二、三层为固体介质,有关参数见表5 2 。图5 5 给出了瑞利波第一、二模态波弥散曲线,由图5 5 知瑞利波第一模 态波波速,当波长短时,c 趋于最上层固体的斯通利波波速,当波长 增长时c 则趋于最下层固体的瑞利波波速。图5 6 为瑞利波第一、 二模态波的位移分布,图中位移采用最大位移的无量纲化,深度采用 瑞利波长允的无量纲化。从图中可知瑞利波的位移在流体和固体交 界面处位移最大,固体中位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