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打工潮在全国各地的不断涌起,一批以打工者为主要创作群体, 关注打工者命运,反映他们情感状态的打工诗歌应运而生。这些诗歌以其民间化、边缘化、 心灵化和强烈的现实感、现场感为诗坛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新时期文坛上一朵不可多得 的文学奇葩。然而,打工诗歌毕竟还属于新生事物,它幼小、稚嫩,迄今仍未引起诗歌评 论界的足够重视。虽然在报纸、杂志上不时也能够看到一些相关的评论文章,然而,无论 是“学院派的评论家还是打工诗人自身,他们的评论焦点都过分倾向于对这个独特群体 生存背景的关注,而缺少一种对诗歌艺术本身远距离的审视,更缺乏对打工诗歌整体特征 的把握。 本文以此为创作契机,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重在从诗歌文本出发,通过对文本 的细读以及与其他流派诗歌的比较来分析、探讨打工诗歌表现出的新特质,并总结它给当 代诗歌带来的新启示。 论文主要从内容表现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来整体把握打工诗歌。就内容而言,打工诗 歌取材广泛,多以表现底层打工者在城市的命运挣扎和卑微幸福为创作基点。尤其在对打 工生活中几对矛盾冲突的展现上,观察角度新颖独特,写出了其他诗歌所不曾达到的深度: 在叙述城市理想底层现实的冲突时,诗人们关注长期的艰辛劳动带给打工者肉体和心灵的 双重伤害;在描写城市文明乡村文明的对立时,诗歌则展现了打工者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 身份难以认同及语言边缘化的尴尬;在表现思乡返乡的两难选择时,诗人们细腻地表现了 打工者由于不满于城市的不公正待遇而产生的精神上的思乡慰籍,以及骨子里对城市的渴 慕而导致真正回乡的困难。这些内容让我们心灵震撼,而更为难得的是,打工诗歌的写作 没有仅仅停留在对自我困境的简单书写上,而是能够深入到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上来, 并执着地寻找着一条能够走出困境的新道路。 。 从艺术的角度看,打工诗歌的艺术追求只是为了更好地自我表现,其独特的情思内容 往往化为“有意味的形式”:一些卑微的动物意象契合了打工者自身的现实处境和顽强的 生命力;“谐趣 则是打工者对苦难的自我纾解;诗歌总体上质朴生动的语言风格也与这 个独特群体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经历紧密相联。这些无意中表现出的诗艺特征形成了一道独 特的风景线,值得我们认真品味。 打工诗歌记录了一个阶层的心路历程,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生活印记。不仅丰富了诗坛 的内容,也为当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打工诗歌毕竟还在起步阶段,许多 作品还显得稚嫩。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打工潮的深入发展,随着更多的打工者参 与到创作中来,打工诗歌一定会扬长避短、走得更远。 关键词:打工诗歌;生存;内容;艺术形式 a b s t r a c t s i n c et h eb e g i n n i n go fr e f o r ma n do p e n i n gu p ,w i t he m p l o y e et i d et h r o u g h o u tt h ec o u n t r y r i s i n g ,m a n yh i r i n go u t f o r w o r k i n gp o e t r i e sc a m ei n t ob e i n g ,w h i c hf o c u so nag r o u po f e m p l o y e e sa st h em a i nc r e a t i n eg r o u p s ,c o n c e r nt h ec o n t e n to fe m p l o y e e sf a t e ,a n dr e f l e c tt h e i r e m o t i o n a ls a t e s t a k i n gt h e i rf o l k ,t h em a r g i r a l i z a t i o n ,t h eh e a r ts p i r i t u a l i z a t i o n ,t h ei n t e n s ep r e s e n t t u r ef e e l i n g sa n dt h es c e n ef e e l i n g ,t h e s ep o e t r i e sh a v ep o u r e dt h ef r e s hb l o o di n t ot h ep o e t i c w o r l d ,k n o w na sau n i q u ea r t i s t i cf o r mi nn e we a ro fl i t e r a t u r e h o w e v e r i to n l yb e l o n g st ot h e n e w l ye m e r g i n gt h i n g s ,i ti si m m a t u r e ,u n t i ln o wi t h a s h tb e e nt a k e ns e r i o u s l yb yt h ep o e t r y r e v i e w e r s a t h o u g hw ec a no f t e nr e a ds o m er e l a t e dr e v i e wa r t i c l e si nt h en e w s p a p e r so r m a g a z i n e s ,n o to n l yt h ep r o f e s s i o n a lc r i t i c sb u th i r i n go u tf o rw o r k i n gp o e tt h e m s e l v e sa t et o o i n c l i n e dt of o c u so nt h es u r v i v a lb a c kg r o u n do ft h i su n i q u eg r o u p s t h e yl a c ko n ek i n do f l o n g d i s t a n c er a n g ec a r e f u l l ye x a m i n i n go np o e t r ya r ti t s e l f , a n de v e no v e r a l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a s s u r a n c eo ft h eh o r i n go u tf o rw o r k i n gp o e t r y t h ea r t i c l et a k e st h i sa s a t u r n i n g p o i n t ,a b s o r b i n gt h ef o u n d a t i o nb yt h e p r e d e c e s s o r , e m b a r k i n go nt h ep o e t r yt e x ta g a i n ,t h r o u g hc a r e f u l - r e a d i n ga n dc o m p a r i s o n sw i t h o t h e rs c h o o l s ,c o n s e q u e n t l y ,w ec a nc o n c l u d et h en e ws p e c i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h i r i n go u tf o r w o r k i n g ,p o e t r yd i s p l a y sa n dg a i n st h er e c e n t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w h i c ht h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p o e t r y b r i n g s t h ep a p e rm a i n l yf r o mt h ep e r f o r m a n c eo ft h ec o n t e n ta n da r t i s t i cf o r mt w oa s p e c t st og r a s p t h eh i r i n go u tf o rw o r k i n gp o e t r y w i t hr e g a r dt oi t sc o n t e n t s ,t h eh i r i n go u tf o rw o r k i n g p o e t r yi s w i d e s p r e a d ,m o s t l yb a s e do nd e s c r i b i n gt h ef i r s t - f l o o rw o r k e r sw h os t r u g g l et oe a r nt h e i rl i v i n g s i nt h eu r b a na r e aa n dt og a i nt h e i rl o w h a p p i n e s s :e s p e c i a l l yo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s e v e r a lp a i r s o fc o n t r a d i c t o r yc o n f l i c ti nt h e i rc a r e e r , i t so b s e r v a t i o na n g l eu n i q u et h ep o e t r yr e a c h e sad e p t h w h i c ho t h e rp o e t r i e sh a v en o to n c ea c h i e v e d f u r t h e r m o r e ,w h e nn a r r a t i n gt h ec o n f l i c to ft h e w o r k s u r b a ni d e a la n dt h ef i r s t f l o o rr e a l i t y , t h ep o e tp a y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 i rp h y s i c a la n dm e n t a l i n j u r i e sw h i c ha x eo p p o s i t i o no fu r b a nc i v i l i z a t i o na n dr u r a lc i v i l i z a t i o n , t h ep o e t r yu n f o l d st h e q u e s t i o n o f i d e n t i t yr e c o g n i t i o n w h i c ht h ew o r k se n c o w n t e r i nt h e i r d a i l y l i f ea n dt h e a w k w a r d n e s so ft h e i rl a n g u a g em a r g i n a l i z a t i o n ;w h e ns h o w i n gt h ed i l e m m ai nh o m e s i c k n e s so r r e t u r n i n gt o t h e i rh o m e t o w n ,t h e p o e t se x q u i s i t e l yp e r f o r mt h ew o r k s m e n t a l r e l i e fi n h o m e w o r k n e s s ,w h i c hr e s u l t sf o r mt h e i rb e i n gu n s a t i s f i e dw i t ht h eu r b a nu n f a i rt r e a t m e n t ,a sw e l l a st h ed i f f i c u l t yi nr e t u r n i n gt ot h eh o m e t o w n ,w h i c hr e s u l t sf r o mt h ea d m i r a t i o ng r e a t l yt ot h e c i t yf r o mt h eb o t t o mo ft h e i rh e a r t s t h e s ec o n t e n t sm a k eu ss h o c k e d ,b u tw h a ti sm o s tp r e c i o u si s t h a tt h ew r i t i n go ft h ep o e t r yh a sn o tm e r e l yp a u s e dt ot h el e v e lo fd e s c r i b i n gt h et r o u b l eo f t h e m s e l v e s ,b u tp e n e t r a t e di n t ot h ep o n d e ra b o u ts o c i e t ya n dl i f e ,c o n s i s t e n t ys e e k i n gf o ran e w p a t hw h e r e i tc a l lg e tr i do ft h et r o u b l e i nt e r m so fa r t ,t h eh i r i n go u tf o rw o r k i n gp o e t 叫s a r t i s t i cp u r s u ei so n l yf o rab e t t e r s e l i - e x p r e s s i o n ,i t su n i q u ec o n t e n ta r eo f t e nc h a n g e di n t o t h em e a n i n g f u lf o r m :s o m eb a s ea n d l o wa n i m a li m a g eh a sa g r e e dw i t ht h ew o r k e r so w n r e a l i s t i cs i t u a t i o na n dt h et e n a c i o u sv i t a l i t v : “t h eh u m o r o u si n t e r e s t ”i st h ew o r k e r ss e l f - r e l i e ft om i s e r y r e l i e v i n g ;a saw h o l et h ep o e t r y s p l a i na n dv i v i dl a n g u a g e s t y l e i sa l s o c l o s e l yc o n n e c t e dw i t ht h i s u n i q u ec o m m u n i t v s s e i t _ - i m a g i n a t i o na n dt h ee s t h e t i c p u r s u e t h ep o e ms k i l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w h i c h d i s p l o y e d a c c i d e n t a l l yh a v ef o r m e dau n i q u es c e n e r yl i n e ,s oi ti sw o r t hu ss a v o r i n ge a m e s t l y jh eh i r i n go u tf o rw o r k i n gp o e t r yh a sar e c o r do fw o r k i n gc l a s s h i s t o r yo ft h em i n d w i t n e s s e dt h ei m p r i n to ft h el i f ei no n e e r a n o to n l yi te n r i c h e dt h ep o e t i cw o r l dc o n t e n t ,b u ta l s 0 h a sp r o v i d e dt h en e w m e n t a l i t yf o rt h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p o e t r y sd e v e l o p m e n t h o w e v e r ,t h eh i r i n g o u tf o rw o r k i n gp o e t r ya l s oi nt h es t a r ts t a g e ,m a n yw o r k s a l s oa p p e a r si m m a t u r e b u t ,w eh a v e t h er e a s 伽t ob e l i e v et h a ta l o n gw i t hh i t sl a b o rm o v e m e n t st h o r o u g hd e v e l o p m e n t ,w i t hm o r e w o r k e l sp a r t i c i p a t i n gi nt h ec r e a t i o n ,t h eh i r i n go u tf o rw o r k i n g p o e t r ye e r t a i n l vw i l le n h a l n e e s t r o n gp o i n t sa n da v o i dw e a k n e s s e s ,w a l k sf a r t h e l k e yw o r d s :h i r i n go u tf o rw o r k i n gp o e t r y ;s u r v i v a l ;c o n t e n t ; a r t i s t i cf o r m 2 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 在口划“ ) 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博士口硕士团论文聆听另一 种声音透视生存前沿的打工诗歌,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曲 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口硕士团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 的成果。论文中除注明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 果。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 确的方式注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睐敞 日期:w 碑占r 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在口划:”) 聆听另一种声音透视生存前沿的打工诗歌系本人在曲阜 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口硕士团学位期问,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博士口 硕士团学位论文。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曲阜师范大学所有,本论文的 研究内容不得以其他单位的名义发表。本人完全了解曲阜师范大学关 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送交论文 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曲阜师范大 学,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可以公开发表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 作者签名: 琛听日期:磷占日 刷谧名:梁夥妙 嗍矽罗髟拍 聆听另一种声音 透视生存前沿的打工诗歌 引言 从2 0 世纪8 0 年代起,中国农村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的实行,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当他们的土地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出 现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在工业文明的吸引下,成千上万的农民离开家乡,离开熟悉的农 活,到城市谋求新的发展空间。中国的南方大地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出现了波澜 壮阔的打工潮。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各大城市的建设对劳动力的需求都不断加大, 加之国家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出台,导致全国上亿人加入到这股洪流之中。美国时代 周刊曾用“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流动之一”来评述发生在中国的这种社会现象。这些打工 者的主体是农民,当然也包括一部分下岗职工和受过高等教育却难以就业或甘愿自主创业 的高校毕业生。他们的来源或有不同,但是他们有着相似的遭遇,他们虽吃、住、工作在 城市,但在现行制度下却难以为城市所接纳,游荡在城市的他们形成一个身份特殊的新阶 层打工阶层。丹纳说“每个形势产生一种精神状态,接着产生一批与精神状态相适应 的艺术品。”【1 】这种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流动及其引起的社会阶层的急剧变化往往为文学提供 了无比丰富的资源和无限宝贵的发展契机,打工诗歌就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 打工诗歌作为打工文学的一个分支,这个概念提出后就引起文学界的一个争论。争论 的第一个焦点在于“写打工者还是“打工者写 。当代文学史把打工诗歌定义为“它是 底层打工人写作的诗歌,带有鲜明的弱者立场和强烈的底层生活经验 。1 2 j 而打工诗人柳冬 妩则这样说,“正如乡土诗歌、西部诗歌一样,打工诗歌是以题材为界定的一种诗 歌现象,指所有写打工和体现打工意识的诗歌作品。”1 3 j 这两个定义之间有一个广和狭的问 题,我个人还是赞同柳冬妩先生对打工诗歌所作的界定。因为这个争论的焦点问题在于创 作群体上,而我们知道“底层打工者 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不固定的概念。目前像郑小 琼一样仍在打工第一线从事底层劳动的打工诗人并不多,而现在已经脱离底层命运的许 强、柳冬妩等人仍在写自己的过去和现在经历在自己身边的打工生活,我们是不能把他们 从打工诗人中剔除,也不能把他们的诗歌拒之门外的。正如诗歌评论家张清华所言“写作 者的身份固然是重要的,但也可以不那么重要,他只要是在真实地关注着底层劳动者的命 运就可以了”。【4 l 当然这样理解又会引发另外一个问题,即打工诗人、打工诗歌既然可以被宽泛地定义, 那么出身底层之外和从底层出身但已经摆脱了底层的人是否还具有表述底层的能力昵? 学者刘旭在底层能否摆脱被表述的命运中提出“对于一个没有能力更谈不上发言权的 群体去说他们是什么或站在他们立场说话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是什么从来都 是个谜,他们没有历史,没有特点,他们的面目向来模糊不清。从任何角度去发现他们的 优良品质、他们的革命性乃至他们的伟大,都只是对他们的表述之一,他们都是被表 述的他者,表述得再伟大也是一种扭曲,一切底层之外和从底层出身但已经摆脱了底 层的人都丧失了表述底层的能力。【5 】这个观点的提出看似是合理,实际上是经不起推敲的。 评论家吴思敬认为,“诗人不一定来自底层。但是不来自于底层的诗人书写底层的苦难, 就一定是居高临下,就一定是不真诚吗? 恐怕不能这样说。杜甫、白居易都不是出身底层, 但谁也不能否认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新乐府的价值。屠格涅夫、涅克 拉索夫也不是出身底层,但是屠格涅夫的玛莎、乞丐,涅克拉索夫的在俄罗斯谁 能快乐与自由不是抒写底层苦难的最优秀的诗篇吗? ”【6 j 高强也指出,“站在底层的立场 说话是没有意义的吗? 那么我们如何解释社会正义和媒体正义这些概念? 州7 j 打工诗人、 打工诗歌的意义不在于为哪个阶级代言,也不在于拯救,而在于“发现 。发现日常生活 中被我们忽视的细节,发现文明社会下不文明的行为,发现底层人的灵魂挣扎和人格尊严。 打工诗歌迥异于过去出现的其他流派的诗歌,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l 、题材表现 的特殊性。打工诗歌有其独特的题材选择,即以打工者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为关照对象, 表现他们在异乡的生存状态、情感世界、愿望追求等等。2 、写作方式的特殊性。多数打 工诗人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写作当中,确立了诗歌与自己生存境遇的关系。因此,打工 诗歌的写作可以说是一种经验型写作。3 、艺术表现的特殊性。打工诗歌从意象设置、情 趣表达到语言的选用均与打工境遇密不可分。总之,打工诗歌从内容到艺术都为当代文坛 带来崭新的气息。 打工诗歌出现的意义也是深远的。它是对9 0 年代以来知识分子统领诗坛所带来的负 面影响的一种反拨。9 0 年代以来以第三代诗人为代表的诗坛在经历众声鼎沸后,一步步走 向繁而不荣的疲软低谷,在创作上呈现了三种倾向。一类是新传统主义诗歌群体,他们以 文化寻根为幌子,骨子里渴望复古,终被讥讽为古典文学的翻版。第二类是先锋诗歌创作 群体,他们对西方诗歌表现出一相情愿地“单相思”,一味追求“西方式”写作i 终被讥 讽为外国文学的翻译。第三类是后现代主义诗歌群体,他们的诗歌“反崇高”“反英雄”, 追求诗歌的“口语化 “世俗化”,以其粗鄙的语言、调侃的语调表达了对世俗社会的认同, 与欲望化社会的同歌共舞。以上三种倾向都使诗歌的道路越走越偏,离诗歌的本质越来越 远。“礼失而求诸野 ,当处于上流的诗歌发展到穷途末路时,便会向下,向民间寻求发展 的空间。打工诗歌因其创作主体众多,内容涵盖深广,艺术上又恢复了诗歌原有的草根性、 独特性和纯粹性,为诗歌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无比丰富的资源和无限宝贵的发展契机。再 者,从世界文学这个宏观的角度上看,打工诗歌的意义也是不可小觑的。农村入口向城市 转移,是世界各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然而由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 化进程较早,那个时代有知识的劳动者又太少,而诗歌的门槛又太高,我们现在已经很少 能看见劳动者对于自身这段经历的记述。著名的诗评家徐敬亚遍翻欧洲文学史,仅找到一 2 篇劳动者写自己的诗歌。那是一首既无题目也无作者的黑人民歌。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学 现象打工诗歌,它的出现不仅有其文学史意义,更有着深刻的社会学、人类学意义。 上篇歌出特殊的生存处境 应该说对打工者生存处境的描写并不是打工诗歌的独创和专利,任何体裁的打工文学 作品都会触及,这是打工文学写作的共性。然而,诗歌毕竟不同于小说,小说能以曲折的 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去吸引读者;也不同于散文,散文能通过个人情思的自由挥洒,甚 至可以通过旁征博引结构篇章。诗歌是高度精炼化的语言艺术,诗歌的美在于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在于简单的语言表述后留给人们无限想象的空间。同时,诗歌也是一种具有强 烈主观色彩的抒情艺术,“没有哪种文学样式,能像诗歌这样让人看到作者的自我形象, 甚至看到作者跳动的心。”i s l l 因此诗歌也是最有利于打工者自我表述的一种艺术。正因为诗 歌这种种特点,因此即便是面对同一题材同一内容,诗歌也能够表达出其他体裁作品所传 达不出的美学效果来。 一、城市梦想与底层现实的冲突 放下镰刀放下锄头别了小儿别了老娘卖了猪羊荒了田地离了婚我们进城去 我们进城去我们要进燃们进城干什么进了城再谢 一一谢湘南在对列车漫长等待中听到的一首歌 城市是打工者梦中的天堂。他们这么迫不及待、孤注一掷地进城是因为他们相信城里 是赚钱的好地方。应该说大部分打工者都曾经怀着“祥子式 的单纯,相信劳动创造价值, 相信城里的千万条路定有一条能够通往自己的梦想。不是每天的报纸、电视都在报道昔日 的打工仔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成为资产数百万的大老板吗? “劳动赚钱 “换个 劳动赚更多的钱”这种“鸡变羊,羊变牛”的神话每天都在刺激着打工者的神经。赚 钱成为他们急于改变命运、摆脱困境的唯一目标和唯一手段。然而,是梦总有醒来的那一 刻,身边的现实告诉他们,在城市上空飞舞的不仅有钞票,更多的是汗水和泪水,屈辱与 酸辛。 无论打工者过去的身份如何,现在进城务工这一角色的转变使他们关注的焦点自然而 然地转移到工资与工作这一对相互联系又时常发生矛盾的概念上。工资、金钱能够满足人 的基本生理需要,而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则直接与人的安全相关。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理论,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同属于人的低级需求,也是入最原始的需求。然而这却是打工 者进城遭遇的第一尴尬。打工者的低微身份以及在城里人际关系的缺乏,使他们无论是对 “工资还是“工作”都无法拥有更多的选择。经历了无数次的试用、失业、流浪,最后 留给他们的仍是那些短暂、繁重、危险、低酬的工作。 。详见徐敬亚诗歌凹家的六个方向论新世纪“诗歌回家”之- - j 1 文艺争鸣,2 8 0 5 ,( 4 ) :1 4 3 2 3 民_ t - 在扛水泥水泥1 0 0 斤一包我数了一下民工一天扛了2 0 0 包民工把毒日头扛在 肩上民工把4 0 。c 高温扛在肩上民工把包工头的辱骂扛在肩上民工把儿子的书本扛在肩 上民工把妻子的胭脂花粉扛在肩上民工一天的生活有二万斤重啊民工在脚手架上 闪了一下腰 汪峰的这首民工就描写了一个男性成年民工一天的艰辛工作。烈日下、辱骂中,他靠 每天扛起两万斤的肩膀扛起一个家庭的重担。两万斤就是2 0 0 袋,假若按每天工作1 0 个 小时来计算,每个小时就是扛2 0 袋,每3 分钟就要扛1 袋。这是何等的紧张与劳累? 可 是,如果说沉重的水泥包属于男性的“专利”,那么瘦弱的打工妹会不会逃脱此劫呢? 张 守刚的这首加班加点的夜带我们进入了打工妹的生存现场: 夜睁大了眼睛在工业区搜寻什么机器轰鸣声里谁一声叹息让夜色更加浓郁白炽灯 已分不清自己是在白天还是在夜里那个打工妹非常疲惫她的一个又一个呵欠比夜色更 沉重纤弱的手已经无法掂量夜的深度洲旦她必须睁圆眼睛才能看清今夜走动的声音长长 的流水线啊从这头到那头只是这个夜晚的开始 加夜班的妹妹早已非常疲惫,流水线对于她就像西绪弗斯推动的巨石。每天滚石上山,每 天石头又回落到原点,沉重的工作只有轮回,没有终点。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可是,如果说枯燥的流水线、繁重的工作只是透支打工者的体力,挑战人生极限的话, 险恶的工作环境确确实实在危害着打工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威胁着他们的生命。黄吉文的这 首打磨工就带我们看到一些打工者在安全不达标的小企业中长期劳作,从而造成的身 体伤害: 一片咳嗽跌落的声音比噪音轻比尘埃重m l 嚣的烟尘顺着一脉呼吸遁入肺叶沉淀成 我们多年后的病痛能喊亮秋风的打磨工能掏出火焰的打磨工在人生的转弯处却没法镀 亮内心的黑暗泪水留给生活的湿脚让一地冬麦生锈而难产的幸福迟迟不来 这不是落在纸上的抒情文字,这是生活的真实场景。许多打工者都有过遭受肉体损害的亲 身经历。重庆云阳籍打工诗人张守刚从1 9 8 9 年开始,去湖北砖厂打过零工,在风沙弥漫 的内蒙古煤井挖煤时亲眼见过“一个工友的一声惨叫被淹没在塌方声里”( 张守刚1 9 9 2 - 蒙古乌达) 。1 9 9 3 年5 月,在一家汽修厂做冲压工的张守刚在冲床操作切边过程中,因冲 床失控,切掉了他左手拇指以外的四个手指头。“我必须面对痛苦和面对自己残损的左手 一样将自己的心揪紧 ( 张守刚1 9 9 3 :江口汽修厂) 。现代开放的城市使打工者不同于 夏衍笔下的包身工,他们有做与不做的自由,有选择做什么的自由,但是在都市欲望和生 存的挤压下,往往促使他们前赴后继地从事这种繁重、危险但待遇可能相对较好的工种。 再来看一首彭易亮的第九位兄弟断指之后: 一阵骚动之后车间陷入了暂时的寂静有人惊诧有人在熟悉地比划一流血的过程 笑声又轻轻扬起我第九位断指兄弟再次成为荼余饭后的谈资冷冷地转身我不想看见 国张守刚加班加点的夜 j 诗选刊,2 0 0 3 ,( 4 ) :7 6 - 7 7 4 兄弟的伤痛喧哗的车间遗弃了我在黯然神伤中我出离愤怒还有多少手指正在背井离 乡还有多少血谢将会被我们若无其事地淡忘没有人知道我心中的阵痛我紧握的双拳和 他们的笑声一样没有方向 第九个,被大家司空见惯的第九个,被大家若无其事淡忘的第九个,其实远不止第九个。 打工诗人郑小琼在2 0 0 7 年5 月2 1 日人民文学奖散文奖颁奖会上提到“珠江三角洲有4 万 根以上的断指,我常想,如果把它们都摆成一条直线会有多长,而我笔下瘦弱的文字却不 能将任何一根断指接起来 归1 4 万? ! 这触目惊心的数字,而且这数字还在不断地、 快续地增加之中。郑小琼说,“没有疼痛感,我的诗歌就没有了灵魂。有多少人想过这里 的痛不仅有离家的痛,理想不得实现的痛,受人歧视的痛,更有来自身体的切肤之痛。除 却这些痛,更让我们心痛的是还有不少打工者在异乡的工地上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老刀在 民工中说: 一个民工浸泡在汗水里伶天上午他来不及喊叫一根钢筋经过他的头穿透下身正指 向来不及躲避的太阳包工头终于同意结账一位老人将儿子的骨灰买回乡下 读过这样的文字,我们忍不住在想:为什么生命在金钱面前变得如此廉价? 为什么结账又 必须靠生命来换取? 站起来啊,民工! 这种长时间超负荷的劳动损害了打工者的身体,但是为了在城市赚钱的梦想,为了那 还可以果腹的工资,他们又时刻舍不得停息。在这种艰辛劳动和执著梦想的双重挤压下, 打工者不可避免地会丧失自我的存在,其行为自身及其结果往往与他们的原初追求相悖, 成为对他们打工生活的否定。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的异化。郑小琼在生活中有 这样的描述: 你们不知道,我的姓名隐进一张工卡里我的双手成为流水线的一部分,身体签给了 合同,头发正由黑变白,剩下喧哗,奔波加班,薪水我透过寂静的白炽灯光看见疲 惫的影子投影在机台上,它慢慢的移动转身,弓下来,沉默如一块铸铁 这首诗里,人作为生命的个体意识、感受能力完全消逝在机器的磨砺中,人已经异化成为 机器的一部分。这样的生活是让我们痛心的,它对打工者的损害远不止肉体上的折磨,已 经深入到了精神层面。就像我们朴实的民工刘晃祺,“消化道出血呼吸系统衰竭生命已 快走到终极昏迷后醒来的你却说:别拦我,我要打卡迟到了要罚款( 罗德远刘 晃祺,我苦难的打工兄弟) 。这样的语句听了让我f f j , 5 , 酸,机械地做工已经发展成为人的 一种潜意识。这是打工者的悲剧,也是人类的悲剧。而真正的悲剧其实在悲剧发生之前就 已经发生。 城市梦想与底层现实仿佛隔着一道鸿沟天堑,不是每个打工者都能够经受住繁重工作 与微薄工资的考验,他们中也有一少部分打工者不堪重负,为了生存而不惜出卖自己的肉 体甚至灵魂。打工诗人对此勇敢地表现出道德上的勇气,并彰显了我们时代的写作伦理。 郑小琼t t i 舌f j l 诗刊,2 0 0 7 ,( 1 3 ) :3 3 5 且看徐非在当三陪的四表姐写下的这个悲剧: 当三陪的四表姐飘香南方的一朵野玫瑰去年回家乘波音7 4 7 消息爆炸了小村你 父亲心脏被流言击中尔后你为父亲选了一块风水宝地再后又用卖身的钱光宗耀祖 你如餐桌上吃剩的海鲜你如餐桌下躺倒的空酒颓户乞残了还让那糟老头包起来无字的合同 奠祭青春的挽幛 生活之恶一步步腐蚀着世界,无休止的金钱欲望吞噬着人的肉体和灵魂。打工诗人老了说: “其实她和我们一样有着永远无法实现的理想其实她和我们一样都要满足这个社会的欲 望虽然这是可耻的虽然这是可耻的。( 老了李小姐的皮肉生涯) 可以看得出打工诗 人在批评这种行为的背后透出一种痛心,也深埋着一种人性的温情,对四表姐她们命运的 关怀也是“对自身境遇的挖掘和问询,对生活的有限挽救”【1 0 l 。而张守刚在走在坦洲 中更直接地描写了打工人对自己不道德行为的反思和追问: 不大不小的坦洲镇盛装着忧郁缠绵和轰鸣的x _ 1 f _ 穿过坦洲污秽的街i 勤穿过陌生的 i i 光穿过金钱和色相的诱惑每天臭水的河边俯着许多失意的人他们迫于生计做违心 的事他们对着河水顾影自1 4 试图找回自己圆滑的风从水面拂嫌碎他们模糊的脸 在都市欲望的腐蚀下,过去的纯真又到哪里去了? 难道为了生计就应该去做违心的事情 吗? 回答作者的是一张张茫然、模糊的脸。 对城市梦想与底层现实冲突的展现,打工诗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打工者苦难的书写 上,而是深入到劳动、金钱对人的异化以及对打工者人性缺点的反思上。这些诗歌不仅把 我们拉进打工生活的现场让我们看到生产线上的命运挣扎,还让我们跳出打工生活之外把 我们的认识引向更高的理性层面,有了更多的思考。 二、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冲突 如果说城市理想与底层现实的冲突逼使打工者为改变困境而主动迎接苦难的话,那么 城乡两种文明的冲突则是打工者无处遁逃的困境。我们知道绝大多数的打工者来自农村, 固有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使他们对城市文明既向往又恐惧,既以城市为荣又感到自卑。 面对风云变幻的都市,“服从于历史逻辑的乡下人一时根本无法把自己变为城市公民,也 难以接受养成后现代文明的消费习惯。现代化的都市生活非但不能给予乡下人与城里人相 当的物质内容,更多的是给他们以文化意识的压迫。”【1 l 】对他们而言,不必说一张暂住证, 一个户口本把他们和城里人严格区分开来,就是城市人的一个眼神也足以使他们感到巨大 的精神压力。卢卫平乡下人进城就描写了这样一个情景: 身上沾土脚下挂泥b 5 起你笔直的西装当镜子照的皮鞋我简直就是一只灰鼠挤公共 汽车你意味深长地避开我这有点伤我的自尊视泥土为脏物的人根扎何处这些都没 有让我不羡慕你都没有让我不梦想成为城里人只是一旦梦想成真我会珍惜泥土善待乡 下人 徐非当三陪的四表姐 j 外来工,1 9 9 8 ,( 6 ) 6 在城市人眼中,他们是低等文化符号的代表,正如柳冬妩所说,“农民这个词从都市人 嘴里说出来,不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形容词,凡是卑微的,低贱的,愚蠢的,可笑的, 都很农民 。i l z j “进入城市是生命的需要,反抗城市是心灵的需要 ,1 1 3 】打工诗歌用很大篇幅表现城 市文明对乡村文明的吸引和同化,以及在这两种文明冲突下人性及人生命运的挣扎。这点 不由让我们想起了有着上山下乡经验的知青诗人创作的朦胧诗歌。形而下的身体背井离乡 和形而上的灵魂无所归依,这是打工诗( 打工文学) 与朦胧诗( 知青文学) 共同的创作动 机。文化焦虑是朦胧诗人和打工诗人共同呈现的特质。但是由于创作群体的文化出身不同, 环境待遇不同,他们焦虑的来源和对待焦虑表现也不同。对于知青诗人来讲,他们下乡却 从来没有为自己的食宿问题担忧,虽然体会到两种文化的冲突,但知青诗人始终站在文化 的优势话语一面,他们体会不到被拒绝的痛苦和受歧视的伤心。因此,以下两个问题的表 现是知青诗人所没有体会到的。 一是身份认同的尴尬。无论是个人或者群体,身份的确立是存在合理性的根本,能否 确立自我的身份成为一种存在意义的探索。逃离土地的“农民”能否称为农民? 没有城市 户口的“城里入 能否称为真正的城里人? 他们的未来属于乡村还是城市? 对于长期游走 在城乡两地的打工者来说,他们是同类中的异类,他们是水陆“两栖动物 。关于“我是 谁”这样的追问困惑在每一个打工者心中。辛酉的我们这些“鸟人 就表达了这种复 杂心情: 我们这些居无定所的人我们这些四海为家的人我们这些背井离乡的人我们这些漂 泊的人我们这些流浪的人我们这些黄土地养大的人又以生活的名义背叛了黄土地的 人我们这些打拼在城市的人却屡遭排斥的外来人我们这些东游西逛的人我们这些生 活在城市却被称为农民的人我们这些返回到家乡像是走在异乡的人我们这些两栖的 人我们这些两不栖的人我们这些中间人我们这些被抛弃了的人腊月底的火车站台上 我们这些攥着一张北归车票的人春意浓浓的正月里我们这些纷纷奔赴南方的人我们 到底都是些什么人? ! 我们到底都是些什么人? ! 一一我们这些打工的人我们这些奔 波在季节里的人我们这些像候鸟一样的人我们这些一一“鸟”人 在这首诗里,抒情主人公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怀疑。他们不知道我是谁? ! 工人? 农民? 自 由职业者? 浩淼的词典中竟找不到一个准确的名称来界定他们。最后只能以戏谑、调 侃的语调称自己是象候鸟一样的“鸟人 。作者在这里借用口语中常用作贬义的“鸟人 来言说自己,借书面语言的贫乏来暗示自己身份的复杂。喊出“鸟人”这个词是何等地艰 难,又是何等地无奈。可是,惟有这个概括才最恰当。他们为了获得生存中所必需的温度、 阳光,只有像候鸟一样不断地迁徙。这其中奔波的艰辛、孤独一律舍弃,只剩下“鸟人 这个复杂的称谓去涵盖那无尽的悲凉。 。该诗先在网上广为流传,近期正式发表。详见辛酉我们这些“鸟人” j 江门文艺。2 0 0 8 ( 8 ) :3 8 7 在现代社会中,对身份的追问不单纯是一种形而上的思索,身份问题还时常与人的地 位、利益、归属等问题联系在一起。打工者虽然进城,有的甚至已经在城里工作十几、二 十几年,但因为户籍是农村户口,他们与正式工人同工不同酬、不同时、不同权,即使他 们工作得再出色,也得不到应有的任用、培训、升迁,更谈不上在工厂里的地位。他们永 远是临时工,不仅永远处在工厂的边缘,而且永远处在城市的边缘。失业了,得不到失业 救济;生活困难了,得不到最低生活保障;有病了,得不到应有的医疗保险;因公负伤了, 致残了,也得不到应有的照顾和抚恤。“临时工方便得如盒快餐在随便的地方花点随便 的钱便被人随便的捏走 ( 樊冰快餐盒) 。城市的美好似乎从来不属于他们,这正如王 宏图先生所说的,“虽然同处社会的下层,同在生活的泥沼中打滚,城市贫民的境况比他 们要优越得多。尽管前者下岗失业,手头拮据,但他们拥有的城市户口仍给他们提供最低 限度的生存保障,使他们可以获得政府各种形式的救助。但对于农民工而言,这一切都付 之阙如。仅仅因为农村户口,在城市人眼里他们就成了隐性的贱民,在为城市作贡献的同 时却无法分享城市文明的成果。,1 1 4 j 刘松林的上学难就从孩子上学的角度侧面反映了 身份尴尬带来的现实问题: 可怜孩子年十五,也是候鸟南北迁。城里学校不属俺,没有户i = i 莫纠缠。断断续续 上小学,出出进进白眼煎。昨夜雪花飘胡同,借读学校又吹风:每生六千“赞助费”, 无钱休想进初中。学堂咫尺隔天涯,读书虽妙路难通。 仅是一张户口、一纸证明,却累及自己和全家人的命运。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也不能逃脱“贱 民的命名,也不能逃脱受歧视的命运。看过这首诗,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身份的求证对于 一个身居异地的打工者是多么地重要。 二是语言边缘化的尴尬。现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李清照高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工程造价自考试题及答案
- 控制感染考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日照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校际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 刻蚀工艺考试题及答案
- 考研考试题型及答案
- 康复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继电器线圈绕制工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医用材料产品生产工转正考核试卷及答案
- 阳极炉工设备维护与保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湖南长沙市第四医院(长沙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一次劳务派遣人员招聘112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零配件追溯管理办法
- 风电场基础知识培训课件记录
- 2025广东广州市公安局第二批招聘交通辅警1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内科慢性疾病治疗路径分析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秋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学期教学计划
- 智能会计应用课件
- 2025全国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初一】【七年级】【语文上】【秋季】开学第一课《“语”你相遇今朝》【课件】
- 国防知识教育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