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文 摘 要 当今社会,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已在全世界范围达成共识, 本文从脑科学的角度, 阐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音乐教育是打开早教之门,开发人类脑潜力的有 效手段,并对早期音乐教育的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在肯定音 乐教育重要性的前提下,对中美音乐教育的实施方式和音乐课标准作了对比,分析 了我国音乐教育方面从教育制度、教育态度、教育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 方向。 文章共分为 4 部分: 第一章 ,分为胎儿期和幼儿期两个阶段,以各阶段的大脑发育状况为切入点, 较为详细的叙述了这两个时期实施教育的可能性和重要性。第二章 ,旨在通过国内 外关于音乐教育对智力发展影响的权威论证来说明音乐教育与智力发展的关系,接 着,又在第一章肯定早期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早期音乐教育与人类大脑潜力 开发的关系。第三章的第一部分从家庭音乐教育出发,指出了家庭音乐教育在早期 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对家长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建议。第二部分,用较长的篇幅, 指出了胎教和幼儿阶段音乐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对幼儿的自发性音乐行为做了 单独的解释,呼吁广大的家长和老师要重视幼儿的这种行为,肯定这种行为在幼儿 的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第四章,首先对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后摆出美国幼儿音乐教育标准与我国作比对。其次进一步介绍了美国音乐教育所采 用的方法体系以及值得我们借鉴的方面。最后,提出了幼儿教师在早期音乐教育的 实施中的重要地位,以我国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为例,指出我国幼儿教师队伍不容 乐观的原因所在,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早期教育;音乐教育;脑科学;智力开发;创造性 english abstract nowadays ,the importance of the early education has got universal agreement all over the world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eraly education and the early music educ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ain potential, the specific and feasible implementation plans of the early music education from the angle of the brain science.at the same time ,it contrastes the situation of chinese early music education with that of america .at last,the paper ,taking the impact of the economy and population on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analyses the problems emerged in the carrying out the early music education in the developing area in china.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in the first chapter,there are two stages in ones early education:fetus stage and early childhood stage.it regards the various stages of development of the brain as the beginning,and makes a more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possibilities and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developed at these two stages. the second chapter aimed at illustr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authoritative argument on the impact of music education on imtellectual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n,certainly based on the first chapter in which there is the affirm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education,it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 music educatio and brain development. in the first of chapter three, i start from the family music education ,pointing lut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music education in early music education,and put forward the repuests and suggestions to parents. in the secomd part, with a longer length, i point out, in details, the program of music education during the stages of fetus and early childhood,and make the independant interpretation of childrens spontaneous music.it aims at appealing to the majority of parents and teachers of young children to pay attention to such an act, and to make sure that this sort of behavior will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 process. in chapter four,firstly, i make an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music education on chinese children ,and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american music education standards on children and chinese ones.secondly,followed by further information on the method system used in music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we should learn fron the area.finally,i propose child teachers play the important position in musec education at an early stage. taking wuzhai county of xinzhou city,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i point out the reason why child teachers in our country are not in optimism,and give my feasible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early education; music education; brain science;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creative 引 言 1 引 言 21 世纪的国际竞争是知识创新和人才的竞争。这两者的核心在于人类资源的开 发。由于知识创新在社会的发展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所以人类资源开发的 中心,无疑是脑的开发。人的一生中,从出生到大脑完全成熟,其发育不是线形的, 是不均衡的,幼儿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大脑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也是学习能力 最旺盛,学习印刻性最强的时期。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胎儿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也有接受教育的能力,教育完全可以从胎儿开始。这一阶段的教育和训练不仅充分 地利用了大脑接受教育的潜力,而且会激发大脑的发育,提高大脑的潜力,使接受 早期教育的个体的智力达到更高的水平。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认为:音乐具有开发右脑潜能,提高改善大脑两个半 球功能的奇特效果。人的大脑左半球负责完成语言、阅读、书写、计算等工作,被 称为“语言脑” 。脑的右半球负责完成音乐、情感等工作,被称为“音乐脑” 。由于 人类生活离不开语言,因而“语言脑”的利用率特别的高, “音乐脑”的利用率则相 对较低,从而造成左右脑的功能失调。由于“音乐脑”能使人产生创造力、联想力、 直观力、想象力及灵感,著名心理学家劳伦斯强调: “只有当大脑右半球即音乐脑 也充分得到利用时,这个人才最有创造力。 ” 所以,如果能够设法开发利用“音乐 脑” ,那将会更有效的提高人类的智能。研究表明“音乐脑”在幼儿时期致关重要, 幼儿时期是“音乐脑”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开始形成时期。这一时期“音 乐脑”的思维模式不仅容易形成,而且能得到永久的保持,即大脑得到了开发。所 以幼儿期若能让孩子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进而使“音乐脑”得到更大限度地开发, 孩子的智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在全球重视儿童发展的今天,父母和教师对孩子的成长尤为关心。他们的成长 依赖于教育和培养,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是教育和培养的三大支柱。 其中家庭是人才的第一站,是孩子健康成材的第一课堂,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位教 师和终身教师,可以说,孩子今后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启蒙。然而,我 国的家庭音乐教育是不容乐观的。 虽然许多父母不惜任何代价的为孩子创造条件,尽可能的使他们有机会受到音 乐教育,包括聘请家庭音乐教师,但是,由于家长和家庭音乐教师诸如观念、素质 等多方面的欠缺,对孩子的家庭音乐教育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使得孩子音乐学习 美劳伦斯道德发展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4 年 9 月第 20 页 人类资源开发中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2 的兴趣大打折扣。在这一点上,我们很有必要来借鉴一下国外的优秀教育理念以及 先进的教育方法。如美国,美国的音乐教育从婴幼儿期的家庭教育就已经有纲可依, 而且由于其国民总体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国家经济发达,开放的思想理念,使得美 国的音乐教育从家庭音乐教育到学校教育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查阅当前的大量资料,我将从人的大脑发育情况,音乐对大脑产生的影响, 婴幼儿阶段的音乐教育,及中美音乐早教的对照等方面,对早期音乐教育做了比较 系统的再认识,同时提出一些改善现状的较为可行的建议。 第一章 从脑科学的角度看早期教育 3 第一章第一章 从脑科学的角度看早期教育从脑科学的角度看早期教育 脑科学的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主要局限在生理学和生物科学的研究范畴内。 但 随着行为科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大量渗透到该领域,脑科学被定义为 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是一门运用生理学、生物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信 息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来研究人脑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作用机理,以达 到科学的认识脑、使用脑和合理的保护脑的目的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早期教育广义上指从人出生到小学阶段的教育,狭义上主要指上述阶段的早期 学习。一些国家出现提前开始学习读、写、算,提前开始正是教育的探讨和实验。 但另有人主张早期教育应重在发展智力。还有人认为早期教育应向前延伸到出生以 前的母亲怀孕期的胎教。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对千余名儿童多年的研究,最 后得出的结论是:人的智力的获得,50%在 4 岁以前,余下的 30%是在 4-8 岁之间获 得的,另 20%是在 8 岁以后完成的。4 岁以前完成 50%,应该包括胎教在内。本文对 早期教育阶段人类潜力的论述将以后者的界定为基础。 1.1.早期教育之胎教 1.1.1 胎儿期大脑发育状况 脑科学的研究表明,胎儿很早起就有了神经组织,有了学习的可能性。受精卵发 育到第三周,就开始发育出神经板;神经板不断地生长,背部隆起,形成神经沟;神经 沟继续发育,到大约第四周时,形成封闭的中空神经管。神经管一旦完成封闭,神经细 胞就飞速发展,前端形成硕大的脑泡,后端形成为脊髓;到第五、六周时,出现了脑的 原型,脑有了端脑、间脑、中脑、后脑和末脑。大脑的发育是如此之快,2 个月的胎儿 的头部占到整个胎儿的一半,到第三个月时,脑与神经系统已基本发育成形,脑的外 形与成人相似。胚胎大脑的发育主要在两个方面同时进行,一是脑细胞数量的迅速增 加,二是神经细胞的分化。大脑的基本结构,出生时已经基本完备。胎儿的脑细胞数 量与成人相似,感觉区和运动区的神经纤维已经髓鞠化(外面被髓磷脂绝缘)。婴儿出 生时脑量已经达到 300 多毫升。 人的大脑是依靠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和突触传导的生物电完成复杂而迅速的信 息处理任务。大脑的神经纤维越多越复杂,突触越多则神经细胞间信息交换越频繁, 联系越紧密,人也就越聪明。 4 个月的胎儿就有了听觉。6 个月时胎儿的听力几乎和成人相等。外界的声音都 人类资源开发中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4 可以传到子宫里。但胎儿对 5001500 赫兹的声音感觉比较舒服,喜欢听节奏平缓、 流畅、柔和的音乐,讨厌强快节奏的“迪斯科” ,更害怕各种能致命的噪音。8 个月 的胎儿能够区别声音的种类,听出音调的高低、强弱,能分辨出是爸爸还是妈妈在 讲话。早期听觉刺激是胎教的主要方法之一。凡是能透过身体的声音,胎儿都可以感 知到。这是因为人体的血液、体液等液体传递声波的能力比空气大得多。宝宝在有 了听觉之后,他就要不停地听,只要落在他的听觉范围内,他便收入耳内产生听觉, 传入大脑,留下痕迹,一直到入睡为止。听觉不仅使宝宝辨认周围环境中的多种声 音,而且凭此掌握人类的语言,婴儿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听觉 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日本国立冈山医院名誉院长山内逸郎医师, 就曾经用自己的身体作实验。他先用啤酒填满胃,再将小型麦克风涂上奶油置入胃 中。奶油在胃中溶解,变成粘稠的啤酒,形成与羊水相同的状态,然后进行录音。 结果发现:使在胃中也可清楚地录下音乐与电视的声音。另外,有一位女性与山内 医师一样,实验自己的声音在腹内听起来如何。据说,声音的跳跃虽然很激烈,强 弱却极清楚地被录下来。尤其是大喊“不! ”或“危险! ”的声音,感觉更是清楚。 从这些实验来看,胎儿必然能敏锐地感觉到母亲声音所传达的情绪。 胎儿的记忆是惊人的。胎儿就像一台不断被存入程序的计算机,各种信息刺激 会被存入,特别是反复的刺激。胎儿不但会有记忆,还会产生固定的条件反射,对 胎儿出生后的发育起到很大的影响 。原苏联著名提琴家科根曾讲了自己一段有趣经 历,他决定在一次音乐会上演奏苏联作曲家创作的一首新乐曲,曾在妻子的伴奏下练 习过这首乐曲,当时,他的妻子邻近产期,不久生了一个儿子。儿子长到四岁便学会了 拉提琴,有一天,他突然演奏出了从未学过的一支曲乐曲旋律,这支乐曲正是那次演 奏会上演奏过的乐那支曲子,而这支曲子仅在在那次演奏会上演奏过一次,后来也未 再演奏过,也未灌制成唱片,而他的儿子在出生后也从未听到过这支曲子。这实在是 不可思议的记忆。还有不少类似的报道。 1.1.2 什么是胎教 首先我们来具体地了解一下胎教的内涵。 胎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胎教, 是指为了促进胎儿生理和心理健康发育成长,同时确保孕产妇能够顺利度过孕产期 所采取的精神、饮食、环境、劳逸等各方面的保健措施。因为如果没有健康的母亲, 就不能生育出健壮的孩子。狭义的胎教,是指妊娠期间,在加强孕妇的精神、品德 第一章 从脑科学的角度看早期教育 5 修养和教育的同时,重点通过母体,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刺激胎儿的感觉器官, 以激发胎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有益活动,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育。当然我们在这里 所说的胎教主要指狭义的胎教。 目前,人们对胎教的认识还存在许多误区。有人根本不相信胎教,认为胎儿根 本就不可能接受教育。这是因为,这些人还不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不了解胎儿的 能力。我们说个月的胎儿就已经有能力接受教育了。但这里所说的教育,不同于 出生后的教育,主要是对胎儿六感功能的训练,即皮肤的感觉;鼻子的嗅觉;耳的 听觉;眼的视觉;舌的味觉和躯体的运动觉。胎教的目的,不是教胎儿唱歌、识字、 算算术,而是通过各种适当的、合理的信息刺激,促进胎儿各种感觉功能的发育成 熟,为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即感觉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当然,经过胎教的孩子,也不一定个个都是神童。但我们提倡胎教,并不是因 为胎教可以培养神童,而是因为胎教可以尽可能早地发掘个体的素质潜能,让每一 个胎儿的先天遗传素质获得最优秀的发挥。如果把胎教和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很好地 结合起来,我们相信,今后人类的智能会更加优秀,会有更多的孩子,达到目前人 们所谓神童的程度。也许有人会说,以前并没有搞胎教,不也照样有科学家和伟人 吗?科学不是也在不断进步吗?是的,但要知道,许多事实证明,科学家和伟人的 成长过程中,都包含着没有被当时人们所意识到的胎教与早教因素。如果人类能更 早一些认识胎教的重要性,世界的科学水平会比现在更先进。 人的大脑的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和突触的基本形态结构即“基本设计图”是从 父母那里继承下来的。但是,这个基本设计图上增加新神经纤维和突触则是受周围 环境影响。有事实证明,小儿大脑的神经纤维和突触的数量因所受适宜刺激的增加 而增加。 儿科神经解剖学和神经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正常刺激精神发育需 要经常有某些感觉性刺激并且需要刺激的多样性。人的神经精神发育的连续过 程开始于胎儿时期。多种无条件反射是在胎儿时期出现的,适量的声音刺激会提高 胎儿听觉及其他感觉的灵敏性,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孩子原始的无条件反射,并有利 于孩子出生后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条件反射。当然必须建立在丰富的物质营养的基 础之上。换言之如果在脑细胞分裂增殖的高峰期,适时地供给胎儿丰富的物质和精 神营养,脑细胞的分裂便可趋于顶峰,为孩子具有高智商奠定了基础。 物质营养人的大脑主要由脂类、蛋白类、糖类、维生素 b、维生素 c、维生 素 e 和钙这 7 种营养成分构成。其中脂质是胎儿大脑构成中非常重要的成分。胎脑 人类资源开发中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6 的发育需要约 60%脂质和 35%的蛋白质。脂质包括脂肪酸和类脂质,而类脂质主要为 卵磷脂,充足的卵磷脂是宝宝大脑发育的关键;蛋白质能维持和发展大脑功能,增 强大脑的分析理解及思维能力;糖是大脑唯一可以利用的能源;维生素及矿物质能 增强脑细胞的功能 。 精神营养即胎教。 辞海中对胎教的词条是这样解释的: “古人认为胎儿 在母体中能够受孕妇言行的感化,所以,孕妇必须谨守礼仪,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 叫胎教 。 ”也就是说胎教,一方面是胎,一方面是教,它是胎与教相结合的学问。 胎是受教育的实体,教是指胎儿在母体内能受到各方面的感化并接受教育、教养之 意。孕妇在各方面有意识地、主动地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对胎儿进行良好影响的 方法就是胎教。 调查表明,经过实施音乐、美育、语言、抚摩、体操、饮食、环境等胎教的婴 儿,出生后 24 小时内进行智能评测,这些新生儿表现出突出的特点:从情绪和社会 交往能力上,表现情绪比较稳定,识哄,啼哭时以声音安慰,比如: “宝宝不哭,妈 妈在这里陪你! ”婴儿马上哭声减小,多数停止哭泣,并且追寻声源,吃奶后入睡快, 清醒时目光透着聪慧,亮而有神;生物、非生物视听注视远较对照组优秀;小手的 伸张抓握能力强;四肢活动有力,肌力强,抚摩一下肢体,立即高兴地四肢挥动; 扶坐时颈部肌张力强;俯卧抬头,吸手能力好;对音乐特别敏感,一放胎教音乐就 不哭了。美国费城一家生理研究所对 200 多名受过胎教的 4-7 岁儿童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受过胎教的儿童比没有接受胎教的对照组智商要高 20%-45%。 1.2 早期教育之幼儿阶段的教育 1.2.1 幼儿阶段的大脑发育状况 幼儿出生后,大脑的发展极其迅速。 幼儿出生时,脑重约 300 多克,9 个月时,达到 600 克,相当于成人大脑的二分之一以上,2 岁半到 3 岁时达到 900-1000 克,达到成人 脑的三分之二,6 一 7 岁时,脑重达到 1200 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 90%。此后,大脑的 发展速度相对滞缓,到 17 岁时,脑量达到最高峰。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幼儿大脑的发 育,不仅在于脑量的迅速增加,其内部结构的变化和微观的优化更是至关重要。从结 构看,幼儿的大脑额叶发展十分迅速,到少年时代,大脑额叶基本发育完成。这是大脑 主管抽象思维的重要部位。幼儿阶段,在一定的营养支持和信息剌激下,大脑的神经 元迅速发展,神经突触迅速生长,神经网络迅速形成。一 4 岁是树突和突触生长最 胎儿大脑发育的关键性营养物质 孩子育儿网 第一章 从脑科学的角度看早期教育 7 快的时期,那些受到信息剌激的神经元的突触生长良好,而缺乏信息剌激的神经元则 会退化和淘汰。接受丰富信息剌激的幼儿的神经网络较丰富,突触生长良好,神经细 胞比较饱满。而较少信息刺激的幼儿的大脑神经元,突触较少,网络不够丰富,这显然 不利于智力的发展。 人的一生中,从出生到大脑完全成熟,大脑的发育不是线性的,不是均衡的。如果 把人 17 岁时智力看作 100的话,3 岁的婴儿的智力已经达到了成人智力的 50%,7-8 岁时达到了 80%,17 岁时达到一生智力的最高点。此后,中青年时期长期保持在相当 高的水平上,到了中年以后,又开始逐渐下降。可见幼儿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大脑发 展最为迅猛的时期,也是学习能力最旺盛、学习印刻性最强的时期。幼儿大脑一天的 发展水平,可能比成年人大脑一年的变化还要大。 1.2.2 幼儿阶段教育的重要性 大脑在幼儿阶段的迅速发展,使得早期教育和早期智力开发的意义更为重大。这 一阶段的荒废,会造成终身的损失。接下来我们看几个实例: 古埃及的国王想搞清楚幼儿是怎么学会说话的,他把幼儿从小隔离,不让人跟他 说话,结果,那个孩子成了不会说话的白痴儿。中国明朝的朱棣,夺了侄子建文帝的皇 位后,怕侄子的后代报复,将他的后代关在地害里,不让人们与他接触,结果,许多年 后放出来,成了白痴,“出见牛马,亦不能识” 。1921 年,印度加尔各答发现了狼孩,一 个狼孩一直活到 17 岁,名叫卡玛拉。她由于幼年时期与狼一起生活,失去了学习的关 键期,智力发展的水平就大受限制。刚发现的时候,只会像狼一样长曝,四肢爬行,吃 生食,像狼一样撕食,献水。卡玛拉被人发现以后,一位牧师辛格专门教育她,后来她 也学会了穿衣,用匙吃饭,但是,她一生只学会了几十个词,智商只有二、三岁孩子的 水平。 80 年代,我国辽宁发现了一个猪孩王显凤,由于从小没有人养育和教育,她饿 了就吃猪食,倦了就与猪睡在一起,痒了像猪一样靠墙搔痒,见了人也像猪一样挤眉 弄眼,10 来岁时被人发现,智力很低下,后来在心理学家努力教育下才有所进步,但是, 仍然低于正常孩子水平。 语言能力、 人际关系能力、 思维能力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 对幼年阶段教育的重要性也有过严格的实验。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士曾人为地对 孤儿院儿童进行剥夺试验,不让保姆与这些孩子说话、搂抱,结果这些儿童都成了不 会说话的智力低下的白痴。由于这种实验非常不人道,受到了人们的谴责,但是,从实 验结果也可以说明早期学习实在是太重要了。 朱长超脑科学对教育的提示:教育的提前2007 年 9 月 3 日 人类资源开发中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8 许多人才的成长也有力地说明早期智力开发的重大价值。 据统计,世界上犹太人是智力成就最高的民族。世界各个民族每百万人中诺贝尔 奖获得者的比例,犹太人最高,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28 倍。全世界的获奖者中,犹太人 占了 15.47%,美国的获奖者中,犹太人占了 28%。两次大战中,意大利有 1500 个犹太 人移居美国,这一群男女老少中竟出了 2 个诺贝尔奖获得者。领导近代科学三次伟大 革命的科学家都是犹太人: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引起了唯物史观的革命;爱 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引起了时空观和运动观的革命;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 发现了人的心灵深处的无意识,引起了人的自我认识的革命。 犹太人的智力成就当然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但是,与早期教育有着密切的关 系。犹太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用蜜糖水粘在圣经上,然后让孩子用小手翻书, 孩子不经意地用手放进嘴里,会感到书上的甜味,在幼小的心灵中,对书本留下了终 生难忘的美好印象。这也是一种教育,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早期教育。美国诺贝尔奖获 得者赫伯特布朗在总结自己为什么会获得诺贝尔奖金时说:在我的童年时期,父母 都鼓励我提出疑问,从不教育我依靠信仰而接受任何一件事物,一切都求之于理,我 以为,这一点是犹太孩子的教育比其他人略胜一筹的地方。可以看出,犹太人对孩子 的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视的,而且是非常得法的。 对中国科技大学少年大学生的研究表明,这些早慧少年大都接受过良好的早期 教育。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 4 岁前就由母亲教会了他识 3000 个字,由于这一 时期正是书面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因此他学得毫不费力。这为他的求知打开了一道大 门(当然,早期教育并不只是识字,主要是促进智力的发展)。莫扎特 5 岁开始作曲,6 岁开始举办专业音乐会,人们历来认为他是天才。最新的研究则表明,莫扎特的才能 来自早期教育。他的父亲利奥波德从莫扎特很小的时候起,就每天督促儿子学习 3 小 时音乐,到儿子 6 岁时,用于学习音乐的时间已经超过了 3500 小时,莫扎特从小耳濡 目染,音乐的才能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幼儿阶段的教育和训练不仅充分地利用了大脑接受教育的潜力,而且会激发大 脑的发育,提高大脑的潜力,使接受早期教育的个体的智力达到更高的水平。科学家 曾将初生动物中的一部分在最初一个月中接受操作训练,每天 10-15 分钟,训练后放 回母窝中,与对照组同样生活。结果发现,经过训练的动物其动作的灵敏度较高、形 成条件反射的能力较强,迷宫试验的成绩较优良。脑的研究也表明,其大脑皮层的神 经元生长较好,突触较多。就是说,幼时的训练激发了大脑神经元的发育和突触的生 第一章 从脑科学的角度看早期教育 9 长,也推动了大脑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这种大脑的优化改善了大脑的功能,提高了 思维的品质,对未来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反,幼儿阶段的教育缺失会在大脑中留下长久的烙印,影响大脑的发育。美国 科学家将出生不久的老鼠的胡须剃去一部分,由于这些胡须不再向相应的大脑皮层 区传递信息,相应脑区的神经元就日渐萎缩,功能逐渐消失。如果全部剃去老鼠的胡 须,则相应的全部皮层柱都会失去功能。 人类资源开发中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10 第二章 音乐教育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2.1 2.1 国内外关于音乐教育对智力发展影响的权威性研究 中外一些相关理论研究与实验证明音乐能促进人的治理发展,从小接受音乐教 育对儿童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德国的汉斯 昆特 巴斯蒂安博士以音乐 和它的作用为题的一项长期科研项目的研究报告来说明“音乐使人聪明,音乐可 以增强人的社交能力,音乐使人具有创造性,音乐使人更自信”等,日本的铃木先 生通过长期音乐教学得出的结论 “超长才能儿童是能够在7岁之前显示出来的” 。 早在 1994 年 8 月 13 日,在洛杉矶召开的美国心理学学会第 102 届年会上弗朗 西斯 罗斯切公布的一项重要的实验研究成果音乐与空间课题操作:一种因果 关系 ,即证明了音乐学习能够提高儿童的空间推理能力。该研究后来被美国音乐教 育家全国大会誉为“对全球音乐教育有着惊人教育意义”的实验研究。这项实验的 研究对象是幼儿园前的儿童。实验的自变量是每周一至两次的键盘教学,日常的歌 唱活动及有督导的练习,因变量是通过行为操作藉以推测空间推理能力的心理测验 成绩。实验每隔四个月对被试实施一次测验。经八个月实验,实验组比对比组的空 间智力成绩高出 46 个百分点 。著名的美国脑科学家 eric jensen 在他的论著从 脑科学的角度看教学中提出,在学习过程中, “新手”学习者和“专家”学习者相 比,在处理一项较麻烦的学习课题时,前者要耗费更高的能量。这样,假定音乐教 学能够改善拼凑迷板之类的视觉空间能力,那么,脑科学可以预测,接受音乐教学 的儿童比没有这种训练的儿童在处理需此类能力参与的课题中,应该耗费较低的能 量。随即,脑科学家们通过某些脑扫描无创成像技术对该能量的耗费进行了测量, 并对该假设做出了论证。 美国德克萨斯女子大学(texas womans university )的音乐教授和心理学 教授以及三一大学的音乐教授首先运用了此类脑科学研究的理论概念和检测技术。 他们进行了关于“儿童对音乐的电生理反应”和“对音乐刺激的量化 eeg 反应”两 项实验。两项实验的被试都是从学前教育方案中随机取样的 45 岁的幼儿,并随 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接受音乐教学,另一组为对比组,没有接受音乐教学。音 乐实验教学的内容包括演奏乐器、歌唱、律动、听赏、创造,以及读写活动。第一 项实验为期七周,第二项为期十周。每周均为 25 分钟的两次教学。两项研究都使用 同样的脑扫描无创成像技术,对实验教学后被试在拼凑谜板之类的视觉空间课题操 刘沛脑科学:21 世纪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几时 j中国音乐学(季刊)2000 年第 3 期 第二章 音乐教育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11 作时的脑活动进行检测。其结果在两次研究中均表明,实验组和对比组在智力 操作时的扫描结果都存在差异。与对比组比较,实验组,即接受音乐训练的幼儿, 在处理空间信息即空间课题的操作时,被测到的脑电活动较低。按照认知效率高则 脑的耗能较低的理论前提,这意味着,他们的大脑加工过程的效率较高。而这一结 果是音乐训练形成的。 国内也有这方面的研究,我国的李晋媛教授除了借鉴和引用国外有关的理论观 点外,还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她从五十年代至今一直研究音乐技术理论,长期 深入幼儿园从而找出儿童音乐教育与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实验证明幼儿时期的音乐 教育使促进音乐艺术素质发展的最佳时期,使音乐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童年时期 形成的“童子功” ,无论是技能技巧方面,还是艺术修养方面都将使人终身受益。我 国著名音乐教育家曹理教授通过问卷的调查与测试得出“音乐史怡情悦性的艺 术,儿童学习音乐,不论是学习音乐知识技能、音乐欣赏还是音乐表演和创作,对 孩子的潜力、创造力、思维力、想象力等都有帮助” 。我国著名钢琴教育家单昭义提 出“音乐是一扇通向人们创造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窗口,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教 育,尤其是通过学习各种乐器,就会使他们较快地找到打开折扇窗户的钥匙” 。 2.2 音乐教育中的早期音乐教育 一、音乐胎教 目前我国的一些大城市里出现了一些胎儿大学, 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课程设置: 语言课:母亲用特制的扩音器把字句向腹内胎儿; 音乐课:母亲把玩具乐器放在腹部奏出音符; 运动课:让胎儿练习踢肚游戏。 这种新鲜的教育方式正越来越被人们接受。胎教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 认可。本文将主要介绍关于音乐胎教方面的观点。 胎儿在宫内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由听觉器官和听神经,来接受外界传入宫内 的声波剌激。声波有乐音和噪音之分,当然对胎儿的剌激也就有有益与有害之分, 对胎儿不时地发出乐性声波,可以使胎儿的大脑接受到不是语言爱抚而胜似语言爱 抚作用的良性剌激。 现代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者告诉我们,音乐可以对神经系统中的边缘和脑干的网 状结构有直接影响,从而调节情绪、情感和内脏活动。比如,有些强节奏的音乐, 可以提高人的活力和唤发人的体力;有的音乐通过乐曲节奏的变换,直接影响听者 人类资源开发中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12 的呼吸节律;有的音乐具有强烈的节奏和力度并因此而影响人体交感神经递质的分 泌增加,从而导致心率增加和血压上升;有些轻松悠扬的音乐,又可以直接调剂人 的精神状态。 在妊娠中后期即怀孕第 2540 周, 可以选择一些音乐在离母腹部 25 公分的地方用耳机对胎儿直接进行剌激,每次持续时间 510 分钟。音乐的内容、节 奏、旋律应当视情况不同有所选择,例如给活泼好动(表现为胎动频繁且较剧烈) 的胎儿听一些节奏缓慢、旋律柔和的音乐;而给文静安定的孩子听一些节奏明快、 跳跃性强的音乐。应该特别禁止的是过于强烈、杂乱的音乐,这可能引起胎儿体能 消耗过大,使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受到损害。 前依斯特曼音乐学院名誉教授多拉德谢特勒做了一个著名的胎教实验。在长 达14年之久的研究中, 谢特勒研究了怀孕期间听古典音乐如何对儿童智力产生影响。 一组胎儿从怀孕 5 个月一直到出生,每天听特定的古典音乐两次,每次 5 分钟,而 另一组胎儿不接受音乐刺激。孩子出生后,谢特勒每隔一两周就去拜访实验中两个 组所有的父母和孩子,这种访问一直持续了 10 年。谢特勒发现音乐胎教组儿童比无 音乐胎教组的儿童提前 3-6 个月开始说话。他们有更多的音乐天赋,学习也更好。 谢特勒认为胎教对儿童语言和音乐等方面的认知力发展有显著的影响。 总之,音乐可直接引起大脑的反应,比语言引起的反应,有时更加直接和迅速。 所以,音乐做为一种体现世界的特殊语言在胎教中成为主要工具是顺理成章的。优 美的音乐可以使母亲保持开朗的心境,而且能促进孕妇分泌一些有益母子健康的激 素和酶,调节血液流量和神经兴奋,从而改善胎盘营养状况。 二、幼儿阶段的音乐教育 据有关专家统计,3 岁以前出现音乐智力的男童为 22.4%,女童为 31.5%,3 至 5 岁的男童为 27.3%,女童为 21.8%,到 12 岁以上,男童为 14.3%,女童为 8% 。不难 看出:5 岁以前为大多数儿童音乐智力体现的高峰期。也就是说这一阶段音乐教育意 义重大,是开发智力的最佳时期。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音乐在因材施教中的作用”的课 题研究组人员对岁儿童因材施教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初期的成果: (1)、音乐可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2) 、音乐可以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 (3) 、音乐可以提升孩子的记忆力。 李铮,姚本先, 音乐心理学新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29 页 第二章 音乐教育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13 (4) 、音乐可以提升孩子的想像力。 除此之外音乐还能够从以下方面影响宝宝的早期发育: 个性发育:音乐对于宝宝,尤其是新生儿,能够起到平抚情绪的作用。 社交发育:音乐无国界,音乐能帮助传递情感,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 体能发育:打鼓、拍手或演奏乐器能锻炼大肌肉以及对动作的控制,同时还能 培养协调能力,这些能力对于今后的体育运动都大有好处。 医学方面的辅助治疗:专家已经通过尝试音乐来代替药物,对患有多动症的孩 子进行非药物性的治疗。 三、早教音乐素材的取向 中国儿童音乐曲目库(15)集传统儿歌和现代 儿歌、中英文不同语言、音乐和国学以及影视作品等各种资源于一体,为婴幼儿音 乐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 中国儿童音乐曲目库也有望成为婴幼儿音乐教育 的首选内容资源之一。 中国儿童音乐曲目库内容包罗万象。在音乐的内容上,纵向涵盖了不同时期 的经典儿歌,横向囊括了各种不同曲风、不同歌词内容、不同音乐风格的歌曲,具 有很强的包容性。具体来说将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唐诗三百首等经典的国学资源, 粤语、闽南话、四川方言、陕西方言等不同版本的地方经典儿歌,以及被大家所广 为传唱的大众化流行经典儿歌,还有英语歌曲、英语故事、英语单词学习歌等英语 儿歌资源、以及动画、儿童影视作品资源等。曲目库全面、权威、国际化、可扩充 性,有利于对儿童智力的开发。家长们可以根据每个儿童不同的需求和特点,随意 定制个人的曲目库。 据了解,曲目库的所有内容都由一个强大的顾问团来把关,顾问团包括了国内 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儿童心理学家、儿童音乐作曲家、音乐评论家等,他们能够 帮助父母提供专业而权威的指导,为不同性格的儿童提供从 0 岁到 7 岁等不同阶段 的整体规划,让父母不再为“给孩子听什么音乐”而发愁。 四、家庭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是指对儿童在以家庭为主的音乐教育环境 中进行的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音乐和教育两 方面的结合。它的施教者可以是父母或家庭音乐教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由于两者间的特殊关系,如果具备一定得音乐教育能力,那么这种家庭音乐教育将 更具直接性,有效性,随时性,即兴性及灵活性。 以我的家庭为例,我们夫妇俩都是音乐教师,在孩子 3 岁以前的的成长过程中, 人类资源开发中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14 音乐教育几乎无处不在。先从胎儿期说起吧。在怀孕的九个多月里,我一直坚持上 课(音乐课) ,平时我们有听音乐的习惯,几乎每天早晨起床的后的第一件事都是放 音乐。孩子出生后,音乐更是成为她的世界里必不可少的事,当然接受的音乐种类 很多,有古典的也有流行的,有器乐类也有声乐类,但均以较为缓和的为主,时而 穿插一些节奏明快的舞曲、幼儿歌曲等等。出生后的她很少哭闹,见了谁都是笑嘻 嘻的,从不怕生人。在开口说话以前,唱歌的歌词主要以“啊”来代替,孩子在七 个多月时就可以较为准确的跟着我们用“啊”来唱“3 2| 1-|”的旋律了。由于她 的语言有许多是在唱歌的过程中习得的,发音大多都比较到位,与同龄的小朋友相 比咬字要清楚的多,接触的歌曲多,语言也很丰富。音准和节奏感都很好,对音乐 情绪的把握尤为准确,特别是较为低沉悲伤地乐曲,常常会听到流泪,问她为什么, 她总是说 “不知道” 并要求我们别放了, 或者别唱了, (当然指她听不懂得外文歌曲) 。 上幼儿园一次性顺利“入住”,很快便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及带班老师融在了一起。和 其他同龄的孩子相比,较为突出。虽然这只是个例,但与音乐教育的确有着不可忽 略的关系。 可能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天生“五音不全”,那么对于宝宝音乐方面的培养是不 是就会力不从心?当然,父母本身的音乐素养对于宝宝的音乐早教的确很重要,但 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音乐不设门槛,只要你热爱,现代社会,诸如早教中心,亲 子园,音乐会,家庭音乐教师以及音响设备都可以成为我们作父母的有力帮手。只 要我们的观念能跟上,积极为孩子创设有利于音乐素质发展的环境,自身音乐素质 的欠缺是可以弥补的。 当然,对于 3 岁以内的孩子来说,施教者还是绝大多数以父母或其他家人为主 的。这个时候请你一定不要把音乐早教看得那样困难,其实每个人都会玩乐器。不 要惊讶,这里的乐器可以是指打击乐器。打击乐器是人类最早掌握的乐器之一,演 奏时主要使用大肌肉动作,因此是宝宝较为容易掌握的乐器,而且由于其声音清脆 响亮,宝宝一定会喜欢。和宝宝一起拍拍手、敲敲打打,相信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吧。 再比如用自己的爱心,用饱含情感的自然人声来给宝宝哼哼唱唱。我们不防和宝宝 面对面坐着,为他清唱歌曲,让宝宝能够用眼睛看着你,用耳朵听你的声音,用嘴 巴跟着你哼唱,并随着歌曲一起摇摆,这样多感官地去体验和享受整个过程。当然 如果你自己对音乐水平实在信心不足,那不妨播放好听的 cd,丰富家里的音乐环境, 多带宝宝参加亲子园或早教班的音乐活动,为宝宝从小提供高质量的音乐环境,相 第二章 音乐教育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15 信您的宝宝的音乐早教不仅不会受到影响,反而很可能由于父母的恒心而取得更好 的效果呢。 对于稍大 3 岁以上的孩子,我认为请家庭教师应该算是不错的选择。据不完全 统计,在中国约 3 亿个城市家庭中,有过半数的家庭让孩子学有一技之长,而其中 音乐学习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一数据基本上可以体现出家庭教师或者说各种培训班 在音乐早教中所占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都是在学校以外即家庭早教的学习 环境中习得的。 人类资源开发中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16 第三章 如何进行早期音乐教育 3.1 家长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音乐教育素养 当今社会早期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关注,而科学正确的音乐教育 对促进儿童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发展将起到更为积极地作用。在我国不同地域、不同 民族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均衡和人的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在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 教育方面存在重大差异,其中因家长自身的音乐素养导致的教育观念和训练方法缺 乏科学化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家庭的音乐教育大多是通过日常生活由家长对子女进行的,它的便利性、经常 性和紧密性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可比的。反言之,如果家长对音乐的态度以及过低 的音乐修养同样也会很“便捷”的影响到孩子们。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 家庭中的父母都对音乐比较反感,即便为孩子创设了音乐环境,但父母的厌烦情绪 会因此而消失吗?这样的情绪又如何去感染孩子呢?音乐修养的提高是一个较为漫 长的过程,在这个问题上,作为愿意负责任的父母来说,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曾经有位家长问匈牙利著名的儿童教育家柯达伊先生, “我的孩子快六个月了,何时 开始对孩子进行音乐比较合适呢?” 。柯达伊先生不无遗憾的说“太晚了,从孩子的 祖母的祖母就应该开始了” 。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柯达伊先生要表达的意思,父母 的基本素质对下一代的影响极为重要。作为家长,为了孩子我们必须首先从自我做 起,站好孩子的第一班岗。 除了自身的音乐素养的提高,教育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学季学生心理适应教育方案
- 城市垃圾分类推广促进方案
-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反思与成长记录
- Flash CS6动画课程全套电子教案
- 几何平移法巧算周长教学设计
- 小学必背古诗词全集115首
- 安全生产培训教材编写与课程安排
- 制造业库存管理优化
- 粮食烘干应急管理办法
- 消防站设备维护计划及年度检查报告
- 竞选竞选大学心理委员参考课件
- 2024年数控车工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牙体牙髓病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滨州医学院
- 《矿物岩石学》全套教学课件
- 全国职业院校宠物营养学知识竞赛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JTG-D82-2009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 教学课件 《公共政策概论》谢明
- 《民航基础第一章》课件
- 化学物理与材料科学
- 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大单元教学设计
- 玉米生长过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