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醉性镇痛药,Narcoticanalgesics或Narcotics,指能解除或减轻疼痛并改变对疼痛的情绪反应的药物。,吗啡1803年从阿片中分离出来;哌替啶1939年第一个合成的麻醉性镇痛药;丙烯吗啡1942年合成,有拮抗吗啡作用;,阿片受体,1973年以来,国外学者发现在脑内和脊髓内存在阿片受体(Opiatereceptors或Opioidreceptors。这些受体分布在痛觉传导区以及情绪和行为相关的区域,集中分布在导水管周围灰质,内侧丘脑,杏仁核和脊髓罗氏胶质区等。,内源性阿片肽,1975年以来先后发现体内有几种内源性阿片样肽(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是一些受体的内源性配体。阿片受体和内源性阿片样肽的发现为解释麻醉性镇痛药的药理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作用机制,阿片类药物与体内各处的特异性阿片受体结合产生多种药理作用。,阿片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阿片药物与受体结合,活化了受体,由G蛋白介导,引起细胞内第二和第三信使系统功能的改变,出现药物在细胞水平的药理效应,细胞内Na的积聚。,阿片受体的分类,型别效应内源性阿片样肽激动药代表1脊髓以上镇痛-内啡肽吗啡哌替啶2呼吸抑制心率减慢内啡肽吗啡哌替啶欣快感依赖性镇痛、镇静、缩瞳强啡肽轻度呼吸抑制?调控受体活性亮啡肽烦躁不安、瞳孔散大?喷他佐辛幻觉、呼吸兴奋心率增快、血压升高,阿片在麻醉中的地位,意识消失:协同催眠药物镇痛:减少其他麻醉药量-平衡麻醉抑制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从弱到强,无ceilingeffect镇静有ceilingeffect不能保证病人意识消失降低MAC有ceilingeffect,阿片类药物的外周机制,传统理论认为阿片类药物只通过对CNS阿片受体产生镇痛效应最近研究结果表明其也可通过作用于CNS以外的阿片受体产生抗伤害作用,可能机制,初级传入神经的阿片受体被阿片样物质占据后,伤害性传入末梢的应激性减弱或动作电位传导被抑制;初级传入神经中枢端或外周端释放兴奋性递质的作用受抑制;,阿片受体,阿片受体在炎性组织的特殊条件下经过构形改变而成为有活性;炎症时的低pH通过增加阿片受体与神经元膜上G蛋白结合而增强阿片样物质的激动效应炎症破坏神经束膜的屏障作用,使阿片样物质更易接近神经元的阿片受体,内源性阿片肽,内源性配基可能在浸润炎性组织的免疫细胞形成和贮存白介素-1等细胞因子刺激免疫细胞释放阿片肽,激活感觉神经的阿片受体,产生抗伤害作用,外周作用的意义,如能利用阿片类药物的外周作用机制产生镇痛,就可能避免其中枢作用产生的不良反应;目前对人体采用神经干附近注射吗啡、局部静脉注射吗啡、周围神经末梢附近应用小剂量吗啡等,结果不一,有效无效各半;膝关节镜手术后关节腔注射吗啡1-5mg可镇痛达48小时,用芬太尼可取得相似效果;,麻醉性镇痛药及其拮抗药分类,分类代表药物阿片受体激动药吗啡哌替啶苯哌利啶芬太尼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以激动为主的药物喷他佐辛丁丙诺啡纳布啡以拮抗为主的药物丙烯吗啡阿片受体拮抗药纳络酮纳屈酮,阿片受体激动药主要激动受体;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主要激动和受体,对受体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阿片受体拮抗药主要拮抗受体,对和受体也有一定的拮抗作用;,椎管内镇痛药的理化特性与镇痛时间的关系,硬膜外给药理化特性起效维持时间CSF浓度血浓度脂溶性高快短低高脂溶性低慢长高低,阿片类药物硬膜外镇痛,起效时间次序:吗啡度冷丁芬太尼一般在2-5分钟到8-30分钟;,镇痛持续时间,给予吗啡2-10mg后,镇痛持续时间从4-6小时至24-36小时不等;给予度冷丁100mg。镇痛持续时间为4.5-20小时;给予芬太尼0.1mg,镇痛持续时间为2-8小时;,耐受性,连续给予受体激动药阿片受体“超载”反馈抑制内源性阿片样肽释放减少或停止需要更多的阿片受体激动药才能维持原来的镇痛效应产生耐药性;,耐受性的形成,蛋白激酶及其调节的蛋白磷酸化学说;阿片受体脱敏感学说;cAMP-Ca2+-微循环学说;,对阿片类药物耐受性的新认识,有研究表明,慢性非癌性痛病人的吗啡剂量较癌性痛病人更稳定,提示阿片类药物剂量增加并不是由于产生真正的耐受性,而是由于伤害性增加;有人任为大多数耐受性问题是由于不恰当的给药方式造成,给药间隔时间不规则和允许疼痛反复出现,以至增加剂量方可产生有效的镇痛效果;,有人长期研究阿片类药物耐受性,结论是,对无痛个体长期用药可产生耐受性,而对慢性疼痛病人,只要用药恰当,并不会产生耐药性;,依赖性,内源性阿片样肽减少对药物产生依赖性,依赖性的形成,躯体依赖性:阿片类药物连续应用一段时间后,停药或用量不足出现戒断症状;精神依赖性:阿片类药物用后可产生欣快感,有时可出现幻觉,一段时间后用药者为追求欣快感和幻觉而主动用药;,戒断症状,原因:对药物产生依赖性者内源性阿片样肽来不及释放补充,产生戒断症状;表现:烦躁不安、失眠、肌肉震颤、呕吐、腹痛、散瞳、流涎、出汗等,阿片受体激动药Opiodagonists,指作用于受体的激动药,所谓麻醉性镇痛药也是指这类药物。,阿片受体激动药的典型代表:吗啡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药:哌替啶临床应用最广的阿片受体激动药:芬太尼及其衍生物,吗啡Morphine,药理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提高痛阈而镇痛;消除由疼痛引起的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甚至产生欣快感;有缩瞳作用;抑制咳嗽;可引起恶心、呕吐;脊髓反射和肌张力增强;维持通气时颅内压降低,呼吸抑制时颅内压增高;,对呼吸的作用,有明显的呼吸抑制作用,呼吸频率减慢;静脉给药后潮气量一般都减少,其他途径给药时,先增加后减少;呼吸抑制程度与剂量相关,大剂量可导致呼吸停止,是急性吗啡中毒的主要死因;减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对缺氧的反映性;释放组胺和对平滑肌的直接作用而引起支气管痉挛;对支气管哮喘病人可激发哮喘发作;,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治疗剂量的吗啡对血容量结正常者的心血管系统一般无明显影响,对心肌收缩力没有抑制作用;有时可使心率减慢,与延髓迷走神经核受兴奋和窦房结受抑制有关;对血管平滑肌的直接作用和释放组胺的间接作用致血压下降;,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对迷走神经的兴奋作用和对平滑肌的直接作用,增加胃肠道平滑肌和括约肌的张力,减弱消化道的推进性蠕动,引起便秘;吗啡可增加胆道平滑肌张力,使奥狄氏括约肌收缩,导致胆道内压力增加;,对泌尿系统的作用,增加输尿管平滑肌张力并使膀胱括约肌处于收缩状态,引起尿潴留;动物实验中,吗啡可增加下丘脑-垂体系统释放抗利尿激素,使尿量减少。但在人体中证实,在没有疼痛的刺激下,吗啡并不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其他作用,吗啡可引起组胺释放而致皮肤血管扩张;兴奋交感神经中枢,促使肾上腺素释放,引起肝糖元分解增加,导致血糖增高;体温调节中枢受抑制,周围血管扩张,体热丧失增加,体温可下降;,体内过程,肌肉注射15-30分钟起效,45-90分钟产生最大效应,持续约4小时;静脉注射约20分钟产生最大效应;,血浆蛋白结合率约30%;分布容积大,约3.2-3.7L.kg-1;静脉注射不到0.1%透过血脑屏障;,代谢与排除,60-70%与肝脏葡萄糖醛酸结合;5-10%脱去甲基后形成去甲吗啡;7-10%随胆汁排除;约15-20%以原形随尿排除;,吗啡消除半衰期2-3小时;清除率为14.7-18ml.min-1.kg-1;老年人清除率下降;,小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全,易被透过,故小儿吗啡耐量小;老年人清除率下降,故用量需适当减少;,哌替啶,镇痛强度为吗啡的1/10;持续时间为吗啡的1/2-3/4;镇静作用较吗啡弱;可产生轻度欣快感;反复使用也可产生依赖性;,哌替啶,对呼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程度与剂量相关;降低心肌应激性,对心肌有直接抑制作用,心率可增加;对血压无影响,但可因血管扩张和组胺释放致血压下降;抑制胃肠蠕动,增加胆道压力,引起呕吐。,芬太尼及其衍生物,芬太尼的镇痛强度为吗啡的75-125倍;作用持续时间为30分钟;舒芬太尼镇痛强度为芬太尼的5-10倍;作用持续时间为芬太尼2倍;阿芬太尼镇痛强度为芬太尼1/4;作用持续时间为芬太尼1/3;,芬太尼及其衍生物,呼吸抑制,表现为频率减慢;对心血管影响轻,可引起心动过缓;可有恶心呕吐;没有组胺释放;,体内过程,脂溶性高,易透过血脑屏障,也易于从脑分布到其他组织;单次注射作用短暂,多次注射产生蓄积;注药后20-90分钟血药浓度出现第二个较低的峰值;胃壁和肺也储存芬太尼;单次注射作用时间短,消除半衰期较长;,麻醉性镇痛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药名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布容积L.kg-1吗啡303.2-3.7哌替啶603.8芬太尼844.1舒芬太尼92.51.7阿芬太尼920.86,芬太尼与应激,芬太尼能降低手术应激反应;2-3g/kg降低气管插管的喉反应,加大剂量5g/kg可消除喉反应;对心肌抑制轻,镇痛作用强,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为心脏麻醉的主要药物;大剂量芬太尼50g/kg,能防止血糖、儿茶酚胺、肾素、醛固酮、皮质醇等增加,封顶效应(ceilingeffect),术中知晓,芬太尼镇痛效能强,麻醉效能弱,术中觉醒;芬太尼术中不可能做到无应激,即使大剂量,仍有应激反应;芬太尼可减少吸入药浓度,降低最大为65-67%,也有封顶效应(40-60g/kg);,remifentanil,纯m受体激动药几乎不与k和d结合remifentanil的药效与常用阿片一样Remifentanil是酯,类似于:succinylcholineesmolol被血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代谢绝大部分在组织中代谢,Remifentanil的代谢,极快不受以下因素影响肝病肾疾病假性胆碱酯酶缺乏neostigmine的使用婴幼儿高龄者下降,remifentanil,大剂量remifentanil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大剂量抑制应激反应,Remifentanil副作用,呼吸抑制肌僵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肠梗阻成瘾性,麻醉性镇痛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药名清除率ml.min-1.kg-1清除半衰期(h)吗啡14.7-182-3哌替啶10.4-15.12.4-4芬太尼11.6-13.34.2舒芬太尼12.72.5阿芬太尼6.41.2-1.5,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喷他佐辛-(镇痛新),用于镇痛;大剂量引起呼吸抑制;不能用丙烯吗啡对抗;可用纳洛酮对抗;,丙烯吗啡(N-烯丙去甲吗啡),用于阿片受体激动药中毒的解救;静注10mg或150g.kg-1,10分钟后再用首次剂量的一半;,阿片受体拮抗药,纳洛酮,拮抗麻醉性镇痛药的呼吸抑制作用;复合全麻手术结束后,用以拮抗麻醉性镇痛药的残余作用;新生儿受母体麻醉性镇痛药影响而致呼吸抑制者;对疑为麻醉性镇痛药成瘾者可激发戒断症状,有诊断价值;,用法:,首次0.3-0.4mg,15分钟再肌肉注射0.6mg,或静脉5g.kg-1.h-1;麻醉性镇痛药过量的成人,首次0.4-0.8mg,或10g.kg-1新生儿用量可达0.01mg/kg;确认麻醉性镇痛药过量,有时极量拮抗,应用大剂量纳洛酮仍属安全;,对产妇和新生儿应用注意事项:,纳洛酮适用于麻醉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贷款个人管理办法
- 设计师方案管理办法
- 自营交易室管理办法
- 舞蹈兴趣班管理办法
- 贷款重组相关管理办法
- 装载机安全管理办法
- 三库管理平台管理办法
- bt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上市公司证券管理办法
- 营销管理办法如何制定
- 2025《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库及答案(共4套)
- 环境监测业务流程
- 房屋提前移交免责协议书5篇
- (完整版)小学1-6年级英语单词(人教版)
- DB36-T 954-2024 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 《环境保护法》知识参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
- 食堂食材配送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 交通安全防御性驾驶
- 护理情景模拟演练脚本
- 征信异议申诉合同(2篇)
- 施工现场安排及人材机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