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哲思短章做人要有智慧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知识积存得再多,若没有智慧加以应用,知识就失掉了价值。知识是静态的,人有了知识,还应该明白如何正确地将所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没有智慧,充其量不过是一本记载着知识的书。,智慧是头脑的智能,是一种洞察力和判断力。有勇气能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能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而有智慧却能分辨出何时能改变,何时不能改变,知道什么时候“为”,什么时候“不为”。知道你在做什么事,知道热爱做什么样的事,知道能把什么事做成什么样,这就是智慧。只有方向,而没有智慧,方向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智慧有时就是一种权衡和折中,用中庸拒绝极端,用理智分析情景,用务实发挥影响,用冷静掌控抉择,用自觉端正态度,用学习积累经验,用勇气放弃包袱,这就是智慧显现。对弱者,光关心不够,要帮助;对下属,光公正不够,要善良;对别人的失误,光原谅不够,要忘记;对自己的未来,光梦想不够,要行动。空才能生慧,学才能生智,心宁智生,智生事才成。每一个人都有值得尊重及学习的地方,慈悲的人教授慈悲之道,横蛮的人教授忍辱之道。如果一个人缺少智慧,又不愿意流汗水,那么谈何成功,所以,做人要看你有没有智慧。,修身名句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汉班固汉书贾谊传,赏读:为了祖国利益忘记了自己的小家,为了公众的利益忘了个人的利益。大禹治水,工作很忙,三次路过家门口都没有进去看一看,被传为佳话。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好榜样。,过犹不及,有余犹不足也。汉贾谊新书容经,赏读:凡事做过了头,就像做得不够一样,做过了头和不足都是不好的。凡事都需要掌握分寸,真理再往前跨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无名氏古诗行行重行行,赏读:北方的马依恋北风,南方的鸟巢于向南的树枝。比喻人很难忘记故土。,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赏读:积累千千万万的家产,比不上学会一种小小的技艺。这句话说明一个人不能靠家里的财产过日子,而应该学会一些技能,掌握谋生的手段,能够自食其力,这样才靠得住。今天,我们讲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其中的学会生活是最起码的。,知识卡片一、作家作品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少年时酷爱文史书籍,且能举其得失。后寓居北京,游于内阁学士朱筠之门,得以遍览群书,并与钱大昕、邵晋涵、戴震诸名流往还甚密,讨论学术源流及异同。曾参与续资治通鉴纂修,又主修湖北通志。著有文史通义、校雠通义等。,二、文体常识文史通义是清代史学家章学诚积一生学力著成的史学论著,凝聚了作者大半生的心血。全书共九卷,分内篇、外篇两部分。作者从乾隆三十六年(1771)或三十七年(1772)开始写作,至嘉庆六年(1801)去世止,历时三十年尚未完稿。内篇多半泛论文史,外篇论修志体例,阐述甚详。其论学主旨,以“考索”与“义理”并重,但反对无目的的考索和空谈义理。认为史书有“比类”与“著述”之分。“比类”是编辑史料,“著述”则当“别识心裁”,自成一家之语。,预习作业一、一词多义,动词,写字,名词,著作,名词,奏章,名词,泛指经书,名词,尚书,名词,事业,动词,治理,名词,经学,形容词,整,动词,经过,名词,经书,动词,治理,名词,事件,名词,事情,做,尽,动词,取得,名词,规格,形式,动词,规定,动词,统率,动词,控制,胜利,超过,美好的,禁得住,通“智”,智慧,知晓,懂得,知识,管理,感知,二、词类活用1而讲学者必有事事_2千古桎梏之府_3后人贵经术_4授受虽出于一_,数词作名词,一样的(学说),名词作动词,做,名词作动词,约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三、古今异义1朱陆异同古义:_今义: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2授受虽出于一古义:_今义:传授与接受,传授,偏义复词,差异,偏义复词,3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古义:_今义:行为;办事,做事4此其所以卓也古义:_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5不可以空言讲也古义:_今义:表示许可,可能,可以凭借,具体的历史事件,相当于“的原因”,四、文言句式1千古桎梏之府,亦千古荆棘之林也_2言性命者必究于史_3我欲托之空言_4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_5亦且无以持门户矣_,固定句式,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托之(于)空言”,被动句,见于,表被动,五、课文翻译研究天与人的关系、万物的天赋和禀性等哲学范畴的学问,是不可以凭借抽象的理论说教的。所以司马迁探究董仲舒的天人性命之说,而创作出流传千古的史记。儒者想推崇人的天赋禀性,却把抽象地谈论义理作为夸耀的资本,这就是宋代程、朱和陆、王两派的理学被才德高尚的人讥笑的原因。孔子说:“我想把主张寄托在抽象的理论上,不如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表现得深刻、真切、显著、明白。”这也是春秋成为经国济世之书的原因。像孔子那样的圣人,为上天宣布教化,尚且不能凭抽象的理论取胜,何况其他人呢?所以善于谈论天人性命之说的人,没有不切近人事的。夏、商、周三代的,学术,知道有史学而不知道有经学,这是切近人事的原因;后代的人以经术为贵,是因为它就是三代的历史罢了;近代的儒者谈论经学,好像在人事之外,又有了所谓的义理。浙东之学,谈天人性命之学必定探究于史学,这是它之所以卓越不凡的原因。朱陆学说不同,引起门户之争,成为千百年来制约人们的东西,也是千百年来繁杂、棘手的荆棘之林。探究它纷乱的原因,就会发现是由于他们只传递抽象的理论,而不落到实处。懂得史学的本原在春秋,懂得春秋将经国济世,就会懂得天人性命之说不能靠抽象的理论说教,所以讲,学者必须治事,不只是无门户可持,也是根本没办法持门户的。浙东之学,虽然源流相同,但由于每个人的遭遇不同,所以它在世上的表现也就不同,王阳明得到它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和功绩,刘宗周得到它成就了自己的节义,黄宗羲得到它而得以隐居,万氏兄弟得到它则治经通史。虽然接受的学说是一样的,但表现出来的样子却极不相同,这是每个人都有做事原则的缘故。那些不做他们应该做的,却空谈德性、空谈问学的人,就像黄茅白苇,样子极其相似,却不得不属于不同的门类,自以为独有见地,所以,只有那些浅陋的儒者们才会进行门户之争。,有人问事业功绩气节,果真可以和著述相提并论吗?回答说:史学之所以经国济世,本来就不是抽象的理论说教。就如同六经,都出自孔子之手,但先儒们认为它们的功劳没有大于春秋的,正是因为春秋切合当时的人事罢了。后代的著述者,舍弃当今的去寻求古代的,舍弃人事而谈天人性命,那就不是我能知道的啦。求学的人如果不知道这个道理,就不值得谈史学了。,主旨归纳浙东学术是文史通义中很有分量的一篇,集中论述了作者治学要“切合当时人事”的思想,充分表现了作者“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作者立论鲜明,引证丰富,反对空言、提倡切实致用的思想贯串始终,字里行间洋溢着堂堂正气和烈烈激情。,章学诚的学术态度是力避门户之见,博采众长,自成一体。在学术上,他提出了“言性命者必究于史”的命题。“言性命者必究于史”是章学诚对浙东学术的一个总概括,亦反映了他本人的学术追求。章学诚并不反对“天人性命之学”,但认为不能“空言义理以为功”,而应将天人性命之学落到实处,与现实人事结合起来。所以,他平时致力于史学研究,将天人性命之学归于史学。这与他“六经皆史”的主张是一致的,即经学与史学都非空言,而应切近现实人事。这就是本文所体现的主要意旨。,重点突破,浙东学术是怎样一个学术帮派?它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提示浙江自古为“文化之邦”,宋明以后,更是人才辈出,学派林立,文化繁荣,形成了在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浙东学派”。这个学派在宋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史上占有主导地位,对近世中国也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从大致上看,浙东学派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北宋时期,这是浙东学术的萌芽时期。第二阶段是南宋时期,这时形成了浙东诸学派。第三阶段是明代,这个时期主要是以阳明心学的兴起,为主要内容。第四阶段是清代的浙东学派。这个时期是浙东学术的全盛时期,主要代表有一代大儒黄宗羲、史论大家章学诚、史学篡修专家邵晋涵等。,明清之际的浙东学术具有怎样的特点?,提示浙东学术是适合商品经济发展的观念形态。黄宗羲明确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认为凡“不切于民用”的皆为“末”,批评“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这显然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思想。渐东学术在客观上起到了破除传统观念的思想解放作用。如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以明白的语言,肯定“良知”“吾心”是判别是非、善恶的标准。这在当时可说是对儒家传统和经典的权威性的大胆挑战,对于冲破长期被程朱理学控制的局面,活跃学术空气,解放人们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浙东学术的主体道德意识学说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有积极作用。浙东学术为我国的教育思想史积累了宝贵的财富。浙东学派的各代表人物不仅是深刻的思想家,而且也是热心于教育事业的教育家。浙东学术特别是阳明心学促进了明清之际及以后的启蒙思想。,文史通义是怎样一部书?作者在这部书中表露了怎样的观点?,提示文史通义是一部纵论文史、品评古今学术的著作,是堪称能与刘知几的史通匹敌的第二部史学理论巨著。作者在本书中的主要观点有:“六经皆史”论。章学诚以为六经皆属先王的政典,记述了古代的典章制度,说明史之源起先于经,并且指明经术乃是三代之史而为后人所重视。有关历史编纂学问题。这是该书的主要内容之一,章学诚认为史家治史要有尊重历史真实的基本态度,即“填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的态度。把方志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提出系统的理论主张,始自章学诚。,作者一以贯之的“经世致用”思想在本文有何体现?,提示本文充分体现了作者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首先作者一开篇就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与治学态度:天人性命之学,不可以空言讲也。天人性命之学是我国古代哲学很早就关注与研究的一个命题。它主要研究天与人的关系、万物的天赋和禀受等哲学范畴的学问。对天人性命之学的研究,作者的治学态度是“不可以空言讲”。这主要是针对清代流行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考据之风及一些理学的末流空谈天人性命的做法而言。这观点本身就体现了作者经世致用的精神。其次,体现在作者在文中反复申述的“切人事”这一观点上。所谓“切于人事”,就是指研究学问要与具体历史事件相结合,要关注社会现,实。对此,作者既有正面的阐述,也有反面的举证。比如,“儒者欲尊德性,而空言义理以为功,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就是作者对崇尚空谈的宋学进行的批评。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正面阐述中对孔子话语的引用,既表达了作者对孔子话语的钟爱,也表达了对孔子治学之风的赞赏。同时,也有力地传达了作者对“空言”之风的批评。其三,体现在对浙东学术的推崇上。作者在阐述治学要“切合当时人事”观点的过程中,对浙东学术大加赞赏,这既是出于对浙东学术研究取得成就的肯定,更是对浙东学术“切人事”重务实的学风的肯定。这肯定的背后,也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纸浆纳米纤维素制备新方法-洞察及研究
- 部队地雷使用课件
- 部队作风纪律课件
- 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黄山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 20xx广州市劳动合同样本
- 部门安全培训课件强化
- 遨游汉字王国猜字谜课件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三轮冲刺《物态变化》
- 基于差分隐私的前端数据扰动梯度传播优化研究
- 粘膜免疫 2课件
- 电子课件-《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三菱-第三版)》-A04-1724-课题一-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知识
- 统计业务知识(统计法规)课件
- 实验计划样表
- 三阶魔方入门教程课件
- 艾滋病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
- 广告策划与创意课件-2
- 地质勘察任务书模板
- 全国中心血站上岗证考试题库
- 环境社会学整本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ppt(最新)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完整版课件(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