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当前的时代是一个知识信息、技术传媒的时代,新生事物不断出现,由此引发在文 化领域中艺术的各种关系发生了变化,在都市化的今天,任何传统艺术样式都面对着当 代性的话题,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导致了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向往自然的本性萌动 复苏,各种绘画材料在当代绘画创作中开始从后台走到前台,材料的多样性丰富了艺术 家的表现手法,丙烯材料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丙烯材料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推 动了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也拓展了绘画的表现语言和视觉面貌。在现阶段,丙烯材料 应用非常广泛,丙烯材料也凭其特有性能,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视觉语言,为我们的绘 画创作带来了更多表现空间,丙烯材料在材料自身的物质属性和观念维度上,极其自由 的、多方位和多层次的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实验和观念的表达,在材料艺术上的使用彰显 了其多边的材料质感。把丙烯材料媒介作为一个单一的因素进行单纯化使用,材料语言 则会更接近艺术观念和精神的传达。丙烯的材料物质特性上升为画面的独立视觉语言; 媒介材料使丙烯材料的绘画创作过程充满随机的偶然性的特点; 丙烯材料的物质性使画 面语言充满象征性、寓意性的抽象语言和材料美的特征。 现代艺术的价值观念较之传统艺术单纯的审美观念有着本质的差异,成多元化状 态。现代艺术从观念上区分已从客观的描绘对象转入对主观的表达,从风格流派上区 分已从对客观的表述过渡到对审美视觉语言的完备。丙烯材料从出现就具有时代性, 在现代社会以及现代绘画发展的背景下对丙烯材料的绘画语言进行探索研究,并看到 丙烯材料在各传统绘画材料中的运用,在现代绘画中丙烯材料的绘画语言也具有其独 特的审美特性,对丙烯材料的绘画语言进行深入探索。 关键词:丙烯材料,现代绘画,绘画语言 iii abstract the current era is an era of knowledge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media, when new things appear constantly. thus, it has brought about various relationship changes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and art. in the urbanization today, any traditional art style is faced with contemporary topic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led to people yearning towards nature budding and recovery than ever. all sorts of painting materials start from the backend go to the reception in contemporary art. the diversity of the artist material has enriched artist expression means. propylene material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ose appearance also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rt and expands paintings performance verbal and visual images to some degree.at present, propylene material is used extensively. propylene material also provides us with more visual language and brings more performance space for our painting creation by its unique performance. propylene material properties in material itself and concept dimensions, plus its extremely free and multi-dimensional and multi-level bring people a variety of experiments and concept of expressions. the use of the material shows its multilateral material texture. if we regard propylene material media as a single factor to simplistic use, material language will be closer to artistic concept and spirit communication.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pylene material rise to independent visual language for pictures. media materials make propylene materials painting creation process full of random chance iv characteristic; propylene material physical makes the picture language filled with symbolic language and beauty features. there exists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modern art and the pure aesthetic idea of traditional art, in which the former one become into diversify. the concept of modern art has already changed from the objective description of subjective expression to subjective expression, and the expression of objective has already transition to complete visual language of aesthetic in genres. the propylene materials appearance is provided with temporal spirit. to study and explore propylene materials of painting langua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society,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aintings. we can also see the propylene material usage on in all kinds of traditional material. propylene material of painting language also owns its uniqu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modern painting to explore propylene materials painting language deeply. key words:the material of propylene, modern painting, the language of drawing iii 关于学位论文独创声明和学术诚信承诺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申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 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 说明、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 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 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在此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不存在舞弊作伪行为,文责自负。 学位申请人(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1 年 月 日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了 解并同意河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 科研信息机构、数据收集机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以供公众检索、查阅。本人授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展览学校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 流等目的,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纸质 文本和电子文本)。 (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获得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1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201 年 月 日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 论 (一)“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以新知识、新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事物不断出现,由此引发了在文化领 域中艺术的各种关系的变化。当下,任何传统艺术样式都面对着当代性的话题,现代 工业的飞速发展,导致了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向往自然本性的萌动和复苏,各种绘 画材料在当代绘画创作中开始从后台走到前台。 丙烯颜料作为艺术家的颜料在 20 世纪 40 年代后期开始流行,而像用于汽车和家 具磁漆这样的商用合成油漆则使用更早。保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 和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也曾实验性地使用过。20 世纪 30 年 代,一些艺术家就使用以醇酸树脂制成的房屋油漆,但是直至 20 世纪 70 年代,这种 材料才作为艺术家使用的颜料来提供。许多当代艺术家使用丙烯或醇酸树脂材料是因 为它们相对容易控制,并且其效果也与油画十分相似。丙烯和醇酸树脂颜料并不具有 油画颜料富含油分和半透明的特性。这种颜料显得更为鲜亮,适用于宽大、平坦的绘 画表面。 在现代绘画中,物质媒介材料不仅仅被艺术界认为是艺术创作和作品的载体,而 视其本身即为艺术作品固有的组成部分。在绘画创作中,越来越复杂和越来越多的新 材料进入到艺术领域,参与画面创作,物质媒介开始一步步自主自立,从艺术语言的 辅助手段上升为艺术的本体语汇,材料的语言特性为我们拓展了艺术表现空间。在现 代绘画的创作中,丙烯材料是新兴的绘画材料,它本身物质特性的广阔包容性,使其 可以和更多的、更复杂的媒介结合使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丙烯材料绘画现代绘画 环境下的艺术表现语言的探究才更具现实意义。 现代绘画中丙烯材料的绘画语言 2 (二)国内国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温迪吉尔博特创新丙烯画技法如何应用简单或混合的水彩、结合厚涂和质 地的技法,创造出不同的效果。从而看到丙烯作为新材料的融合性,通过多种方法体 现其他材料的效果,并创新的结合多种材料使丙烯自身的材料特性发挥出来。巴克 利希克斯著的当代艺术家丙烯画材料与技法从丙烯颜料的生产,到绘画工具的 介绍,再到打底作画及材料的综合运用,展示了丙烯材料绘画的风格与技巧在画面中 的独特效果, 展现了其独特的语言魅力。 玛格丽特克鲁格著 西方绘画材料技法手册 着重介绍了西方绘画体系中主要绘画门类如水彩画、蜡画、蛋彩画、湿壁画、油画、 丙烯画和素描的材料与技法,让读者加深对材料与技法的理解。 2. 国内研究现状 张春新,张可隽编著丙烯画表现技法:材料技法史料重点研究了丙烯材 料通过自身特点在画面上展示不同风格,通过对不同画作的评析,更好的了解丙烯材 料自身的灵活性并有着扩阔的发展空间。孙家铨著丙烯画写生技法介绍了丙烯材 料的性能及与其它绘画材料相比的优越性。田欣编著描绘技法教程书中介绍了丙 烯材料在超级写实主义中的应用,且为现代商业绘画常用的表现手法。易英的西方 20 世纪的美术以及赵宪章的西方形式美学论述了这一时期内最重要的艺术家及 其作品,从纷繁复杂的现代美术史中理出清晰的发展脉络,介绍了野兽派、立体主义、 未来主义、抽象绘画、达达主义、超现实画派、表现主义等一系列产生重要影响的画 派和理论主张, 并择选其中的代表画家予以介绍评述, 勾勒出 20 世纪上半期西方现代 派美术的全景图。 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围绕丙烯材料的研究多以丙烯材料的技法运用为 主, 从丙烯材料产生到现在, 重点讲述的就是丙烯材料作为一种试验性的材料的便捷。 在现代社会,丙烯材料特有的物质特性使得其绘画语言具有独特性,在现代绘画中其 绘画语言的研究涉及不多,具有研究空间,因而有必要对丙烯材料的绘画语言在现代 绘画的框架下进行研究,这样可以从理论高度深层次认识丙烯材料。 第一章 绪论 3 (三)创新之处 对丙烯材料的研究, 一般都着重于对丙烯技法的探索和研究, 本文从时代性出发, 在现代社会中,绘画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必然反映到丙烯材料的创作探索中,因此在现 代绘画中对丙烯材料的绘画语言进行研究,进而发现丙烯材料的绘画语言的材料没的 特征和审美特性,从而对丙烯绘画的创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这是本文的一个创新之 处。 (四)研究难点及方法 1. 研究难点 首先,丙烯材料作为一个年轻的材料,其产生到现在还不到一百年的时间,虽然 丙烯材料在很多领域已得到日趋广泛的使用,并且有越来越多的画家在使用丙烯画材 料进行创作探索,但公众对丙烯画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就目前丙烯绘画在国内的发展 现状来说,有关丙烯画材料技法的研究还缺乏系统和深入,相关资料较少,大部分的 资料都只对丙烯材料的产生背景以及相应技法进行描述。其次,由于资料较少,需要 在网上进行资料的收集,因此会出现资料的良莠不齐,因此要对资料进行反复核对梳 理,解决可靠性问题。最后 ,丙烯材料绘画语言的丰富性不能完全从画作评论中理解 到,需要相应的实践进行补充。 2. 研究方法 针对以上难点,笔者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辩证唯物主义研究方法。运用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是为了避免片面地看问题, 避免陷入“技术决定论”的漩涡,丙烯材料的绘画语言的发展也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 中进行的。 (2)通过对资料查阅,阅读相关文献,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明确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理论依据 现代绘画中丙烯材料的绘画语言 4 (3)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丙烯绘画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 的认识。 (4)归纳总结。通过上述工作,凭借实践和理论的双重依托,对相关知识进行整 理,从而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 第二章 丙烯材料在现代绘画中应用 5 第二章 丙烯材料在现代绘画中应用 (一)现代绘画对传统的重构及艺术的相融合 从古希腊罗马到14世纪,西方的主要绘画形式是木板圣像画和湿壁画。从19世纪末 期开始,大批画家中形成了一股寻找新方向的历史潮流,人们将这一现象称之为“新艺 术运动”。他们注重画面所带来的视觉感受,解放色彩、探索其线条本身意义、并在 半抽象半具象中实现形式和色彩的统一。他们对既往存在的艺术风格采取不回避的态 度, 从原始社会的艺术, 再到中世纪或是东方艺术中汲取所需要的任何形式和设计元素, 寻求脱离于当下流行的学院派样式的突破。从大自然 中汲取创作元素,特别是从植物形态和色彩中延伸出 更具有装饰性和象征性的审美情趣的艺术形象。在绘 画材料的使用上,大量的尝试非绘画材料,使绘画艺 术脱离了仅存于笔触和颜料的统治领域,从而使现代 绘画进入了非描绘性时代。现代绘画艺术在历经抽象 主义、表现主义等画派后,某些传统的观念,如秩序、 逻辑、一致性等被当时的画家以批判、审视的眼光重 新考量着。过去,偶发性和机遇原则为艺术家所尽力 回避和控制,然而现在这种状态普遍存在于一切艺术 和艺术创作之中,并且隐然有以其强大的影响取压倒 一切之势。从劳申伯格的丝网作品中可以看出,同时 存在于同一作品中的各种元素的运用差别极大,使得 视错乱达到忍无可忍的地步,完全推翻了以往的传统 审美习惯。(如图2-1)艺术家为了达到整体的协调, 越过元素的表面去寻求本质的相同和相似性,以达到超越传统的画面和谐。在德国,不 新艺术运动的名字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现代之家”(la mai son art nouveau) 的商店,他在那里陈列的都是按这种风格所设计的产品。 图 2-1无题劳申伯格 油画 1963 年 现代绘画中丙烯材料的绘画语言 6 管是达达主义还是新表现主义,采取非常苛刻的态度重新研究传统和审美,向所有被公 认的、一成不变的审美和价值观提出疑问和否定,创造出完全自由的新天地。其实,无 论用什么方式什么材料来表达艺术创作, 都源于对物质的本质的强调, 并且升华为艺术。 当世界格局的主流不再是单一和纯粹,繁复、庞杂等越来越多的充斥于世界,以往的艺 术形态的劣势将其推向另一个高潮,变化是客观的,是生活原则,也是艺术保持强大生 命力并延续的法则。艺术是生活和自然的一面镜子,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的发展与时 代变迁和社会变革是有一致性的,当人们遇见艺术作品时,不是进入一个与现实相反或 是超越现实的状态之中,而是栖身于自身存在的具体中,深深地扎根于社会环境的信念 里。 20世纪贡普里希认为, 西方现代艺术的主要特征就在于艺术的实验性。 就绘画而言, 则是在多方位、多层次上自由地试验各种各样观念、想法和运用材料的可能性。在这一 时期,随着思想政治的变革,涌现出具有革命性精神的艺术思潮、艺术运动,这些变化 对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对艺术家本身也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战争的结束标志着西方现代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欧洲许多国家,包括其他战败国在战争中都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政治、经济、文化等方 面都处于崩溃的边缘,战败国的人民也深陷战争所带来的痛苦之中。美国作为二战中最 大的战胜国,本土未遭受到战争的破坏,再加上30年代欧洲大批的移民的涌入,使美国 纽约成为世界的艺术中心,其艺术活动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程度,而在战前一度是世界艺 术中心的法国巴黎在战后被美国纽约所代替。 在众多艺术风格之中最具代表性的为抽象 表现主义,抽象主义风行美国画坛,因为它展示了美国艺术发展的趋势,也受到了许多 其他国家艺术家的追捧。抽象表现主义在很短的时间内流行欧美国家,并将其影响推广 至全球范围。在这一绘画领域中产生了很多杰出的艺术家,其中主要有廉德库宁、 杰克森波洛克、罗伯特马瑟韦尔、弗朗兹克莱因、马克罗斯科特等。 所谓 “融合”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事物结合成为一体。在绘画中,“融合” 是艺术家借助其他画种的造型手段、工具材料、风格和艺术形式等艺术语言,应用于自 己的绘画作品中, 在界定了各种画种之间的差异的同时, 也包容了各种画种语言的共性。 当代的艺术成全球化趋势,各个艺术语言的冲突与融合也逐渐加快。充分认识这种冲突 和融合带来的影响和作用,将使艺术家的绘画活动在实践中处于主动的地位。现代艺术 的崛起, 在观念和形式上拓宽了艺术表现的思路, 但并不代表着各门类的艺术种类消亡, 第二章 丙烯材料在现代绘画中应用 7 恰恰相反,各种观念与画种呈共同发展态势。“融合”的实质应该是一种内在审美精神 的融合,并不是外在的相似和简单的拼凑,艺术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艺术的融合性向 艺术作为一种同质的、完整的、前后一致的实体的观念提出了挑战。当代世界的政治、 经济、文化、生活的一体化说明了艺术已可能在其原有的乐园孤立发展,在某种特定的 社会空间里生存,应是各种艺术的全球共存。一个时期的艺术的发展和突破,在某种程 度上也反应了这一时期科技发展的水平和画种材料的革新。 这种在发展阶段中最具活力 的部分,大多表现在吸收和借鉴非自身和非常规的多元化的扩展中。从工具材料和技法 的可利用性,到形式上,语言风格的相互关联,再到内容的特殊要求,“融合”以成为 一种浑然一体的新的绘画形式。画家将各种绘画的元素拆开重新组合,再拆开再组合, 就形成了当今世界丰富多彩的艺术样式。 王维新在 世纪之交中国水彩画的现状和趋势 中说道:“画种的特征有其时代的相对性,在发展的进程中,画种和画种之间的交融和 渗透作用, 是随时代和科学进步而不断发展为画种拓新的观念和媒体并不断派生出新的 画种来,这种发展的自然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无论是水彩还是油画作为一个 画种,它们形成的原因都是有其必然和偶然,也始终在绘画的历史上不断延续和发展, 画种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借鉴的作用也难以割裂。现在世界绘画的主流和整体的面貌,已 经不是18、19世纪的古典风格,变化是必然的,是时代进步的体现,将来的发展更是丰 富多彩的,不可预料的。一支有活力的画种一定不是封闭的,当代绘画肩负着革新的艺 术使命,必然要对画种之间的封闭性提出质疑,这种做法将材料的创新和融合直接带入 当下新文化语境,成为参与对话的一种直接的途径。在使材料的潜在可能性得到共同的 发展和发挥的形势下,完成绘画艺术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这也是各种绘画艺术重获新 生的契机。 未来的绘画艺术不可能是以某一种艺术思想或艺术手段同化全球的艺术或同 化全人类的一个进程。人们处于一个多元化并存的世界,一个开放的世界。不同的艺术 思维和观念,一定会存在许多冲突或者冲撞,这往往是进步的体现。因为在冲撞和冲突 之后,就会出现一个融合的过程,其产生的结果是融合成为一个新的文化、新的语言。 因此,我们不必太回避冲突和冲撞,更应该关注与推进不同艺术不同材料之间的融合。 相互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不同艺术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未来的艺 术也一定是不同艺术之间反反复复交流与恰到好处的融合的产物。 现代绘画中丙烯材料的绘画语言 8 (二)丙烯材料发展的时代性 丙烯画丙烯酸树脂颜料作为艺术家的颜料在 20 世纪 40 年代后期就开始流行,而 像用于汽车和家具磁漆这样的商用合成油漆则更早就被使用。保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和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也曾实验性 地使用过。20 世纪 30 年代,一些艺术家就使用以醇酸树脂制成的房屋油漆,但是直 至 20 世纪 70 年代,这种材料才作为艺术家使用的颜料来提供。丙烯酸树脂是一种乳 白色的合成乳剂,它与色料、增稠剂、填充剂和防腐剂等混合后可以制成丙烯颜料。 实验证明,丙烯颜料有很多优于其他颜料的特征:它既可以像水彩一样泼洒、流淌、渲 染,又可以像油画一样堆塑、厚涂,反复多遍覆盖,能形成丰富的肌理效果,具有和 油画材料一样充分的表现力。丙烯颜料干燥速度比油画快,干燥后的颜料会形成粘合 力很强且柔韧的塑料膜。它坚固耐磨,耐水,抗腐蚀,抗自然老化,不褪色,不变质 脱落。它受污染后可以用潮湿抹布清理,可以长久保存。丙烯材料还有和其他画种和 材料混合使用的可行性,己经成为被越来越多画家所广泛采用的新型绘画材料。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为开展墨西哥户外壁画运动,著名画家大卫阿尔法罗西 盖罗斯(18961974)在美国的工作室和美国科学家合作研制出了一种可替代油画和湿 壁画材料的新型壁画颜料,这种颜料附着力强、干燥迅速、能耐受紫外线照射且不宜 褪色,这就是丙烯颜料。不久后人们发现,丙烯颜料不仅在壁画领域,且在其它领域 也具有广泛的用途,几乎都能适应其它所有种类绘画颜料的技法和性能,而且在技法 表现方面还具有自己独特长处。五十年代,丙烯绘画在北美流行起来,六十年代丙烯 颜料已被世界各地广泛采用,丙烯颜料的出现无疑是绘画界的一场革命,它在很短的 时间内,就得到了画家们的公认,并很快地流行起来,不少画家都用它创造出了独特 的绘画技法,像先驱画家毛利斯路易斯(19121962)、六十年代末红极一时的英 国画家大卫霍克尼(1937)及现代著名舞美设计保罗雷格(1935)等都在丙 烯画方面有建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画家弗兰克斯特拉(1936)尝试在亚 麻布上使用丙烯,使丙烯画的技法表现多样化。毛利斯路易斯从 1954 年着手探索丙 烯画的独特表现技法,他把当时比较流行的滴画法和渍染法用于其中,即把调稀的丙 烯画颜料倒在未经打底的画布上,使颜料渗透画布,从而产生一种颇动的、半透明的 效果。他还尝试把稀释后的丙烯颜料倒在倾斜的画布上,使其顺势流淌,使颜色层层 第二章 丙烯材料在现代绘画中应用 9 重叠,看上去就像透明的纱幕。路易斯进一步消除了笔的作用,去掉任何笔法或与笔 法相关的痕迹,以取得及其柔和而又丰富的色彩效果,这种效果用历史上的任何材料 都无法制造出来,体现出了丙烯这种新型材料独一无二的表达特性。大卫霍克尼从 六十年代开始致力于丙烯画的创作和研究,在他的作品中,不透明颜料薄而均匀的平 涂效果和油画般厚重的色彩堆积同时出现在画面上,形成强烈的色彩反差。二十世纪 六十年代,以罗伊李顿斯坦(1923)和安迪沃霍尔(1928)等画家为代表人 物,在美国掀起了一场波普艺术思潮,使得美术真正与流行文化结合起来。而丙烯画 以其不显笔触和光滑完整的画面,生动描绘出了现代生活场景,从而在绘画中被普遍 采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美国画家理查德伊斯特斯(1936)、 查克克罗斯(1940)以及英国画家马尔科姆莫利(1931)开始尝试用丙烯来 绘制超写实作品。克罗斯擅长画巨幅人像,伊斯特斯则善于描绘城市街景,他们都达 到了照片般的效果,但其画面所表现出的不寻常而有节奏的用笔则远非照片所能及。 (如图 2-2)到了七十至八十年代,画家更注重作品内容和独具魅力的风格特色.美国 的吉姆纳特(1938)探索出一条独特的丙烯画之路;英国画家阿兰查尔顿(1948 )则发现丙烯颜料能使他的单色作品的肌理 更趋完美。九十年代丙烯作品的主题大多以人物 为主, 通俗与艺术、 追求个性的高度统一。 保罗 雷 格的作品具有典型的代表。进入二十一世纪,当 各种绘画材料的综合运用不断开拓出新的表现领 域时,丙烯材料因其在当代艺术家创作中的广泛 使用,更突显出其在现代绘画材料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丙烯材料又推出很多新的色彩系列,如 荧光色系和金属色系,更加超越了其他绘画材料 表达的可能性,极大地拓展了绘画的发挥空间。 丙烯材料己经成为后工业时代代表颜料发展趋势 并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的新型绘画材料。 图 2-2自画像克罗斯 现代绘画中丙烯材料的绘画语言 10 (三)丙烯材料在综合材料中的运用 丙烯绘画材料作为现代科技的产品,拥有着极大的包容性,除了具有平面绘画的 语言特征,它在拼贴、综合材料艺术形式领域中体现出了更为强有力的语言表现力。 可以说,在拼贴及综合材料艺术形式中,丙烯材料所具备的能量是其它绘画材料无法 比拟的。对拼贴方法的运用在立体主义时期便开始得到尝试探索和运用,毕加索、勃 拉克、马蒂斯等艺术家在这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实验。他们把报纸等综合 物质材料配合颜料在画面上建立画面结构。他们运用所掌握的一切手段,运用身边的 一切材料进行实验,去扩大绘画语言。艺术史发展到立体主义时期,作品中的对拼贴 手段、综合材料的运用逐渐成为艺术家的一种自觉选择。成为一种重要的独立的美学 概念和成熟的创作方法。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纯粹主义、至上主义、 构成主义都在拼贴和综合材料的运用上广泛的进行着实验。比如在超现实主义的作品 中,我们看到的不是原始拼贴画中不同物质的“组装粘合”,而是对人类无意识下的 各种梦境、幻觉图像的整合拼贴。综合材料介入到绘画领域,就是从拼贴开始的。自 从它登上艺术舞台之后,便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审美方式和视觉经验。当代艺术尤其 是在综合材料的运用和表现上更是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极为繁杂璀璨的艺术视觉世界。 劳森伯格,大卫萨利、布里、西格玛波尔克、安塞姆基弗、大卫霍可尼、塔 比埃斯等众多艺术家们在材料的内涵、材料与材料的关系、材料与精神观念的表达等 等各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经典和启示。丙烯材料特有的开放和包容的特性,在拼贴和 综合材料艺术表现形式中发挥了极大的优势。同时它也是以实验的姿态存在的,这也 是综合材料艺术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特征。丙烯材料特有的胶质性,使不同的物质材料 的材质属性和文化内涵在同一个画面上有了可以实现交流碰撞的可能性,同时也使颜 料与拼帖、颜料与综合材料的结合有了一个新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以单单不同物质的 “裁剪粘合”,画面上,丙烯材料特有的物质特性在突显在画面的视觉语言中,综合 而来的物质 “形象同丙烯颜料相结合, 形象与物质被创作者赋予了更为复杂的意义和 观念。丙烯材料极其自由地,在多方位和多层次上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实验和观念的表 达。 第三章 探索丙烯画材料的绘画语言延伸 11 第三章 探索丙烯画材料的绘画语言延伸 (一)丙烯材料绘画的水性特质 比较诸画种的绘画技巧,丙烯材料绘画中表现语言的形式与其他画种有着很多的 相同之处。丙烯兼具水性和特殊的胶质两种特点,从其产生到现在绘画实践的使用, 几乎都是作为模仿其它画种性能和技法的手段之一。因其水性材料的特性,可以用来 表现类似水粉或水彩材料的效果,在一些水彩绘画中,已经有相当多的画家做出了把 水彩和丙烯混合使用,甚至用丙烯材料来代替水彩颜料的尝试。 丙烯首先是一种水性材料,是以水分调和颜料进行绘画。水性的特质使笔触具有流 畅、柔和、丰富的特质,其特有的偶然效果更成为丙烯画魅力所在,既可以作最精细的 塑造刻画,亦能作最单薄的透明罩染。由于丙烯颜料是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的特点,底 色能透过色层显现出来,并且结合水分的运用,使画面具有流动感,显现出流动、透明、 轻柔、润泽的特点,其水质特性可以和透明的水彩材料相媲美。丙烯颜料色粒很细,与 水溶解可变得和水彩一样晶莹透明,把丙烯颜色层层涂绘在画布或白纸上,可以产生类 似透明的有色玻璃相叠加的效果。丙烯材料和水彩材料的不同在于,水彩的浅色不能覆 盖底色, 不像油画、 水粉画颜料有较强的覆盖力, 而丙烯颜料自身具有较强覆盖的特性, 同其他画种相比而言,既具有油画的覆盖、厚涂形成厚重的特点,又像水彩颜料一样的 透明,用水调色,发挥水分的作用,薄涂可以保持其透明性,画面具有灵活自然、滋润 流畅、 淋漓痛快、 清澈透明的感觉。 水分的运用和掌握是丙烯绘画语言传达的要点之一。 水分在画面上有流动、融合、渗化、挥发的特性。画丙烯要熟悉“水性。充分 发挥水的作用,是画好丙烯画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与其他水性材料技法相比,丙烯技 法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不用沿用“留空”的方法。比如水彩的一些浅亮色、白色部 分,需在画深一些的色彩时“留空。这是由水彩颜料的透明特性决定的这一作画技 法,浅色不能覆盖深色,不像丙烯、油画那样可以覆盖,依靠淡色和白粉提亮。在发挥 丙烯材料的水性特点的绘画语言上, 利用不同的画底对其水性语言的表现有着较为重要 的作用。比如在已经刚刚绘制好的色彩上滴水或者喷洒酒精、稀释的胶液,可以使颜料 现代绘画中丙烯材料的绘画语言 12 与颜料之间或颜料与基底之间产生分离,形成各种色彩分化效果。把丙烯材料泼洒在没 有干燥的有颜色的画底上,颜料可以形成一种不受控制的游动融合,形成各种色彩的交 融,画面造型、色彩会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性,从而改变了原有的形体状态,在使画面产 生“意外”的“痕迹。 (二)丙烯材料绘画的透明绘画语言表现 把丙烯画和透明技法的表现作为一个结合点来进行探讨研究, 是由于丙烯绘画材料 其本身特有的开放性和材料特性, 特别是在透明绘画表现技法方面的广阔性和多变性为 绘画创作带来无限的想象和实践空间。 画家宋学智先生曾经就丙烯与丙烯材料透明技法 说道:“透明画法是指按照一种表现程序而又能达到目的的绘画技法,有时借助于颜料 的自身特点与媒介,利用透明技法可以表现出一种特殊的视觉魅力。而丙烯是一种很理 想的透明材料,它具有水性颜料特性,干后却不可逆转,与其他材料并用,可以实现自 由表现,透明画法与丙烯这种颜料相结合,相得益彰。油画透明罩染的间接绘画方法 在丙烯绘画中得以运用,丙烯材料绘画将媒介剂(亚光透明媒介,光亮透明媒介、其他 胶质透明媒介)同油画古典的间接绘画所采用的媒介剂(达玛光油媒介,马蒂树脂媒介) 相结合使用,从而取得了油画材料本身也无法达到的特殊效果。作为印象派之前的欧洲 传统绘画技法,透明画法是已知的最古老的绘画技法, (这里单单就指油画的透明间接 画法技艺,水彩、工笔淡彩、重彩虽然也采用了透明色罩染方法,在这里就不全部包括 在内。)透明画法(也可称为间接画法)主要是进行色彩叠加罩染,使两种颜色叠加,通过 视觉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这与直接调和出来的颜色虽然色相基本相同,但在视觉效 果上却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色彩罩染产生的视觉效果深沉、含蓄、色泽晶莹华丽,蕴 含着充满神秘感的视觉感受。在水彩画,油画、中国画、乃至版画中都有透明画法的痕 迹,因此我们对于透明色彩绘画并不陌生,在画面中深切体会到溅泼的狂放,柔润的斑 痕在画面上营造出的清新趣味,就是轻快色调和梦境感觉的例证,透明间接绘画语言在 西方油画领域更是得到极为完备的发展。 中国对于西方油画艺术技艺的学习, 从油画引入中国、 普及至今已有一百年的历史, 在这个历程中从民国初年的林风眠, 徐悲鸿等先辈艺术家对油画艺术的探索学习再到现 在的美术学院的教学研究,无论是从理论认识到技术手段,运用的更多的是苏联式的、 一次性的、半印象派似的“直接画法”绘画方式,由于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实践使得对于 第三章 探索丙烯画材料的绘画语言延伸 13 “间接画法”没有足够的认识,直到宾卡斯先生重新回顾并实践透明绘画技法(间接画 法)讲授欧洲古典绘画技法使人们从新认识并在中国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也涉及到了与 现代丙烯材料结合使用问题,在绘画方式上寻找一条全新的道路。与我们今天熟悉的油 画不同,在运用直接画法之前,欧洲的油画绘画先后经历了蜡画法、丹培拉绘画、树脂 光油媒介油画等几个阶段。 与印象派之后的 “直接画法” 存在着极大的不同的是在油画语言相对成熟的中世纪, 在绘画使用的技法上基本上仍属于古典的间接透明画法。 在这一时期绘画基本是采用丹 培拉间接绘画的语言体系,画面以圣像画为主,强化神性,永恒和崇高,追求宗教精神 的至高无上。绘画作品的形式本身并不重要,内容观念的视觉效果、神的权威、对民众 图解圣经、才是其第一要素。画家作画时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要求创作出的是一种非常理 性的但又不强调个人的艺术感觉,有深刻含义的作品,作品是以一种规范的平面几何结 构来展现那种永恒的绝对精神世界和神的世界。 画师们将自己对宗教信仰力量投放在了 圣像画的绘制过程中,通过多层颜色透明罩染方法的运用,使颜色在不断的叠加罩染过 程中变得丰富、饱和形成一种内在的、含 蓄的气质。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画家开始 用人眼睛、通过自身的感觉和观点去审视 身边的世界,因而作品开始强调人性。杰 出的壁画艺术家,意大利绘画,建筑的先 驱和奠基人乔托主张用明暗来塑造形体, 以色彩强调和加强形体造型,使画面出现 幻觉的三度空间,因此乔托绘制的人体轮 廓可以使人感到立体感。 (如图3-1)乔托 通过运用油性丹培拉间接画法,使物体产 生了距离与深度的空间幻觉,也增强了物象形体空间的真实感,这对文艺复兴以及以后 的绘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丹培拉的间接混合技法在这一时期开始成为画家们普遍 运用的方法,尼德兰画家胡伯特凡暖克和杨凡爱克兄弟成为这一技法的重要代表。 丙烯材料是现代科技的成果,也为我们的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气息,丙烯材料具有 一些独特的性质例如这种颜料干燥迅速,附着力强,能耐受紫外线照射而不褪色,既可 图 3-1哀悼基督乔托 现代绘画中丙烯材料的绘画语言 14 以薄画也可以厚涂,同时兼具有覆盖和透明两种特性。正是具有这些典型特点,使得丙 烯材料在“间接画法”上体现其优势所在,也呈现出其与油画的“间接画法”有着密切 关系,从而更进一步拓宽了间接绘画的表现方法,反复进行提白罩染颜色的方法就是丙 烯材料在充分吸收欧洲古典绘画传统中从间接绘画表现形式中获得。“提白法”源于丹 培拉绘画“间接画法”是一种作画方法是指从亮部画起、塑造,在有色底的基础上从亮 部开始进行提白塑造,在反复提白的过程中尽量保留釉染的色彩透明层和有色基底。这 种绘画方法延续古典欧洲的传统绘画方法,与宾卡斯讲授的古典绘画方法是基本一致 的。 丙烯材料是一种胶质,由于其特点,也就时其在绘画表现方面具有优越性,因此丙 烯材料具有的开放性和变化性的特性, 这就为丙烯材料的绘画带来了许多由于材料自身 特性所隐含的创作潜质。丙烯材料绘画创作中的堆砌笔触,提白罩染后的透明色层再进 一步塑造时可以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意外之果”。将这些“意外之果”进行选择和重 构,在画面将带来新的视觉冲击力的“意外”元素保留下来,与画面主体相结合,可以 获得画面再创造的喜悦和满足,进一步重新塑造和罩染时画面语言异常丰富视觉感增 强。透明的丙烯材料色层在画面上形成了抽象的视觉符号,从而使物质特性在画面中形 成了一种新的视觉形象。中央美术学院的材料研究表现工作室工作人员对这种提白、塑 造、罩染的技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进行大量的丙烯材料研究试验,在延续欧洲 古典透明绘画技法方面通过丙烯这种现代材料试图寻找一些新的突破点。 姜中立将现代 丙烯材料和油彩媒介进行透明色罩染相结合,为我们提供的一个新的视觉样式。 (三)对丙烯材料绘画语言的感知认识 绘画作为一种精神与内容有机融合并互为渗透作用, 形式与技巧的结合的一种艺术 实践活动,一般情况下我们把点、线、面、形态、光影、色彩、黑白等等视觉因素看成 是绘画语言的诸多构成要素。艺术家们不断地寻求具有个人独立性视觉语言,让自身精 神情感的抒发有一个独特的依托载体以求不同于他人的绘画语言形态。 他们在从不同的 题材、 视角以及不同的表现语言方式上体现着自身的艺术追求并从多层次对这个问题进 行追求和探讨。在西方古典主义时期绘画艺术奉行华贵、典雅、高尚、宏伟、和谐的艺 术追求,排斥一切粗俗的艺术语言并强调理性和共性,然而到了印象派时期,画家们不 像古典主义那样注重一丝不苟的细微刻画而是捕捉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 运用抒情式的 第三章 探索丙烯画材料的绘画语言延伸 15 表现手法用光和色彩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将这种瞬间的在构图上具有瞬间偶然性的直观 感受在画面上体现出了一个不拘一格、诗意化的意境。回顾艺术发展的历史,甚至在每 个流派以及其中的每个画家为寻求个人独特的个性语言都在抛弃、 反叛着自己原有的表 达形式。譬如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抽象表现主义领域,就是一个表现方法各异,个人 风格多样的集合。 在画家德库宁的画面上, 没有固定的形体轮廓也没有空间深度更没有比例结构甚至 连夸张,变形都未曾见到,看到的只是用色的粗糙,运笔的率性。我们所体验到的是由 于急率的运笔动势,随意的色彩布局,颜料的质感以及不 同动势而传达出来的内心深处的狂躁与不安。(如图3-2) 与此同时另一位画家纽曼却厌倦这种笔触粗放,具有凹凸 肌理,色彩舞动的表达形式,相反运用大块的色面,完全 平涂的色彩,去追求某种纯净、宁静和安详。当杜尚将签 有自己名字的小便器放在博物馆里展出时,从根本上改变 和打破了大众对于造型材料的原有认知,材料本身转化为 艺术符号,与创作构思相结合便形成为了一种新的视觉艺 术语言。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绘画的发展中对各种绘画 材料的广泛的引用,越来越多的材料开始综合地应用到画 面, 使得绘画语言的构成因素也在变的越来越繁多、 复杂。 材料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绘画语言,丙烯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绘画材料,其特性为我们 提供的是更多的视觉语言,也为绘画的创作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丙烯材料拥有传统绘 画材料无法达到的特殊视觉效果:丙烯材料的胶质感水性特质显示了丙烯区别于丹培 拉、油画等材料的厚重,也区别于水彩材料的润泽,具有独特的粉质和滋润特点的视觉 美感,但是单单把丙烯作为一种颜料使用,无法满足对丙烯材料运用的发挥。丙烯材料 本身及其所采用的媒介本身就可以成为画面的一种特殊的绘画语言其材料的优越性也 让丙烯材料在画面上呈现出其独特的艺术语言特性。 丙烯材料不同于其他绘画材料所呈 现的绘画语言,虽然丙烯材料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但其自身形成一种柔和视觉感,本身及 其媒介材料带有的胶质的视觉和触觉感触使得丙烯材料具有其独特性。 它既带有我们熟 悉的周边的物质感受,因为我们就是被现代科技文明包围的,周围充斥着都是钢铁、塑 图 3-2 女人与自行车 德库宁 19521953 年 现代绘画中丙烯材料的绘画语言 16 料等等物质,这是我们熟悉的,但却又会疏离于我们的亲切感,这是一种现代工业科技 产品带给我们的材料物质属性。丙烯材料把它同土质颜料相比较时,感受尤为深刻,我 们对人类生息繁衍的土地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受因此对土质颜料就有令人亲切的视 觉感受,因而土质材料带有天生的亲和力。把这两种绘画材料并置在同一个画面上两种 材料会形成强烈的形式对比, 科技产品的属性就与土这种客观自然物质作为一种语言有 着对话。 与此同时丙烯材料的现代科技生产的属性所带来的文化暗示也成为了其特有既 熟悉又陌生的语言表达,另外在绘画材料领域,丙烯材料的包容性也是绘画材料中无法 比拟的,它可以与水彩、铅笔、炭笔、墨汁、水粉、色粉、水调油画色、丹培拉系统甚 至油画材料结合和交替使用。俄罗斯画家扎勃罗夫把丙烯颜料同铅笔材料相结合使用, 把丙烯特有的材料制作和铅笔的单纯细腻结合起来, 形成了既具有材料感又具有绘画性 的、具有神秘感的强烈语言特点。同时丙烯材料能够和其它各种胶液混合搭配使用,并 且在综合材料、拼贴以及肌理基底的制作上有其特殊的运用,能与其他材料形成更为鲜 明的材料语言的对比并且不会影响其自身的材料性能。 丙烯材料能与其他材料的混合使 用,使不同物质的自然特性和蕴涵的精神暗示得以释放表达,并极大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历史高二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国考政治理论常识新增内容及试题(附答案)
- 药店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滑雪培训课件模板图片
-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技术在农业产业链延伸中的应用前景
- 2025年药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中级中药师-药事管理与法规)经典试题及答案
- 读书分享绘画创意
- 2025年中国大型商用纯水机数据监测报告
- 2025年中国手提灯数据监测报告
-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护理查房
- 六项精进培训感悟
- 减盐减油知识课件
- 慈善基金会财务管理制度
- 八马加盟合同样本
- 少数民族旅游业
- 架空线路拆除施工方案
- 院校讲解空乘专业
- 《柑橘病虫害防治》课件
- 《PCB材料介绍》课件
- 电子商务教师招聘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