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l l ll li rl l ll i lti f i iiil y 18 9 0 5 6 7 本人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论文中除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他人和其他机构已经撰写或 发表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启示和所提供的帮助,均 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谢意。 哆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辽宁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及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复印件或磁盘,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文授权辽宁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编入有关数据库并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学位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使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撕签名:垣丝 签名日期: w 1 7 年钿h 摘要 左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叙事完整的编体史巨著,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 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优秀的史著之一。但是其中却 有大量的巫卜鬼神事件的叙述描写,从中反映出作者崇信鬼神的观念,在今天看 来,毫无疑问属于思想糟粕,不过,书中有些巫卜鬼神事件的叙述描写也寓含着 某些积极的思想因素。如何正确看待左传中这类叙述描写,特别是对于左 传中的鬼神观念的形成原因的探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左传中的巫卜 鬼神事件的记叙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将其分为龟卜和占筮;梦占和预言两大类。 龟卜和占筮的内容归纳为军国政事和社会生活两类;梦占内容分为政治类、军事 类、泄愤类、道德类;四类;预言分为应验和未应验两类。其次,分析了左传 巫卜鬼神事件叙述描写的特点:一、在巫卜鬼神事件的叙述中寓含了“民本”思 想,二、利用巫卜鬼神事件的叙述描写为现实政治服务;三、寓惩恶扬善思想于 鬼神事件的叙述描写之中。最后,对于上述左传中的巫卜鬼神观念的形成原 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论述,指出左传中之所以具有浓厚的鬼神观念,首先是 与中国古代早期巫史不分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而在巫卜鬼神事件的叙述描写中往 往又寓含着某些积极因素,是由于春秋战国之际急剧的的社会动荡、变革,生动 的现实事例使人们看到了人事努力的重要性,这样就导致一些站在时代思想潮流 前列的思想家头脑中的鬼神观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即:虽然仍然崇信天命鬼神, 但人的主观能动意识在逐渐滋生。 最后,还说明了左传全书体现出的鬼神观念有不统一的现象,这是因为 左传一书可能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的缘故。 关键词:左传;鬼神观念;积极因素;成因 1 l l l a b s t r a c t ”z u oz h u a n ”i st h ee a r l i e s tc o m p i l a t i o no fn a r r a t i v eh i s t o r y i ti st h ei m p o r t a n t d o c u m e n t so ft h es p r i n ga n da u t u m np e r i o d ,a n da l s oi so n eo ft h em o s to u t s t a n d i n g h i s t o r yw o r k si nc h i n a h o w e v e r , t h e r ea r eal o to fd e s c r i p t i o n so fw i t c h c r a f t c u l t u r ea n ds u p e r n a t u r a lb e i n g st h a tr e f l e c tt 1 1 ec o n c e p t i o no fs p i r i t sa b o u ta u t h o r i n t o d a y sp e r s p e c t i v e i ti sn od o u b tt h a tt h e s et h o u g h t sa r ed r o s s t h ec o i n sh a v et w o s i d e s t h e s es o r c e r i e sa l s oh a v es o m ep o s i t i v ef a c t o r s h o wt ot r e a tt h es u c h n a r r a t i v ed e s c r i p t i o n si n ”z u oz h u a n ”e s p e c i a l l yf o rt h ec a u s e so ft h es p i r i t si n ”z u o z h u a n ”i st h ef o c u so nt h i sp a d e r sp a p e rb a s e do nt h ep r e v i o u sr e s e a r c h e s t a k i n g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i n s p e c t i o no f t h ee v e n t so fs u p e r n a t u r a ls p i r i t si n ”z u oz h u a n ”f i r s t l y i ti sc o n s i s t e do ft o r t o i s e d i v i n a t i o na n dd i v i n a t i o n 。d r e a m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a n dp r o p h e t i c 7 lh ef o r m e ri sm i l i t a r y a f f a i r sa n ds o c i a ll i f eo ft h ec o u n t r y ,t h el a u e ri sd i v i d e di n t ot h ep o l i t i c a l ,t h em i l i t a r y , t h ev e n t i o n ,a n dt h em o r a l ,t h ef u l f i l l e da n dn o tf u l f i l l e dp r o p h e c y s e c o n d l y , a n a l y s i s i n g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 s u p e r n a t u r a ls p i r i t s e v e n t si n”z u o z h u a n ”,n a m e l y , t h e ”p e o p l e ”t h o u g h t s ,p o l i t i c sa f f a i r s ,a n dt h et h o u g h t so fp u n i s h i n g e v i la n dp r o m o t i n gg o o d f i n a l l y , 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s u p e r n a t u r a ls p i r i t sc o n c e p t i o ni s a l s ot ob ea n a l y s i s n o t i n gt h a t ”z u oz h u a n ”h a sas t r o n gs u p e r n a t u r a ls p i r i t s i th a s c o n n e c t i o nw i t ht h ea n c i e n tt r a d i t i o n st h a tt h ew i t c hc o n c e p t si ne a r l yh i s t o r yo fc h i n a , i tl c a d st os o m ep o s i t i v ee l e m e n t s t h ei m p o r t a n c eo ft h ep e r s o n n e lr e s i s t a n c i si nt h e o c c a s i o nw h i c hr a p i ds o c i a lu p h e a v a li ns p r i n ga n da u t u m np e r i o d a 1 1t h e s et o r e t r o a c tt h em i n do ft h i n k e r sw h o mi nt h ef o r e f r o n ti d e o l o g i c a lt r e n d a l t h o u g ht h e y s t i l lb e l i e v ef a t a l i t ya n ds u p e m a t u r a l i t y , t h es u b j e c t i v e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g r a d u a l l ya c t i v e b r e e d i n g a b o v ea l l ,i td e s c r i b e st h ep h e n o m e n at h a ts u p e m a t u r a l i t ya r en o tu n i f o r m t h e r e a s o ni sz u oz h u a n ”w r i t e db yd i f f e r e n tp e r s o n si nm a n yd i f f e r e n tt i m e s k e yw o r d s :”z u oz h u a n ”;s u p e m a t u r a l i t y ;p o s i t i v ef a c t o r s ;t h er e a s o n s i i 目录 摘要i a b s t r a c t o i i 目录i 引言1 一、左传记叙鬼神之事综考3 ( 一) 龟卜与占筮的记叙3 ( 二) 梦境及梦占的记叙6 二、左传记叙巫卜鬼神事件的特点9 ( 一) 利用巫卜鬼神之事为现实自己的目的服务9 ( 二) 巫卜鬼神事件的叙写中寓含民本思想1 0 ( 三) 利用巫卜鬼神之事表达惩恶扬善思想1 3 三、左传。巫卜鬼神观念成因析论1 5 ( 一) 巫史不分的传统观念影响1 5 ( 二) 动荡变革的社会环境下人的意识的提高1 6 ( 三) 成于众手,观念不一1 8 结语o ooor a 2 1 参考文献2 2 致谢2 6 i i i i v - 趣末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左传是最早的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是研究先秦史特别是春秋时期历史 的不可或缺的文献。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优秀的史学著作之一。但是,其中却涉及了大 量的巫卜鬼神事件的叙述描写,表现出作者头脑中具有浓厚的鬼神迷信观念。自其问世 以来,就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东汉王充云:“左氏得实明矣,言多怪,颇与孔子不语怪力相反也。 【l 】晋代 范宁云( 谷梁传) 集解序:“左氏艳而富,其失也诬。【2 】杨士勋注:“谓多叙鬼神之事, 预言祸福之期:申生之托狐突,苟偃死不含受,伯有之厉,彭生之妖是也。”t 3 杉p 宗 元非( 国语) 上卜:“左氏惑于巫而尤神怪之。 【4 】清人韩菱也说左传:“好语 鬼神,易致失实。 ( 左传纪事本末序) 。【5 j 汪中在述学内篇中说:“左传除记 人事之外,天道、鬼神、灾祥、卜筮、梦之备书于策。t 6 j 今人徐中舒在左传选后 序中说:左传“好预言因果体咎而以卜筮为征验,有浓厚的迷信色彩。,【7 】朱自清在 经典常谈中说:“左传迷信卜筮,所记祸福的预言几乎无不应验,这部书大大违 背了征实的精神。 t s j 文i j 大杰先生在对左传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也指出:“左传 的民本思想并不彻底,还没有完全冲破天命、神鬼的藩篱,因此书中还存留不少落后的 迷信成分。”【9 】 也有学者在指出左传中具有鬼神迷信思想的糟粕的同时,也对其中寓含的一些 积极因素给予肯定,如钱钟书先生管锥编:“左氏记贤人君子之言鬼神,即所以垂戒 劝。从狐突、宁武予之言,则鬼神不歆非类,而依公孙侨之言,则鬼神之歆,有德无类, 从晏子之言,则昏君政失,其族之鬼神知而不享,而依内史过、史嚣之言,则国君多淙 德,鬼神且降临而亲观,君祭之,鬼神亦享之,且阳赐土地以阴速其亡。夫必降而 观其恶,是不得为聪明也,佯锡福而实促殃,是不得为正直也;依德不依 人,称为一可也,嘲为二三其德亦可也。 【lo j 指出左传的作者在记叙鬼神之事 时,也寓含人事的鉴戒之意。高亨文史述林:“晋公子重耳,想要借助秦国的力量, 取得晋国,亲自用周易占了一卦,遇到屯卦筮史是根据卦象论断吉凶,他 说:闭而不通,这是因为屯卦是震在坎下。而司空季子是根据卦名、卦象、卦辞 来论断吉凶的,他说:可以为诸侯长,必为有国之候而且处于本国则安乐,出而征 伐则威武。”【l l 】从而指出左传所记载的l - 筮之事中,本国则安乐,出而征伐则威武, 却是为现实政治服务的。 也有学者不满足于对左传记述鬼神之事及作者鬼神观念的评价,而是具体分析 其形成的原因。如童书业在春秋左传研究一书中说:“春秋时人尚言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可见鬼神在春秋时尚甚重要,至后世怀疑鬼神,春秋时此类思想尚在渐变 时期,左氏所载当时开明士大夫之论,虽或出左氏文饰,然大致尚可代表此时期思想之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部分。”【l2 】刘瑛( 左传) 、( 国语) 方术研究:“左传中写占卜,史实与占卜相互 贯穿,这些数量可观的记事,正是当时社会现实真实的记录,但早期史书之所以有这种 现象,其主要原因恐怕还与史官秉承自上古以来卜史同源史学传统有关,上古天人 不分,政治上称天而治,学术上也是天人并称,最初掌天人之事的是史官,其职事极为 广泛,兼通天人本是史官的基本修养。其记录史事的范围也随之涉及天人之间一切事 物。”1 1 3 j 刘成荣、郭宝军的( 左传) 神怪现象分析一文中说:“左传中的神怪,卜 筮,灾祥的内容,正是春秋时代生活的真实反映,也可视为史家的真实记载,是信史。” 【1 4 慵;亚军在( 左传) 梦占预言述论中说:“首先是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在 动荡的春秋时代,人们虽然部分地从商巫的迷雾中走出、有了初步的民本思想和科学认 识,但在更大的范围里仍与鬼怪神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不仅相信神灵鬼神的存 在,而且执着于鬼神对人间事务的影响,进而探究这种影响的具体内容和吉凶休咎。【1 5 】 刘丽文的论( 左传) “天德合一 的天命观引用左传、国语中的具体史料分 析了春秋时史官的职掌情况,她说:“从史官职能性质看,掌书记、策命的,侧重于人事; 掌祭、掌祝祷的,侧重于神事;司历,侧重于天事;占卜,则侧重于沟通神人。即谓史官 是一个对天文、宗教、人事、政治、历史等有广博知识的高级思想家、宗教家群体,具 有浓重的宗教品质。职业习惯、思维定势、价值取向,决定了他们在探究历史发展动因时, 天人关系、神人关系必然成为其关注的重点,这即左传在注重人事的同时还笼罩着 神秘的宗教气氛的原因。”1 1 6 j 综上所述,首先,可以看出历史上学者们对左传中的巫卜鬼神事件的记叙与描 写的评价褒贬不一。其次,大多数学者对于左传中的鬼神观念的形成的原因关注不 够,只有少数篇章偶或涉及。本文将对左传的巫卜鬼神事件的记叙作一全面、系统 的梳理归纳,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并分析其鬼神观念形成的原因,以此就教于专家 学者。 2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左传记叙巫i 、鬼神之事综考 ( 一) 龟l 、与占筮的记叙 龟卜与占筮活动在我国起源很早,在殷商时期这类活动就已经很兴盛了,因此,可 以推测,在商代已经就可能有这种活动。这两种占卜起源都很古老,以现在的考古发现 看,至少可追溯到商代。特别严格讲,龟卜是广义骨卜中的一种。若是论到骨卜的起源, 那还要早得多,尚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如我国北方龙山文化的遗址便往往出土卜骨 。 至于龟卜与占筮哪种方式出现更早,史学界的学者们普遍认为,与龟卜相比,占筮的历 史要短一些。笔者以为这种说法是可信的。筮占是与“数 相关的一种占卜方式,与龟 卜的方式相比,其解释的合理性大大提高。由此可见,二者相比,龟卜要比筮占更早一 些出现。 左传中有关龟卜和筮占的记载约有九十余处,龟卜与筮占的主要用途在于一国 的军政大事,也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婚丧嫁聚生儿育女等事。 l - 军政大事 ( 1 ) 卜征伐: 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载: 卜偃卜克王子带纳周襄王:秦伯师于河上,将王。狐偃言于晋侯日:“求诸侯, 莫如勤王。诸侯信之,且大义也。继文之业而信宣于诸侯,今为可矣。”使卜偃卜之, 曰:“吉。遏黄帝战于阪泉之兆。”公日:“吾不堪也。”对日:“周礼未改。今之王, 古之帝也。”【1 7 】 这段文字记叙的是晋文公出兵帮助周襄王恢复王位一事,在战前占卜,卜得吉兆, 僖公二十五年时候,秦伯带领军队攻打周襄王,因为在春秋时期,周王的地位已经急剧 的降低,不再象之前那样具有号召力了,取而代之的是各个诸侯国的地位开始上升,不 尊敬周王室、称霸现象屡见不鲜。狐偃对晋文公说,与其说求助于其他的诸侯,还不如 咱们打着“勤王”的旗号,各个诸侯也是比较容易相信的,而且我们是在行大义,可以 继承前人的事业,来宣扬我们的大义之举,而且,诸侯们也会比较信服,于是晋文公使 卜偃占卜,占卜的结果是吉兆,可见在当时,几乎所有的战事之前都是需要占卜吉凶的, 占卜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又如:左传桓公十一年载: 莫敖欲卜败郧师:楚屈瑕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 楚师。莫敖患之。莫敖日:“盍请济师于王? ”对日:“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 之不敌,君之所闻也。成军以出,又何济焉? 莫敖日:“卜之? ”对日:“卜以决 疑,不疑何卜? ”遂败郧师于蒲骚,卒盟而还。【1 8 】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楚军与郧师战于蒲骚,楚军担忧统帅郧人与随、绞、州、蓼联合起来对抗楚军,欲 通过占卜来预测结局。屈瑕认为战争的胜负不在于人数的多寡,而在于内部团结与否, 所以,并没有进行占b 。但从中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占b 的一个重要的用途在于预测战 争的结果。 又: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载: 晋楚鄢陵之战,晋筮击楚师,晋公筮之。史曰:“吉。其卦遇复,日:南国 蹙,射其元王中厥目。国蹙、王伤,不败,何待? ”公丛之。d 9 1 左传僖公十五年载: 秦穆公伐晋侯。卜徒父筮之:“吉。”千乘三去。三去之余,获其雄狐。1 2 0 ( 2 ) 卜祭祀: 古代祭祀是一国头等大事,何时举行何种祭祀,有时也须通过占b 来决定。如左 传襄公七年载鲁国占b 祭天的日期: 卜郊:夏四月,三卜郊,不从,乃免牲。孟献子日:“吾乃今而后知有卜筮。夫 郊,祀后稷以祈农事也。是故启蛰而郊,郊而后耕。今既耕而卜郊,宜其不从也。” 【2 l 】 三次占卜都没有得到显示的结果,孟献子认为郊祀的目的是为了祈求农业丰收,故 郊祀当在春耕之前举行,如今已经春耕已经开始了,再要举行郊祀,为时已晚,所以, 神灵是不会显示结果的。 ( 3 ) 卜享国年数: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载: 卫卜纪数:冬,狄围卫,卫迁于帝丘,卜日三百年。【2 2 】 ( 4 ) b 得天下: 左传昭公十三年载: 楚灵王卜得天下:初灵王卜曰:“余尚得天下。”不吉,投龟,诟天而呼曰:“ 余必自取之。【纠 ( 5 ) b 立嗣: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载: 穆叔论卜立嗣:已亥,孟孝伯卒。立敬归之娣齐归之子穆叔不欲,曰:“大 子死,有母弟,则立之;无,则立长。年钧则贤,义钧则卜,古之道也。”【2 4 】 左传昭公七年载: 卫襄公夫人姜氏无子,嬖人烟生孟絷。孔成子梦康叔谓己:“立元,余使羁之孙 与史苟相之。”孔成子以周易筮之,曰:“元尚享卫国,主其社稷。”【2 5 】 ( 6 ) b 立夫人: 左传僖公四年载: 4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日:“从筮。”卜人日:“筮 短龟长,不如从长。且其繇曰:专之渝,攘公之羚。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必不可。”弗听,立之。生奚齐,其娣生卓子。 2 6 】 此外,还有卜选拔、迁都、筑城、出使、巡守等等,在此不再赘述。 2 社会生活 ( 1 )i - 生育: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载: 卜成季友母之妊娠:昔成季友,桓之季也,文姜之爱子也,始震而卜。1 2 7 1 又:左传桓公六年载: 卜士负太子之礼:九月丁卯,子同生。以大子生之礼举之,接以大牢,卜士负 之,士妻食之,公与宗妇、文姜命之。【2 8 】 又:左传闵公二年载: 成季之将生也,桓公使卜楚丘之父卜之,日:“男”。【2 9 】 左传昭公五年载: 初,穆子之生也,庄叔以周易筮之,以适示卜楚丘。”日:“是将行,而归 为子祀。以谗人入,其名曰牛,卒以馁死。” 3 0 】 春秋时期,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占卜是无处不在的,以上列举的只是左传中的 很小的一部分:“i - 成季友母之妊娠”、“卜士负太子之礼:九月丁卯,子同生。以大 子生之礼举之”、“桓公使卜楚丘之父i - ;l ,日:男 等等。由此可知,春秋时期的龟 l - 占问所包含的范围还是十分的广泛的,征伐、祭祀、立君等等这些大事均一一卜问, 即便是生子也是要占i - 的。 ( 2 ) 卜婚姻: 一“ 左传僖公十五年载: 初,晋献公筮嫁伯姬于秦,史苏占之,日:“不吉”侄其从姑,六年其辅, 逃归其国,明年其死于高梁之虚。【3 l 】 这是左传之中很常见的关于婚姻的占卜,古时人们对于战争和祭祀是非常的重 视的,与此同时,春秋时候,人们对于婚丧嫁娶也是很重视的,上文所说即为一例,僖 公十五年,晋献公嫁伯姬于秦国,于是要史苏来占卜,结果占卜的预兆是不吉利:遇归 妹之睽。史苏占断后说:“不吉利。其卦爻辞上说:男人杀羊,不见血浆:女人 拿筐,一阵白忙。西邻责备,不可补偿。归妹变睽,没人相帮。“震”卦变“离 卦,也就是“离”卦变“震”卦。震为雷,离为火,胜利姓赢失败者姓姬。车子脱落 伏兔,大火烧掉军旗,不利于出师,在宗丘被打得大败。归妹嫁女,睽离孤,敌 人的木弓即将张舒。侄子跟着姑姑,六年后,逃回自己的住所,抛弃了他的爱妹,明年 死在高粱的废墟。以上各项分析,都是不吉之象,后来果真应验。 ( 3 ) 卜宅居: s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左传昭公三年载: 晏子论卜宅:及晏子如晋,公更其宅,反,则成矣。既拜,乃毁之,而为里室, 皆如其旧,则使宅人反之,且谚日:“非宅是卜,唯邻是卜。二三子先卜邻矣,违 卜不祥,君子不犯非礼,小人不犯不祥,古之制也,吾敢违诸乎? ”卒复其旧宅。 公弗许,因陈桓子以请,乃许之。【3 2 】 总之,左传中卜筮的记载很多,涉及到军政大事乃至于日常生活琐事,这一方 面是春秋时期的生活反映,同时,也可以看出作者对这类事情是很感兴趣的。否则,就 不会对此类事情不厌其烦的叙述,有时还抱着津津乐道的兴趣来写。在诸卜筮记叙中, 其预言大都与未来事件发展结果一致,也表现出作者是相信卜筮的作用的 ( 二) 梦境及梦占的记叙 古人不能理解人的作梦生理现象,因此,将梦境看作是神灵对于人生未来前景的一 种暗示。故渐渐生出占梦之术,至周代已有了占梦之官。汉书艺文志:“众占非一, 而梦为大,故周有其官。”据周礼春官记载,不仅总领占卜之事的太卜直接掌管 三梦之法,而且当时还有专门释梦、圆梦的占梦官。周礼对占梦官的职掌作了如下 的解释:“占梦,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可知当时的占卜风气盛行,以 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一日正梦,二日噩梦,三日思梦,四日寤梦,五日喜梦, 六日惧梦。”等这里不仅对占梦的方法作了说明,而且对梦的类型和所属进行了划分, 可见在当时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占梦理论。 左传中记梦共有二十七条:分别见于僖公四年、僖公十五年、僖公二十八年、 僖公三十一年、宣公三年、宣公十五年、成公二年、成公五年、成公十年、成公十六年、 成公十七年一襄公十八年、昭公元年、昭公四年、昭公十一年、昭公十七年、昭公二 十五年、昭公三十一年、哀公七年、哀公十六年、昭公十七年、哀公二十六年、以昭公 时期为最多。大多是以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来详细记述,从内容上看,主要涉及以下几 个方面: 1 政治类 例如:左传宣公三年载燕洁梦兰: 冬,郑穆公薨。初,郑文公有贱妾日燕洁,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俺。余, 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饰媚之如是。”既而丈公见之,与之兰而御 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征兰呼? ”公日:“诺”。生穆公,名之 曰兰【3 3 】 公子兰的母亲燕洁在还没有受到文公宠幸的时候,就梦见了神人送给她兰花,后果 然受到宠幸,生下了公子兰。本来以燕洁卑贱的身份,公子兰是不能继承君位的,但由 于他尊贵的兄弟们都被父亲或驱逐或杀戮,所以幸运的事情才降临到他身上,公子兰即 位,这就是后来的郑穆公。后来郑穆公病重,在他要去世的时候说,兰花死了,我也就 要死了,我是兰花托生的。割掉了兰花,我也就不会久与人事了。正如杜注所言:“传 6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言穆氏所以大兴于郑,天所启也。 穆公从一出生,他的命运就已经是定了的,就要由 他来继承君位,是上天的神明所给予的政治权利。 又如成公十年载晋候梦大厉事: 晋侯梦大厉( 恶鬼) ,搏膺而踊,日:“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 ”坏大门 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叉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 ” 日:“不食新矣。” 3 4 】 晋景公因听信谗言,冤杀了赵同、赵括,因而引来恶鬼复仇,桑田巫当着景公的面 预言不久就将死去,吃不到当年的新麦子。从此晋景公病势加重,但他非要吃到新麦子, 以示巫言不灵,并且把桑田巫叫来,看着自己吃下去。结果,正欲吃时,肚子突然发胀, 只好去上厕所,不料却掉到粪坑中溺死了。而且,景公的一个小臣因梦见“负公以登天 而“遂以为殉”。 又如哀公十七年,载卫侯梦于北宫: 卫侯梦于北宫,见人登昆吾之观。被发北面而鞣噪曰:“登此昆吾之虚,绵绵生之 瓜。余为浑良夫,叫天无辜,”公亲筮之,胥弥赦占之,日:“不害,”与之邑,置之。而 逃奔宋,卫侯贞卜,其繇日:“如鱼窥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大国。灭之将亡,阖门 塞窦,乃自后逾。”【3 5 1 卫庄公之所以会梦见浑良夫的魂魄,实则是卫庄公本人对自己昏庸无道的残忍统治 所产生的后果的恐惧,久而久之,逐渐演化在他的梦中了,同时也点明了反对昏君暴虐 的主题。 2 军事类 这方面可以以僖公二十八年记载城濮之战为例: 初,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未之服也,先战,梦河神谓己曰:“畀余,余赐汝诸 孟之麋。”弗致也,大心与子西使荣黄谏,弗听。荣季曰:“死而利国,扰或为之, 况琼玉乎? 是粪土也,而可以济师,将何爱焉? ”弗听,出,告二子日:“非神败令 尹,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既败,王使谓之日:“大夫若人,其若申、息之老 何? ”子西、孙伯日:“得臣将死,二臣止之曰:君其将以为戮,及连谷而死。i j 6 j 城濮之战的结果是晋胜楚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双方战略战术方面的原因,也 有外交策略上的较量,但是左传的作者却有意在战役之前,写楚军统帅子玉梦河神 向他索要琼弁玉缨,并许诺给楚国胜利,但子玉不肯,从荣黄劝谏子玉的话来看,作者 意在谴责子玉的吝啬。结果,由于子玉的吝啬而导致楚军败绩。这表明作者是相信神灵 梦占之事的。 3 道德类 道德类的例证在左传之中有很多,成公十七年载声伯之梦为例: 初,声伯梦涉洹,或与己琼瑰,食之。泣而为琼瑰,盈其怀。从而歌之日:“济 7 一 一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洹之水,赠我以琼瑰,归乎! 归乎! 琼瑰盈吾怀乎! ”惧不敢占也,还自郑。壬申, 至于狸倔而占之,曰:“余恐死,故不敢占也。今众繁而从余三年矣,无伤也,”言 之,之莫而卒。【3 7 】 因为古人死后含珠入殓,所以声伯以为此梦不祥,不敢占梦。声伯此梦还是有原因 的:成公十一年载,声伯为了巴结权贵,把已嫁给施孝叔的外妹强行改嫁给邰氏,这是 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生二子。后来妇人所嫁之国灭亡了,晋人归其妹于施氏,但施孝 叔在黄河边迎接她时,却“沉其二子”,妇人愤怒,“随誓施氏,这种愤怒是可想而知 的,声伯之妹的遭遇固然与施孝叔有直接关系,但始作俑者却是哥哥声伯。所以就有了 声伯梦见渡河时有人给自己食琼瑰事。后来三年过去了,都未发生什么,他认为没事了, 就不再害怕了,吐漏出心中的秘密,谁料当晚就去世了。声伯的死与他所做的梦当然没 有任何关联,但是左传却将这种神异的传闻记载下来,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对梦占 鬼神之事的迷信,同时在叙写中也寓含着对声伯的一种道德谴责的意味。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左传记叙巫i 、鬼神事件的特点 以上对左传中所记叙的巫b 鬼神事件做了简要的概述,在叙述中也偶尔涉及到 其记叙巫卜鬼神事件的特点,在这一章中,还有必要对其特点集中进行论述。 ( 一) 利用巫i 、鬼神之事为实现自己的目的服务 在本文第一章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对于春秋时期的人们对于巫b 鬼神之事是崇信 的,而且,左传的作者也深受其影响。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 在这类事件的叙述描写中,又往往表现出当时有些人也在利用人们对巫卜鬼神的崇信来 为实现自己的目的服务,包括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的目的。例如僖公二十八 年载晋楚城濮大战前夕,晋文公梦见自己与楚成王搏斗: 晋候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盛其脑,是以惧。子犯曰:“吉。我得天,楚伏其 罪,吾且柔之矣。”1 3 8 j 本来晋文公之梦并无吉兆可言,晋文公仰面朝天,楚成王伏在他身上吮吸其脑浆。 晋文公醒来之后感到非常恐惧,便让子犯为他占梦。子犯却说这是吉利的象征,晋文公 仰面朝天,是为得天之助,楚子伏向文公,是向文公服罪的表示,脑是阴柔之物,牙齿 是阳刚之物,这是象征着晋军将以柔克刚,战胜楚国。这其实是子犯为了坚定晋文公与 楚决战的信心而灵机一动的解释而已。正如杜预注云:“子犯审见事宜,故权言以答梦” 1 3 9 ,而结果也真的打消了晋文公的顾虑,为后来晋国的取胜奠定了统帅的心理基础,虽 然有很多史学家对左传中的无处不在的龟b 、筮占等等颇有微词,但是我们从中亦 可以看出左传作者运用鬼神描写的良苦用心,可以看出大量鬼神描写穿插在行文中 的原因:首先是在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当时人们的认识决定了;其次,就是 在春秋时候是文史不分的,所以当时的史书出现了许多类似于文学性的描写也是不足为 怪的;总之,就是当时的统治者利用鬼神思想或当时人们对卜筮的流行看法得到解答。 卜筮是用来决疑的,在众论纷纭时,用卜筮来裁决人事,以释众疑,统一意向,便于行 事。换言之,不过是利用占卜的结果将自己的意志合理合法化,使大家信服,利用神在 人们头脑中的位置和威信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或是统一人们的不同意见,为自己的目的 服务。 又如僖公三十二年载晋文公死后,晋人为之下葬,灵柩刚刚出了国都,“柩有声如 牛,卜偃使大夫拜,日: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h 们灵柩 中怎么可能发出牛鸣一样的声音? 此事确实显得很诡秘,联系当时秦军偷袭郑国,而晋 国在要不要在觳山伏击秦军事上,内部是有争议的,以先轸为代表的主战派极力主张利 用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在觳山设伏,以求得在秦晋争霸战中占得先机。所以,这次灵 柩牛鸣,极有可能是主战派做的手脚。而卜偃之占,更明显是借神灵之意,向反战派施 压。而最终的结果是晋军统一了思想,伏击秦军,取得觳山大捷。 - : 一 辽宁师l j 范大学硕士:学- 7 - :i 位论文 。 u tv lj l 三大= 芊= 啊工业t r 义 在战争中利用龟卜和占筮的手法,所显示出来的种种“神的预示:,来说服众人的 例子比比皆是。在庙堂之上,也是“政客”所常用的一种手法,如僖公十年载骊姬加害 太子便是一例: 骊姬谓太子日:“君梦齐姜,必速祭之。太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 4 妇 鲁僖公四年,骊姬对太子说:“君王梦见了你的母亲齐姜,必须要马上去祭祀。 太 子于是到曲沃去祭祀自己的母亲,回来把祭肉送到君_ t j i j 里去( 古代祭祀完毕必须把祭 肉送回到君王那里去) ,正值僖公在外打猎,归来已是几天之后的事情了,然后骊姬在 肉里面下毒之后,才把祭肉呈给僖公,以此来陷害太子,来为自己儿子的继承大业的道 路上扫清障碍。 实际上骊姬所说的梦纯属子虚乌有,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即使自己所生 的儿子奚齐为太子。要实现此目的,就必须要除掉太子申生。所以骊姬才杜撰出晋献公 梦见了申生死去的母亲的事情,要申生立即去曲沃去祭祀自己的母亲,回来后便把祭肉 送到献公那里去,古代祭祀完毕必须把祭肉送回到君王那里去,正值献公在外打猎,归 来已是几天之后的事情了,然后骊姬在肉里面下毒之后,才把祭肉呈给僖公。又有意识 先给狗尝,结果毒死了狗。借此让献公怀疑太子有谋害自己以取而代之的阴谋。 谷梁传僖公四年对此事说得更为明确: “骊姬欲为乱,故谓君日:吾夜梦夫人趋而来,日:吾苦畏。胡不使大夫将 卫士而卫冢乎? ”h 2 3 由此可见,在政治、社会秩序都很好的时候,天下有道,像n ? l 、作乐、出兵征 伐这一类的大事,都是由最高统治者天子决定。在政治、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的时候,天 下无道,像这一类的大事就由诸侯决定了。诸侯决定这一类大事,大概经过十代,政权 就会丧失。由大夫决定这一类大事,大概经过五代,政权就会丧失。由大夫的家臣掌握 国家大权,大概经过三代,政权就会易主。如果天下有道,国家的政权决不会落在大夫 手里,如果天下有道,庶人就不议论国家的政治。孔子所说的“天下有道”,显然是指 西周奴隶主贵族阶级还能维持它的统治的时期。他所说的“天下无道”,是指东周以来 奴隶主的统治日趋崩坏的时期。这是他用奴隶主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而提 出来的一般的原则,但是通常时候,诸侯或是其他的阶级在攫取政权的时候,都是会利 用龟卜、筮占来实现自己的这个之目的。 ( 二) 巫l 、鬼神事件的叙写中寓含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是春秋战国之际兴起的一种进步的思潮,它体现了封建时代开明的政治 家、思想家的政治主张,春秋时期的民本思想,在某种程度来讲,是来源于这一特定的 历史时期所产生的进步的哲学思想意识层面上的东西,在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的殷 商、西周时代,实质上来讲,天道鬼神思想已经开始瓦解和动摇,人的思想意识开始占 据新的头脑领域,人们对于“天命鬼神”关系做出了新的阐释,从传统的重视天道转而 改成重视人事,民本思想也就应运而生了,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本思想也表现的越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来越突出,它的基本内容是:通过爱民、抚民、富民、教民以及取信于民、尊贤使能等 政治措施,来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左传中的“民 的思想概 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可以应用于各种广泛的范畴,但是,当时大部分还是指春秋 时期的奴隶和平民以及统治阶级里面的下层在内的广大群众,从左传的记载中可以 看出,在春秋时期,上层统治者已经开始认识到了民本思想的重要性,民本思想使统治 者实现其统治和巩固君位的决定因素。事实证明,失去民心者将会失去君位。乃至失去 生命。所以,当时明智的统治者通常在合适的时候给予人民一点小恩小惠,来使自己的 统治更加的稳固,以此来防止人民不堪重负的时候产生的暴动,民心向背、得民与否也 是战争胜败、是否拥有君位的决定因素,是关系到霸业成败的关键,如曹刿论战等 等都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民本思想在春秋时期思想大解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 了殷周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人的价值观念的一种更新,从左传的记载来看,自春秋 时期以后,有关“保民”、“爱民 、“得民”、“恤民”、“成民 、“利民”的论述越来越多, 说明民本思想越来越为统治者和进步思想家所重视,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孟子等等其 他后世著作的思想倾向。 由这一基本思想内容,还衍生出在对待人与鬼神的关系上,更加看重于人事,礼 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神而远之。 【4 3 】周初思想家周公姬旦在中说,天是不可信的,君主要重视德行的,而不是完完全全的 相信天命鬼神来治理国家,这是不可行的。由此可见,随着历史的发展,完全屈从于天 命神鬼的宗教观念,逐渐在起变化。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未能事人,焉能事 鬼。即天人两不相关,由天道而知人道,岂非妄诞? 这充分显示了天命思想的衰退, 民本思想的抬头。左传中类似的记叙很多,兹举数例,以见一斑,如桓公六年载: 王毁军而纳少帅。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季梁止之,曰:“天方 授楚,楚之赢,其诱我也。君何急焉? 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 于民而信于神也。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民馁而君逞欲,祝史以祭,臣 不知其可也。”公日:“吾牲栓肥艚,齐盛丰备,何则不信? 对曰:夫民,神之主也, 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m j 少师董成追击楚军,随侯将要答应,季梁阻谏说:“楚国现在是很赢弱,君王急什 么呢? 我听说小的能够战胜大的,小的方法也可以办到大的事的,对百姓很亲和;中肯, 还要对神很信任和尊敬;也就是说既要对百姓友善,施恩与百姓,又要相信神明,只有 两者兼顾,这样才能够成事业。”而桓公却认为:自己祭祀用品很丰厚,神明就会帮助 他,季梁则提出民众才是神灵保佑的主体,所以,真正聪明的君主,往往要先致力于让 民众生活富裕,然后才考虑致力于敬神。这就是一种民本思想。虽然,季梁并没有否定 鬼神的存在,但却将民众的生活问题置于首位。将敬神与保民有机地统一起来了。 又如,昭公七年载: 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晋候问于士文伯曰:“谁将当日食? ”对日:“鲁卫 l l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恶之,卫大,鲁小。”公曰:“何故? ”对曰:“去卫地如鲁地。”于是有灾,鲁实受 之。其大咎其卫君乎! 鲁将上卿。公日:“诗所谓彼日而食,于何不臧者,何也? 对日:“不善政之谓也。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故政不可不慎也。 务三而已:一日择人,二日因民,三日从时。 【4 5 】 古人对日食的出现感到很恐惧,总要与灾异联系起来,所以,当天空出现了日食, 晋候问士文伯说:“谁将会受到日食的惩罚 ,士文伯回答说:“鲁国和卫国会遭受灾难, 卫国的灾难大,鲁国的灾难小 ,这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的政治上都有过错,而相比之下, 鲁国的过错更大,所以,鲁国将承受更大的灾难。并提出一国之善政的要害有三:一是 要善于选拔人才;二是顺从人民的意愿;三是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制定适宜的政策。 这就是将神秘的天灾与国之政治的善恶联系在一起了。 又:昭公十七年载: 郑裨灶言于子产曰:“宋、卫、陈、郑将同日火。若我用罐鲜玉瓒,郑必不火。” 子产弗与。结果郑国果然发生了火灾。至昭公十八年,裨灶曰:“不用吾言,郑又将 火。”郑人请用之,子产不可。子大叔日:“宝以保民也,若有火,国几亡,可以救 亡,子何爱焉? ”子产日:“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 灶焉知天道? 是亦多言矣,岂不或信? ”遂不与。亦不复火。m 子产在裨灶第一次预言应验的情况下,仍坚定地否定裨灶的预言,这是难能可贵的。 他所提出的“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 反映了时人对天人关系认识的最 高水平。他认为裨灶“是亦多言矣,岂不或信 ,实是对所有占星预言乃至其它神秘预 言之所以应验的合理解释。除了郑国的子产外,齐国的晏婴也明确地表示对当时流行的 占星预言的不信任。他认为星象的变异与国家的政治并没有什么关系,而君王是否有好 的德行才是最重要的。昭公二十六年载: 齐有彗星,齐侯使镶之。晏子日:“无益也,只取诬焉,不贰其命,若之何攘之? 且天之有彗也,以除秽也。君无秽德,又何攘焉? 若德之秽,攘之何损? 诗日: 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君无违德, 方国将至,何患于彗? 诗曰:我无所监,夏后及商。用乱之故,民卒流亡。若 德回乱,民将流亡,祝史之为,无能补也。 4 7 】 这里晏婴劝谏齐侯不要去祭祷,实际上也就否定了一般人所认为的彗星的出现会带 来灾祸的观念。在天人关系上晏婴强调人的主观努力,不关心天象的变化。子产、晏婴 的思想都表现了时人对天人关系的认识有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此处晏子劝诫齐侯, 不要看到彗星等怪异现象时候,就去祈祷神明保护。人不发挥自己的主观因素,一味求 助神明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左传中此类内容极多,如庄公十年载齐鲁长勺之战前,曹刿问鲁庄公“何以 1 2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战? ”庄公答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都给予否定,当庄公言及“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时,曹刿才给予肯定的 答复,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庄公十四年载两蛇斗于郑南门外,郑伯问于申纤, 申纤说:“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二 1 4 引庄公三十二年载周内史过和虢史嚣分 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知识点背记讲义
- 酸性燃料电池课件
- 老年人临终关怀护理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专项复习:首字母填空(含答案)
- 热点20 减负-2021年中考英语作文热点精彩范文
- CN120198048A 基于集装箱物流的多式联运端到端供应链协同管理方法
- 配镜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配网设计基础知识培训
- 2025版燃气设施改造升级与安全检测服务合同
- 2025版室内批白施工智能化管理与服务合同
-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警示教育
- 高一学生手册考试试题及答案
- 廉政参观活动方案
- 律师事务所客户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 孕妇学校健康教育课件
- 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培训
- erp权限管理制度
- 2025年重庆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真题解读答案讲解(课件)
- 厦门垃圾分类题目及答案
- 湘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第1课 桑叶和蚕宝宝 课件T内嵌视频
- (中职)仪器分析技术(项目1-15)配套教材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