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逸周书》名词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逸周书名词研究 专业:汉语言文字学 研究生:袁跃指导教w - 魏启鹏 摘要:逸周书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典籍,其不仅记载了大量史事,还涵盖了 周人治国治民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道德文化思想、军事思想、社会思想 等。名词是所有词类中最能反映思想意识、时代文化的一个大的词类。对逸 周书名词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名词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现象,对先秦汉语词 汇史、先秦文化史的深入研究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论文以朱右曾先生逸周书集训校释为底本,参照黄怀信先生等编撰 的逸周书汇校集注,对逸周书名词进行深入挖掘。 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首先介绍逸周书的版本流传、历代注家情况及 逸周书词汇研究现状;其次介绍逸周书名词的究方法、研究意义和研 究材料。 第二章介绍逸周书名词的分类标准,为下一步的具体操作奠定理论 基础。内容主要涉及到字与词、词与词组、词与词的义位的区分,名词的划界, 名词的分类等,并简要说明了名词结构分类和意义分类的目的、方法和主要类 别。 第三章详细研究逸周书名词的结构分类。包括单纯词的语音结构类 和复合词的语法结构类。其中,重点研究偏正式复合词和联合式复合词。最后, 对逸周书名词的结构分类特点加以小结。 第四章是逸周书名词的意义分类部分。共分两节,分别对逸周书 的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进行细致研究,并在充分描写的基础上总结其词汇特 点。其中,普通名词又按主题分类法具体展开。该部分采用穷尽式的统计方法 和图表说明法。 第五章研究逸周书名词的文化内涵。分为三节。第一节,挖掘逸 周书人名文化,考察其命名理据和思想内涵;第二节,探讨逸周书的思 想文化,围绕周人对“天命”的理解展开;第三节,分析逸周书的政治文 化,揭示其以和为贵、和谐执政的政治理念。 关键词:逸周书名词结构分类意义分类文化内涵 h a s t u d yo n t h en o u n i ny i z h o u s h u s p e c i a l t y :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p h i l o l o g y p o s t g r a d u a t e :y u a n 。v u es u p e r v i s o r :w e iq i p e n g a b s t r a c t :“y i z h o u s h u ”i sav e r yi m p o r t a n tb o o k ,n o to n l yr e c o r d st h eh i s t o r yo fa l o to ft h i n g s ,b u ta l s oc o v e r st h ez h o ud y n a s t yp e o p l eg o v e r n i n gt h ec o u n t r y s p o l i t i c a lt h i n k i n g ,e c o n o m i ct h i n k i n g ,m o r a l a n dc u l t u r a lt h i n k i n g 、m i l i t a r y t h i n k i n g 、s o c i a lt h i n k i n g ,a n ds oo n i nm o s tp a r t so fs p e e c ht or e f l e c tt h ec u l t u r a l i d e o l o g y 、t i m e s ,t h en o u ni st h el a r g e s tp a r t so fs p e e c h t h e r ei sn od o u b ti th a s i m p o r t a n te f f e c t i o nt os y s t e m a t i cr e s e a r c h i n g , a n a l y s i s i n g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a n d t h eb a c k g r o u n dc u l t u r a lp h e n o m e n o no ft h en o u ni n ”y i z h o u s h u ”a n dt ot h e p r e q i nc h i n e s eg l o s s a r yh i s t o r y 、p r e - q i nc u l t u r a lh i s t o r y sd e e pr e s e a r c h t h et h e s i s b a s i n g o i lm r z h u y o u c e n g s ”a n n o t a t i o n a n da m e n d i n g t o y i z h o u s h u ”,a c c o r d i n g t o m r h u a n gh u a i x i n s ”d e e p l y a n n o t a t i o na n d a m e n d i n gy i z h o u s h u ”i sd i g g i n gt h o r o u g h l yt o t h em e a n so ft h en o u ni n ”y i z h o u s h u ” t h ef u l lt h e s i sa l t o g e t h e rd i v i d e si n t of i v ec h a p t e r s c h a p t e rii s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 f i r s t i n t r o d u c i n gt h es p r e a do ft h ev e r s i o na n da l l p r e v i o u sd y n a s t i e sn o t es i t u a t i o nt o y i z h o u s h u a n d t h ep r e s e n ts i t u a t i o no f g l o s s a r yr e s e a r c ht o ”y i z h o u s h u ”s e c o n d ,i n t r o d u c i n gt h er e s e a r c h i n gm e t h o d ,t h e r e s e a r c h i n gs i g n i f i c a n ta n dt h er e s e a r c h i n gm a t e r i a lt ot h en o u n s i n ”y i z h o u s h u ” c h a p t e ri ii si n t r o d u c i n gt h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c r i t e r i ao f t h en o u n si n y i z h o u s h u f o rp r o v i d i n g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b a s i sf o rn e x ts t e p m a i n l yr e l a t e dt ot h ew o r da n d p h r a s e 、w o r d sa n dt h em e a n i n go ft h et e r mo fd i s t i n c t i o n ,t h et e r m o ft h e s u b m i s s i o n ,t h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t h et e r m ,a n d ab r i e fd e s c r i p t i o no ft h em e a n i n go f i i i t h et e r ms t r u c t u r eo ft h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m e t h o d sa n dt h ep u r p o s e o f 、m a j o rc a t e g o r i e s c h a p t e ri i is t u d y si nd e t a i lt h et e r ms t r u c t u r eo f t h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i ny i z h o u s h u ,i n c l u d i n gt h es i m p l ew o r d so ft h ev o i c et y p eo fc o m p o u n dw o r d s a n dg r a m m a t i c a ls t r u c t u r eo ft h ec a t e g o r y a m o n gt h e m ,f o c u so np a r t i a lo f f i c i a l c o m p o u n dw o r d s a n dt h ej o i n t c o m p o u n d w o r d s f i n a l l y , s u m m a r i z e s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e so ft h es t r u c t u r eo ft h en o u n si n ”y i z h o u s h u ” c h a p t e r1 vi s ap a r to ft h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t ot h em e a n i n go ft h et e r mi n y i z h o u s h u ”i ti sd i v i d e di n t ot w o e a c hm e t i c u l o u s l yr e s e a r c hp a t e n tn o u n sa n d c o m m o nn o u n s ,a n ds u m m a r i z ei t sv o c a b u l a r y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nf u l ld e s c r i p t i o n b a s i s a m o n gt h e m ,t h eg e n e r a lt e r m sa n ds p e c i f i ct h e m a t i c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s t a r t s o m eo ft h ee x h a u s t e d u s eo fs t a t i s t i c a lm e t h o d sa n dc h a r t st h a tl a w c h a p t e rv s u m m a r i z e st h ec u l t u r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 so ft h eb o o ko f y i z h o u s h u , i n c l u d i n gp e r s o nn a m e sc u l t u r e ,p h i l o s o p h ya n dt h er u l i n gp o l i t i c a li d e a s k e y w o r d s :”y i z h o u s h u ” n o u nc o n s t r u c t i v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m e a n i n g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c u l t u r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 i v 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及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塾星堕塾握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承诺:已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版与论文纸本的内容一致。如因不符而 引起的学术声誉上的损失由本人自负。 本人同意所撰写学位论文的使用授权遵照学校的管理规定: 学校作为申请学位的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著作权拥有者须授权所在大学拥 有学位论文的部分使用权,即:1 ) 己获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学校规定提交印 刷版和电子版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2 ) 为教学和科研目的,学校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或解密后的学位 论文作为资料在图书馆、资料室等场所或在校园网上供校内师生阅读、浏览。 论文作者签名: ) 荔 y 妒多年午月g 日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关于逸周书 一、逸周书的版本流传及历代注家情况 逸周书,本名周书,最早称为“逸周书”的,是东汉许慎,见于他 的说文解字。自清朝修四库全书,题名为逸周书,书名就此确定。 逸周书传世版本,有十二种。其中,卢文貂校正本影响较大,自此本出, 各旧本渐转式微,除非校刊,世人几不读旧本。后之新刊新印,亦多采用此较 。全书内容,包括:礼书、史纪、训诰、政论、政令、说教、兵书等,刘向 题为“周时诰誓号令也”,汉书艺文志则题为“周史记”,更为贴切妥当。 逸周书内容庞杂、各篇时差较大。有西周原作,有本出西周而经春秋( 襄 昭以前) 整理、加工、改写者,有作于春秋早期者,有作于春秋中期者,有作 于襄、昭时期者。现存逸周书最早注本是晋代孔晁注。到了清代,才开 始有人认真研究。卢文昭有汲冢周书十卷校证补遗,王念孙有逸周书杂 志四卷,陈逢衡有逸周书补注二十二卷,俞樾有周书评议一卷,朱右 曾有逸周书集训校释十卷。民国时期,陈汉章有周书后案三卷,刘师培 有周书补正四卷。解放后,一些学人如郭沫若顾颉刚李学勤等几位先生研 究了其中个别大篇章。全书的校理,到来9 0 年代才由黄怀信先生主持完成。 黄怀信先生主先后出版逸周书源流考辨( 1 9 9 2 年) ,逸周书汇校集注( 与 人合作,1 9 9 5 年) ,逸周书校补注译( 1 9 9 6 年) 及逸周书校补注译( 修 订本,2 0 0 6 年) 二,逸周书的词汇研究现状 逸周书的词汇研究几乎全都集中在词汇注释方面,详见上文。真正意 义上的词汇研究成果极少。关于此方面的专著至今仍是空白。单篇论文方面, 主要有叶正渤 语词研究,罗家湘 格言研究,周玉秀 的句尾语气词“哉”及相关问题。不难发现,逸周书的词汇 研究十分薄弱,这与其在内容考释,时代考证、版本源流考察等方面的热火朝 。参见逸周书校补注译( 修订本) 序言部分,页7 3 。 参见逸周书校补注译( 修订本) 序言部分,页6 3 。 l 天的局面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二节关于逸周书的名词研究 一、研究方法 1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本文拟对逸周书名词作穷尽性的搜索和统计,进而加以认真细致的描 写和分析,在量的统计及频率计算上力求做到客观准确。 2 综合运用传统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将音韵、文字、训诂相结合 要准确切分出每一个名词,必须建立在对词义的准确把握上;除了参考前 人的随文注释外,综合利用传统训诂方法也很必要。 3 运用现代语言学相关理论 综合运用语义学、语法学、修辞学的理论成果,科学划分词类,准确解释 词义。 4 对比研究的方法 对比前人考释,对比先秦汉语特点,在透视名词文化特征时,将商周对比 研究并系联相关文化现象,以更好揭示逸周书名词特点及其文化特征。 二、研究意义 1 逸周书自身的重要文献价值 李学勤先生认为:“逸周书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典籍,汉书艺文志 列于六艺,对研究先秦历史文化很有价值”曹道衡先生、刘跃进先生在先 秦两汉文学史料学中指出:“逸周书是研究古代史和上古文学史的重要史料。 逸周书不仅记载了大量史事,上至文、武,下终灵、景;还涵盖了周人治 国治民的政治思想、管理思想、经济思想、道德文化思想、军事思想、社会 思想等。对于研究管、商、孟、荀等先秦诸子的思想渊源及中国古代思想史、 民族关系史乃至天文地理史和文学史,也都十分有用。特别是研究周公及孔予 儒学思想的渊源,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转引自黄怀信逸周书汇校集注序言部分,页1 。 见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第1 6 0 页,中华书局2 0 0 5 年版。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 修订版) ,页l 。 2 2 专书研究的重要性 王力先生在其汉语史稿,绪论中指出:“要写好一部汉语史,必须首 先作专书的研究,这是基础,然后才有可能作断代的研究”。 专书词汇研究是专书研究的基础。何乐士先生在古汉语语法研究论文集 中精辟地指出:“专书词汇研究是汉语词汇史乃至整个汉语史研究的基石;专 书词汇研究的成果是检验自己或前人成说的有力武器;专书词汇研究是专题词 汇研究的重要依据;专书研究是比较研究的必要条件;专书研究是建立新的理 论的一个重要途径。 3 专书研究中名词地位的重要性 名词的数量很多,句法地位也最重要。然而,由于学界将更多的热情投注 于动词研究,致使关于名词的研究相对薄弱。目前,对于名词的研究又以通论 为主,立足于对现代汉语的一般研究,习惯于借鉴西方语言学理论。由此,断 代专书的名词研究就更显薄弱。张文国先生在左传名词研究中说:“关于 先秦汉语名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一是忽视了古今汉语的差异,盲目认同,简 单地以西文的语法理论来套汉语,汉语的民族语言特点也就不容易发现了。实 践上,主要表现是:不重视对名词的研究,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到动词等词类身 上去了”。 另一方面,名词是所有词类中最能反映人们思想意识,时代文化的一个大 的词类。逸周书作为先秦时期的典籍,其内容涉及到政令、礼制、兵戎、 史实、说教、诸子思想等,书中名词数量可观,种类繁多,很有必要进行全面 深入的研究,为洞察当时社会形态和人们的思想意识作些基础性的铺垫。 三,研究材料 论文以朱右曾先生逸周书集训校释为底本,参照黄怀信先生等编撰的 逸周书汇校集注。为更好地把握文意,主要参考黄怀信先生的逸周书校 补注译( 2 0 0 6 年版) 。对一些争议较大的词语,还注意参阅学界最新研究成 果,择善而从。 o 张文国, 名词研究第l l 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 第二章逸周书名词的分类 第一节名词的确定标准 一、字与词 字与词联系紧密。先秦汉语单音词居多,字和词一一对应的关系较为突出。 但是,汉字终究是记录汉语中词的书写工具,汉字并不等同于词,两者并非简 单的一对一的关系。吕叔湘先生指出,字的地位大致与语素相当。在古汉语 中,字可以是表音符号,作为连绵词的组成部分;字还可以是黏着语素,作为 合成词的一部分。而对于上古汉语,一个词有时可用几个汉字表示,这就是通 常说的“通假 现象。 二,名词与名词词组 关于词与词组的划分,语言学界仍存争议。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上古汉语 处于词汇发展的不定型期,大部分多音节还处在由词组向词过渡的阶段,并据 此提出了“过渡词”的概念。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程湘清先生在先秦双音 词研究中提出的四个判断词与词组的标准,本文拟采用此标准。下面将结合 实例,详细说明。 1 从语法结构上区分 1 1 包含一个语素的双音组合,各音节不能保持相对独立,此双音节为词。 如:在子憋身人首,脂其腹炙之霍则鸣日“在子 。王会 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麇角解,又五日水泉动。时训 “在子 、“蚯蚓”均是双音词。 1 2 包含两个语素的双音组合,在中间或前后加上别的词语( 主要是虚词) , 其意义和功能基本不变的,可认定为词组,反之是词。 如:率用十五,绥用士女。允文 “十五同“什伍”,即什伍之制,“十五不能改成“十与五 ;“士女” 即女士,指成年男女,“士女”可改成“士与女”,意思功能均不变。按,夏 小正:“绥多女士 。故“十五 为词,“士女 为词组。 2 从词汇意义上区分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第1 4 页,商务印书馆,1 9 7 9 年版。 4 2 1 只包含一个语素的双音节组合,意义上不能拆开来理解,这种组合是 词,即联绵词。如:在子、蚯蚓、仓庚、蟋蟀等。 2 2 双音节组合的两个语素,最初各代表一个概念,组合后共同表达一个 新概念,此种组合是词而不是词组。此类词常通过比喻引申形成新义。 如:凡有事,君民守社稷宗庙,而先衰亡者,皆失礼也。武纪 五教允中,枝叶伐兴。小明武 例一中“社”、“稷”原来分别表示土地神、五谷神,组合在一起,喻指“国 家”。例二中“枝叶 喻指“诸善政 。 2 3 包含两个语素的双音节组合,在具体语境中,其中一个语素表达概念 意义,另一个并不能或者实际上不再表达概念,此组合是词。 2 3 1 另一个语素是附加成分,包括前附式和后附式。 如:汝慎守勿失,以诏有司,夙夜勿忘,若民之向引。文儆 师旷日:“吾闻王子,古之君子,甚成不骄。”太子晋 例一中“有司”意为“官吏,“有”是前附加成分,无实义。例二中“君 子为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统称,常与“小人、“野人”对举,意为“品德高 尚的人”,“子”是后附加成分,无实义。 2 3 2 另一个语素实际上不再表达概念,此组合是词,即偏义复词。 如:不谷不德,政事不时,国家罢病,不能胥匡。大匡 古代诸侯封地称“国”,大夫封地称“家”。后世以“国家”为“国”之通 称,“国家”为偏义复词。 2 4 双音节组合的两个语素,原来表达的概念是相同或相近的,组合后共 同抽象出一个新概念,此组合是词而不时词组。 2 4 1 相同概念组合 如:惠用元元,文侮其寡。大明武 说文:“元,始也,从一从兀”;“元元”,指百姓,其意义不是原义的 简单相加,通过重叠,抽象出一个新的概念,此组合是词。 2 4 2 相近概念组合 如:和均乡里,以匡辛苦。柔武 道德博厚日“文”。谥法 其中,“辛苦”、“道德”结构固定,意义凝固,皆为词。 2 5 组合在一起的两个语素,是逸周书中所特有的或者是表达一个特 定的概念的,此组合是词而不时词组。 如:不释太约,见利忘亲。宝典 在周,其维天命。大开武 昔者玄都贤鬼道废人事天,谋臣不用,鬼策是从史记 其中,“太约”、“天命”、“鬼道”均视作词。 2 6 简缩组合、固定组合的意义不能看作是两个语素的简单叠加,其结构 相对独立不能扩展,此组合是词而不时词组。 如:心有四佐,不和日废;地有五行,不通日恶;天有四时,不时日凶。 武顺 其中,“四佐”、“五行”、“四时、分别是“肝、脾、肺、肾 、“木、火、 土、金、水 、“春、夏、秋、冬”的简缩形式,应视作词。 2 7 人名、地名、国族名等专称所表达的意义凝固,此组合是词。 如:成王、南宫百达、太公望、鲜原等。 3 从修辞特点上区分 同一语境中,凡处于相同句式的相同位置上的双音节组合,其中至少有一 个已确定为词,则其它双音节组合可考虑为词。 如:挤社稷,失宗庙,离坟墓,困鬼神,残宗族,无为爱死矣。武纪 其中,“挤社稷”为动宾词组,“社稷 作宾语,可确定为词;则“宗庙”、 “坟墓”、“鬼神”、“宗族”均可考虑为词。 4 从出现频率上区分 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量变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发生质变。语言 的发展变化也是如此。先秦汉语正处于双音词化阶段,从发展的眼光,按照从 宽的原则,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组合可考虑为词。如:大命( 5 次) 、天下( 3 7 次) 等。在具体操作中,我们把出现频率在三次以上的,一般情况下视作词。 当然,此条作为区分标准只能是辅助手段,只有在前三个标准难以区分的情况 下才予以采纳。 总之,区别词和词组是一件具体而棘手的工作。上述判断标准应综合应用, 6 统筹考虑。其中,结构标准最可靠,但却受制于古文献资料;意义标准采纳度 最高,最符合汉语特点及汉语研究实际。特别地,四个标准有时也不能完全区 分出词和词组的界限,考虑到汉语发展实际,我们更多的采纳从宽的原则和遵 循意义的标准。 三、词与词的义位 古代汉语单音词居主,要表达丰富的言语意义必然采纳一词多义的方式。 我们在确定词的标准时,理应将词的义位纳入考虑。多于一个“词 有多个义 位的情况,我们将采纳以下标准。 1 一个“词 各义位在语音和词性上无差别,各义位间引申关系明显,可 视作同一个词。 如:民生而有欲、有恶、有乐、有哀、有德、有则。文酌 德将为则,振于四方。和寤 例一中“则 有“法,处事法则之义,例一中“则 可理解为“制 度,典范”,二者语义差别不大,引中关系明显,故视作同一个词。 2 一个“词各义位间意义差别明显,其语法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应视作不同的词。 如:三日鄙,鄙以权庶。五权 地庶则荒,荒则摄。五权 例一中“庶”意为“平民”,为名词。按,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三后 之姓,于今为庶。” 例二中“庶”意为“众多”,是形容词。按,左传昭公十六年:“郑其 庶乎! ”杜预注:“庶几于兴盛”。故两者应视作不同的词。本文中,为加以区 分,我们采取如下办法: 庶1 ( 平民)庶2 ( 众多) 3 一个“词 各义位间意义差别明显,尽管其语法性质没发生变化, 仍视作作不同的词。 如:及王者之所行道,率其属而巡戒命。职方 子惟民父母,致厥道,无远不服。 芮良夫 7 例一中“道”意为“道路”,名词;而例二中“道 有“职责 之义,名 词;但二者意义差别明显,应视作不同的词。 4 一个“词”引申前后意义差别较大,且发生了语音变化,应视作不同的 词。 如: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文传 长胜短、轻胜重疾胜迟,武之胜也。武称 例一中“长 读为端纽阳韵上声,有“生长 之义;例二中“长 读为定 纽阳韵平声,含“长度”义,指兵器言。因此,两“长应处理成两个不同的 词。 四、名词的划界 名词表示人、事、物。从句法功能看,名词主要充当主语、动词( 能愿动 词例外) 的宾语、定语和判断句的谓语,一般不作状语。从结合关系看,名词 可以受多种实词性词语的修饰,包括形容词、代词、数词、数量短语及名词本 身,一般不受副词修饰。这些特点对名词的确定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但是,名词的划界仍是语言学界长期争论的话题,主要表现在名词与动词 的长期纠葛,划分不清。为此,语言学界积极探索,提出了“名词化 、“名物 化”、“名动词 等观点。但上述说法并未根本解决名动纠葛。号先秦汉语实词 模糊性强,名动纠葛更为突出,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是名词的兼类与活用。李 佐丰先生在先秦汉语实词( 2 0 0 3 年版) 中提出了常态和变态、数量和质量 两个参照纬度,我们在解决名词的兼类与活用问题上采纳了此标准。 第二节逸周书名词的分类 从语法学史看,汉语关于名词的分类几乎不曾离开过意义半步。马氏文 通( 1 9 9 8 年版) 按照词的意义进行词的划分,把名词分为“公名 ( 相当于 时下的“普通名词 ) 和“本名”( 相当于时下的“专有名词”) 两大类,在“公 名 下又分“通名 ( 相当于时下的“抽象名词 ) 和“群名”( 相当于时下的 详见王珏,现代汉语名词研究,页9 1 2 。 详见李佐丰,先秦汉语实词,页5 - 9 。 “集合名词) 。尽管按词义分类赋予了较强的主观色彩,但一百多年来马氏 文通的分类体系一直沿承下来i 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 后,伴随着语言学界对名词语义小类的深入研究,在三个平面理论的指导下, 名词的分类日趋多样、复杂、精密。最引人瞩目的来自于语义的细化分类研究, 如王珏在现代汉语名词研究( 2 0 0 1 年版) 把名词分为称谓名词、身体器官 名词、植物名词、抽象名词、集合名词、生命义名词、歧义名词、同义名词等 八大类。 本文根据先秦汉语的特点,吸收传统语言学研究的优势,从两个角度对名 词进行归类。即名词的结构分类和语义分类。名词的结构分类又具体分为单纯 词的语音结构类和复合词的语法结构类。在复合词的语法结构类上详尽描述偏 正式复合词和联合式复合词,为研究逸周书名词文化内涵打下基础。 在语义分类上,本文将全书名词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两大类。专有名 词又包括人名、地名、国族名和其它,普通名词下又分为实体名词和抽象名词。 每个大类按照主题分类法又分为若干小类。当然,分类也存在难以穷尽和交叉 重复现象,但逸周书名词的全貌已基本凸显,这就为进一步研究逸周书 名词的文化内涵夯实了基础。 另外,由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的特殊性,本文暂不作研究。 9 第三章逸周书名词的结构分类 在结构上,逸周书名词同先秦汉语一样,以单音词为主;同时,多音 节名词也在逐步发展中。本章主要研究多音节名词,包括单纯词和复合词。由 于专有名词结构上的特殊性,本章暂不作研究。 第一节单纯词的语音结构类型 单纯词有两个或多个音节( 以两个为主) ,并将音节连缀起来表达一个整 体意义,即只有一个语素,是上古汉语复音化的一个重要手段。逸周书名 词中复音节的连绵词共2 7 个。 一、双声连绵词 共有2 个,分别是:鳖封( 2 ) 、在子( 3 ) 。 二、叠韵连绵词 共有2 个,分别是:螳螂( 2 ) 、距虚( 2 ) 。 三、叠音词 共有4 个,分别是:生生( 2 ) 、费费、邛邛( 2 ) 、麇庶。 四、非双声叠韵连绵词 共有1 9 个,分别是:仓庚( 2 ) 、善芳( 2 ) 、乘黄( 2 ) 、蚯蚓( 2 ) 、 蝉蛇( 2 ) 、蝼蝈( 2 ) 、鹗旦( 2 ) 、蟋蟀( 2 ) 、翡翠( 2 ) 、兹白( 2 ) 、戎 菽、驹赊、半夏( 2 ) 、苏挺( 2 ) 、奠耳( 2 ) 、喻冠、比闾( 2 ) 、星施( 2 ) 、 稃苡( 2 ) 。 o “( 2 ) ”,表示“鳖封”在逸周书中共出现2 次。凡在逸周书中出现2 次以上的名词,首次 出现时皆用此法予以标注。以下同。 1 0 第二节复合词的语法结构分析 一、偏正式复合词 逸周书名词中偏正式复合词极具特色,共5 3 0 个,占名词复合词总数 的7 3 0 0 。本节分别从语义和词性的角度研究这类复合词。 ( 一) 从语义看构成 顾名思义,偏正式复合词包括两个组成要素。居前者是偏语素,居后者是 正语素,前者对后者进行限制,后者规定了概念的中心内涵,两者紧密结合, 相互制约,共同表达一个新的概念。这种方式比较符合中国人的言语交际和思 维特点,在复合词中占有优势地位。从正语素看,主要涉及人、物、事三方面。 1 正语素的意义表示人的,共2 0 4 个。 ( 1 ) 正语素是“人,共3 3 个。从偏语素的限制意义看,又具体分为: 形容品德境界的有:圣人( 4 ) 、贤人( 2 ) 、邪人( 3 ) 、佞人1 ( 奸邪 之人) 、佞人2 ( 巧言之人) 、小人1 ( 卑鄙之人)、大人( 2 ) ,共7 个。 表示身份地位的有:农人、小人2 ( 普通百姓) 、小人3 ( 技勇之士) 、 民人、庶人、友人、主人( 2 ) 、大行人、篱人( 6 ) ,共9 个。 说明处所地域的有:国人、商人、殷人、巴人、共人、方人、b 人、南人, 共8 个。 表示存在状态的有:先人、后人( 4 ) 、后之人、友人、古人,共5 个。 表示生理性别的有:妇人( 2 ) ,共1 个。 表示属性的有:远人( 3 ) 、外人、沈人,共3 个。 ( 2 ) 正语素是“士”,共8 个。从偏语素的限制意义看,又具体分为: 形容品德境界的有:哲士( 2 ) 、智士( 2 ) ,共2 个。 表示身份地位的有:武士、王士、庶士、泰士、弥士、嬖御士,共6 个。 ( 3 ) 正语素是“子”,共1 6 个。“子”既可表示儿子、孩子义,又可表示 对人( 主要是成年男子) 的尊称。从偏语素的限制意义看,又具体分为: 形容品德境界的有:君子( 6 ) 、天子( 2 3 ) 、孝子,共3 个。 表示身份地位的有:宗子( 3 ) 、太子( 5 ) 、王子( 2 1 ) 、余子( 4 ) 、 胄子( 2 ) 、嬖子、私子、孤子、甲小子、中子,共1 0 个。 表示年纪长幼的有:小子( 2 0 ) 、幼子( 3 ) 、冲子( 4 ) ,共3 个。 ( 4 ) 正语素是“夫 ,共1 1 个。说文夫部:“夫,丈夫也。从大。一, 以象簪也。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日丈夫”。 “夫”,指 成年男子,从偏语素的限制意义看,又具体分为: 形容品德境界的有:媚夫( 2 ) 、善夫、狂夫,共3 个。 表示身份地位的有:大夫( 2 ) 、农夫、士大夫( 2 )、宾大夫、丈夫、 匹夫、武夫、命夫,共8 个。 ( 5 ) 正语素是“父”,共5 个。在这里,“父”表示对成年男子的尊称, 从偏语素的限制意义看,又具体分为: 形容品德境界的有:言父、显父、正父( 2 ) 、谋父( 2 ) 、讥父,共5 个。 ( 6 ) 正语素是表示民众意义的“民、姓 ,共1 2 个。从偏语素的限制意 义看,又具体分为: 形容品德境界的有:献民、小民( 2 ) 、下民、顽民,共4 个。 表示身份地位的有:农民、黎民、庶民( 2 ) 、生民,共4 个。 表示数量的有:百姓2 ( 1 8 ) ( 普通平民) 、万民( 3 ) 、万物、兆民( 3 ) , 共4 个。 ( 7 ) 正语素是表示君王义的“王、帝、主、公、伯、君等,共2 4 个。 从偏语素的限制意义看,又具体分为: 形容品德境界的有:明王( 1 2 ) 、幽王、谋主、圣王,共4 个。 指明统治区域的有:楚王、殷王、晋候、邦君、国君,共5 个。 表示身份地位的有:上帝( 1 7 ) 、天帝、大帝、大王、帝王、天王( 2 ) 、 天宗、人君,共8 个。 表示存在状态的有:先王( 4 7 ) ,共1 个。 表示数量的有:二王、百王、三公( 5 ) 、五帝、五伯、诸侯( 2 9 ) ,共 6 个。 ( 8 ) 正语素是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如“祖、后、舅、母 等,共2 5 个。从偏语素的限制意义看,又具体分为: 形容品德境界的有:烈祖,共1 个。 。万物,谓万民、百姓。逸周书太子晋:“分均天财,万物熙熙,非舜而谁能”,黄怀信注。 1 2 表示排行次第的有:皇祖( 3 ) 、高祖、大祖、中舅、伯舅、末孙、伯父 ( 3 ) 、三叔、+ j l ,共9 个。 表示族别亲疏的有:公族、外戚、父兄、母后、外婚、后祁、后嗣、异姓、 同姓、内姓、后亲,共1 1 个。 表示数量的有:二后、列祖、三族、五宗,共4 个。 ( 9 ) 正语素是表示官职级别,如“臣、官、君 ,共5 4 个。从偏语素的 限制意义看,又具体分为: 形容品德境界的有:瞑臣,共1 个。 表示身份地位的有:大臣( 3 ) 、小臣( 4 ) 、大伯、大官、下臣、小官、 大祝、少祝、亚祝、宗祝、势臣、上官、太史( 8 ) 、小史、大宗( 2 ) 、太宗、 小宗( 2 ) 、少宗( 2 ) 、弥宗、左史、庶吏、大正( 1 0 ) 、宗正、正长、鸟师、 太师、尹师、士师、鼎大师、牧伯、冢卿、神巫,共3 2 个。 表示所处地域的有:里君、国伯、里居( 2 ) 、采君、夫家君、州伯、闾 率、野宰、乡正、家相( 2 ) ,共1 0 个。 表示数量的有:百官( 2 ) 、五官、三卿、三公、九卿、百吏、三吏、三 监( 2 ) 、百执事、百僚、诸公,共1 1 个。 ( 1 0 ) 正语素是表示身份技能的,共1 个。从偏语素的限制意义看,又具 体分为: 表示数量的有:百工,共1 个。 ( 1 1 ) 正语素是表示境界学养的,如“圣、神、民”,共6 个。从偏语素 的限制意义看,又具体分为: 形容品德境界的有:大圣( 2 ) 、元圣、天神、天民,共4 个。 表示存在状态的有:先圣,共1 个。 表示数量的有:百神,共1 个。 ( 1 2 ) 正语素是表示性质的词,共9 个。从偏语素的限制意义看,又具体 分为: 表示褒贬评价的有:美男、美女( 4 ) 、淫妇、比党,共4 个。 表示数量的有:三老、二女,共2 个。 表示属性的有:耆老、肴老,共2 个。 表示所处地域的有:商孽,共1 个。 2 正语素的意义表示物的,共1 9 5 个。 ( 1 ) 正语素是表示植物的词,共l o 个。从偏语素的限制意义看,又具体 分为: 说明颜色的有:白茅,共1 个。 表示数量的有:三种、四种、五种( 2 ) 、百草,共4 个。 表示类属的:靡草( 2 ) ,王瓜、莞蒲,共3 个。 表示属性的有:素草、苦菜( 2 ) ,共2 个。 ( 2 ) 正语素是表示动物的词,共4 4 个。从偏语素的限制意义看,又具体 分为: 形容大小程度的有:鸿雁( 6 ) 、皇鸟、孔鸟,共3 个。 说明颜色的有:兹白牛( 2 ) 、吉黄之乘,共2 个。 表示数量的有:六畜( 4 ) 、四扰、五扰、六扰( 2 ) 、三牧,共5 个。 表示类属的:猕猴、风鸟( 2 ) 、鸾鸟、家畜、野兽、寒蝉( 2 ) 、田鼠( 2 ) 、 皋鸡、野禽、鸣鸠( 2 ) 、狡犬( 2 ) 、夷羊、蛰虫( 6 ) 、虽马、每牛( 2 ) 、 土蝼,共1 6 个。 表示年龄的有:童羊、童牛、童马,共3 个。 表示性别的有:牡羊、牡豕,共2 个。 表示状态形状的有:比翼鸟、飞蝗、露犬、反舌( 2 ) 、甲虫( 2 ) 、文马 ( 2 ) 、翼鸟、嗣犬、赚羊( 2 ) 、文麈,共1 0 个。 表示褒贬的有:玄鸟( 4 ) 、鸷鸟( 3 ) ,共2 个。 表示用途的有:时鸡,共1 个。 ( 3 ) 正语素是表示地理环境的词,共1 5 个。从偏语素的限制意义看,又 具体分为: 形容大小程度的有:大水1 ( 4 ) ( 大海) ,共1 个。 说明颜色的有:黄泉,共1 个。 表示状态形状的有:明水、泉池、原野、砾石,共4 个。 指明领属的有:疆土( 2 ) 、城沟,共2 个。 指明方位的有:下土、西土( 5 ) 、远土,共3 个。 1 4 表示数量的有:四海( 4 ) 、三江、 ( 4 ) 正语素是表示行政区划的词, 具体分为: 五湖,共3 个。 共2 5 个。从偏语素的限制意义看,又 形容大小程度的有:大国( 3 ) 、小国( 6 ) ,共2 个。 说明数量的有:六州( 2 ) 、九州( 4 ) 、万国( 2 ) 、三州,共4 个。 表示属性的有:平国、顷国( 2 ) 、覆国、事国、孤国、屠国、弱国、敌 国( 3 ) 、僻国、胜国、庶国( 2 ) ,共1 1 个。 指明领属的有:王城( 2 ) 、县鄙、商邑、国都、王国、冀州,共6 个。 指明方位的有:下国、下邑,共2 个。 ( 5 ) 正语素是表示天象的词,共6 个。从偏语素的限制意义看,又具体 分为: 说明颜色的有:白露( 2 ) ,共1 个。 表示数量的有:九列、九星,共2 个。 指明方位的有:东风,共1 个。 表示属性的有:阳气、阴气( 2 ) ,共2 个。 ( 6 ) 正语素是表示饮食味道的词,共4 个。从偏语素的限制意义看,又 具体分为: 表示数量的有:九谷、五谷、五味,共3 个。 表示类属的有:樊菜,共1 个。 ( 7 ) 正语素是表示服饰的词,共1 4 个。从偏语素的限制意义看,又具体 分为: 表示数量的有:繁露( 5 ) 、百金,共2 个。 说明颜色的有:黄金、采衣,共2 个。 表示属性的有:玄珠、庶玉、宝玉、玉石( 2 ) 、天智玉( 3 ) ,共5 个。 表示材料的有:麻衣,共1 个。 表示用途的有:朝服( 3 ) 、衮衣、佩衣、佩玉,共4 个。 ( 8 ) 正语素是表示处所的词,共4 7 个。从偏语素的限制意义看,又具体 分为: 形容大小程度的有:大社、太祠、大庙、大庭、少庭、崇台,共6 个。 1 5 表示属性的有:宗宫、考宫、宗庙( 3 ) 、路寝、明堂( 8 ) 、正户、同里、 营墙、泉池、盟府,共1 0 个。 指明方位的有:邻家、东门、西门、内台、南门、北门、东宫、后宫、南 郊、东隅、中阶、西阶、北阶,共1 3 个。 表示领属的有:室市、库台、周庙、商郊( 2 ) 、应门、闳门( 2 ) 、鹿台、 天室、陧唐、周室、王室,共1 1 个。 表示数量的有:五库( 2 ) 、五宫、四郊、四荒( 2 ) 、四邻、八方、四方 ( 1 1 ) ,共7 个。 ( 9 ) 正语素是表示器具的词,共1 8 个。从偏语素的限制意义看,又具体 分为: 表示材料的有:金版( 2 ) 、玉硅、蒲席,共3 个。 表示领属的有:斧柯、刀刃,共2 个。 表示用途的有:浴盆、明器,共2 个。 形容颜色的有:黄钺( 5 ) 、玄钺,共2 个。 表示数量的有:九鼎,共1 个。 形容大小程度的有:太卒、轻吕( 3 ) 、太白( 2 ) 、小白、小钺、大钺、 太常、俨矢,共8 个。 ( 1 0 ) 正语素是表示交通设施的词,共5 个。从偏语素的限制意义看,又 具体分为: 表示类属的有:常车、兵车、轻车、戎车、次车,共5 个。 ( 1 1 ) 正语素是表示身体器官的词,共1 个。从偏语素的限制意义看,又 具体分为: 表示数量的有:四枝,共1 个。 ( 1 2 ) 正语素是表示财货的词,共6 个。从偏语素的限制意义看,又具体 分为: 表示数量的有:万财( 2 ) ,共1 个。 表示属性的有:公货、女货、宝物、方贿、天财,共5 个。 3 正语素的意义表示事的,共9 7 个。 ( 1 ) 正语素是表示本原规律的词,共1 9 个。从偏语素的限制意义看,又 1 6 具体分为: 表示数量的有:五行1 ( 4 ) ( 谓金木水火土) 、三极( 3 ) 、百物、万物, 共4 个。 形容大小程度的有:大道( 3 ) 、小道、大命( 5 ) 、大约、小命、吴天、 皇天( 2 ) ,共7 个。 表示属性的有:天道( 4 ) 、天命( 1 5 ) 、武道、王会 、帝命、天号、鬼 道,共7 个。 表示褒贬的有:上天,共1 个。 ( 2 ) 正语素是表示言语的词,共1 0 个。从偏语素的限制意义看,又具体 分为: 形容大小程度的的有:微言,共1 个。 表示褒贬的有:讹言、谄言( 2 ) 、善言、恪言,共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江苏省兴化市广元实验学校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全国导游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应急管理试题库及答案
- 江苏南通市启秀中学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福建师范大第二附属中学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甲乙丙三方广告宣传合同范本:大型文化节活动
- 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费用及探望权协议
- 双方协议离婚房产分割及子女抚养教育金保障协议
- 专科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
- 离婚贷款房产分割协议及财产分割调解执行书
- 个人出行安全承诺书合同(2篇)
- DB11-T 2021-2022 12345市民服务热线服务与管理规范
- 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课件学习教案
- 安永校招在线测评真题
- 《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教学大纲
- 质量信得过班组培训课件
- DL∕T 1768-2017 旋转电机预防性试验规程
- 妇科手术后腹胀的护理
- 工程建设监理收费标准(发改价格【2007】670号)
- 保密室搬迁方案设计
- 2024外研版初中英语单词表汇总(七-九年级)中考复习必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