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说文解字》以义会意字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会意字有两种,一种是以形会意字,一种是以义会意字。本文主 要对说文中的以义会意字展开多角度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章 节:篼一章,简要说明以形会意字,由此对比说明何谓以义会意字; 第二章,探寻以义会意字存在的依据字符义化。同时,也简要说 明以义会意字产生形成的过程;第三章,说文以义会意字的具体 判定。确定判定依据内容标准和形式标准,据此标准,统计说 文中的全部以义会意字;第四章,说文以义会意字的分类。本 文主要从逻辑构成方式和字符意义拼合这两个角度对说文以义会 意字进行分类;第五章,简单分析说文后续发展的以义会意字。 通过对说文以义会意字的全面研究,我们发现这是一项有意 义、有价值的研究,本文的某些结论进一步揭示了会意造字法的丰富 内涵,对全蘧认识与理解汉字的形义关系提供了一些新的研究视焦, 对今后深入研究会意字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会意字;义符;以义会意字;字符义化 a b s t r a c t am e t h o d so f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w e r ed i v i d e di n t ot w o c a t e g o r i e s :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 w i t h m e a n i n g a n da s s o c i a t i v e c o m p o u n d sw i t hf i g u r e 。t h i s a r t i c l e m u l t i a n g l e s t u d i e da s s o c i a t i v e c o m p o u n d sw i t hm e a n i n go fs h u o w e n t h ef u l lt e x tw a sd i v i d e di n t of i v e c h a p t e r s :f i r s t l y , a b r i e f d e s c r i p t i o n w a sp l a n n e dt oa s s o c i a t i v e c o m p o u n d sw i t hf i g u r e ,w h i c hc o m p a r e dt on o t ew h a ta s s o c i a t i v e c o m p o u n d sw i t hm e a n i n gw a sp l a n n e d ;s e c o n d l y , t h i sp a r te x p l o r e dt h e b a s i so f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w i t hm e a n i n g 一一c h a r a c t e rm e a n i n g a t t h es a m et i m e ,t h i sp a p e rd e s c r i b e ds i m p l y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w i t h m e a n i n gh o wt oh a v eaf o r m ;t h i r d l 3 ;s p e c i f i cd e t e r m i n a n ta s s o c i a t i v e c o m p o u n d s w i t hm e a n i n go fs h u o w e n 。b yt h i ss t a n d a r d ,w ec a r ls t a t i s t i c a l la s s o c i a t i v e c o m p o u n d sw i t hm e a n i n go fs h u o w e n ;f o u r t h l y , w e s t u d i e d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w h i c hm a i n l yf r o mal o g i c a lm a n n e ra n dm e a n i n g c o m b i n eo f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w i t hm e a n i n go fs h u o w e n t h i sp a p e r m a i n l yt w op e r s p e c t i v ew h i c hal o g i c a lm a n n e ra n dm e a n i n gc o m b i n e c l a s s i 黟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w i t hm e a n i n go fs h u o w e n ;f i f t h l y , w e a l s o a n a l y s i s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t h e f o l l o w u p o fm e a n i n gc o m b i n e c h a r a c t e ro fs h u o w e n 。 w ef o u n dt h a tt h i si saw o r t h w h i l ea n dv a l u a b l er e s e a r c h s o m eo ft h e c o n c l u s i o n so ft h i sp a p e rf u r t h e ri n d i c a t er i c hc o n n o t a t i o no fc r e a t i o no f a s s o c i a t i v e c o m p o u n d s w i t hm e a n i n g i ta l s o p r o v i d e s s o m en e w p e r s p e c t i v ef o rw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u n d e r s t a n d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f i g u r ea n d m e a n i n g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i tc a l lb eu s e da sr e f e r e n c et o s t u d y 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 ke yw o r d s :a s s o c i a t i v e c o m p o u n d s ;m e a n i n gc h a r a c t e r ;a s s 。c i a t i v e c o m p o u n d sw i t hm e a n i n g ;c h a r a c t e ru s e da sm e a n i n go n e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磊开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他机 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纯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 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舞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王豫蛐 t 门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浙江师范大学有关保露、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扫描等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浙江师范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 媒体上发表、传播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协议。 研究生虢王亚鼠翩躲姻括隰洲毒。 _ j 一 刖茜 一、问题的提出 会意字有两种,是以形会意字,_ 是以义会意字。但一些文字学家在研 究说文解字( 以下简称说文) 会意字时,并未对这两种类型的会意字进 行明确的划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等书中,把所有 的会意字都看作意义的结合。在刘师培小学发微等文中,把会意字看作是 以形会意字。 一些文字学家已经注意到以义会意字的存在,其论著中也有所提及。如裘 锡圭先生文字学概要一书中把会意字分为以形会意字和以义会意字,杨五 铭先生在文字学中提到的“比意会意 ( 相当于本文所讲的以义会意字) 等。 以上的论著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材料和有益的借鉴。虽然他们注意 到了| 丛义会意字的存在,但缺乏对以义会意做深入的、系统的研究。本文对说 文中存在的以义会意字遴行全面描写、分析,以期总结以义会意字产生的一 般机制及其以义会意造字的各种方式。 本文选取说文以义会意字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 第一,说文在文字学研究方面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它是中嚣文字学的 奠基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 第二,说文成书在一个特殊时期。它问世于东汉,当时隶书已在民间普 及,古文几近废绝,芷处于早期汉字体系到后期汉字体系的更迭阶段。许慎从 维护古文经学的立场出发,力求做到“今叙篆文,合以古籀。”丽此时的篆文是 秦统一中国后为书同文而推行的规范化文字。因而,以义会意字在说文中 具有生存的土壤。 第三,小篆上承甲骨文、金文,下启隶楷,是连接古今汉字的桥梁和纽带, 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汉字构形系统的研究,必须选择一个共时的 文字系统,对汉字进行断代的描写,说文保存的小篆字系是进行断代描写的 渗汪秘范大学鞭: :学位论文 最好切入点。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根据前辈学者对会意字的研究成果以及对以义会意造字法的揭示,我们首 先阐述了会意与以义会意的一般机制,并尝试揭示以义会意的重要规律字 符义化的问题。然后依据一定的标准多角度地描写、分析说文中的全部以 义会意字,对其进行详细的分类,以期揭示以义会意复杂的形义关系。说文 中的全部以义会意字以附录的形式辑录于文焉。 本文以共时和历时楣结合的方法对说文数义会意字进行研究。共时的 方法,如研究会意字的分类、以义会意字鲶定义、说文以义会意字的具体判 定及其分类等等。在对说文以义会意字进行静态分析时,对其也进行历时 的研究。以探寻说文以义会意字的形成蒡爨发展的原因为途径,推及整个以 义会意字系统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在石定果先生说文会意字研究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说文会意字的结 构。尤其在探讨异体结合会意字时,石先生将会意字看成“词的复合程序 ,按 照语法关系分析会意字,给本文的研究提供重要借鉴。 2 瑟汪黼范天学蹶l :学使论文 第一章会意与以义会意 一、会意及其机制 会意作为六书之一,从汉代开始已颇受文字学家的关注。刘歆七略、班 麟汉书、郑众周礼等书中,探讨了会意的名目和次第,但并未对会意建 立界说。自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开始,会意的概念才具体化。 说文解字叙:“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掬,武、信是也。 此乃许 慎为会意下的定义及所举例字。但后世学者在理解这一定义时,是与其特定时 代文字发展特点相联系的,着眼点不同,对许君定义理解的侧重点亦不同,具 体解释也不尽相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字义结合说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於六书为会意,凡会合二字以成语,如一大、人 畜,止戈皆是。 又,“会意者,合谊之谓也”,又谓“凡会意之字,日从入言、 从止戈,两全书蠹容为浅人增一从字,大徐本尤甚,绝菲许意打。段注 举“一大、“人言 、“止戈”等倒支持其观点。蔼恰恰这几个例字推翻了他的 观点。“一大为“天”,“天”不是会意字,嚣是象形字。“天甲骨文作“吴 ( 合集2 0 9 7 5 ) ,象入的正恧并突出其头部之形,本义为“头顶”,帮“颠 和指事符号“ 构成指事字“宏 。 ( 1 2 ) 刃: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 说文刃部) “刃”小篆作“旁 ,它妇表示具体形象的“彝和表示指事符号的“、” 构成一个指事字,表示刀口( 刀的最锋利处) 。 2 。3 形符与其他形符构成以形会意字。例如: ( 1 3 ) 取:捕取也。从又从耳。( 说文又部) “取 甲骨文作“ ”,形符“q ”( 耳朵) 与“寰”( 手) 共同构形,表示 以手取耳之状。在古代,战争杀敌或畋猎获兽,一般以取下左耳为记功的凭证。 ( 1 4 ) 之:出也。象辨过中,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说文坐 部) “之小篆作“坐”,从小篆形体还不能明确看出“之”的本义。其实,“之 甲骨文作“笪”( 合集2 0 5 4 4 ) ,由形符“”( “趾”的初文,脚义) 和“一” ( 出发地) 构成以形会意字,表示“前往,到( 某地) 之义。诗经墉风载 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需要指出的是,“之”所从的“一”( 出发地) 与“本”所从的“一”功能 并不相同。 ( 1 5 ) 本:木下圈本。从术,一在其下。( 说文木部) “本”小篆作“斋”,“一 标示树的根部,只是一个指事符号,不能表示 一定嚣意义。丽在“之”中的“一”表示一定的意义,代表一定的实物或意象, g 激汪烬莲大学疆士学位论文 属于非成字的表意字符。因此,不能将二者混同对待。 ( 二) 以形会意 以形会意依附于形符而存在。形符要到生活中寻找具象的图形,给人一种 丽面的展示。如“及 ,说文又部:“逮也。从又从人。 它是以“式”( 手) 抓“夸” 人) 构威“亥”( 合集4 9 0 ) ,表示追及之义,以形会意最初是通过 这种形象结合体现的,追求图形细节的展示,对图形整体的依赖性强。出以形 会意方法构成的会意字为以形会意字。倒如: ( 1 6 ) 伐:击也。从入持戈。说文入都) 小篆“伐 作“蘑”,故许慎分析为“从入持戈”,嚣以一入手持戈的形象 会击打之意,其实“伐”的甲骨文作“覆”( 合集2 8 0 2 9 ) ,形符“t ”( 戈, 表示兵器) 、“多 ( 人) 构成“伐”字,用兵器砍人头,表示杀伐之义。 ( 17 ) 秉:禾束也。从又持禾。( 说文又部) “秉 甲骨文作“砥 ( 合集1 7 4 4 4 ) ,形符“孓( 禾) 、“是 ( 手) 相 结合构成“秉”字,表示禾束之意,即手拿一把禾的意思。诗小雅大圈: “彼有遗秉,此有滞穗。 用此种方式造的会意字是对象形字的进一步发展,但它又不同于复体象形 字。在复体象形字中,一个图形对另一图形只起陪衬作用。例如: ( 1 8 ) 州:水中可居日州,周遘其旁,从重川。( 说文川部) “州”甲骨文作“陬( 合集8 5 0 ) ,表示水中可居的小块陆地。“州 是 复体象形字,为了取象于局部而采用厕出整体的方法,即为了强调水中“小块 陆地”,而连带画出“水”。如果没有“水 的存在,可能将中间的图形看成其 他事物,容易弓l 起混淆。丽以形会意字是两个( 以上) 处于平等地位的字符的 结合。如前所讲“伐”字,由“戈”与“入”构成,这两个形符在构成“伐” 时,二者的作用同等重要。 。 以形会意字也不同于下面所讲的以义会意字,从表面上看,以形会意字和 以义会意字没有什么不同,都以字符组合丽构成。但二者字符的功能是不同的。 9 激江鼎范大学续士擎楚论文 构成以形会意字的字符须还原成具象的图形,而构成以义会意字的字符勿须还 原为具象的图形,它只是借用字符并组合成为一种意义的表达方式,如“不+ 正”就是为了表达“歪 之“不正”义,其字符所表示的字义不必象作为形符 的字符一样表示本义( 多为事物本身) ,还可以是假借义,引申义或常用义等。 三、义符和以义会意 ( 一) 义符 形符要到现实世界中寻找具象鹃图形,丽义符却与形符不弱,它勿须还原 为其象的图形。前文讲到义符是根据字义参与构字的字符,如“雀”字所从的 “小”。“小 甲骨文作“;( 合集2 1 3 8 6 ) ,一般认为是沙粒的象形,嚣沙 粒为细小之物,故可以表示一切细小之义。“小”与“隹”( 说文释为“短 尾禽之总名也”) 构成“雀”时,并未用“小”的字形义“沙粒”的形象参与构 形,丽是用其字符义“小”参与构形,表示小鸟之意。 一般来说,构成以义会意的义符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 义符具有词汇意义 义符用其常用义、引申义、假借义等参与构形。例如: ( 1 9 ) 否:不也。从口从不。( 说文口部) 小篆“不作“雨 ,故说文:“不,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 也。不 是象形字。但在构成“否”字时,“不 已不再用自身形象构字,而 是用其假借义( 表示否定副词的“不”) 构字,此时的“不”属于义符。而“口” 虽然是用其本义构字,但由于“口”这个字使用频率较高,本义已转化为常用 义,故“口 也可以看作义符。 ( 2 0 ) 赤:南方色也。从大从火。( 说文赤都) 小篆“大”作“犬9 99 故说文:“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 “大”是象形字。但在构成“赤”字时,“大 不髯以自身的形象( 郎字形义“大 入”) 构形,丽是用其字符义( 表示大小的“大”) 构形,又,“大”表示大小之 意时,使用频率很高,此时的“大”也可看作常用义。“火”用的是常用义,因 l o 濒注婚蓬大学矮士学位论文 此,“大 和、火”都可以看作义符。 2 义符具有语法意义 义符具有语法意义指两个( 或以上) 的义符在构字时,其中至少有一个义 符以谓词的形式出现。这里说以谓词的形式出现,并非说义符事实上具有谓词 的性须,丽只是在构字的过程中,形式上起到这样的作用。例如: ( 2 1 ) 懑:烦也。从心从满。( 说文心部) “懑”小篆作“器”,说文分析其字形为“从心从满”,“满”在构字的 过程中起形容词的作用,因为心里塞得满满的,所以才会烦。如许慎所讲,“懑, 烦也。”札记闻丧:“孝子亲死,悲哀志懑,故匍饲丽哭之。” ( 2 2 ) 敖:出游也。从出从放。( 说文放部) “敖”小篆作“熬”,故许慎分析其字形为“从出从放”。说文解字注: “邶风豳:以敖以游。敖、游网义也。从赦,取放浪之意。”“擞”、 “放”在构成“敖”字时,都是以动词的形式在起作用,表示出去放浪义。即 许慎所讲,“敖,出游也。诗小雅鹿鸣:“我有旨灏,嘉宾式燕以敖。 但有一种情况,与以上说法不符。例如: ( 2 3 ) 袜:履石渡水也。从水从石。( 说文水部) “砾 小篆作“f l c ,许慎分析为“从水从石,表示履石渡水义,即踩着 石头渡过水。“水”与“石在构成“袜 时都不是以谓词的形式在起作用,而 是以名词的方式其作用。因此,以上所讲义符所具有谓词的特点,可作为判定 义符的一个标准,但是进入构形阶段后,是否为义符,还要根据在构形过程中 的功能进行具体判定,在第三章中会进一步谈到此问题。 ( 二) 以义会意 以义会意依义符而存在,它不同于以形会意,它是义符通过一定的方式组 合而构成。如“掰”,表示两个手分开义。其它的还有“凭”、“尖”等,用此种 方式构成的会意字为以义会意字。在以上所举的例字中,笔者并没涉及到这样 的情况,如“糨”,说文牛部:“豳岁牛。从牛从四,四亦声。 那么,对于 浙江静蘧大学冁l :攀位论文 “掰”类字与“牺”类字,我们是应该等同划一还是将其彻底区分呢? 我们应 该区分以义会意字与亦声字,同样,也要区分以义会意字与合文。 1 以义会意字与亦声字 本文研究的以义会意字主要指狭义概念上的以义会意字,即纯以义会意字。 如“山”与“高”结合构成的“嵩”字,表示山高之义。而广义的以义会意字, 实际上还包括一部分会意兼声字。留一部分会意兼声字具有以义会意字的特点。 例如: ( 2 4 ) 冶:送死麓中含玉也。从玉、含,含亦声。( 说文玉部) 小篆“玲 作“玲 ,许慎解释为“从玉、含 。在构字时,“玉”、“含 都 是作为义符使用的,“玉”用其常用义,丽“含”起动词的作用,两个字符又可 以连读成语,“冶”具备构成以义会意的要件,可以看作是以义会意字。:但义符 “含”又兼有表声的作用,与前面所讲的“嵩”又不完全相同,因此,“玲”应 烃入广义的以义会意字。 ( 2 5 ) 营:甘卿也。从舯从甘。( 说文卿部) “菅”乃是会意兼声字。说文解字注:“苷,从舯甘声,此以形声包会意。” 又,说文通训定声:“苷,从卅,从甘,甘亦声。 “甘”、“草”是作为义符使 用的,二字符又通过语言上的逻辑关系结合。“苷 具备构成以义会意字的要件, 但“甘又兼表声音,可将其归入广义的以义会意字。 说文类似的例字还有:夯、胖、龆、诏、意、樊、猗、殒、谜、眇、 窥、腥、黩、倦、相、施、萸、贫、睨、憨、意、滋、鞣、鞅、敛、腔、醌、 保、憨、油、洗、娣、婢、嫫、龉、姓、料、鹨、鞭、罄、柘、袷、讷、飑、 酣、磨、馁、陌、隙、癃、翠、煤、蠲、挺、擘、镖、羞、展、奘、婚、坪、 均、倾、慌、儋、觫、绷、敦、界、弄、錾、篓、忘、蔑、彝、姻、苷、蒺、 伍、佰、静i 、嫌、歇、够、牺等字。 本文把会意蒹声字纳入广义酶以义会意字羹,前提是会意蒹声字属于会意字,因为其符 台会意字的特点,如,般,卷四鼻部:“以鼻就舆也。从鼻从臭,奥亦声。”“鼻”、“舆” 豫字符结含表示“懿莽就臭”之义。 1 2 但并非所有的会意兼声字都是以义会意字,下面的例字就不具有以义会意 字的特点。例如: ( 2 6 ) 鼓:击鼓也。从支从壹,壹亦声。( 说文支部) 小篆“鼓作“黢”,许慎解释为“从支从点”。在构字时,“支”、“壶”两 个字符并不是义符,而是作为形符使用。字符“益以“鼓”的形象在起作用, 据许说“鼓”为手拿棍棒击鼓之意。但“壹”同时又兼表声;阑此,“鼓 因纳 入到广义的以形会意字。 ( 2 7 ) 孰:捕罪人也。从虱从牵,牵亦声。( 说文牵部) 小篆“孰”作“鞍”,据此,许慎解释捕罪入也。“孰”甲骨文作“辕 ( 合 集5 9 4 4 ) ,字符“牵是作为形符傻焉的,表示刑舆,字符“强”也是作为形 符使用的,表示有罪的人,但“牵 同时又兼表声,因此,“孰 露纳入到广义 的以形会意字。由于此类型的字不是本文研究的侧重点,所以关于这类字的例 字就不一列举。 2 。以义会意字与合文 、 从表面上看,以义会意字与合文二者似有悃同之处,实质上,它们却是两 个不同的概念,不能误认合文为以义会意字。 以义会意字是会合两个( 或以上) 义符组成的会意字。例如: ( 2 8 ) 雀:依人小鸟也。从小隹。( 说文隹部) “雀”小篆作“雀”,故许慎分析为“从小隹。“隹 ,说文隹部:“鸟 之短尾总名也。 说文解字注:“隹,短尾名隹,别于长尾名鸟。云总名者, 取数多也。“雀 表示小岛义。它是由“小”、“隹 构成的以义会意字。 ( 2 9 ) 憋:意也。从心从能。( 说文心部) 小篆“憋”作“舔 ,由“心 和“能 二字符构成,说文解字注:“意 态也。各本作意也,少一字,今补。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翻意态。犹 鬻者意内丽言外,有是意囡有是言也。意者,识也。 合文是两个( 或以上) 的汉字记录语言的方式。例如: 1 3 浙江丞蠢范大学碛j :学位论文 ( 3 0 ) 口仓:由“盆”( 祖) 、“口”( 丁) 构成,表示上古的先王称号。如,丙 戌卜,翼( 翌) 日侑于咱( 祖丁) ? ( 合集1 8 3 3 ) “侑”是个祭祀动词。这 句话是说:丙戌占卜,第二天祭祀祖丁吗? ( 3 1 ) 梦:由“八”( 八) 、“步( 月) 构成,表示时间。如,申卜禽真:侑 父乙一牛? 用。( 八月) 。( 合集1 9 9 2 8 ) 这句话是说:申时占卜,杏卜问: 用向父已祭祀一牛吗?( 占卜的结果是) 用,在八月。 在甲骨文中,合文除表示先袒称号和时闻,还常用来表示数量等。如,“” ( 二千) 、“争( 三千) 。且合文在今天也被使用,在过春节时,有的家庭把“吉 祥如意”写在一起,似乎是一个字,实质上却不是,这也可】以看作合文的一种。 从以上例证可看出以义会意字与合文具有一定的联系。( 1 ) 数量相同。新 谓数量栩同指,以义会意字两个( 以上) 字符构成,合文是由两个( 或以上) 汉字构成。“悲 由字符“心”和“能”构成,丽“口金”由汉字“袒”、“丁 构 成。( 2 ) 影响关系。以义会意字的形成可能受到合文的影响。从时间上来讲, 合文出现的时间较早,在殷商时代,台文己具有定的数量,面以义会意字在 甲骨文中虽已存在,但数量甚少,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相对大量出现。从文字 内部发展看,少量以义会意字可能受到合文的影响。以“雀”字为例,“雀本 义指小鸟,从小从隹。它的构形很有可能来源于合文,因为在甲骨文中“小臣、 “小示 、“小告”、“小雨”、“小母、“小示等多写作合文。 以义会意字可能受合文的影响,但二者却存在实质上的差异。( 1 ) 功能不 同。以义会意字属于造字法的一种,用此种方法可以造出新字。如,由字符“小”、 “佳”组合可造出表示小鸟义的“雀 字。而合文不属于造字法的范畴,它是 两个( 以上) 的汉字记录语言的方式。“祖 、“丁”二字构成的“口臼”,只是一 种记录语言的方式。( 2 ) 构成方式不同。以义会意字是两个( 以上) 字符构成 一字,仅有一个读音,并且两个字符之间并非完全分割,相互之间有联系的纽 带。“心”、“能”构成“憨( t s i ) 。而合文是两个( 以上) 汉字构成,一个汉 字赋予一个读音,且两个汉字之间并不存在特定的关系。“移”是由“八 ( 八, 1 4 b a ) 、“p ”( 月,y u 夺) 构成。 在了解以义会意字与会意兼声字、合文之间的关系的同时,更要注意不要 误认以义会意字是没有理据的错误解字,它不同于许慎讲的俗儒鄙夫的解字观。 说文解字叙讲的那些俗儒鄙夫,“舐其所习,蔽所希闻,不见通学,未见 凝字例之条,怪| 蜀执丽善野言,以其所知为秘妙,究洞圣人之微憎”,认为“马 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延尉说律,至潋字断法:苛入受钱,苛之字,止句也。 若此者甚众,皆不合孑l 氏古文,谬于史籀”。这是后代人不讲求汉字的字源,通 过字形对汉字的毖测造成的,属于错误觞解字方法,人们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 是不应该效仿的。嚣以义会意字的存在是有其理据的字符义化( 下章具体 讲解) 。汉字从以形会意、意音字转变为以义会意,巍于受此规律的影响,才有 “卡”、“歪”、“岔”一类的以义会意字,其存在具有社会合法性,是被人们广 泛接受的。 灞 ! 工灏笾久掌颧圭学位论文 第二章字符义化与以义会意字的形成 一、字符义化 汉字演变、发展经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五个主要阶段, 而不同的发展阶段却体现了汉字一个共同的特点: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向形声 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形声字所占的比例均有提高。现代汉字中形声已占9 5 之 多,受汉字发展主流趋势的影响,人们在研究汉字时,常把目光聚焦在汉字如 何以象形字为主逐渐发展到今天以形声字为主,找出其中的规律,做出一些非 常有价值的研究,如声符形化国,同源分化字等。形声字虽已成为今天汉字发 展的主流,但却有种与此趋势呈相反倾向的现象,即逆形声化的现象,本文 称作“字符义化”。“字符义化”的发生,是有其存在前提汉字性质不发生 改变的前提下进行的,它体现了汉字内部结合方式的转变。 ( 一) 字符义化发生的前提 汉字性质仍是霹翦学界一个颇具争议的闻题,大致持有以下几种不同观点: 意音文字、表词文字、表音文字、表意文字等 。健笔者认为,从汉字黧身体系 的变化来看,汉字应属于表意性质的文字。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汉族入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 逐激创造出来的,璺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语言。文字就不同了,文字是在人类 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殷商甲骨文距今已三千多年,从形体和造字法 来看,它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 现有的文字材料已证明,汉字的性质从甲骨文字到后世的中古汉字乃至现 陈年福释“以”兼说“似”字与甲骨文声符形化造字 j 吉汉语研究,2 0 0 2 ( 4 ) 蔡英杰。自、使、羲、魄、柏、靛、疆霹源说略j 】。吉汉语研究,2 0 0 3 。此类研究甚多, 不一一列举。 索绪尔提出“表意文字说”,布龙菲尔德提滋“表词文字说”,姚孝遂提出“表音文字说”, 裘锡圭提出“意鸯文字说”。转弓l 照李子剑。隶楷阶段会意字研究 d 。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论文,2 0 0 6 1 6 代汉字都保持着一致性,汉字是记录语素、词的文字,所以,属于表意体系的 文字。虽有大量形声字的存在,汉字中有表音成分,那么是否就可以否认汉字 的表意性质昵? 形声字的声符,是用不同笔画构成的大量表意符号来记录汉语 的单音节语素从丽代表了语素的青音,如果汉字失去表形、表义作用,其表 音功能也就无所依存,声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立足点。大量形声字的出现,表 臻汉字正在以自身的不断变化适应语言的需要。因此,汉字的性质从整体讲, 还是表意性质的符号体系。 汉字是表意性瘊的文字,即古今汉字在“质的方面是没有差别的,只是 表意的方式不同。这种不同的表意方式,导致了汉字内部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 化。会意字由原来主要以形会意为主发展到后来的以义会意中的一部分由以形 会意发展到后来的以义会意,以及一些后造的以义会意字等,这个转变过程弓l 发了“字符义化的发生。 ( 二) 字符义化的含义 字符义化,不仅与汉字形体的外在变化密切相关,丽且与汉字的自身变化 密切相关。影响汉字形体变化的相当于外因,汉字自身的变化相当于内因,外 因与内因的相互作用促使“字符义化 的发生。这里所说的“字符”,乃是组成 汉字有理据的构字单位,包括形符、声符、记号等三种。“义 也就是“义符 , 由已有的字充当,依靠本身的字义来表意,它是表意字符的下位概念。“化”是 一个历时的概念,也就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汉字表意性质的传承和表意方式的 转变。因此,字符义化可定义为:字符由声符、形符等转变为义符,即指其它 方式的造字法转变为以义会意造字法的过程。在甲骨文、金文时期汉字以表形 为根本,而在小篆时期,汉字表意的表现方式发生变化,表形逐渐向表义过渡, 以小篆为代表的古文字,邑经具有向表义文字转化的迹象。例如: ( 1 ) 饔:鸟张毛羽自奋也。从大从隹。( 说文奁部) “奁的金文作“零( 鄂季奁父簋) ,从隹( 鸟) ,上象被物罩住之 容庚。金文编卷强0 6 0 8 m 】,中华书弱国版,1 9 8 5 :2 5 9 1 7 浙汽筛范人学矮 :学位论文 状;“霉”的金文作“j ”( 奄簋) ,国从衣从雀从又,取一隹之象意初文, 与童( 獾) 之初文取意有近似之处,而又显然有区别,捕隹在手为复, 手入他人衣衽内强取雀则为霖。雀者,喻小物也。然则窨字本 诏强取入所怀也。小篆讹衣形为大,且失落小形。 印掘此,可知“在” 表示人衣衽内的鸟,是囱形符构成的以形会意字,而后将“衣”讹变为“大”, 转换为从“大”、“隹 会意的以义会意字,表示鸟张大翅膀欲飞。 ( 2 ) 香:芳也。从黍从甘。( 说文香部) “香”的簪骨文作“番 ( 合集3 6 5 0 1 ) ,从习从禾黍,小点即指米黍粒, 以口中含有黍米之形,会黍米芳香之意。丽篆文交为“蠡”,从黍从甘,强调黍 稷等粮食馨香。春秋传:“黍稷馨香。 又,隶变后楷书作香。说文字原: “隶作香。”从“香”的甲骨文可以看出是一个以形会意字,而到小篆的时候, 则转变为从黍从甘的以义会意字。 ( 3 ) 改:更也。从支、已。( 说文支部) “改”甲骨文作“鬈”,( 台集2 11 1 0 ) ,即“改”的初文作“巳”,詹又 在此基础上添加形符“l ”( 支) 作“”( 改) ,( 合集3 6 4 1 8 ) ,“改 乃是 一个从支、巳声的形声字。而说文通训定声:“改,更也。从支,己声。”“改” 并非从支,己声。“改”小篆作“琏”,小篆已变“巳”为“己 ,此时的“改” 。 而是以义会意字。李阳冰日:“己有过,支之即改。” 从小篆到隶书,字符义化的现缘更为常见。例如: ( 4 ) 籴:篆文作“耀”。耀:市毂也。从入从 | 霍。( 说文入部) 说文解字注:“米部日:耀,毅也。故市毅( 之耀字) 从入耀,耀亦 声。 “耀”乃是会意兼声字。干禄字书:“籴、耀:并上俗下正。据干禄 字书“耀”乃正字,“籴”乃俗字,但如今俗字“籴乃成为正字。现代汉语 词典:“籴,买进粮食,与粜相对。“籴”由入、米会意,即买米。此字乃以 义会意字。“罐”由一个会意兼声字转变为以义会意字,属于字符义化的过程。 容庚金文编卷四 m 中华书局出版,1 9 8 5 :2 5 9 张睦| = 超等金文形义通解国j 隧 中文出版社,1 9 9 6 :8 9 0 1 3 ( 5 ) 岩:说文石部:“旅,岸也。从l l j 殿声。”按,韵学骊珠:“岩, 峰也。 龙龛手镜:“崴,峰也。”“廒是从山、殿声的形声字,经过楷化, 将声符“藤”用“石来代替。现代汉语词典:“岩的繁体为壤。”因此,“岩” 是可连读成语的以义会意字。 ( 三) 字符义亿的原因 字符义化是根据汉字蠢身发展的特点,采用对比方法,探寻汉字毒古至今 发生变化、发展历时考察的结果。那么,造成“字符义化 的原因是手 么昵? 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探寻“字符义化”的原因。 1 。内因:文字自身发展的规律。 1 。1 简化 简化并非以汉字笔菌多少作为唯一标准,丽应看是否适应语言发展需要。 汉字幽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隶书、楷书,几千年来,汉字对自身进行的每一次 简化、调整,都是为了更好的适应语言的需要。简化作为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 在汉字的发展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它始终左右着汉字形体的演变。如“鏖”, 从三鹿从土,以群鹿奔跑带起的尘土来会意,简化后作“尘”,以小土会灰尘 之意,打破了原来的形象化表现,而采用语言的逻辑构成来表示“尘的构造, 此字整体上趋于简化。 汉字的简化是有其社会原因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际日益频繁,使 用文字的阶层范围不断扩大,并且要求通过文字的形式,将此地语言传达到彼 地,使生活在不同空间和地域的人们更好的相互了解。出于此种目的,记录语 言的文字必须日趋简练。因此,汉字简化不是某个入的主观愿望,而是社会发 展的要求,客观存在的规律。 2 定型亿 从甲骨文演变为现在的楷体汉字,其闻经历了两次大的变化。甲骨文和金 文统称“殷周古文”,它们眈较接近。从殷阁古文演变为小篆,这是第一次大变 化。由异而同,大量的异体字被淘汰,字彩相对眈较统一,汉字从原来的字无 1 9 濒汪绨范夫学颧王:攀位论文 一 定型、隧体诰诎变为字形相对统一,书写也从方笔变为圆笔,文字线条化了, 从而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至此,汉字的象形特点消失了大半,说文 是这一时期文字特点的集大成者。“奁”金文作“零”,从衣改为大是 汉字定型化舀勺表现。小篆变为隶书,这是汉字的第二次大变化。隶书变小篆的 长方形为扁方形,变长线条为点画,变圆笔为方折,变瘦笔为肥笔,丽且有了 粗细、波势,至此,汉字的图画意味完全消失了。楷书和隶书比较接近,由隶 到楷是遴一步的定型化。经过两次定型化,推进了字符义亿的进程。 2 。外因:外在因素的影晌 2 。1 社会因素 ( 1 ) 汉字造字法演变历程的影响。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新事物的 不断发展、壮大必定会影响1 日事物,汉字的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殷、周以来, 形声字的大量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丁会意内部构成方式。形声字用的是“声 符+ 意符”的方式,受这种造字法的影响,用纯象形或指事造字的方法越来越少, 而大多采用合体造字。合体造字除形声之外,就是会意造字,合体造字法相对 象形和指事具有相对能产性。因此,说文以及后出现的以义会意字就是受“字 符义化的影响。 ( 2 ) 与民间用字情况密切相关。大多数以义会意字,字形浅近,通俗易懂。 这与俗文字的使用密切相关。 俗文字的使用是有其合理性的。文字作为一种记录语言,交流思想的工具, 人们希望它越便利越好,而怎样运用最简单的方法掌握这一工具,这是人们时 时关注的问题。人们想到在文字自身下功夫,然而文字以约定俗成为其心理基 础和社会基础,文字的变化,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为了适应约定俗成的心 理基础和社会基础的需要,俗文字的产生、整理和使用是必要的。 汉语各方言之闻存在巨大的不一致,方言向普通话的融入,也会带入记录 这些方言的俗文字。如“歪”、“妥 、“尕”等方言字向普通话的融入。受汉字 数量或表达者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等原因,人们有时可能用现有的文字无法表 2 0 濒汪丞范大学磁莹学位论文 达自已思想,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于是就通过重新造字来寻找出路,而以义会 意字字形浅近,意义清楚,如“尜 字,一看就知道是表示两头小中间大的一 种事物。同时,在新出现的会意字中有一部分是以义会意字,这就解决了有些 方言处于“有音无字 的状态。以义会意字的出现,使语言中的词或词素得到 了相应的记录符号。 ( 3 ) 政治手段。豢始皇统一文字,这是以义会意字发展的外部原因。秦始 垒统一中雷以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一就是统一文字。在丞相李斯的主 持下,把秦国原来使用的篆书酌加简化后,推行至l 全国,闲时废除战国时期区 域性的异体字六国古文。这种经过整理的泰国文字就是小篆。汉字到了小 篆阶段,文字的规范化和线条化也大大地提高了。丽以义会意字的出现与汉字 的简化和规范化是息息相关的。 2 。2 语言因素 语言是第一位的,文字是第二位的,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 一方面,词的演变影响汉字。随着单啬词的增多,同音词的数量也越来越 。多,降低了语言的清晰度。作为补偿,语言里发展了复音节词。文字是记录语 言的工具,由于受语言的影响,文字在造字观念上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以 义会意字是一种组合造字法,它不同于单纯的独体字象形字和指事字,它 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符,通过定的逻辑关系组合而成。 另一方面,汉字影响语言。对以义会意字的考察不能因循守旧只停留在表 面,以义会意字符之间的关系是隐性的,需要深入分析。汉语复音词的发生是 在以义会意字相对大量产生之后,当单音词已不敷使用时,人们便连缀几个单 音词素为合复音节词,复音词之间也存在某些语法关系,如主谓、动宾、联合、 偏正等。复音节词本身实际上就是通过会意的手段来实现的,如果离开了逻辑 思维和语法规则,就谈不上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复音词则是使复合程序外化, 僵究其根源与以义会意字内部结构具有一致性。 2 3 汉民族认知思维 2 l 濒汪睇莲天攀硬1 - 攀位论文 “在文字萌生、文明曙光初露的远古时代,体现在汉字初创的构形思维中, 经验型思维必定是主要趋势,但是,我们却不能认为,在早期汉字的构形中没 有任何素朴的逻辑思维的因予。尤其在进入文字业已产生的文明社会之后,对 于擎乳繁衍发展过程中所继续产生的汉字来说,其形体构造的取向便越来越呈 现为某种逻辑型思维的趋势。所以,大体说来,在初创阶段所产生的汉字,一 般都其有比较强烈的经验型思维的特质;丽在发展阶段所创造出来的汉字,则 具有一定的,比较明显的、素朴的逻辑思维型。”丽以义会意字的出现,体现 了汉民族思维方式的转变。 形象思维占优势的时候,在人们头脑中震示的是一幅画面,此时会意字是 以形会意为主。“及”甲骨文作“度”,表示一人手去抓另一个人,以字符闻的 空闻位置关系构图,两个字符之闻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但在逻辑思维占优 势的时候,字符之间已经超越形象,丽是一种语言上的逻辑结合,如“劣”,说 文解字注:“弱也。从力少。”“力 ,“少两个字符在空间上是相互独立的 个体,相互之间的弓l 力比较小,以语法上的结合阐述“劣”这个字的意义。会 意方式发生转变,汉民族思维方式转变所引起的。 说文以义会意字的数量明显高于甲骨文中以义会意字的数量,由于受 当时造字法的影响,原本在甲骨文中一些以形会意字或意音字,由于文字自身 的原因简化、定型化。也由于外在的一些因素社会因素、语言因素、 思维认知等,在汉字变得不象形之后,字符义化现象在逐渐发生。受“字符义 化”现象的影响,在一些新造字或后起字中出现以义会意字。关于说文后 续发展的以义会意字在本文第四章有所介绍。 二、以义会意字的产生、形成 汉字在造字之初,大多用其形体表义,即按照物象的手法,仿照事物的形 体描绘如相应图形,以代表语言中的某一词汇。说文:“莫,曰且冥也。从臼 孙雍长。管窥蠡测集蕊 。爱麓书裢,1 9 9 4 :1 一据说文“劣”为形声字,而“劣”实际为以义会意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m 上海 吉籍出舨社,1 9 8 1 :7 0 0 , 擞江囊雾蔻大学颈l :学纹论文 在端中。”“莫 甲骨文作“嚣”( 合集2 9 8 0 4 ) ,以“o ( 太阳) 隐减在“辫 ( 众草) 中的形象,描绘太阳落山时的情景。古文字阶段,以形会意方式造的 字屠多,而用以义会意方式造的字却不多。 翠骨文字中,以义会意字已零星的存在。铡如: ( 6 ) 炱:集韵琰韵:“俭,古作炱。”是“炱”为“俭”之初文。揆其 字形构意,应是以“合入为约束、节俭之意,如闽当食物缺乏之时,则本 入之耀磊数人合焉之样。 ( ? ) 奈:广韵、集韵“物上大下小也。又,集韵“谴刀切,音叨, 进也。从小从大。”其又音实“卒”字,汉语大词典即以“奈”为“卒”的 异体。说文卒部:“卒,进趣也。 ( 8 ) 此:止也。从止从匕。匕,相眈次也。( 说文此部) “此”小篆作“螈”。故许慎解释为“从止从匕 。从止( 趾) ,指脚:从匕 ( 当读为“比) ,义为比并。“此”表示脚比并,也即双脚并拢,以不走表示停 止义,这应是许氏释“此 为“止”的形义联系。“但此实际上是专为指示 代词而造的字,以双脚比并停止不走示就在此之意。 ( 9 ) 昏:目冥也。从日氐省。氐者,下也。( 说文日部) 甲骨文从曰、 从氏,“氏乃“氐 的本字 ,“氐 盖“低”字初文,取低下之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2说课稿-2023-2024学年小学英语一年级下册外研版(一起)
- 电阻器专用合金粉制造工岗前基础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劳动项目四 编制中国结说课稿-2023-2024学年初中劳动七年级下册人教版
- 商品选品员创新应用竞赛考核试卷含答案
- 制冷空调设备装配工冲突管理强化考核试卷含答案
- 外勤机械工风险评估测试考核试卷含答案
- 地勘钻探工操作评估能力考核试卷含答案
- 宠物店员工洗护知识培训课件
- 碱减量操作工岗前技能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水利五大员知识题库(含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产权交易十四五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水利水电站转让协议书范本
-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说课课件
- DL∕T 741-2019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 数学同步练习册基础模块(上册)参考答案
- DZ∕T 0173-2022 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正式版)
- 锅炉专工试题
- 社工机构创办及管理
-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
-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及 制造、使用和运行情况
- 2024年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竞赛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