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中宁话的“走”字句.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中宁话的“走”字句.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中宁话的“走”字句.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中宁话的“走”字句.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中宁话的“走”字句.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中文摘要 中宁话里,“走”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有重读和轻读两种语音形式。本 文通过大量例旬,对中宁话里带轻声的“走”字句加以描写,着重分析其语用、 语义特征,并结合文献资料和其他方言材料,对“走”字的古今词义演变及在汉 语方言里的表现加以考察,试图对其语法化的过程加以解释。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 一) 中宁话里“走”的用法。重读的“走”是动词,基 本义是“行、移动”。轻读的“走”字出现在句末,既有在动词后表趋向的意义, 更表示某种语气,构成“v p 走”的格式。“v p 走”有三种扩展形式。( 二) 中 宁话“走”字句的结构类型。主要是根据v p 的性质来概括“走”字句的类型。 ( 三) 中宁话里“走”字句的语用和语义分析。“走”字主要见于祈使旬末,表示邀 请商请或命令的语气。“走”字句的主语是第一、二人称代词,其中第二人称代词作 主语时,一定隐含着跟第一人称一起去做某事的意思。“走”前的动词主要是口语中 常用的单音节动作动词。“走”可对译为普通话的“去”,这是因为中宁话的“v p 走” 跟普通话的“、,p 去”具有类似的结构和语义,但中宁话里的“走”字所跟的动词一 定表示未然的动作,不能表示已然的动作。( 四) “走”字的古今词义演变及在各方 言里的用法。在汉语共同语里,“走”的本义是“跑”,在早于明代时基本义演变为 “行”。在今汉语方言里,粤语( 广州话) 、闽语( 福州话、厦门话) 、客家话( 梅县 话) 等南方方言还保留着古义,而在其他方言里,一般已演变为“行”义了。但在 某些官话( 南京话、成都话) 和湘语( 娄底话、常德话) 里,“走”还可以做介词。 在某些官话里“走”在旬末读轻声时,主要表示祈使语气。见于正式报道的只有晋 南万荣、临猗和宁夏银川、灵武等。据笔者初步考察,这种现象可能遍及陕、甘、 宁、青及山西南部。( 五) “走”字的语法化。语法化不单是词义的虚化,还可能伴 随着语音的弱化和语用的淡化,跟一定的结构格式相联系。动词“走”虚化为介词 “走”,是从连谓结构“走+ v p ”开始的,而在“走+ 时间名词”结构里便完全虚化了。 “走”虚化为语气词,跟“v p + 走”这种表示趋向的动补格式有关,语音弱化,语义 开始虚化,并受语用条件的制约,补语作用消失,而成为旬末的语气词。中宁话里, “走”字既有在动词后表示趋向的意义,又重在表示祈使语气,说明虚化的过程尚 未终结,为我们摘清楚“走”的语法化的连续过程提供了线索。 关键词:中宁话走语义语用词义演变语法化 n a b s t r a c t i nz h o n g n i n gd i a l e c t ,z o ui sah i g h - - f r e q u e n c yw o r dw h i c hh a st w op h o n e t i c f o r m s :s t r e s s e da n dl i g h t t h i sp a p e rd e s c r i b e st h ez o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i nt h el i g h tf o r m ) , a n dm a i n l ya n a l y z e si t sp r a g m a t i ca n ds e m a n t i cf e a t u r e sb yp r o v i d i n gal a r g en u m b e r o fe x a m p l e s a tt h es a m et i m e ,b a s e do n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o f t h el i t e r a t u r ea n dd i a l e c t a l d a t u mc o n c e r n e d ,t h ep a p e rr e p o r t st h e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ft h eh i s t o r i c a lc h a n g e so ft h e m e a n i n go f z o u ,o f t h ew o r d - c l a s sc o n v e r s i o na n do f i t sd i s t r i b u t i o ni nc h i n e s ed i a l e c t s i no r d e rt op r o v i d ea ne x p l a n a t i o no f i t sg r a r n 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n t h ep a p e rf a l l si n t of i v ep a r t s :( 1 ) t h eu s a g eo f z o “i nz h o n g r d n gd i a l e c t z o ui sa v e r bw h e ni ti ss t r e s s e d ,a n di t se s s e n t i a lm e a n i n gi s t o1 l o v e ”a sal i g h ts y l l a b l e ,z o u i sp l a c e da tt h ee n do fas e n t e n c ea n de x p r e s s e sa na p p u l s i v em e a n i n g 器w e l la sa c e r t a i nm o o d ( 2 ) t h es t r u c t u r a lt y p e so fz o uc o n s t r u c t i o ni nz h o n g n i n gd i a l e c t t h e p a p e rg e n e r a l i z e st h et y p e so fz o u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p m p e r t i e so f 、m ( 3 ) t h ep r a g m a t i ca n ds e m a n t i ca n a l y s i so fz o uc o n s t r u c t i o ni nz h o n g n i n gd i a l e c tz o u e x p r e s s e st h em e a n i n go fi n v i t a t i o n , c o m m a n da n dc o n s u l t a t i o nw h e nm a i n l yl o c a t e da t t h ee n do f t h ei m p e r a t i v es e n t e n c e t h es u b j o c to f z o uc o n s t r u c t i o ni st h ef a s tp r o n o u n o rt h es e c o n dp r o n o u na n dw h e nt h es e c o n dp r o n o u na c t sa st h es u b j e c kt h es e n t e n c e m u s th a st h ei m p l i e dm e a n i n gt h a tt h es u b j e c ti st od os o m e t h i n gw i t ht h ea d d r e s s e r t h ev e r bb e f o r e7 , 0 1 , 1i sm o n o s y l t a b l e dw h i c hi s s i m p l ea n dm a i n l yu s e di nt h eo r a l l a n g u a g e z o uc a l lb et r a n s l a t e d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l yi n t oq ui nt h em a n d a r i nb e c a u s e t h e v pz o u ”i nz h o n g n i n gd i a l e c ts h a r e s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s e m a n t i cm e a n i n gw i t l l t h e “v p 弘”i nt h em a n d a r i n b u t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i nw h i c ht h ev e r bi sf o l l o w e db y z o ud o e sn o te x p r e s sa na c c o m p l i s h e da c t i o nb u tan o n - a c c o m p l i s h e da c t i o n ( 4 ) t h e h i s t o r i c a lc h a n g eo ft h ew o r dz d i nt e r m so fm e a n i n ga n di t su s a g ei nd i f f e r e n t c h i n e s ed i a l e c t s i nc h i n e s e ,t h eo r i g i n a lm e a n i n go f z o uw a s t o 舣r ,t h e ni te v o l v e d i n t ot h em e a n i n go f t ow a l k b e f o r et h em i n gd y n a s t y i nt o d a y sc h i n e s ed i a l e c m , i s u c ha sc a n t o n e s e ( g u a n g z h o ud i a l e c t ) ,m i nd i a l e c t s ( f u z h o ud i a l e c t , x i a m e n d i a l e c t ) k ed i a l e c t s ( m e i x i a nd i a l e c o ,z o uk e e p si t sa n c i e n tm e a n i n g ,w h i l ei no t h e rd i a l e c t s , i t s m e a n i n g i s t ow a l k f u r t h e r m o r e ,i ns o m em a n d a r i n ( n a n j i n gd i a l e c t ,c h e n d ud i a l e c t ) a n dx i a n gd i a l e c t s ( l o u d id i a l e c t ,c h a n g d e d i a l e c t ) ,z o ua l s o c a nb e u s e da s p r e p o s i t i o n i ns o m em a n d a r i n s ,z o ua l s oe x p r e s s e si m p e r a t i v em o o dw h e nl o c a t e da t t h ee n do fas e n t e n c ea n dr e a d 船a l i g h ts y l l a b l e i ti sr e p o r t e dn o r m a l l yo n l yi nt h e d i a l e c t so f w a n r o n g ,l i n y i ,y i n c h u a na n dl i n g w u w h i l e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r a n g eo f z o u m a yc o v e rt h ep r o v i n c e so fs h a n x i ,g a n s u ,n i n g x i a , q i n g h a i ,a n dt h es o u t ho f s h a n x i ,a c c o r d i n gt om yi n i t i a l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 5 ) t h e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a 畸o no fz o u 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ni sn o to n l yap r o c e s so f a c c e p t a t i o nb l e a c h i n g ,b u ta l s oap r o s e s so f p h o n e t i ca n dp r a g m a t i cr e d u c t i o nr e l a t e dt oag i v e ns t r u c t u r a lf o r m a t z o ui sc h a n g e d t oap r e p o s i t i o ni n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 “z o nj 。v p ”w h i l ei tb e c o m e sa c o m p l e t ef u n c t i o n a l w o r di n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 z o u + t e m p o r a l 1 0 1 1 1 1 ”。t h eg r a m m a t i c a lc h a n g eo f z o z lt oa n m o d a lw o r di sr e l e v a n tt o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 “v p + z o u ”e x p r e s s i n ga p p u l s i o n t h i s p r o c e s s i s a c c o m p a n i e dw i t ht h ep h o n e t i cr e d u c t i o n ,a c c e p t a t i o nb l e a c h e d ,t h e d i s a p p e a r a n c eo ft h ef u n c t i o no ft h ec o m p l e m e n ta n da sar e s u l tz o ui st u r a e ii n t oa m o d a lw o r da tt h ee n do ft h es e n t e n c e i nz h o n g n i n gd i a l e c t ,z o ui n d i c a t e st h e i m p e r a t i v em o o d a sw e l la se x p r e s s e sa m e a n i n go fat e n d e n c yw h e ns i t u a t e da f t e ra v e r b i ts h o w st h a tt h ep r o c e s so f t h e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no f z o uh a sn o ty e tc o m p l e t e d , a n dg i v e su sa i li m p o r t a n tc l u et oc l a r i f yt h e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no f z o u k e yw o r d s :z h o n g n i n gd i a l e c t ;z o u ;s e m a n t i cf e a t u r e s ;p r a g m a t i cc o n s t r a i n t ; e v o l u t i o no f t h ew o r ds e n s e ;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n i v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 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 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魂日期:弘年,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中师范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 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 中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繇秘导师躲力弘硼 日期:矽年,月形日 日期:矿垆f f 月f 钿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 a l l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学位论 文提交“c a l l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规定享受相关权 益。回童i 垒塞埕奎唇遗卮i 旦坐生i 旦= 生i 旦三生蕉壶。 糍彩 一名:歹孔缈2 日期:枷产,f 月日 日飙年f l 月“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引言 中宁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中宁话是我的母语,也是我家的家庭生活 用语之一。据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宁话属于兰银官话区银吴片方言,该片包 括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1 3 个县市。宁夏的方言学者认为,银吴片方言是在明代 移民的基础上形成的,本片内部语音的差异不大,只是连读变调的差异比较明显, 而语法方面具有很强的一致性。1 2 在中宁话里,“走”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它有两种不同的读音,语法功 能也不尽相同:一种是重读,其意义和用法与普通话大体相同;另一种是出现在 句末,读轻声,构成颇具特色的“走”字句,这在普通话里是没有的。本文将 通过大量例句,对中宁话的“走”字句进行描写,着重分析其语用语义特征, 并结合文献资料和其他方言材料,对“走”字的词义演变、词类转化以及在汉语 方言中的分布情况加以考察,试图对“走”的语法化过程加以解释。 本文关于中宁话“走”字句的例句,主要是由我母亲提供的,她今年6 0 岁,中师文化程度,方言纯正,也会说普通话。 1 1 一般用法 1 中宁话里“走”的用法 在中宁话里,“走”重读时,其意义和用法跟普通话大体相同,基本用法有以 下几种: ( 1 ) 作为不及物动词,在旬中作谓语,通常表示人、鸟兽或车船等向前移动之意。 如: 例1 :我一个钟头最多能走1 0 里路,骑上车子自行丰起码走他2 0 里。 例2 :羊走千里能上膘,牛走千里带不住刀。 ( 2 ) 作为及物动词,后面带宾语,表示来往、省亲之意。如: 例3 :印们我们中宁的习俗是大年初一不出门,初二才走亲亲亲戚家拜年呢。 例4 :新媳妇走娘家。 ( 3 ) 带上相应的宾语,表示动物发情之意。如: 例5 :牛走犊子羊走羔 ( 4 ) 带上相应的宾语,表示泄漏之意。如: 例6 :门没关紧,走风着呢 例7 :锅盖没盖严,馍馍走了气了。 ( 5 ) 作为趋向动词,“走”后面经常带有处所词语,表示到什么地方或什么方向 去的意思。如: 例8 :印们两个一搭里一起走学校 例9 :明明天我就走银川了。 ( 6 )“走”在中宁话里除成语中保留“跑”的意义外,还引申指牲口善跑的本 领,如: 铡l o :这匹马有走呢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1 2 特殊用法 在中宁话里,“走”还可以出现在句末,读轻声 ,既有在动词性词语 后表趋向的意义,又有表示某种语气的作用。这就是本文所说的“走”字句。 如: 例1 1 :看戏走。 例1 2 :印们薅稻子走。 这是“走”字句的基本形式,记作“v p 走”。 在“v p - 走”前往往还可加上一个重读的“走” 字,构成连谓结构, 记作“走v p 走”如: 例1 3 :走看戏走。 例1 4 :印们走薅稻子走。 有时为了表示强调,还会在句子前面再加一个表祈使的独词句“走”。如: 例1 5 :走,跟上我看戏走。 这是一个目的复旬,记作“走,v p 走”。 例1 6 :走,跟上我走看戏走。 这同样是一个且的复旬,记作“走,走v p 走”。 后三种都是“ l ,p 走”的扩展形式。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2 中宁话里“走”字句里v p 在中宁话里,“走”字句是一种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旬式。“走”前面的v p 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就充当v p 的成分来看,也是比较丰富的。本节根据v p 成 分的不同性质,把中宁话里的“走”字句分成以下几种不同的结构。 2 1v p 是单音节动词 v p 是单音节动词,构成“v + 走”,如: 例1 7 :快吃走,吃了好干活是。 例1 8 :我睡走了。 例19 :你坐着,走我干走。 例2 0 :走,我看走 例2 1 :走,印们走耍走。 2 2 v p 是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 v p 是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构成“vv ( 子) + 走”。“vv ( 子) ”表示 动作行为的短暂,相当于北京话动词嵌“一”的形式。如: 例2 2 :我睡睡( 子) 走。 例23 :你也听听走,听听别人謇咋怎么说呢。 例2 4 :快过年了,走街上逛逛走。 例2 5 :走,我吒吒看一看走 例2 6 :走,印们走耍耍( 子) 走。 2 3v p 是动词性短语 动词短语就它的结构关系来说是一种相对复杂的短语,因此,“v p 走”又可 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4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2 3 1v p 是动宾短语 v p 是动宾短语,构成“v + 宾+ 走”,如: 例2 7 :印们看书走。 例2 8 :家里过事办喜事呢,我请人走。 例2 9 :我走谢谢别走。 例3 0 :走,印们贴对予对联走。 例3 1 :走,印们i t _ 摘果子柏杞走。 2 3 2 、p 是介词短语与动词或动词短语的组合 v p 是介词短语与动词或动词短语的组合,构成“介词短语+ v v p + 走”。如: 例3 2 :我给他说走,不信他嘿不讲理了。 例3 3 :印们连跟他要走,不信他能赖着不给。 例3 4 :你走给我做个伴走,我一个人害怕呢。 例3 5 :走,给你拿点钱走。 例3 6 :走,走连跟他磨嘴皮子走,谁嘿磨不过他了。 2 3 3v p 是动词和动词短语的组合 v p 是动词和动词短语的组合。构成“”1 十v p 2 + 走”。如: 例3 7 :你陪我上街走 例3 8 :印们上街买菜走 例3 9 :走铲些子韭菜包饺子走 例4 0 :走,我扶着你进屋里走 例4 1 :走,走缓缓子歇一戢了再干走。 2 。3 4 v p 是动补短语 v p 是动补短语,构成“v + 补+ 走”,如: 例4 2 :我给别说一声走,罢不要叫别多心了 例4 3 :印们跑一趟买卖走,总多少能赚点子钱嘛。 例4 4 :我连你走慝一下走,看看别都啥情况是。 例4 5 :走,跑一下走,看谁跑得快。 例4 6 :走,走打阵子篮球走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3 中宁话里“走”字句的语用语义分析 3 1 “走”字句语用分析 在中宁话的“走”字句里,“走”前面的v p 通常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 或动词性词语,是信息传达的焦点,而“走”则已变为一种标记,表示某动作 即将去做但还没有完成的一种情态,不是信息的焦点,只能依附于前面的动词而 存在。 例4 7 :你帮我看看走。 例4 8 :印们走洗澡走吧。 例4 9 :走,你给我找走。 例5 0 :走,我走睡走呢。 例51 :我走想想办法走。 例5 2 :我买走? ( 好,你买去吧。) 中宁话的“走”字主要见于祈使旬末,表示邀约、商请或者命令的语气。 表示邀约、商请时,语气比较平缓,有时还可以再加上语气词“吧”,如例4 7 、 4 8 = 表示命令时,口气强硬、坚决,一般带有强制性,“走”字后不能再出现其 他语气词,如例4 9 。也可以用在陈述旬末,具有陈述主观愿望的语气,如例5 0 、 5 l 。“走”字见于疑问句的不多,一般出现在是非问的问旬中,以征询对方的意 见,以便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如例5 2 。 中宁话“走”字句的主语有语用条件的限制。主语只能是第一、第二人称 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不能单独作主语。第二人称作主语时,一定隐含着跟第一人 称同时去做某事的意思。第三人称代词只有和第一人称代词构成联合短语时,才 能共同作主语,而第二人称一般会在后续旬中出现。 先看主语是单数人称代词。如: 例5 3 :我走装车走 例5 4 :你走尝尝走。 6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st h e s i s 例5 5 :不信你走看看走。 例5 6 :我连和他买走,( 你就罢不要去了。) 例5 7 :他连舜口我砌墙走,( 你就在这里和泥。) 再看复数人称代词做主语的情况。如: 例5 8 :印们试当试当试试走。 例5 9 :印们都走给帮忙走。 例6 0 :走,你们快买走,不然商店就关门了 例6 1 :你们也走唱唱走。 例6 2 :印们连和他们都割麦子走,( 你们薅稻子去) 。 这种句式的主语是第一人称代词时可以省略,而省略的主语或者泛指大家, 或者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如: 例6 3 :走,快走千活走。 例6 4 :等等子等射l 干走嘛,你着急啥呢! 例6 5 :走,看要砧火的走 例6 6 :缓缓子歌一敏了再干走,这阵子热的。 例6 7 :走,走喝两口酒走。 3 2 “走”字句的语义分析 3 2 1 与普通话的对译 中宁话“走”字中的“走”,二般可以对译为普通话的“去”( 吧) 例6 8 :跟上我看戏走一一跟上我看戏去。 例6 9 :你连我走装车走。一一你和我去装车去吧。 例7 0 :走,我扶着你进屋里走。一一走,我扶着你进屋里去吧 例7 1 :走,看耍社火的走一一走,看耍社火的去。 在普通话和中宁话里,“走”和“去”都是多义词。中宁话的“走”字之所 以能对译为普通话的“去”,是因为它们在某个义项上是同义词。现代汉语词典 中,“走”的第四个义项是“离开;去”,如“把土拾走”。“去”的基本意义是“从 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跟“来”相对) 。词典还特别提示读者注意:表示离开说话 7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时用“去”,表示到说话人所在地参与某件事时用“来”; 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去做某件事,如“回家吃饭去了”。中宁话的“走” 字句里重读的“走”表示的正是“离开说话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而轻读的“走” 则是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到说话人所指定的新地方而不是说话人原来的 所在地去参与某件事,所以不能对译为“来”。 3 2 2 “走”字句跟相关句式的比较 中宁话的“走”虽然可以对译为普通话的“去”,但它毕竟跟“去”有所不 同。中宁话里既有“去+ vp ”和“vp + 去”句式,又有“走+ v p ”和“v p + - 走”句式。所以有必要将这些相关句式加以比较。其中,前两种旬式是跟普通 话共有的,后两种句式则是中宁话特有的。 语法大家们对“去+ vp ”和“vp + 去”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我们不 妨摘录于下。 赵元任在汉语口语语法一书中认为,“vp + 去”中的“去”属于不 及物动作动词。如: 那天我也去听了。 我看完了报就去睡了。 而“v p + 去”中的“去”则有两个功能:一是趋向补语,如“走去” 中的“去”。二是目的助词,总是轻声,如“买菜去”中的“去”。赵先生认为这 两个“去”是很不同的。目的助词“去”的来源是:表示目的的“去”用做连动 式中的第一个动词,如“去买菜”,由此产生了“上街买菜去”。 丁声树等( 1 9 6 1 ) 著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一书里,把“去”分为两类: 一类是实在的“去”。如:“他们来给我祝寿我也去给他们贺喜”。并指出, 这里的“去”可以在“v p ”前,也可以在“v p ”后,也可以前后都用。如: 我去买菜 我买菜去 我去买菜去 这三句的意思相同。 另一类“去”意思较空,只是用作连接成分。如:“我党一切领导同志必须 8 随时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领导方法去同主观主义的和官僚主义的领导方法相对 立而以前者去克服后者”。但是,他没有对“vp + 去”进行单独描写。 吕叔湘( 1 9 8 0 ) 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一书中,把“去”分为两类:去( 动) 和去( 趋) 。去( 动) 有三个用法,其中的第三个用法是:用在另一动词语的前 面或后面。“去+ 动”表示要做某事,不用“去”基本意思不变。如: 这件事我去办吧 你别管,让他自己去想办法 “动+ 去”,动词表示“去”的目的。如: 咱们看电影去 “去( 趋) ”用于动词后面,有时带宾语,有时不带, ( 1 ) 表示位移。如: 我们给图书馆送去不少新书。 把多余的枝叶剪去。 ( 2 ) 表示完成,带有失去的意思。动词限于“占、用、 如: 这些琐碎事情占去了他不少时间 ( 3 ) 表示任凭。如: 随他说去,别理他。 表示多方面的意思 吃、花”等少数几个, ( 4 ) 用于“看、听”后面,表示估计或着眼于某一方面,插入语,多用于书面。 如 这声音听去像是有人走动。 朱德熙( 1 9 8 0 ) 的语法讲义里,把“我去买菜”看作连谓结构,其中的 “去”是连谓结构的前一个直接成分,表示目的。这一类格式里的“去”也可以 挪到后面,充任连谓结构的后一个直接成分,同样表示目的。例如:“我买菜去”。 后置的“去”读轻声,是一种虚化了的动词。因此,前面还可以有“去”出现, 形成“我去买菜去”之类的格式。“去”同时具有表示运动趋向的意义。 陆俭明( 1 9 8 5 ) 对“去+ vp ”及“v p + 去”句式作了较为详尽的研究, 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从老舍和陈建功两位北京作家的作品中选取了众多语科, 9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详尽考察了这两类句式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的差异,重点讨论了二者可否换用的 问题。其结论是:这两类句式的大部分不可换用,因为内部语义结构关系不同。 “去+ vp ”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比较单一,“去”和“v p ”都说明同一施 动者,“去”表示施动者位移的运动趋向,“vp ”表示施动者位移后进行的行为 动作,“去”和“vp ”之间有一种目的关系,即“vp ”表明“去”的目 的。而“vp + 去”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比较复杂,最少有六种。其中只有一类 “v p + 去”可以变换成“去+ v p ”。那就是“v p ”和“去”说明同一施动 者,“去”表示旄动者位移的运动趋向“vp ”表示施动者位移后进行的行为动 作“vp ”和“去”之间有目的关系,即“vp ”表示“去”的目的时,两 种旬式可以换着说。比如:、 我买菜去 我去买菜 昨天看电影去了 昨天去看电影了 但是,陆先生强调,它们是不能随意换着说的,并且分别从句法和语用的角 度,指出了何时“去+ vp ”常用,何时“vp + 去”常用。然后,经过统计, 得出了一个结论:在二位北京作家的作品中“去+ v p ”和“v p + 去”出现 的频率几乎一样,而在口语里“v p + 去”的出现频率比“去+ v p ”高得多。 以上几位大家对“去”的语言事实的分析和描写都不尽相同,但他们的看法 不乏共通之处。如“去+ vp ”中的“去”被普遍认为是连动式中的第一个动词。 至于“vp + 去”中的“去”都认为存在两类;一类是趋向动词,作趋向补语; 另一类是用在动词后,表示目的。此外,他们都认为有的“去”已经虚化。所以 “去”的功能和语义有层次差别。当然他们的看法也有不同之处。如对“vp + 去”里的“去”的功能及词性,吕叔湘和赵元任的看法就不相同;还有,朱德熙 和丁声树等都认为“去买菜”和“买菜去”意思相同,而陆俭明则认为其内部语 义结构关系相同,但并不能随意换着说,说明他认为这两个结构不尽相同。 “走十vp ”和“vp + 走”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则很不相同。“走+ vp ” 是连谓结构,动词性词语的前后两项都说明同一施动者,v p 是“走”的目的。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这方面,它很像“去+ v p p j o 而“v p + 走”本来是中补结构,“走”作趋向补 语。随着词义的虚化,语音也弱化为轻声,词性转化为语气词了。它不像“vp + 去”,“去”虽然也有语音弱化的倾向,但仍然作补语,整个结构仍然是中补结构。 所以,中宁话里能够对译为普通话“去”的这个“走”字跟普通话的“去”毕 竟还有所不同: 第一,中宁话的“走”字句里,“走”所跟的动词或动词结构,一定是表 示未然的动作,而普通话里的“去”所跟的动词或动词结构,既可以是未然的动 作,也可以是已然的动作。比如,“我走看电影走呢”,说话时看电影这个动作一 定尚未发生;“我去看电影去了”,说话时看电影这个动作已经结束。这样,中宁 话通过“走”和“去”( 重读和轻读的“走”配合,重读和轻读的“去”配合,不 能互相交叉) 的分工,构成了两种旬式,分化了动作未然和已然两种情况。 第二,中宁话的“走”字句是完全口语化的,交际的双方一定都在场,即 使是第一人称跟第三人称代词组成联合词组作主语时,第二人称所指的人也一定 在场,因此主语只能是第一、第二人称,排除了第三人称的可能性。 第三,中宁话的“- 走”字句里的主要动词基本上是口语中常用的单音节动 作动词,如:摇、抬、浪、转、闻、吃、拉、拍、打、拨、抹、搡、推、掰、挖、 揪、摘、割、剁、砍、担、挑、扛、提、拾、装、找、藏、敲、追、念、耍、磨、 请、说、看、洗、睡、做、写、买、卖等,以及由这些动词构成的动词性短语。 只有少数双音节动作动词可以出现在这种句式中,如:“我们商量商量走。走, 走田里再拾掇拾掇走。”而心理活动等非动作动词不能出现在这种句式中,如“你 去考虑考虑去”就不能说成“你走考虑考虑走”。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4 “走”字的词义演变及在现代汉语里的表现 4 1 “走”字的词义演变 动词“走”是个常用词,在汉语共同语里古今词义发生过很大的演变。说文 释为“趋也。段玉裁在释名释姿容中解释得更为明确:“徐行曰步,疾行 日趋,疾趋日走。”可见,“走”即“疾趋”、“快走、“跑。例如:“颖考叔挟辅 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 左传隐公十一年) ;“三命而俯,循墙而走”( 左 传昭公七年) 。后引申为“逃跑”,例如:如“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孟 子梁惠王上) 、“三国疾攻楚,楚必走”( 战国策秦策) 。 在先秦、汉代的文献中,已经有了“走”带宾语的例子1 3 1 。如: 公子纠走鲁,公子小白奔莒。吕氏春秋贵卒 不德,则其鹿也,挺而走险,急何能择。左传文公十七年) “走”所带的宾语是“走”这一动作行为的目的和方向,“走”表示“向 奔跑” 今臣爵至人君,走 於窿,辟人於途战国策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 管仲走君,曹判抽剑当两阶之间日:管子匡君大匡) 古公直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 诗经大稚绵) 且走马前疾,道也管子小问 这里“走”是使动意义,是“使奔跑”的意思。动词“走”所带的宾语 是“走”这一动作行为的施动者。 卜筮走望,不爱牲玉。郑之有灾,寡君之忧也。( 左传- 昭公十八年) “走”的该义位有个变体,即“走”的意义虚化,不是指人或动物在空间上 的位移,而是指人或动物的行为趋向于可能的结果或目标。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词“走”仍然保留了先秦两汉时期就有的“向 奔跑”和“使奔跑”两个义项,动词“走”带表示动作行为的目标和方向的 宾语和带动作行为的施动者宾语的语法功能己有了明显的弱化。据张诒三 ( 2 0 0 5 ) 统计:先秦时期的文献中,诗经动词“走”共有2 例,带宾语的有1 例,占5 0 ;春秋左氏传动词“走”共有3 7 例,带宾语的有8 例,占2 1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_ - - - 国志共有动词“走”2 5 0 例,带宾语的有4 8 例,占1 8 2 。 宋书中动词“走”共有3 9 1 例,带宾语的有2 9 例,占8 4 ;魏书中动词 “走”共有6 5 5 例,带宾语的有1 4 0 例,占2 1 ;九家旧晋书辑本动词“走” 有3 7 例,带宾语的有2 例,只占6 强;南齐书中动词“走”共有1 0 7 例,带 宾语的有1 4 例,占1 2 1 :洛阳伽蓝记中动词“走”共有1 1 例,带宾语的有 l 例,占9 ;颜氏家训中动词“走”共有2 例,没有带宾语的用法;世说新 语中动词“走”共有1 l 例,带宾语的有2 例,占1 8 8 ;齐民要术中动 词“走”共有9 例,带宾语的有1 例,占1 1 1 。这些数据显示,动词“走”带 宾语的用法在动词“走”的全部用法中所占比例有了明显的减少。动词“走”带 宾语的语法功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明显的衰弱。张诒三认为,这一现象的产 生与介词“向”的出现有关。“向”和名词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走”的补语,在 句子中,动词“走”己是不及物动词,“走向”搭配的出现及其在魏晋南北朝 时期用例的增加,与动词“走”由及物动词向不及物动词转换的过程应该是一致 的,这过程也正是动词“走”的带宾语的语法功能衰弱的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 “走向( 地名) ”搭配的用例在增加,也正好证明这一时期动词“走”带表示动 作行为目的宾语的语法功能正在衰退。 “走”在现代汉语共同语里是“行”的意义。那么“走”是什么时候由“跑” 的意义变成“行”的意义的昵? 王力先生认为,走路的概念,今天普通话用“走” 字来表示,古人用“行”字来表示。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 述而) 立不中门,行不履阀。( 论语乡党“走”当行路讲,大约起源于明代。例如: 你与我上山走一遭。( 西游记第十四回) 等我去拿来走路。( 西游记第十六 回) 王力先生还认为“直到近代,走才变为行的同义词”。”1 杨克定( 1 9 9 4 ) 认为:“动词走的行义产生于魏晋时期,魏晋是社会大变 动的时代,汉语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动词走产生新义也就不奇怪 了”,同时指出“王力先生是重视例不十,法不立的。仅凭个别例子,他当然 不会下结论。不过他说始于明代,确实嫌晚。而他说的直到近代走字才变为 行的同义词,这是正确的。据我们考察,近代接近口语的材料中,走的行义 己占主导地位,跑义已居次要地位。只有走的行义占主导地位,才能与行 成为同义词。”杨克定引用了搜神记当中的一个例子:“汉陈留考城史婀,字 威明,年少时,尝病,临死,谓日:我死当复生。埋我,以杖柱于上,若杖折, 掘出我。及死理之,柱如其言。七日往视,杖果折,即掘出之,已活,走至井上 浴,平复如故。”杨克定认为:按常理,死了七天之后又复活的人,体力当虚弱, 跑的可能性不大。例中的“走”有可能是行义。 4 2 “走”在汉语方言里的表现 在现代汉语方言中,“走”的词义、词类也有所不同。我们翻检了由著名语 言学家李荣主编的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综合卷以及相关的分卷本,看到南方 有一些方言,如广州、东莞、福州、厦门、雷州、海口、黎川、梅县、南宁( 平 话) 、建瓯、娄底等,至今还保留着“跑”的意义。例如: 广州:但走起来好快噘i 走报啪跑快点 梅县:慢慢行,莫走 福州:快走 厦门:伊走真紧跑得很快l 任走走无路怎么跑也跑不出去 海口:兔走真快,l 赛走 南宁平话:渠是走取来噘他是跑着来的 可引申为逃跑,例如: 广州:走兵遇到贼l 走火烛 南宁:亚只小偷嚏喇 海口:贼走掠元着没有抓到 而其他多数方言的“走”字已经演变为“行”义了,如哈尔滨、济南、长沙、 南京、武汉、成都、贵阳、西安、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太原、万荣、丹阳、 上海、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南昌、萍乡、于都、牟平、柳州等。 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方言中“走”还具有一些特殊的用法: 第一种是用作介词,相当于“从”,见于南京、扬州、丹阳、成都、绩溪、娄 1 4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底等地。如: 南京( 刘丹青,1 9 9 5 ) 1 、表示经由的路线、途径:我走你门口过,顺带来 看看你。2 、表示进行的起点或行为的来源:这趟火车走西站开出。i 这些东西你 走哪块弄来的。3 、表示时间的起点:走那一e t 以后,我就再没有着过他。儒林 外史四十四回:因是走南京过。想起 丹阳( 蔡国璐,1 9 9 5 ) 表示进行的起点或行为的来源:走格里这里到过里 那里有五十公尺i 走旧年去年起我就开始上班咧 扬州( 王世华等,1 9 9 6 ) 从,表示起于或经过:走哪块走走三元路到文昌 楼l 你走桥上走,我走桥下走l 走窗子缝头里朝外望 成都( 梁德曼等,1 9 9 8 ) 表示进行的起点或行为的来源:我走新津县来。1 我们直接走西安到北京。 娄底( 颜清徽等,1 9 9 4 ) 走后门进来? 绩溪( 赵日新,2 0 0 3 ) 走尔边行 尔走哪块来? 第二种则是用在旬末,读轻声,作语气词,主要表示祈使语气。见于大词典 的有宁夏银川和山西万荣,其他发表的材料有宁夏灵武和山西临猗。其中,临猗 的描写比较详细。银川、灵武属于兰银官话区银吴片方言,万荣、临猗属于中原 官话区汾河片方言。 银川( 李树俨等,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