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癌组织cMet蛋白的表达及病理意义.doc_第1页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癌组织cMet蛋白的表达及病理意义.doc_第2页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癌组织cMet蛋白的表达及病理意义.doc_第3页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癌组织cMet蛋白的表达及病理意义.doc_第4页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癌组织cMet蛋白的表达及病理意义.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癌组织cMet蛋白的表达及病理意义 谢小丽 湘潭市湘钢医院,湖南湘潭411101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癌组织c-Met蛋白的表达及病理意义。方法选择本院xx年1月xx年5月本院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78例的临床病理标本,采用免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Met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TNM分期及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c-Met蛋白在不同肿瘤大小及病理分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et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期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及TNM期乳腺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组织中随着淋巴转移及TNM分期的增高c-Met蛋白表达增加,提示其可能与肿瘤的进展及侵袭和转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c-met蛋白;淋巴转移;病理 R273A1672-5654(xx)03(c)-0120-02 目前全球乳腺癌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国内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c-Met蛋白是由c-Met原癌基因编码的一种蛋白产物,研究显示c-Met蛋白参与细胞色素细胞信号传导和骨架重塑,其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浸润转移以及血管生长有密切关系1。国外有学者研究显示在多种肿瘤的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均可见c-Met蛋白的过度表达和基因扩增2。本文笔者选择本院近年收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c-Met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xx年1月xx年5月本院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78例的临床病理标本,全部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162岁,平均45.53.8岁。其中肿瘤直径2cm16例,肿瘤直径25cm54例,肿瘤直径5cm8例;TNM分期:期12例,期46例;期16例,期4例;病理分级:级13例,级45例,级20例;出现淋巴转移40例,无淋巴转移38例。 1.2方法 全部石蜡病理切片首先进行脱蜡及水化处理,微波法修复抗原,室温下滴加抗原修复液10min,然后滴加正常山羊血清封闭液20min,甩去多余液体,不洗。然后滴入美国Zymed公司生产的兔抗人c-Met多克隆抗体,在37下孵育30min后放入冰箱12h,设置冰箱温度为4;然后取出切片复温后,每张切片滴加二抗50L,在37下再次孵育40min,孵育完成后,洗涤并采用苏木素衬染,最后于显微镜下观察蛋白表达情况。 1.3观察方法 每张切片选择3个高倍视野进行肿瘤细胞计数,并统计每张切片的阳性细胞率及阳性细胞染色强度,阳性细胞以胞膜出现棕黄色颗粒状染色为标准。c-met蛋白表达情况以阳性细胞百分比及染色强度评分进行判定,具体评分方法参考文献3,无色0分,浅黄1分,深黄2分,棕黄色3分;染色强度评分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大于1为。c-met蛋白表达阳性,结果1为c-met蛋白表达阴性。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Excelxx录入,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或Pearson2检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