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博罗县小城镇建设用地发展与控制研究.pdf_第1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博罗县小城镇建设用地发展与控制研究.pdf_第2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博罗县小城镇建设用地发展与控制研究.pdf_第3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博罗县小城镇建设用地发展与控制研究.pdf_第4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博罗县小城镇建设用地发展与控制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博罗县小城镇建设用地发展与控制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博罗县小城镇建设用地发展与控制研究 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 研究生:肖伟榕 导师:黄明华教授 曹文刚副教授 摘要 博罗县小城镇是珠三角边缘小城镇的典型代表,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建 设水平在珠三角诸多城镇中属于落后的,并正在进一步的被边缘化。论文对博罗 县小城镇中城市建设用地的现状以及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探 讨,并初步提出了笔者近二十年来从事城市规划管理的建议。 论文对博罗县小城镇进行了分类研究,针对博罗县小城镇建设用地中存在的 问题,从规划以及城市建设管理两个角度对目前博罗小城镇建设进行了审视,并 从规划的目标、原则、编制程序、总体结构与形态以及规划的结构要素等方面分 析了博罗县现有小城镇建设用地未来的发展与控制。提出了西部小城镇应加强区 域协作,从区域整体的态势参与到珠三角的竞争当中去,同时以城乡一体化的思 想发展小城镇。东部小城镇则应努力提高城市化水平,以区域重点小城镇的发展 带动整体的发展等建议。 关键词:博罗县小城镇建设用地发展与控制研究建议 论文类型:应用基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s t u d y o n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c o n t r o lo f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 l a n df o rt h es m a l l - s i z et o w n si nb o l u oc o u t r y s p e c i a l t y : u r b a np l a n n i n ga n dd e s i g n g r a d u a t e :x i a ow e i r o n g a d v i s e r :h u a n gm i n g h u a c a ow e n g a n g a b s t r a c t 西es m a l l - s i z et o w n si nb o l u oc o u n t r ya r et h et y p i c a lc a s e si nt h ee d g eo f t h ep e a r l d e l t a ,w h i c ha r el a g g a r di n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t o w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h e yw i l lb e m o r cm a r g i n a li fw i t h o u ta n y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p a p e ra n a l y s e st h ea c t u a l i t ya n dt h e r e a s o n sf o r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l a n df o rt h es m a l l s i z et o w n si nb o l u oc o u t r y , t h e ni tg i v e s s o m ea d v i c eo nt o w nm a n a g e m e n tb a s e do nt h ea u t h o r sw o r ke x p e r i e n c ef o r2 0y e a r s t l l i sp a p e ru s e sm e t h o d so f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c o m p a r i s o nt os t u d yt h ei s s u e so f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l a n df o rt h es m a l l - s i z et o w n si nb o l u oc o u t r y i ta n a l y s e st h ef u t u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l a n df o rt h es m a l l s i z et o w n si nb o l u oc o u t r yb yt a r g e t s 、p r i n c i p l e s 、 p r o c e d u r e s 、m a s t e r s t r u c t u r ea n df o r m a t i o no fp j a r m i n gf r o mp l a n n i n g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a tl a s tt h ea n t h e rg i v e sh i sv i w so nt h e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c o n t r o lo f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l a n df o rt h es m a l l s i z et o w n si nb o l u oc o u t r y t h ew e s t e r ns m a l l s i z e t o w n si nb o l u oc o u n t r ys h o u l dd e v e l o pb yr e g i o n a lc o o p e r a t i o na n dp a r t i c i p a t i n gi nt h e c o m p e t i t i o ni nt h ep e a r ld e l t a t h ee a s ts m a l l s i z et o w n si n b o l u oc o u n t r ys h o u l d d e v e l o pb ya c c e l e r a t i n gt h eu r b a n i z a t i o na n db yt h et y p i c a lt o w sl e a d i n gt h ew h o l ea r e a k e yw o r d :t h es m a l l s i z et o w n si nb o l u oc o u t r y ,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l a n d ,s t u d yo n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c o n t r o l ,a d v i c e 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我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或其他 人在其它单位已申请学位或为其它用途使用过的成果。与我_ 同工作的同 志对本研究所做的所有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致谢。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敝储躲离私 隰劾o6 6 易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复带l j - t - 段保存论文。 ( 保密的论文在论文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名:斋秘一名秘 日期:文删6 f 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论 1 1 研究背景 1 1 1 博罗在珠三角、惠州中的地位 博罗县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东北端,位于东经1 1 2 0 4 9 5 0 ” 1 1 4 。4 1 5 0 ”与北纬2 3 。2 5 0 ”2 3 。4 3 2 0 ”之间。东接河源、紫金,南隔东江与惠城、 惠阳、东莞相望,西连增城,北邻龙门。全县东西长6 9 k i n ,南北宽4 2 k m ,总面 积2 8 7 0 5 k m 2 。县城设在县内南部偏西的东江北侧的罗阳镇,距广州市1 2 2 k m ,距 增城市6 0 k m ,距龙门县、河源市均为1 0 1 k m ,距紫金县l l k m ,距惠州城区1 8 k m , 距东莞市6 5 k m ,距深圳市11 2 k m 。 博罗县的发展长期停留在“田园牧歌”式的发展阶段,农业是县域经济的主要支 柱,发展步伐缓慢,效率较低,这种情况直到1 9 8 8 年国务院批准博罗县列入到珠 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后才得到根本的改变。从1 9 8 8 年特别是1 9 9 0 年至今,博罗 县的经济无论是从总量还是从产业结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博罗县的国民 生产总值( g d p ) 由1 9 9 0 年的1 0 4 1 亿元增加到2 0 0 2 年的9 7 6 1 亿元( 按当年 价格计算) ,三次产业结构由1 9 9 0 年的4 8 6 :2 0 9 :3 0 5 演变为2 0 0 2 年的2 1 3 : 5 6 5 :2 2 2 眨1 。与产业结构的演变相适应,博罗县的城镇化水平由1 9 9 0 年的1 5 6 增加到2 0 0 2 年的2 4 5 口1 ( 如表1 1 ) 。 表1 1 博罗县城镇化水平变化表 总人口非农业人口 按非农业人口计算的 年份 ( 万人)( 万人)城镇化水平( ) 1 9 5 3 正 2 8 7 02 7 28 9 1 9 6 4 芷 3 8 6 54 3 71 1 3 1 9 8 2 矩6 8 2 46 8 11 0 9 1 9 9 0 正6 7 9 5 1 0 5 8 1 5 6 2 0 0 0 正 7 8 0 41 8 1 9 2 3 3 2 0 0 2 芷 7 7 7 11 9 0 52 4 5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博罗县城总体规划( 2 0 0 2 2 0 2 0 ) ,2 0 0 4 5 从博罗县本身来讲,工业发展虽然有半个世纪的历程,但真正作为现代工业 的发展却只有短期十几年历史( 1 9 9 0 年以后) 。然而,从1 9 9 0 年至2 0 0 2 年的1 2 年时间之内,博罗县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9 4 倍,增长速度十分惊人。应该说, 1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统计年鉴( 2 0 0 3 ) 中国统计出版社,2 0 0 4 3 2 博罗县统计局:博罗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2 0 0 2 年) ,2 0 0 3 5 3 同上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经济整体实力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如果与珠江三角洲或 是与周边地区的县市相比,博罗产业的发展水平明显是落后了,并有一定差距。 从表1 2 可以看出,博罗县的经济发展在珠三角地区是最落后的,这体现在两个方 面:( 1 ) 经济总量和排名最后,从1 9 9 0 年以后一直位于1 4 个城( 镇) 中的倒数 第二位;( 2 ) 与与排名处在上游的城市的差距越拉越大,1 9 8 0 年经济总量处于第 一位的广州市的g d p 是博罗县的2 5 7 倍,到2 0 0 2 年这个比值没有减小,反而增 加到3 1 倍。从表1 3 来看,2 0 0 2 年博罗县的人居g d p 比1 9 8 0 年增加了3 5 倍, 但始终处于珠三角1 4 个城镇中的最后一位。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的息息相关的, 从表1 4 可以看出经过2 4 年的发展,博罗县的产业结构在珠三角1 4 个城( 镇) 中 是变化最大的,由一个典型的农业为主的县转变为典型的工业县。但在肯定成绩 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存在的问题,目前博罗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的比重过高,第三产业发育严重不足,而恰恰是第三产业方能代表整个经济体系 的活力。对比来看,博罗县2 0 0 2 年的产业结构的组成类似于其他较发达城市( 如 佛山、东莞、江门) 1 9 9 0 年的组成形式,而与珠三角的领头羊广州相比,博罗的 产业结构的构成水平只相当于其1 9 7 8 年的水平,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博罗县 在珠三角经济区的落后地位。 表1 2 珠三角1 4 个城( 镇) 主要年份g d p 对比表( 单位:亿元) 1 9 8 0 正1 9 8 5 矩1 9 9 0 焦1 9 9 5 定2 0 0 0 焦2 0 0 i 芷2 0 0 2 在 总量排名总量排名总量排名总量排名总量排名 总量排名总量排名 广卅l 市 5 6 711 2 4 41 3 1 9 611 2 4 3 112 3 7 5 9l2 6 8 5 813 0 0 1 51 深圳市 2 773 9 231 7 1 7 37 9 5 7 2 1 6 6 5 521 9 5 4 722 2 5 6 82 珠海市 2 689 884 1 481 8 5 17 3 3 0 373 6 6 664 0 6 38 佛山市 1 6 834 8 221 3 6 725 4 5 939 5 7 231 0 6 8 431 1 7 5 93 江门市1 8 723 9 4 1 0 0 6 4 3 7 9 4 4 5 6 7 546 1 5 246 6 0 85 东莞市 7 06 2 0 4 6 6 4 6 5 2 0 5 6 6 4 9 2 755 7 8 956 7 2 94 中山市 7 251 9 275 1 171 7 0 983 1 2 88 3 6 2 574 1 5 77 惠州市区 o 81 41 91 41 0 71 16 2 591 3 4 491 4 2 991 8 3 89 惠阳市1 81 23 5 1 1 1 2 31 25 8 21 11 0 2 11 11 1 5 11 11 2 5 51 1 惠东县 1 91 13 21 31 2 294 7 81 28 8 5 1 29 8 51 21 0 5 71 2 i 耩、爱羹i 糕 m 镬 i 囊滋z黧攒i 颡i ii :1 3 j =薹辱熏萎。 粼 袋l ;:s | | | | | | | | l 薹* | | | | | 擎睡;鼙m 雕l 要羹糕孽纛簸| | | | | 蠢鬻 肇庆市区 1 0 642 2 255 8 562 4 2 553 8 3 464 1 1 084 5 0 26 高要市 2 11 04 991 2 296 1 21 01 1 0 9 1 01 1 7 11 01 2 8 81 0 四会市 1 31 33 31 28 5 81 43 4 41 45 5 5 1 46 1 91 46 8 51 4 ( 2 0 0 3 ) ,中国统计出版社,2 0 0 4 3 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1 3 珠三角1 4 个城( 镇) 主要年份人均g d p 对比表( 单位:元) 1 9 8 0 焦1 9 8 5 年1 9 9 0 年1 9 9 5 芷2 0 0 0 芷2 0 0 1 芷2 0 0 2 年 广州市 1 1 6 02 3 0 25 4 1 81 9 3 6 63 4 2 9 23 8 0 0 74 6 3 8 8 深圳市 8 3 54 8 0 98 7 2 42 3 3 8 1 3 9 7 4 5 4 3 3 5 54 6 0 3 0 珠海市 7 2 02 4 3 l5 6 6 51 7 7 5 32 6 5 8 32 9 3 0 73 2 6 8 2 佛山市 7 0 91 9 0 84 9 4 61 7 7 0 22 8 9 3 23 1 9 7 23 4 8 5 0 江门市 5 8 71 1 8 32 8 7 69 5 7 11 4 9 2 11 6 1 5 51 7 3 4 4 东莞市 6 2 71 7 0 04 9 5 8 1 4 4 2 83 2 4 7 73 7 7 7 74 3 4 0 1 中山市 7 1 7 1 8 1 9 4 4 9 01 3 7 3 42 3 5 4 22 6 9 9 43 0 6 9 3 惠州市区 5 0 41 0 4 84 7 1 91 9 7 4 33 6 2 6 23 7 6 0 74 6 7 5 4 惠阳市 4 2 47 8 32 5 8 71 1 4 5 81 8 5 1 92 0 5 3 62 2 1 6 6 惠东县 3 8 l5 9 82 1 0 47 2 5 31 3 0 0 41 4 2 1 01 5 1 6 2 慝 ; ; ; l 纛熬磐辫鞠 一;i ; ;+ 、j s 冀撼鬻戮鼎蕊莲氍戮;:; ;。;m i 鲻翳| x ;x i ;i i i 鳓2 5 _ i| ;| | 缀r 巍6 鞲妻w i 嚣w m m 萋l 零纛耋誊黧鬃:1 2 5 9 甏” ; 肼; | ; 肇庆市区 6 8 91 4 2 13 9 3 21 3 5 7 71 4 4 1 31 8 5 0 22 0 3 1 8 高要市 3 7 18 0 21 8 5 68 9 4 31 5 4 0 41 6 0 4 11 7 6 3 2 四会市 3 9 09 3 52 3 0 88 8 1 21 4 0 8 91 7 6 3 21 7 3 7 2 资料来源:同上 表1 4 珠三角1 4 个城( 镇) 主要年份的产业比重以及产业增加值 1 9 7 8 正1 9 9 0 缶2 0 0 2 焦 三次产业三次产业增三次产业三次产业增三次产业三次产业增加 比重加值( 亿元)比重加值( 亿元)比重值( 亿元) 1 1 7 :5 8 6 : 2 5 7 ,1 3 6 3 ,1 0 3 1 ,1 2 2 7 1 , 广州市 5 0 ,2 5 2 ,1 2 88 1 :4 2 7 :4 9 33 4 :4 0 9 :5 5 7 2 9 7 1 5 7 6 1 6 7 1 2 7 4 1 :4 4 8 :1 9 1 ,1 2 3 4 7 , 深圳市 7 0 ,7 6 9 ,8 7 70 9 :5 4 7 :4 4 4 5 1 11 6 7 1 3 3 6 3 :3 1 8 :1 6 1 8 ,2 2 4 1 , 珠海市 5 9 ,1 8 1 ,1 7 54 0 :5 5 1 :4 0 9 3 1 91 6 5 9 3 1 2 :5 0 5 :1 4 6 :5 6 8 :2 0 0 ,7 7 7 ,7 2 ,6 2 5 8 , 佛山市 4 o ,6 5 ,2 46 1 :5 3 2 :4 0 7 1 8 32 8 63 9 14 7 8 0 3 5 2 :4 0 2 :2 3 6 :4 2 9 :2 3 8 ,4 3 2 ,1 0 6 :4 8 4 :7 0 2 ,3 1 9 7 , 江门市 5 o ,5 8 ,3 5 2 4 63 3 53 3 74 1 02 7 0 9 4 4 6 :4 3 8 : 2 2 7 :4 7 3 :1 4 7 ,3 0 6 ,3 0 3 ,3 6 9 7 , 东莞市 2 7 ,2 7 ,0 74 5 :5 4 9 :4 0 6 1 1 63 0 o1 9 4 2 7 2 8 4 7 9 :3 5 1 :2 6 7 :3 6 9 :1 3 6 ,1 8 8 ,2 6 2 ,2 4 6 3 , 中山市 2 8 ,2 0 ,1 o6 3 :5 9 3 :3 4 4 1 7 03 6 41 8 61 4 3 2 1 7 5 :4 2 4 :3 5 2 ,1 3 4 9 , 惠卅l 市区 0 1 ,o 3 ,o 35 6 :4 1 4 :5 3 o0 6 ,4 4 ,5 61 8 :7 3 4 :2 4 8 4 0 14 5 6 5 8 5 :1 3 0 :3 5 5 :3 6 7 :1 3 4 :5 5 2 : 惠阳市 0 8 ,0 2 ,0 44 4 ,4 5 ,3 41 9 3 ,7 9 6 ,4 5 2 2 8 52 7 73 1 3 5 6 9 :2 6 3 : 4 8 7 :2 2 5 :2 1 5 :5 1 1 : 惠东县1 0 ,o 5 ,o 35 9 ,2 7 ,3 52 2 7 ,5 4 0 ,2 8 9 1 6 82 8 82 7 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续表1 4 飘赫:、1 62 ; 灞 霹嚣z 蛙漤i :2 :135 毪6 釜885 _ 2 2 董罩 麟赘錾 _l i 蕾n 两5 ;l 蠢2 曩i曩 2 2 妻糍2 2 登 1 9 6 :4 3 3 :1 8 6 :3 8 7 : 肇庆市区 o 3 ,0 6 ,0 52 5 ,5 1 ,5 67 8 :43 :5 0 97 4 8 ,3 9 7 ,4 8 8 3 7 14 2 7 6 5 1 :2 6 2 :5 3 1 :2 4 6 :2 7 5 :3 1 5 : 高要市 1 0 ,0 4 ,0 1 6 7 ,2 9 ,2 63 5 4 ,4 0 6 ,5 2 8 8 72 2 34 1 0 4 6 6 :2 8 4 :3 9 0 :3 5 9 :2 5 9 :5 0 4 : 四会市 o 5 ,0 3 ,0 33 4 ,3 0 ,2 21 7 4 ,3 4 4 ,1 6 7 2 5 02 5 12 3 7 资料来源:同上 表1 4 珠三角1 4 个城( 镇) 主要年份城市化水平对比( 单位:) 城市1 9 7 8 证1 9 9 0 篮2 0 0 0 矩2 0 0 2 芷城市1 9 7 8 焦1 9 9 0 生2 0 0 0 年2 0 0 2 矩 广州市 4 8 0 75 7 4 5 6 2 2 4 6 9 7 0惠州市区5 6 4 66 9 6 48 0 6 68 8 5 6 深圳市 1 4 7 26 2 6 48 0 1 78 0 3 4 惠阳市 8 0 81 8 7 13 4 2 13 5 8 9 珠海市 1 6 7 14 3 5 86 9 4 67 1 0 3 惠东县 1 3 1 72 1 9 52 9 5 43 3 1 9 佛山市 2 4 7 33 4 9 04 4 3 95 1 4 9i 攥鬟篓;i篓、1 9 ;转睡嚣疆蠹i 蓦嚣篓i l i i i 2 3 1 1 3 6 1 1 ;i 罐心登凛二妻垂嚣 江门市 1 3 7 22 6 4 63 8 2 43 7 9 2 肇庆市区 6 8 4 45 2 5 66 8 2 27 4 5 1 东莞市 1 6 6 22 3 4 12 5 9 63 6 0 3 高要市 6 1 21 3 3 81 6 0 31 5 6 5 中山市 1 8 _ 3 22 4 2 73 1 0 94 2 7 5 四会市 1 1 7 61 0 3 23 1 4 13 1 5 1 资料来源:l 司上 从珠三角主要城镇城市化水平的情况来看,博罗县也是处于相当不利的位置。 改革开放以前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普遍较低,博罗县的城市化水平在这之中 虽然也是处在下游位置,但与平均水平相差不大;在经过2 4 年的发展之后,珠三 角地区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普遍高于3 0 ,进入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甚至不少 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5 0 ,而博罗的城市化水平到2 0 0 2 年才达到2 4 5 1 , 处在珠三角所有城镇倒数第二的位置,这说明博罗县的城市化发展步伐远远落后 于珠三角的平均水平。 表1 5 惠州市各市县主要年份g d p 变化表( 单位:万元) 1 9 7 8 正1 9 8 0 芷1 9 8 5 正1 9 9 0 正1 9 9 5 正2 0 0 0 芷2 0 0 1 生2 0 0 2 正 市直 6 8 9 7 84 2 9 7 5 39 5 3 9 2 39 9 3 2 3 01 3 6 2 3 5 6 惠城区 7 3 3 37 8 5 41 8 6 9 03 7 4 7 51 9 5 4 9 83 9 0 0 7 24 3 6 5 9 64 7 5 5 3 1 惠东县 1 7 8 1 81 9 0 1 33 2 1 5 81 2 1 5 5 44 7 7 5 4 18 8 4 9 2 99 8 4 7 5 21 0 5 6 7 7 2 惠阳市1 4 0 6 31 7 4 8 23 4 8 9 11 2 3 2 8 65 8 1 7 0 51 0 2 1 1 5 01 1 5 1 2 5 9 1 2 5 4 8 4 5 隧蠹4 攀甥赞臻蘸| | | | | 瓣+ 星n 3 霉l ? i 巨薹。 鎏垂5 受e 薯= 蠢鼙9 貉瓤硼。溺4 a s n 誊黧;_ j _ 3 妻蒌器融 。嚣糯塑墨影 | | ,9 鹪孽霞l | | | 垂塑6 置秘疆 龙门县 8 0 1 19 4 1 71 3 8 1 93 2 5 7 01 2 9 1 0 71 8 1 9 5 81 9 0 8 6 22 0 0 7 8 9 大亚湾区5 7 2 7 91 2 2 4 0 21 5 1 2 0 41 8 5 4 2 4 惠州市 6 7 5 9 67 5 3 5 71 3 7 4 6 44 8 7 9 1 32 3 0 4 2 6 34 3 7 2 3 9 14 7 6 3 9 3 8 5 2 5 2 0 3 6 撼舞鐾:漤,l 蓬冀鳓;| + 3 联l 瓣囊囊蓦2 8 i 黝鬻黧蒺im w 骶i 誊i,1 8 鳓霹、ii e l 8 蠹糕m | | | | | w | i | l 簌” l gj | | | 撼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出版社,惠州统计年鉴( 2 0 0 3 ) ,2 0 0 3 7 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1 5 表明了惠卅i 市各市县1 9 7 8 年以来的g d p 的变化情况,从表中我们可以 看出,博罗县的经济总量在惠州市所占的比重是与日俱“减”的:直到1 9 8 5 年博罗 县的经济总量在惠州市都是最高的,其贡献量占惠州总量的1 4 强,但1 9 8 5 年以 后,博罗县逐渐落后于其他市县。将表1 - 2 与表1 5 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出,从1 9 8 0 年代末期特别是1 9 9 0 年以来,整个珠江西岸的经济迎来一个大发展期,这是因为 珠三角核心经济区的“扩散”效应开始发挥,大批较低层次的产业开始向珠三角的边 缘经济区转移,惠州市与核心经济区便捷的交通联系、低廉的地价及劳动力是惠 州成为了这些外溢产业的重要选择区位。就惠州而言,1 9 9 0 年至今仍处于“极化” 效应占主要地位的时期,外来产业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发展,中心城区也在这个 阶段迅速的完成了产业结构的转换,变以农业为主为工业为主导;而博罗县在这 个阶段由于相对远离惠州主城区,产业结构中农业仍然占很大的比重,第二产业 与第三产业的质量不高,从而被进一步的“边缘化”。 表1 6 则很形象的说明了惠州市个市县在1 9 8 0 年以后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惠州市城镇体系中,博罗县的城市化水平是最低的,而 目 表1 6 惠州市各市县主要年份城市化水平( 单位:) 1 9 8 0 芷1 9 8 5 年 1 9 9 0 芷1 9 9 5 正2 0 0 0 拒2 0 0 1 拒2 0 0 2 篮 惠州市 1 7 2 62 1 2 92 3 6 13 1 5 0 3 5 4 2 3 5 8 63 8 5 2 惠城区 6 0 0 86 4 2 56 9 6 57 6 4 9 8 0 6 4 8 0 9 9 8 8 5 6 惠东县2 0 8 92 5 o l2 1 9 42 5 8 5 2 9 5 42 9 7 03 3 1 9 惠阳市 8 8 71 3 9 71 8 7 02 6 4 22 9 6 73 0 1 83 1 2 1 黧;撼嚣溅糍 :瑚j s 糕誊嘲| 1 | l 戮i 6 w l 潮;| | ;| 曩= 瓣薹l ;蚤聋她 m m m 霪i 蠢矗霾糍| | | 2 3 _ 8 4 i i i = = i誊2 罐孽麓强 ; l 龙门县 1 3 1 81 6 4 61 7 0 72 3 1 72 6 0 82 6 1 02 6 7 0 大亚湾区 5 9 0 9 7 1 8 07 1 9 27 4 4 8 资料来源:根据惠州统计年鉴( 2 0 0 3 ) 整理而成。 其与惠州市的平均水平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从1 9 8 0 年的约8 个百分点加大 到2 0 0 2 年的1 4 个百分点。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目前博罗县在珠三角地区以及惠州地区是处于相当不利的 地位的,这种劣势体现在经济总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城市化水平低等诸多 方面。 1 1 2 博罗县城镇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一) 、博罗县城镇发展的现状 1 、城镇化水平持续快速增长,总体水平有很大提高。城镇人口的增长主要集 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在西部地区。 2 0 0 2 年博罗县总人口7 7 7 1 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有2 8 4 5 万人,城镇 化水平2 4 5 ,比1 9 9 0 年的1 5 9 9 上升了8 5 1 个百分点,年均增长2 9 3 ,城镇 化水平明显提高,而且发展速度较快,可以说已进入全面快速发展时期。 1 9 9 0 2 0 0 2 年,全县城镇人口由1 0 4 2 万人增长到2 8 4 5 万人,十二年间共增 加1 8 万人。其中西部1 1 个镇共增长1 5 4 6 万人,占增长总数的8 5 8 ,东部9 镇 共增长2 5 6 万人,只占1 4 2 。全县城镇人口增长超过万人的罗阳、园洲、石湾、 杨村等4 个镇中,西部地区就占了3 个,而且3 个镇增加的城镇人口总和就达1 3 1 9 万人,超过了增长总数的7 0 。如此悬殊的比例关系充分说明在博罗县的城镇化 发展过程中,县城及博西南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城镇吸纳了绝大多数的城镇人口, 是人口集聚的主要空间载体。 2 、人口流动十分活跃,外来人口成为城镇化重要的人口来源。 人口的流动与经济发展同步。随着博罗县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劳动力的 需求大大增加,外地劳工大量涌来,本地农民洗脚上田,成为从事二、三产业的 生力军。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 0 0 0 年全县外来人口1 9 6 万人,比1 9 9 0 年 的1 6 万人增加了1 8 万人,增长近1 l 倍。外出人口也由1 9 9 0 年的4 6 万人增长 到1 7 3 万人,增加了1 2 7 万人,增长近3 倍。活跃的人口流动从一定程度上改变 了博罗县长期以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仅仅依靠非农业人口,增长缓慢的情况。外 来人口中省内流入6 1 万人,省外流入1 3 5 万人,绝大多数是来打工、就业的青 壮年劳动力,他们大部分住在镇区及其附近,多集中于“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从 事二、三产业。县内比较典型的园洲镇,2 0 0 0 年总人口7 0 5 万人,其中常住本地 的户籍人口3 4 1 万人,外来人口3 6 4 万人,外来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了本地的户 籍人口。对城镇化水平来说,外来人口的影响则更为显著。2 0 0 0 年园洲镇城镇人 口3 3 万人,是非农业人口的7 4 倍,两者之间相差的2 8 5 万人主要就是由外来人 口所构成,而以非农业人口计算的6 3 8 的城镇化水平和以城镇人口计算的4 7 3 3 之间4 0 个百分点的差距更能充分说明,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了博罗县城镇化发展重 要的人口来源。 除了这两个特点以外,博罗县的城镇发展还存在着:城镇沿交通干线集聚; 城镇发展呈现地区差异:城镇化水平西高东低,城镇分布西密东疏,城镇经济实 力西强东弱;初步形成城镇地域分工等特点,论文将在后文详细论述分析。 ( 二) 、博罗县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城镇化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较低,且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博罗县经过近十年的持续发展,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但是由于 基数较低,所以与惠州、广东,乃至全国平均城镇化水平相比,还是偏低的。博 罗县2 0 0 2 年的城镇化水平2 4 5 ,比惠州的3 8 5 低1 4 个百分点,比广东省的 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1 低2 5 5 个百分点,比珠三角经济区平均水平6 5 6 低4 1 个百分点,比全国平 均水平还低7 5 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在惠州六个县区中排最后一位。比低收入国 家3 1 的水平还要低很多。 同时,全县城镇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博罗县1 9 9 0 年的国民 生产总值为1 0 4 1 亿元,到2 0 0 2 年已增长至9 7 6 1 万元,增长了9 倍还多,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由1 5 3 7 元增长到1 2 5 9 5 元,增长了8 倍。种种数据表明,进入9 0 年代后的博罗经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进入快速、稳定的发展阶段而博罗的 城镇化在此期间尽管也有所发展,由1 9 9 0 年的1 5 9 9 发展到2 0 0 2 年的2 4 5 , 但还是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特别是与2 0 0 2 年全县g d p 中工业所占的比 重5 3 4 5 相比,要落后近2 0 个百分点,滞后程度相当严重。 博罗县的城镇化发展不仅滞后于本县内的经济发展,而且在整个惠州市内这 种不平衡性也表现得尤为明显。从表8 可以看到,2 0 0 0 年惠州市各县区的城镇化 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比较中,博罗县滞后2 1 6 2 个百分点,是全市最低的,与最领先 的惠城区相比,差了5 0 个百分点。 表1 72 0 0 2 年惠州市各县( 区) 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比较 城镇人口所占比重工业占g d p 的比重 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比较 县市 ( )( ) 领先百分点( )二者比率 惠州市 3 8 5 25 6 4 51 7 9 3o 6 8 惠城区 8 8 5 67 3 4 51 5 1 11 2 l 惠东县3 3 1 95 1 1 41 7 9 50 6 5 惠阳市3 1 2 l5 5 2 l2 4 0 00 5 7 强| | | | 照| 1 _ u _ ;、;w + j 粥露 戳2 一_ ; 。 点弹, ;| ;_ _ 3 翌u _ | l | i篷连篝 龙门县 2 6 7 02 6 4 8o 2 21 0 1 大亚湾区 7 4 4 82 2 3 05 2 1 83 3 4 资料来源:根据惠州市统计年鉴( 2 0 0 2 ) 整理而成 2 、大部分城镇规模较小,首位城市吸引辐射能力弱 2 0 0 2 年底全县辖2 0 个镇,平均城镇人口规模1 4 2 万人,只占惠州市平均水 平2 万人( 五普数据) 的7 1 。规模最大的罗阳镇,城镇人口1 1 3 2 万人,刚刚达 到小城市的标准。规模最小的仍图镇,城镇人口仅1 6 9 5 人。1 1 0 万人的城镇只有 3 个,而且规模均在5 万人以下;0 5 1 万人的城镇7 个;0 5 万人以下的城镇9 个, 个数占全县4 5 ,但城镇人口只占到1 2 4 。小规模的城镇,建设效率低,基础设 施难以配套,城镇硬软环境得不到有效改善,就没有能力吸引大规模、上档次的 外来投资及农民进镇居住、务工或经商,经济辐射作用较弱,从而对劳动人口的 吸引也相对较弱,因而带动不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规模小且分散是交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不便、小农经济分散管理的产物,已不适应现代交通、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 首位城市罗阳镇与第二位城市石湾的人口之比即首位度为2 9 7 ,高于惠州市1 3 7 的水平。但从经济水平来看,罗阳镇人均g d p 只有7 3 8 3 元,远远低于湖镇( 3 1 8 9 7 ) 、 石湾( 1 9 1 3 0 ) 、园洲( 1 7 7 5 5 ) 的水平,中心城市的中心地位并不突出,对全县其 它城镇的吸引辐射能力较弱。特别是对博西地区的城镇而言,东莞、广州等对其 的吸引要比县城强得多。因此,未来必须壮大中心城市规模,提升城市综合功能, 强化其吸引集聚能力。 3 、区域内城镇职能趋同,中心城镇功能单一,不能起到良好的凝聚作用 各区域内城镇主导产业大同小异,缺乏横向和纵向联系,没有形成有效的分 工体系,极易导致争夺资源和恶性竞争。各区中心城镇功能单一,不能起到良好 的凝聚作用。罗阳镇是全县政治、文化中心,但对西部地区城镇的经济吸引不及 石湾、园洲;石湾、园洲是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但受人口规模、行政建制等因 素的影响,其城镇建设缺乏特色,难上档次,对其他城镇也难以产生很大影响: 中部地区从各镇过去十年的发展趋势看,很有可能形成以湖镇为中心的经济发展 区域,但湖镇的问题也是城镇功能过于单一,无法形成凝聚能力;东部地区以省 重点镇杨村为中心,由于其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基础还比 较薄弱,因此也无法形成真正的片区中心。 4 、城镇布局分散,沿交通线两侧盲目延伸 博罗县各小城镇近年来开始建设一批有配套设施的工业园区,但总的来说小 城镇工业布局仍很分散,其直接后果就是城镇建设的随意、无序,城镇布局过于 分散。现有大多数城镇将过境公路干线当作城镇道路,沿公路两侧绵延几公里建 设,而不向纵深推进,不仅严重影响交通干线的畅通和安全,制约城镇的长远发 展,而且由于沿路建筑物是一层薄皮,供水、供电、通信设施建设相当困难,使 得城镇面貌始终得不到改善,环境污染加剧,土地利用效益低下,城镇集聚能力 差。未来城镇发展应注重向纵深拓展,限制沿交通干线拉伸。 1 2 论文研究的范围、意义 1 2 1 对标题的释意 本论文的标题为“博罗县小城镇建设用地发展与控制研究”。 在珠三角经济开发区中,博罗县是处于边缘地位的。这里包含了两层意思, 一是就地理位置而言的,博罗县并不处于珠三角的中心经济区范围以内,而是处 于珠三角经济区的东边缘,从区位上来说没有太大的优势;二是就博罗县目前的 发展态势而言,博罗县的经济发展正在逐渐被“边缘化”,经济活力没有得到应有的 发挥,人均经济总量与珠三角平均水平甚至是惠州市的水平越拉越大。可以说目 前珠三角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仍然处于“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的阶段,经济发展需 r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要的资金、能源以及人才等资源正大量的流向珠三角的主经济区,即三大都市圈 广州佛山都市圈、珠海澳门都市圈以及深圳香港都市圈,而博罗等一大批中 小城镇的经济发发展正处于“大树底下不长草”的尴尬境地。 与经济发展相应的,博罗县等中小城镇的城市化水平以及城市建设质量也不 容乐观。在这些城镇中,城市化水平仍然很低,甚至有个别城镇的城市化水平没 有逐年增加,反而由于主经济区的强大引力而逐渐走向萎缩,这更进一步说明了 珠三角主经济区对于这些城镇发展的负面影响。在这些城镇中,城市化的质量也 是很低的,很多城镇仍然处在马路经济占主导地位的阶段,“十里长街”、征而不用 的土地随处可见,地方政府热衷于上规模、出形象的地表开发,或多或少的陷入 了“以地生财”的怪圈,而对于真正能够改善城市建设质量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市政 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则很少。 经济要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自然需要大量的城镇建设用地来提供空 间支撑,但并不意味着大量的建设用地的投入就能够产生大量的效益。用一个很 时髦的比喻来说,城镇建设用地的投入就是一把“双刃剑”,适时、适量、适位的投 入能够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而盲目的投入不仅不能够产生效益,反而会 给城市的发展造成“内伤”,使城市背负巨大的债务而偏离良性的发展轨道。对于博 罗这样的小城镇而言,这种“内伤”将是更加致命的,因为这不但会延误城市建设的 进程,更重要的是将导致城市发展战略机遇期的丧失,变后发优势为后发劣势。 因此,城镇建设用地不仅要“发展”,更要强调“控制”,有控制的发展才能保证是良 性的、可持续的发展,这也就是本论文关注的核心,即通过研究探索适合类似于 博罗这样的珠三角边缘小城镇现实情况与发展可能的、能使城镇健康均衡发展的、 具有可操作性的城镇建设用地发展控制方法。 1 2 2 研究的范围 论文研究的地域范围主要是集中在博罗县现有的2 0 个小城镇中:罗阳、石坝、 麻陂、观音阁、公庄、杨村、杨侨、柏塘、平安、泰美、响水、湖镇、横河、长 宁、福田、龙华、龙溪、圆洲、九潭、石湾( 见图1 1 ) ,这些城镇的产业发展以 及城镇建设各有特点,同时也拥有很大的共性,论文将对这些小城镇进行不同角 度的分类,研究其特点,找出其中共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城镇规模虽小,但“五脏俱全”,对其进行全面性研究非笔者能力所能够达到 的,因此论文研究主要集中在城镇建设用地的规划与管理方面,总结笔者在规划 管理部门的工作经验,结合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对相关问题的一些思考,对如 何从城镇建设用地的规划与管理两个方面建设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提供一 些建议。 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2 3 研究的意义 图1 1 博罗小城镇分布示意图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自绘 博罗县的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水平在珠三角以及全国范围内都是很具有代表 性的,其中存在的问题在同等规模的城镇中也是普遍存在的,论文的研究从具体 的案例着手,从有利于实现这些小城镇的健康、均衡发展的目标出发,探索造成 目前这种不尽如人意的状况的原因,并为如何从城市土地的规划与管理方面预防、 消除这些问题提供建议。因此论文的研究意义就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博罗县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生态小城镇理论体系的搭建以及管理决策提供一定的 理论基础;二是为同等规模、发展阶段相似的小城镇提供案例借鉴,使这些小城 镇能够吸取博罗值得肯定的方面,避免博罗县走过的弯路。当然,要使复杂的小 城镇发展问题得以解决仅依靠规划管理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多层次、多方 面长期的努力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