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47 卷第 2 期 2016 年 3 月 锅 炉 技术 B 0 IL E R T E C H N 0 L 0 G Y Vo l_47,No 2 Mar。2 O 1 6 煤粉加压气化炉操作参数对气化特性的影响 杨 震 ,郭琴琴 ,刘银 河 (1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上海 200245; 2西 安交 通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49) 摘要 : 采用基于平衡态模型的气流床气化炉煤气组分预测程序 , 分 析研究 了气 化压力 、 氧煤 比以及 蒸汽煤 比等操作 参数 对气 化温度、 煤气组分 、 碳转 化率 和气 化效 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 表明 : 气 化压力对气 化特性 指标影 响甚微 , 而氧煤 比和蒸汽煤 比的影响较 为显著 。随氧煤 比的增加 , 气化 温度升 高 , 碳 转化率 升高 , 气化 效率先升 高再 降低 , C O 浓度先增加后降低 。C H 的体 积浓度可用于预测气化温度 。在蒸汽煤 比较低时 , 提高 蒸汽煤比可增 加 H 的浓度 , 提高碳转换率 和气化效 率 , 但 进一 步提高蒸 汽煤 比仅 会 降低气化 炉 内的气化 温 度 , 提高 H z0 和 C O z 浓度 。对 于所研究 的煤 种 , 合理的氧煤 比应在 0 7 左右 , 合理 的蒸 汽煤 比在 0 1 左右 。 关键 词 : 煤气化 ;操作参数 ;气 化特性 中图分类号 : T Q 54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4763(2016)02000506 0 前 言 煤粉气化_】 是指 煤粉在气化炉 中高温高压 条件下与气化剂发生化学反应 , 将固体可燃物转 化成可燃气体的过程, 它涉及到流动、 传热、 传质 和化学反应等 复杂过程 。通常可 以选用 的气化 剂有水蒸气 、 氧气 和二氧化碳 。可燃气体成分主 要为 C O 、 H 和 C H , 伴生的不可燃气体有 C O 。 和 H zO , 此 外 还 有 少量 硫 化 物 、 烃 类 产 物 和 其 他 微 量成 分 。 学者们 对气 流床 气 化炉 粗煤 气组 分份 额 、 煤气产率随煤种 、 给煤量 、 给氧量 、 给蒸汽量 以及气化 炉 的气化压 力、 气 化温度 等操作 参数 之 间的关 系 开 展 了大 量 研 究 , 以得 出有 效 的 数 学建模方 法来进 行煤气 组分 的预测 , 进 而获得 气 化 炉 的 相 关 技 术 特 性 指 标 , 并 指 导 气 化 炉 的 设计与运行 。气流床气 化炉的数学模型可分为 平衡态模 型 和考 虑气 化 反应 过程 的动 力学 模 型_9。平衡态模型口 是一种基于化学反应平衡 原理对化学反应始末状 态进行宏观描述 的计算 方法。它忽略了化学反应 的具体微 观过程所带 来的影响 , 只对 反应最终 达到 的稳定 状态 即平 衡态进行 综合分 析。化 学反 应达 到平衡 态后 , 其反应产物 的组分 份额维持 恒定 , 此 时系统 的 熵达到最 大值 , 自由焓 达到最小值 , 各个反应 的 正反应速度等于逆反应速度 。由于气流床气化 炉 的操作 温度 和操作 压力均较 高 , 气化反 应速 率较快 , 在气 化炉 炉膛 内气 化过程 进行 的较 为 彻底 , 接近平衡状 态。因此 , 平衡态模型可 以很 好 的应用于对气化炉煤气的组分进行 预测分析 研究 。徐 越 等口 l_ 以 SH E L L 煤 气 化 工 艺 为 基 础 , 采用 A SPE N 软件建立了干煤粉加压气流床 气化过程 模拟模 型 , 对 干煤粉 加压 气流床 气化 工 艺 的性 能 进 行 了 数 学 模 拟 和 性 能 研 究 。周 志 杰 l 等建 立 了 基 于 化 学 平 衡 的数 学 平 衡 模 型 , 并研究证 实 了对 于气 化 温度 高 达 1 400 1 600 的干煤粉气化 可 以应用 化学平衡 的方 法来简化气化炉的数学模 型。 本文采用根据平衡 态模型编写 的气流床气 化 炉 的煤 气组 分 预 测 程 序 “ , 以 SH E L L 气 化 炉口 实际的给料条件 为计 算边界 , 分析 了气化 压 力 、 氧 煤 比 及 蒸 汽 煤 比对 气 化 温 度 、 煤 气 组 成 、 碳 转 化 率 、 气 化 效 率 等 技 术 特 性 指 标 的 影 响 。 1 煤粉加压气化炉 的给料条件 本文对 SH E L L 气 化炉 的煤气组 分份额 进 行 了预测计算 。如表 1 所示为气化炉选用煤种 收稿 日期 : 2015 0 9 10 基金项 目: 上海 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委资助(14dz1200100) 作者简介: f (1968 一 ), 男 , 博士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 事煤 的高效清洁燃烧和气化研究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锅 炉 技术 第 47 卷 的技术规 格条件 。表 2 为 SH E LL 气 化炉 的实 际给料条件 。本文计算 中选用 的煤种 以及 气化 炉给料 皆参 照 实 际 SH E L L 气 化 炉 的给 料 条 件 。 表 1 气 化炉 选 用煤 种特 性r 表 2 额定 工况气 化炉 给 料条件 M 气化炉的加煤量, kg h 。 (2) 气化效率 r 。叼 又称冷煤气效率, 它是 气化生成 的煤气 的化学能与气化用煤 的化 学能 的 比值 , 其计算方法如式 (4)所示 。显然 , 提高气 化炉的冷煤 气效率可 以把煤 中所储蓄 的化 学能 更 多地转 化 成为煤 气 的化学 能 。 一 100 (4)M 叩 一 Q g rc 式中: 煤气中所含可燃气 体在标准状态下 的体积 , rn。 ; Q 煤气的高位发热量 , kJ m 。 ; Q 气化用煤的高位发热量 , kJ kg; M 气化炉 的加煤量 , kg h。 由于煤 气 中的可 燃气 体 只有一 氧化 碳 、 氢 气 、 甲烷和硫化氢 , 所 以 V g 一 ( co + n H +ncH + 2H 。s) X 22 4 (5 ) n 12 640nco + 12 750nH 2+ 3 9 820ncH 4+ 2 5 350nH2s “s一 一 (6 ) 式(6)中的 12 640、 12 750、 39 820、 25 350 分 别为 C O 、 H 。 、 C H 、 H 。 S 的高位发热量 , kJ m 。 。 氧煤比是指氧气 质量流量 与干煤粉 的质量 流量之 比, 而蒸汽煤 比是指水蒸气 的质量流量 与 干煤粉 的质量 流量之 比。本文假 设气 化过程 为 绝热过程 , 不考虑 炉壁 散热对气化特性 的影响 , 干煤粉是指含水量为 2 W t 的煤粉, 在这个基准 上计算氧煤 比和蒸汽煤 比。 2 气化技术特性指标 3 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气 化温度、 煤气组 分、 碳转化 率和 气化 效率 等 气 化 技 术 特 性 指 标 来 对 粉 煤 加 压 气 化炉 的气 化 特 性 进 行 分 析 研 究 。其 中碳 转 换 率 和气化效率的定义如下 : (1) 碳的转化率 a。它是指煤中所含 的碳元 素在气化炉 中转化成煤气成分 中含碳量 的百分 数 , 其计算方法如式(1)所示 。 口 一_7 C 100 (1) O c 扫 c一1 r z n c 一 co + co 。 + cH +佗 cos (3) 式 中: b 所 加 煤 中 含 有 碳 的 物 质 的 量 , km ol h ; n 粗煤气 中含有 的碳元 素的物 质 的 量 , km ol h 。 3 1 气化 压 力的影 响 首先 , 应用根据平衡态模型编 写的气流床气 化 炉 组 分 预 测 程 序 , 分 别 在 1 M P a、 2 M Pa、 3 M Pa、 4 M Pa 和 5 M P a 气化 压 力 下 , 对 SH E LL 气化炉煤气组分进行 了组分预测计算 , 同时得到 了气化压力对气化炉 内气化温度 、 碳转换率和气 化效率等参数的影响。 图 1 给 出 了在 额 定 给 料量 条 件 下 , 气 化 炉 内 主要 的煤气组分 C O 、 C O 、 H z、 H O 和 C H 的含 量随气化压力的变化趋势 。计算结果显示 , 气化 炉在额定工况的给料条件 下, 气化压力对上述 5 种气体组分 的含量影响较小 。H z 和 C O 的体积 含量基本不随气化压 力的变化而 变化, 而 C O 2、 H O 和 C H 的体积含量随气化压力的升高略有 增大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2 期 杨震 , 等 : 煤粉加 压气 化炉操作 参数对气化特性的影响 气化压力 Pa 图 1 主要煤气组分含量随气化压力的变化 1 6 80 越1 66O 赠 1 64 0 l 6 20 l 6 0o 1l。 100 o童 s。 藿 疃 6。 50 气化压力 M Pa 图 2 气化 压力 对气 化温度、 碳转化率和气化效率 的影 响 图 2 给出了气化压力对碳转化率 、 气化效率 和气化温度 3 个气化参数 的影响。由图 2 可见 , 气化压力对气化炉 内的碳转换率 和气化效率 的 影响甚微 , 在计算气化 压力 范围 内, 气 化炉 内的 碳转换率 均接近于 100 , 气 化效率接 近 87 。 随着气化压力从 1 M Pa 增加到 5 M Pa, 气化炉内 的气化温度 1 6ll K 增大至 1 638 K , 增 幅较低 , 仅为 27 K 。由此可见 , 气化压力对气化炉 的碳转 化率、 气化效率和气化温度的影响甚微 。 因此 , 虽然提高气化压 力是加快气化反应速 率 , 提高气化 炉气 化强度的有效手段 , 但是气化 压力的改变并不能显著改变气化炉的气化温度 、 碳的转化率和气化效率 。 3 2 氧 煤 比的影 响 在气化炉 给煤量 、 给蒸汽量 、 气 化压力为额 定工况的条件下 , 改变气化炉 的给氧 气量 , 使氧 煤 比在 0 3 1 2 之 间变化 , 应用组分 预测程序 进行计算 , 得到了不同氧煤 比下气化炉内的气化 温度 、 碳转换率和气化效率等参数变化规律。图 3 所示为在额定的水蒸气条件下 , 改变氧气量 , 氧 煤 比对气化温度 、 碳转化率 和气化效率 的影响。 随着氧煤 比的增加, 气化温度 持续 升高 , 碳 转化 率升高而达到 100 , 气化效率先 升高达到一最 大值后再降低 。在氧煤 比较小时 , 气化温度增加 缓慢 , 而碳转化率和气化效率增加 较快 ; 在 氧煤 比较大时, 气化温度增加较快 , 碳转化率 到达最 大值 , 气化效率由最高持续下降。 魁 赠 O 2 0 4 0 6 0 8 1 0 1 2 氧煤 g (kg,kg-1) 图 3 氧煤 比对气化温度 、 碳转化率和气化效率 的影 响 气化炉内气化温度的高低取决于系统中放热 反应热效应的高低和气化室散热的多少, 由于计算 气化炉壁面按绝热处理, 所以气化炉的气化温度只 取决于前者。由图 3 可以看出, 当氧煤比较低时, 加入的氧气先与单质碳反应 , 但由于氧气不足 , 大 量的单质碳没有发生反应, 碳转化率较低 ; 随着气 化炉给 氧量 的增 加 , 加 入 的氧 气 与 C O 、 H 反 应 。 由于氧气与后者反应的热效应大于前者 , 所以随着 气化炉给氧量的增加, 当碳转换率达到平衡以后, 气化炉内气化温度急速上升。当气化炉内氧煤 比 约为 0 7 时, 气化炉 内碳转换率趋于平衡 , 此后随 着气化炉给氧量 的增加 , 气化 温度 急速上升 。 图 4 所 示 为 氧 煤 比对 气 化 炉 中 主 要 煤 气 组 分浓 度 的影 响 。 0 2 0 4 0 6 0 8 10 l -2 氧煤比, (kgkg-1) 图 4 氧煤 比对煤气组分浓度的影响 由图 4 可见 , 在所研究 的氧煤 比范围内, 随 氧煤比的增加, 煤气中 C O 的体积浓度先增加 , 到 , 牵辏 镫斟 辱 毒 毯 蚰 啪伽瑚 姗咖伽瑚 冰、 u 幅0 6 5 4 3 2 l O 加 O 求 、 鞋 基0 r)锰N雹 堡 镫0 0r】 m 5 0 加 0 rJ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锅 炉技术 第 47 卷 达一个峰值后 降低 ; 而 H 。浓度则呈现逐渐下降 趋势 , 先是缓慢下降, 然后快速下降; H O 和 C O 体积浓度则 与 C O 的变化趋势相反 , 其体积浓度 先降低 , 到达一个最 小值 后增加 ; C H 浓度呈现 持续下降趋势 , 先下降速度较快直至接近于零 。 当增加 给氧量 , 提高氧煤 比后 , 气 化炉 中单 质碳与氧气发生反应, 生成大量 的 c O , 同时放 出 反应热 , 提高气 化反应温度 , 从 而提高 了水 蒸气 分解反应的比例。因此 , C O 、 H 的体积分数逐步 变大 , 水蒸气的体积分数递减 。由于气化温度 的 提高 、 水蒸气减少和 H 。的增加 , 使水煤气反应 向 左移动 , 从而使 c 0 的含量减小 。 C O +H O C o 2+H 2 (7 ) 当单质碳 反应 趋 于完全 时 , 此 时气 化 炉 内 C O 和 H 。的含量 达到 最 大值 , 而 C O 和 H 。 O的 含量则达到最小值 。煤气 中的 C O 、 H 与氧气开 始反应 , 生成大量 C O 和 H O , 同时释放 出大量 的热 。C O 、 H 的含量开始随着 氧煤 比的提高而 减小 , C O 、 H O的含 量 则 随 着 氧 煤 比 的 提 高 而 增大 。因气化温度 的进一步升高, 致使水煤气反 应的平衡常数递减 , 平衡向左移动 , 导致 H 。的递 减速率大于 C O 的递减速率 。相应 的, H 。 O 的递 增速率也大于 C O z 的递增速率 。 在高温高压的粉煤气化炉里, 气化温度对 于 保证炉内的反应能否正常进行, 熔渣能否顺利流 动非常重要。但是到 目前为止, 通过直接测量而 得到气化温度一直是个难点 , 采用气 体成分分析 是确定气化温度 的一个有 效方法。 由上述分析 可知 , 氧 煤 比对 气 化 温度 的影 响 非 常显 著 , 对 C H 的影响也呈单调变化函数 , 因此可 以用 C H 的浓 度来 预 测 气 化 的温 度 。图 5 给 出 了 在 额 定 的水 蒸 气条件 下 , 改 变 氧气 量 得 到 的 气 化 温度 与 甲烷 浓 度之 间 的关 系 。 2 4 6 CH4k积浓度 图 5 甲烷浓度与气化温度 的关 系 由图 5 可 见二 者 在 一定 范 围内呈 单 调递 减 的关 系 , 可 由测得 的甲烷浓 度来确 定气化 温 度 。这 是 因为 甲烷化 反应 为放热反 应 , 温度 升 高 , 甲烷 就 会 减少 。当然 , 给料 中水蒸 气 的给 料量 也会影响到 甲烷 的浓 度 , 只需要 在特定 水 蒸气 给料量下 , 不 同的氧煤 比下 的气 化温度 与 甲烷浓 度的关系 曲线 , 即可 由 甲烷浓 度查得 气 化 温 度 。 3 3 蒸汽 煤 比对合 成气 组分 的影 响分 析 最后 , 本文在气化炉给煤量、 给氧量、 气化压 力不变的条件下 , 改变气化炉 的给蒸汽量 , 应用 预测程序进行计算 , 得 到了不同蒸汽煤 比条件下 煤气各组分份额 的变化。同时也 计算研究 了蒸 汽煤 比对气化炉 内碳 转换率、 气化 效率、 气化 温 度等参数的影响。 图 6 所示 为蒸汽煤 比对煤 气组分含量 的影 响 。 由图可 见 , 随 水 蒸 气 量 的 增 加 , C O浓 度 下 降 , 而氢 气 浓度 略 有增 高 并保 持 在一 个 定值 , H 。 O 和 C O 的浓度均有显著增加 , C H 浓度较 低, 蒸汽煤 比的增加基本不改变 C H 的浓度。这 是因为随着气化炉内给蒸汽量 的增加 , 水煤气反 应向右移动 , C O 的含 量减小 , C O : 含量 的增加 , H 。 的含量也相应增加 。 图 6 蒸汽煤 比对煤气组分含量 的影 响 图 7 所示为蒸汽煤 比对气化温度 、 碳转换率 和气化效率的影响。由图 7 可以看 出, 随着气化 炉内给蒸汽量的增加 , 碳转化率和气化效率均有 增加 , 达到并维持在最大值 , 同时气化 炉 内气化 温度降低 , 主要是由于随着气化炉 内给蒸汽量 的 增加 , 部分水蒸气未参 与气化反应 , 使得这部分 水蒸气成为煤气 的冷却介质 , 致使气化炉 内气化 温度降低 。此外由图 7 可以得 出, 气化炉 内碳转 换率和气化效率在蒸 汽煤 比较小 的时候增 加较 快 ; 而蒸汽煤 比较大的时候碳转化率 和气化效率 枷 瑚 咖 啪 枷 伽 枷 2 2 2 1 1 1 l 1 赙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2 期 杨震 , 等 : 煤粉加压气 化炉操作 参数 对气 化特性的影响 基本不受气化炉内给蒸汽量 的影响 , 因此从蒸汽 的利用 率的角度 上看 , 蒸 汽煤 比在 0 1 较为合 适 。进一步增加蒸汽煤 比会 降低气 化炉气化温 度 、 降低煤气中 C O 含量 , 对煤气化会带来不利的 影响。因此 , 气化炉中应该选取小蒸汽煤 比作为 运行 参数 。 赠 图 7蒸汽煤 比对气化温度 、 碳转换率和气化效率的影响 4 结 语 本文应用一种基 于平衡态模型编写 的气流 床气化炉煤气组分预测程序对 SH E L L 气化炉的 煤气组分进 行 了预 测计算 , 分 析研究 了气 化压 力 、 气化温度 、 氧煤 比以及蒸汽煤 比等参数对气 化炉气化温度 、 碳 转化率、 气化效率 和煤气组分 份额等气化技术参 数的影响。通过计算 分析研 究 主要可 以得 出 以下 几点 结论 : (1) 气化压力 对气化炉煤 气组分 的影 响很 小, 其 中 H 。 和 C O 的含量随气化压力 的升高略 有减小, H O 和 c O 的含量随气化压力的升高略 有增大; 气化压力对气化炉 的碳 转化率、 气 化效 率和气化温度的影响甚微 。 (2) 随氧煤 比的增加 , 气化 温度 升 高 , 碳 转 化 率升高, 气化效 率先升 高再 降低存 在一 个最 大 值 ; C O 浓度先增加后 降低 , H 。 浓度先缓慢后快 速下降; H O 和 C O 。 浓度先降低后增加; C H 浓 度持续下降。工程 中可采用测得的 C H 体积浓 度 预测气 化温 度 。 (3) 煤气中 C O 含量随着气化炉内给蒸汽量 的增加而减少 , H zO 和 C O 含量则 随着给蒸汽 量的增加而增加 ; 在小蒸 汽煤 比时 , 蒸 汽煤 比增 加可增加 H 的浓度, 提高碳转换率以及气化效 率 , 但进一步提高蒸汽煤 比仅会 降低气化炉 内的 气化温度 , 提高 H O 和 C O , 对煤气化会产生不 利影 响 。 (4) 对所 研究 的煤 种 , 氧煤 比约为 0 7 时 , 煤 气 中 H z 和 C O 含量 以及气化效 率均 达到最大 值 , 合理的氧煤 比在 0 7 左 右, 合理 的蒸汽煤 比 在 0 1 左右 。 参 考文 献 : 1 王同章煤 炭气 化 原理 与设 备M 北京 : 机 械工 业 出版 社 , 200 1 2 李政 ,王天骄 ,韩志明, 等T exaco 煤气化 炉数学模 型的研 究 建 模 部 分 J动 力 工 程 ,2001 (2):1161-1165 +l 1 68 E3 余廷芳 , 蔡宁生部分煤气化炉的热力学数学模型J动力 工 程 ,2004(4) :560566 E4 吴学成 ,王勤辉,骆 仲泱 , 等气 化参数 影响气 流床煤气 化 的模型研究 () 模型预测及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 : 工 学版 ,2004(11):94100 5 陆成 ,张忠孝 , 乌晓 江, 等气化参 数对气 流床粉 煤气化 影 响实验研究l-J洁净煤技术,2010(2):4953 6 杜敏 , 郝英立气化剂对气流床煤气 化炉性能 的影 响EJ热 科学与技术 , 2009 (2 ):177182 7 李政,王 天骄,韩 志明 , 等Texaco 煤气化 炉数学 模型研 究 (2) 计算结果及分析J动力工程 , 2001(4): 13161319 8 W A T K IN SO N A P L U C A S JP L IM C JA predi cti on of perform ance of com m erci al coal gasi fi ers EJFu el,199 l,7O (4) :519-527 9 汪洋 。 代正华 , 于广锁 , 等运用 G i bbs 自由能最小化方法模 拟气流床煤气化炉 J煤炭转化 ,200 4(4 ) : 2733 1O SM IT H W R 。M ISSEN RW C hem i cal reacti on equi li bri um analysis : theory and algori thm s M A w i ley-i ntersci en ce p u b li ca ti o n ,K ri eg e r ,19 9 1 11 徐 越燃煤联合循环系统设计集成与 干煤粉加压气 化模拟 M 西安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03 12 周 志杰 ,于广锁 , 龚欣 , 等整体煤气化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 气化单元模拟J煤炭转化 ,2004(3):5357 13 Y A N G Z , L IU Y , C A O ZStudy of C hem i cal Q uench of H igh Tem perature SyngasEJInternati onal Journal of C hem i cal R e a cto r E n g i ne eri ng ,20 11 ,9 ( A rticle A 8 5 ) :1- 18 14 马娟 , 郭琴琴 , 曹勇辉, 等基 于平衡态模型 的煤气组分预测 方法研究J锅炉技术 , 2015(1): 8-12 15 焦树建整体煤 气化燃气 一 蒸 汽联合 循环 (IG CC )M 北 京 : 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6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1O 锅 炉技术 第 47 卷 E ffe c ts o f O pe ra ti o n P a ra m e te rs o n D ry F e ed E n t ra i ne d F lO W P u Iv e ri ze d C o a I G a s i fi c a t i o n Y A N G Z h en , G U O Q i nq i n , L IU Y i nh e。 (1 S ha ng ha i B o i ler W o rk s C o,L td ,Sh an gh ai 200 24 5 ,C hi na ; 2S choo l of E nerg y and P o w er E n gi neeri ng ,X i an Ji ao ton g U ni versi ty ,X i an 7 10 04 9 ,C h i n a) A bst rac t: T h e effects o f p ressu re ,ox yg en fuel rati o an d steam fu el rati o on g asi fi cati on tern perature ,sy ng as co m p on en ts ,carbo n con versi o n an d cold g as effi ci ency w ere stud i ed usi ng e q ui li b ri um m ode1 It i s show n th at th e effect of p ressu re i s n eg li gi b le ,w h i le th e oth er tW O factors sh ow g rea t effects T h e g asi fi cati o n tem p eratu re an d carbon co nversi on ri se w i th th e i n crease o f ox yg en fu el rati o ,w hi le th e co ld gas effi ci en cy an d th e con centrati o n of C O i n crease fi rst an d th en decrease w i th th e i n crease of ox yg en T h e C H 4 con centrati on can b e used to pred i ct the gasi fi cati on tem peratureA t 1OW steam fu el rati o ,the H 2 con cen trati on ,carb on co nv ersi on an d co ld gas effi ci en cy i n crease w i th th e i n crease of steam i n pu t,ho w ever furth er i n crease o f steam w i ll resu lt i n th e low gasi fi cati o n tem p eratu re an d h i gh con cen trati on of H 2 O an d C O 2T h e op ti m i zed o xyg en fu el rati o an d steam fu el rati o are 0 7 and 0 1 ,respec ti vely for th e g i v en coa1 K ey w o rd s :coaI gasi fi cati o n ; op erati n g param eters ; gasi fi cati on characteri sti cs (上接 第 4 页) 参 考 文献 : 13 苏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M 北京 : 机械 工业出版 社 , 1976 2 许圣华烟气物性 的直接计算方 法J苏州 丝绸工 学院学 报 ,1999 ,19(3) :3236 3 解海龙锅炉计 算机辅 助计 算及设计 M 北京 :水利 电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3.1伟大的改革开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同步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练习(统编版必修1)
- 股份有限公司拆分合同6篇
- 6.3.2角的比较与运算第1课时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 高中信息技术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择结构说课稿 教科版
- 1.2 有理数及其大小比较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浙教版信息技术八上第2课《 常用数据类型》说课稿3
- 2025公司员工详细劳动合同样本
- 2025年的技术服务合同将如何塑造未来合同的样貌
- 2025中国员工劳务劳动合同范本
- 化肥厂化肥出口检验细则
- 农业现代化种植技术培训课件
- 中城汽车(山东)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 大学博士竞赛试题及答案
- 钢结构彩钢瓦施工工艺与技术交底
- 2025版煤矿安全规程宣贯培训课件
- 梁启超家教家风课件
- 第5课 我们说方言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地方、校本课程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
- (2025秋新版)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顾客联络服务 人工与智能客户服务协同要求 编制说明
- 2025年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通信专业实务·传输与接入·无线)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DB31∕T 1545-2025 卫生健康数据分类分级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