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统计学专业论文)江苏省信息产业经济系统动态仿真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详细摘要 题目:江苏省信息产业经济系统动态仿真研究 学科专业:统计学 指导老师:何有世教授 研究生:刘涛 信息产业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下,社会、经济诸因素综合作用的反应,研究信 息产业问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信息产业经济系统与国民经济运 行中的其他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存在着非线性的复杂因果关系,彼此作用 构成反馈机制;其机理上不太清楚,在数学上难以定量描述;只能采用半定量、 半定性的方法处理。本文运用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有效方法系统动力学 ( s d ) ,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综合集成的方式,建立了江苏省信息产业经济系统 动态仿真模型,本文对信息产业的范围进行了界定,详细研究了信息产业经济系 统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地位,并且分析了信息产业经济子系统与其他社会经济子 系统之间的关系。同时还从信息产业的构成、人员等方面对江苏省信息产业的发 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江苏省信息产业及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进行了因子 分析,计算出信息产业及信息化发展水平总指数。在详细研究了系统作用机制的 基础上,通过外生调控参数的优化,对实际系统行为的运行模式进行仿真,为江 苏省制定信息产业政策及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信息产业经济系统,系统动力学,仿真 a b s t r a c t i n f o n l l a t i o ni n d u s t r yi sc 0 1 l e g i a t er e n e c t i o n so fs o c i e t ya n de c o n o m y ,s ot h e r e s e a r c ho ni n f o m l a t i o ni n d u s t r yp r o b l e mh a si m p o r t a n ts i g n m c a n c et oa r e as o c i a l a n d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f o m l a t i o ni n d u s t r ye c o n o m i cs y s t e mi sc o m p l e xa 1 1 d h a sd i v e r s ec o n t a c t sw i t ho t h e rs o c i a l s y s t e m n o m i n e a rc o n s e q u e n c e s a r ei n e x i s t e n c ea n dt h e s ef a c t o r sm a k eu p o ff e e d b a c km e c h a n i s m si ni n f o n n a t i o n e c o n o m i cs y s t e m t h em e c h a n i s m so fi n f o h n a t i o ne c o n o m i cs y s t e ma r eb l u li t i s d 诩j c u l tt os o l v ew i t hn o h n a lm a m e m a t i c a lm e t h o d sa n do n i yh a l f q u a n t i t a t i v ea n d h a l f - q u a l i t a t i v em e t h o d sc a nb eu s e d i nt h i sa r t i c l e ,w em a n a g eav a l i dm e t h o dt o s 0 1 v ec o m p l e xs y s t e mp r o b l e m s _ 一s y s t e md y n a m i ct os e tu pi n f o h n a t i o ni n d u s t r y e c o n o m i cs y s t e mo f p r o v i n c ej i a n 擎u w i mt h em e t h o d so fq u a l i t a t i v ea n dq u a n t “a t i v e a i l a l y z i n g i n t h i s a n i c l e ,w ep l o t t h e r a n g e o fi n f o n n a t i o ni n d u s t i y ,e m b e d d e d r e s e a r c hi t ss t a t u si nt h e s o c i o e c o n o m i c s y s t c m ,a 1 1 da n a l y z e t l l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i n f o 衄a t i o ni n d u s t r y e c o n o m i c s u b s y s t e m a i l do t h e rs o c i o e c o n o m i c s u b s y s t e m t h e nw ea n a l y z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c t u a l i t yo f i n f o r n l a t i o ni n d u s t r ye c o n o m i c s y s t e mo fp r o v i n c ej i a n g s u 舶m t h es i d e so f f b h n ,p e r s o r u l e l ,a n ds of o n h a n dw e m a k et h ef a c t o ra n a l y s i sf o rt h ei n d e xs y s t e mo fj i a n g s ui n f o r m a t i o ni n d u s t r ya 1 1 d i n f o r m a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l e v e l ,a tt h es a m et i m e ,w ec o m p u t et h ec h i e f e x p o n e n to fi n f o h n a t i o ni n d u s t r ya n di n f o h n a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l e v e l w i t h e m b e d d e dr e s e a r c h e si nt h ee 矗e c t i n gm e c h a n i s m so fe v e r ys u b - s y s t e m ,w eu s es p e c i a l l a l l g u a g e d y n a m o t os i m u l a t et h ef u n c t i o n so fa c t u a ls y s t e m sb yc h a l l g i n gt h e e x o g e n o u sc o n t r o i l i n gv a r i a b l e s t h er e s u l t s c a np r o v i d eb e n e 6 c i a la p o c a l y p s ef b r p r o v i n c ej i a n g s u t os e tu ps t r a t a g e m so fi n f 0 咖a t i o ni n d u s t r y k e y w o r d s :e c o n o m i ci n f o m a t i o ni n d u s t r ys y s t e m ,s y s t e md y n a m i c s ,s i m u l a t e 学位论文版权健篇授权警 y 嚣2 8 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辩学校有关谦籍、使鼯学髓论文瓣规意,疑惑学位探 留并肉国家有关部f 或极梅送交论文豹复印件鞍电予舨,允诲论文凌查阅秘僖 藤。零入授权潍苏大学可以将零学位论文的全部内容或部分内容缡入鸯关数据库 进行捡索,可l 奠袋熙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克。 零学位论文属于 傈密口,在每瓣密籍逡餍零援粳书。 不保密固。 掌位一一: 高 谚;年6 月f 器嚣 指导教师签名:4 ,舻 ”? 年g 翔f 鼯 本人郑重声羁: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迸 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以外,本谁文不 -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成撰写过的作品戏杲。对本文盼研 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 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掌位论文作者签名 玉1 泻 西荔:勿;年6 蔺p 9 目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 章信息产业经济系统概述 1 1 信息产业发展问题的提出”“ 信息产业是从事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以及信息的生产、加工、传播与服务的 信息产业群体,是信息设备制造业、软件业、通信业与信息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 总称。信息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 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 l 世纪,信息产业将成为全球的主导产业。目前,世界上 发达国家都在竞相发展和提高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尽快提高国家 信息能力,从而提高国家综合国力,以便在2 1 世纪的竞争中处于领导地位。在 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经济总量中,已有5 0 以上的增加值是由信息产业创造的, 信息产业劳动力己占全社会劳动力的5 0 以上,信息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 济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 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信息产业的兴起、形成和发展是2 0 世纪世界产业结构最重要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 0 年来,中国政府 也提出了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中国信息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然而,与世 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仅仅处在起步阶段,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 1 1 信息产业范围的界定。“3 “ 信息产业是与现代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信息产业群。随着社会的发展,在 非信息产业和人类生活内涵进一步信息化的同时,信息产品也逐步走向商品化, 换句话说,信息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信息产业作为独立的经济部门是在2 0 世纪后半期新兴和发展起来的、与信 息技术息息相关的产业。信息产业是指利用信息技术而采集、加工、存储、传递 和开发利用信息产品以及提供信息服务的产业。信息产业既具有独立性,又对各 个行业具有较强的渗透力,信息产业的发展给原来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 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素。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信息产业内的部门划分。信息产业内的部门划分,按其主要产品性质和产 品用途可划分为三个部门: 第一信息部门,又称为信息物质部门或信息技术部门。它包括:信息工业 和信息建筑业,也就是提供信息机械、计算机软件、信息媒介和信息建筑的部门。 它主要是为生产信息产品提供劳动资料的部门。 第二信息部门,又称为直接信息部门或信息商品化部门。它包括所有向市 场提供信息商品和信息服务的部门与企业,如邮电通讯业、文教和广播电视事业、 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行政机关和其他直接信息部门。它是在信 息技术部门的支持下,代理社会和家庭生活方面的信息化活动的部门。 第三信息部门,又称为间接信息部门或准信息部门。它包括:农业间接信 息部门、工业间接信息部门和其他间接信息部门。它是非信息产业生产活动中, 在内部生产并在内部使用的、从事类似信息商品化活动的部门,它与信息商品化 部门比较,在生产活动性质和产品用途上并无本质区别,根本区别在于交换形式 不同,间接信息部门的产品不通过市场进行交换,只供所依附产业的内部使用, 如政府机构的大部分和企业内部的管理部门的全部,这些部门和企业的信息活 动,虽然不向社会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没有在信息市场上直接表现出来,但对 这些部门和企业来说则是不可缺少的。而直接信息部门的产品通过市场交换,供 其它产业使用。非信息产业部门,则是指在上述分理处信息产业后的传统三个产 业部门。 根据波拉特理论的划分,信息产业概图见图1 1 f 8 】: 1 1 2 信息产业的特点“7 1 信息产业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信息产业是高渗透型、高催化型产业,这种渗透性一方面表现为它部 分的融合于社会和产业的各个部门,是一种为产业服务的产业。其中主要融合于 制造业和服务业;另一方面,信息产业的表现形式( 如行业形态、职业形态、产 出形态等) 具有独立性和融合型两种类型。所谓独立性,是指像信息咨询服务业、 通讯业、电信业、邮政业、数据库业、软件业、信息网络业( 包括公用网和专用 网) 、报纸业、书刊业、广告业等直接信息产业部门,它们的产出形态产业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或服务相对独立,可以进行直接的、单独的计量,自成产业系统。所谓融合性, 是指那些尚未正式独立或直接计量的信息工业部门,它的产出融合于社会其他产 业内部的间接信息产业部门。这些工作部门虽然直接从事信息工作,但其价值未 计入信息产业价值,而是计入了相关行业的产值之中,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 分。信息产业的高催化性,体现在其渗透性可以进一步促进劳动资料的机械要素、 物理要素、化学要素和其他要素有机的结合,综合发挥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 作用。 图1 1 信息产业概图 第二、信息产业是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的生产,主要依靠体力 劳动或者依靠物质与能源进行生产。而信息产业是生产、加工、存储、传递、开 发人类精神财富的产业,主要是依靠脑力劳动或者以脑力劳动的自动化途径进行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生产。知识、智力劳动所占的比重大大增加,信息产业作为一门知识、技术密集 型产业,主要表现在: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既是 信息产业本身的装备技术,又是可服务和应用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技术,它们都 是处于尖端科学技术前沿的高技术,是当前兴起的新技术革命的一个主流,它对 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与巨大的市场。信息产业中的服 务行业,如新闻报道、咨询、信息服务、教育、图书、出版印刷、软件编制等, 是以知识文化的开发、采集、传播为职能的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人 类社会的知识几乎大都集中于或出自于这些产业。信息经济的发展将使人类进入 更高的知识经济阶段。 第三、信息产业是更新快、受科技影响大的变动性产业。信心产业的形成和 发展,以计算机为例,从计算机的发明到现在,仅仅5 0 多年的时间,计算机就 进行了4 次更新换代。目前,世界上以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已进入了一个 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以科研、开发为先导的产业特点日益突出,设计自动化、生 产自动化和柔性加工系统的广泛采用,大大缩短了产品从研制到投产的周期。从 计算机芯片的技术发展速度大体可了解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从产品研制到 形成批量生产,4k 存储器用了5 年时间,1 6 k 用了3 年,6 4 k 用了2 年,2 5 6 k 和l m ( 1 兆位) 各用了3 年。信息产业的更新速度是其他产业所不能比拟的。 第四、信息产业是需要大量智力和资金投入的高投入型产业。无论是信息产 业的研究开发,还是信息服务,都需要专门技术人员来进行,而且需要相关专业 技术人员的共同联合与协作。无论是信息产业中的“硬件”设备的制造,还是信 息的生产、服务和流通,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业、 集成电路业、教育业等,投资都是巨大的。目前,在信息产业内部,一个公司的 力量已难以支持庞大的资金投入,往往许多公司采取结盟、合资兼并的办法联合 起来,实施某一项计划或目标。这种联合、兼并,提高了投资和竞争能力,形成 了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第五、信息产业是效益高的高增值型产业。由于智力密集和资金密集,信息 产品本身具有高产值、高增值和高效益。例如,5 0 千克玻璃纤维制成的光缆, 所能传送的信息量与一吨重的铜缆相当,消耗的能源只是后者的5 ;一千克集 成电路的价值,超过一辆豪华轿车。而且信息产业渗透与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各个 4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领域,可产生巨大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促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协调发展,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第六、信息产业是增长快、需求广的新型产业。信息产业自5 0 年代开始, 在短暂的几十年早,就形成了巨大的规模,现在仍以平均年增长达2 0 以上的速 度向前发展。有些行业,如微处理器业、个人计算机业、办公计算机业、集成电 路、各种软件业、信息服务业、广告业、数据库业、电信业等,平均增长率可达 2 0 一3 0 左右,甚至更高。它的需求之广泛,也在其他产业之上。 第七、信息产业是就业面大,对劳动者的文化层次要求高的新职业供给型产 业。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高智力特点,对就业者的知识水平要求很高,这在某 种程度上,会给社会带来结构性失业现象。但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文化、教 育、知识、服务产业的发展,又可以创造许多新的职业,如信息服务业、信息流 通业、软件业等,因而形成了对就业的更高要求。近年来,信息产业部门的劳动 力,在经济发达国家的社会就业结构中,已经占有大量的职业岗位,如美国、日 本、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美国、瑞典、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家,信息职 业占全部职业的比重在7 0 年代就达到2 8 一4 1 的水平。这表明信息产业的发 展为提供就业机会开辟了一条途径。 1 1 3 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及其影响的主要特征“7 州2 州”m 8 m 。 一、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关系 ( 一) 信息产业与国民经济系统的关系 信息产业是高新信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客观成果,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的重要先导和保证。信息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倍增器”和“推进器”。毫无 疑问,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的快速传递,离不开信息的强力支持,信息产业的 发展最终也是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反过来,社会经济也会影响信息产业的发展。 这种影响既是直接的,又是间接的。直接影响表现在经济水平高必然使社会购买 力增加,对信息的购买力也同样增加,这就繁荣了当地的信息市场,也使当地的 信息装备和信息消费能力增加,从而提高当地的信息化水平。间接影响表现在经 济发展水平不可避免的影响社会公众的素质和信息意识,也影响到科学、技术、 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发展,通过这些方面的影响,最终影响到信息化水平。可见, 江苏大擎硕士学倥论文 信怠产业与社会经济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国 民经济发展客观上就要求信怠产监和社会经济之间应该协调发展,信患产业经济 系统与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以及其 句成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在相互作 用过程中所存在的辨种不协调现象,只有不颤的调节,才能傈持系统之间的动态 平衡协调关系,从孺使整个社会经济系统及信息产业的发展达到整体最优效果。 发展信息产业提高国家信患能力,能加快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提离国家综 合国力水平。较高的信息能力对国民经济产堂产值倍增效应”,可以提高国家竞 争力。发展信息产业可以使经济结构优化和高度化,从而使国民经济具备较高的 持续发展韵能力。只有发展信息产业才能在世界的竞争中把握机遇,才能在社会 经济结构的变革中处于有利的战硌地位。 ( 1 ) 信息产业与第一产业 信息产业与第一产业的关系:信息产业作为商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以其 高增值、高效益性特点,对第一产业的发展裔羲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住用。这主要 表现在:通过实现农垃机械设备的电气化、蠢动化和智能化,可以大大提离农业 生产率:( 2 ) 通过推广应用先避的农业科学和技术发明宅口造,如改良动植物物种、 改善农药和化月巴的效能,可以大大提高农副产懿的质量和产赣,并可降低生产成 本:( 3 ) 通过环境技术的发明耨应用,协调农业生产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农业的可 持续发展;( 4 ) 及时、准确地提供与农业生产供销有关的咨询服务,减少蛊然灾害 及人为因素带来的对生产的危害;( 5 ) 通过对农妲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农业劳动 力的素质,进甄实现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 2 ) 信息产业与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通常是指制造韭。信息产业对锖造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1 ) 通过对 工业生产工艺设备的改造和产品创新,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成本入 蔼大幅度提高产出的晶耪、数量和质量;( 2 ) 通过对颞材料、新2 源的开发,汗拓 7 新的资源或提离7 原有资源的利用效率;( 3 ) 通过对工业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培训 提高,密切生产资料、生产工具与生产者之闯的结合和联系,为创造经济增长的 高速度提供了可行憔和必然往;( 4 ) 通过信息传递方法和传递方式的革命加快了企 业之阅的竞争,并有利于创建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 3 ) 信息产业与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信患产、韭对服务泣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它其有共有的 6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服务属性。从本质上说,服务业是一种生产过程,这种生产过程尽管不一定会最 后体现于有形的事物形态中,但提供了一定的使用价值,进而使服务性劳动具有 了交换价值。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随着现代经 济的发展,其比例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传统的服务业需要依靠现代信息技术进 行管理。在流量不断增长、流程和流速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传统服务业面临严峻 的挑战。行业的独立化、自动化和标准化将迫使传统服务业以一个全新面目出现, 而这就要依赖于信息产业的支持。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在第三产业充分发展的基础 上进行的。第三产业发展标志着各种服务性劳动从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 部门,同时也意味着多种类、多层次社会需求的出现。这些需求的积累,促进了 信息技术的发明及应用,也就是说,引起了满足需求的方法和方式的革命。信息 产业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求而出现的。 ( 二) 信息产业与人力资源【3 4 】【3 5 】 ( 1 ) 从信息产业内部结构来看,信息产业运行的主体是人,信息产业是一 个智力密集型产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要求较高,相对其它产业。信 息产业中高学历、高职称、高智能的人才占有很大的比例。不同的信息产业部门 对人才的要求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信息产业的发展,有赖于适应其需求的人力 资源,他们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即,在信息产业发展中负有组织责任的领导人或 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员,以及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的 广大用户。这三部分对信息产业的建设和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信息产 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掘和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 ( 2 ) 人力资源开发推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是学 校教育、在职培训和人力资源流动等,而这正是信息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来源的 主要渠道。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对信息设备、信息基础设施的需求增大,带动着信 息产业的发展。9 0 年代以来,我国实行“科教兴国”的战略、重视人力资源的开 发,尤其是重视发展教育,多途径地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使现有人口的文化教 育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大大推进了信息产业发展的进程。 ( 三) 信息产业与资源 信息化使得经济运行方式出现质的改变,信息产业在资源需求上较之传统生 产方式而言大大减少了,信息化促进了科技水平的提高,加速了资源利用技术的 出现,减少了资源的耗费,全世界单位g d p 的能耗大幅下降,其中起主要作用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就是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3 1 1 :同时,信息技术使得耨型能源得以产生,增加了 社会可利用资源的惑蹙,缓解了经济发展与资源耗费之闯的矛盾。 ( 四) 信息产业与环境 傣息产业本身对鱼然环境的影响较传统生产方式要少得多。信息化促进了科 技水平的提高,加速了新的环境保护技术,提离了污染治理的速度,缓勰了经济 与环境之间的矛詹。 二、信息产业经济系统对社会经济系统影响的主要特征 信息产业经济系统对社会经济系统影响的主要特征首先具有闻接往翻转移 性的特点,信患产业可以通过对其他产业的支持焉闽接取彳导经济效益,这是阈接 性的体现。信息产业的投资经常发生在管理部门,但其效益却往往产生在生产和 流通领域,这是转移性的表现。其次,信息产业的经济效益很大部分是无形效益, 如经营决簸水平的提惠,审场竞争能力的增强等,这部分效盏虽然存在,但却缀 难蛊接估量,这是无形性和不可估量性的表现。信息产业经济系统对社会经济系 统影响的另外个特征是影响的不确定性。所以,要加强对信息产业经济系统内 部机制的研究。 1 2 信息产业经济系统机制研究 信息产业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绫,它的发展闽题与爱民经济发展、投资 政策、秘技水平、人才素质都有关联静社会蠲爨【2 2 】。信息产业经济系统与社会 系统中的其他系统:如工业、农业、服务业、环境、交通、资源、教育等予系统 商罄功能闻的桷互关联性,相夏影响,因果关系复杂,彼此作用构成反馈机制。 因此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信息产业经济系统中各种因素的榴互作 用,将社会经济系统作为一个大系统进行研究。 信息产业经济系统的复杂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 信息产业经济系统涉及到社会系绕的基本内容,氢括信息产业经济系 统自身的经济总量、科技水平的变化和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等等。 ( 2 ) 信息产监经济系统是多屡次的、复杂的大系统,简化过的信意产业经 济系统仍然具有较高的酚次。 ( 3 ) 信息产业经济系统具有多回路的特点。反馈回路攒述丁关键变量与其 s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周围其它变量之间的关系。复杂系统一般包括正反馈回路和负反馈回路,本文中 简化的信息产业经济系统人具有两条正反馈回路和两条负反馈回路。这些回路中 通常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起主导作用的回路,称为主回路。主回路的性质主要决 定系统内部反馈结构的性质及系统行为。 ( 4 ) 信息产业经济系统具有非线性、反直观性的特点。由于系统内部非线 性因素的作用和存在复杂的反馈因果、生克关系,高阶次的信息产业经济系统表 现为反直观的特征,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更加复杂。 图1 2 信息产业经济系统与经济、人口、环境和资源等系统复合框图 在研究区域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时,应把区域的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 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复合系统。本文主要讨论江苏省信息产业经济系统与其他系 统以及这些系统中的主要变量的关系,将其划分为信息产业经济子系统、信息与 国民经济子系统、信息与人口子系统、信息与环境子系统和信息与资源子系统作 进一步阐述,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见图1 2 。影响信息产业经济系统与其他系统 关系的主要有三个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劳动者素质和信息化指数,通过它们与 其他系统发生联系,本文主要以这三个因素为线索对信息产业经济系统进行探 讨。 信息产业经济系统用来探讨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科技水平以及信息业劳 动者的变化给信息产业带来的影响,并通过对固定资产投入、科技投入、教育投 入的因子变化,预测未来的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和结构调整。信息产业经济系统是 信息一社会系统中一个基本的子系统,是研究信息产业对其他系统影响的基础。 信息与国民经济子系统用来探讨信息产业及信息技术对经济的促进和推动 9 江苏大学硕士学垃论文 作用,同时探讨信息产业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丹级的效果。信息与国民经 济子系统是这个信惠一社会系统中最重要的子系统。 信息与人口子系统用来探讨如何通过信患产垃的劳动力需求提离教育的投 入,掇裹国民素质,发展信息业人才,规划人力资源开发,以及信怠对入类社会 的冲击。 信患与资源子系统主要用来探讨信息产业发展与资源的翊互关系,以及如何 提商资源的使用率,降低能源的消耗,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与环境予系统主要用来探讨信息产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将污 染物的排放,提离治理污染的能力,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生存空间。 本文主要研究信息产业经济系统内部的机制及变化情况。 1 3 研究方法 信息产业经济系统是一个含有人类活动韵复杂时变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中 其他系统间的因栗关系复杂,稻互作用构成反馈机制,以其机理上不太清晰,难 以用明显的数学方法描述出来,这种被称为系统中的“不良结构”部分,只能甬半 定量、半定性或者定性的方法来处理。丽且镱息产业对经济、社会、环境、资源 发生作用还要有一段时间的延迟,选择研究信息产业阀题的对闼间距最少要有5 年。选择系统动力学作为研究信感产业经济系统的建模方法,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 1 ) 系统动力学以反馈结构为建模的主要依据,不要求严格的时间净列数据, 因褥特别逶用于分橱数据不足的社会经济系统。 ( 2 ) 系统动力学模灌一般包括了对良性结构与不良结构的描述两部分,以定 量猜述为主,辅娃半定量、半定性或定性的描述,它是定量模型与概念模型的结 合统一。 ( 3 ) 系统动力学适合于考察系统行为的长期发展趋势。 ( 4 ) 适合描述时变关系,虽模型为动态。 ( 5 ) 具有现成的仿真语言d 1 a m o 可供使用,通过对系统外省调控变量的 控制,可仿真实际系统的运行模式,适合进行政策分析。 o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 章江苏省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2 1 江苏省2 0 0 0 年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2 0 0 0 年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 1 2 9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 长2 6 8 ;完成产品销售收入6 9 7 亿元,同比增长3 3 ;完成利税6 1 亿元,同 比增长4 5 ;完成工业增加值1 3 5 6 亿元,同比增长2 2 ;完成出口交货值4 0 亿美元,同t e 增长3 0 ;7 家企业进入全国电子百强企业,经济规模位居全国第 2 0 0 0 年全省软件产品销售收入2 3 亿元,从事软件开发和计算机信息系统集 成的企业约1 0 0 0 家,2 0 0 1 年上半年,1 6 3 家企业申报软件企业认定,其中3 9 家 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 0 0 0 万元,2 5 家企业年软件销售收入超过1 0 0 0 万元。在 信息安全、教育、企业信息化、电信管理、嵌入式软件等领域形成一批基础较好 的软件企业群,出现了南瑞集团电力控制管理、南大苏富特防火墙、联创电信网 问计费、东大金智教育与企业信息化等一批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和市场前景的软件 产品。南京、常州、无锡和苏州软件园相继建立,2 0 0 0 年1 2 月2 9 日,江苏软 件园成立,2 0 0 1 年7 月,江苏软件园被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确定为国家软件 产业基地。 全省公用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省内互联网上知名中文站点达3 0 个,省公 众多媒体网上的信息资源总数超过2 0 0 0 个,计算机互联网用户已达2 2 0 万个, 网上教育、电子商务、企业上网工程等全面启动。1 9 9 9 年,江苏高校网上教育 ( 网上大学) 开始招生;2 0 0 0 年首选十家企事业单位开展电子商务试点工作。 目前全省从事信息服务的企事业单位超过l 万家,从业人员超过1 万人,2 0 0 0 年全省信息服务业总营业额超过3 0 0 亿元。 2 2 信息产业构成分析 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是社会信息化和社会现代化的标志。产业结构调整、经 江苏太学硕士学位论文 济结构的优化和高度化与信息产业的发展毒藿密切的关系。颓信息产业与信息化 的发展又在于信息产业的结构。信息产业结构包括信息产姓的行业组成、各行业 的g d p 、从业人员的素质、数量、信怠产业的娩模、投资、科技水平和信息技 术的应用等内容。本章将对江苏省信息产业的现状作简要的介绍。 2 ,2 1 江苏省信息产业规模。” 信息产业就是以现代新兴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专门从事信息的生产、收集、 传递、流通、加工、处理、服务部门及为上述部门提供信息处理设备和媒介的部 门。本文戳国民经济中与信息产业相关的三个行业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来代替信 息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它秆】分刹是交通部电、弛、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业和科 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 江苏省2 0 0 1 年傣息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为1 0 0 1 4 9 亿元,信息产业g d p 的增 长率为1 7 5 9 :从信息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趋势着,不但信息产业的g d p 总萤在不断增加,而且增长率在近几年也在不断上升。统计数据见表2 1 。 表2 12 0 0 1 年江苏省信息产业发展规模 计量单位:亿元 年份 运徽桃教焉慧2 电豢毒翌信息批g 肿 2 5 3 5 2 3 1 4 。9 l 3 6 9 5 4 4 3 5 7 7 4 8 4 8 5 5 s 7 f 3 7 4 7 s o 5 8 5 3 6 6 0 2 7 3 7 8 1 2 7 9 0 4 9 2 0 0 l6 4 4 8 7 2 4 9 9 4 1 0 6 6 41 0 0 1 4 9 平望冀速 1 6 ,81 8 9 1 4 4 1 7 1 t , ( 资料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 2 0 0 2 ) ) 的 粥 筋 投 弘 弛 姗 锄 锄 鲫 似 溯 勉 甜 甜 珏 嚣 孤 螂 以 啪 螂 粥 螂 螂 嘶 螂 辩 啪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2 2 传统信息资源规模及其利用 2 0 0 1 年江苏省信息产业中交通邮电业国内生产总值在各组成部分中最高, 为6 4 4 8 7 亿元,增长率为1 5 7 ;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业g d p 为2 4 9 9 4 亿元, 增长率为2 2 6 :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g d p 最低为1 0 6 6 4 亿元,增长率为 1 7 8 。这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说明在现阶段,信息产业的增长受传统信息产品 和信息服务制约和拉动的程度较大,而新兴的高层次的信息咨询和科技服务等对 信息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却不大。统计数据见表2 1 。 2 0 0 1 年江苏省信息产业的传统信息资源中广播节目播出时间为3 6 0 2 1 7 小 时,增长率为7 4 ;电视节目播出时间为9 6 9 0 1 小时,增长率为1 2 8 5 ;报纸 杂志图书总印张数为1 2 2 1 1 5 8 ,4 万印张,增长率为8 3 4 ;邮政业务总量为2 9 2 3 2 亿元,增长率为一9 7 。这说明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对传统媒 体的需求也在加强;而传统邮电业却在萎缩,说明传递信息以及其他邮电服务随 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新兴手段的出现对居民来说已经不再重要。统计数据见表 22 。 表2 2 传统信息资源规模及其利用 2 2 3 信息技术应用组成 ( 资料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 2 0 0 2 ) ) 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2 0 0 1 年国际互联网的用户达到了3 9 8 5 0 3 0 户,增长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 _ * - “ _ 零为 1 7 + 4 ;长途蠹缆长凄为0 3 4 波长公里,漤长率为3 l ,6 ,瑷褒、珏芬省在 近几年对赫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较大;彩色电视机每酉户拥有1 2 8 0 4 台,增 长率不庭,说硬这i 孛传统的信患接收嚣已经趋逮魄和;移动毫遘用户 8 。3 0 万 户,增长率为6 4 9 ,这是由于滕民对快速、方便的传递信息的需求增强了。统 计数据觅襄2 3 。 表2 3 信息技术应用 注:此数据绞诗年鉴上无( 盎料来源于托苏省统计年鉴( 2 0 0 2 ) ) 2 ,2 4 傣总产业就业人数及专炽技术人爨现状 2 0 0 1 年江苏省信息产业就h k 人数选劐2 4 4 8 6 万人,平均增长率为o 8 3 ,表 鹱江苏省信悫产泣发袋态势鑫好,信息产遣掰骥鐾定瓷产黯劳动力熬震求察劳翡 生产率的提高带来的影响基本抵消:专业技术人员为1 8 6 。0 5 万人,年增长率基 本为受,江苏省近几年专业按术人员的增长率一直为爨数,一方面说鹤江苏省存 窿人才流失的情沉,另一方面谈明江苏省在人才特别是些高级人才的引进及待 遇上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在校学生数达到7 8 7 万人,增长率为2 l ,5 ,这是由于 透晁零蕊校扩稻,舞嚣棼害褰赫技零豹发震提供了后备入才。绕计数擐见表2 4 。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2 4 信息产业就业人数及专业技术人员现状 ( 资料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 2 0 0 2 ) ) 2 3 江苏省信息产业指标体系及其因子分析 根据中国信息产业及信息化发展的现实水平、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和 统计体系的现状,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设置了一套信息产业及信息化发 展水平总指数的指标体系口3 ,用于计算国家及各地区的信息化水平。 这套指标体系设置了六个大类,共2 1 个指标。该体系主要用于国家信息化 发展水平地区间横向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到纵向比较。指标的数据基本上可 以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部门的信息产业及信息化水平与发展态势【2 ”。 本文利用这套指标体系计算信息产业及信息化发展水平总指数以进行江苏 省信息产业发展状况的横向与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就是江苏省信息产业与全国其 他各省( 市区) 进行比较,而纵向比较就是与前几年江苏省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相 比较。 指标体系中的这2 1 个变量无法直接综合评价信息产业及信息化发展水平,并 且各指标之间彼此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本文对江苏省的信息产业及信息化发展 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6 】。主成分分析方法在评价信息产业及信息化发展水平时 比使用单一指标更加直观、全面。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就是降维的思想,用少 江苏大学硕士学住论文 量鲍综会指标代替多个可观测变量的多元统计方法,所得到的综合指标为原来变 量的线性组合,综合指标不仪保霪了原始变量的主要信息( 变异的主要成分) , 而盈彼此之间不相关,利用得到的主成分对江苏省的信息产业及信息化的发展状 况作进一步的分析综合, 剥用s p s s 统计分析软停对数据进行分析1 7 】。主成分分析主要是将各变量标 准化,即对同一变鬟减去其均傻,再除以其摭准差,以消除量纲的影响,然后再 建立所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求出其特征馕和特征向量,所得到的特征僮即为 该圭成分所对应的方差,方差越大,对总变异的贡献也就越大,特征向量即为该 主成分中原始变量的线性组会的系数。为确定主成分的个数和顺序,一般选取它 的累积贡献率大予藏等于8 5 ,根据问题的研究性质,接近8 5 也可l 乍为主成 分个数选取的依据。而最终确定扮主成分是综合指标,它描述信息产业及信息化 的发展程度并赋予新的意义,通过主成分待分值的多少,可确定江苏省倍怠产、盐 及信息化水平的冬年情况及变化趋势。 具体计算方法和过程为: 第一、利丽s p s s 统计分析软件的因子分析法来处理数据。在对统计指标 进行分析时,作者注意到选定的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为消除各指标之间的 信息重叠,本文采用了s p s s 的因子分板法来处理数据。( 数据资料来源为江 苏省统计年臻( 1 9 9 6 2 0 0 2 ) ) 第二、通过因子分析法中的主成分分析,取累计贡献率达到一定值以上的 所有特征根确定主成分即提取几个新的综合变量,使得这些较少的交羹尽可 能的反映原来变量的统计特征,又在颞变踅之间保持相亘的独立性。 第三,根据每个观测量在毅变量上的得分即每个新变量所对应的委献率 计算出观测量的最终得分。 第四、 对计算得分绩采迸行排序,以确定中国各地区的信息产业及信息化 发浸水平的排序。 计算结果魏表2 ,5 。 1 6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2 5 信息产业发展要素因子分析结果表 公因子名称 高载荷指标 信息量园子 每千人广播电视播出时间( 小时千人) 每万人图书、报纸、杂志总印张数 每千人万维网站点数 每千人互联网使用字节数 人均电话通话次数 每百万人互联网用户数 信息装各因子 每百平方公里长途光缆长度 每百平方公里微波通信线路 每百平方公里卫星站点数 每百人拥有电话主线数( 含移动电话数) 每千人有线电视用户数 每千人局用交换机容量 每百户拥有电视机数 每千人拥有信用卡张数 每千人拥有计算机数 信息主体因子 信息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劳动力人数比重 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 信息化相关专业在校大学生比重 每万人大学生数 信息发展因子 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全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 每千人专利授权数 信息产业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 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g d p 比重 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 d p 比重 信息产业对g d p 增长的直接贡献率 第一个公因子在上表第一栏中的诸因子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是从信息接收 或发送数量方面反映信息的,因此定义为信息量因子。 第二个公因子在上表第二栏中的诸因子上有较大的载荷 备和工具方面反映的,因此定义为信息装备因子。 第三个公因子在上表第三栏中的诸因子上有较大的载荷 1 7 这些是从信息的装 这些是从信息的通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信主体方甏爰映售患产监及信惠囊二发爱水警戆,爨怨定义麓信息主体因子。 第四个公因子在表第四栏中的诸因子上有较大的载荷,这是从信息的投资建 设帮发震现状方面反映信息产业及信息化发展永平的,因瓮定义为信息发震因 子。 信息产业及信感化发展水平总指数由公因子的贡献率( v j ,j = l ,2 ,3 ,4 ) 与妇一亿 后的各观测量的因子得分( 。d ,净】,2 3 2 ,j = l ,2 ,3 ,4 ) 计算得到嘲, 4 公式为删r q = 。, p l 由此得到信息产业及信息化发展水平总指数及其排名。 2 0 0 1 年江苏舔售息产业及售慧纯发展承平总撂数为4 0 7 2 ,衣全国l 名第8 位。 ( 1 ) 江苏省信息产业及信惑琵发展水平总攒数的增长速凄大于国痰生产总 值( g d p ) 的增长,信息产业在豳民经济结构中的份额迅速扩大。1 9 9 5 年江苏 省信息产波及信息化发展水平总指数为2 5 8 9 ,到1 9 9 8 年憨指数遮鲻3 2 9 2 ,2 0 0 1 年总指数达到4 0 7 2 ,6 年增长了5 7 3 ,平均每年增长7 ,8 ;丽同期江苏省国 内生产总值( g d p ) 增长6 6 4 ,平均每年增长8 9 :1 9 9 5 之0 0 1 年江苏省信息 产韭及售患纯发溪农乎总指数增长幅度略低于g d p 的增长,反映出江苏省信息 产业及信息化发展进程不快。 (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济南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 电解铝电解车间QC课件
- 电脑绣花设计知识培训班课件
- 高能量姿势课件
- 高考成语使用课件
- 电脑无法显示课件页面问题
- revit工程师考试及答案
- pets考试试题及答案
-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含答案)
- 电站典型故障课件
- 砂石料供应、运输、售后服务方案-1
- BYK色差仪使用方法简介
- 2023年公路养护工技能鉴定操作试题
- 无损探伤工(技师、高级技师)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大全-下(多选、判断题汇总)
- 大陆与台湾《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比较
- 辩论赛PPT模板模板
- 文创产品设计开发(new)
- DB4503-T 0045-2022 职工疗休养基地(点)服务规范
- 广东省封开县金装神梧黄金开采有限公司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评审意见
- 避光药品汇总
- 一年级下册竖式计算题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