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药学管见.ppt_第1页
学习中药学管见.ppt_第2页
学习中药学管见.ppt_第3页
学习中药学管见.ppt_第4页
学习中药学管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中药学之管见,中药学教研室蓝森麟,2019/12/11,2,一、充分认识学习中药学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热情。1.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辩证论治:理、法、方、药2.药是治病的武器,是方剂学和临床各学科的基础。与中医基础学的关系:中基:脏腑寒热表里虚实痰中药:归经四气升降补泻化痰五色五味入五脏浮沉,2019/12/11,3,与方剂学和临床各学科的关系辨证、立法组方临床实践中药理论俗语云:“识医不识药,十医九不着”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在现代医药学中的地位,2019/12/11,4,二、熟悉学习中药学的要求,确立学习目标。1.掌握中药、中药学的概念和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性能、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2.掌握130余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特殊用法;并了解其来源(指一味药品因品种不同而效用有别者),2019/12/11,5,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3.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各时期的代表性著作),主要炮制方法、用量、用法4.熟悉80余种较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5.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收及其它炮制方法。6.了解80余种较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2019/12/11,6,三、结合实际及药物命名的相关传说、故事等,诱发学习兴趣。中药品种繁多,仅典籍记载就有三千种以上,常用教材亦收载五百种左右,按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熟悉的约三百余种,且每种药物项下均具有药物来源,产地、加工炮制、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等内容。怎样才能使自己面对这繁杂的东西发生兴趣,学得活,记得牢,用得上呢?,2019/12/11,7,本人认为:1.除仔细观察相关药物的实物标本、音像制品、图谱等多媒体教具外,还要结合教学进度到药圃、药馆对相关药物进行辨析,来刺激视听,增加感性认识。2.了解药物命名的相关传说、故事等,诱发学习兴趣。类如:何首乌(能嗣)、使君子、杜仲、刘寄奴(刘裕)、桂圆,2019/12/11,8,威灵仙:“威喻其性猛急,灵喻其效灵验,仙喻其神耳善行”;鬼督邮(徐长卿)专治邪病(奇难杂症);定风草(天麻)息风止痉乌梅与“望梅止渴”等等。,2019/12/11,9,四、中药功效是联系中药主治(应用)和性味归经的枢纽,因此是学习中药学的重点内容。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每味药的功效。可按自己习惯用歌诀式、诣趣式语言增强记忆。如麻黄:“辛微苦温,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感到乏味难记。必须在理解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加于记忆:,2019/12/11,10,麻黄辛温发散,主入肺与膀胱经,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发汗而散风寒、解表邪发汗解表,发汗散寒作用较强,故善治风寒感冒重证。麻黄味辛能散,外开肌腠之郁闭,内宣肺气之壅遏;又以苦降之性,复肺金肃降之常宣肺平喘可治肺气壅遏的喘咳证,尤宜于风寒束肺者。麻黄外开毛窍,散肌肤之水湿;上宣,2019/12/11,11,肺气,通调水道;下走膀胱利水消肿。善治风水证。若改用“妈忙得真辛苦,热得汗流满面,气急流尿”这相应的谐趣语言,就好记得多了。又如解释其“利水消肿”的机理,若只从“肺为华盖,麻黄可开肺郁,通调水道而利水”,虽道理充足,但不易记忆,而联想“提壶揭盖”这斟茶的生活常识,就通俗易懂好记了。,2019/12/11,12,2.在掌握功效时,要区分对因治疗功效(包含祛邪、扶正、调理脏腑功能、消除病理产物)和对症治疗功效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与各自所针对的主治证。如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泻下;益气、助阳、滋阴、补血;理气、活血、安神、开窍;消食、利水、祛痰、化瘀等等。如止痛、止咳、止血、止呕、止汗。,2019/12/11,13,如:发汗解表通过发汗,使邪随汗而解,多用于无汗之表证。散寒解表药性温热散寒力强,多用于寒邪较重的表证。祛风解表祛风力胜,故凡表证均可选用。又如凉血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温经止、祛风化痰、燥湿化痰,2019/12/11,14,五、以药物功效及作用特点为纲,实施“比效归纳”式学习方法,是理解析别、综合掌握、学以致用的关键。对于复杂的事物,没有比较,就难于识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理出头绪分出纲目,找到规律(共性)和个性,从而进一步识别归纳,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便于掌握及应用。这一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决定学习效果好坏尤为关键的一环。可从下列几方面着手:,2019/12/11,15,1.必须做好相关药物性能的比较归纳。注重每章概述部分的学习,做好其分类功效、主治证的比较归纳。如发散风寒药辛温,发散风寒主治风寒表证。解表药发散风热药辛凉,发散风热主治风热表证。,2019/12/11,16,在学习每章的概述部分,重点理解该类药物应用理论的同时,还应了解与其相关的现代药化、药理研究及现代医学适应疾病范围。如在学习化湿药概述部分,在掌握本类药物辛香温燥,能疏畅气机,宣化湿浊,健脾醒胃,主治湿滞中焦证等等传统中药应用理论的同时,应结合了解本类药物均含有芳香性挥发油,能刺激嗅觉、味觉及胃粘膜,从而促进胃液分泌,兴奋,2019/12/11,17,肠管蠕动,使胃肠推进运动加快,以增强食欲,促进消化,排除肠道积气。另外,某些药物还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等较成熟的药化、药理研究结果,以及本类药物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胃肠炎、消化不良、胃肠神经官能症、胃肠型感冒、溃疡病、痢疾、肠伤寒等疾病属湿阻中焦者。,2019/12/11,18,同类药物中,相关药物或药对的性能的比较归纳。若功用与现代药理联系紧密者可结合分析。如解表药中的麻黄与桂枝,荆芥与防风,桑叶与菊花;清热药中的石膏与知母,黄连、黄芩与黄柏,赤芍与丹皮;泻下药中的大黄与芒硝;补虚药中的人参与黄芪,杜仲与续断,天冬与麦冬,龟甲与鳖甲。,2019/12/11,19,发汗力强表实证辛温麻黄辛散苦泄,平喘肺气壅遏之宣散肺郁咳喘发汗利水风水证解表(通调水道)味甘,发汗力不及麻黄,风寒表实、表虚均宜表证桂枝善温通经脉而治寒凝血滞诸痛证善温阳化气痰饮以行水湿而治水肿奔豚气,2019/12/11,20,又如:大黄与芒硝大黄善荡涤肠胃(大黄蒽醌苷,化学刺激而加剧,肠蠕动,促进排便);芒硝擅润燥软坚(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肠黏膜吸收,使肠内水分增加,软化燥屎,引起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而排下溏粪)。两者同用,刚柔相济(既能加剧肠蠕动,又能增加肠腔内水分,使燥屎软化),泻下力增的机理。,2019/12/11,21,同源比较。即对来源同一植物,而药用部分不同,或加工炮制有异的药物之性能进行比较归纳。如麻黄根与麻黄,肉桂与桂枝,桑白皮与桑枝、桑叶,枳实与枳壳,青皮与橘皮,茯苓与茯神,青木香与马兜铃,竹茹、竹沥与天竺黄,熟地与生地,炮姜与干姜、生姜,胆南星与天南星,生大黄,制大黄,酒大黄与大黄炭等等。,2019/12/11,22,同名而不同种的药物性能的比较归纳。如川贝母与浙贝母,汉防己与木防己,川牛膝与怀牛膝,南五加皮与北五加皮(香加皮)、刺五加,金钱草与广金钱草,北山楂与南山楂,川郁金与广郁金,姜黄与片姜黄等等。,2019/12/11,23,对某些药名相近,科属相同,或功效相似而不同类药物的性能进行比较归纳。如黄连与胡黄连,柴胡与银柴胡,赤芍与白芍,白术与苍术,羌活与独活,大黄与虎杖、何首乌,龙胆草与秦艽等等。,2019/12/11,24,2.做好每个章节的小结。在归纳相同性能的基础上,应重点突出各药的治证特点及相兼功用。若同一类中,相兼功效相同的药物较多,亦可用功效为纲进行归纳。如解表药,可用透疹,利水,祛风止痛、利咽喉、明目、通鼻窍,升阳,解痉等相兼功效去归纳比较其相关药物。,2019/12/11,25,3.对性味相同,或功效相类似的章节进行性能的比较归纳。可结合中药基础理论及相关各类药物效用特点及作用机理进行比较归纳。如对以辛温性味为主的辛温解表、温里、芳香化湿、祛风湿、理气、开窍、活血祛瘀等几类药物进行比较归纳。又如对具祛湿之功,用治水湿为患之证的清热燥湿、祛风湿、芳香化湿、利水渗湿、峻下逐水等五类药进行比较归纳。,2019/12/11,26,4.以药物的科属为纲,归纳药物的性味、功用。既有助于记忆,亦可作药物新功用的探索思路。如来源于姜科、胡椒科、樟科、芸香科,天南星科、伞形科等的药物性味多属辛温,来源于禾本科的药物多属甘寒,来源于菊科的药物多属苦寒,动物、昆虫、海产药多属咸寒,来源于大戟科的药物多能峻下逐水,来源于芸香科的药物多能理气,来源于蓼科的药物多能通大便等等。,2019/12/11,27,5.以相同功效或常见病证、脏腑为纲,进行药物的归纳比较。这有利于尔后方剂的学习和临证用药。如功能安胎、透疹、止呕、润肠通便、利水、明目、通乳等等的药物各有哪些?其作用机理有何异同?又如常用治黄疸、高血压、消渴、冠心病、肿瘤、须发早白、心病、肾病等等病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