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心理健康导论,目的与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异常心理的表现,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40道题心理健康测试,当堂做,2006年3月,华南农业大学10天内发生四起自杀事件,他们杀死自己,也是因为某些无法摆脱的困扰,广州大学城的自杀大四男生跳楼砸死漂亮师妹,他们杀死自己,也是因为某些无法摆脱的困扰,广州大学城的自杀大四男生跳楼砸死漂亮师妹,数据,北京晚报曾报道了一项针对北京16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有一成至三成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占休退学总人数的39.7和64.4。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对广州某学校学调查的结果显示:有15.61%学生有轻度以上的心理痛苦水平,其中15例(占1.79%)达到中度痛苦水平以上,有近200例(约占23%)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我国每年25万人自杀死亡,我国每年有25万人自杀死亡,200万人自杀未遂每2分钟有1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自杀未遂是自杀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女性自杀未遂人数是男性的3倍联合国估计,自杀未遂人数是自杀死亡人数的10倍至20倍。16%的自杀未遂者以前也有过自杀行为,更容易反复自杀导致死亡自杀未遂者往往是冲动性自杀,近一半人考虑时间不超过10分钟。,触目惊心的现象:大学生自杀!,导入,马加爵、郭力维、丽江女生、旅日留学生、药家鑫2012年5月25日,是第13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心理健康值得关注!,本门课程公共必修课学分:1学时:16;半学期,每周2学时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意义可能存在于一定时期,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在生活的一切时刻找到意义。弗兰克,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由之而来的愉快的情绪,是幸福最好的资金。斯宾塞,看看你是否是这样的人:,只有优异的成绩,却不懂得与人交往,是个寂寞的人;只有过人的智商,却不懂得控制情绪,是个危险的人;只有超人的推理,却不了解自己,是个迷惘的人。,第一节心理健康知识概述,一、心理学知识生理心理思想,毕尔斯:一个大学生患精神病前后的故事,1894年美国青年毕尔斯考入耶鲁大学,同年一向健康的哥哥突然癫痫发作,得病6年后去世。最后的诊断为脑底肿瘤引起的癫痫。毕尔斯心想:“如果一向健康的哥哥也会得癫痫,那么能有什么办法防止我得同样的疾病呢?”,毕尔斯:一个大学生患精神病前后的故事,“这种想法很快占据了我的心,我对此想得愈多,就愈变得神经质,就愈相信自己的发病只是时间问题。我想着癫痫,梦着癫痫。无数不安的想法折磨着我,这种过度紧张把我拖到发病的边缘。”在大学里他的主要问题是对背诵课文极度恐惧,不愿说话。,毕尔斯:一个大学生患精神病前后的故事,毕业后虽参加工作,但想象癫痫发作的念头频繁出现,自以为自己肯定患了癫痫,宁愿自杀也不愿意过恐惧的日子。希望自己快点死亡,担心以免一旦被亲人发现将失去自杀的机会。,毕尔斯:一个大学生患精神病前后的故事,1900年6月23日下午毕尔斯从自己四层高的楼上跳下企图自杀,但只是足跟部骨折。他说:“我一刻也没有失去知觉,一直纠缠着我的疯狂的恐惧感,在我摔下地面的那一刻,终于被驱散了。此后,我再也没有体验这种想象的疾病发作,并且一刻也不再怀有这种想法。”,毕尔斯:一个大学生患精神病前后的故事,到达医院后,装有铁条的窗户引发了他持续798天的一连串可怕的妄想。以为被别人迫害而拘禁。以为自己处在警察的监视之下。在住院期间,他多次写信给州长,揭发精神病医院虐待病人的情况。1903年9月出院后,先从事商业,后从事旨在改善医院管理和精神病人待遇的人道主义工作。,毕尔斯:一个大学生患精神病前后的故事,1906年将他患病的过程和在医院的经历写成一颗找回自我的心一书出版,得到了当时大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等的高度称赞。推动了世界上第一个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的成立,20世纪30年代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在美国召开。毕尔斯成为精神卫生运动的创立者。,结论(1)本案例无遗传、无生物性原因,而是当事人对精神疾病知识的无知导致疑病和恐惧;妄想导致自杀行为。(2)精神病是可控可愈的,他们仍可对社会作出贡献,我们要关爱精神病人。(3)精神病症状的识别有助于及时得到治疗和危机干预。,二、健康新观念(一)建立健康新观念(二)什么是真正的健康(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四)“五好”才是真健康,健康概念的演变,1.医学模式:关注生理健康,“没有疾病和营养不良以及虚弱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02年)“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验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辞海(1989年),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三项标准具体化为:一是没有器质性和功能性异常,二是没有主观不适的感觉,三是没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宪章,2.医学-心理模式:关注生理、心理健康,3.医学-心理-社会模式:全面健康观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1989年,WHO,一维:没有疾病P5-6三维:躯体、心理、社会适应五维:躯体、精神、社会、道德、行为什么都可以有,不能有病;什么都可以没有,不能没有健康5大基石:膳食、运动、研究、心理、睡眠,精力充沛,能应付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良好。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能够抵御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得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头发有光泽。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健康标准P7x,健康自我评估的简易标准,五快:快食,吃饭不挑食、不偏食、津津有味;快眠,较快入睡,睡眠质量好,精神饱满;快便,快速通畅地排泄,感觉轻松自如;快语:说话流利,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快行:行动自如协调,迈步轻松有力。三良好:良好的个性,性格柔和、适应环境;良好的处事能力,能应付复杂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相处自然融洽。,三、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状态。,是指个体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心理处于良好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无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的状态;广义的心理健康还包括心理调节能力,发展心理效能能力。,2.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P7(1)智力正常人的智力分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个等级。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2)情绪稳定与愉快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如果一个人经常愁眉苦脸,灰心绝望,喜怒无常,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3)行为协调统一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治疗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4)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5)良好的适应能力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化,都将能够适应,这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各种观点P8:美国学者坎布斯提出的4种特质;马斯洛和心理学家密特尔曼提出心理健康10条标准;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7个方面;斯科特提出多达10类共75条心理健康标准;严和锓的6条心理健康的标准;王效道的8项标准;王极盛的6个方面;王希永的6条概括;李百珍提出的7条标准;黄珉珉的8条标准;郑日昌的6个方面。,说到底,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无心理疾病,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载体,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条件和保证。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心理,好比“人”字的一撇一捺,二者缺一不可。,第二节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一、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一)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区别1.二者在内涵上的区别P9状态、适应、趋同、外显;品质、稳定2.二者在学科归属上的区别心理学、卫生学、精神病学;教育学、伦理学3.二者在判断标准上的区别大众、趋同;精英、理想、发展,(二)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联系1.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基础2.心理素质水平高低影响心理健康状况3.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的表现形态,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心理素质的发挥,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关系(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涵义(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区别(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联系1.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同属高校素质教育和德育工作范畴2.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相互依存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心理素质教育的实施4.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必然带动心理健康教育,第三节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P141.理论基础和原则不同2.目标及其所属层面不同,(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1)根本目的具有一致性(2)内容交叉,相互促进(3)教育对象具有一致性(4)教育途径和方法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似性,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一)转变观念,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二)坚持在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思想政治和心理学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四)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手段和形式上的有机结合,我们走到一起来相互认识,目的:初步相识时间:约10分钟准备:纸和笔;足够的空间。,第四节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概述,一、心理问题的概念(一)什么是心理问题?病3原则P3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精神的内在协调统一个性相对稳定,心理状态,心理不正常,心理状态,一般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状况的“灰色区”理论,(二)心理问题的类型(1)按严重程度划分的心理问题类型(2)按问题出现的情境划分的心理问题类型分类标准P32,二、心理疾病的概念(一)什么是心理疾病?(二)心理疾病的类型神经症、人格障碍、应激相关障碍、心境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第五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P23:1、智力正常,并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2、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3、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了解自我、悦纳自我4、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交往,乐于与人合作5、人格完整和谐6、意志健全,能经受住各种挫折和磨练7、积极的社会适应力8、行为反应适度,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7个标准,(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心理感冒”12条标准,(1)感到情绪低沉,闷闷不乐;(2)对生活感到没意思、没劲;(3)自己感觉思维和反应总是比平时慢半拍;(4)遇到事情经常自责、内疚,埋怨自己把事情搞糟了;(5)容易疲倦、不愿活动;(6)心中有莫名其妙的烦恼;(7)工作效率下降,注意力容易分散;(8)特别容易受惊,也容易感伤,感情脆弱;(9)抱怨身体各处疼痛,但又查不出问题;(10)没有食欲或者依靠暴饮暴食来对抗情绪的不适;(11)遇到有魅力的异性,却丝毫感觉不到对自己的吸引力;(12)不再注意自己的仪表,邋邋遢遢。,正确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整体协调性文化的、发展的概念。,57,一位男青年在站台上焦急徘徊。列车进站了,一位女青年走下列车,尚未站稳,接她的那位男青年不顾一切地跑上前去,抱起她拼命地狂吻,全然不顾站台上众多乘客的目光。,他的表现正常吗?心理健康吗?如果告诉你这对男女青年是两位美国青年,你的结论是否有所改变?,58,有一个人正在玩扑克,忽然手中的牌被别人夺去,于是,他大哭大叫起来。他正常吗?如果告诉你,他是一个五岁的儿童,你的结论又将如何?,一位大学生,平时性格开朗,活泼大方,可近几个星期来,他变得抑郁,不能集中精力学习,还常常半夜里哭醒,他精神失常了吗?如果告诉你,他的亲人刚刚去世不久,你的看法又会是什么?,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p26(一)个体心理因素1应对方式2自我概念3归因方式4社会比较5社会支持6人际关系,(二)社会因素1社会转型,价值多元(改一字,繁荣昌盛,三大作风)2高校扩招,收费提高(3院,3山)3社会竞争,就业困难(毕业失业,41岁研究生毕业未找到工作回家种地父亲愤而服毒,(三)家庭因素1家庭气氛2教养方式(四)学校教育因素教育十谎言,再穷教育,苦孩子;太阳底下,一切为了学生,穷苦,事业待遇感情留人;北京大学,一学生二老师,一本科三博,一出国二;国外严、选、不知道多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增强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的含义,是指全方位、全过程、方法与形式多样化地进行全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思路与体系。健全组织机构、制度和专业队伍,理顺工作机制和公共关系,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全方位的含义,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情绪调节,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的含义(大学阶段),学习阶段教育,新生入学教育,就业择业指导,适应环境问题人际关系调整学习方式调整,恋爱与性心理竞争人际矛盾学习成绩问题,就业压力择业焦虑社会适应,教育方式与途径多样化的含义,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渠道。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网络和体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第六节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p29(一)入学适应问题(二)人际交往问题(三)学习心理问题(四)恋爱与性心理问题(五)网络成瘾(六)与自我有关的心理问题p32,大学生活的主要特点与面临的心理适应问题有哪些?,(一)入学适应问题,大学生活的主要特点与面临的心理适应问题有哪些?,大学生活的特点生活环境的改变管理方式的改变教学方式的改变比较群体的不同,大学生活的适应过程第一阶段,兴奋期。第二阶段,消沉期。第三阶段,思考定位期。,“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1、不良情绪反应。抑郁,产生孤独感、无兴趣感;焦虑、紧张,不安全感。2、行为上如迟到、早退、旷课、逃学、寻求刺激,甚至离校出走等。3、躯体不适,如腰酸背痛、肢体麻木、消化不良等。4、社会性退缩,如逃避现实、独来独往、学习效率低下、生活能力减退。,原因:A、现实中的大学与心目中大学不统一,产生心理落差;B、对新环境、新人际关系、新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C、成为普通的一员,与以前在中学作为佼佼者的感觉大不一样。,(二)人际交往问题,“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述说衷肠。”1、羞怯、恐惧、嫉妒等不良情绪。2、自卑、自负等自我认知偏差。3、行为上孤僻、猜疑、敌意、退缩等。原因:A、多为独生子女,或缺乏人际交往的锻炼实践;B、从小缺乏集体环境而导致缺乏集体感与合作精神。,(三)学习心理问题,1、抑郁、焦虑、挫折感、压抑感等不良情绪反应。2、缺乏学习兴趣与动机,厌学,甚至逃学。3、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慢,有头无尾,缺乏任务感。原因:A、所学专业非所爱;B、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C、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的应试压力;D、不善于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E、生活贫困造成心理压力。,(四)恋爱与性心理问题,1、不良情绪反应,主要有性冲动带有困扰与苦恼、性焦虑和性行为的困扰感、“性自慰”后的罪恶感。2、性与恋爱认知的偏差,比如不用负责任的“玩一玩”心态、将爱与性割裂、性恐惧、“爱情至上”。3、行为上不知如何与异性交往,失恋后难以自持,甚至做出自杀的行为。原因:A、性意识与自我道德规范的冲突。B、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五)网络成瘾,判断为网络成瘾的指标(达4项):1、上网已经占据了身心。2、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上网,只有不断增加上网的时间和投入程度才能感到满足。3、无法控制上网的冲动。4、外在原因不能上网时,就会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5、将上网作为解脱痛苦的唯一办法。6、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网络的程度。7、因迷恋上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8、在投入大量金钱、时间和精力时有所后悔,但第二天却仍然忍不住还要上网。9、因为长时间迷恋因特网导致睡眠节律紊乱、倦怠、颤抖、视力减退、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等躯体症状。,原因:1、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2、另一方面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六)与自我有关的心理问题,1、纠结的情绪。表现为:第一,体验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第二,体验感情与理智的矛盾;第三,体验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心里断乳期。2、消沉的意志。3、产生偏执的认知。表现为:第一,过分追求完美;第二,选择性概括;第三,“全或无”的绝对化思维;第四,灾难化思维。,其他心理问题,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不当的家教方式、单亲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等。就业压力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心理问题的一般原因,1、欲求不满:挫折、积压2、欲求过满厌倦、空虚3、发展不足适应不良4、性格(人格)缺陷:是什么样的人,才有什么样的问题:思想行为习惯性格命运5、生理因素:基因;神经病变,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必备素质,一切顽固沉重的忧虑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打开大门。巴甫洛夫,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拿破仑希尔,不良情绪易于引发生理疾病,人在恐惧和悲哀时胃粘膜变白,胃酸停止分泌,可引起消化不良;焦虑、怨恨时胃粘膜冲血,胃酸分泌增多,常导致胃溃疡;长期焦虑,愤怒会使血压增高,心脏受损。,不良情绪易于导致心理障碍,过度的或长期的不良情绪会使人的大脑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导致各种神经症或精神病。例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严重者会导致自杀行为的产生。,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应对(一)紧急应付措施1、正确自我调节p33第一,正确使用自我防卫法,消除不良情绪第二,接受音乐、体育“疗法”第三,接受阅读“疗法”第四,参与各类有益文体活动第五,主动交往2、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二)长效应付措施1、保持身体健康2、提升个人能力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及应对(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p351、神经症(1)焦虑症(浮躁,急功近利,文章数量,近世近视,急,房车压力,假奶粉,起跑线,笑最后,长跑,)焦虑自测(2)抑郁症抑郁自评P19(3)恐惧症(4)神经衰弱2、人格障碍(1)偏执型人格障碍(2)情感型人格障碍(3)分裂型人格障碍,3、性心理障碍4、应激相关障碍(1)急性应激障碍(2)创伤后应激障碍(3)适应障碍5、心境障碍6、精神分裂症(1)偏执型精神分裂症(2)青春型精神分裂症(3)紧张型精神分裂症(4)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精神疾病现象严重精神疾病的患病率WHO报告显示,在所有人群中约有26%以上的人会在生命的某个阶段受到精神或行为障碍的侵扰。在初级卫生保健专业人员诊视过的所有病人中约有20%的病人患有一种或几种精神障碍。广东省精神疾病的总患病率从80年代的8.30上升到15.28。全省有各类严重的精神障碍者122.3万人,精神残疾患者40万,每年新发病重性精神病人3万人。,精神疾病的未治率高。以2001年统计报表为例,在册登记的精神障碍病人18万,只占实际存在的精神病人的15.21%,而接受规则治疗的仅占6.87%。,7、自杀(1)矛盾心理(2)偏差认知(3)冲动行为(4)关系失调(5)死亡概念模糊,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反思2006年3月间广东、北京几所高校连续有多名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自杀身亡。原因:当事人心理素质差或原有精神障碍,学习能力弱。当事人与家庭沟通不良,亲子关系不良,获得家庭社会支持度不足。同学关系一般化或防范知识缺乏。学生管理、师生关系亦存在一些需要加强的环节。,(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应对1、进行有效地自我调节2、求助专业心理治疗与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工程师准题库网页版及答案解析
- 电工维修安全培训6试题及答案解析
- 企业内外部沟通协作流程标准提高沟通效率
- 钱塘湖春行:写景描写技巧解析教案
- 项目合作协议履约责任书3篇
- 维护高效供应链管理的承诺函9篇
- 中学地理经纬度判读技巧大全
- 项目验收标准及文件审核清单
- 2025-2030化工新材料行业供需平衡技术革新及投资前景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化妆品行业柔性供应链构建与库存优化报告
- 高教社马工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课件unit1
- 因离婚给孩子申请改姓协议书
- 用车登记表(标准模版)
- GB/T 9871-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老化性能的测定拉伸应力松弛试验
- GB/T 12190-1990高性能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
- 01第一章-稻谷的加工汇总课件
- 六年级LOGO小海龟编程
- 非ST段抬高心肌梗塞指南课件
- 驻足思考-瞬间整理思路并有力表达
- Unit 2 Lesson 3 Running and Fitness 课件 高中英语新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2022-2023学年)
- 炸药库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