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专业论文)我国增值税转型的经济效应分析及对我省经济的影响.pdf_第1页
(财政学专业论文)我国增值税转型的经济效应分析及对我省经济的影响.pdf_第2页
(财政学专业论文)我国增值税转型的经济效应分析及对我省经济的影响.pdf_第3页
(财政学专业论文)我国增值税转型的经济效应分析及对我省经济的影响.pdf_第4页
(财政学专业论文)我国增值税转型的经济效应分析及对我省经济的影响.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增值税转型的经济效应分析及对我省经济的影响 中文摘要 我国增值税转型的经济效应分析及对我省经济的影响 中文摘要 增值税作为国家税法体系中的重要税种,对财政收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影响很 大。2 0 0 3 年1 0 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增 值税转型己成为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已经开始在部分地区进行增值 税转型的试点,并逐步在全国扩大。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定量研究与 定性研究相结合,首先介绍了增值税的概念、特点并阐述了我国增值税的现状以及增 值税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其次描述了增值税转型的制约因素并分析了增值税转型 带来的经济效应。尔后对增值税转型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全国推行消 费型增值税提供借鉴。最后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分析增值税转型对江苏省企业和地方 财政可能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生产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转型 作者:凌艳 指导老师:鲍灵光 a n a l y s i so f t h ee c o n o m i ce f f e c t so f 。1 r a n s l t l o nl nu u r r 一 ,、 c o u n t r ya n d e f f e c t so ne c o n o m yo fj i a n g s up r o v i n c e a b s t r a c t v a ta sa ni m p o r t a n tt a xi no u rn a t i o n a lt a xs y s t e m ,i th a sv e r yl a r g ei n f l u e n c et ot h e f i n a n c i a lr e v e n u ea n dt h ed e v e l o po fs t a t ee c o n o m y i no c t o b e r , 2 0 0 3 ,t h ec e n t r a l g o v e r n m e n td e c i d e dt oc a r r yo u tt h er e f o r m a t i o nf r o mp r o d u c t i o nv a l u e a d d e d t a xt o c o n s u m p t i o n - o r i e n t e dv a l u e - a d d e dt a x t h et r a n s i t i o no fv a t h a sb e c o m et h ei m p o r t a n t c o n t e n ti nt h en e wt a xr e f o r m a t i o n o u rc o u n t r yh a sa l r e a d yc a r r i d eo nt h et r a n s i t i o no f v a ti ns o m ea e r a s ,a n dg r a d u a l l yc a r r i e do ni nt h ew h o l ec o u n t r y t h i sa r t i c l ei sa n a l y s i s e d i nt h ef o u n d a t i o nw h i c ht h ep r e d e c e s s o rh a sr e s e a r c h e d ,u n i f yt h r o u g ht h eq u a n t i t a t i v e r e s e a r c ha n dt h eq u a l i t a t i v er e s e a r c h ,f i r s ti n t r o d u c e dt h ec o n c e p t i o na n d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 fv a ta n dd e s c r i p e dt h en e c e s s i t ya n dt h ef e a s i b i l i t yo ft h et r a n s i t i o no fv a t n e x t d e s c r i b e dt h er e s t r i c t e df a c t o r so ft h et r a n s i t i o no fv a ta n da n a l y s i e dt h ee c o n o m i ce f f e c t w h i c hr e f o r m a t i o nw i l lb r o u g h t t h e ni n t r o d u c e dt h ec o n c r e t ei m p l e m e n ts i t u a t i o no f t r a n s i t i o n ,h o p e t op r o v i d et h es u c c e s s f u le x p e r i e n c e sf o rt h er e f o r m a t i o ni nt h ew h o l e c o u n t r y f i n a l l y , a n a l y s i st h ei n f l u e n c ew h i c hv a t t r a n s i t i o nw i l lb r i n gt ot h ee n t e r p r i s e sa n d l o c a lf i n a n c ei nj i a n g s up r o v i n c e k e yw o r d :p r o d u c t i o n o r i e n t e dv a l u e a d d e dt a x ,c o n s u m p t i o n - o r i e n t e dv a l u e - a d d e d t a x ,t r a n s i t i o n w r i t t e n b y :l i n g y a n s u p e r v i s e db y :b a ol i n g g u a n g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的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 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 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 责任。 研究生签名:痞施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 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 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 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 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 菇物日期:。x 蕊。工 我国增值税转型的经济效应分析及对我省经济的影响引言 引言 一、选题意义 财政预算报告指出,2 0 0 8 年要继续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2 6 个老工业基 地城市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研究制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方案。这一改革实际上 是给企业减负,鼓励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研究增值税转型,对增强增值税的内在机制以及我国参与世界贸易往来都有重要 的意义。国内理论界在过去十年里,对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进行了大 量而广泛的探索性研究,基本明确了生产型增值税转型为消费型增值税是最终目标, 但这种转型要分步实施。关于转型的必然性已经明确,但关于转型对地方经济影响问 题,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加深研究。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预测增值税转 型可能会对江苏省经济带来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二、文献综述 ( 一) 在现行增值税类型选择方面,国内外研究现状如下: 国外增值税改革的实践表明,虽然消费型增值税的收入能力在三种类型的增值税 中是最弱的,但是消费型增值税的税收能力却能够满足财政的需要。欧盟1 5 国中有 2 6 7 的国家增值税与税收收入总额的比值能够接近或超过3 0 。国外学者对样本国 家将近4 0 年时间序列的统计实证研究表明:通过渐进实施宽领域消费型增值税改革, 样本国家增值税占g d p 比值迅速提高并逐渐趋于平稳,多数样本国家增值税占g d p 比值处于 6 ,1 0 我国现行增值税为生产型增值税,自1 9 9 4 年实施以来,它在我国处于主体税种 的地位,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国内理论界在过去的1 0 年里,对生产型增值 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进行了大量而广泛的探索性研究,基本明确生产型增值税转型 为消费型增值税是最终目标。改革增值税的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良性发展和有效运作提供一套与经济现实相符或相协调的税收法律,它是国家权力立 法部门或政府的二项重要任务,也是我国税法因经济发展而做出的必要调整,以期和 经济现实相符。但这种转型的改革要分步走,先转为设备类固定资产允许抵扣的消费 我国增值税转型的经济效应分析及对我省经济的影响 引言 型增值税,而后再转为彻底的消费型增值税。在1 9 7 8 年 1 9 9 4 年中国增值税通过“小 步快走”的方式不断扩大增值税适用范围,为增值税突破政治、经济的限制进行了量 变的积累;1 9 9 4 年增值税改革结合中国国情,实现具有超前意识的最优税制选择, 实现增值税在中国的质变;符合国际增值税实施初期类型选择的客观规律和发展趋 势,增值税改革为国家财力提供了有力的税收保障。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生产型增 值税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从1 9 9 8 年开始,中国增值税类型成为生产型增值税 和消费型增值税的混合形态。 对增值税转型范围的实证研究表明:增值税征管范围保持稳定;在全国范围推广 增值税转型时是否分行业实施应当慎重权衡利弊,应从税收正常征收秩序、纳税依从 成本和税法严肃性给予必要考虑;增值税转型对设备确认的具体政策设计必须有效限 制相关的税收行政自由裁量权,否则税收寻租问题将很难处理。 ( 二) 现行生产型增值税弊端方面,研究者的看法主要有以下方面: 我国一些学者像陈庆、李长春、郑金宝等人对生产型增值税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负 效应的观点基本一致,他们认为,生产型增值税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税源过窄,税负不公平从当前国际增值税发展趋势看,增值税征税范围越宽, 覆盖率越大,就越能保证增值税机制的良好运转。而我国现行税制范围窄,导致增值 税销售货物与营业税应税劳务抵扣链条的中断,不利于公平竞争。 2 、导致重复征税生产型增值税对外购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这部分税 款最终将转移到新创造货物的价值中去,致使该产品流通次数越多,重复征税的次数 也越多。 3 、不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有悖于我国的经济政策固定资产所含税金不允许抵 扣导致投资成本提高,降低了投资收益率,直接限制了投资,特别是对高新技术产业 和基础设施产业更为不利,导致了产业结构的逆向调整。 4 、不利于提高我国产品的竞争力在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固定资产所含税金不 允许抵扣,这部分税金纳入产品成本后自然会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削弱了我国出口 产品的竞争力,抑制出口。 鉴于生产型增值税的这些弊端,目前的增值税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 需要,提出这些观点的学者认为有必要对现行的增值税制度进行改革。 我国增值税转型的经济效应分析及对我省经济的影响引言 ( 三) 在增值税转型的效应方面,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认为增值税的转型将给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支持这一看法的学者 ( 钱锐、杨抚生) 认为消费型增值税会造成短期内财政收入的急剧减少,这个缺口将 无法弥补。其次是消费型增值税对投资的刺激作用过强,引发投资需求过旺。再次是 由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有可能导致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最后是转型 后,在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之间会出现税负 相对不均的现象。 另一种观点是认为增值税的转型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丁明强、王冠晓等人认为 转型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收益,提高企业的边际效益,而且资金流动的增加使企业获 得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增加了企业可支配的投入资本额,从而使其增加投资有了现实 的可能性。转型将刺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他们认为生产型增值税 使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产业税金负担额高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产业,抑制了企业用于高 新技术的投资,整体发展水平低,这与社会产业结构的发展相悖。转型还将有利于税 负的降低,推动国有企业改革。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外,学者们认为实现增 值税的转型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利之处:1 、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 的发展2 、缓解重复征税的问题3 、符合国际惯例 从总趋势上来说,增值税转型对投资、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促进作用是渐进的、缓 慢的。因此转型应当循序渐进的进行。 ( 四) 在增值税转型的具体办法上,学者们的看法大致相同 学者们在增值税转型的方案研究上观点基本一致,不少学者从我国实际情况出 发,对现行增值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剖析,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措施及实施 方案。 他们认为增值税的转型首先应该在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产业等资本构成高的行 业试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先在高新技术产业实行消费 型增值税有利于促进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优化产业结构。目前,我国在东北三省 实施增值税转型的试点,对部分行业的试点将给以后增值税全面转型提供宝贵的经 验。学者们建议对一般纳税人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全部机器、设备增量实行一次性抵 扣,而对企业生产经营用的全部固定资产存量所含增值税税额制定不同的允许抵扣率 我国增值税转型的经济效应分析及对我省经济的影响引言 分步抵扣;在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和规模上,学者们认为可以进一步拓展,并尽量缩小 减税和免税,把应收的增值税全额收上来;在征管方面的建议有:应该加大征管力度, 赌塞税收漏洞,减少税收流失,使财政收入的实现有所保障;在增值税转换过程中开 征一些新的税种或者提高其他税种的税率,1 9 9 4 年税改方案中有些税种至今仍未开 征。 综上所述,一方面,对目前生产型增值税暴露出来的弊端,理论界已经有了全面 地认识,因此增值税的转型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对我国增值税转型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效应存在不同 的看法,我们在实施转型的过程中必须清醒地看到增值税转型的风险和对经济发展可 能带来的负效应。只要我们控制好风险,那么在现有范围内转型的经济影响基本是良 性的,为使增值税转型政策充分发挥作用,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全局角度进 行几点归纳: 1 、选择适当时机考虑调整增值税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成比例。 2 、建立为增值税转型配套的透明和固定的转移支付制度。 3 、弥补增值税转型财政减收的税收政策和减轻增值税转型负面影响的财政政策 应当与增值税转型政策出台保持同步。 三、论文框架 本文第一章首先对增值税的概念、特点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增值税改革的必要 性与可行性。第二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增值税转型的制约因素。从第三章 开始进入文章的主体部分,即对增值税转型的经济效应进行了正、负两方面的分析并 对负效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四部分是对增值税转型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了介 绍,期望能对全国增值税转型提供借鉴意义。最后一部分通过定量分析预测增值税转 型可能会对江苏省企业以及地方财政带来的影响。希望本文不成熟的初步探索能够抛 砖引玉,对江苏省的增值税转型有所启发! 四、创新与不足 创新点: 1 、增值税转型的实践分析中,本文运用了大量的篇幅对当前正在进行的东北增 值税改革试点进行了全面地分析,从东北增值税改革的内容、特点,到其重大意义与 4 我国增值税转型的经济效应分析及对我省经济的影响 引言 方案的不足之处都作了详细地分析。由于东北试点是我国对增值税改革进行的种有 益的探索和尝试,因此,对东北增值税改革方案的研究不仅为本文增值税转型方案的 提出提供了依据,而且还能为今后我国增值税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提供重要的借鉴。 2 、通过对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试点分析,预测了转型对江苏省企业和地方财 政可能带来的影响,希望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验证这结论。 不足: 1 、由于实证分析尚未完成,因此在政策建议的部分提出的建议可能缺乏针对性。 2 、在分析增值税转型给我省经济带来的影响方面,由于获得的数据和资料还不 够充分,使得这部分内容缺乏理论依据,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我鞫增值税转垒静经济效应分析及对我省经济麓影响第一滚增僮税豹穰述 第一章增值税的概述 l 。1 增值税的概念、特点及其类型比较 、增值税的概念 增值税作为我国税涮结构的主体税种,箕征收范围主要是针对以下三种情况的: l 、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2 、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3 、进溺货物增值 税就是对有上述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罨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 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的一种流转税。从增值税的概念中可以看出, 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劳务各个环节的增值因素作为征税对象的。 增值税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优良税种,是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财政需要而产生 的。法国自1 9 5 4 年提高增值税这一全新概念并率先在全球实行后,由于其表现出税 基宽广,征收成本较低,增加财政收入等优点,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到霉前 为止已有1 0 0 多个国家将其作为本国的主要我种。我国在9 4 年的税制改革中,对增 值税的改革力度较大,扩大了征收范围,简化了税率档次,实行了凭增值税专用发票 注明税额抵扣税款的机制,在税制和管理的科学化和国际化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作 为我国税制结构的主体税种,增值税对我国财政收入的影响很大。从2 0 0 1 年到2 0 0 5 年,我国增值税总量达3 。8 6 万亿元,占同期税收收入的3 6 。 表1 :增值税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增值税收入增值税增长财政收入( 亿增值税占财政收增值裁占中央蒌孝政 年份 ( 亿元) 窭( )元)入比重( )收入比重( ) 2 0 0 l5 3 5 7 1 31 7 6 61 6 3 8 6 0 43 2 6 96 2 4 2 2 0 0 26 1 7 8 3 91 5 3 3 18 9 0 3 6 43 2 6 25 9 4 7 2 0 0 37 2 3 6 5 41 7 1 32 1 7 1 5 2 53 3 8 26 0 9 9 2 0 0 49 0 1 9 9 42 4 6 4 2 6 3 9 6 4 73 4 1 76 2 1 9 2 0 0 51 0 7 9 2 111 9 6 43 1 6 4 9 。2 9 3 4 + 1 0 6 5 2 1 注:以上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年鉴历年资料 6 我国增值税转型的经济效应分析及对我省经济的影响第一章增值税的概述 从上表可以看出,近年来增值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我国财政收入来源中,有三分之 一是来自增值税收入,而中央财政收入中增值税占到一半以上。由上表可以看出增值 税在财政收入和中央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二、增值税的特点 增值税在诸流转税中是个独具特色的税种。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增值税只对商品销售额中的增值额部分征税,排除了对商品销售全额征收 流转税的重复纳税因素。由于增值额相当于v + m 部分,不存在每经过一个流转环节, 就对c 部分重复一次纳税的问题。从而避免了重复征税,促进专业化协作生产的发展。 其次,增值税具有纳税的普遍性与连续性,能够保证国家税收收入的稳定性与连 续性。只要是生产经营增值税应税产品的纳税人,都要就其增值收入缴纳增值税;每 一种应税产品不管经过多少生产经营环节,只要有多于上一环节的增值额,就要依该 环节的增值额纳税。增值税不仅克服了重复征税的弊端,而且保留了流转税普遍缴纳, 各环节缴纳所带来的稳定收入的好处。 再次,税收负担不受流转环节的影响,对经济活动具有中性效应。不论生产经营 经过多少环节,只要该商品的最后售价相同,该种商品的增值税总负担保持不变。这 样,企业就不会因为增值税而改变其既定生产经营方式。此外,增值税的普遍与多环 节征收使税收负担趋于公平合理,消除了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全能企业与专业企业 之间在流转税上存在的税负不公平的现象,有利于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分工和促进生产 要素的优化配置。 三、增值税的主要类型与比较 增值税依据对固定资产的处理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 一) 生产型增值税:对购入的固定资产价值不做任何扣除; ( 二) 收入型增值税:按折旧方法对固定资产价值逐年扣除; ( 三) 消费型增值税:对购入的固定资产价值当年一次性扣除; 从三种类型增值税的基本定义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优缺点: 首先,从宏观税基上看,由于对固定资产价值扣除的不同处理方法,使三种不同 类型的增值税税基所包括的范围大小不一样,生产型增值税税基最大,收入型增值税 。钱锐,税制改革中增值税类型选择的思考,维普资讯h t t p :w w w c q v l p c o r n 7 我国增值税转型的经济效应分析及对我省经济的影响 第一章增值税的概近 次之,消费型增值税最小。从而导致短期内生产型增值税带来的财政收入最多,消费 型最少。对于财政收入比较紧张,财政收支极不平衡的国家,实施生产型增值税可以 较好地起到短期组织财政收入的作用。因此,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特定的环境与 条件下,尤其在起步时期,选择生产型增值税有利于增加和稳定财政收入。而收入型 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在这方面的作用相对较差。 其次,从实际税收负担率上看,生产型增值税最大,收入型次之,消费型最小。 这主要是因为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对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存在严重的重复征 税,而且流转环节越多,重复课税的次数也越多,实际税负也越重。收入型增值税虽 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生产型增值税扣税不彻底的缺点,但由于扣税并不充分也存在 着重复征税的问题,致使实际税负相对完全抵扣的消费型增值税仍然较高。相比之下, 只有消费型增值税不存在重复课税的问题,实际税负率最低。 再次,从鼓励投资角度来看,由于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对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进行 抵扣,使投资成本相对较高,且投资越多实际税负就越重,明显抑制投资。而消费型 增值税恰恰相反,具有强烈的鼓励投资的作用。收入型增值税虽然允许对固定资产折 旧部分进行抵扣,但实际上延长了投资回收期,从而导致投资成本的增加,它对投资 的鼓励作用介于生产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之间。 1 2 我国增值税的现状 我国自设立增值税以来,增值税就成为了我国的主体税种,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 源之一。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现行增值税制度在运行中出 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不利于鼓励企业扩大投资 基于当时的经济环境,国家决定采用生产型增值税,初衷是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规 模膨胀,保证财政收入规模。根据规定,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时所支付的增值税是直接 计人固定资产成本的,不能作为进项税额予以抵扣。由于生产型增值税对固定资产 所含的增值税不予扣除,因而企业投资的税负较重,不利于企业扩大投资,促进设备 更新和技术进步。 二、导致重复征税,加重企业的税收负担 我溺增穗藏转型麴缀济效魔努祈及对我褡经济瀚澎嫡第一鬻增值税的概述 藏范化翡增渣税的一个突蹴特点藏莛不存在重复征税。在生产藿增值税下,存在 著对矫翳瓷本赫蘸耋复徭虢静勰题。逮不仅麓熏了企鼗鼹虢蔽受捃,耨量这个负撩透 过戒本避入徐格,曩终转黎缝溪费者,奏消费誉受攫懿虢羧实震上越过了霉家鬟宠翁 增僮税受挺水平,也就是说鹫家对瀵爨粪毖瞒了部分趱牧。 。 三、对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发展不利 ;离新技术企业、基础设施企业以及投资较大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多于其他企业, 导致企监的资本有祝构成较高,投瓷也非常大。翔巢征收生产型增值税,使得这熊企 遵霜定资产授瓷所含瀚遴顼藐额不麓羝撩,不秘于这一类企渡嚣扩大褥投资帮设备受 凝。鞭照,生产蕉瓒菹税缀不嚣于羹本寄撬捣蕊高黧企遂蒺震。糕笼较蔫言,露庭资 产投瓷较小蕊劳裁密集型企遂在糍受上受搭要夸靛多。 翅、不剩予企业参与因踩竞争 雀生产型增值税下,出姻退税时魁不包括为生产该商品筒购买的固定资产所缴纳 的税金静,这祥就导致出口货物邋税不彻底,使我国的进出豳贸弱受到影响,给对外 旋荔霸经济发展带来损失。管舔上大部分蘅家速择的疑消费澄增德税,出裔遥税舞行 粪菱瓣零税率,鲞我黧觚嚣努避瓣裔嚣爵,完全怒鼓不含裁价遴a 我露市弱熬。两我 蘑产鼹孝在重复延税瓣爨索,这锼雩譬垂癸囊瀑薤缎翼群税辜熬攀蕊甓会琵篓海鬟娄产 熬负担静蠼值虢低,馊褥进邂产器处予甓盥豹伐势竟等地位。在进避之阗,绘我 骝外贸和经济发展带浓重大损失。 溉、不利于简化征管手段 垒产型增德税给孺发票羝摺税款辩实施带来檄多麻烦,便发票抵搠更为复杂化。 疆兔矫薅羹本箍新氡禽进颈税额不褥抵葫,这样企蓝程避黄辩不稳要看是否开其瓒馐 糕专蔫发桑,嚣显要墓分避嫠孛资本蕊紫瓣熊袭嚣莲翼,携螯本罴新含遴顼糕额努开, 还毖蒸把可鼓糕擒麴辫进货物、势务豹增毽税与不霹抵撵黪煦进赞物嚣劳务瓣增缝礁 分开。这样不仅加大了税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毫了税收征管娥本,阕时,遥也给 增值税的管理带来很大的漏洞。如对生产、销售圃定资产环节,】漱予购进者不能扣税, 所以圜家就规定不能取得,也就不需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方则可不开具增值 税专用发累来销售鸯懑豹赞物,从而霞锖售方产搬了遂税鳍优越条件,使税收征管更 为复杂。 9 我瀚增毽税转垄麓经济效癍分析及对我省经济麴影晚第一卷增毽税麓概述 总之,由于我国现行生产型增值税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难以克目羹的缺陷和矛 盾,并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增值税类型转换成为必然。 基于上述弊端,我圈于2 0 0 4 年7 月le l 起,在东北三省一市进行增值税由生产型转 为消费型的试点,至今融经历了三年多时间。最近又决定从2 0 0 7 年7 月1 目起,在中部 地区六省份的2 6 个老工业基地城市8 大行业进行扩大试点。即囡家在中部六省所确定 的税改试点区域为2 6 个市,共涉及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力、冶金、采掘等8 大行 业。等时视成熟,增值税转型还将逐步在全国推雩亍。 以上笔者对我国增值税的现状做了总体的介绍。 1 3 我国增值税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颈改革措憨的实施不仅要分析它的必要性还要分析它是否具有可行性,增值税 转型改革也是如此: 一、我国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 ( ) 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应予重视。而在我国,增值税在总 税收中的比重较大,其对宏观经济的影蛹也较大,增值税的改革是至关重要酶。我霞 加入w t o 后对外市场逐渐开放,要求我国税制逐步实现与国际通行税制接轨,增加 税制的透明度。我国迫切需要一套规范操作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实现降低管理电子 商务的成本,促进网络经济的发展和加快国际接轨的进程。 ( 二) 国企改革和解决就业的需要 国有企业改革形式的发展要求税制作出适当的调整,为国有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 税收环境,提供稳定规范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提高企业竞争麓力。在我国国企改革 的过程中,面l 晦严重的问题是就业阀题。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特别是豳有企业经济效益 低下,导致了经济增长缓慢,由此造成失业率迅速攀增,失业人口增多。解决问题的 根本途径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鼓励投资,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解决就 业问题。 ( 三) 稳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增值税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求进一步改革完善现 我灏增值税转登瀚经济效应分聿厅及对我省经济的彩喻第一帮增值税的概述 行税收制度,为提高资源配甏效率,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条件。生产型增 值税的实旌加重了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发展,造成产业发瀑不均。其次,坚持可持续发 展战略要求进一步加强科技税收优惠政策。这更加需要增值税在固定姿产抵扣中做相 应的改革措施。生产型增值税显然不能满足这种要求,消费型增值税恰恰迎合了可持 续发展战略的需求。 ( 四) 西部开发需要转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我国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关于葱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经济发 展豹战略政策。消费型增值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制度有器显的刺激投资的作用, 可以大量吸引投资,促进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 二、我国增值税转型的可行性 通过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将我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型为消费型增值税是必 要的。但从我国的园情、国力来看,转型是否符合我国的实际、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进 一步研究。欲以下凡个观点来看,笔者认为生产型增值税转型为漕费型增值税是符合 我国国情的,是具有实际的可行性的。 ( 一) 1 9 9 4 年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后,对期初存货所负担的大量的进项税额 采取按比例、分年度的办法进行了抵扣,并且在2 0 0 0 年底已基本抵扣完毕。尽管如 此,从9 5 期间云南国税的“两税”收入来看,仍保持了平均每年6 2 的高增长速度。 说明计算抵扣期初存货进项税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由此相 信,增值税转型后,计算抵捐所有应纳增值税的产品和行业的企监的固定资产和其他 物化劳动所负担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对晷家财政收入的增长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 二) 在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条件下,关于增值税收入,中央秘地方的分成比例 分别为7 5 和2 5 。在增值税转型后,随着消费型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和税基的不颤 扩大,增值税收入将有大幅度的增长,如果将增值税收入关于中央和地方的分配比例 作适当的调整,既能保证中央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同时也能进一步调动地方培植增 值税税源的积极性。 ( - - ) 增值税转型薏,虽然将扩大迸颈税的抵扣范围,将所有的进项税进行彻底 的抵扣,从表蔼上看,有可能影响国家财政收入。但从另一方面看,若将企业购进固 我溺增毽税转墅瀚经济效应分析及怼我省经济的影响第一牵蹭德税的概述 定资产所负担的增值税进行了抵扣,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将会相对减少,按规定计提的 固定资产折| 露也将相对减少,因而产品成本( 或经营费雳) 也将相对减少。在产品( 或 商品) 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利润会随之增加,国家还可以从企业因减少扳l 固 费用而增加的销售利润中再通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形式收回3 3 。因此,现行增值税 转型,对国家财政收入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 四) 将现行增值税转型,对于原有固定资产所负担的增值税,仍可像1 9 9 4 年 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之初样,将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所负趱的增值税从固定资产价值中 分离出来,作为待摊费用,分期摊销,在一定年度内摊销完毕。也可视企业的纳税情 况,在企业所交纳的增值税税金比上一年度增长一定比例的基础上,将其待摊锴的税 金从待摊费用中转出,在当期应纳税金中进行抵扣。这样,既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的 稳定增长,又使企业原购固定资产所负担的增值税得到了抵扣。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将我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型为消费型增值税,不但是 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1 2 我瀚瑶毽税转鳖瀚经济效应分析及对我省经济的彩l 弼第二章我国增德税转墅的钊约因素分析 第二章我国增值税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 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于 问题的决定中“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的精神,今后我国增值税将全面转为 消费型。对增值税转型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 2 。1 增值税转型的制约因素 一、宏观环境中的制约因素 ( 一)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1 9 9 8 年至2 0 0 2 年兹籍,由于受泛洲金融危机的影嚷,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缓慢。 当时的形势下需要依靠政府增力旦财政收入来应对金融风险、失业、国企改革以及社会 稳定等系列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如果当时采用消费型增值税在短期内会减少财政 收入,不符合当时的经济形势,所以当时选择了较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生产型增值税。 而现阶段,我国为鼓励企业对能源、交通、基础产业等行业的投资,不断出台优惠政 策,鼓励企业对这些产业投资。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使固定资产所含税金不得抵扣的 规定,会加重了这些产业的负担,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如果对增僮税进行改革, 既能够通过改革产生减税效应,又同时进一步规范了税制。 ( 二) 我国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的影响。 财政政策的制定受到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的制约。这种影响体现在中央政府与地 方政府之间关系处理上。我国是中央集权制国家,在中央、地方两级政府的权力分配 上,法律明确赋予全国人大拥有税收立法权。国务院经人大授权,可以制定和实施与 宪法不相抵触的法翘、条例。就增馕税改革焉言,箕税收立法权、税种解释权、税收 收入划分权主要集中在半央。理论界认为在中央集权制体制下,一方面能够保证增僮 税改革措旌的时效性,保证把握有利时机,适时推进增值税改革的全蘧进行,提高改 革的效应;另一方面由于地方目前财力过少,当增值税改革触及其既得利益时,必然 会形成改革的阻滞。 。吴嚣民、邓娜,我国煺值磋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合 乍经济与科技2 0 0 7 年3 胃号下( 总第31 7 期) 1 3 我溺增毽税转垄豹经济效应分析及对我省经济豹彩确 第二章我国增德税转羹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三) 政府财政状况的约束。 税铡改革还受到政府的现实财政状况的影响。增值税改革涉及到宏观税负觞调 整,这将使政府近期财政收入受到影响。如果政府处于严重财政困难时期,在短期内 应当确保财政收入的实现,这意味着不得不延缓税制改革。我国当前稳定增长的经济 发展速度,为增值税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e b 于我国宏观经济近年出现了紧缩 局面,为拉动内需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使财政支出呈刚性增长。我国每年不 得不采用增发国债的形式来平衡预算,财政风险现实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增值税转 型的改革将造成即期财政收入下降,给政府财政带来一定压力。 二、微观环境中的制约因素 ( 一)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固定资产存量问题难以解决。 巨大的存量资产所产税额,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如果对于这部分税额采取 不予抵扣的方式,不仅会造成存量固定资产与新购进固定资产在抵扣上的衔接问题, 还会造成新办企业与老企业之间存在着不公平竞争的问题,不利于企业兼并等资产重 组的进行。嚣为被兼并企业原有的固定赘产不能抵招,经营好的企业在同等条件下宁 愿购买新的固定资产,丽不愿实麓兼并。否则,企业可把原有的固定资产卖给关联企 业,使原有固定资产不能抵扣的税款得以抵扣,使存量固定资产所对应的进项税额不 能抵扣的政策名存实亡。 ( 二) 企业承受能力的限度 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纳税人的税负水平也将不同。资本有机构成高的行业, 如基础工韭、高新技术企业,税负下降;反之,资本有机构成低的行业,如传统技术 加工工业,税负上升。后者在当蓠经济结构调整中面监着较多的匿难,承受增加税受 的能力弱,有可能会造成困难企业户数增加,欠税增多。 ( 三) 消费型增值税对无形资产的抵扣问题如何处理 在实际操作中,无形资产所含税款抵扣与否,将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不予抵扣, 那么重复课税的因素并未完全消除,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意义将大打折扣,一定程度 上还会阻碍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如果准予抵扣,对抵扣方法的制定还有待于迸一步 商榷,而且改征增值税可能还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牵涉范围更大、闻题更棘手。此外, 无形资产计价也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如果按现行会计制度,外购无形资产以购买价 1 4 我濒瀣篷税转鳖豁经济效应分析及对我省经济的影确第二章我国增值税转墅的铜约因素分析 诗入成本,自制无形资产以自制成本计入生产成本的原羹| j 抵扣,外购无形资产所对应 的抵扣税额要比鲁制无形资产所对应的税额大,这就孝l 弱了企业自主剖新动力。 2 2 增值税转型的风险分析 增僮税改革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风险,我l | 】应该正视风险并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蟹 内,以期改革能取得最大的效应。 一、国家财政承受巨大压力 增值税转型最大的风险和压力莫过于财政承受能力。增值税作为我国的主体税 种,其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过高,财政收入过度依赖于增值税。如果实施增值税转 型,在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国家财政将承担减收的风险。据专家预测,全面实施增值 税转型,国家财政每年承担的改革成本超过1 0 0 0 亿元。在藐收增量不足抵消减收因 素时,此举直接导致财政收入下降,影响经济发展。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实施消费 型增值税,可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最终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所以,不 能将增值税转型与财政减收简单的划上等号:片面夸大增值税转型对财政的减收作 用,是不利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 二、宏观经济调控能力 虽说2 0 0 3 年、2 0 0 4 年g d p 分别比上年增长9 。l 和9 5 ,固定资产投资分鬟比 上年增长2 6 。7 幂1 12 5 。8 ,物价持续温和上涨,我国经济发展出现局部过热的现象, 但远未达到整体经济过热的水平。通过增值税转型等税制改革,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 的优化,特别是有利于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产业结构,缩小地区 间经济发展的差距,这与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是一致的。增值税转型,虽能提 高民闻投资的积极经,但投资的增加,意味着对政府税收收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相应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镌地方基层政府刺激投资熬积极性,尤其是影嘀政府直 接投资的积极性。这不但不会导致投资过热,对经济发展造成威胁,相反,还能够优 化财政支出结构,有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协调 在我国目前的分税制体制中,增值税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税,营业税是地方财政 收入的主要来源。增值税转型盾,增值税本身抵扣范围的扩大,加上征收范围扩大到 我鬻增整税转鍪熬经济效应分拼及对我省经济酶彩确第二章我蔺增德税转鹜的稠约因素分析 建筑、交通运输等原营业税征收领域,导致地方财政收入的减少,丽地方财政支出又 具有刚性。地方的这种财政矛盾必然会影响到改革的进程。这些矛鹰可以通过完善分 税制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予以解决。在增值税转型过程中,按照财权与事权对等 的原则,进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调整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比例, 根据各地财政状况通过转移支付对增值税转型造成的地方财政损失予以适当的补偿。 我鞠增值税转鍪的经济效应分耩及对我省经济豹彩蛹第三章增德税转墅麓经济效应分析 第三章增值税转型的经济效应分析 在讨论了增值税转型的制约因素后,我们应进一步客观的分析增值税转型对经济 带来的影响。在认识这种影响的过程中,应采用辨证的观点来加以分析。 3 增值税转型的正效应 一、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 ) 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 消费型增值税的采用不仅可以增加企韭的收益,提高企业的边际效益,而且资金 流动性还能使企业获得赞币的时间价值,增壹婆企业可支配的投入资本额,从而为其增 加投资提供了的可能性。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可以公平税负、刺激企业技术改造和新技术投资。世界各国 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科技的投入,而近几年来我囡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投资较少。众 所周知,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激励机制和宏观经济政策,目前高 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及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技术升级,资本性投入增大,如不允许扣除固 定瓷产所含的增值税,企监投资资本难以及时回摄,会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抑制投 资。两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实现公平税负,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可以明显得起到鼓励资本向高新技术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流动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加 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能源、交通、邮电、通讯等瓶颈产业的发展。 ( 五) 对企业财务方面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和有关财务 指标的变动。 l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项重要资产,其价僮变动与企业总资产的内部结构是 息息相关的。固定资产价值的变动能引起资产负债表内相关项遐的变动,如固定资产 原价、累计折i f l 矛n 固定资产净值等。以下以设备为例,并假设1 ) 各种固定资产的价 格不会因为增值税的转型而变化,2 ) 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额的允许抵扣比例为l o o : 例、某企业购进一台设备,不含税价格为1 0 0 0 0 0 元,增值税率为1 7 。这笔款项通 我黼增值秘转鳖豹经济效应分析及对我省经济的影晌 第三嚣增德税转璧的经济效应分析 过镊行转账支付。 增值税转型嚣由于煦进圈定资产所含昀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两是计入露定资产成本 的,因此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1 1 7 0 0 0 贷:银行存款1 1 7 0 0 0 转型后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允许抵扣,并在“应交税金”科目中反映。因此 会计分荥为: 借:蘧定资产1 0 0 0 0 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17 0 0 0 贷:银行存款1 1 7 0 0 0 表2 :会计处理对会计报表项目的影响如下:( 单位:元) 项目固定资产原价银行存款总资产负债 净资产 转型前 1 1 7 0 0 01 1 7 0 0 0ooo 转墅詹1 0 0 0 0 01 i 7 0 0 01 7 0 0 0一1 7 0 0 0o 转型盖比转型翦一1 7 0 0 0o。1 7 0 0 0。1 7 0 0 0o 若考虑当期进项税额的抵扣,具体情况有两种: ( 1 )当期该企业销项税额足够抵扣。假设当期销项税额乎霹减其他进项税额后的 余额为2 0 0 0 0 元,则转型前应交的增值税为2 0 0 0 0 元,转型后为3 0 0 0 元。 会计处理如下: 转型前,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已交税金) 2 0 0 0 0 贷:银行存款2 0 0 0 0 转型后,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邑交税金) 3 0 0 0 贷:银行存款3 0 0 0 表3 :会计处理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如下表:( 单位:元) 项目 固定资产原价银行存款总资产负债净资产 转型前 1 1 7 0 0 01 3 7 0 0 02 0 0 0 00 2 0 0 0 0 转型后1 0 0 0 0 01 2 0 0 0 02 0 0 0 00 2 0 0 0 0 转型后比转型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