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实践.ppt_第1页
心肺复苏实践.ppt_第2页
心肺复苏实践.ppt_第3页
心肺复苏实践.ppt_第4页
心肺复苏实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肺复苏,何谓心肺复苏术恢复有效循环与气体交换的方法称为心肺复苏术(CPR),在进一步全面复苏治疗过程中,维护各种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尤其是脑复苏更为重要,脑复苏与心肺复苏处于等同地位。故目前已将心肺复苏概念扩展至心肺脑复苏(CPCR)范围,CPCR是指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及保护和恢复大脑功能的复苏方法。,时间就是生命,心搏停止血液循环终止。在常温下:1、心搏停止3秒,患者感到头晕;2、1020秒即可发生晕厥或抽搐;3、60秒后瞳孔散大,呼吸可同时停止(或在3060秒后停止);4、46分钟后大脑细胞有可能发生不可逆损害。,心肺复苏生存链尽早识别和呼救,尽早CPR,尽早除颤,尽早进行高级生命支持。,生存链,心肺复苏分期,基础生命维护期(BLS),又称初步复苏,重点是现场徒手复苏,保护脑、心、肾的功能,基本程序分为ABC;进一步生命维护期(ACLS),又称高级生命维护;是上一期的继续和发展,即使用各种方法恢复心跳和呼吸,重建心肺功能;延续生命维护期(PLS),又称复苏后生命维护,即巩固复苏成果,保护和恢复脑功能。,判断神志,通畅气道,一看:看形态、面色、瞳孔;二摸:摸股动脉、颈动脉搏动;三听:听心音。体位、通畅气道(A),心肺复苏术:评估患者意识,“先生!先生!(或小姐、小朋友)您好嗎?”再轻拍患者的肩部,以确定患者有无意识。,心脏停搏诊断1.在清醒状态下突然意识丧失(呼叫、压眶等刺激无反应)或全身抽搐;2.大动脉(股动脉和颈动脉)搏动消失;3.呼吸停止;4.瞳孔散大、对光无反射;5.听不到心音。,触摸颈动脉有无搏动,注意区分偶然叹息和正常呼吸。偶然叹息并非有效呼吸,此时应当作没有呼吸处理。如在10秒钟内不能确定呼吸是否正常,应给予2次人工通气。,具有上述1、2两点即可作出早期诊断,但大动脉搏动消失有时很难判断,准确性差,误判率高。而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则在心跳骤停3060秒以上才出现,不能作为早期诊断依据;心音常受到抢救时外界环境的影响,某些疾病如肺气肿心音不易听。,心肺复苏术:呼救,患者如无反应或意识不清,立即高声呼救请民众打120求救,或自行电话求救。有下列情況如溺水、电击、创伤、药物中毒、小孩(小于8岁),若无旁人则先5个周期的CPR(约2分钟),再打求救电话。,呼救号码“120”口齿清楚简明扼要,120,呼救内容,讲清患者当前最危急的病况表现;原有的患病史;讲清患者发病现场的详细地址,最好有明显建筑标志物;留下电话号码,以便调度人员再联系,证实呼救的准确性。,心肺复苏术,开放气道人工呼吸人工循环,“心肺复苏咳嗽”术病人自救,初级生命支持(BLS)最初处理ABCD一、体位昏迷的患者常见舌根后坠,导致气道畅。所以要把患者安置于硬板床或平地上(软床上患者背部加垫硬板),患者仰卧,头颈、躯干无扭曲,双手放在躯干的两侧。松解衣领及腰带。,图示:容易造成呼吸道梗阻,二.开放气道:(1)仰头抬(举)颏法;(2)仰头抬颈法;(3)仰头托颌法(抬举下颌法);(4)气道异物徒手排出法;(5)人工气道建立:气管插管、环甲膜切开术(穿刺术)等.,仰头抬颈法仰头举颏法,压额抬下巴,仰头拉颌法(抬举下颌法)适应于疑有颈椎损伤者),仰头举颏法:将左手掌根放在患者的前额处,用力将头下压,右手的食指、中指并拢放在患者的下颌骨向上抬起下颏。注意不要压迫患者颈下的软组织,以免压迫气管。仰头抬颈法:操作者一手托住患者的颈部往上抬,一手下压患者的前额,使头后仰。这二种方法不适于可疑颈椎骨折者。,仰头拉颌法,仰头拉(托)颌法方法:操作者位于患者的头侧,双肘位于患者背部同一水平,用双手抓住患者双下颌角,向上牵拉,使下颌向前,头部后仰。要求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地面垂直。本法适应于颈椎骨折或可疑颈椎骨折患者。在本法仍然不能打开气道时,则应用仰头抬颏法。,心肺复苏术:评估呼吸,检查呼吸不可超过10秒(非专业急救者开始胸外按压之前的生命体征评估:对非专业急救者的培训改为遇到呼吸停止的无意识患者时,先进行2次人工呼吸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2005CPR):1.耳朵靠近患者口鼻,听有无呼吸声。2.眼睛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3.脸颊靠近患者口鼻以感觉患者有无呼吸气息。,心肺复苏术:施行人工呼吸(B),从发现患者到给予人工呼吸,不可超过10s:1.用压额之手以拇指与食指捏住患者鼻孔。2.张口深吸一口气后,罩紧患者之口吹气,同时用眼角注视患者之胸廓,有起伏才有效。吹气后,急救者应将嘴唇离开患者之口。,心肺复苏术:施行人工呼吸,3.连续吹二口气入肺,每次至少1秒以上(见到胸廓起伏,8001200ml.500600ml)。4.每口气吹完,將鼻孔放松,注意胸廓有无下降,以测试患者肺部有无气体出來。5.如吹气受阻時,重新打开呼吸道再吹气,如不成功,疑异物哽塞,則依异物哽塞处理原則操作。,心肺复苏术:檢查脉搏,检查脉搏不可超过10秒一手压额以維持呼吸道暢通。另一手之手指滑向与急救員同侧之颈动脉,感觉有无脉搏。如无脉搏,再检查对侧颈动脉。,心肺复苏术:心外按摩(C),若无脉搏则应实施心外按摩:利用靠近患者下肢的手指,由患者腹部找到肋骨下緣。以食指和中指順肋骨边缘向上滑行到肋骨与胸骨交接处之剑突部分。将中指放在剑突处,並将食指合并在胸骨下端定位(剑突上2指幅或2.55cm处或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心肺复苏术:施救者姿勢,1.施救者跪于患者肩部一侧,双膝分开与自己肩同宽。2.肘关节伸直,並使肩膀保持与患者胸骨呈垂直,利用肩与腰之力量往下压。,4.将另一手掌根置于食指旁的胸骨上。5.將定位的手重叠于其上,兩手交叠上翘或交扣,手指互扣,以避免触及肋骨。(紧贴胸骨之手掌根不可移开患者胸部或改变位置,以免失去按压的正确姿势),6.兩臂垂直用力往下按压4-5cm(婴幼儿2cm,513岁的3cm)的深度,按压至最低点时应有一个明显停顿。按压速率以每分钟至少100次,连续按压15次(30)后,再行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7.为使按压有效,应做到“快速有力”(平稳、有规律、不间断),每次按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复,保证按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增加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急救者应被授以“用力按压、快速按压”(每分钟100次的速率),保证胸廓充分回弹和胸外按压间歇最短化-2005CPR),7.如上一步骤重复4(5)次(遍),約一分钟后,再测量颈动脉是否有搏動,如已有搏动,則可停止心外按摩,否則仍需依照心外按压15次,吹气2次的順序反复实施,且每45分钟檢查呼吸、脉搏一次。8.压胸及人工呼吸比率,单人5:1,双人15:2(30:22005-CPR)。,3.如有二名施救者時則分別跪与患者之兩侧,一人实施人工呼吸,另一人进行心外按摩。4.下压与放松时间应相等,按压时口里数着一上、二上、三上十上、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念第一个字时下压,第二个字时放松。(约0.6-0.7秒下压一次),拳击原则:美国心脏病学会推荐的胸部拳击是指在目击心脏骤停而手边无除颤器可用时的方法方法:握拳从20-30cm高度用小鱼际肌快速向胸骨中部捶击1次适应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目击下发生的心脏停搏;监护下的患者,如出现扭转性室速、室颤,心前区捶击术,胸外心脏按压有效标志,1、缺氧情况明显改善(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2、瞳孔由大变小;3、按压时可及大动脉搏动(或收缩压8.0kPa);4、有知觉反射、呻吟或出现自主呼吸(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1、注意事项:手法正确;尽量避免并发症,用力不可过猛;按压与人工呼吸同时进行2、常见并发症:肋骨骨折、肝脾破裂、心包积血、肺破裂及纵隔皮下气肿等,总结1、检查患者,有无运动和反应;2、根据情况自行或让其他人拨打120或取得AED;3、开放气道,检查呼吸;4、如果没有呼吸,进行2次人工呼吸(使或见到胸廓起伏);5、如果没有反应,检查脉搏,在10秒钟内确认脉搏(脉搏存在时,每56秒给予人工呼吸,每2分钟检查脉搏);6、没有脉搏,(在取得AED前)进行体外心脏按压15:2(30:2),要求按压有力而迅速(100/min)按压的间隔要确保最短.,呼吸道畅通:手法开放气道(仰面抬颈法、仰面举颏法、托颌法)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口腔异物清除)人工循环:心前区捶击术、胸外心脏按压,7、现场有2人,一般应每2分钟(或5个按压与通气比为30:2的周期)交换一次;对于疑有颈椎损伤者,在托颌法无法开放气道时,则应用仰头抬颏法.8、如果第一次人工呼吸未能使胸廓起伏,应再次使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并给予第二次通气。每次人工呼吸时间超过1秒钟,避免过快或过大压力通气;,9、每次检查呼吸或脉搏的时间不能超过10秒钟,以保证心脏按压不要中断,人工通气时,不需要暂停心脏按压;10、儿童、过敏,溺水患者的心脏停搏主要是气道阻塞,通气是主要的。,婴儿复苏,在婴儿兩乳头間划一条线,用2或3个指头放在這条线下方一指幅的胸骨处。找到按摩的位置之后,确定你的手指不在胸骨底端(劍突),再下压嬰兒胸部大約胸部厚度的1/3到1/2(婴幼儿2cm,513岁3cm)。每分钟至少100次。,1岁以下婴儿复苏,让小孩躺平,打开气道,人工呼吸,婴儿(1岁)心肺复苏术,吹气方式:口对口鼻吹气时间:1-1.5秒心外按压位置:兩乳头连线線下一指幅心外按压深度:1.52.5公分心外按压速率:每分钟100次以上心外按压:吹气为5:1,人工呼吸,人工通气,找出心脏按压位置,18岁,让患者躺平,听听有无呼吸,人工呼吸,判断动脉有无搏动,心脏按压,紧急呼叫要告诉详细地址和联络号码,紧急呼叫识别忘了告诉详细的地址和简要的病情。,呼吸道异物哽塞的处理,意识沒有丧失,气道部份阻塞:此時患者应仍可以呼吸、咳嗽或說話,应当鼓励患者尽量咳嗽,观察是否演变成完全阻塞。,气管异物梗阻,呼吸道异物哽塞的处理,哈姆立克急救法:腹部推挤法意识沒有丧失,气道完全阻塞:站在患者背后脚成弓箭步,前脚置于患者双脚间。2.一手测量肚脐与胸窝,另一手握拳虎口向內置于肚脐上方,远离剑突。3.测量的手再握住另一手,两手环抱患者腰部,往內往上挤按,直到气道阻塞解除或意识昏迷。,呼吸道异物哽塞的处理,哈姆立克急救法当双手无法环抱患者或患者為孕妇时,挤按的部位移至胸骨心脏按摩处(CPR之压胸动作)。气道完全阻塞的現象是患者无法呼吸、咳嗽或说话,此时通常患者兩手按在喉部,臉部潮紅,睁大双眼。施救者之兩手应置于患者双手內側。,哈姆立克急救法每次挤按都要注意是否已有阻塞解除的現象(呕吐、咳嗽或讲话)。注意是否患者已呈昏迷,若昏迷应以两肘往上顶患者腋下,靠在施救者的身上,再令患者安全的往后平躺于坚硬的平面上。,呼吸道异物哽塞的处理,婴儿或小孩:婴儿:患者脸朝下,置于急救员前臂,使头低于身体並用手支托脸颊及颈部,用拇指、食指轻托下颚,迅速背击五下,再将患者翻转在另一手臂之前臂上,头朝下,脸朝上,置二指端于患者兩乳头中央的胸骨上压挤五下,如看見口中异物則用手指勾出。小孩:方法如同成人。,小孩异物梗阻急救示意图,手指扫探法以一手之食拇指交叉張开患者嘴巴,另一手食指伸入后沿着脸颊,深入喉頭到舌根勾出异物。若呼吸道哽塞无法以哈姆立克法暢通,可利用Magill氏鉗或单肺插管法暢通呼吸道。,呼吸道异物哽塞的處理,自救法在腹部上以自己的拳头快速向內向上,连续五下的压挤,或向椅背、水槽边缘、扶手栏杆等快速挤压腹部。,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小结1、判断呼吸、心跳有否;2、呼救3、体位、开放气道方法(仰头举颏法、仰头抬颈法、仰头拉颌法、清除口腔异物(包括海姆利希法)、人工气道建立等);3、心脏按摩,部位,姿势、手法、频率;4、按摩有效的指标及注意事项。,复苏姿势(适应酒醉者),复苏姿势(适应酒醉者),心肺复苏术:复苏姿勢(适用在沒有外伤的病患),1.施救者跪在患者胸部旁边,约一个拳头的距离,将患者近侧手平移与肩同高,手呈自然姿视,手背貼地。2.患者对侧脚抬起与近侧脚交叉。3.患者对侧手弯向上置于胸部。,心肺复苏术:复苏姿势,4.施救者一手置于患者頸部下稳定頭頸部,另一手抓住患者褲腰部。5.以患者身體為一滾木為原則轉向施救者,必要時施救者可以腿部輔助,让患者身体转动時呈一直线。6.当患者转至侧臥且身体穩定時,施救者置於患者褲腰部的手,移至患者后頸部小心的置換頭頸部的手,注意不可抬起患者的頭部。,心肺复苏术:复苏姿势,7.將患者对侧的手小心的置換施救者頭頸部下的手,手掌貼地。8.將患者对侧的脚弯向腹部。9.每30分钟換边一次。,心肺复苏术:复苏姿势的原則,1.患者的姿势以接近側躺為主,頭部的姿势要能让口中的分泌物流出。2.患者的姿势必須很稳定。3.不可造成患者胸部有压迫,影响換气。,心肺复苏术:复苏姿势的原則,4.必須让患者能穩定且安全的转回平躺,但要注意是否可能有颈椎伤害的存在。5.易于观察和評估呼吸道。6.本姿势不会造成患者的伤害。,复苏基本程序,1、证实:一看:看形态、面色、瞳孔;二摸:摸股动脉、颈动脉搏动;三听:听心音。2、体位3、畅通呼吸道(A)4、人工呼吸(B)5、胸外心脏按压(C),谢谢大家,呼吸道異物哽塞的處理,哈姆立克急救法胸部按压法:孕婦、肥胖者适用患者站或坐時,急救員手臂由患者腋下通过环绕于其胸前,將拳頭的大拇指側,置於腋下水平位置的胸骨上,另一手握紧拳頭,快速向后压挤五下。患者躺著時直接做CPR压胸动作。,实践表明:A、4分钟内进行复苏的可能有50人被救活,B、46分钟开始复苏的,10可以救活,C、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4,D、10分钟以后开始复苏者,存活率可能性更低。,复苏适应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