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特点及学习倾向的研究.pdf_第1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特点及学习倾向的研究.pdf_第2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特点及学习倾向的研究.pdf_第3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特点及学习倾向的研究.pdf_第4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特点及学习倾向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我霄大学生择业特点及学习| 顷向的研究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特点及学习倾向的研究 研究生:姬春秋 指导教师:马健生 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摘要: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8 所高校的9 i8 名大学生进行择 业倾向、择业标准。择业意识及素质培养因素选择四 个方面的调查,探讨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与素质联系, 构建高等学校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大学培养适应未 来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倾向职业意识职业标准职业素质 一、问题提出 ( 一) 问题提出的社会背景 市场经济的发展已将过去的“铁饭碗”彻底打掉,已经完全实现 了按社会需求与似能力公平竞聘,这样职业的选择也由以往的“静态” 发展为“动态”。由过去的“长期稳定”变为“随时变动”,在这种职业 的压力之下,高校的大学生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改革。已由过去的“统一分配”转变为“取 向选择”,由过去大学毕业生择业的“相对稳定”转变为“绝对动态”的 趋势。这就促使大学生既能选择职业,也能适应职业然而要具有选择 职业和适应职业的能力还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那么大学如何培养学生 的这种能力? 这就要求当前大学生素质培养应与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相 适应,在大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训练。 ( 二) 问题提出的理论背景 1 、关于职业理论的研究 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十分丰富。日本近滕大生:“发展职业 教育,加强去向指导是家矧民族振兴的基本条件,是经济腾飞的翅膀”, i 蚩前我国大学生择业特点及学习倾向的研究 英国职业指导研究所a g 瓦茨:“学饺是以指导作为教育体制一项重要 智能的场所”,耍“对指导重新进行指导,使学校的职业指导由被动过程 变为主动过程”。我国学者黄中益杨昌江提出了职业指导的三元论认 为职业指导有三个方面维度:区域性、对象性、阶段性。张济生教授认 为,影响职业定向及求职的主要因素有:一是求职者:你的才能( 素质) 一你是块什么材料,适合从事什么职业类型:你的需要一生存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你的价值观功利型、世俗型、自我 实现型。二是招聘者:招聘单位的实力与发展潜力:招聘单位对应聘者 素质及专门业务能力的要求;企业文化的要求合作、服从、拼搏。 三是社会、政府的鼓励与制约: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一人才市场的宏观调 控;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一硬性制约:社会价值观、习俗、传统文化。 2 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研究 谢维和教授在总体分析和专题研究中完成了2 0 0 0 2 0 0 2 年大学毕业 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存在以下特点:一、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 和供给与社会经济发展对这种离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是基本平衡的;二、 高校毕业生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就业比例是基本合理的;三、企业是高校 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领域;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仍带有非常明显的计划 体制的痕迹。张济生教授认为,目前火学生普遍存在三问题:一、选择 专业盲目性;二二、自我意识薄弱,缺乏独立处理学习、生活、工作中问 题的主动性与自信心;三、缺乏读将来择业的基本准备,不了解职业选 择、成才的基本要求和规律,他们现实的学习与素质培养存在一定的盲 目性。 黄德平通过高校上千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5 1 的被调查者愿 意择业,3 6 的对象愿意自主择业,在无法就业时,再由国家分配,l o 的被调查者愿意由国家分配,3 的被调查者持“无所谓”态度。”张秋 萍的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表明,大学生就业观与择业观存在:( 1 ) 学生倾向于按市场就业;( 2 ) 不同程度上从官本位向金本位转变;( 3 ) 从单纯考虑社会需求向既考虑个人需求也考虑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 ( 4 ) 从一次就业向多次就业发展。黄德平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毕业面 2 当前我国大学生掸业特点及学习颤向的研究 临的土要方面( 1 ) 用人单位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减弱;( 2 ) 供需脱节:( 3 ) 专业不对口:( 4 ) 理论能力与实际能力不统一。”杨雏研究表明,中国 大学生择业观变化有五种倾向:( 1 ) “自主择业”风险意识明显增强, “从职能力”追求“一专多能”:( 2 ) 单纯追求职业的社会地位、声望, 向实际化转变:( 3 ) 求职将采取“逐步到位”,“跳来跳去”实现个人价 值:( 4 ) “追证热”、“先上山后卜+ 海”和“新三到”( 到国外、到沿海地 区去。剑赚钱多地方去) 现象。”。 张敏强的研究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冈有:( 1 ) 高校专业 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2 ) 培养学生质量不过硬:( 3 ) 部分高校毕业生 就业指导l :作准备不充分;( 4 ) 许多毕业生择业时只盯着“人机关、人 城市萃l i 经济发达地区”:( 5 ) 不少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表现为“非国有 单位不去”;( 6 ) 就业期望脱离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和兴趣,盲目择业:( 7 ) j ; = 1 人单位吸纳毕业生人数下降:( 8 ) 用人单位片面要求高学历;( 9 ) 、用 人机制束缚了j = j 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接收;( 1 0 ) 计划经济下的教育、 机关平事业单位,人事分配限制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1 王路江的研究 表明,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 1 ) 毕业生供需结构矛盾依然存在,从 需求总量看,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是逐年递减趋势:( 2 ) 毕业生的期望 值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许多毕业生愿意到犬城市、大机关、 大公司j :作,到效益好的单位j :作。不愿意到中小城市或基层单位工作: ( 3 ) 由于目前国有企业正处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还未完全从困境中 摆脱出米,而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面临着机构改革、精简编制,一 些单位提出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这两种情况,决定了国有企业和机关 事业单位也不可能大量地吸纳毕业生。”1 周慧琴研究发现,大学生择业观落后于形势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 单纯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过分突出自我。这种人在择业时,把个人兴 趣、爱好放在第一位。把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作为首选因素或唯一因素, 不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即使单位看中了他的一技之长,但如果不完 全符合他的条件,也不肯“屈就”:二是求舒服实惠,避艰苦风险。这 种人在择业时首选考虑的是工作岗位和生活环境等“硬件”是否舒适、 现代化待遇是否丰厚,把城市、机关、科研单位定为首选目标。但如 3 与前我国大学生择业特点及学习倾向的研究 聚住一i 作条件、生活环境与收入待遇之间只能选择其一的话,讲实惠的 心理会使一部分人选择待遇高的职业:三是择业期望值过高。由丁过左 “天之骄子”的优越感仍存留在一些人的意识里,所以他们择业时,往 往追求“到城市去,到公司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一味向往党政机 关、教学科研单位、效益好的夫中型企业单位等等而对国家特别需要 且需求量较大的乡镇企业、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却不屑一顾,但是面l 临 着国有企业改革、国家行政机构精简、大批人员卜岗分流的现实,择业 期望值过高的人往往难遂其愿:四是以不正当的竞争实现自己的就业 目标。上述大学生的种种心态,导致了择业过程中的障碍。在当今竞争 机制不健全社会存在腐败现象的情况r ,一些人采取非常手段,通过 不正当的竞争以求在大城市或条件好的地方谋得一份职业。”1 3 ,关于大学生价值观研究 价值观是指人们认识平i i 评价客观事物平现象对自身或社会的重要性 时所持有的内部标准。它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选择职业是人生 的一大课题,更是青年大学生的一大就职抉择。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 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它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是 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人们在选择职业时,个人的择 业标准以及对具体职业的评价集中地反映了他们的职业价值观。在这方 面国外的研究较多,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帕格以全美的大 学生为对象进行的职业价值观调查,后来日本大阪大学中西信男用类似 的方法以日本国立大学为对象进行的调查颇具特色。他们不但研究了大 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而且还研究了大学生所希望的职业。我国学者在这 个领域也作了不少探讨。他们的结果表明,8 0 年代初,中国大学生在选 择职业时以“发挥个人特长”和“有社会贡献”作为首选标准;到了 9 0 年代,他们“把发挥个人特长”、“丰厚的收入”、。良好的、工作环境” 以及“晋升发展的机会”作为择业的帮助。这表明,随着时代的变迁、 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大学生的择业标准也在不断改变 从过去单纯“实现自我”过渡到9 0 年代的自我发展与物质利益并萤,这 反映了他们在职业价值观方面的新变化。龚惠香的研究发现,大学生价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特点及学习倾向的研究 值观的演变趋势主要有:( i ) 住众多择业冈素中学生由更多地考虑收 入因素转变为更多地考患自我实现因桑,隐含着把自我价值的实现逐渐 统一于贡献社会的可能性:( 2 ) 大学生的择业自主性更为明显,这一变 化既给高校的就业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高校开展就业指导提供 了契机;( 3 ) 大学生的择业风险意识进一步增强,但应当看到,这种风 险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获得高收入,如果达不到这一条件,他们 对工作的环境和稳定还是在乎的:( 4 ) 大学生对职业评价的第一标准由 经济报酬转变为社会意义,这一否定之否定的历史回归体现了大学生 对职业的物质因素追求到精神闪素追求的转变。 4 ,大学生职业素质的研究 陈大尧的调商研究发现,当前毕业生在素质上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三 方面:其一,在人际交往上,毕业生往往不能摆正自己与他人,眼前利 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其二、,缺乏创新进取的精神,集中体现在“火事 做不米,小事不愿做”的盲目清高上:其三,知识面过于狭窄,理论与 实际脱钩,表现在慵理论的不情操作情操作的不懂管理僚管理的不 、 惯经济。”l 李钟善研究认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应该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业务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 等几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科学素质是基础,专业素 质和身心素质是条件保障。”1 吴庆关于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压 力逐年明显增人,其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 合、大学中不愉快经历、离别伤感、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事件。 通过比较发现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大于男大学生,来源于不同地域的学生 心理压力差距在减少。大学生心理压力释放方式过于内向化,缺乏有效 性,。1 张士勋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昭示我们。人才的培养有两 个基本类型:一是学术型,理论型人才的培养;二是应用型,技能性人 才的培养”。依据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经验,我认为有一专多能型 模式、工读交替制模式,“三基”输送型模式值得推行。侯印浩认为“社 5 与前我国人学生择业特点及学习倾向的研究 会发展和时代要求呼唤职业素质的培养这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首要任务。 但是。昂根本的是筒建课程新模式,培养学生对朱来变化的适应能力和f 继续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学会做人。”邬弘认为:“面对多变的、多样的世界我们任何一个人, 从事任何的职业,部不可缺少创新能力,否则我们就将永远处于不利地 位。对教育来说,培养创新能力不是一般性的要求,也不是可有可无的 事,而是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指向。在走向知识经济的时代,由于 创造性是发展成败的关键,所以它将成为评价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 5 关于大学生职业教育的研究 手听的关于“择业教育何时开始”,学生的观点:如果学校早儿年开 展择业教育,让自己早些了解社会就业行情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肯定 会更强一些,也能够有充分的准备在求学的四年里不断充实自己:学校 的观点t 为学生就业架桥梁认为择业教育如同学海行舟的航标灯,不 注重学j j 结合,就跟航行失去航标灯一样,肯定要迷失方向:市场的观 点:从进入大学校园开始,就应该对大学生进行抒业教育,以便让学生 有更多的时间理解社会、设计人生,充实自我。”“ 两方市场经济起步较早,美国19 0 8 年就适应劳务市场的需要,开始 了职业指导。我国的职业指导始于1 9 1 6 年,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绕包 统分”的就业制度,职业指导停滞近3 0 年。恢复后的l l 业指导与国外的 共同之处是:双向选择、人职匹配。基本理论大都_ f ! c c 搬美国心理学家的 各种学说,基本方法是通过心理测量、心理咨询或心理诊疗帮助指导 对象选择或适应职业。我国的教育大词典没有阐述我国自己的职业 指导理论,介绍的1 0 多种国外职业指导理论,大多数局限于心理学的范 畴。瑞典博茨瓦纳大学高级研究员乌拉卡恩对这种单向研究持不同观 点,认为“职业指导是一项系统的甚至是学科间的活动”。 国外职业指导理论流传最广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创立的人格与 职业匹配的理论,该理论归纳出与6 种人格类型相对应的职业群以及它 们之间“协调”、“次协调”的关系,比较切实可行。但其理论基础是瑞 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心理类型论,这是一种科学假说以假想的本能为 依据,容易导致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和绝对性。事实上,人的职业兴趣、 6 当前我国人学生择业特点及学习颤向的研究 职业能力兰可以培养和发展的,职业气质、职业性格并非单一的手不变 的,气质和性格不同类型的人可以从事相同的职业并成为职业能手。 综合分析国内外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方面的研究有以下特点:一是 对人学生择业观的调查研究非常广泛:二是对大学生择业的调查研究非 常深入:三是对影响大学生择业因素的分析非常全面:四是对市场经济 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分析。然存在的问题是:注重对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而缺乏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方法的 深入分析正如张济生教授强调说:“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成才教育必须 落实到职业定向上,应该将素质培养、成才教育与职业定向结合起来, 让人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自觉地思考社会的需要,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 找山自己的方向”。 本研究课题注重交义研究即当前大学生需求( 包括需求的数鼙和质 蛙) 与人学生素质特点( 包括学生选择职业雨l 适应职业的能力) 的关系 研究,也就是市场需求与高校的人培养目标是一致的。本文是通过对当 前人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寻求真正解决大学就业问题的策略,即大学生 的素质教育及大学生的素质培养问题,而这就是从单纯的对大学生就业 现状和如何选择职业进行分析而转变到对大学生如何适应职业、胜任职 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本课题重点研究当前人学是如何培养适应未来职 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取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哈 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 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8 所大学9 1 8 入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阔卷 9 3 5 份,回收有效问卷9 1 8 份,包括毕业班:4 4 0 人、非毕业班:4 7 8 人 男生:4 4 9 人、女生:4 6 9 人,文科:4 8 5 人、理科:4 3 3 人,涉及2 0 多个学科、专业,各专业男女性别的比例大致相等。 7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特点披学习倾向的研究 ( 二) 研究工具 采川自编的大学生职业素质发展与培养问卷。参考荧国心理学家 罗森帕格职业价值观调查问卷根据职业选择的实际编制而成的。问卷中 包括的毋 业有教师、律师、医生、记者、商人、公务员、上程师、高级 职员、会计师、节目主持人等3 0 种,择业标准包括所在地区的发达程度。 城市的人小、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经济收入、单位性质、晋升机会等2 8 个方面;择业意识包含3 0 个题目。职业选择又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 是大学生的理想职业与职业价值观的调商,第二部分是人学生“现实职 业”与职业价值观的调查。这两部分由两组完全相同的项目构成,第一 组是职业项目,第二组是择业标准项目。但两部分的指示语有所不同。 在大学生的理想职业与职业价值观的调查问卷中,要求被试者从理想的 角度出发,考虑职业和择业标准,首先对列出的职业排序,“1 ”表示理 想中的最佳职业,“2 ”表示理想中的次佳职业,期余类推。然后要求被 试用相同的方法对选择理想职业时的“择业标准”进行排序。在大学生 的“现实职业”与职业价值观的调查问卷中,对被试的要求与上述雷同。 唯一不同的是要求被试从模拟现实( 假设第一组是一些单位正在招聘的 职业项目) 出发考虑职业与择业标准的排序,而不是从理想的角度去考 虑。 本研究以1 0 1 名大学生重测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的中数作为信度指 8 当前我国大学生掸业特点及学习倾向的研究 标,对自缟问卷进行信度分忻证明:人学生择业倾向问卷的斯皮;璺 相关系数全距为0 8 8 j 1 0 0 0 ,中数为0 9 3 1 :大学生择业标准问卷的 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全距为0 8 j 2 一i 0 0 0 ,中数为0 9 27 :大学生择业意 识闻卷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全距为o 。8 3 2 1 0 0 0 中数为0 9 1 8 :人学 生素质培养选择因素问卷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全距为0 8 2 9 一i 0 0 0 ,中 数为0 9 0 5 。这说明,本研究采用的问卷具有较高的重测信度。 ( 三) 研究过程 由研究者与不同大学的合作者共同商定问卷调查的有关问题,由研 究者和辅导员共同合作,在班级统一填写问卷井由辅导员将闷卷整理。 由研究者将各学校的文史和理j 二、毕业班与1 f 毕业班进行筛选和分类, 域后确定有效问卷的数量。并由研究者对问卷抽取1 0 1 名大学生进行重 测确定问卷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 ( 四) 数据统计 统计的全过程在计算机上进行,使用s p s l 0 0 软仆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 一) 大学生择业倾向的研究 表2大学生。理想职业”与“现实职业”的比较( n = 9 1 8 ) 暇业项目高级职盟律师法官工程师i 簋生记者敦师商人公务蛹l 持人设汁邮 注;( ) 内数字为职业项目捧列的等级均值( 下同) 从表2 可以看出,无论从理想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考虑。 “高级职员”都是大学生的首选职业。在职业等级均数的排序中,“律 师”、“法官”排在第二位,这说明大学生逐渐热衷于从事法律工作,这 与我国社会正由“人治”走向“法治”有一定的关系。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特点技学习倾向的研究 注: p 0 0 5 显著;p ( 0 0 1 非常显著,+ p 0 0 0 1 极为显著( 下同) 表4 :不同学校大学生。现实职业”的比较 数高组职员瞄人公务员记者律帅7 上1 i般师医生工挫女i i| 持人改计师 tn = l7ol2:l456789lo ( 16 7 )( :l0 8 )( 40 9 )( 4d 1 )( 4 7 7 )( 55 0 )( 6 1 2 ) ( 68 8 ) ( 70 2 )( 78 , 1 ) 2n = 882537618l9o ( 22 8 )c 19 1 ,( 40 4 )( 57 5 )( 5 4 6 ) ( d4 9 )( 6 2 4 )( 22 4 ) 【6 8 1 )( 6 9 7 ) n = 2 1o2736j89 10 ( 37 6 )( 54 4 )( 4 0 1 )( 5 2 0 )( 5 0 r )( 19 7 )( 60 4 )( d9 8 ) ( 6 4 9 )( 7 0 2 ) 4n = 9 il4z875839io ( 22 4 )( 4 2 6 )( 34 5 )( 59 9 】( 57 i )( 52 5 )( 54 6 ( 35 9 ) ( 62 1 )( 68 3 ) 5n = 72243765891o ( 29 8 )( 4 1 3j( 3 7 9 )( 61 5 )( 5 9 8 )( 47 1 )( 6 ,5 0 )( 2o o ) ( 70 6 ) ( 78 2 ) 6n = 62123465 7 8 9o ( 23 4 ) ( 35 6 ) ( 38 4 )( 4 4 0 )( 4 t 7 )( 45 5 ) ( 6 2 6 )63 5 ) ( 70 0 )( 75 7 ) 7n = 6 i2 46857390 ( 4 0 8 )( 4 b 6 )( 5 t 7 )( 5 6 9 )( 4 9 8 )( 5 2 7 ) 14 4 ) ( 45 9 )( 6 3 1 )( 67 9 ) 8n = i3 42d6857l39l0 ( 40 8 )( 4 8 6 )( 5 1 7 ) ( 5 6 9 ) ( 4 9 8 )( j2 7 ) t 14 4 )( 4 5 9 )( 6 ,3 i )( 67 9 f 19 3l3 8 89 9 1 50 8 2 训1 1 2 7 0 枷2 6 0 * 3 5 6 + ll :j09 1 从表3 、表4 不难看出,无论是“理想职业”,还是“现实职业”, 不同学校大学生所选择的一致性都较低。从每个具体的职业项目来看, 除了在理想职业中,“高级职员”和“律师、法官”外,其余职业间都存 在显著差异。这是因为正如前面所说的“高级职员”和“律师、法官” 1 0 一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特点及学习倾向的研究 是人学生心目中最为理想的职业,所以从理想职业角度来讲差异不显著, 其次,从理想和现实的角度来讲大学生进入不同的大学深造与他们的 “志愿”有密切的关系而“志愿”就是理想职业选择的一种外部表现 形式,她们在选择不周的学饺、不同的专业时已经考虑到自己将来的理 想职业一一也就是现在的“现实职业”和理想职业都存在极显著差异。 最后,师范类院校的学生在选择理想职业和“现实职业”时表现出一定 的不稳定性。他们在选择理想职业时首选职业是“律师、法官”,其次是 “高级职员”和“公务员”。这说明。师范类院校的学生在解决理想与现 实的矛盾时采取一种折中的、中性的态度。这是因为除了最理想的两个 职业外,他们在理想职业中所选择的“上程师”在“现实职业”中变成 人类灵魂工程师一一“教师”平带有中性性质的“公务员”。 表5 :男女大学生“理想职业”的比较 尘竺兰竺竖些三里堑竺壁塑堕堕叁堕竺竺墨丝墨些里苎兰堡垒苎生塑 ,j 4 4 9l2345 6 7b 9lo e :;,q 5 ) ( 3 6 0 ) 4 o o ) ( 47 7 ) ( 4 8 8 ) 4 9 , t ) ;d7 ) ( 5 6 0 ) 5 7 7 ) ( 58 0 ) 女4 6 9 247j 8 63 9 o ( :j73)(44 0 ) ( ,5 8 ) ( 5 4d ) ( 451)55 2 ) ( 4 74 ) ( 41 3 8 ) ( 5 74 ) ( 60 8 ) 【1 7 2 一 6 6 + 26 4 2920 r 一j4 0 川38 2 + + i8 t ,_ + 22 2 _ l2 2 男44 9l2345678910 ( 34 5 ) 36 0 )( 40 0 )( 4 7 7 ) ( 4 8 8 ) ( 49 4 )( 5 4 7 ) ( i6 0 ) ( a9 i )( 60 3 ) 女4 6 924l758639 0 ( 37 3 )( 44 0 )( 3 ,;8 )( 54 4 )( 45 3 ) ( 55 2 )( 47 4 】( 40 8 ) ( 5 8 6 ) ( 60 9 】 t0 5一6 6 + +一2 12 9 轴-70 3 帅障09 9一7 938 1 卅30 t + 13 2 从表5 中可以看出,男女大学生的理想职业一致性较低,就每一种 职业看,除了高级职员外,其余每个职业项目的等级均数之间差异都很 显著,这说明,男女大学生心耳中的理想职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7 男大 学生的最理想的前三位职业是“高级职员”、“工程师”和“律师、法官”; 女大学生最理想的前三位职业是“律师、法官”、“高级职员”、“记者”, 男大学生对“工程师”、“商人”、“公务员”三种职业的等级均数显著地 当前我国夫学生择业特点及学习倾向的研究 比女人学生靠前,而女人学生对“记者”、“律师、法官”、“教师”二种 子职业的等级均数显著地比男大学生靠前,这是因为从价值观类型来看, 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向往“权利型”的职业而女大学生则更加向往 “审美型”的和“信仰型”的职业。 从表6 中还可以看出,男女大学生在一些具体的“现实职业”项目 “工程师”、“商人”、“教师”、“记者”的选择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男 人学生对“工程师”这一职业选项的等级均数显著地比女人学生靠前, 而女大学生对“教师”、“记者”职业的排序显著地比男大学生靠前尽 管男女_ 人学生对“商人”职业排序的位次是相同的,但男人学生的等级 均值显著地小于女人学生。 表7 :毕业班与非毕业班大学生。理想职业”的比较 表8 :毕业班与非毕业班大学生“现实职业”标准的比较 从表7 可以看出,毕业班与砟毕业班大学生的“理想职业”是比较 一致的,通过t 经验发现,仅在个别职业项目上等级均数存在着显著 性差异: 从表8 也可以看出,毕业班与非毕业班大学生的“现实职业”相当 一致,通过t 经验发现,在每个具体的职业项目上,毕业班与非毕业班 大学生之间都不存在等级均数之间的显著性差异。这又说明,大学生的 职业价值观到这一阶段已经基本定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所以毕业班 与非毕业班的大学生在理想职业与“现实职业”的选择上也没有出现显 著的差异。 1 2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特点及学习倾向的研究 墨! :三:墨查兰竺:垩塑翌些:堕竖竺 凡盐高级职员律师 主仃工糕师记青教师。医,f公务员商人e 持、 殳计师 表1 0 :文、理大学生。现实职业。的比较 数商宝! 职城律师法官1 := 程师记青敷师医生公务员商人e 持i 殳计师 从表9 可以看出,文、理工大学生理想职业项目之间的一致性不高。 这表明,大学生心目中的理想职业与其所学的专业有一定的关系。就每 个具体的职业项目而言,通过对其等级均数的t 经验发现,一些较专门 的职业,两类学科的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对一些专业性不是 特别强的职业,两类学科大学生之间的选择结果差异不显著。这一结果 不难理解,比如“工程师”、“医生”这个职业,专业性很强,非本专业 毕业的大学生很难从事这个职业。但相对来说。“高级职员”和“公务员” 这个职业是中性韵职业,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都有可能选择。因为通过 短期的培训和学习都能胜任。 从表1 0 中可以看出,文、理两火类大学生的“现实职业”之间有着 较高的一致性,这说明,大学生在考虑自己的“现实职业”时不完全局 限于所学的专业。但从单个职业项目等级均数的t 经验结果看除公务 员和教师两项职业外,其余职业上,两类大学生的选择结果之间都存在 显著性差异。综合起来看,大学生在实际选择职业时,既考虑到自己的 m , m , ,一 2 o 6 6 o 孙 o ” 黜一 一, 一0 - o 鼬 o m 一 5 _ 7 , 8 g _ 三 5 _ 6 ) 4 坦 一 0 l _ j _ ; ! 暴 , 凹 “一 , 融 o h 一 i_ o 骝 。 稿 阳一 4 3 - : 份 o 佩一 3 3 0 _ ( f l 6 3 2 , 5 2 6 4 一 加一 科 科 一 j 3 _ 与前我田人学生择业特点技学习倾向的肼究 理苍抨 业杯准 现寓择 址钚珧 235678 9 0 1 12 ( 2 ,t 9 ) ( 42 2 ) ( 4j 7 ) 【5 f 1 7 ) ( 56 3 ) ( 57 8 ) ( 6 2 6 ) ( 67 1 】) ( 69 8 ) 【78 9 ) ( 66 3 ) ( 76 8 ) ( 59 9 ( j 5 农l l 表明,大学生选择理想职业的择业标准首先是“充分发挥能 力”,其次是“收入”、“自主”等,但选择“现实职业”的择业标准第一 却是“收入”,其次才是“充分发挥能力”和“工作的稳定性”等,这说 明大学生在真正择业时更为现实。尽管大学生理想抒业标准与现实择业 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的来说,还是相当一致的,这从另一个角度 反映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已经基本定型,不依考虑职业的角度不同而 不同。从表3 中还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理想职业的选择与“现实职业” 的选择几乎无关,这是因为人学生在考虑理想职业时,主要受个人兴趣、 爱好、特& 等自身因素的影响,而他们在选择“现实职业”时,除了考 虑这些自身艺术外,更多地考虑社会需求、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 ( 三) 大学生择业意识的研究 1 、男女大学生择业意识的统计分析 表12 :男、女大学生择业意识的等级结果( 性别+ 等级) 性别 t o 【8 x : 1 4 , 当前我国夫学生择业特点技学习倾向的研究 从表l2 可以看出,男女人学生择业意识的差异极为显著,男生的 优等与差等均突出,而女生大多数集中在中等、中上。男女v 大学生均有 较高的择业意识。 2 、文理大学生择业意识的统计分析 表13 ;文、理大学生择业意识的等级结果( 性别 等级) 理丁兴77 文史类 7 s t o ta 1 i j :j 从表l3 可以看出文、理大学生择业意识差异显著,文、理人学 生犬部分集中在中等和中上,说明文理人学生均有较高的择业意识。 3 、毕业班与非毕业班大学生择业意识统计 表1 4 :毕业班、非毕业班大学生择业意识的等级结果( 性别等级) 毕业班j 非毕业班 24 t o t a i 77 从表1 4 可以看出,毕业班与非毕业班大学生择业意识差异极为显 著,毕业班火学生其择业意识明显高于非毕业班大学生,毕业班大学生 的择业意识中上和优等占5 1 6 7 ,由此可见临近毕业大学生的择业意识 极强,择业压力也是极大的。 ( 四) 大学生素质培养选择因素的研究 1 、丈理大学生素质培养选择因素的统计 当前我目火学生箨业特点及学习倾向的研究 表1 5 :文理大学生素质培养选择因素的统计 人际变往社会适应语言衷达独立工作专业驾驶自叠监控组织管理自覆学习心理承受科研刨新 旺力能力瞎力能力能力艟力能力能力能力能力 文231 j 678 90 尘 矍 c l3 5 ) ( 24 i )( 。10 2 ) ( 10 3 )( 51 2 )f j5 7 )( 59 4 ) ( 67 3 )( 81 6 )( 92 2 ) 理43628o79j t 类( i 【7 ) ( :j 州j ( i3 7 )( 2 1 )0 8 ) 【662)(9 09)(58 9 ) ( 8 ,0 4 ) ( 50 9 ) l一20 9 * i4 626 4 9 8 *一:i ,1 2 蝌o i7 7i ,j01 9一,8 6 从表1 5 、1 6 可以看出,文理大学生素质培养选扦同其所学专业类 别有一定相关但不显著。文理人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独立工作能力, 存在小组差异在语言表达能力,专业驾驭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有极为 显著差异,因此也说明了,由于所学专业的性质存在差异,所以文、理 大学生想提高自己能力的方法,选择的冈素也不一样,文科更倾向于说、 写等沟通和交流比较强的能力因素。而理科更倾向于做、写等独立性强 的能力,这与欧期以来学校的定向培养有关系。 2 、男、女大学生素质培养选择因素的统计 表17 ;男、女大学生素质培养选择因素的统计 人际交往社会遁应语言表选独立工作专业驾驶 能力能力筐力能力能力 自我监控组织管理自我学习心理承受科研创新 瞠力能力能力艟力 能力 嚣?。 辫m 叫 叫翟繁关旧关旧 m s 州s n 筢 党 史 工 理 数系是制 曼如上二斯 8 8 0 。蓦。一 r ,2 9 oo“ 乱 7 i,旧忡 口;53o , 6 6 ;们。:羔 一。 2 2 7 7 9。!:麓。吣o h n 。枷: 3 2 。m 。盯啉 n 吒 勇 盘 。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特点及学习倾向的研究 表1 8 :男、女大学生素质培养选择因素的斯尔皮曼相关系数 男扛女f 斯尔援曼相芫系数男f相瓦芙系襄鼗【0 0 0,1 15 s ig ( 2 一a le d ):;2 8 女生f 1 互共系系数:1 一i50 n 0 s ig(2t d i lc d 】32 8 、00 从表l7 、18 可以看出,男女人学生素质培养选择与性别有一定相关, 但不显著。男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选择上存在显 蒋筹异,住专业驾驭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选择有极为 显著差异。说明男女的社会角色,性别角色的学习内容和发展的方向, 男人学生倾向于外显的能力,而女大学生更注重内隐的能力。 3 ,毕业班与非毕业班大学生素质培养选择因素统计 表l9 :毕业班与非毕业班大学生素质培养选择因素统计 毕业5 ;32 非毕业2 28 8 l一20 8 + 9 7j 8 7 57 6 08 1 表2 0 :毕业班与非毕业班大学生素质培养选择因素斯尔皮曼相关系数 毕业班非毕业班 婿尔攻曼相关系数毕业班相差系数 s ig ( 2 一ta i led ) 非毕业班相关系数 s lg ( 2 一ta i le d ) 、 十;旧 8; 3 4 6 8 6 件 ? 6 2 7 8 ,瑚;o p 8 0 6 9 + 2 9 6 o z o 当前我国大学生挥业特点及学习倾向的研究 从表1 9 、2 0 可以看出毕业班车1 1 1 f 毕业班人学生素质培养选择因素 与是否临近毕业有一定相关,但差异显著。毕业班和非毕业班人学生存 在对“人际关系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对 “语言表达髓力专业驾驭能力考验刨新能力”的选择上存在极为 显著差异。说明大学生毕业其心理承受的压力人,而义面临许多最实 际的问题,因此对提高自己哪些能力更有用? 如何提高? 比非毕业生选 择的更实际、更实用。 四、讨论 , ( 一) 大学生择业倾向的研究 大学生理想职业与现实职业存在很大不同,因为在大学的学习中 对职业的体会并不深,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及以后从事何职业也说不清 所以仅根据自己听的,看到的而决定和影响自己的职业倾向,但无论何 种职业倾向经济收入和能否发挥个人才能一向首选。这说明,市场经 济下“公平与效益”的意识,人的个性化特点日趋突出。同时火学生辑 业也因所学的专业类别、性别、是否毕业而有差异,这也说明了人学生 择业将受职业本身影响,还受个人性格的特点、生活环境、所学专业及 成熟的程度所影响。 ( 二) 大学生挥业标准的研究 大学生的择业标准是比较现实的仍热衷经济收入高,城市人。城 市发达,收入稳定,自由等,这说明大学生一方面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 将自己放在“市场”中去衡量,另一方面又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观察当中大多数大学生仍把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作为追求的方向,这也是 一种适应市场中存在的矛盾。也反映了犬学生的择业标准缺乏观察性和 可行性。 ( 三) 大学生择业意识的研究 大学生的择业意识普遍高,择业意识明显增强,说明大学生入学就 有一种危机感,只是大学校园与社会职业的接触不多,并不是真正体会 形势多严峻,_ 作多难找,择业需要什么能力。择业意识一方面说明了 大学生的择业优惠,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前我国就业市场的一种现状, 1 8 , 当前我国夫学生择业特点及学习倾向的研究 及当前人学生开设课程、专业、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市场需求有些脱节, 大学生上了大学并没育发展。更没有优越感和畦任感只有紧张感,对 自己学习四年后能否有职业及能干什么职业没有把握。 ( 四) 大学生素质培养选择因素的研究 这项研究主要是解决当前人学生住现有的就业趋势和竞争压力下 是不是感受了这种紧迫感? 白己应当选择哪些能力进行学习和培养,才 会为自己将来能更好地适应职业的竞争而做准备等关于臼身能力现状、 能力发展情况与职业要求、职业发展的诸多矛盾。通过研究发现,人部 分人学生确实有紧迫感,但对自己发展哪些能力并不太清楚,大部分在 校生只是感觉社会关系如何复杂,冈此恐慌地认为应当学习如何搞好人 际关系,如何适应社会,而事实上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自己适应 社会的依托在哪,也就是其是否具备了适应社会竞争的知识、技能和素 质,往调壹过程中人学生忽视白己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的学习和培养, 这是深思的问题,在未来的竞争中。自学和科研创新将是人才竞争的核 心推动力,而在大学没有意识地去学习、培养、促进和提高,毕业后将 面临更多的阻碍。反过来对于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学生的这 些倾向一方面是个人的学习程度决定,而另一方面高校的课程体系、教 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影响深远。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存在以下 问题:i 、开设的课程实_ j 性较差,学生四年的学习工作能力培养的不多。 毕业后不能独立工作。2 、开设的课程过于单一,文理交叉扩大学生的知 识广度和深度的作法不多。3 、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科研创新的课过少, 学生不仅不具备科研创新能力,连科研创新意识都较低。4 、缺乏对学生 进行职业训练和职业实践。5 、高校人才培养为了“扩招”而盲目地增加 热门专业,导致对市场需求了解不足,人才相对过剩。6 、高校人才培养 的质量不高,不仅不能创造性地玄完成上作,有的连适应自己的本职工 作都困难。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人才培养质量将成为高校生存的 根本,而对于高校而言,面对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应真正了解学生的自 身特点,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其能力以适应未来职业竞争 和工作。 当前我国人学生耩业特点及学习倾向的研究 五、结论 ( 一) 大学生撵业倾向 1 大学生的“理想职业”与“现实职业”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世 地h j 在选择“理想职业”和“现实职业”时所用的择业标准却育很高的 一致性。这反映他们的职业价值已经基本形成且翼有稳定性。 2 “高级职员”既是大学生理想中的首选职业,又是“现实”中的 首选职业。 3 大学生的“理想职业”和“现实职业”与其所在的学校、与其所 学的专业科类、与其性别等网素都有一定的关系。 ( 二) 大学生择业标准 “经济收入”、“充分发挥能力”、“职业中的白土程度”是大学生择 业时最重要的三条标准。 ( 三) 大学生择业意识 男女择业意识有极显著差异( x2 = l7 1 8 8 d f = 4 p = o 0 0 2 ) ,文理人 学生的择业意识差异不显若( x2 = 8 3 0d f = 4p = o 0 8 1 ) ,毕业班与菲毕 业班择业意识的差异极为显著( x := 5 2 8 5 3 d f = 4p = o 0 0 1 ) 。 ( 四) 大学生素质培养选择因素 大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选择冈素与文理、男女、毕业班与非毕业班 有一定相关。( 文、理人学生斯皮尔曼相关系数为0 5 2 7 ,p = o 1 1 7 男 女大学生斯皮尔曼相关系数为0 3 4 5 ,p = o 3 2 8 毕业班与非毕业班大学 生斯皮尔曼相关系数为0 3 5 8 ,p :o 3 1 0 ) 。文科大学生为提高职业能力 主要选择的学习因素是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语言 表达能力,理科大学生为提高职业能力主要选择的学习因素是专业驾驭 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男大学生认为提高职业能力的重 要学习因素是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女大学生 认为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学习因素是专业驾驭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毕 业班大学生认为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学习因素是独立_ 作能力、专业驾 驭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非毕业班人学生认为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学习 因素选择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独立j :作能力;文理大学生在 对“人际交往能力”、“独立工作能力”选择上尊异昂墓。存对语言表选 2 0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特点及学习倾向的研究 能力、专业驾驭能力、科研刨新能力的选择上差异极为显著男女人学 生在对“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选择上差异显著,在对专 业驾驭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选择上差异极为显著。毕业 班与非毕业班人学生在对“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选择差 异显著在对语言表达能力、专业驾驭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的选择上差 异极显著。 六、研究对策 ( 一)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周远清在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上的讲话中指山: 第一,2 l 世纪高校培养的人才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更要_ 仃知识希l 能 力得到充分发挥的素质,这三个方面要有机地融合在一个人身上。第二, 2 1 世纪高校培养的人才应当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 这四个特点。”“= 复旦大学校民杨福家指出:“新时期知识的更新非常 快,现在的大学生学到的知识四年f 米有一二仁是旧的,所以高校要使学 生知识面更宽广,传播知识在新t l ;i = 纪到来时。会变得不太重要,因 此,高等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铋造力”。”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 育的人才培养提出挑战,而如何适应动态的教育发展。培养山富有竞争 力、知识丰富,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l ! i i 需要有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本 文将从人才培养应注意的问题,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的教育 方式及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等方面构建高校人才培养的体系。 1 、高校人才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关系。思想道德素质与 专业素质是大学生最基本的两种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起着 统帅和灵魂的作用:专业素质是大学生报效祖国,服务于社会的本领, 在大学生素质结构中居核心地位。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却存在着重专业 敦育,轻思想道德教育的倾向。因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在加强、 改进专业教育的同时,把教会学生做人放在首位,l = 渗透在专业教育之 2 1 当前我国凡学生择业特点发学习倾向的研究 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还要注意丰富恐想道德教育的内涵,住抓好伦 理道德、人生现、世界观教育的同时,突出开拓、创新精神和竞争、合 作意识的培养,体现出思想道德教育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二。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文化素质是大学生各项素质的 基础,尤其是专业素质的基础,没有广泛的文化底蕴作基础。专业素质 也不会发展到理想的境地。正如学者们指出的:“仅仅有专业教育而缺乏 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仅仅提高专业素质而没有较全匦的素质作基础, 大学生可以进入专攻的领域,但却难以成就高深的学问。”因此必 须把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作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抓实抓 好。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可以通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专题讲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