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班主任权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pdf_第1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班主任权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pdf_第2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班主任权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pdf_第3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班主任权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pdf_第4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班主任权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班主任权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主任权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中文摘要 i 班主任权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中文摘要 受过教育,或者有过基础教育阶段从教经历的人会发现,一般由班主任教授的科 目成绩要好于非班主任教师的教学成绩,很多一线教师将这种现象总结为“班主任效 应” 。从这些总结来看,这种效应是指向学业成绩的。 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有很多,然而是什么因素诱发班主任效应的生成,是本 研究的重点。本项研究包含两个实验期:一、以深圳某初中为研究基地,从语文、数 学、英语、科学、历史教师中,各挑选一位担任班主任,并记录历次统考成绩,观察 班主任所教科目成绩与非班主任教师所教科目成绩的差别, 以此证实班主任效应的存 在;二、以班主任权威问卷为研究工具,对所选初中初一至初三总共 15 个平行 班进行问卷调查,以确定何种权威对学生影响最大,以及各种权威之间的关系。研究 结果如下: (1)在我国普遍实行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班主任效应确实存在; (2) 教师权威能对学生学业产生影响,但该权威必须与学生发展产生直接联系, 其中专业权威和感召权威是教师权威的主导因素, 班主任效应发生作用也主要依靠这 两个因素,法定权威只是保障它们产生效应; (3)权力的过于集中,不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因此,班主任效应是一柄双刃 剑,今后的班主任制度必须改革。 关键词:关键词:班主任效应 权威 学业成绩 作作 者:者:高夏华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黄辛隐 abstract the authority of the class teacher on student achievement ii the authority of the class teacher impact on student achievement abstract educated or taught the basic education stage students will find:in general, the subjects taught in class teacher performance is better than the non-class teacher teachers teaching achievements. a lot of teachers summed up as teacher effect. judging from these summarize, this effect is point to academic achievement.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however, what factors induce the generation of class teacher effects, is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this study consists of two experiments. 1.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which is in shenzhen, from each of the chinese, mathematics, english, science, history teacher to pick one as a class teacher. and record the previous exam results. comparison of class teacher achievement and non-class teacher score difference, in order to confirm the presence of the teacher effect. 2. the authority of the teacher questionnaire as a research tool to investigate the 15 parallel classes. to determine what authority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studen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ous authority. the final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teacher effect does exist in chinas widespread use of the class teaching system; (2)the authority of teachers on students academic impact, but the authority must direct contact with students to develop. professional authority and appeal authority is the dominant factor in teachers authority, the class teacher effect occurs role mainly rely on these two factors, the legal authority only to ensure that they have an effect; (3)power is too concentrated,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lass teacher effect is a double-edged sword, the class teacher system must change. keywords: class teacher effect, authority, academic performance written by gao xiahua supervised by huang xinyin 目 录 1 引 言 . 1 2 文献综述 . 2 2.1 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观因素 . 2 2.2 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客观因素 . 3 2.3 教师权威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 4 2.3.1 理想化的教师角色 . 4 2.3.2 被误解的教师权威 . 5 2.3.3 教师权威的定义 . 5 2.3.4 教师权威对学生的总体影响 . 6 2.4 教师权威的削弱及其影响 . 7 2.5 班主任权威 . 9 2.5.1 班主任权威与非班主任教师权威的对比 . 9 2.5.2 班主任权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11 2.6 班主任效应 . 12 3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计划 . 14 3.1 问题的提出 . 14 3.1.1 以往研究的不足 . 14 3.1.2 本研究探讨的问题 . 15 3.2 研究目的 . 15 3.3 研究思路 . 15 3.4 研究意义 . 15 3.4.1 理论意义 . 15 3.4.2 实践意义 . 16 4 研究一 班主任职务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17 4.1 研究目的 . 17 4.2 研究假设 . 17 4.3 研究方法 . 17 4.3.1 被试 . 17 4.3.2 实验材料 . 17 4.3.3 实验过程 . 17 4.4 结果 . 20 4.4.1 班主任教师与非班主任教师历次考试均分第一的获得情况 . 20 4.4.2 各班在 5 科的 16 次考试中均分第一的获得情况 . 22 4.4.3 各职称人数与所获均分第一的次数比 . 23 4.4.4 各职务人数与所获均分第一的次数比 . 24 4.4.5 各班学科发展不均衡. 24 4.5 讨论 . 25 5 研究二 班主任权威与班主任效应的关系 . 28 5.1 研究目的 . 28 5.2 研究假设 . 28 5.3 研究方法 . 28 5.3.1 被试 . 28 5.3.2 研究工具 . 28 5.3.3 研究程序 . 29 5.3.4 研究假设 . 29 5.4 结果 . 30 5.4.1 探索性因素分析 . 30 5.4.2 班主任权威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 33 5.4.3 班主任权威量表数据分析 . 34 5.5 讨论 . 35 6 总讨论 . 38 6.1 班主任职务对班主任效应产生的作用 . 38 6.2 班主任效应是一柄双刃剑 . 39 6.3 专业权威和感召权威需要法定权威保障其产生影响 . 40 6.4 本研究对教师发展与教育管理的启示 . 41 6.4.1 本研究对教师发展的启示 . 41 6.4.2 本研究对教育管理的启示 . 42 7 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展望 . 44 8 研究结论 . 45 参考文献 . 46 附 录 . 51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53 后 记 . 54 班主任权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1 引 言 1 1 引 言 评价一所学校教育的好坏,学生的学业成绩优劣是无可回避的一个重点考察因 素,因此,各个学校无论进行何种样式的教育,最终都会落实到学业成绩的评价。在 教育心理学中,对于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研究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热点。 目前,国内外对于学生学业成绩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且从各个角度出发,如学 习策略、学习动机、学习风格、教学手段、师生关系、学习环境等等,深入细致地探 讨了各种可能影响学生学业成绩或可能影响其某一科目成绩的因素, 这些研究为教育 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可供借鉴的宝贵资源。 我国在教育、教学的现代化研究上起步较晚,但也势如破竹,紧跟时代潮流。由 于欧美教育比较发达, 且研究成果丰富, 我们目前的研究基本是走的欧美的研究路子, 但很多时候,研究成果只能停留在实验层面,而不能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去研究。 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教育制度与西方有所不同,因此,其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有所 差别,比如,在基础教育阶段,亚洲学生成绩要普遍高于美籍白人、非裔和拉丁裔学 生(美国国家教育发展评估,2005) ,而在独立自主能力以及清晰表述自己思想的能 力上却不如美籍白人(suzuki,2000) ,所以,我们在研究中国教育、教学问题时, 必须要看到我国教育制度和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及其对教育结果产生的差异影响。 比如班主任制度,这种教育制度在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施行,我国自 1949 年以 后, 全面推行班主任制度, 关于这种制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的研究多限于国内研究者, 且多从教育学角度出发,成果也多是经验性总结,然而正是这些多年积累的经验,让 我们看到,班主任对学生学业成绩有着重大影响,尤其是对班主任教师所教的科目, 影响非常显著,很多人将其称之为“班主任效应” ,但是,这种影响究竟属于正面还 是负面,却缺乏实证研究,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研究班主任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 响,其结果必然会对班主任制度改革有所借鉴。 2 文献综述 班主任权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2 2 文献综述 没有谁会认为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是单一的, 通过搜集国内外近些年来对于 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因素的研究成果,我们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归结如下: 2.1 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是从学生本体出发,分为生物因素、智力因素、学习风格、学习策 略和学习动机五类。 (1)生物因素,这一因素主要涉及的是学生大脑发育状况。大脑主管人的感觉 机能、运动机能和联络机能,任何人的大脑发育不健全,或迟缓,或受到损伤,都会 影响他的学习。然而,也有研究表明,大脑发育正常,且没有受到损伤,也会出现学 习困难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脑功能失调(水仁德,2000) 。 (2)智力因素,对于智力的定义有很多,如:智力是一种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和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陈琦,刘儒德,2009,p50) 。智力是一般的学习能力倾向, 或者是一种获得和使用知识或技能的能力(slavin,2010,p93) 。不管何种定义,我们发 现它始终与学习有关。有研究表明:学习成绩与智力水平相关异常显著(翟艾平, 2006) 。 (3)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指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换句话说, 就是学习者在研究和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陈琦, 刘儒德,2009,p55) 。目前,没有研究表明哪种学习风格是最好的或是最不好的,但 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找到适合学生学习风格的学习方式或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业 成绩必然有所帮助。比如场独立性个体更擅长处理数字、科学和问题解决型任务 (wapner & demick,1991) ,采用与个体学习风格相适应的教学活动可以对学生的学 习产生积极影响(dunn, beaudry,1989) 。 (4)学习策略,对于学习策略的定义,陈琦等人综合多家看法,认为:学习策 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复杂的方案(陈琦,刘儒德,2009,p363) 。学习策略作为学会学习的重要手段,对 学生的学习成绩有重要的影响(周国韬等人,1997) ,但是,哪种学习策略是最有效 班主任权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2 文献综述 3 的,和学习风格一样,目前也无定论,不过,很显然,学习策略的有效性取决于它们 自身的具体特性以及应用的具体条件(weinstein & hume,1998) 。 (5)学习动机,国内外教育心理学家都认为,动机是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是 有效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slavin,2010,p240) ,激发学生的动机是教学的关键 任务之一,只有对学习充满了兴趣的学生才会为了学习积极地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 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 (wooffolk,2012,p324) , 学习动机强的学生较学习动机弱的学生 更能坚持学习,更有成效(沈德立,1991),两个能力和知识水平都相似的学生,可能 因为动机不同而产生很不同的学业表现(wigfield & wentzel,2007) 。 2.2 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客观因素 围绕学生发展,我们将客观因素归为三类:家庭、学校和社会。 (1)家庭因素,家庭是学生发展的起点,从目前研究来看,对学生学业成绩影 响较大的家庭因素主要为: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家庭经济社会地位(socio economic status, ses) ,家庭 ses 与学生的学业学习存在密切关联。父母亲受教育水平、家庭中的学习辅助工具对 其学业成绩的影响最为显著。家庭财富水平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联,取决于投资 物品与学生学习活动的关联度(庞维国,徐晓波,林立甲,2013) ;家庭结构家庭结构,目 前的研究主要针对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多子女家庭,研究表明:家庭结构对学业成 绩显著正相关(张翔,陈言贵,2012) ;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有很大影 响,它一般通过师生关系来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王佳宁,于璐,熊韦锐,2009) ;而 其他的一些因素,如教养方式、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等,目前都主张归入到家庭经济 社会地位中去(庞维国,徐晓波,林立甲,2013) 。 (2)学校因素,学校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场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比如教 师、课堂、同伴等都集中在学校。学校因素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子因 素:教师教师,一周当中的多数时间,学生都是与教师一起度过的,因此教师在学生的 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wooffolk,2012,p65) ,在涉及学业成绩 时,研究表明:对初中生学业成绩影响最大的是师生关系(王佳宁,于璐,熊韦锐, 2009) 。学习策略需要教师指导,多年的研究表明,使用好的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学生 学习,而且教师可以将这些策略教给学生(pressley & harris,2006) ;班级管理班级管理,研 2 文献综述 班主任权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4 究显示:在众多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相关因素中,班级管理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marzano & pollock,2001) ;课堂环境课堂环境,它包括组织课堂活动、实施教学和必要的 物理环境,提供有效的教学环境能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创造一种有益于激发学生兴 趣和探究欲望的课堂气氛, 以及引起学生思维和想象的各种活动 (slavin,2010, p266) ; 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斯滕博格认为,学生缺乏学习投入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同伴压力,因 为对于大部分青少年而言, “同伴,而非父母,是决定他们是否积极投入学校并努力 学习的最主要因素” (斯滕博格,2007,p298) 。 (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中影响学生学业成绩较大的为社区环境,孟母三迁的 故事其实讲的就是社区环境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关于社区环境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 响,国内外的研究都不多,国外主要关注的是社区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国内 研究也多遵循此路,但是,一些研究也侧面反应出社区环境对学生学业成绩有重大影 响,比如网络成瘾会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研究显示,大多数网瘾未成年人更愿意去附 近网吧上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2010) 。 2.3 教师权威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2.3.1 理想化的教师角色理想化的教师角色 在上述这些有关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中,我们仔细筛选,就会发现,诸多因 素要产生影响,必须与教师及其行为发生联系,比如教师特征变量(性别、教龄、学 历、 职称等) 、 教学方式、 教师培训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张文静, 辛涛, 等, 2010) , 许多研究者以此为基础,进行遴选,建立了理想化的教师模型。但实际上,这些研究 统括起来,主要就是考察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学科知识、教学法等)对学生学业成绩 的影响,基于这些研究,国内外教育心理学专业的教科书在对教师角色的定位上,似 乎变得很相似但多少又有些不切实际了。比如陈琦,刘儒德(2009,参见 p77-79) 认为在当代,教师扮演着设计者、信息源、指导者与促进者、组织者与管理者、平等 中的首席、反思者与研究者、终身学习者七种角色;而美国的罗伯特斯莱文(2010, 参见 p4-5)对教师角色的界定其实与这七种角色的定位有异曲同工之处,他认为称 职的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了解学科课程,并能将知识传达给学生,这对应了 信息源和设计者的身份;2、掌握教学技能,为此应该激励学生、管理课堂纪律、评 班主任权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2 文献综述 5 估先前知识、有效地表达观点、考虑学习者的各种特性、评估学习结果,以及复习相 关内容等,这对应了设计者、指导者与促进者、组织者与管理者、平等中的首席等四 种角色;3、做有意识的教师,为此开展任何教学活动要具有目的性,要具有自我效 能感,要具有批判性思维,要有团队精神,追寻专业化发展,这又对应了反思者与研 究者、终身学习者两种角色。事实上,这些角色的定位,都是研究者对理想教师进行 预设后的选择性结果, 这种预设并未考虑到学生的多样化特点,因此它们多少与现实 是有差距的。 2.3.2 被被误解误解的教师权威的教师权威 事实上,即使抛开理论研究不谈,仅从实践经验来看,在现实教育中,有一个因 素也会对学生学业成绩产生重大影响,那就是教师权威。然而,在目前教育改革的大 趋势中,权威一词在教育活动中都被谨慎使用,因为在很多人看来,权威似乎与强制 性、 惩罚性分不开, 而在目前, 无论国内外, 特别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大背景中, 有研究者认为,教师权威有碍于个体的个性化发展,集中地凸显于教师权威对个体在 社会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的抑制、阻抗的消极作用,因此主张 教师权威的消解(周元宽,2002) 。这也导致了目前一些教育改革过于理想化,其结 果就是在追求学生纯粹自由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变得浮躁和过激。然而,翻开一些教 育专著和研究论文,我们就会发现,很多研究著作中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其实都是隶 属于教师权威中的子因素,比如上文所提的专业知识,在有些研究者看来,就属于权 威的重要组成部分(陈锦燕,2006) ,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们对于教师权威的认识 是错误的或有偏差的,而究其原因,则在于当前对教师权威的研究不足,从 1981 年 到 2013 年,33 年间,在期刊网上发表的以教师权威为主题的论文一共有 874 篇,其 中近 70%的论文是 2006 年以后发表的,这些研究虽然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见解,但 基本属于理论探讨型,出发角度也多属于教育学,因此,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还要 进一步加强。 2.3.3 教师权威教师权威的定义的定义 那么何谓教师权威,首先我们要了解权威与权力的区别,因为目前国内不少研究 将这两个概念混淆。对于二者的区别,马克斯韦伯(max weber)(转引自古尔德纳 韦伯和他的权威结构理论 ,1986)用最简练的语言说出了它们的本质区分,他指 2 文献综述 班主任权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6 出: 权力是不管人们是否反对强使人们服从的能力,而权威则意味着人们在接受命令 时是出于自愿的。基于此,教师权威就是教师使人自愿服从的力量。当然,这样说过 于笼统,就细致方面来说,克利夫顿(r.a. clifton)与罗伯兹( l.w. roberts)的研究 非常具有代表性,他们把合理合法的权威的两种类型进一步分离出来,提出教师 权威的四个层面,其中法定的权威和传统的权威来源于教育制度,感召的权威和专业 的权威来源于个人因素。教师权威是这四个方面的综合,其权威的大小则是综合的结 果,四个维度的权威都是由高到底的连续变量,因此又将其划为“高”与“低”两种 类型。制度性权威由法定权威的高低与传统权威的高低共同组成四种法定权威类型, 个人权威由感召权威的高低与知识权威的高低共同组成四种类型, 法定权威与个人权 威一起组成 16 种类型。(参见吴康宁 教育社会学 , 1997, p207-209) , 克利夫顿(r.a. clifton)与罗伯兹 ( l.w. roberts) 对教师权威的界定对中国教师权威的研究影响深远。 国内对教师权威的定义,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是吴霞(2004)的定义,她认为: 教师权威是指教师凭借国家、 社会赋予的教育权力和个人因素而产生的能够被学生自 觉接受的、影响和改变学生心理、行为的一种支配力量,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控 制和管理及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和服从。其他有关教师权威的定义,与吴霞的定义并无 多少本质区别,比如黄行福(1999)认为,教师权威指的是由国家社会赋予的及由教 师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有威望、有支配作用的力量。张良才,李润洲(2003)认为, 教师权威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使学生信从的力量或影响力。彭红阳,沈翰(2004) 认为, 教师权威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力,使学生对教师表现 出一定程度的信赖和服从。于海忠(2005)认为,教师权威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 程中使学生信服的力量或威望, 它不仅直接发挥着教育管理作用,还对教师的其他教 育效果具有潜在的影响功能。从上述定义来看,教师权威其实是来源于国家和社会赋 予的权力及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个人魅力,其产生效应的场所限定在学校领 域,且主要针对学生。 2.3.4 教师权威对学生的总体影响教师权威对学生的总体影响 至于教师权威对学生的影响,目前的研究有以下一些看法: (1)教师权威是班级活动有序进行的必要条件,因为社会中的主体人需要社会 生活以一种秩序的、和平的和公正的方式运行,权威是满足这一需要的重要手段(田 班主任权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2 文献综述 7 国秀,1998) ; (2)教师权威能保证对教育、教学效率的追求,要保证一个复杂的活动系统高 效率地运行,必须构成一种控制性的社会组织形式,以保障组织活动的序列化。而具 有一定权威的教师就是这种效率的一种保障(彭阳红,沈翰,2004) ; (3)学生具有向师性,他们会模仿教师,从幼儿园儿童到大学生都有尊师、崇 敬教师、乐意接受教师指导的倾向。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特点,这为教师权威存 在提供了条件(马晓燕,2003) ; (4)在教师与学生围绕教育目标展开的互动过程中,教师不论在知识、社会文 化还是人生经验等方面相对于理智和道德尚未发展成热的儿童来说都处于“上位” , 拥有未成年人无法企及的先天优势,这是教师权威存在的基础(马晓燕,2003) 。 总的说来,这些影响其实主要是围绕教师权威与学生自由的关系来展开,有研究 者认为,教师权威与学生自由是不兼容的,法定权威虽然能保证教学顺畅,但学生有 可能是因为畏惧法定权威而阳奉阴违(夏琍,姚本先,2004) ;也有研究者认为教师 权威和学生自由是表层对立,深层和谐的一种关系,如果权威消失,那么自由也将不 存在(李娇,高晓清,2005)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教师权威有利于学生自由发展, 不过其前提是教师权威必须是令人信服的力量,即学生自愿服从这种权威(马晓燕, 2005) 。但是,在涉及教师权威对学生发展的具体影响时,比如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对道德发展的影响,专门的研究并不多见,有的只是零星见诸于一些研究论文中的片 段,比如韩晓赟,张悦妍(2011)认为,专业权威是确保知识得以传递的必要条件。 2.4 教师权威的削弱及其影响 其实,从对教师权威的定义,到教师权威对学生的影响来看,大多数研究都停留 在理论层面,主要采用文献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少有进行实证研究。在 当下教育改革的大潮流中,教师权威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其研究变得越 来越困难,主要原因是教师权威在不断被削弱。 近些年来,不管是自身经验感知,或是研究论著所得,我们都可以看到,不仅是 西方国家, 就连亚洲众多讲求师道尊严的国家中, 教师权威都在不断下降。 究其原因, 有人归结为两点,一是各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潮对教师权威产生冲击;二是经济文化 2 文献综述 班主任权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8 产生的影响(陈锦燕,2006) 。细化开来讲,削弱教师权威的,就国内来看,主要有 以下一些因素,文本的开放式阅读,使得教师由解释者转变为中介者,学生对文本 的理解不再以教师的理解为唯一标准,他们有权力对文本进行不同的阅读和解释,在 这样的教育活动中,以往所强调的教师权威也就失去了意义(舒定志,2003) ;教 育改革要求教学不再是单向的灌输,倡导研究性学习,反对以教材为标准,这就降低 了教师作为学习结果的评判者地位,也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习进程的操 纵,因而也对教师权威产生了挑战(马向真,2003) ;近十年来,新课程改革席卷 全国,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观要重新定位,教师职业素质要更新,传统的师生关 系要改变,在这样的要求下,教师成为了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 者和参与者,其原有的居高临下的地位受到了动摇(吴支奎,2003) ;大众传媒的 发展, 尤其是的网络的普及, 极大地冲击了教师权威, 学生很容易通过传媒获得新知, 教师不再成为分配教育资源的唯一阶层(曹树,2001) ;知识传播的顺序发生改变, 信息化时代,知识传播已不再是上一代向下一代顺向传播,面对不断更新的知识,在 很多时候,上一代要向下一代请教,在这种背景下,师生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教 师的权威地位正在丧失(闫志英,2002) ;教师的收入并未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脚 步,其收入仍处于偏低水平,很难吸引高水平人才进入该职业,也影响到人们对教师 的尊重,从而影响教师权威的树立(何聪,宋大伟,2005) ;教师职级与国家机关 行政级别挂钩,且形成不恰当的对应关系,这种制度抹杀了教育的特殊性和教师劳动 的独特性,扭曲了教师的劳动价值,从而降低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刘云杉,1997) ; 一些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都规定教师不得辱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这在制度层面上就约束了教师的权力, 并且也解构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严师出高徒 的说法,从而减弱了其权威。 从上述归纳来看, 削弱教师权威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传统的知识传播体系被打破 了,原来的教师文本学生这样一种过程,如今变得多元化、多向性了。由此,我 们可以看出,知识是建立教师权威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评价教师权威的大小,学生的 学业成绩似乎也成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至于教师权威削弱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所能见到的研究,也多是理论推 导,并无长期跟踪的实践研究结果。因此,我们也只能从正面角度去反向推导教师权 班主任权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2 文献综述 9 威削弱后可能产生的影响:班级活动可能会杂乱无序;教育、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对 教师的尊重程度下降,这必然会影响到教师传道授业的工作;相应的社会伦理秩序会 被打乱,或许文革乱象会再度重演。 不过, 在上述针对教师权威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者并未根据中国教育的实际情 况, 把教师角色加以区分。 和大多数国家不同, 我国教师分为班主任教师和科任教师, 其中班主任教师既要负责班级管理工作,也要负责科目教学工作,因此,无论在权力 上,还是在权威上,班主任教师和科任教师处在不同的等级上,而现在的研究多从西 方理论入手,只笼统地谈教师权威,从而导致我国教师权威研究的粗放化。 回过头来看,教师错误的教育思想,学生独立自主性的增强,社会文化、大众传 媒等学校组织外部因素的冲击,都可能导致教师权威削弱的潜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从而引发出现实学校组织情境中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实际权威降低(周建明,1999) , 所以,当教师权威削弱似乎变得势不可挡时,我们能否利用我国教师制度的特殊性, 比如,相对来说,权威还算比较大的班主任教师,以此作为研究对象,找到教师权威 对学生发展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呢。 2.5 班主任权威 2.5.1 班主任权威与非班主任教师权威的对比班主任权威与非班主任教师权威的对比 前面已经提到,目前国内外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实际上主要从教师的专业权威出 发,但对于可能对学生产生同样重大影响的其它权威,却有所回避,如此下去,在教 师权威普遍下降的背景中,教师很可能会沦为传播知识的工具,因此,综合研究教师 权威对学生的影响迫在眉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