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董解元西厢记》与《张协状元》人称代词比较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义作者签名: 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j ,解山东人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一j 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fj 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口j 以将本学位沦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町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沦文和汇编本学位论义。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义作者签彩:赴导! j il j 签名:础囝f 1期:竺p 尘 口 j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1 2 2 成书年代、语言性质及研究现状6 第二章董、张人称代词分类考察8 2 1 第一人称代词。8 2 1 1 董第一人称代词8 2 1 2 张第一人称代词1 6 2 2 第二人称代词2 2 2 2 1 董第二人称代词一2 2 2 2 2 张第二人称代词。2 9 2 3 第三人称代词3 6 2 3 1 董第三人称代词。3 6 2 3 2 张第三人称代词3 8 2 4 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4 0 2 4 1 董人称代词复数词尾一4 0 2 4 2 张人称代词复数词尾4 2 第三章董、张人称代词比较分析4 4 3 1 形式4 4 3 1 1 以“我、你、他”为代表词汇4 4 1 2 3 4 4 4 5 6 6 一 一 一 一 犬 一 1 u 现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1 2 “伊”用作第二人称代词 3 1 3 董、张人称代词形式上的差异 3 2 语法意义4 9 3 2 1 我、俺、咱、自家、我门( 每) 4 9 3 2 2 你、贤、伊、您( 恁) 、你门( 每) 5 1 3 2 3 他它、他它每( f - j ) 5 5 3 2 4 复数词尾“每1 7 ( 们) ”表示单数5 7 3 3 句法功能5 8 3 3 1 人称代词作定语,与中心名词的位置关系5 8 第四章与宋元时期讲史话本全、五比较6 0 4 1 第一人称代词比较6 0 4 2 第二人称代词比较6 1 4 3 第三人称代词比较6 2 结语6 5 参考文献6 6 7 后记6 9 1 2 2t h ew r i t i n ga g e 1 a g u a g e sa n dt h ec u r r e n tr e a s e r c h 6 c h a p t e r i i c l a s s i f i c a t o r i l yr e s e a r c ho ft h e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 si nt h et w ob o o k s 8 2 1t h ef i r s t 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 s 8 2 1 ,1t h ef i r s t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 si nt h e d o n g 董8 2 1 2t h ef i r s t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 si nt h e z h a n g 张1 6 2 2t h es e c o n d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 s 2 2 2 2 1t h es e c o n d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 si nt h e d o n g 董2 2 2 2 2t h es e c o n d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 si nt h e z h a n g 张2 9 2 3t h et h i r d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 s 3 6 2 3 1t h et h i r d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 si nt h e d o n g 董3 6 2 3 2t h et h i r d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 si nt h e z h a n g 张3 8 2 4t h e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 sp l u r a lf o r m 4 0 2 4 1t h e p l u r a lf o r m i n t h e d o n g 董4 0 2 4 2t h ep l u r a lf o r mi nt h e z h a n g 张4 2 c h a p t e ri i i t h ec o m p a r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o ft h e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 si nt h et w ob o o k s 4 4 3 1f o r m 4 4 3 1 1u s e w o ( 我) ,n i ( 你) ,t a ( 他) a st h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w o r d s 4 4 3 1 2u s e d y i ( 伊) a st h es e c o n d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 4 4 3 1 3t h ed i f f e r e n tf e a t u r e si nt h e d o n g 董a n dt h e z h a n g 张4 7 1 1 1 q u o t e dl i t e r a t u r e 6 7 a c k n o w l e d g e m e n t 6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董解元西厢记( 以下简称董) 和张协状元( 以下简称张) 是宋 元时期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戏曲代表作品,语言接近口语,真实地反映了该时 期汉语的基本面貌,语料价值颇高,在汉语史,特别是近代汉语研究上有着不可 忽视的地位。通过对二书中人称代词的考察,我们可以了解宋元时期人称代词的 基本面貌,该时期南北地区人称代词的地域差异,以及文言和白话相结合下产生 的人称代词的一些特点。本文所说的人称代词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 称。文章首先说明了董张的文本概况及研究现状。正文部分文章以董 张人称代词为研究对象,在穷尽性统计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描写与纵向比较, 通过共时描写与历史比较,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做出了定性分析,并逐一考察了 二书中出现的第一人称:“我 、“吾 、“俺”、“咱”、“自家”、“洒 、“奴 、“妾”, 第二人称:“尔 、“汝”、“你”、“贤”、“伊”、“您 、“恁”、“君 、“子”,第三人 称:“他( 它) 、“渠”以及与人称代词有关的复数词尾“每( 门) 等的句法功能、 语义特点。揭示出宋元时期人称代词的基本特点、发展规律及地区差异。并通过 将其与宋元时期的讲史类话本全相平话五种( 以下简称全) 、新编五代史 平话( 以下简称五) 进行对比研究,进一步揭示出宋元时期不同体裁作品中 人称代词发展的面貌。 关键词:董解元西厢记;张协状元;人称代词;时代性;地域性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t w ob o o k s ,n a m e d d o n gj i e y u a nx ix i a n gj i a n d z h a n gx i e z h u a n gy u a n o r et h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w o r k si nn o r t ha n ds o u t hd i s t r i c t si nt h ep e r i o do fs o n ga n d y u a n ,a n dh a v eb a s i c a l l yr e f l e c t e dt h ea p p e a r a n c eo fc h i n e s ei nt h i sp e r i o d s ot h e w o r k s ,w i t hh i g hc o r p u sv a l u e ,p l a yak e yr o l ei nm o d e r nc h i n e s e t h r o u g hr e s e a r c h i n g t h e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 si nt h e s et o ww o r k s ,w ec a nu n d e r s t a n dt h eb a s i ca p p e a r a n c eo f 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 si nt h ep e r i o d ,s o m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d e r i v i n gf r o m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o f c l a s s i c a lc h i n e s ea n dc o l l o q u i a lc h i n e s ei ns o n ga n dy u a np e r i o da n dt h ed i f f e r e n c eo f t h e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 sb e t w e e nt h en o r t ha n dt h es o u t hi nt h ep e r i o d t h ep e r s o n a l p r o n o u n si n t h i sp a p e ro r ec l a s s i f i e di n t ot h ef i r s t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 s ,t h es e c o n d 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 sa n dt h et h i r d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 s i n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 ,w ee x p l a i nt h e v e r s i o nc o n d i t i o na n dt h e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o f r e s e a r c h i n go nt h e s et w ob o o k s i nt h et e x t p a r t ,b a s e do nt h eq u a n t i t ys t a t i s t i c ,w em a i n l yd i s c u s sa n dc o m p a r et h ep e r s o n a l p r o n o u n si nt h e s et w ob o o k s b yt h es y n c h r o n i cd e s c r i p t i o na n dt h ed i a c h r o n i c c o m p a r i s o n ,t h ep a p e ri n s p e c tt h ef i r s t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 s :w o ( 我) ,w u ( 吾) ,a n ( 俺) , z a n ( 咱) ,z ij i a ( 自家) ,s a ( 洒) ,肌( 奴) ,q i e ( 妾) ,t h es e c o n d p e r s o n a l p r o n o u n s :e r ( 尔) ,r u ( 汝) ,n i ( 你) , x i a n ( 贤) ,y i ( 伊) ,n i n ( 您) , n i n ( 恁) , j u n ( 君) ,z i ( 子) ,t h et h i r d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 s :t a ( 他它) ,q u ( 渠) a n dt h e p e r s o n ap r e n o u n sp l u r a lf o r m m e i ( 每) ,m e n ( 门们) b a s e do nt h ed e s c r i p t i o na n dt h e c o m p a r i s o no ft h et w ob o o k s ,w ef i n do u tt h eb a s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p r o c e s so f t h e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 sa n dt h er e g i o n a ld i s p a r i t yi ns o n ga n dy u a nd y n a s t i e s i na d d i t i o n , c o m p 删w i t ht h es c r i p t sf o rh i s t o r i c a ls t o r y 。t e l l i n g :q u a nx i a n g p i n gh u a 簟 w uz h o n g 、x i nb i a nw ud a is h ip i n gh u a ,w er e v e a l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n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h e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 si nt h i sp e r i o d k e yw o r d s :d o n gj i e y u a nx ix i a n gj i ;z h a n gx i ez h u a n gy u a n ;p e r s o n a l p r o n o u n s ;c o n t e m p o r a n e o u s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r e g f o n a ld i f f e r e n c e s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凡例 1 论文以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6 2 年版董解元西厢记和中华书局1 9 7 9 年版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中的张协状元为基础语料,引用例句时均采用简 称董、张,标明编号,并注明书名、回数和页码,以便检核。 2 论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研究结论之处,均以页下注形式标明作者、书名、出 版社,出版年月及引文所在页数;论文列出作者、刊物、年号、期数。 3 论文中参考他人观点时,以作者后加出版年月方式注明,具体来源列于参 考文献。 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人称代词概述 1 1 1 人称代词的定义与分类 第一章绪论 一直以来代词都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关于代词是否属于词类中的一种学界 曾存在过争议。目前代词已是汉语语法系统中一个独立的词类,其语法意义和语 法形式都不同于其他词类,表现出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它有一个共同 的语法特征:替代性。最早在马氏文通中提到“凡实字用以指名者,日代字。 叭代字者,所以指名也,文中随在代名而有所指也。 吕叔湘先生把代词称为“指 代词”,认为“这类词多数既有称代的作用,又有指示的作用。” 人称代词是代词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小类。学者把代替人或者事物名称的 代词称为人称代词,它是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行为动作是属于谁的。 人称代词在汉语史发展历程中,呈现出时代发展的阶段性。 黎锦熙先生( 1 9 6 0 ) 把人称代词分为五种: 自称:说话的称呼自己( 我我们) 对称:说话的称呼听话的( 你你们) 他称:说话的称呼自己和听话以外的( 他他们) 统称:统括自称、对称两方面,或统括他称( 大家彼此) 复称:复称上面的名、代词( 自己自亲自亲身) 历时地看,王力先生( 2 0 0 4 ) 指出,从意义上而言,上古的人称代词可以分 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然指人的第一、二人称,一类是兼指事物的第三人称。发展 到近代汉语,人称代词功能细化,兼指事物的人称逐渐退出当时的人称代词系统, 特别是“唐代以后,形成了与古代汉语完全不同的代词系统,奠定了现代汉语代 词系统的基本格局”,“除古代汉语的我保留在近代汉语里并且一直沿用至 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 9 8 3 年,2 0 页。 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 9 8 3 年,4 l 页。 吕叔湘箸、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序,学林出版社,1 9 8 5 年。 冯奋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i i ;版社,2 0 0 0 年,l 贞。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今外,又产生了第一人称的某、俺、咱等,第二人称则有由古代汉语的 尔变化而来的你、您,第三人称他和复数词尾们的产生”。近 代汉语时期,特别是宋元时期,在汉语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对该时 期人称代词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了解这一过渡时期人称代词的概貌,更可以推动 现代汉语人称代词中许多问题的解决。本文所说的人称代词分为第一人称、第二 人称、第三人称。 1 1 2 人称代词的研究现状 目前学界对人称代词最早进行系统性研究的是吕叔湘先生和周法高先生,吕 叔湘先生在近代汉语指代词一书中,对近代汉语时期人称代词的发展进行了 全局性的描述和分析。周法高先生的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编则上溯殷周,下 探汉魏六朝,对该时期的人称代词进行了系统论述。此外,有关人称代词的研究 还散见于各类综合性理论著作中。如:汉语史稿( 王力) 、近代汉语研究概要 ( 蒋绍愚)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蒋绍愚、曹广顺)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 ( 冯春f f l ) 等。某些专书研究也出现了对人称代词的专章论述,如:( 聊斋俚曲) 语法研究( 冯春田) 、( 朱子语类辑略 语法研究( 吴福祥) 、敦煌变文1 2 种 语法研究( 吴福祥) 等。另一方面,近年来,西方语法化、认知语言学等理论和 研究方法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人们运用西方语言理论研究人称代词的成果也开 始出现,如:人称代词的虚化及其语法化解释( 曾卫军) 、现代汉语人称代词 系统的语用认知研究( 戴志军) 、以人称代词为核心的d p 结构( 熊仲儒) 等。 综观这些研究成果,虽然目前学界对近代汉语的研究同渐重视和深入,但这 类研究多集中在句法层面或专书研究上,有关人称代词,特别是宋元时期专书中 人称代词的研究相对较少。宋元时期的人称代词,延续了上古、中古人称代词的 某些语法特点,现代汉语人称代词系统也基本在这一时期成型,因此,研究该时 期的人称代词对于完善整个人称代词的发展历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冯春l j j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f :版社,2 0 0 0 年,2 页。 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2 董、张文本概况及研究现状 1 2 1 文本版本 版本问题,对于语言研究至关重要。目前所知道的有关董的版本共有八 种: l 、黄嘉惠刻本二卷明万历间 2 、屠赤水( 隆) 校本二卷明万历间 3 、张雄飞( 羽) 钞本二卷明万历间 4 、汤玉茗( 显祖) 评朱墨本四卷明天启、崇祯间 5 、闵齐假本 四卷明天启、崇祯问 6 、闵寓五刻六幻西厢本二卷明崇祯间 7 、刘世珩暖红室刻本四卷清光绪间 8 、暖红室校订本不分卷民国四年左右( 一九一五年左右) 其中,较之其它各本,六幻西厢本文从字顺,不像他本有明显的错字没有改 正,因此,我们选择了闵寓五刻六幻西厢本作为研究对象。本文用作语料的 董是1 9 6 2 年版凌景埏校注的董解元西厢记,该本以西厢六幻本为底 本,参校多种版本排印,并用1 9 5 7 年在绩溪发现的古本董解元西厢记为参照, 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董的原貌。 张是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目前较有影响的整理本有两种:一是钱南扬 先生校注的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张协状元;一是王季思先生主编的金元 戏曲第九卷收有张协状元校本。作为本文语料的张是中华书局1 9 7 9 年 版钱南扬先生校注的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该书据古今小品书籍印行会的排 印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进行校注,较为完整真实地反映了张的原貌。 1 2 2 成书年代、语言性质及研究现状 董和张是宋元时期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两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 戏曲的说唱形式极具口语特色。其中董是现存三种诸宫调中首尾最完整的一 种,由金人董解元撰,约为“十二世纪末作品”,反映了宋元时期北方语言的特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 增订本) 释您,俺,咱,咯,附论们字,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2 页。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色。张是现存最古老的南戏剧本,概作于宋代,较好地反映了该时期南方语言 的特点。二书口语化程度都相当高,一为诸宫调形式,是一种宋元时期极为流行 的新兴说唱艺术;一为南戏剧本,是十二至十四世纪在中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 剧种。均是研究该时期语言特色的绝佳材料。目前就笔者所知,从语言学角度有 关二书的研究多集中于句式、单个词语以及副词类的研究上,如:( 董解元西厢 记 的处置式探讨( 龚节之) 、( 董解元西厢记 复音词构词初探( 田莲青) 、( 张 协状元) 同义词例释( 杨观) 、( 张协状元 近代口语副词简论( 周红苓、郭作 飞) 等。对于董、张的词类研究,特别是人称代词研究见之甚少。 针对这一研究现状,笔者以董、张为基本语料,对其中的三身代词以 及人称代词复数词尾“每1 1 1 ( 们) ”进行了全面统计和比较分析。论文试图在全 面考察二书人称代词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历时考察和纵向比较, 揭示出人称代词在宋元时期发展变化上的时代特点以及地域发展的差异性。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董、张人称代词分类考察 2 1 第一人称代词 2 1 1 董第一人称代词 董第一人称代词有5 类,分别是吾、我( 我咱) 、俺( 俺咱) 、咱( 咱家) 、 自家。另有2 类特殊的自称词:奴、妾。 董 五 我( 我俺( 俺咱( 咱 自家奴 妾i - 1 咱)咱)家) 数量 2 71 9 47 42 52 61 13 5 百分比 6 8 7 4 9 3 6 1 8 8 2 0 56 3 6 6 2 8 8 9 一、吾 “吾”在董中共出现2 7 次。 a 、单独用作句子成分1 9 次,句法功能如下: l 、作主语 “吾 在董中作主语共出现1 4 次,如: ( 1 ) 但恐其间有非叛者,吾实不忍。( 董卷三6 3 页) ( 2 ) 愿不以自陈见责者,东方朔求见武帝,尚自媒书,时异事同,吾不让矣。 ( 董卷三7 0 页) 2 、作定语 “吾”在董中作定语共出现3 次,如: ( 3 ) 生言日:“妇人女子,别无远见,临危惟是非泣而已。寺僧游客,何愚 之甚也! 不能止此乱军,坐定灭亡。傥用吾言,灭贼必矣。”( 董卷二5 0 页) ( 4 ) 太守日:吾弟放心! 不争则己,争则吾必斩恒。少待,公退闲话。( 董卷 八1 6 4 页) 3 、作宾语 “吾”在董中作宾语共出现2 次,如: ( 5 ) 两扇门丌处,那法聪呼从者:“你但随吾。 ( 董卷二4 l 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6 ) 那将军,见郑恒分辩后冲冲地怒,道:“打脊匹夫怎敢唬吾! 当日个, 孙飞虎,因亡了元帅,夺人妻女。莺莺在普救,参差被虏。若非君瑞,以书求救, 怎地支吾? 怕贤不信,试问普救里僧行、我手下兵卒。 ( 董卷八1 6 5 页) 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吾”在董中的使用频率并不高,仅占董中第一 人称总数的6 8 7 。但董中“吾”已打破上古时期“在任何情况下,吾都 不用于动词后的宾格的限制,可用作动词宾语。 b 、“吾 与“皇”、“师”等构成固定组合。其中“吾阜”2 例,“吾师 6 例。 如: ( 7 ) 吾阜德化,喜遇太平多暇,干戈倒载闲兵甲。( 董卷一1 页) ( 8 ) 吾师情性好佯呆。又不是儒书载,分明是圣教说。( 董卷二5 2 页) 二、我( 我咱) “我”在董中共出现1 9 4 次。其中“我”( 1 9 2 次) 、“我咱”( 2 次) 。 ( 一) 我 “我”在董中单独出现1 9 2 次,句法功能如下: a 、单独充当句法成分1 8 5 次,主要用作主语、定语、宾语和兼语。 1 、作主语 “我”在董中作主语8 8 次,如: ( 1 ) 莫推辞,休解劝。你道是有人家宅眷,我甚恰才见水月观音现? ( 董卷 一9 页) ( 2 ) 把破设设地偏衫揭将起,手提着戒刀三尺,道:“我待与群贼做头抵。” ( 董卷二3 8 页) 2 、作定语 “我”在董中作定语2 3 次,如: ( 3 ) 我还取次随贼寇,怕后人知道,这一场污名不小,做下千年耻笑,辱累 煞我相公先考。( 董卷二4 9 页) ( 4 ) 低语使红娘,叫“取我儿来”。( 董卷三6 7 页) 3 、作宾语 “我”在董中作宾语6 8 次,如: 二f 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 0 0 4 年,3 0 5 页。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5 ) 众孩儿曹听我教着:只助我,一声喊,只一合,活把髡徒捉。( 董卷 二4 2 页) ( 6 ) 贼军觑了频相度:打脊的髡徒怎恁么,措手不及早撺过我? ( 董卷二4 6 页) 4 、作兼语 “我”在董中作兼语6 次,如: ( 7 ) 好教我禁不过,这不良的下贱人! ( 董卷六1 2 0 页) ( 8 ) “拂墙花影动”者,令我因花而逾垣也。( 董卷四8 9 页) 上古时期,“我”已用于第一人称代词,但“我 的句法分布大多数是“用于 主格和宾格 ,用于领格的情况较少。董中,“我”的句法功能得以扩展,可 用作主语、定语、宾语和兼语。 b 、我+ 数量词,1 例。 ( 9 ) 都因我一个,而今也怎支当? ( 董卷五1 0 5 页) c 、我+ 众等,2 例。 ( 1 0 ) 贼将突马出日:“尔不为我备食,何说我众? ( 董卷二4 2 页) ( 1 1 ) 师日:“我等说道,不计生死,不恤寺宇。所悲者母子生离,故来上请。” ( 董卷二5 l 页) d 、特殊用法:我+ 称谓词( “儿”、“女儿”) 构成的固定结构,形成新的称谓 词“我( 女) 儿”,表示对“亲爱极了的人的一种呢称”。共出现4 次。 ( 1 2 ) 待漾下,又瞻仰;道忘了,是口强,难割舍我儿模样。( 董卷三7 3 页) ( 1 3 ) 把腰儿抱定,拥入书斋,道:“我女儿休恁人前庄重。”( 董卷五1 1 0 页) ( 1 4 ) 满斟离杯长出口儿气,比及道得个“我儿降息”,一盏酒罩,白冷冷的 滴彀半盏) l n 。( 董卷六1 2 8 页) ( 1 5 ) 料得我儿今夜里,那一和烦恼啤噫。( 董卷六1 3 0 页) ( 二) 我咱 e 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 0 0 4 年,3 0 5 页。 凌景埏校注:芾解元西厢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7 8 年,7 9 页。 1 0 ,表示第 ( 董卷 较为活跃 “俺”在董中作主语3 4 次,如: ( 1 ) 俺也不是厮虎,孩儿每早早地伏输。( 董卷二4 1 页) ( 2 ) 俺也须是你个哥哥,看人似无物。( 董卷四9 2 页) 2 、作定语 “俺”在董中作定语1 1 次,如: ( 3 ) 俺父亲,居廊庙,宰天下,存忠孝。( 董卷四8 5 页) ( 4 ) 得个除授先到家,引着几对儿头答,见俺那莺莺大小大诈。( 董卷七1 3 8 页) 3 、作宾语 “俺”在董中作宾语1 6 次,如: ( 5 ) 花言巧语抢了俺一顿,俺耳边佯不闻。( 董卷四9 4 页) ( 6 ) 生日:多谢伊来问当俺,纵来后何济! ( 董卷五1 0 2 页) 4 、作兼语 “俺”在董中作兼语6 次,如: ( 7 ) 张生闻语,扑撒了满怀罩愁。想料死冤家心中先有,琴感其心,见得十 分能勾。教俺得来,痛惜轻怜,绣帏深处效绸缪,尽百年相守。( 董卷四8 7 页) ( 8 ) 不存不济,香肌瘦损,教俺萦方寸。( 董卷七1 4 1 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b 、俺+ 复数数量词群体名词,表示第一人称复数,2 例。 ( 9 ) 不图酒食不图茶,夫人请我别无话,孩儿,管教俺两口儿就亲吵! ( 董卷 三6 6 页) ( 1 0 ) 譬如蹉踏俺寺家门户,不如守着你娘坟墓。( 董卷二4 1 页) ( 二) 俺咱 “俺咱是由人称代词“俺”与“咱”合成,在董中出现5 次。如下: ( 1 ) 俺咱情愿,若战沙场。( 董卷二3 9 页) ( 2 ) 恁时节,是俺咱可怜见你那罩! ( 董卷五1 0 4 页) ( 3 ) 一领汗衫与裹肚,非足取,取是俺咱自做。( 董卷七1 4 2 页) ( 4 ) 骋些英烈,被俺咱都尽除灭,满门家眷得宁贴。( 董卷八1 5 7 页) ( 5 ) 俺咱恁时,准备了娶他来也,不幸病缠惹。( 董卷八1 5 7 页) 四、咱( 咱家) “咱”最早见于宋代,由“自家”切合而成,董“咱”作人称代词共出现 2 5 次。其中“咱”( 1 7 次) 、“咱家”( 8 次) 。 ( 一) 咱 “咱”在董中单独出现1 7 次,句法功能如下: a 、单独充当句子成分1 2 次,用作主语、定语。 1 、作主语 “咱”在董中充当主语7 次,如: ( 1 ) 乱军觑了,道:“这爷爷来也,咱怎生奈何! ( 董卷三6 2 页) ( 2 ) 你好好承当,咱好好的商量,我管不错。( 董卷六1 2 3 页) 2 、作定语 “咱 在董中充当定语5 次,如: ( 3 ) 贼军厮见,道:“咱性命合休也! ”( 董卷三6 2 页) ( 4 ) 君瑞又多才多艺,咱姐姐又风流。( 董卷六1 2 1 页) b 、咱+ 数量词群体名词,表示复数,5 例,如: ( 5 ) 如今待欲去又关了门户,不如咱两个权做夫妻。( 董卷四9 3 页) ( 6 ) 不恨咱夫妻今同别,动是经年,少是半载,恰第一夜。( 董卷六1 3 0 页) 1 2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l l o o o o o o o o 。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曼曼! ! 詈詈詈! 曼! 曼皇曼! ! 曼! 曼! ! 曼! 曼! ! ! 曼曼! 曼! 曼! ! 曼! ! 暑詈曼詈曼曼曼詈詈詈詈詈皇詈詈詈詈! ! ! ! ! ! 鼍暑暑 ( - - ) 咱家 “咱字本身原来已有家字在内,但这个合音字一旦固定之后,一般人忘了它 的来源,又由我家、你家、他家类推出一个咱家的形式。”董中也出现了“咱 家的复合形式,共8 次。 a 、单独充当句子成分7 次,分别用作主语( 5 次) 、宾语( 2 次) ,如下: 1 、作主语 ( 1 ) 咱家乾志诚,不忘他家,恁地孤恩短命! ( 董卷五1 0 1 页) ( 2 ) 他家肯方便觑个缘由,知咱家果有相如才调,肯学文君随我走。( 董卷 四8 7 页) 2 、作宾语 ( 3 ) 把如合下,休许咱家你恁地,我离了他家门便是。( 董卷三7 4 页) ( 4 ) 说恁心聪,算来有分咱家共。( 董卷四8 l 页) b 、咱家+ 群体名词,1 例。 ( 5 ) ) 不来后是咱家众僧采,来后怎当待? ( 董卷二3 7 页) 五、自家 “自家”在董中共出现2 8 次。用作第一人称2 6 次。 a 、单独充当句法成分2 4 次,主要用作主语( 1 7 次) ,少数用作定语( 4 次) 、 宾语( 3 次) 。 l 、作主语 ( 1 ) 你试寻思:自家又没天来大福,如何消得? ( 董卷一1 6 页) ( 2 ) 与做眷属,俺来得只是争个先共后。是自家错也! ( 董卷七4 9 页) 2 、作定语 ( 3 ) 据自家冠世文章,谪仙才调,胸卷江淮,肠撑星斗,脸几又清秀,怎不 教那稔色的人人挂心头? ( 董卷四8 7 页) ( 4 ) 自家这一场腌脱病,病得来蹊跷。( 董卷五1 0 2 页) 3 、作宾语 ( 5 ) 欲问自家心头事,愿听我说似,这心头横傥个海猴儿。( 董卷五1 0 0 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l ;版社,1 9 8 5 年,9 9 1 0 0 页。 1 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页) ( 6 ) 但存得自家在,怎到得被虏劫。( 董卷二5 2 页) b 、自家+ 反身代词,1 次。 ( 7 ) 不是自家自卖弄,我一般女婿,也要人迭。( 董卷七1 4 7 页) c 、自家+ 群体名词,表示第一人称复数,1 次。 ( 8 ) 可怜自家母子孤孀,投托解元子个! ( 董卷二5 2 页) 吕叔湘先生( 1 9 8 5 ) 曾指出“自家 一词有过三个意义,( 1 ) 跟别人相对,跟 自己同义,常常放在你、我等字后头做同位词,这个意义起源很早,也一直用到 现代。( 2 ) 等于我自家,用如第一人称“我”( 3 ) 泛指,表示“你或我或任何人。 冯春田先生指出自家表示自己( 与别人相对) ,见于唐代文献;它用 作第一人称,大约是从宋代才开始出现用例的。 董中的“自家 主要用作 第一人称代词( 2 6 例) ,也用于己称,表示“自己”( 2 例) 。 自宋代出现“自家”用作第一人称发展到董时期,“自家 表示第一人称 “我”的用例明显增多,已成为“自家 的一个主要意义,但董中未出现“自 家”的第三种意义。 六、特殊的自称词:奴、妾 ( 一) 奴 近代汉语中有一个特殊的第一人称代词“奴 ,“始于唐代”,“在唐五代既可 用于女性,也可用于男子,不论尊卑。宋代以后,奴等则专用作女子自称 。圆。 董中“奴”共出现11 次。用作女子自称6 次。 a 、“奴”用作女子自称词( 6 次) 全出自莺莺之口,是女子谦称自身之词。可 充当主语( 1 次) 、定语( 2 次) 、宾语( 3 次) 。如: ( 1 ) 奴正青春,你又方年少。怕你不聪明? 怕你不稔色? 怕你没才调? ( 董卷 四8 5 页) ( 2 ) 少饮酒,省游戏,记取奴言语,必登高第。( 董卷六1 2 6 页) ( 3 ) 瑶琴是你咱抚,夜间曾挑斗奴。( 董卷八1 4 2 页) b 、“奴”的特殊用法:用“奴”表示对称,“奴哥”、“女奴 。 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 0 0 0 年,1 4 页。 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 0 0 0 年,3 2 页。 1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奴哥”( 3 次) 表示对女子的亲昵称呼。“女奴 ( 2 次) ,用作别人称呼女子。 如: ( 4 ) 些儿礼物莫嫌薄,待成亲后再有别酬贺。奴哥,就付你方便子个。( 董卷 三7 2 页) ( 5 ) 光景迅如梭,恹恹愁闷多,思量都为奴哥。不顾深思成间阔,大抵是那 少年女奴。( 董卷五1 0 0 页) ( 二) 妾 “妾”是女子表示谦卑的自称词,董中“妾共出现3 5 次。 a 、单独充当句子成分3 2 次,可作主语( 1 8 次) 、定语( 3 次) 、宾语( 5 次) 、 兼语( 6 次) 。 ( 1 ) 红娘惊谓生日:“妾奉夫人懿旨,送先生归馆,是何以物见赐? 窥先生 有意於莺,不能通殷勤,欲因妾以叙意。不然,何赐之厚? ( 董卷三7 2 页) ( 2 ) ) 不意当初完妾命,( 和。) 岂防今日作君灾! ( 和。) ( 董卷五1 0 7 页) ( 3 ) 夫人罪妾,夫人安得无咎? 失治家之道。( 董卷六1 2 1 页) ( 4 ) 令妾持药见兄。( 董卷五1 0 5 页) b 、“妾”与其他词构成固定短语,“妾身”、“贱妾”等,用作说话女子自称, 共3 次。 ( 5 ) 欲要乱军不生怒恶,恁献与妾身尸壳,佟教他阵前乱刀万斫,假如死也 名全贞孝。( 董卷二4 9 页) ( 6 ) 贱妾是凡事庸辈,诗四句不知深意。只唤做先生解经理,解的文义差, 争知快打诗迷。( 董卷四9 2 页) ( 7 ) 薄命妾莺莺,致书於才郎文几:去秋已来,常忽忽如有所失。( 董卷 七1 4 4 页) 综上,董中的第一人称代词系统虽保留了上古人称代词“吾我”,但是 用法和使用频率上出现了新的变化:“吾 的使用频率明显减少,句法功能以充当 主语为主,定语和宾语用例减少,逐渐退出近代汉语人称代词系统。“我”作为上 古汉语保留下来的第一人称代词,用法上出现了新的突破,句法功能得到扩展, 渗透到“吾的句法领域,既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又能充当定语和兼语;还能 和其他词( 如“儿 、“女儿) 构成新的称呼词,是董中最活跃的第一人称代 1 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词。近代汉语新兴的第一人称代词“俺 、“咱”、“自家”在董中也十分活跃。 总体而言,董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我”( 1 9 4 例) 、“俺”( 7 4 例) 、“自家” ( 2 6 例) 、“吾”( 2 7 例) 、“咱”( 2 5 例) 并用,符合近代汉语的语言特征。 2 1 2 张第一人称代词 张第一人称代词有6 类,分别是吾、我( 我家) 、俺、咱、自家、洒( 洒 家) 。另有2 类特殊的自称词:奴( 奴家) 、妾。 董 五 我( 我 俺咱自家 涌( 洒奴( 奴 妾 家) 家)家) 数量 3 15 1 22192 21 3 71 3 百分比4 2 6 7 0 4 0 2 7 0 1 4 1 2 4 3 1 8 8 1 8 一、吾 “吾”在张中共出现3 1 次。句法功能如下: a 、单独充当句法成分2 5 次,分别用作主语( 1 5 次) ,宾语( 2 次) ,定语( 8 次) 。 ( 1 ) 吾今已到梓州,诸衙人从并未放参,只接见任文武官员,看张状元如何 做区处? ( 张第四十八出,1 9 7 页) ( 2 ) 吾住五鸡山下,远近俱闻声价。( 张第十出5 4 页) ( 3 ) 祭吾时多是豆粽糍糕,阴空里一个乡霸。( 张第十出5 4 页) ( 4 ) 还是因缘,何故到京骂吾? ( 张第四十一出1 7 7 页) ( 5 ) 带汝归到吾乡,真个好哩! ( 张第十四出7 7 页) ( 6 ) 早来吾殿下吃猪头。( 张第十六出8 3 页) b 、“吾”与“儒”、“阜”等组合成固定结构共同充当句法成分。其中“吾皂” 出现4 次,“吾儒”出现2 次,如下: ( 7 ) 感得,吾争时召,身赴瑶池。( 张第十三出7 4 页) ( 8 ) 年当笄岁,感得吾阜数次宣。( 张第十五出8 1 页) ( 9 ) 近同须谐贫女,未是吾儒活计,依旧困其身。( 张第十八出9 6 页) ( 1 0 ) 一路到京罩受钳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工勤事务岗工作人员(驾驶员)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北京海淀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西南昌市青山湖区招聘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45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小学安全培训新闻课件
- 安全培训教师对学员评价课件
- 2025湖南湘潭韶山旅游发展集团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伊春金林区公益性岗位招聘16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广东省【中职专业高考】2025年中职高考对口升学(理论考试)真题卷【交通运输大类】模拟练习
- 安全培训教学启发课件
- Imirestat-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四川能投合江电力有限公司员工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档案归档办法课件
- 2025年医院保洁员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 中国汽车零配件出口分析及各国进口政策影响白皮书 2025
- T-CCCI 001-2024 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评价标准
- 测漏培训课件
- 2025年军事理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妇产科健康宣教
- 2025方便速食行业线上消费趋势洞察
- 两委干部日常管理制度
- 儿童编发课件图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