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南公辙乃朝鲜正、纯、宪三朝元老、文章大家,其经学、史学、 书画造诣亦深。除此之外,他又致力于实学。本文立足中、朝史料, 力求系统研究其生平、事迹与思想,阐述其正统思想及实学精神。研 究以南公辙之金陵集及李朝实录为主要文献依托。本文共分 为以下几部分:一、南公辙生平事迹考。根据其墓志铭、自铭、自志、 南氏文集中有关文献及韩国文集丛刊、李朝实录中相关史料, 考察其一生之经历、爱好、政绩、学术、思想等;二、南公辙著述及 文风。讨论南公辙存世之著作及版本流传情况。根据其文学作品,简 述其文学风格;三、南公辙之思想研究。此为本文主要部分,包括+ ( 一) 南公辙儒家思想之特殊表现;( - - ) 南公辙之正统思想;( 三) 南公辙 之实学思想及北学倾向。在这一部分中系统阐述其正统思想之表现、 程度、原因、实质、范畴等,对南公辙尊明排清正统思想,予以准确、 深刻地挖掘。之后,文章又重点阐述南公辙其实学、北学思想之表现、 实质及突出历史意义。北学思想实与正统意识相矛盾,而此矛盾鲜明 地体现在南公辙身上,南氏乃正统大臣,又居庙堂之高,由此不难从 侧面反映出,朝鲜主动北师于清朝乃大势所趋,朝鲜不能因清朝乃“夷 狄”政权,而拒华夏文明之续承清文化于千里之外。 关键词:南公辙,正统思想,实学,北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s t r a c t n a n g o n g z h ew a sas e n i o rs t a t e s m a na n dl i t t e r a t e u ro fk o r e a ,w h o h a dl i v e di nt h ez h e n gd y n a s t y ,c h u nd y n a s t ya n dx i a nd y n a s t y h i s a t t a i n m e n t so fs t u d yo fc o n f u c i a nc l a s s i c s ,h i s t o r i o g r a p h y ,c a l l i g r a p h y a n dp a i n t i n gw e r ea l s od i s t i n g u i s h e d i na d d i t i o n ,h ed e v o t e dt op r a c t i c a l k n o w l e d g ea g a i n t h i st e x tb a s e do nt h eh i s t o r i c a ld a t aa b o u tc h i n aa n d k o r e a ,s t r i v e dt or e s e a r c hh i sl i f e ,d e e da n dt h o u g h t ,e x p l a i n e dh i s o r t h o d o xi d e a sa n ds p i r i to fp r a c t i c a lk n o w l e d g e a n dt h et e x td e p e n d e d o n j i n l i n gc o r p u s a n d l id y n a s t yf a i t h f u lr e c o r d t h et e x tw a s d i v i d e di n t os e v e r a l f o l l o w i n gp a r t s s t u d yo ft h ec o m m o nt r a c kl i f es t o r y a l t o g e t h e r :t h ef i r s tp a r tw a st h e o fn a n g o n g z h e a c c o r d i n gt oh i s e p i t a p h ,s e l f - e v a l u a t i o n ,t h er e l e v a n tl i t e r a t u r eo fh i sd o c u m e n t ,a n d r e l e v a n th i s t o r i c a ld a t ai n s e r i e so fs o u t hk o r e a nw o r k s ,1l id y n a s t y f a i t h f u lr e c o r d ,ii n v e s t i g a t e da l lh i se x p e r i e n c e ,h o b b y ,a c h i e v e m e n t s , a c a d e m y ,t h o u g h t ,e t c ;t h es e c o n dp a r tw a st h ew r i t i n g sa n dl i t e r a r y s t y l eo fn a n g o n g z h e ,r e s e a r c h i n gh i sw o r k sa n dt h es i t u a t i o no ft h e e d i t i o n a c c o r d i n gt oh i sl i t e r a r yw o r k s ,is u m m a r i z e dh i sl i t e r a t u r es t y l e t h et h i r dp a r tw a st h er e s e a r c ho ft h et h o u g h to fn a n g o n g z h e i tw a st h e m a i np a r to ft h et e x t ,i n c l u d i n gt h r e ep a r t s t h ef i r s tp a r tw a st h es p e c i a l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o fh i s c o n f u c i a nt h o u g h t s t h es e c o n d p a r t w a sh i s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l e g i t i m a t et h o u g h t t h et h i r dp a r tw a sh i sp r a c t i c a lk n o w l e d g et h o u g h t a n dt h et e n d e n c yo fb e i x u e i nt h i sp a r t ,ie l a b o r a t e dt h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 t h ed e g r e e ,t h er e a s o n ,t h ee s s e n c e ,t h ec a t e g o r yo fh i sl e g i t i m a t et h o u g h t , a n ds t u d i e dt h e l e g i t i m a t et h o u g h to fr e v e r i n g t h e m i n gd y n a s t y r e p u l s i n gt h eq i n gd y n a s t yp r o f o u n d l y a f t e r w a r d ,t h et e x te x p a t i a t e dt h e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e s s e n c ea n dp r o m i n e n th i s t o r i cm e a n i n go fh i st h o u g h t o fp r a c t i c a l k n o w l e d g ea n db e i x u e a c t u a l l y ,t h eb e i x u et h o u g h t c o n f l i c t e dw i t ht h e l e g i t i m a t e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a n d t h i s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m a n i f e s t e do nh i m d i s t i n c t i v e l y , n a n g o n g z h ew a st h eh i g h r a n k i n gc o u r t o f f i c i a l w i t h t h el e g i t i m a t e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s oi tw a si n e v i t a b l et h a tt h e k o r e a nf o r w a r d l yl e a r n e df r o mt h eq i n gd y n a s t y k o r e ac o u l dn o tr e s i s t t h es u c c e s s o ro f c h i n a c i v i l i z a t i o n t h e c u l t u r eo fq i n g d y n a s t y , a l t h o u g ht h ek o r e a nt h o u g h tt h a tt h eq i n gd y n a s t yw a st h ep o l i t i c a l p o w e ro f “y i d i ” k e y w o r d s :n a n g o n g z h e ,o r t h o d o xt h o u g h t ,p r a c t i c a lk n o w l e d g e , b e i x u e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为获得内蒙古师范大学或其它 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 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感谢 签名:到孳墼 日期:少弦年莎月7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内蒙古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内蒙古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并且本人电子 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也遵守此规定。 签名:2 i j 鬈埂导师签名:砰磊 7 宁 日期:7 , o i p 年月7 日 绪论 绪论 中国、朝鲜一衣带水,自有史记载,朝鲜则与中国保持千丝万缕、难以割舍 之特殊联系,其自谓箕子之国、乐浪之地、青邱之域,皆是也。不止于以上之称 号源自中国,几千年来,中、朝共浴一条文化长河,就其源流,中为干,朝为支。 故朝之受之于中国者,大而言之,日政体之置,职官之设,取仕之法,文字之继; 小而言之,日名物之称,服饰之好,艺文之美j 典籍之盛,林林总总,岂一而足 哉? 然究其渊源,则有一共同尊仰之儒圣在,孔子是也。朝鲜之赖以称文明者, 儒学是也。于理论思想,儒学一脉,朝鲜一贯视为大宗。盖其追崇汉、唐、宋、 明之粲然而汲汲以求者,亦由此矣。 自满人入关、清朝定鼎,朝鲜举国上下大率谓之以“夷狄乱夏、四海膻腥”, 以华夏文明至此已断而耻学于清。既而,正统意识于朝鲜历代倡之不绝。尊周、 尊明之正统派充斥朝野,漫诋“夷狄”满人而慨然自立日小中华”。乃至于孝 宗,竟始以“北伐 自任。 。 南公辙( 1 7 6 0 - - 1 8 4 0 ) ,仕朝鲜正、纯、宪三朝,官至领议政,为朝鲜一代 名臣,文章大家。其正统思想浓重异常,力主北伐。南氏于为人、为官、为文, 毕生追慕欧阳修,然其尊欧之由恐有益深者,欧之正统论,实甚契于南。岂料于 “华夷之辨”高涨之时,当时有识之士以其桎梏朝鲜,虽曰万弊之魁,未为过 语。继而朝鲜“北学派”实学涌现,其实事求是之清醒认识,实为启蒙之举。此 派前有洪大容( 1 7 3 1 - - 1 7 8 3 ) 为其嚆矢,后有朴趾源( 1 7 3 7 1 8 0 5 ) 全力赴之, 皆力声呼吁北师于清,痛斥宁取皇明稗,不贵满清禾之谬论。南公辙与洪、朴俱 为文朋诗友。令人震惊之处为,南之浩瀚著述中,居然亦闪现出鲜明之“北学派” 实学倾向,如,其进步经学观实乃惠承于清代学术潮流,可与朝鲜实学大家丁若 镛共耀齐辉,此之系于一代正统大臣,焉能不惊世骇俗、发人深思? 朝鲜“实学 、“北学是对正统论之反动荸新,值此社会意识形态变革之时, 察改革思潮于保守者之身,其典型性与说服力定然有甚于考之激进者。此越发显 现北学思想在当时朝鲜己深入人心,乃大势所趋。须知其时朝鲜当局于“实学”、 “北学”思想钳制之紧亦属非常,实学常被冠之以“邪学”之名,实学大家丁若 镛及其兄弟丁若钟、丁若铨、丁若铉诚因此而获罪,其他受此之累乃至殒命者, 难以计数。然“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大势当前,岂可阻遏? 一代三朝元 老、正统重臣南公辙于“北学”亦欣然倾向之,则朝鲜“实学、“北学 方向之 正、影响之大,焉能不昭然布白于后世? 本文选南公辙之深刻用意,亦于此也。 1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南公辙生平及其事迹考 南公辙( 1 7 6 0 1 8 4 0 ) ,字元平,号金陵,晚年自号思颍居士。生于朝鲜英宗 三十六年,清乾隆二十五年;卒于朝鲜宪宗六年,清道光二十年,享年八十一岁。 南公辙为官历经朝鲜正、纯、宪三朝,官至领议政1 ,身居首辅,声名炬赫。 除治国安邦之宏谟,其在经学、史学、实学、书画鉴赏方面亦有造诣,其文章更 是享誉当朝,可谓是一代鸿儒。南公辙笃奉儒学,上追尼圣,下慕朱子,于道于 文,尤尚欧阳修。颍实乃欧阳之地望,南氏以思颍为号,可见其对欧阳修崇尚之 情。郑元容2 领议政文献南公公辙墓志铭言:“思颍南公之光晋于正宗之廷者 也公以太史氏家,十六自奋为古文,读经传通大义。酷好欧阳子,以其醇正典 雅,性相近也正宗尝取览公文稿。教曰:雅洁有古法吴太史载纯评其卷曰: 韩法欧趣入内阁主盟词坛,朝廷金石琬琰之刻,世家钟鼎碑碣之铭,多出 公手,可谓一代巨宗匠也”3 对南公辙之道德文章,此评洵为的论。当时与南公 辙相交往之朝鲜文人有李德懋、朴趾源、成大中、洪大容、朴齐家、柳得恭等。 南公辙系出名门望族,其先人世代为官,世居宜宁( 故属新罗,今在韩国南 部庆尚南道) 。据南氏谱图,宜宁南氏,皆以英毅公南敏为始祖。南敏初姓金 名忠,本唐朝凤阳府人,官按廉使,天宝十四年乘舟出使日本,归国途中,遇风 暴飘至新罗礼州,言天下莫非王土,欣然居之o 景德王( ? 一7 6 5 ,新罗第3 5 代国王) 以之自南来,遂赐姓南,改名敏,封英毅公。南氏族源,颇具传奇。其 十五代祖南在,佐朝鲜太祖开国,其功甚钜,策开国勋一等,赐铁券,为四朝名 臣,曾出使明朝,有燕行录传世,又承命修高丽史,精于算法,其法传 于后世,人谓之“南公算”,官至领议政,居宰相二十载,赐谥忠景公,配享太 祖庙庭。高祖南龙翼,吏曹判书、大提学,仕仁、孝、显、肃四朝,赐谥文宪公。 曾祖南正重,庆尚道观察使,赠吏曹判书。祖南汉纪,同知敦宁府事,赠议政府 左赞成。父南有容,官至刑曹判书,弘文馆、艺文馆大提学及太史,以品德、文 才著称于世,曾任辅养官,即正宗之启蒙老师,为官刚正清廉,死后家中竟无力 出版其文集,后由王室出资梓行,正宗亲为之序,其序日:“皇祖选于群臣,以 南公有容为辅养官,使授以书,不出是岁,而授孝经以及小学,非予之敏, 教之勤也及予承储,而公又为宾客今公之殁已十数年矣,思其人而不可见 1 朝鲜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即宰相。 2 郑元容( 1 7 8 3 1 8 7 3 ) 朝鲜哲宗朝领议政。 3 郑元容经山集 韩 韩国文集丛刊 m 首尔:韩国景仁文化社,1 9 9 0 :3 8 0 2 一、南公辙生平及其事迹考 征遗稿于其家,得诗文若干编而读之,其辞婉,其气醇,其法整而融,其议论常 依于经而不悖于道读其书,有足知其人者,信乎其为不朽之业而其家故贫甚, 力不能被诸梓,爰付芸阁,为之刊行噫! 此奚足以酬其功哉? 4 南有容先后有三房妻室,原配生南公辅,中进士,惜早卒( 仅2 6 岁) 。南公 辙乃其父之三配金氏( 通德郎金锡泰之女) 所生。金氏因自幼聪慧,其父甚爱之, 曾教以经史。南公辙出生时,父亲南有容已6 3 岁,南公辙5 岁始受课业,其在 先妣墓志中说:“先君子时已老,不能亲自勤课,先妣取( ( 二南、论、孟 诸书,谚而授之”5 由此可见,是慈母启蒙。亦见其从小受优良家风、家学 之熏陶浸染。 南公辙7 岁时则能作长短歌行诗,其父同僚尹汲抚其顶语其父:“此他日必 大名者也,公其无忧矣”( 书近庵尹文贞公汲笔札后) 6 南公辙1 3 岁娶妻韩氏, 次年丁父忧。英宗为之辍朝,亲制祭文,东宫亦遣官致吊赙。正宗即阼,赐谥文 清公,又召见其母金氏,正宗恸哭良久日:“卿何以生还? 老人无恙否? 南母 亦感激自誓:“尝言吾虽妇女,受上厚恩,一念不能忘王室。之后,正宗“每思 先君子之贤,又以师傅旧恩,于先妣,频有米肉锦帛之赐,岁时遣郎官存问不绝”。 于此事,“上自缙绅,下至闾巷,莫不称以美事,以为妇人而受圣朝不世之恩礼 者,惟夫人一人云”( 先妣墓志) 7 后南母累封至贞敬夫人。以上可见南氏家 族与王室之关系非同一般。南氏2 5 岁,荫补洗马,渐以温柔敦厚、简静少欲见 称。其仕途之腾达始于与正宗首次觌面。正宗1 6 年( 1 7 9 2 ) ,对策,赐第。正宗 常思文清公( 南有容) 辅养之功,遂于此年召南公辙参赏花钓鱼宴。正宗“目属 之日,此子风仪如鸾凤,真瑞世物,当以家人礼待之矣。”( 领议政文献南公公 辙墓志铭) 授奎章阁直阁,赐牙笏朝服一袭。又于此年,南承诏曝晒阅古观书 籍,正宗亲临,赐书数百卷。自此有机密事,正宗则手书咨访。这一年南公辙 3 3 岁。第二年,恰逢癸丑暮春,正宗则仿王逸少兰亭修禊故事,命阁臣、诸卿 宰及诸臣子弟,皆许入参,南公辙亦在其列。同年,正宗又赐玉圈,日:“此乃 栗谷李文成家旧藏也,予在春邸时悬之,未尝轻与人,而今赐君,慎勿失之。” ( 御赐玉圈铭) 8 正宗1 9 年( 1 7 9 5 ) ,有诸权臣遭谴,正宗谓阁臣日:“独南某 南有容雷渊集 韩 韩国文集丛刊 m 首尔:韩国景仁文化社,1 9 9 0 :3 5 南公辙金陵集 韩 韩国文集丛刊 m 首尔:韩国景仁文化社,1 9 9 0 :3 3 3 6 同上注,第2 3 9 页。 7 同上注,第3 3 4 页。 同上注,第2 4 7 页。 3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嗷然,泥而不滓,如玉其人也”( 自碣铭) 9 正宗以上种种,于南公辙,堪称 殊遇。此外,君臣之间亦有诗歌唱和。 其一,陪驾至洗心台,恭和圣制: 红旭呼金榜,笙歌匝地喧千年称福地,暇日侍名园花树鸟纱映,云林凤 辇尊何由酬圣渥,长献斗南樽1 0 正宗原诗: 暇日芳春节,心台洗俗喧两山真一户,千树亦同园艳艳天光靓,登登地 势尊坐间多皓发,来岁又今樽1 1 其二,陪驾登华城将台,观夜操,应制: 经始争来赴,筑斯不见劳一城如许重,众岳让其高火树周遭远,旗门号 令豪圣人知并用,金甲咏同袍1 2 正宗原诗: 拱护斯为重,经营不费劳城从平地回,台倚远天高万垛规模壮,三军意 气豪大风歌一奏,红日在鳞袍1 3 其三,乙卵闰二月,上幸华城行宫,恭贺圣制: 金尺呈才景糠新,献桃歌进即芳春中堂称爵呼千岁,大邑移銮浃一旬赐 帛悉从长乐殿,插花皆是太平人华封已效多男祝,肆觐还同二月巡“ 正宗原诗: 茆禄穰穰迓命新,凤笙鸾吹驻青春。地符观华腾三祝,岁届流虹跻六旬内 外宾仍芳树会,东西班“是胜花人。年年只愿如今日,长乐堂中酒几巡。1 6 从以上君臣诗歌酬唱,亦可见南公辙与正宗关系之密切。此外,弘斋全书 ( 正宗御制文集) 之修订,正宗实录之编著,南公辙均参与其役。正宗薨, 南公辙撰挽词2 5 首,情真意深。 南氏深得君主青睐,固然缘于其家世之背景、出众之文采、非凡之仪表,然 亦缘于其仁者风范与不俗政绩。南氏尝言:“士大夫立朝,先自仁民爱物上。”( 日 9 同上注,第5 5 3 页。 ”同上注,第3 2 页。 “正宗弘斋全书 韩 韩国文集丛刊 m 首尔:韩国景仁文化社,1 9 9 0 :8 3 “南公辙金陵集 韩 韩国文集丛刊 m 首尔:韩国景仁文化社,1 9 9 0 :3 5 ”正宗弘斋全书 韩 韩国文集丛刊 m 首尔:韩国景仁文化社,1 9 9 0 :9 8 南公辙金陵集 韩 韩国文集丛刊 岫首尔:韩国景仁文化社,1 9 9 0 :3 5 ”“东西班”即“两班”,朝鲜等级制度之既得利益者,实行世袭身份制。 正宗弘斋全书 韩 韩国文集丛刊 m 首尔:韩国景仁文化社,1 9 9 0 :9 8 4 一、南公辙生平及其事迹考 得录) r 7 其所居东园,有桃树,有杂树,家仆因桃树可“得其果实而食之”,则 “熟视之,水灌之,土封之”,对杂树熟视无睹。南公辙言于家仆:“天道博施于 物,而雨露不得焉,君子泛爱而同仁,余不欲使园之一草一木有幸有不幸也 ( 东园花树记) 1 8 一权臣触怒正宗,正宗欲动枷械,南公辙谏以徽缰不可轻施 上大夫。正宗“动色听之,教曰,学士风采也 。( 领议政文献南公公辙墓志铭) 纯宗时,户曹( 户部) “请收诸宫家代尽后田结 ,南公辙谓纯宗:“宫府当为一 体,四宫殿下之私宫,结数比国典渐加,宜先收”( 领议政文献南公公辙墓志 铭) 时论韪之。南公辙于纯宗即位后数年,则连拜两馆大提学、知成均馆事兼 奎章阁提学。纯宗1 6 年( 1 8 1 6 ) 南氏入史馆,为记注官。1 7 年( 1 8 1 7 ) 拜右议 政,纯宗谕日:“先王知卿有文学,知卿有才谓,况卿容仪可矜式百僚,志操可 砥砺颓俗乎? ( 领议政文献南公公辙墓志铭) 2 1 年( 1 8 2 1 ) 拜左议政,兼世 子傅,2 3 年( 1 8 2 3 ) 拜领议政。朝鲜与清朝之关系向来是重大而敏感问题,所 以执政需相当谨慎。纯宗实录1 9 载,纯宗1 8 年( 1 8 1 8 ) 、2 0 年( 1 8 2 0 ) 两次 赴燕朝贺,其细节安排均出自南公辙之运筹。每北使( 清使) 至,南常充馆伴使。 朝鲜与清朝互通贸易,而朝鲜产银甚少,加之高丽时期,银瓶等物什大量进贡中 国,南公辙认为,如无一番通变,将无以支调。他建言纯宗:“优定银价,每年 使行,互换贸来,则燕栅银子,必多流出。 2 0 欲通过调整其货币政策,而达到 贸易顺差之效果。此外,再凭借其所著政论文,如论船舱状、移礼曹乡试状, 岭东西诸仓减耀事宜状、礼曹面试当否议等,能窥见南于内政外交上之鸿 猷远谟。 南公辙曾于纯宗7 年( 1 8 0 7 ) ,清嘉庆1 2 年,以冬至正使身份来北京,副使 林汉浩,书状官金鲁应同行。此次赴燕,除正常之朝贡外,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购 书。据纯宗实录,临行前,南进言纯宗:“我国经史版本自来不广,如有好经 史之可观者,使之勿禁。”纯宗回答:“稗官小说异端外,如经史子集中我国罕有 之册子,使之出来。 2 1 到京后,南公辙有幸欣赏了宫戏及圆明园灯戏,又将与 琉球使臣谈话等等连同其他所见所闻所感一并记载在其数十首燕行诗中,至于购 书事,正如其在诗中所言:“书帙买来多旧见。 ( 玉河馆,简呈两使乞和) 2 2 虽 1 7 南公辙金陵集 韩 韩国文集丛刊 m 首尔:韩国景仁文化社,1 9 9 0 :3 7 1 埔同上注,第2 3 4 页。 伸本文参阅之李朝实录均为吴晗辑本,即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 2 0 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f m - i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0 :5 1 3 0 2 1 同上注,第5 0 6 8 页。 船南公辙金陵集 韩 韩国文集丛刊 m 首尔:韩国景仁文化社,1 9 9 0 :6 4 5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无大获,亦足见当时朝鲜藏书之富以及南氏涉猎之广。南公辙非常珍惜此次入燕 京之机会,然而当时规定,使臣不得肆意游览,他便派遣此次同行之友南良师出 门求天下贤士。一日,南良师从琉璃厂带来二人,一是雪山褚裕仁,唐褚遂良之 后裔;一是平庵吴思权。二人皆江南人士( 当时朝鲜人认为“大江以南人士,尤 尚名义”,故欲结交江南人) ,为应举业而留住京师。南公辙遂与二人笔谈。其燕 京笔谈序载,“平庵取扇作松菊画,雪山题七绝一首,诗与画警绝拔俗,有倪 云林( 倪瓒) 、沈石田( 沈周) 笔意。”2 3 极其情投意合。南良师又说,他还曾见 玉水曹江( 时位大理寺评事,曾与柳得恭、朴齐家交往甚密) 、心庵李林松( 时 任户部河南司主事) 、玉方陈希祖( 时任刑部主事) ,人品文章知名当朝,然不便 偕至。南公辙遂取临行前己备好之文集手稿,交与南良师,恳请三人为其写弁序。 三人欣然命笔,序中皆言金陵师庐陵( 欧阳修) ,对南公辙文章德业予以很高评 价。 南公辙置田宅于金陵遁村( 属广州府) ,因在玉磬山下,遂称玉磬山庄。周 围有清溪环绕,又“杂植梅菊梧竹之属,花瓣叶缕间,曳杖徘徊,夜坐石床,望 东南山缺处,月色浣漾空碧,有波涛远泻之势 。( 遁村诸胜记) 2 4 景色清幽秀 美。此处田宅原为高丽时李集故址,其后朝鲜权氏家族居之,终归于南公辙。又 买亭于山中,名之日“又思颍 ,可见主人慕六一之甚。正如其诗日:“千古高风 怀永叔,每来溪上颍诗携。 ( 又思颍亭次欧公韵) 2 5 郑元容在领议政文献南 公公辙墓志铭中言:“公于欧阳,尤慕其名节,思颍自号亦此也。南公辙一生 身居显位,其致仕之疏文于金陵集中占三卷之多。南公辙真心仰慕欧阳修买 田颍上,欲致仕让贤之举,则金陵辞官之请,有效庐陵仪范之意。其言:“宜阳 子平生慕欧阳子之为人,慕其文章德业,而于慕思颍也为尤甚顾自立朝以来, 误被不世之恩遇久忝迩列,未敢言私,非比欧阳子嘉祜治平之所遇,然而归休 之志,未尝一日有忘也前四年( 正宗2 3 年,1 7 9 9 ) ,宜阳子买亭于广陵之玉磬 山中,遂以又思颍名之,宜阳子之慕欧阳子,至此而愈切矣。自是以后,屡 值国家多事,奔走内外,不但身未归颍,并与思颍之作而无一篇在者然其目前 长在之景,胸中不字之诗,宜阳子独自知之而人固不知也。有客日:子尚未去, 而徒慕其名,可乎? 宜阳子曰:始欧阳子买田颍上,时年四十有四,叨尘二 府,周流青亳,至六十四得致仕。宜阳子今年亦四十四,若更得数十余年,为六 2 3 同上注,第5 9 4 页。 2 4 同上注,第2 3 5 页。 豁同上注,第6 l 页。 6 一、南公辙生平及其事迹考 十四,则岂无践言之日也? 然则今之宜阳子乃古之欧阳子也遂与客大笑而记 之。 ( 又思颍亭记) 2 6 以上载录,亦可见南之个人修为。南公辙所居堂室自名 为“尔雅堂 ,时坐室中焚香著书,又言“有古书三千卷,金石遗文数十种,性 不喜饮而常置酒一壶有一张不弹之琴,有一局不着之棋,虽不如欧阳子之多且 富,而于宜阳子亦不少,足以乐而忘老也。( 又思颍亭记) 此间一一生活片段, 乃使一位传统文人士大夫之影跃然纸上南公辙于纯宗2 9 年( 1 8 2 9 ) 入耆社, 这一年辞职请归,纯宗未批。 南公辙精通书画考据鉴赏,尝道:“余自少癖于书画,见有卖名品者,至脱 衣裘而易之 ( 洪氏宝藏斋画轴跋) 2 7 南氏书画天赋甚高,几为其文名所 掩。有一则小事:一次,他用鹿角胶书纸,作瘗鹤铭、中兴碑,然后以墨 涂之,成碑体样式,示以同僚皆不能辨,以为真拓。南公辙书法学董其昌,著有 书画跋尾两卷,所录书画百余种,有墨刻本、纸本、绡本、绢本等。其中, 经南公辙亲自考证出之真迹有米芾真迹横轴纸本、玄宰书醉翁亭记屏风真迹 纸本、董太史万卷楼立轴真迹绡本等,极具参考价值。跋尾中所列法帖多为 单本,亦有不少汇刻丛帖,除众所孰谙之淳化阁帖,还有群玉堂帖( 宋刻) 、 临江戏鱼堂帖( 宋刻) 、大观太清楼帖( 宋刻) 、东书堂帖( 明刻) 、停 云馆帖( 明刻) 、戏鸿堂帖( 明刻) ,可见宋明刻帖之盛,早已惠及朝鲜。除 考证精审,其鉴赏之功亦深,跋王右军帖云:“余尝集录王右军笔迹,得笔 阵图、( ( 黄庭经、遗教经、( ( 兰亭记、圣教序,合为一帖。夫笔阵图 方正有规矩,以法胜。黄庭经美丽整雅,以意胜遗教经尖削细密,以精 神胜。兰亭记淋漓动荡,以趣胜。圣教序遒劲雄健,以气胜。所责乎羲之 之书者,以其各具体格尔,若拘拘于字画态色之间者,不足与语此也。2 8 纯宗3 3 年( 1 8 3 3 ) ,南公辙几次上疏乞休,其辞恳切。先是,纯宗曾多次拒 绝其致仕之请,然此次终于应允,因为此时南公辙已7 4 岁,且疾病缠身。其任 宰相十年,功勋卓著。纯宗回批其疏日:“先王简拔遗予,自冲龄启迪,得免大 过,奠邦基于磐泰,非卿忠诚,何以至此? 今可以趾先美裨世教而臣主俱荣矣。 ( 领议政文献南公公辙墓志铭) 纯宗亲l 临政殿宣麻受笺,又引至便殿赐酒。南 公辙最后一次向纯宗陈言,要保重身体,教育子嗣,崇简节财。纯宗言:“进退 不忘,当铭心。( 领议政文献南公公辙墓志铭) 继而又入东宫见世孙( 南乃世 2 6 同上注,第2 2 6 页。 2 7 同上注,第4 4 5 页。 扭同上注,第4 4 6 页。 7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孙师) ,世孙下阶相迎,南公辙叮嘱世孙要勤学习,勿贪吃贪玩。世孙执南之手, 将所书“天地人 三字相赠。此为南公辙谢幕于政治舞台之感人一刻,恰似一位 仁父之谆谆教诲,又如一位慈祖之万般叮咛,使深宫内院充满有如家庭般之温馨 与和谐。 南公辙卒于朝鲜宪宗6 年( 1 8 4 0 ) ,享年8 1 岁,葬于广州青溪山,赐谥日文 献公。南公辙无子嗣,取族子为嗣。生前,已将写墓志铭一事托付与郑元容。且 已写好总结一生之文字自碣铭、思颍居士自志,留与后人评价。 8 二、南公辙著述及其文风 南公辙著述及其文风 ( 一) 南公辙著述及版本情况 南公辙一生著述颇丰,遍涉经史子集诸领域,均录于金陵集中,其中包 括:原集2 4 卷,续稿5 卷,再续稿3 卷。原集中除大量诗、文外,值得二提的 还有日得录1 卷( 盖仿顾炎武日知录而作) ,书画跋尾2 卷,高丽名 臣传1 2 卷( 金陵集中只有序,未录正文) ,诗童子问1 卷( 盖仿欧阳 修之易童子问而作) ,读礼录1 卷( 据其友李德懋之礼记臆而作) ,杂 著1 卷( 包括诗论、书论、春秋论、易系辞论) ,以上三卷代表了其 经学造诣。金陵集在南公辙生前已出版。纯宗1 5 年( 1 8 1 5 ) 原集铜活字初刊, 纯宗2 2 年( 1 8 2 2 ) 以全史字刊行续稿,又于纯宗3 0 年( 1 8 3 0 ) 全史字刊行再续 稿。南公辙在文集印出后告先考画像文中言:“乙亥( 1 8 1 5 ) ,依前辈故事, 印元稿1 2 卷;今年壬午( 18 2 2 ) 叉印续稿2 卷,合为1 4 卷。 2 9 郑元容之领 议政文献南公公辙墓志铭亦载:“公著有金陵集1 2 卷。 此处之1 2 卷与上 段所提2 4 卷不符,续稿2 卷与5 卷不合。经考察,笔者认为,2 4 卷、5 卷之数 应是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对其文集整理后而形成,在今天我们能看到的经韩国民 族文化推进会整理后金陵集之凡例上,印有“原集2 4 卷,续稿5 卷, 再续稿3 卷。 另有几行小字:“居士集旧有尔雅堂本、玉磐山房本、西京本凡三 集,岁乙亥以铸字开印删繁就约,一以西京本为准,为2 4 编,以续稿附于卷 尾。 可见,金陵集原有三个版本,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进行整理时,以西京 本为准,进行重新编排整合,才形成今天之卷数。 ( 二) 南公辙之文风 南公辙极为推崇史迁、韩、欧之古文,受其父影响,自幼立志以发扬古文为 己任,又树欧阳修为其道德文章之极则。因此,南之文始于学欧。南氏如此阐述 为文之道:“文章以气为主,法次之。西汉唐宋以来,得气之正者,绝罕仅有。 司马迁以天纵之才,游天下名山大川,又至齐鲁,闻圣贤弦诵揖让之遗风,得其 洁;韩愈传孟子之学于千载之后,以兴起斯文为己任,得其醇;欧阳修著礼乐仁 义之实,以达于孔氏,得其雅;苏轼以豪迈拔俗之姿,清刚不挠之节,得其奇。 仆少踵先人绪业,始学为古文,以为文非气不立,有气无法则陋遂取诗书易系 2 9 同上注,第6 0 4 页。 9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戴礼诸书,读之有年,虽未能尽究原本之极微,而胸中觉汩汩然来矣乃更泛滥 子史百家,取其才力所近,莫若太史公、欧阳子书,至忘寝食而求之坐而念, 行而吟,以求其著作之旨仆之于文,苦心至诚如此! ( 与金国器载琏论文书) 3 0 南以上之陈,道出其为文之准则、方法、及孜孜不倦之执着精神。曾为金陵 集写序之清朝文人曹江如此评价南公辙之文:“余尝论庐陵之学韩,犹义山之 学杜,赵承旨之学二王父子义山学杜而不似杜,庐陵学韩而不似韩,而二王亦 非赵。盖有深于似者矣朝鲜南公元平,嗜书博览,笃志经术,而所宗尚者,尤 在庐陵所为文,老成有法度其光黝然而味悠然,深以长余尤喜其不屑屑求 合于庐陵句而字仿之此其所以为学庐陵也欤。 3 1 以上曹江所言,一言以蔽之, 金陵师庐陵,非依葫画瓢,而贵在神似。 南公辙承认模仿之功,言:“自古好学,莫如杨雄,而其作太玄拟周 易,作 法言拟( 论语。”( 与沈稚教象奎书) 3 2 然其又言:“且念少时妄 欲效太史韩欧之法者,率不免画葫蹈袭近所作诸编,直从胸中写出,期无某人 某编之迹。 ( 文稿小引) 3 3 南氏以上所言,决定其创作追求似与不似之间,即神似。最终其文表现出了 醇正自然、平易晓畅之风,这种文风尤其反映在其所撰人物传记上,如崔七七 ( 北) 传,真实记载了朝鲜一位传奇画家:“崔北七七者,世不知其族系贯县, 破名为字。工画,眇一目嗜酒喜出游,入九龙渊,乐之甚,饮剧醉,或哭或笑 已又叫号曰:天下名人崔北,当死于天下名山遂翻身跃至渊。旁有救者,。得 不坠。气喘而卧,忽起划然长啸,响动林木间,椟鹘皆磔磔飞去七七饮酒,常 一e l 五六升。市中诸沽儿携壶至,七七辄倾其家书卷,尽与取之。资益穷,遂客 游西京莱府卖画人有求为山水,画山不画水,人怪诘之,七七掷笔曰:纸以 外皆水也画得意而得钱少,七七辄怒骂裂其幅不留。或不得意而过输其直, 则呵呵笑,拳其人,出门复指而笑曰:彼竖子不知价七七性亢傲不循人,一 日与西平公子围棋赌百金七七方胜,而西平请易一子,七七遽散黑白,敛手坐 日:棋本于戏,若易已,则终岁不能了一局矣后不复与西平棋 3 4 又如 权应铢传,写一位与李如松戮力抗倭之民族英雄:“权应铢字仲平,安东人也, 为人倜傥有奇气,常喜读兵书昭敬王( 宣祖) 2 5 年,倭陷东莱,进攻蔚山 加 o o o 页。页页页 m 页 踮 第第第第第注注注注注上上上上上同同同同同 m h 挖 硌 m 二、南公辙著述及其文风 兵使李珏弃印符逃应铢闻之恸哭,遂与其弟应平及乡人李蕴秀谋收县中壮士, 得精兵百余人当是时,诸道仗节之臣,望风奔溃,无一人御贼者及贼下蔚山, 还攻永川永川无守,遂乘胜进击应铢士卒新合,器无坚完,徒以意气相感激。 遂进与贼遇,一战大破之遂书其旗日:倡议精勇军列郡义士郑大任等, 各以其兵来属,应铢由是军声大振于是应铢召诸将涕泣,下令军中日:方今 主上在危城之中,社稷之危,朝不虑夕此乃人臣效死之时也尔等尚一心破贼, 贼不破,毋归见尔父母妻子众皆泣日:诺又下令日:乱言者斩,见贼退 者斩,违令者斩,失伍者斩众皆泣曰:诺 3 5 对崔北( 南与崔交好,常互通书信) 和权应铢之生动描写,从身份、性格看, 使人不禁想起徐渭和辛弃疾。南公辙希望其文“无某人某编之迹”,然亦能从中 体味韩、欧之风韵及史家风采,而此时南文已臻于神似,正如曹江所言。南公辙 一生为臣、为文均力追欧阳修。欧乃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之文坛领袖, 诗文创作和学术著述皆成就卓著;其又为一代名臣,政治上声望显赫,欧以此双 重身份入主文坛。欧之此种人生历程,亦为南氏心仪之选,在谈及南之文章、学 术时,郑元容言:“盖豪杰特达之士,清明恺悌之贤,非淹博多蓄,辅以学术, 则虽置身宰辅,无以成弥纶经世之大业欧公之言曰:吾致位两府者,非以文 章而润身也? 公其庶几乎此欤? ( 领议政文献南公公辙墓志铭) 欧阳修致 力于光大韩愈古文精神,主张道与文之统一,开一代简洁流畅、平易自然、醇正 典雅之文风。我们不难于南公辙之作中洞视此种文风。郑元容亦如此评价:“( 南 公辙) 酷好欧阳子,以其醇正典雅,性相近也公于文天才有余,雍容俯仰,不 大声色,而不诡不陋自成机杼鬯舒纡裕,行止中度,溪涧曲折之纹,敦彝苍黝 之气,非修辞者所可跤也。”( 领议政文献南公公辙墓志铭) 弱同上注,第2 5 0 - - 2 5 1 页。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南公辙之思想研究 ( 一) 南公辙儒家思想之特殊表现 早在春秋时期,朝鲜已进入孔子视野。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 陋,如之何?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何晏集解引马融日:“九夷, 东方之夷有九种。 3 6 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 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3 7 南公辙在南氏谱图序中亦引用 此典:“公( 南敏) 本中国人,去而居朝鲜,世或疑之,今不可不辩昔孔子圣 人也,欲居九夷;当天宝之间天下大乱,公亦有孔子之意欤? 3 8 由此可见, “九夷”指“东夷”,包括古朝鲜。也正是从那时起,朝鲜与中国儒家思想结下 不解之缘。朝鲜李朝之时,更是独奉儒为大宗。 南公辙作为首辅重臣,一般文人士大夫所秉持之忠孝节义思想自不必赘言。 值得考察的是,南公辙儒家思想之特殊表现: 1 尚常不尚奇 南公辙说:“君子之道,责常而不尚奇,中庸之道,独非圣贤日用常行之事 乎? 其致意于中和,而斥行怪之事。”( 答赵国珍镇球) 3 9 又言:“故诗之 为教,( ( 书) 之为法,易之为变,皆假之文章,以传其道而已,今以为高远不 足为,而尚奇僻以为文者,皆道之罪人也。”( 与成校理大中论文章书) 4 0 南公 辙一生坚决维护“道之纯正,崇尚中和、中正,有甚于中国文人( 中国文人常 于政治上不得志之时,参禅修道,寄情方外,如李白、苏轼、石涛、朱耷等等不 一而足。) 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他认为:“小说蛊人心术,与异端无异。 ( 日得 录) 而这种思潮在当时的朝鲜较为普遍。其朴山如南寿墓志铭记录了当时 士林对热河日记之真实评价:“余( 南公辙) 尝从燕岩朴美仲( 朴趾源) 、会 山如( 朴南寿) 碧梧桐亭馆,青庄李懋官( 李德懋) 、贞蕤朴次修( 朴齐家) 皆 在时夜月明,燕岩曼声读其所著( ( 热河记,懋官、次修环坐听之。山如谓燕 岩日:先生文章虽工,好稗官奇书,恐自此古文不兴燕岩醉日:汝何知? 靳何晏论语集解 m 十三经注疏,第3 6 册,北京:中华书局,1 9 5 7 :2 0 5 ”又,一日玄菟,- - d 乐浪,三日高丽,四日满饰,五日凫臾,六日索家,七日东屠,八日 倭人,九日天鄙。见范晔后汉书 m 卷8 5 北京:中华书局,1 9 7 3 :2 8 0 7 弼南公辙金陵集 韩 韩国文集丛刊 m 首尔:韩国景仁文化社,1 9 9 0 :4 7 2 8 同上注,第1 8 2 页。 椰同上注,第1 7 1 页 1 2 三、南公辙之思想研究 复读如故山如时亦醉,欲执座旁烛焚其稿,余急挽而止燕岩怒,遂回身卧不 起于是懋官画蜘蛛一幅( 李德懋擅画蜘蛛) ,次修就屏风草书,作饮中八仙 歌余称书画极妙,燕岩宜有一跋为三绝,欲以解其意。而燕岩愈怒愈不起 天且曙,燕岩既醒,忽整衣跪坐日:山如来前,吾穷于世久矣,欲借文章,一 泻出不平之气,恣其游戏尔,岂乐为哉? 山如元平( 南公辙) ,俱少年,美姿 质,为丈慎勿学吾,以兴起正学为己任吾当为诸君受罚引一酌复饮,叉劝 懋官、次修饮遂大醉欢呼余以是叹燕岩有虚己之量,而益知山如议论之正也。 4 1 从这则珍贵材料,可洞见几位朝鲜文人之真实性格,亦可得知,在当时,热 河日记竞被当作稗官奇书,士大夫心目中之所崇尚依然是用以传道之“古文、 “正学 ,南公辙亦不例外。我们已知,热河日记是朴趾源于清乾隆年间随使 节访华时所作,此书记录了从鸭绿江经辽东至北京到热河,四千多里路之行程。 全书以通畅优美之汉字写成,以日记、随笔、,政论等多种体裁,按照时间顺序, 详备记录其与各界人士之交流,描绘出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各个层面之风貌。此 书无论在文体上还是在思想上,均有创新意识,就其前者,日记体使史学价值与 文学价值争辉;就其后者,本书字里行间闪耀着北学思想之启蒙精神,价值极高。 2 对于儒者界定之严格,竞导致荀子等人被排斥于儒家之外 南公辙尝言:“六经,正气也。老、庄、韩非、邹衍、列御寇诸子,虽有气 而皆邪气也。”( 与金国器载琏论文书) 4 2 其所以持此观点,因为南公辙认为: “昔老子欲死圣人,庄周讥毁孔子,荀卿言性恶。”( 与朴山如南寿) 4 3 当时很 多文人对伯夷之义举持肯定态度,南公辙却不然,他说:“伯夷之清,柳下惠之 和,皆得一偏,不可与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先进事迹演讲稿青春
- 电路分析中零状态响应教案(2025-2026学年)
-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蔬菜汤教案附教学反思(2025-2026学年)
- 双拥药房协议书
- 2025-2030中国药物筛选技术路线比较及最优方案选择研究
- 2026年中国手机应用软件开发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垃圾分类处理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
- 2026年中国三七草属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软件技术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县级体育馆滑板运动市场营销人员考核方案
- 膀胱穿刺造瘘术课件
- 村干部安全生产培训资料课件
- 创新创业计划书(33篇)
- 剪刀车安全操作要求培训课件
- 2025年上半年民族宗教事务局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 2025年高考(四川卷)化学真题(学生版+解析版)
- 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指导课程方案
- 2025年山西省建设工程专业高级职称评审考试(建筑经济)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专业基础·环境与人员保护)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黄金抵押合同范本(2025版)
- 物业咨询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