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包世臣书学思想及其书法教育理念探微.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包世臣书学思想及其书法教育理念探微.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包世臣书学思想及其书法教育理念探微.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包世臣书学思想及其书法教育理念探微.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包世臣书学思想及其书法教育理念探微.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提要 包世臣是清代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书法教育家。 在清朝乾、嘉之际,金石学和考据学得到极大发展,碑派书法也随之蓬勃发展。 包世臣艺舟双楫一书为推动碑派书法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在此书中主要 围绕书法技法详细阐述了自己的书学思想,从执笔运锋到结字、章法和墨法均有 详解。力求从最微观的层次去关注书法艺术的学习,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因而其 艺舟双楫一书一出,天下学书者争相购买抄传,很快形成了一股北碑热。也 基于这种原因,包世臣借助其系统详实的技法体系探索出一条具有包氏特色的书 法教学之路。 包世臣不仅建立了自己的书学思想体系,他一生还致力于推广这种书学思 想。然而包世臣本人在书法实践上的缺陷性让后世的学者对其所宣扬的书学思想 大都持有怀疑态度,甚至认为他有言过其实之嫌。本文通过对包世臣书学思想以 及技法理论的渊源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若单从书法实践水平上来 讲,包世臣算不上一个优秀的书法家,但是若从其对学生的引导与开启层面上讲, 包世臣无疑是一位优秀的书法教育家。他从自己的亲身实践中去总结学习书法的 方法和途径,进而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传授于弟子,形成了以其为中心的“包派 , 在清朝中后期书坛上聒噪一时,对后世书学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当然包世 臣也有其不尽人意的一面,如技法论的偏激与缺憾、对于碑学与帖学矛盾的思想 等,这些在本文均有论述。 关键词:包世臣书学书法技法书法教育 a b s t r a c t b a os h ic h e ni sac a l l i g r a p h e r ,c a l l i g r a p h yt h e o r i s t ,i sa l s oa n o u t s t a n d i n gc a l l i g r a p h ye d u c a t o ro fq i n gd y n a s t yi nc h i n a d u r i n gt h et i m e o fq i a n l o n ga n dj i a q i n ge m p e r o ri nt h eq i n gd y n a s t y ,e p i g r a p h ya n dt e x t u a l r e s e a r c hh a v eag r e a t l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c l i m a xo fi n s c r i p t i o n c a l l i g r a p h ya l s oc a m ei n t ob e i n g o n eo fb a os h ic h e n sw o r k s ,”y iz h o u s h u a n g3 i ”,h a sm a d eg r e a tc o n t r i b u t i o nt op r o m o t e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i n s c r i p t i o nc a l l i g r a p h y i nh i sb o o k ,h em a i n l yf o c u s e do nc a l l i g r a p h y t e c h n i q u e sa n de l a b o r a t e dh i sc a l l i g r a p h ys t u d yi d e a s ,f r o mh o l da n du s e b r u s h ,b u i l ds t r o k e ,a r to fc o m p o s i t i o nt om e t h o do fu s i n gi n k h i s t h e o r yo ft e c h n i q u e s ,k e e pa t t e n t i o nt ol e a r n i n gt h ea r to fc a l l i g r a p h y f r o mt h em i c r o l e v e l ,w i t hs t r o n go p e r a b i l i t y t h e r e f o r e ,t h i sb o o kw e r e b o u g h ta n dc o p i e dw h e ni tc o m e so u t ,a n df o r m e daf e v e ro fi n s c r i p t i o n i nt h en o r t ho fc h i n a f o rt h isr e a s o n ,t h r o u g hit si n f o r m a t i v et e c h n i q u e s s y s t e m ,h ee s t a b l i s h e da b a o s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c a l l i g r a p h yt e a c h i n g m e t h o d b a os h ic h e nn o to n l ys e tu ph i so w ni d e o l o g yo ft h ec a l l i g r a p h y t h o u g h t ,h ea l s oc o m m i t t e dt ot h ep r o m o t i o no fs u c ht h i n k i n g h o w e v e r , o w i n gt ot h ep r a c t ic et h o u g h to fc a l1i g r a p h yt h a th eh a sb e e np r o m o t e d e x i s ts h o r t c o m i n g s ,i th a v e b e e nd o u b t e db ys o m es c h o l a r so f f u t u r e g e n e r a t i o n s h ee v e nb e e ns u s p e c t e dt h a th eh a de x a g g e r a t e d b a s e do nt h e a n a l y s i so ft h eo r i g i n a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c a l1i g r a p h yt h o u g h ta n d t e c h n i q u e st h e o r y ,b a o s h i c h e nn o tr e a ll yag o o dc a l li g r a p h e ro nt h e p r a c t i c el e v e l ,b u ti fo nt h el e v e lo fs t u d e n ti n s p i r a t i o nw i t hg u i d a n c e s e n s e ,h ei sa no u t s t a n d i n ge d u c a t o ri nc h i n e s ec a l l i g r a p h y f r o mh i s p e r s o n a lc a l l i g r a p h ys t u d ya n dp r a c t i c e ,h es u m m a r i z e dt h ew a y sa n d m e t h o d so fl e a r n i n ga n d p r a c t i c ec a l l i g r a p h y a n dt e a c h e dh i so w n e x p e r i e n c e st oh i sd i s c i p l e s i nt h ef o l l o w i n gt i m e ,t h es c h o o lo f b a o f o r m e d i tv e r yp o p u l a ri nt h el a t eq i n gd y n a s t ya n dh a sa l s oh a dam o r e f a r r e a c h i n gi m p li c a t i o n st ot h ef u t u r eg e n e r a t i o n s n oo n ei sp e r f e c t , b a os h ic h e nh a s h i sd e f e c t ,s u c ha st h ee x t r e m ea n dr e g r e to ft e c h n i q u e s , 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si d e ab e t w e e ni n s c r i p t i o ns t u d ya n dn o t es t u d y ,a n ds oo n , k e yw o r d s : b a o s h i c h e nc a lli g r a p h ys t u d yc a lli g r a p h yt e c h n i q u e s c a l l i g r a p h ye d u c a t i o n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 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 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 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 中做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名:铋函吼矿晦铜 、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 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 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盈利 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 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 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 定。 导师签名 日期: q 月 绪论 包世臣是清代碑学中兴之际的一位中坚人物,其著作 ,北京中国书店1 9 8 4 年影印世界书局本 4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p 4 1 上海,上海书俩出版社1 9 8 1 年 5 清道人书法津粱序,见王大错编书法津梁,民国十七年( 1 9 2 8 ) 上海中一书局石印本 张宗样书学源流论,见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p 8 8 9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2 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 “他的艺舟双楫中有述书上、中、下三篇,他自己的学程,在上篇 中说得很详细可是他生平喜大言,如云汪中述书稿子经其手定,不是太不 自量了吗? 我们单读他的论书的文章,想象到他的作品方面去,一定以为至高无 上的了,其实哪里见得! 嚣1 祝嘉艺舟双楫疏证引言: “包世臣是清代碑学开山之祖,他与嘉庆七年二十八岁的时候,认识碑学祖 师邓石如,受邓氏的影响,研究碑学,前后又结识当时不少书家,相与讨论,写 成艺舟双楫的论书一、论书二,碑学的兴盛,他是有很大的功劳的, 称他做被学开山之祖,是很恰当的嚣2 钟明善i :中国书法简史: “包世臣凭心而论,他写北碑,还很老实,行书也写的不错同时代的 何绍基在所藏( 张黑女墓志题跋中说:。- - y 余以横平竖直四字绳之,知其于 北碑未得其髓也”何绍基也贬得太不客气了其实包世臣写北碑还是不坏的 其行楷书还是有自己面目的 “包世臣自己的字虽不十分出色,但学他书法的吴让之、赵之谦,学他执笔 的沈增植却大有书名可否这样认为:包慎伯是优秀的书法教育家,而不是天才 的书法家靠3 姜澄清中国书法思想史: “包世臣力颂北碑,举凡笔法、结体,研究很深,颇有心得处于清 中叶,帖学之势仍盛,包世臣以董,赵为目标,大力攻击,可谓深谙擒贼当擒王 之妙了”。 姜寿田中国书法理论史: “在包世臣的思想结构中,对碑学技法理论的阐扬只构成反对帖学的一个手 段,其最终目的是以碑学全面取代帖学正是由于包世臣碑学技法理论的建 i 沙孟海 p 1 2 0 - 1 2 1 ,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 9 8 4 年 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 p 1 9 1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 9 9 9 年 3 立,才使碑学获得了结构的真实,并为碑学最终瓦解取代帖学奠定了基础靠1 从以上各家研究情况来看,除了当代钟明善先生指出了包世臣在书法教育方 面的杰出才能,其他各家均在围绕包世臣自身的得失而言论,即便是钟明善指出 了包世臣在书法教育方面的才能,然而其句中“是否 一词又显示出钟对他这一 言论的信心不足。在当代书法教育蓬勃发展的情景之下,我们不能再对历史上优 秀的和典型的书法教育方法继续漠然下去,必须立足于当代,深入剖析史料,从 古人的理论与教育实践中抽炼出符合当今书法教育的方法来,从而真正做到以古 为师,以古为鉴,借吉开今 二、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发展现状概述 当代书法教育发端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1 9 5 7 年浙江美术学院( 1 9 9 4 年改 名为中国美术学院) 在国画系开设书法篆刻课程为标志,从此当代中国高等书法 教育走上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文革期问甚至一度中断。从1 9 7 7 年开始,当代 高等书法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也逐步建立起高、中、低三级梯形教育的 培养体系。新世纪伊始,伴随着中国高校扩招的春风,高等书法教育获得了空前 发展,截至2 0 0 7 年,全国开设书法专业本科教育的约有3 6 家,丌设书法专业硕 士教育的约有1 8 家,开设书法专业博士教育的约有6 家,以本科院校为例,笔 者进行了如下统计: 艺术类院校: 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鲁迅美术学院、天津美术 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山东艺术 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书法类院校: 兰亭书法艺术学院 综合类大学: 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南大学、聊城 大学、三峡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师范类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 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湛江师范学院、大庆师范学院、太原师范 学院、临沂师范学院、鞍山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学院、淮阴师范学院 根据以上统计可以看出,现如今,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在教学规模上取得了 1 姜寿田中国书法理论史) p 1 7 1 ,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 0 0 4 年 4 让人欣慰的成绩,但是从长远来看,当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发展并不能让人满意。 从地区分布的不均到教材建设的肤浅浮泛、从学术研究的稚嫩到教育方法的落 后,特别是开设书法专业的院校在教育思想上的冲突与固守,加之部分高校脱离 当地实际,不注重人才供需关系,不注重生源个体差异性,盲目上马书法专业, 以单一模式展开教学,使得当代高等书法教育逐渐迷失了方向。、 丛文俊在其论书法研究与学科建设中就说到o “目前的高等书法教育 大都不具有完整的教学体系,在某些方面还没走上正轨,如资料严重缺乏,教学 条件较差,授课、实践、指导论文所需要的学术规范尚未建立等等。”1 在这一背景下,对包世臣书法教育思想进行研究,以期对当代高等书法教 育给予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不但是必要的,而且也是紧迫的,这也是笔者进行研 究的初衷所在。 1 论书法研究与学科建设 ,丛文俊,书法杂志2 0 0 5 年第三期 5 1 包世臣的生平与学术 1 1 包世臣的人生经历 包世臣( 1 7 7 卜1 8 5 5 ) ,字慎伯,号倦翁、倦游阁外史、江东布衣、自门 外史等。安徽泾县人,因泾县古称安吴,故时人称包世臣为包安吴。包世臣 生于安徽泾县震山乡一个贫寒之家,父亲包郡学,懂诗书,以文学见长,在 家乡传授童蒙以维持生计,由于生性耿直,致使怀才不遇,家境贫寒。 虽然童年时代的包世臣生活非常贫困,但是其父亲却具有远见之明,在 包世臣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对他进行教育。据包世臣自述,5 岁时就被父亲包 郡学府君抱于膝上授以旬读,同时开始习字。7 岁时开始接触 孟子、大 学、中庸等书,其天资聪颖且善于思考,深得其父喜爱,8 岁时其父便 携他至白门( 今江苏南京) 读书,此后一直辗转于南京和泾县之间,直至包 世臣1 8 岁那年因父亲患病回归故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包世臣在 ,包世臣全集齐民叫说卷六) p 3 5 3 ,黄山书社1 9 9 7 年 6 荒、河、漕、盐诸巨政,无不屈节咨询,世臣亦慷慨言之一。1 多年出游以及 幕僚生涯使得包世臣结交了社会各阶层人士,其中善书者有钱伯垌、邓石如、 伊秉绶、黄小仲、朱昂之、王良士、吴育等,包世臣与之相互切磋书法,书 艺大进,为形成自己独特的书学思想和书法教学方法奠定了基础。 道光十五年( 1 8 3 5 ) ,年已6 1 岁的包世臣再次入京参加会试,终于值大 挑,以一等掣分江西,然当年其母查氏离世,包世臣在家守丧三年,至道光 十八年( 1 8 3 8 ) 始赴江西新喻任知县一职。包氏在江西新喻任职期间,为官 清正廉明,不谙世故,终以处理漕务遭人陷害,在任未满一年就被抚学两院 弹劾免职。经历此事之后,包世臣渐渐淡泊其仕途抱负而趋于归隐。道光二 十二年( 1 8 4 2 ) ,6 8 岁的包世臣回到了江宁( 今江苏南京) ,定居于鸡笼山筹 市故居,同时将斋号改为白门倦游阁,过起了卖文鬻字的生活。咸丰三年 ( 1 8 5 3 )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洪秀全将包世臣尊为“三老一之一,咸丰五年 ( 1 8 5 5 ) ,包世臣结束了充满坎坷的一生,卒于江宁,时年8 1 岁。 1 2 包世臣的学术与著述 包世臣一生接触的学术较为广泛,从农业、盐务、河工、漕运、银荒、 兵事到文艺等都有涉猎。包世臣主张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虽然一生大部分 的时间作为布衣,但时刻不忘对国计民生的深切关注,其在i :再与杨季子书 中说道: “世臣生乾隆中,比及成童,见百为废弛,贿赂公行,吏治污而民气郁, 殆将有变,思所以禁暴除乱,于是学兵家又见民生日蹙,一被水旱,则道 瑾相望,思所以劝本厚生,于是学农家又见齐民跬步即陷非辜,奸民趋死如 骛而常得自全,思所以饬邪禁非,于是学法家一2 道光二十四年( 1 8 4 4 ) ,包世臣赴安徽旌德谭氏讲席,当年他将著述整理 汇总编成管情三义、齐民四术、中衢一勺、艺舟双楫,总称:安吴 四种。除此之外,包世臣还著有小倦游阁集和:说储。 管情三义是包世臣的诗、词、赋的合集。共八卷,其中赋三卷、诗三卷、 词一卷、 浊泉编一卷。关于此书由来据包世臣自序道: 1 清史稿文苑三包世臣传4 4 册,卷4 8 6 ,p 1 3 4 1 7 2 包世臣再i j 杨季子书,包世臣拿集艺舟双楫 p 2 6 4 ,黄山书社1 9 9 3 年 7 “记有之,礼乐之设,管乎人情盖礼以管身,乐以管心,然则管情之用, 乐为尤至矣自汉氏以来,先王之礼荡然,近世仪文尤为简略以至简至略 之礼,而行者则以为谄,受者则以为骄,故君子欲自管其情,唯乐而已乐 之声容,其亡尤甚于礼,则义则存诗赋者诗之流,词者诗之馀,皆诗也 诗有六义,而取其三者,谓赋也风也兴也赋成其事,兴喻其志,风感其言。 1 齐民四术收录的是包世臣论述农、礼、刑、兵的著作,共十二卷,分 为农三卷、礼三卷、刑二卷、兵四卷。“四术者,农以养之,礼以教之,不率 则有刑,刑之大则为兵。一2 包世臣平生所论河、漕、盐三事的篇什多收录在l :中衢一勺中,分为 三卷、附录四卷从小就接受教育的包世臣秉承了儒家“修齐治平 的思想, 青年时代读顾炎武著作又促使他将“治国平天下一为己任,他所进行的研究 多与社会现实问题密切相关,“河、漕、盐三事,非天下之大政也,又非政之 难举者也,而人人以为大,人人以为难一,3 为此包世臣对于河、盐、漕三事 非常关注,常常向有司上书提出自己的建议,其中以关于对治理河道的建议 居多,其观点见地多实际可行,但是不少措施未被有司采用,实为憾事。 艺舟双楫是包世臣关于文艺方面的论述研究,分为论文和论书两个大 部分,计九卷,其中论文四卷、论书二卷、附录三卷。其中论书部分收录了 包世臣学书历程、书法见闻、书艺见解以及与书法有关的题跋和往来手札 本文将着重对艺舟双楫中论书部分进行研究。 2 包世臣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及其书学思想渊源 2 1 清代的复古思潮与碑学兴起 文艺的发展似乎都遵循一个规律,大凡当代的文艺者多是对过去朝代的文艺 怀有一种憧憬,这种憧憬在现实中往往表现为复古情结。以书法艺术为例,从唐 朝以降直至明代,书法家们大多对魏晋二王书风始终抱有一种项礼膜拜的姿态, 干百年来,他们一直致力于对二王笔法系统的练习和捍卫,虽然唐宋元明各个朝 代的书法家也创造出带有鲜明时代特点的书风,如唐代尚法、宋代尚意、元代尚 1 t 亘l ! t g i 管情三义序言 ,包世臣全集管情三义 p 3 黄山书社1 9 9 3 年 2 包世臣安吴网种总目序 ,包世龋令集p l ,黄d j - 1 4 社1 9 9 3 年 包世臣中衢一勺序言,包世臣全集中衢一勺p l ,黄山书社1 9 9 3 年 8 态,但各书法家在形成自己艺术风格的同时也深感二王技法的高不可攀,由此也 造成二王书法神圣的历史地位,即便是提倡复古,都旨在找回“二王 的核心价 值体系,重温二王经典之梦,这段时间书法艺术沿循帖学一系不断发展,直至清 代情况才有所改变。清代书法也提倡复古,但是清代的复古不同予以往任何一个 朝代。由于受西方思想影响,加之明术心学对士人思想的解放已经给予了必要的 洗礼,清代的复古思想开始跨越对二王经典的崇拜,转而对被世人遗忘多年的碑 刻书法艺术的垂青,具有很强解放性和开拓性。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对 清代的复古作了很好的总结,甚至提出了以复古为解放的几个步骤,他的这一总 结也同样适用于清代的书法艺术。 “第一步,复宋之古,对于王学而得解放第二步,复汉唐之古,对程朱而 得解放第三步,复西汉之古,对于许郑而得解放第四步,复先秦之古,对于 一切传注而得解放夫既已复先秦之古,则非至对于孔孟而得解放焉不止矣- 1 受学术界复古思潮影响,清代书法界的复古也表现出强烈的解放意识,从对 帖学的顶礼膜拜,到超越帖学另辟蹊径关注碑学,这不但是一种复古,更是对自 唐以来书学思想的反叛和破除。 阮元在南北书法论中说道:“书法迁变,流派混淆,非溯其源,曷返于 古? 竹2 一 阮元这句话的意义绝非仅仅是否定了以往朝代的书法复古,其更具有一种号 召力和先导力阮元提倡碑学,这里所说的溯源,乃是指碑派书法的源头,这源 头自然要比二王来的久远,“返古一便是跨越二王继续往上找寻,找出“碑学古 法”清代书法以碑学古法为复古对象的思想出现绝非偶然,乃是与清代早中期 整个社会文艺思潮密不可分。除上文提到的清代学术界复古思潮的影响外,清代 经学对书法复古思潮的影响可谓关乎甚大。清代经学家注重考据,以实事求是的 精神对古代经书进行考证和注疏,籍此机会金石学与文字学得到了长足发展,而 金石学与文字学的兴起又有力地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在经学家顾炎武等人的 倡导下,很多学者为了考订经书上的讹误纷纷参与了访碑运动,长期以来荒置于 穷乡僻壤和深山野林中的大量碑刻被发现和摹拓,进而得到研究和流传,人们除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p 7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8 年 2 历代书法论文选p 6 2 9 上海书画出版社1 9 7 9 年 9 了关注碑刻上文字内容的同时,对碑刻上的书法渐渐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清代 著名书法家傅山与顾炎武等经学家关系密切,受之影响也热衷于访碑探碣,客观 上使得傅山接受了二王书法体系之外的另一书法体系碑刻书法体系,从而促 使了傅山书学思想发生了转变,他“四宁四毋”观点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 标志了碑学思想在书法界的萌芽。郑簋是傅山稍后的书法家,其人有金石癖,寻 访古碑刻之余,将碑版引入书法,以汉碑为主要取法对象,并参以篆意草法,创 造出一种迥异前人的书法艺术风格,成为清代第一位成功的碑派书法家。此外, 经学家朱彝尊酷爱钟鼎古器,但凡古器皿物、碑版砖铭皆竭力搜集,并著有曝 书亭金石文字跋尾,其书法因他的金石爱好而受到影响,多带有金石趣味,以 隶书成就最高。扬州八怪中的金农精于金石鉴赏,所作隶书已绝去帖学痕迹,线 条浑厚如同刷出,一时有“漆书一之称。其诗句中“耻向书家作奴婢,华山片石 是吾师 一句不仅表明了他与帖学决裂的决心,同时也向世人发起了反叛帖学的 号角。在金农稍后阮元著有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对北碑大为赞扬, 从理论上为清初碑学兴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 2 包世臣书学理论与书法实践的渊源 真正确立清朝中期碑派书法与帖派书法相抗衡之地位的,一般来说应归功于 阮元在理论上的开创作用。阮元( 1 7 6 4 - - 1 8 4 9 ) ,初字梁伯,号云台,江苏扬州 人。乾隆五十四年( 1 7 8 9 ) 进士,官至浙江、河南、江西巡抚,湖广、两广、云 贵总督,兵部、礼部、户部、工部侍郎,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少保,归隐后又晋 加太傅衔,卒谥文达。阮元位居高官,精于文艺理论研究,清史稿称其“身 历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海内学者奉为山斗焉一1 阮元先后撰 成书法理论著作南北书派论和 北碑南帖论,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碑派书 法和帖派书法的演变源流,并且在顺应时代潮流的情况下,进一步确立了汉碑的 正统地位笔者在上文已经提及,早在清初,汉碑的质朴之美就引起了少数热衷 于金石碑版研究的经学家和书法家的重视,他们身体力行,将碑版引入书法,潜 心临习汉碑,使得隶书创作渐成风尚。阮元则从史学角度系统分析了隶书的正统 地位,虽然其对隶书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错误( 这一点在后世研究阮元的学者中已 经达成共识,在此兹不赘述) ,但是这一论断的提出,为清朝中期的隶书创作提 1 清史稿阮元传,二十五史清史稿卷三百六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3 年 1 0 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同时也为碑派书法的发展准备了必要条件。 在确立汉碑正统地位的基础上,阮元又把审美目光聚焦在北碑上,方正道劲、 方正劲挺、格法劲正等一系列审美因素被阮元从北朝碑刻书法中发掘出来,细观 这些词汇,我们可用两个字来概括阮元心中的北碑之美,即“方一和“劲 。帖 学书法发展至清代,早已变得柔媚无力,而碑刻书法中的“方疗和“劲”正是补 救帖学这一弊病的根本所在为了对碑派书法进行正名,阮元将欧阳询、褚遂良 等书法大家列为北朝书法的代表人物,这样以来不但从审美上提炼出北碑书法之 美,而且从师承关系和世人接受心理上确立了北碑书法的地位。阮元撰写 见历代书法论文选p 6 3 4 ,上海,上海书画l i l 版社1 9 7 9 年 真行 1 l2 正书 11 稿书 l l 如上表所述,在诸体书法中,唯有篆、隶得神品二人次,真与分得妙品上二 人次。由此可见,仅从书体而言,包世臣所心仪的是篆书和隶书。篆书和隶书那 种高古的气息以及道劲峻挺的线条,比起明清以来帖学上的妩媚浮华的姿态更能 引起没落封建士人心灵上的共鸣。于是书法中是否有“篆分遗意 也很自然成为 包世臣品评书法品第高低的一个标准。其实,这也正是阮元碑学思想的一个延续, 也可以说是对阮元呼唤“颖敏之士 的一个回应。 前文所述中已提及阮元在确立汉碑正统地位之后有推出北碑,作为后来者的 包世臣对北碑则更为倾心。在他的理论著作中曾多次表现出对北碑书法的赞美之 情。在历下笔谭中包世臣说道: “北碑字有定法,而出之自在,故多变态骨 。北朝人书,落笔峻而结体庄和,行墨涩而取势排宕” “北碑画势甚长,虽短如黍米,细如纤毫,而出入收放、俯仰向背、避就朝 揖之法具备一1 包世臣推崇北碑思想的形成是否和阮元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尚无确凿史料 得以证明,但是二人同处乾嘉文物兴盛之时代,阮元位居高官又主宰当时文风, 其思想和言论为天下学者所熟知乃情理中事。包世臣以布衣身份游走于公卿巨贾 之间,遍交海内名士,得以有机会阅读阮元的书学著作也应该不是难事。因此包 世臣碑学思想的形成,多半是受了阮元书学著作的启示。 另外,在包世臣书学思想形成过程中,邓石如是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邓石 如幼年随父习书,后经人介绍到南京梅缪处学习书法达八年之久,期间得见梅氏 所藏的许多金石碑版拓片,对石鼓文、:峄山碑、泰山石刻、开母石阙、 天发神谶碑等皆潜心临习,由此书艺大进,特别以长锋羊毫写篆隶,书法气 势雄浑,线条于流动中见刚毅,于沉稳中见峻挺,一时间名震大江南北,开一代 写碑新风,影响深远。包世臣与邓石如于嘉庆七年秋( 1 8 0 2 ) 在江苏镇江相识相 交,彼此一见如故,纵谈书艺彻夜不休,颇为投机,遂结为忘年之交,以师徒礼 1 历下笔谭见历代二f 5 法论文选上海j 弓画出版社1 9 7 9 年上海 1 2 相待。包世臣于邓石如处得“计白当黑 之法,为其书学思想的确立找到了最好 的诠释。其在 述书上中记叙道: “是年,( 按1 8 0 2 年) 受法于怀宁邓石如,日:“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 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以其说验六朝人书,则悉合”1 邓氏此说是否在论述魏碑的结体和美学特征,尚无定论,但是邓氏书法五体 皆善,楷书从欧体出而雄浑胜欧,转折处加以顿笔提按动作,字画之间留白均有 规法,与后世写北碑者的楷书颇为相似,应当说对北碑还是有一定理解的。即便 是邓氏此说不为论北碑,或为论篆隶,或为论印章,在此姑且不细究,但是包世 臣因此说而受到的启发却不能等闲视之。包世臣以其说来检验六朝碑版书,为碑 刻书法的结体空间体系找到了极好的表达语汇,也为包世臣书学思想的形成找到 了现实支撑。 虽然包世臣本人接触了很多书学名家,相互之间切磋技艺,但是包世臣一生 在书法实践上取得的成就并不高。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包世臣以一位书法教育家的 身份游走于书坛,并且在其努力之下,形成了以他为中心的“包派一,引领了一 时书风,究其原因乃是包世臣围绕书法技法而构建了一整套独特的书学教育体 系。 , 3 包世臣的书学教育体系书法技法论 包世臣论书,首讲法。艺舟双楫一述书下云:“书艺始于指法,终于行间一, 又云:“然聚字成篇,积画成字,故画有八法 包氏所谓法,包括笔法、结字、 章法和墨法。关于笔法,在前人论书之述中比比皆是,但多是晦涩难懂抑或故弄 玄虚,若非口传面授,常令后学者茫然不知所从。包世臣论笔法乃是从最微观的 层次去关注书法艺术的学习,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因而其l :艺舟双楫一书一出, 天下学书者争相购买抄传,很快形成了一股北碑热。也基于这种原因,包世臣借 助其系统详实的技法体系探索出一条具有包氏特色的书法教学之路 3 i笔法论 3 1 1笔法论中的执笔论 包世臣特别注重讲述笔法,在这方面也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包世臣认为构成 笔法的主要因素有执笔和用笔两个方面。包世臣年少的时候,曾经和其族曾祖包 1 包世臣述书上: ,包世臣全集艺舟双楫卷五p 3 6 8 黄山书社1 9 9 3 年 槐学习笔法,包槐授给他i :书法通解四册,于是他“遂仿其所图提肘拨镫七子 之势,。这罩所说的“提肘拨镫七子之势 就是在讲执笔。这也是包世臣初次接 触到执笔法。虽然他学习起来很用功,“诵读时不问,寝则植指以画席,一1 但是 笔终稚钝。这种执笔法并没有使他实现学书成名的愿望。后来在客扬州时遇到黄 乙生小仲,从小仲处又得新的执笔方法。 他在:述书上中载小仲言日:“其要在执笔:食指须高钩,大指加食指中 指之间,使食指如鹅头昂曲者,中指内钩,小指贴名指外拒,如鹅之两掌拔水 者大令亦云飞乌以爪画地此最善状指势已是故执笔欲其近,布指欲其疏, 吾子其秘之” 包世臣学习了小仲的执笔法,两年后渐熟于心。他对小仲的执笔法重新作了 一番论述:“今小仲之法,引食指加大指之上,置管于食指中节之端,以上节斜 钩之;大指以指尖对中指中节拒之,则管当食指节湾,安如置床;大指之骨外突, 抑管以向右,食指之骨横逼,挺管以向左,则管定然后中指以尖钩其阳,名指 以爪肉之际距其阴,小指以上节之骨贴名指之端;五指疏布,各尽其力,则形如 握卵,而笔锋始得随指环转如士卒之从旌麾者一2 包世臣在论述执笔时对指法非常关注,他不但引用了东坡的“把笔无定法, 要使虚而宽 3 ( 东坡也强调手指的分布) ,而且又引用了欧阳修的说法,用包世 臣本人的话说便是:。永叔所谓使指运而腕不知殆解此意已。一包世臣认同 欧阳永叔的说法,是因为他觉得永叔的说法与他关于指法的阐述是一致的。至 古之所谓实指掌虚者,谓五指皆贴管为实,其小指实贴名指,空中用力,令到指 端,非紧握之说也。握之太紧,力止在管而不注毫端,其书必抛筋露骨,枯而且 弱。一5 包世臣在自题执笔图中写道:。全身精力到毫端,定气先将两足安悟 入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力齐难。一可见他对指法看得很重。在这里,包世臣过 分强调用指,有些偏颇。过分强调用指,在写小字的时候尚能运用自如,但是在 明清后,无论是横卷或立轴,字径大都较唐宋前大,这时要是过分强调用指势必 历代书法论文选p 6 4 0 ,j :海,l :海书i 硇i f ;版社1 9 7 9 年 j 力代书法论义选p 6 6 4 , :海,f :海书i m i :i | ;版社1 9 7 9 年 历代书法论义选p 3 1 4 ,一卜海,| :海书j 嘶i i ;版 1 9 7 9 年 历代书法论文选p 6 4 5 ,卜海,上海书i 两;i ;版 t1 9 7 9 年 历代书法论文选p 6 4 5 ,上海,上海书画 l ;版社1 9 7 9 年 1 4 会影响到字的气势和气息。换句话说,一味强调用指,在唐宋以前的小手札上尚 能行的通,但是在明清后的巨幅大作中,却难有太大作为,这时再一味强调用指, 便是舍本而逐末。对此,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便对包世臣提出了批评,“慎 伯之论书虽精,其见闻及此,然未尝论及腕平大指横撑之说。想慎伯尚未知之, 故用工至深,而伤婉弱一。现在看包世臣的传世墨迹,正像康有为说得那样,确 实有些婉弱。对于博学而又用功甚勤的包世臣来说,此事着实让人费解。但若仔 细对所流传下来的包世臣的书法作品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其所临的一些 :书谱 作品仔细分析后,这个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包世臣是一位受过二王笔法训练的人, 在他内心深处,二王笔法永远是传统的经典。但是明清以降的刻帖陈陈相因,已 经使学书者无从再去正确地理解和接受二王笔法,所以包世臣想借助部分写碑的 方法去对二王笔法进行改良。帖学因其细腻优美,必须要求较多的指上动作,包 世臣也想把这套帖学中的指法运用到写碑中去,或者说,他在用写碑的方法写帖 时,无法摆脱其内心深处的二王经典,所以他也无法做到忘记手指上那些细小的 动作,对此包世臣本人也有清醒的认识。 在 述书下中记到:“余年廿六而后学,四十而后知,少小恶扎,脱于心 而胶于手,精力既衰,又迫物务,岂望有成”1 在这里,包世臣把自己书法婉弱的原因归于。少小恶札,脱于心而胶于手,修 正是从小学习一些“恶札一( 这里的“恶札一绝非指二王经典,而是指一些误导 学书人的刻帖) ,由于习惯性的用笔用指,已经在他身上产生了一种惯性用笔方 法,虽然刻意去除,但是在临习书谱等二王系统书法时,依然无法摆脱过去 所造成的习惯性用笔。今人祝嘉先生在康有为和他的 中把包 氏书法婉弱的原因归于包氏执笔不紧,并且举了王羲之从王献之背后拔笔的故事 为证据,也不合理。难道祝嘉先生就忘了东坡居士对这个故事的评价了吗? 东坡 云:“然逸少所以重其不可取者,独以其d , j l 子用意精至,猝然掩之,而意未始 不在笔。不然,则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一2 对于包世臣用笔婉弱的原因, 还是康有为说的中肯,他说包氏只强调用指而不用腕,“此诚智者干虑之一失。一 3 包世臣的失误就在于它忽视了一个重要的时代问题,他所处的时代作品尺幅都 历代书法论文选p 6 5 0 ,上海,上海书两 f l 版 t1 9 7 9 年 2 历代书法论文选p 3 1 4 ,上海,上海书i 嚼i i i 版社1 9 7 9 年 3 历代书法论文选p 6 8 0 ,上海,上海书i 画出版社1 9 7 9 年 较大,包世臣本人也多是大条幅流传后世,这种作品的字径一般也很大,强调用 指而忽略用腕,其字必婉弱。对于这一点,对包世臣理论最为服膺的沈曾植从帖 与碑的不同功用加以考察,认为“章程以细密为准,则宜用指。铭石以宏廓为用, 则宜用腕 ,是有一定见地的。若以过分强调用指的笔法去进行碑帖结合的创新, 包世臣的确走进了误区,这也正是笔者在前此之所以说包世臣走的是一条坎坷的 碑帖结合道路的原因所在 3 1 2笔法中的运锋论 包世臣论执笔时,除了不遗余力地阐述指法外,对于握管也有严格的要求。他 依照王良士仲瞿的方法,“使管向左迤后少偃着,取逆势也。盖笔后偃,则虎口 侧向左,腕乃平而覆下如悬,川又说到握管不能太紧,“握之太紧,力止在管而 不注毫端,其书必抛筋露骨,枯而且弱。一2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包世臣的执 笔法是为其运锋服务的执笔法决定了运锋书写的效果,包世臣依据仲瞿之法, 笔管向左倾,行笔时便有涩势,其后刘熙载可能就是由此阐发出一个观点:。唯 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与之争,期不涩而自涩矣。修3 这种涩势效果的 出现也正暗合了包世臣心中的运笔之法,即笔毫平铺纸上,万毫齐力,这样的书 写方法就会使笔画的两边渐燥,产生出纸墨相接处,仿佛有毛的效果。包世臣所 提倡的笔法主要得于吴育( 山子) 和朱昂之( 青立) ,他于吴山子处得运锋,于 朱青立处得运笔。其传吴山子之言日:“吾子书专用笔尖直下,以墨裹峰,不假 力于副毫,自以为藏锋内转,只形薄怯。凡下笔使笔毫平铺纸上,乃四周圆足, 此少温篆法,书家真秘语也。一包世臣认为吴山子的这种运笔方法,与黄乙生 的始艮终乾之说相同,也就是执笔与运锋相辅相成,没有五指齐力,则不能万毫 齐力,没有毛笔管的左迤后少偃,便不能使笔毫平铺纸上写出两边毛涩的效果。 他还举了石工镌字的例子形象地说明了用锋的方法。“石工镌字,画右行者, 其必向左,验而类之,则纸犹石也,笔犹钻也,指犹锤也一5 石工刻字,钻 入石时,必欲右而先左,欲下必先上,这正同于运锋时取逆势。包世臣认为学习 碑刻书法的运锋方法就应当像石工镌字,要求取逆势。他主张:“锋既着纸,即 宜转换;于画下行者,管转向上;画上行者,管转向下;画左行者,管转向右, 历代书法论文选! , 6 4 4 , 历代书法论文选p 6 4 5 , 历代书法论文选p 7 0 1 , 历代书法论文选p 6 4 2 , 历代书法论文选p 6 4 5 , 卜海,上海书画 :版社1 9 7 9 年 t 海,上海书l 画 i ;版社1 9 7 9 年 上海,上海书l 田i i i 版社1 9 7 9 年 上海,上海书l 嘶 l j 版社1 9 7 9 年 上海,上海书j 画出版社1 9 7 9 年 1 6 是以指得势而锋得力。川他又说道:“惟管定而锋转,则逆入平出,而画之八面 无非毫力所达,乃后积画成字,聚字成篇,一2 他的这一主张,不论是汇录前贤的 还是发挥前贤的,在清朝以来所有的碑帖结合书法创作中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 用。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正是包世臣书法技法论中的核心所在。 前文提到,包世臣运锋得于吴山子,运笔得于朱青立朱青立运笔时提倡笔 必断而后起,包世臣对此深有体会,他认为笔断而后起就是无转不折之意,并且 强调写行草时笔多环转,若信笔为之,则转卸皆成偏锋,故须暗中取势换转笔心 也。唐孙过庭谓:“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性情,使转为形 质,一3 可见真草相通。包世臣本人也认为真草同源。他说:“世人知真书之妙在 使转,而不知草书之妙在点画,此草法所为不传也。大令草常一笔环转,如火箸 画厌,不见起止,然精心探玩,其环转处悉具起伏顿挫,皆见点画之势盖 必点画寓使转之中,即性情发形质之内,望其体势,肆逸飘忽,几不复可辨识, 而节节换笔,笔心皆在画中,与真书无异。一在这里,包世臣强调写行草时要 “笔断而后起 ,并且其所举的例子不是别人,正是帖学系统的楷模王献之。由 此可以清楚地看到,包世臣所想做的是将他所总结的笔法运用于帖学上并进行创 新,寻找王献之作为例子,更能够使他的理论深入人心。为了能够更好地说明他 的观点,他还举出“赵孟叛、董其昌打这两位在元明时期帖学上成就最高的前人 作说法。他认为赵、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