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ppt课件_第1页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ppt课件_第2页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ppt课件_第3页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ppt课件_第4页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一轮复习,1,本课教学目标: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方面变化的史实:服饰的变化、饮食结构的变化、住宅的变化;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婚姻风俗的变化、丧葬礼俗的变化以及其他社会风俗的变化。本课的重难点:探究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2,衣,食,住,风俗习惯,3,衣,衣冠的改变往往标识着观念、政治及至社会的变动,视角一:从服饰看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演进,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后,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近代,现代,时期,政治,经济,思想观念,服饰特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受政治生活影响严重,多样化个性化,4,问:1.西装在什么时候传入?何时开始流传开来?2.当时哪些人会穿西服?会在哪些地方首先见到那些穿西服的人呢?3.为何西服会在民国初期流行?4.西服传入对使我国服饰呈现何种特点?,第一阶段:19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男子服饰变迁),5,你知道中山装包含了哪些原理吗?,中山装,6,中山装的造型特征直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过来的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其二,门禁五粒钮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其三,袖口三粒钮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7,思维提升:材料:1950年以后,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开始流行中国式的服装,其中最有名的是中山装、解放服或列宁装,以后又流行所谓毛式短上衣中山装的设计、制作和推广也是辛亥革命的一件大事情。关于中山装设计的特殊含义,前襟四个口袋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前襟五个扣子五权分立。问:材料中山装的设计理念体现出孙中山哪些治国理念?(1分)其设计理念又折射出什么历史现象。(1分)(答案)治国理念:德治、民主平等、分权与制衡。(1分,答出两点即可)历史现象:自身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融与发展。,8,趋势:宽松肥大到称身适体、短袍窄袖,女子服饰的变迁,9,1916年林徽因与表姐妹们的合影。她们身上穿的是北京培华女子中学的校服。,近代中国女子服饰之一,10,五族共和(辛亥革命)之后,全国妇女突然一致采用旗袍,倒不是为了效忠于清朝,提倡复辟运动,而是因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她们初受西方文化的熏陶,醉心于男女平权之说,现在要紧的是,旗袍的作用不外乎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线勾出张爱玲更衣记,依据材料,分析哪些因素导致了近代女子着装的变化?,11,“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怀中紧抱着太上感应篇,坐进30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少妇。那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一双白腿,简直好象没有穿裤子。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茅盾子夜,吴老太爷进上海,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原始史料。虽然夸张,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状况。,12,宋氏家族合影(一九一七年),土洋并存,中西合璧,这一时期服饰总的特点:,13,“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14,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列宁装、连衣裙等苏式服装会受到青睐呢?,15,想一想:20世纪60、70年代的服饰在颜色和样式上呈现怎样的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16,下面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女青年群体流行的服装图片。导致两个时期服饰流行样式变化的枢同的原因是,50年代流行的苏式女装“布拉吉”60年代流行的绿军装A.政治观念的影响B.审美情趣的变化C生活水平的提高D国际潮流的影响,17,第二阶段(建国后)服饰的特征,1、特征:受政治生活的影响,18,皮尔卡丹第一次来中国,19,改革开放后服饰的特点:多元化和多样化,20,中国近代服饰发生变化的一般原因,内:国内社会剧变A政治(政局、政策)B经济发展(生产力提高)C思想文化(思想、审美观念变化)D生产技术进步外:西方习俗的传入,要点总结:,21,总结;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简表,中西合璧土洋并存,简单朴素,政治色彩强烈,个性,大方多样、时尚,等级森严,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食住,22,辛亥革命后,一款中西合璧的新式服装开始在中国社会流行,它最有可能是图中的(),答题技巧1:寻找关健词,23,20世纪初,北京刚刚引进自来水与电力照明的时候,社会上流行着一些传言:“北京新的供水系统是外国人布下的圈套,供应的水是腐败的;电力是外国人的鬼魂,西方人的阴谋。”一些电力事故则被当作这一诡计和幽灵的最好注解而被大肆宣扬。这一现象深刻反映了A中外民族矛盾尖锐对立B百姓排斥先进工业文明C传统生活观念的顽同性D开明与守旧的思想并存,答题技巧2:排除法,确定正确项和干扰项,24,衣,食,住,风俗习惯,25,自主学习,结合学案,整理以下表格,了解近现代的饮食、住房、风俗变迁的史实,26,食:1、西餐是如何进入中国的?2、中西餐烹饪文化的区别?3、西餐为什么在中国传播很慢?4、结合时代特征,50-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饮食有什么特征?,住:1、因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的不同,我国在历史发展中,形成怎么样的民居特点?各举一例2、鸦片战争后,我国的城市住宅出现怎样的变化趋势?3、广大农村的居住条件发生巨大变化会在什么时候?,27,传统中餐到鸦片战争后并存,传统民居(北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