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的困境、原因与解决对策.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ducation the delimma, causes and solu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ers candidate : yu xiaomin major :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supervisor : associate prof. zhu xinzhuo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hubei 430074,p.r.china feb., 2012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 的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 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学位论文属于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i 摘摘 要要 为了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效果,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成效并不明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因素,但高校思政课教 师发展仍然面临很多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思政课教师面临的发展困境与成 因。 本文主要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湖北省 3 所不同层次高校的 10 名思政课教 师进行了深度访谈与课堂观察,考察其在教学、科研、职称晋升、工作待遇与地 位、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等五个方面的现状。调查发现:高校思政课教师上课 普遍都是充满激情的,但是课堂纪律不好,有些学生对思政课存在抵触情绪;思 政课教师科研水平参差不齐,科研压力比较大且存在校际之间的差异;马克思主 义学院教师职称结构并不合理,学校在思政课教师职称晋升方面基本没有优惠政 策;思政课教师的收入偏低,其社会地位、在学校同行中的地位以及在学生中的 地位普遍不如专业课教师;大部分思政课教师的工作压力比较大。通过分析,笔 者发现思政课教师发展存在着双重困境:一是思政课教师深处多层系统之中,在 这不同层次、不同系统中,思政课教师扮演着多种角色,角色之间存在着冲突, 容易造成身份的迷失;二是思政课教师深处个人与国家要求的矛盾之中,所说与 所思不一致,容易导致人格分裂。 针对调查结果,笔者从社会、学校、教师、学科等层面分析了高校思政课教 师发展困境的原因。社会层面主要包括:社会现实与教材内容的冲突阻碍了学生 对教学内容的认同;工具理性主义的盛行造成了思政课教师地位比较低;发展市 场经济与坚守社会主义信念在思政课教师身上存在着矛盾性;国家过分重视“灌 输”的宣传方式使得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存在偏见,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 展。学校层面主要包括学校领导重科研轻教学;全校采用整齐划一的评价与管理 方式没有考虑到思政课教师的特殊性;学校资源配置没有向思政课教师倾斜等都 对思政课教师发展产生了限制。教师个人层面: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对知识 的驾驭程度、心态、个人禀赋以及精力、能力等因素影响了思政课教师的发展。 学科层面包括:学科地位比较低、硕博点泛滥,导致思政课教师学术水平受到质 疑,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不多。 最后笔者提出了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发展的若干建议。加强党的建设,努力 为思政课教师营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学校领导要真正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ii 对思政课教师职称的考核以及评定要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提供更多的资源与条 件来促进思政课教师发展;思政课教师要坚定教育信念和职业理想,不断学习, 提高道德修养,主动实现教师发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学科水平, 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增强思政课教师的学科归属感。 关键词: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高校教师发展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iii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the state has adopted a series of measures, but the effect is not obvious.the key factors that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the i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to build a hig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teachers, the state has developed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b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developing still faces many problems.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and causes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faced . the study has used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examine the status of the five aspects of the teaching, research, job title promotion, the work conditions ,the status, work pressure and job satisfaction ,throngh depth interviews and classroom observation to 10 ideological teachers on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ubei province .the survey found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were generally full of passion, but the discipline in the classroom was poor ,and some students conflicted wit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the teachers had uneven level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large research pressure which we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chools.the structure of teachers titles is irrational in college of marxism , and the schools have little preferential policies in the promotion of the titles .ideological teachers had low-income,and their social status,the status in school counterparts, as well as the status of the students was generally not as good as specialized teachers.mos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had a lot of pressure.through the analysis,i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was in a double dilemma:the first was that ideological teachers was in the depths of the multi-layer system in which they played many different roles ,and there were conflicts which was likely to cause the lost of identity between the roles.the second was that ideological teachers was in the contradiction of personal and national requirements which easily led to schizophrenia because what they said and what they thought was inconsistent.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he author analyzes wh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teacher falls into the dilemma from four levels as the society, the school, the teacher, and the subjects .the societal level include: the conflicts of social reality and teaching materials have hindered the recognition of the students on the teaching content; the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iv prevalence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sm causes the low statu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there is a contradiction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teachers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sticking to the socialist belief ;the prejudice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caused by too much emphasis on indoctrination has hindere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school level include: school leaders attach importance to research and contempt teaching; the schools adopt uniform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that did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teachers;it limi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teachers development because school resource allocation doesnt tilt to them. the teachers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the charisma of teachers, the degree of mastery of knowledge, the attitude, the personal endowment , the energy and the capacity in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ers. subject levels include: the low disciplinary status and the spread of shuobo point lead to the academic standards being questioned and few high-quality academic achievements. finally ,the author proposes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the party and effort to create a goo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school leaders truly focus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ake certain preferential policies to examination and assessment of the titles ,and provide more resources and condi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teach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beliefs in education and career aspirations, enhance the learning,improve their moral training which can active the teachers development;it shoul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discipline level of marxism and strengthen discipline platform to enhance the sense of belonging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courses;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v 目目 录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i 1 导论 1.1 研究的缘起 . (1) 1.2 文献综述 . (5) 1.3 研究问题 . (12) 1.4 研究意义 . (13) 1.5 研究思路 . (13) 1.6 研究设计 . (14) 2 高校思政课教师发展陷入的困境 2.1 高校思政课教师发展的现状 . (20) 2.2 调查结论 . (39) 3 高校思政课教师发展困境的成因 3.1 社会因素 . (46) 3.2 学校因素 . (54) 3.3 个人因素 . (57) 3.4 学科因素 . (60) 4 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发展的措施 4.1 社会应该为思政课教师营造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 . (6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vi 4.2 学校要健全制度建设,保障思政课教师发展的条件 . (63) 4.3 思政课教师要坚定信念,主动实现教师发展 . (64) 4.4 加强学科建设,增强思政课教师的学科意识 . (66) 结 语 . (68) 致 谢 . (70) 参考文献 . (72) 附录 访谈提纲 . (7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1 1 导论导论 1.1 研究的缘起研究的缘起 1.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强 教学实效性是所有教学活动的生命线,如果没有教学实效性,那么一切教学 活动和教育改革都是没有意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 )是对大 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教学实效性对于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认知能力和道德修养,提高对 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都具有特殊意义,所以高校思政 课教学实效性一直深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研究发现,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不强,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 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 质欠佳等问题。 1.1.2 国家为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采取了许多措施国家为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采取了许多措施 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党中央、国务院于 2004 年颁 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 号) , 意见中提出了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1)深入开展社会实践。 促进大学生对社会、国情的了解,增长他们的才干,锻炼他们的毅力,增强社会 责任感。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积极探索和建立 各种与专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多种内容和形式的社会实践 活动,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 (2)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学校要开展丰富多 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 播电视和学校出版社的建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 绝不给错误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 (3)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 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加强同大学生的沟 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2 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 (4)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 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大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学习成 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要重视 心理健康教育,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 专门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5)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 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还要进 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 业服务,把党和政府对大学生的关怀落到实处。 中宣部、教育部于 2005 年颁发了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 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 (教社政 20055 号,以下简称“05 方案” ) 。 “05 方案”对课程进行了调整,提出了切实改 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1)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 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 要研究分析社会热点。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 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 (2)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 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推广名师大班讲授和 小班辅导的教学经验,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教学手段现 代化。建立教学资料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 (3)要加强实践教学。高等学校思 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 提供必要经费。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 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要 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 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4)要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 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 1.1.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因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因素 为了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这些措施也取得了一定 的成效,但是成果并不显著。原因何在?任何教育改革都要由教师去落实。开展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3 任何教育教学改革,如果不同时对教师的态度、能力和工作条件、地位、收入等 进行提高和改善,如果不能促进教师的发展,就会失去最坚实的支撑力量,就很 难取得成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简称“思政课教师” )是党的理论、路线、 方针、政策的学习者、研究者和传播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执行者。要 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首先应当关注和重视思政课教师发展。 “05 方案”中也明确 指出: “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 ”只有 抓住教师这一关键,才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1.1.4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稳定的思政课教师 队伍,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980 年 7 月,教育部颁布的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试行办 法中,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八项工作之一提了出来,就充分调动马列主义 理论课教师的积极性,明确教师的主要职责,积极补充师资队伍,切实改善教师 的学习条件和工作条件,教师的职称评定等做了明确规定。 1987 年 3 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 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意见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加强领导、推进课程设置 和教学内容改革、保证教学课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等方面 作了全面部署,就“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建立教师培训基地,解决教师编 制等措施。 1999 年 12 月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开展高等学校“两课” 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 ,决定“在 1999 年至 2004 年间,使 3500 名 左右在任两课专职教师通过在职学习的方式,获得硕士学位” 。 在“98”方案实施过程中,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明确思 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定位培养和建设一支坚信马克思主义,在政 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较高的教学水平和 科研能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二是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 新规划,强调要制定教师培训的长期规划,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教师队伍政治、业 务素质。三是提出加强学科建设的新思考,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 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以建设。四是提出教师岗位设置的新要求,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4 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编制、教师的课时酬金分配、教师的职务评聘等有 关政策要更加具体科学。 200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意见 ,明确指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 根据学科和课程的内容、特点,负责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和人文素质教育” 。 意见提出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强调要不断完善教 师队伍建设的选拔、培养、管理及激励保障机制。 2005 年 2 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正式提出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方案(简称“05 方案”)。 “05 方案”中指出,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在教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 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做大学生 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强调“要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不断优化和充实高 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训体系, 采取脱产进修、攻读学位、名师指导、社会考察等措施,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 培训格局。 ” 2008 年 9 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第一个就加强和改进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门文件,文件深刻阐明了当前加强队 伍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总体要求。主要内容有:要通过建立健全教学科研组织 机构、选配合适的科研组织负责人等措施来加强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学科研组织建 设;要认真做好思政课教师的选聘配备工作,如实施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合 理核定专任教师编制,配足较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师,不断充实教师队伍;要加强 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不仅要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切实提高教学水 平,还要组织社会实践与学科考察活动,在思政课教师中开展继续教育,提高教 师的整体素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为思政课教师 队伍建设提供学科支撑;完善教学制度、实践教学制度、考核评价体系与评聘体 系、表彰奖励机制,还要建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测评体系,把思 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列为二级指 标,加大其权重和显示度,切实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5 1.1.5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国家采取了诸多措施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但效果如何呢?相关研 究表明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还面临很多问题,如教学工作量大、工作负荷重, 这样繁重的教学工作使得他们无心开展科研;教师队伍学历偏低,职称结构呈现 不平衡,讲师多教授少;学术科研水平低且不均衡,培训机会不多,知识更新缓 慢,导致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呈现单调重复;收入比较低,晋升困难,在学校中 的地位也比较低,甚至有高校“二等公民”之感,有部分教师出现工作热情降低、 积极性减退、无心钻研本职业务,对工作意义与价值的评价下降;教师队伍人数 不足,缺乏青年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后备力量补充不足等。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发展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探究其发展困境及成因成为 笔者继续研究的动力。 1.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1.2.1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研究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研究 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形成了一 支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学历层次有很 大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有较大的提高等。但是这些成 就距离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笔者欲从宏观方面与微观方面对思政课教师 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描述。 1)宏观方面,整个思政课教师队伍不仅人数不足、质量参差不齐、科研水平 不高,而且工作负荷和压力比较大,而地位和收入都比较低,思政课教师身兼多 重身份,职业倦怠比较严重 王虹、丛婷婷认为整个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平均学历偏低,导致高层次的科研 攻关课题和重大教改立项领军人物匮乏,不仅如此,教师的科研水平比较低,在 专业领域高级别学术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较少,专著、教材多限于一般的出版社, 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很鲜见,在教学、科研成果中获得国家级奖项的仅占 获奖总数的 4.5%,校际之间的科研水平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1 1 王虹,丛婷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问题及思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01) :114-11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6 盛海英、杜海燕、曹毅哲认为,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水平亟待提高,思政课 课程与教材在不断地调整,但是承担教学任务的几乎都是原有的教师,有些中年 教师知识体系陈旧,而青年教师又忙于考博士,工作精力投入不足,这些都严重 影响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由于教育内容庞杂、教学任务量重,许多教师往往 疲于应付教学和科研,导致教学效果受损,科研钻研的深度欠缺。1 杨荣通过实证调查对湖北省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现状进行了研究, 他认为 “05 方案”实施之后,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更趋合理,青年教师比例和高学历人才有 所增大,支撑结构也趋向合理;与“98”方案相比,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大了,教 师队伍素质提高了。但是同时也存在很大问题,湖北省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数明显 不足,不到 2000 名的专职教师却要教 120 万的在校学生,师生比例远远达不到国 家规定的 1:350-400;省内不同高校思政课教师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青年教 师的科研水平相对于中老年教师而言,差距还比较大,科研水平直接影响了青年 教师的晋升。2 李光莉对辽宁省 70 多所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了调查,发现思政课教师的教学 任务比较重,课题申报成功的几率比较小,社会地位和待遇都比较低,大部分教 师的月收入集中在 2000-3000 元, 当教师被问到 “如果想转行, 转行的原因?” (多 选题)时,有 177 名教师选择“地位低” ,276 名教师选择“收入低” 。当被问到“您 感觉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否感觉压力大?”时,有超过九成的教师认为自 己的压力比较大,教师们不仅要面对教学和科研任务,还面临提高教学、科研能 力、参与学科建设等任务,最大的压力在于应对学校的量化考核。3 刘海龙和曹顺仙在研究中指出,思政课教师的地位不高。思政课教师虽然与 其他专业教师一样享受国家规定的待遇和权利,但是实际上,社会并没有把他们 作为专业人员来看待,高校中也没有把思政课教师和其他专业的教师同等看待, 他们在学校的学术地位较差,在职称评定等方面受到“学术歧视” ,甚至连学生也 没有把思政课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放在同等的地位看待。他们还认为思政课教师 的科研视野狭窄、水平较低。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是分离的,研究不具 有针对性,研究的方法非常单调,没有自己的学术独立性,国家提倡什么就研究 1 盛海英, 杜海燕, 曹毅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 2007 (12) : 105-106 2 杨荣.湖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 :17-20 3 李光莉.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现状分析与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09(12):49-5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7 什么。1 侯利平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有三种角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讲者、学生思 想问题的释疑者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2卜毅然则认为思政课教师角色具 有多重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习者,还是学生的 榜样和伙伴,不仅是反思者还是对教学和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者,不仅要运用技 巧和方法因材施教,是一个人际关系的艺术家,还是一名心理治疗工作者,帮助 学生解决家庭、学习、恋爱等方面的问题。3刘晓苑则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必须 是专业学科教师、学生人生导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三者的高度统一。4 林红斌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江西省 3 所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发现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是普遍存在的,最主要表现在低成就感,接着依次 是情绪衰竭、去人格化等方面,而且不同年龄、职称的思政课教师在情感衰竭层 面上存在显著差异。5陈道华认为教师一旦产生职业倦怠,会极大地危害了教师的 身心健康、教师专业发展,而且还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他还分析了思政 课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内在成因是工作压力过大、人际交往的空间狭小和工作特 质突出。6 2)微观方面的研究比较少,鲜有研究者注意到思政课教师的微观方面 张莹、钟凯、熊玉文认为在市场经济与高校扩招的新形势下,思政课教师面临 着诸多困境与危机: (1)角色与功能弱化。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大学生正确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者,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下,思政课教师成为了课堂中的政 治说教者,由于他们不再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所授之业非学生主攻之专业, 所解之惑非学生学业之困惑,他们的角色遭遇了生存挑战,他们的功能也在某种 程度上被弱化。 (2)职业与身份“贬值” 。在一切以经济为杠杆的时代,高校教师 被物化,他们的劳动产品被商品化,劳动价值被市场化。作为传递社会主流价值 的思政课教师,作为职业,其劳动不能被商品化,作为身份,其地位也不能被市 场化,他们的身份与地位遭到“贬值” 。 (3)专业与分工错位。思政课教师的专业 1 刘海龙, 曹顺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 (高校研究与评估) , 2009 (1、2) :50-51 2 侯利平.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三种角色j.陕西教育,2009(3) :5-6 3 卜毅然.新形势下高校”两课“教师角色分析j.航海教育研究,2008(4) :96-98 4 刘晓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定位j.科教文汇,2010(5) :22-23 5 林红斌.高校“两课”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6(12) :75-77 6 陈道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j.现代教育丛论,2007(5) :70-7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8 出身与教学分工分离导致的错位现象严重。据调查,大约有 79.4%的人在大学所学 专业为哲学、经济学、历史和法学等,14.8%的人所学专业为上述专业以外的其他 文科专业,合起来达到 94.2%。虽然思政课与思政课教师原先所学的专业在研究对 象、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上具有同构性,但二者在学科性质、话语系统和社会功 能定位上并不具有同质性。专业背景和教学分工的错位,迫使思政课教师学术价 值取向发生分裂,顾此失彼,进退失据。 (4)作业与收益失调。高校扩招后,思 政课教师的工作量加大,但是其收益并没有增加,加之科研在评价机制中的分量 加大,使得思政课教师几乎毫无例外地属于全校平均收入水平最低,高级职称最 少,办公条件最差的。1 李光莉、徐晓宁通过调查发现,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很多矛盾,表现为: 思政课教师自身学习、提高的紧迫性与教学任务繁重之间的矛盾、量化考核与教 书育人功能的矛盾、学科背景单一与高素质要求之间的矛盾、进行学科建设与提 高教学水平并举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在短期之内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使得思政 课教师顾此失彼。2 1.2.2 影响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原因研究影响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原因研究 我们看到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并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也 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如思政课教师不能很好的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要求、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大量的存在职业倦怠现象、思政课教师职业幸福感 下降等,这些问题阻碍了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发展,通过对文献进行分析,笔者发 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社会大环境 社会大环境对一个人发展的限制是非常明显的。 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1080-2025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
- GB/T 20644.1-2025特殊环境条件选用导则第1部分:金属表面防护
- 森林水文学课件
- 电力系统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场营销经理职位招聘笔试题及解题策略
- 2025年篮球裁判规则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轻微型无人机考试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电力行业信息技术部招聘面试全攻略及模拟题答案
- 2025年初级无损检测员磁粉-MT-模拟面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市场营销经理专业技能考核预测题
- 2025年幼儿园教师大班数学工作总结样本(3篇)
- 2025年毕节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供应链安全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牛鼻子引流技术
- (2025年标准)班组承包协议书
- 2025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审计中心社会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2025年全国I卷高考地理试题和答案
- 深圳微利房管理办法
- 生产安全会议纪要
- 护理文书书写PDCA案例
- 制作瓷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