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有商业银行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意义与借鉴探索 内容题要 面对入世后金融业开放带来的严峻挑战以股改上市为现实契机本文论述 国有商业银行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意义与借鉴探索 认为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实的可行的选择 金融控股公司拥有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 金融机构之间较低的资产 专用性使得金融行业更适合采取该模式同时它也充分体现了资源配置效率和 组织结构方面的优势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选择金融控股公司具有现实意义入世背景下金融控股 公司模式的产生发展是必然的和可行的 其建立成为不良资产问题解决的契机和 出口并将助力改制上市 德国全能银行模式有悖于我国国情 日本模式直接出资设立的新公司涉足其 他金融领域的构建路径可以成为有益借鉴美国的伞式监管可移植性以花旗集 团为例商业银行为核心的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兼顾效率安全的选择 就国有商业银行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操作探索有如下建议 国有商业银行积 极稳妥地推进金融控股公司操作试点 有效度量控制资本不足 关联交易等风险 确立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制度安排和组织结构完善法律法规依据是银监会 证监会保监会及央行必须共同面对的当务之急 主题词: 金融控股公司 国有商业银行 股改上市 风险控制 abstract facing the challenges following financial industry open-up due to the wto entry, on the practical conditions of shareholding system reform and going list, fhc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is the prime choice. fhc has the superiority of scale and scope economy effect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more suitable to this mode due to their lower asset-specificity in capital, inform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meanwhile, the advantages in resources distribution efficiency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 represent transaction cost economy. chines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adopting fhc would take on realistic significance. wto entry promises that mixed operation would dominate the tendency. the establishment of fhc provides favorable chance for dealing with the bad loan problems. based on better governance structure, holding company mode would accelerate reform and going list pace which is benefit to chinese capital market. germany mode is against our practical legal system at present. the character of japan mode is investing in a new company to entering into another financial business sectors and satisfying the expansion need. this establishment route is a good example for chines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the umbrella supervision of u.s. mode is transplantable. as the typical pure fhc based on commercial bank, citi-group inc. keeps away from legal limitation and divides the functions and risks of different businesses, winning both financial efficiency and financial security. in practice, the exploration and experiment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might as well include the following aspects. accelerating experiments is feasible measure keeping to step-by-step principle. the inherent risks of fhc comprise systemic ones and special ones. under-capitalized risk and related transaction seem especially essential. the urgent tasks for cbrc, csrc, circ and central bank include establishing supervision system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providing legal foundation. key words: fhc(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shareholding system reform, risk control 国有商业银行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意义与借鉴探索 金融 朱娟娟 11020204s019 1 国有商业银行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意义与借鉴探索 引言 一选题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技 术进步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进一步消除了市场壁垒金融产品界限逐 渐模糊金融机构原有的竞争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情况下商业银行与投 资银行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开始在同一金融市场上开展竞争金融机构间跨行 业跨国界购并重组频繁金融企业治理结构直接影响到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 发展的能力2 0 0 3 年底, 我国商业银行法第 4 3 条经修改规定商业银行不 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 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 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在坚持分业经营的前提下采用国 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一方式为商业银行将来的混业经营预留了空间而金融 集团以其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协同效应及降低单一业务所产生的行业风险等 方面无可比拟的优势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青睐其中金融控股公司 模式成为全球金融界公认的优选方案 国务院日前作出决定对中国银行和中国建社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并 提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时间表 1 这一举措成为中国的金融业改革最大看点 之一尽管改组改造改制上市工作将根据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各自特点 实行一行一策但无论具体形式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 革已经箭在弦上金融控股公司成为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方案的热门词汇 以 拔得上市头筹的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为例目前中国建设银行已基本拟定 重组方案根据此方案现建行将被分解为两级机构中国建设银行控股集团和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中国建设银行控股集团将持有后者约 1 5 左右的股份 而负责管理国家向中行和建行注资 4 5 0 亿美元而成立的中央汇金投 资公司将控股建行股份公司持股比例最高达 8 5 左右建行现在全部银行类 1具体安排为 2004 年中国建设银行上市中国银行完成改制2005 年中国银行上市中国工商银行完成 改制2006 年中国工商银行上市中国农业银行完成改制2007 年农行上市 国有商业银行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意义与借鉴探索 金融 朱娟娟 11020204s019 2 资产将划入建行股份有限公司此部分资产目前占建行现有资产 9 0 以上而 建行非信贷类资产包括企业建行持有的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和中德住房储蓄银 行等股权将一并划归建行集团另外中国银行也已经确定整体上市的战略 中行整体改造为中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面临着加入 w t o 等诸多外生变量的影响和挑战结合国内外行业现状金融 控股公司必然成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改革发展的理论实践新课题 二思路结构 本论文主要分六个部分论述 除序言以外 第一章廓清概念并概览相关学科 为金融控股公司的存在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西方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证明金融控 股公司拥有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 新古典经济学从资产专用性角度阐述 金融组织机构之间在资本信息企业家才能方面较低的资产专用性使得金 融行业更适合于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的控股公司模式现代企业组织 理论则从交易成本节约角度充分肯定了金融控股公司在资源配置效率和组织结 构方面的优势 第二章结合金融控股公司的优势特征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金融业 务多元化不良贷款化解股份制改造上市等发展的客观要求阐述当前构建国 有商业银行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简要介绍对比德国模式 日本模式 美国模式三类典型金融控股公司结合国内金融控股公司雏形现状借鉴学习适 合我国国情的构建路径监管模式和组织结构第四章多角度深入阐述国有商业 银行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探索与尝试包括微观主体的操作可行性和操作建议 金融控股公司特有风险及有效控制以及基于功能性监管理念借鉴伞式监管模 式 建立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机制并完善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相关的法 律法规体系等第五章进一步归纳全文的主要思想重申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我 国国有商业银行现实的可行的选择这一中心论点 三可能创新 与既有研究成果相比本文基于国内外先进权威的研究理论紧扣业界热点 动态有理有据不落窠臼既肯定实践优势又不回避风险弊端客观全面论 述构建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之上大胆借鉴国际先 国有商业银行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意义与借鉴探索 金融 朱娟娟 11020204s019 3 行者的典型模式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有益构想和发展蓝图进一步地就我国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提出了富创造性的操作建议 第一章 理论及文献综述 一金融控股公司定义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会国际保险监管协会发起成立的三 大国际监管组织支持设立的多元化金融集团联合论坛 1 9 9 9年发布对金融控股 集团的监管原则 1 根据该原则定义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 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提供服务的金融 集团换句话说就是金融控股集团本身是并账并表的但下属法人实体之间则 是分立的且至少分布在商业银行 投资银行 证券 保险等两个以上的金融领域 与各国的金融背景 当时政府的监管水平以及各国对所设立的金融控股公司 的要求相关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有所差异甚至同一国家 或地区在不同时期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美国 1 9 9 9年出台金融 服务现代化法案g r a m m - l e a c h - b l i l e y a c t g l b 以前金融控股公司被称 为银行控股公司是指对一家或数家银行完全拥有或控制性持股的金融机构一 般有两种以上的金融业务并且被控制的银行不能经营证券等非银行业务金 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出台后创立了金融控股公司这一新的法律范畴规定 只要经营不同金融业务的机构符合控股公司结构即可归为被该法称之为金融服 务集团的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既可以是银行控股公司还可以是保险控 股公司投资银行控股公司并且所控股的银行打破了传统的界限可以经营多 种金融业务 迄今为止国内现行的任何一部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的规章都从未提及 金融控股公司金融集团的字眼也从未对其下过严格的定义我国公 司法第 1 2 条谈及一公司向其他公司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 5 0 时 1 papers prepared by the joint forum on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supervision of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basle1999 国有商业银行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意义与借鉴探索 金融 朱娟娟 11020204s019 4 提到除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外时用了控股公司字眼亦并 未明确是指金融控股公司目前国内较为权威的金融控股公司定义为一个 公司在拥有实业的基础上可以跨行业控股或参股在同一控制权下经营银行 保险证券两个以上的金融事业金融控股公司因拥有多种金融业务通过资源 整合共同行销资讯共享产品组合为消费者提供一次购足的金融服务 1 二金融控股公司相关理论观点 众所周知理论界传统观点认为金融业的混业经营会导致金融机构所面临风险 的增加 由于风险具有传播性 有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危机的爆发 其依据在于 商业银行从事其他金融业务会使得银行有悖于良好经营原则 而且这种行为一方 面使得银行不良资产增加另一方面加大了其他金融市场的投机和泡沫风险不 断累积最终总体爆发在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中传播导致股市暴跌银行倒 闭和乃至全社会的经济大萧条 这也正是美国在 1 9 2 9 - 1 9 3 3 年经历了经济大危机, 一万多家银行倒闭后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规定金融业必须采取分 业经营模式的原因 自上个世纪 8 0年代起以金融信息电子化金融服务网络化金融产品综 合化的为主要内容的金融创新的逐渐发展金融业务在各种金融机构之间交叉 业务划分变得困难迫使各种金融机构之间进行业务合作对传统的分业经营形 成了挑战近年美国金融界重新审视 2 0 世纪 3 0 年代的金融危机以有力的实 证数据证明美国 1 9 3 0 年至 1 9 3 3 年间活跃在证券领域的 2 0 7 家国民银行中 只有 1 5 家倒闭比例大约为 7 . 2 5 % 而这一时期整个银行业倒闭的比例为 2 6 . 3 % 倒 闭的银行有 8 0 % 是单一银行 2 金融业务和金融机构的多元整合并不等同于高风 险 具体到金融控股公司 有以下经济理论支持该模式可以实现范围经济效应和 规模经济效应充分体现金融资产专用性低的行业优势特征以及有效节约企业 组织成本等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 金融控股公司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 0 0 1 年 2徐晗笑路颖于子胜关于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思考兼论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存在的障碍 当代经济研究,2001 年第 5 期 国有商业银行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意义与借鉴探索 金融 朱娟娟 11020204s019 5 ( 一) 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 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是金融混业经营的重要动机之一 作为金 融业中资产规模最大 资力最雄厚的银行业 对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的追求 也远甚于其它金融行业规模经济研究的是经济组织的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或者说其描述企业规模变动与企业成本变动之间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的实证研究 表明金融业的平均成本曲线比一般行业平缓当企业的生产规模由小到大的扩 张过程中会先后出现规模内在经济和规模内在不经济表现在平均成本曲线先 下降后上升的 l型特征而不是 u型见图 1金融行业企业平均成本曲线更 平缓意味着规模内在不经济的情况往往要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才会出现 因而具 有更大的规模经济潜力商业银行规模扩大将提高资产负债收益信誉等所 有经营发展免受损失的可靠性程度 提高流动性 国际理论界讨论的 t o o b i g t o f a i l 1 正是这个道理 图 1 平缓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c l a c 范围经济的内在经济机理亦崇尚混业经营 范围经济认为给定的具有相关性 的产品组合由一个机构生产其成本比多个专业化机构分别生产的成本要低金 融控股公司下的商业银行完全可以更充分利用业已形成的客户和信息资源 拓展 业务范围使固定成本分摊到更多的金融产品上降低业务开发和推广成本另 一方面其还可以利用既有的分支机构和结算网络以较低的边际成本销售证券 和保险产品利用商誉等无形资产的外溢效应扩大产品和服务的范围 1即 大马不死指企业的规模越大就越能获得更多的规模收益在竞争中越能立于不败之地这 里可以理解为银行部门的资本越是集中金融机构越庞大银行业的利润水平越高越是能够适应变化的 环境和剧烈的竞争 国有商业银行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意义与借鉴探索 金融 朱娟娟 11020204s019 6 二资产专用性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中资产专用性理论认为由于不同行业对生产要素品质要素 特征要素结构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不降低生产率或付出极高的成本就难 以实现资源在不同行业的转移换句话说资产专用性是投入一种生产过程的资 产进行另一种生产过程再配置的成本的高低资产专用性越强利用现有资产从 事其他行业生产的成本就越高 资源在不同行业或业务之间进行转移的成本就越 高反之资产专用性越低可以进行越广泛的领域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组织结 构及业务的关联与互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有些资源一旦形成某特定资产就难以 再以较低的成本转向其它用途金融资产资源却并非如此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所 需的生产要素主要是资本信息和企业家才能这同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 经营所需的生产要素极其一致从金融业的运作过程来看此三种生产要素的专 用性程度都很低行业间转换的成本很小比如贷款可以证券化开放式基金和 银行存款十分近似保险兼具投资和储蓄功能等因而从纯技术和经济合理性角 度讲金融各业之间进入和退出的障碍较小并且随着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进 程金融资产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互补性和相互增强的效应金融业务资产专 用性程度不断降低也就是说金融组织机构之间较低的资产专用性使得金 融行业更适合于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的控股公司模式把多部门的组 织者看作一个内部化的资本市场在金融控股公司管理协调取代市场协调后资 本市场得以内在化 通过统一的战略决策使得不同来源的资本能够集中起来投向 高盈利部门从而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就以上三种生产要素的专用性分别来 看具体如下 1 1 资本要素 在资本要素方面金融业的生产要素可以细分为非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各 种金融机构非人力资本主要指从 m o 到 m 4 之间的各种货币有价证券以及各种 抵押票据等多种形式的货币随资金流动性的降低资产专用性逐渐上升, 即作为现金的 m o 转换成本几乎为零一般不具有资产专用性到 m 4 则具有较高 的资产专用性 而随着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存在发展 金融资产变现能力增强 1中信国际研究所张春子 金融集团内部各种业务关联与互动2000 年 12 月 国有商业银行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意义与借鉴探索 金融 朱娟娟 11020204s019 7 即使是 m 4相对其它行业的实物资产来讲资产专用性程度还是低得多换句话 说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对象是货币资产而非实物资产其资产专用性大大弱于 形式各异的实物资产金融机构的其它非人力资本资产如办公场所计算机设 备 通讯线路 甚至交易平台等在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更可以完全替代 从金融机构的人力资本来看 由于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服务对象是类似 的所面临的金融资产是高度相关的两类金融人才的知识积累也必然是趋同或 者高度相关的 2 信息要素 可以说现代金融业务是与信息具有最密切联系的经济活动金融机构的信 息环境主要包括宏观信息市场行业信息企业客户和消费者个人信息等由于 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面临的宏观环境是一致的 因此在经营过程中对宏观经 济运行状况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趋向以及与经济有关的各种非经济变动等方面 信息的获取程度应该是类似的尽管由于各自业务操作程序的不同不同种类金 融机构在信息利用上可能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同样银行业与投资银 行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行业环境以及企业客户和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基本上也 是一致的比如金融控股公司可以提供比传统商业银行银行更多的金融产品 从而在自己与企业之间建立起更为广泛和长期的联系 这种银企关系的加强可能 给双方带来极大的利益广泛的银企关系可能成为企业规模经济的源泉银行能 够利用收集到的信息通过观察企业与更多种金融工具有关的行为对企业有更 深入的了解可能以多种业务形式而不仅仅是贷款形式提供服务对企业的管理 决策施加更多的影响从而节约代理成本 另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金融服务业的广泛应用使现代金融生 产要素更加趋同化 在传统金融服务业需要花费很高的交易成本才能实现的金融 服务在一个网上综合金融业务平台就可以完全实现满足 3 企业家才能要素 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相比现代商业银行业是一个注重创新的行业早期的 商业银行创新主要围绕资产负债表展开 后来的创新更是突破了资产负债表的限 国有商业银行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意义与借鉴探索 金融 朱娟娟 11020204s019 8 制发展到表外业务的创新上这样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使得商业银行家的才能 具有更强的互补性和趋同性 三现代企业组织理论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可以有效节约企业组织成本 也就是说金融控股公司具有 一定的组织结构优势根据科斯理论 1 企业存在的理由是节省交易费用金融 控股公司作为一种组织创新以企业代替市场将市场交易活动放到组织内部进 行通过管理权力对资源进项有目的的配置协调减少了交易活动成本 根据威廉姆森的企业组织理论 2 适应金融交易特点的企业组织必须同时满 足两个要求一是在一个企业集团内的联合经营能够形成内部金融市场能够集 中足够多的业务单元以增加内部交易频率及交易量 从而利用由金融资产低专用 性而带来的低交易成本二是通过集团内不同法人机构的分业经营能够在不同 业务单元之间隔离风险将风险锁定在一个最小范围以减少由于金融交易不确 定性引起的风险成本从而降低由金融交易不确定性而可能增加的金融风险成 本根据这两个约束条件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正是能够节约交易成本的一种企业 组织形式正是金融交易的合适载体金融控股公司通常是两级法人的h 型 公司母负责战略决策或长期发展规划注重总体绩效而不直接干涉各子公司的 经营决策子公司保持相当大的独立性和自由度兼顾协同效应的体现和经营风 险的分散 第二章 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现实选择 一入世背景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产生发展是必然的和可行的 近年来混业经营在全球范围已成为趋势传统银行业务和金融创新业务产 生激烈碰撞分业经营的局限性日益明显极大地束缚了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中 国银行业在经营上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银行资产收益率远远低于证券公司等其 1 (美)科斯 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 (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商务印书馆2002 国有商业银行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意义与借鉴探索 金融 朱娟娟 11020204s019 9 他金融机构更不用说实力雄厚的外资金融集团巨擎随着中国加入 w t o 金融保 护期的结束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正视并应对金融业发展的世界性潮流发 展金融控股公司实现金融控股公司不同子公司之间的业务合作为客户提供多 元化的金融服务以期增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一必然性 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模式着重追求的是金融体系的稳定 完全混业经营模 式着重追求的是银行的效率既要坚持分业经营的原则又要应对混业经营的压 力金融控股公司兼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之长力求保持效率与稳定之间的动态 平衡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好模式平台全球金融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以组建 金融控股公司为主要形式的的趋势益发明显金融机构间跨行业跨国界购并 形成能量巨大的金融集团已是一种显性现象 金融的集团化经营是国际金融业大 势所趋一方面法人分业有效隔离风险另一方面金融控股公司可以在金融 业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体现协同效应分散金融风险 促进金融创新享有混业经营的益处除了在某种程度上兼有混业经营与分业经 营的有利方面外金融控股公司还在扩张金融资本促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减 少不同金融企业文化之间的磨擦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比如其可以带来良好信 誉的外溢优势在金融控股公司架构下通过对多级法人的层层控股关系便于 以购并方式实现低成本扩张便于统一品牌下金融产品的推广更可实现整体上 市带动公司业务的全面发展增强金融市场地位 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对我国金融业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 2 0 0 4 年2 月1 日 国务院发布了 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步发展的若干意见 将扩大直接融资作为目标之一并鼓励金融创新金融合作特别强调要加强协 调配合共同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推进金融控股公司有助 于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产权结构经营机制等的深层次变革有助于适 应并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 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构建金融控股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 务提高资金营运效率有利于银企之间形成强力的利益制衡关系有利于更好 发挥动员储蓄拓展投资职能同时内在稳定机制的建立将提高商业银行多元 国有商业银行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意义与借鉴探索 金融 朱娟娟 11020204s019 10 化资产的安全性 二可行性 法律政策框架的与时俱进保证了金融机构跨行业合作的蓬勃发展 1 9 9 9 年 8 月 中国人民银行颁布规定 允许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1 9 9 9 年 1 0 月中国证监会和保监会同意保险基金进入股票市场2 0 0 0 年 2 月 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联合发布了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允许证 券公司以自营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抵押向商业银行借款以上三项措施的 出台使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得以相互融通使银行证券保险三业的资金可 以相互流动渗透和补充2 0 0 0 年 1 0 月开始实行的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 办法又为金融业从事股票投资证券承销发行等投资银行业务打开了一扇窗 而新的 商业银行法 在坚持分业经营的前提下 更是以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表述为商业银行将来的混业经营预留了空间 在目前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原则下我国金 融机构仍然拥有众多的跨行业合作机会这些合作主要包括机构上的合作例 如银行与证券机构之间相互参股银行与投资银行直接联合业务上的合作例 如资金结算基金托管金融服务外包银行不良资产剥离资产证券化财务顾 问等资金上的合作例如证券公司质押贷款证券公 司进入银行同业拆借市 场及国债回购市场进行短期融资 保险资金通过 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股票市场等 二金融控股公司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解决的契机和出口 不良资产问题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顽疾陈疴 靠商业银行自身消化不但成 本高昂且任重道远2 0 0 3年末银监会专门召开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分 析会议颁布五大措施促使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双降同时提出要积极推 动新的处置方式金融控股公司的建立可望成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解 决的契机和出口 四大国有大商业银行先后组建了资产管理公司 为化解不良资产问题创造了 有利的条件 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归入单独的资产管理子公司或控股母公 司有利于优质资产上市有利于资产处置机构在集团内部发挥专业高效优势 国有商业银行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意义与借鉴探索 金融 朱娟娟 11020204s019 11 资产管理子公司可以在集团的框架内部转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部门 利 用商业银行的网络优势客户资源优势以市场化手段按照市场原则自行消 化解决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可以通过剥离出售给资产管 理公司 资产管理公司可与集团内其他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子公司合作, 综合运 用投资银行手段比如资产证券化资产管理范围内的上市推荐及债券和股票承 销债转股企业或行业重组等金融工程的方案设计借重资本市场逐步消化 不良资产在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下资产管理公司还享有税费政策优惠免交在 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和承接处置不良资产业务活动中的税收免交工商登记 注册费等行政性收费等另外资产管理公司以独立法人地位还可以与国内外 投资者建立合资公司共同处置不良资产比如 2 0 0 3年 2月华融资产管理公司 与高盛集团合资成立了融盛资产管理公司即完成了价值 1 9亿元的不良贷款和 房地产资产组合的收购 三金融控股公司将助力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 2 0 0 6 年 1 2 月起中国将对外资全面开放银行业务中国的银行改革已到了 刻不容缓的地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更特别指出要选择 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 条件上市 如序言部分所述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已成为今后几年我国金融业 发展的重头戏以期整合金融市场迎接入世开放的竞争环境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 了良好的治理结构管理改善风险控制相较之下只是技术问题换句话说银 行改革首先必须要解决的是体制问题而国有银行上市正是银行股份制改造建 立多元化产权制度的有效催化剂无论通过分拆方式逐步实现整体上市还是一 开始就改制为集团 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行改制成为金融控股公司是最有效率 最易操作的理想方式 以分拆方式逐步实现整体上市为例首先按照商业银行法中商业银行的 成立条件选择部分优质省级分行改造成一级独立法人将国有商业银行改造成 控股公司控股下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成为各自金融控股公司经资产评 估 由原国家信贷基金和历年利润留成形成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及土地折合 国有商业银行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意义与借鉴探索 金融 朱娟娟 11020204s019 12 成国有股代表国家成为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国家股股东为补足资本金并实行 股权多元化可剥离上述银行的不良资产暂置于控股公司以优质资产吸引社会 法人股和其他非国有股控股公司的下属机构不得相互持股以保证不同业务经 营机构在人员资金帐户上具有独立性避免风险的传递和便于相关监管当局 的监管 一方面不良资产问题的解决并最终达到上市要求非一日之功盲目激进有 可能使中国股市不堪重负而以此方式充分发挥股份公司在资产评估包装上 市等方面的效率优势打好金融业开放的时间差另一方面以此金融控股公司 模式改制不仅有利于四大银行的整体性更具有产权明晰股权多元化资产 规模扩大等优势总行仍然是控股主体通过持股控股对其经营管理进行审 查监督干预国有股的抵押转让及商业银行董事长的人选等方式代表国家行使 国有股份所有者职能有助于上市平稳过渡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银行的内外部治 理结构 第三章 典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选择借鉴与适应性分析 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金融服务集团发展速度非常快各国各地区经历的历 史进程差异选择的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比较典型的德国日本 美国为例 深入探讨分析各自发展模式的利弊扬长避短对加快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 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德国模式不适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 德国模式主要指全能银行制度( u n i v e r s a l b a n k i n g s y s t e m ) 其代表是德意 志银行和德累斯顿银行等奥地利荷兰瑞士卢森堡等国的银行组织模式与 此较接近其产生源于 1 9 世纪 5 0 年代德国的工业化对长期资金的需求以及政 府对银行提供全面金融业务的鼓励和支持全能银行在银行内部设置业务部门 打破了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传统界限使金融机构能提供最广泛的 一站式o n e - s t o p 金融服务包括资本市场服务货币市场服务外汇市 国有商业银行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意义与借鉴探索 金融 朱娟娟 11020204s019 13 场不动产市场保险市场及其他资产衍生工具交易的服务 1 德国全能银行 实行一级法人制从事全能业务是通过没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内设部门直接进行 且具有广泛的持股结构除了与其自身股东相互交叉持股之外还能直接或间接 地持有非银行公司的股份 并作为股东代理机构 参加股东大会 行使股东权利 这种股东代理权使德国的全能银行与公司客户建立了紧密持久的联系 该模式的特点在于1能一步到位地实现由分业向混业的过渡2各金融 机构可以根据自身实力和客观需求制定多元化发展战略专业性强更接近完全 竞争市场3综合经营权的享有使金融机构能更有效地进行金融业务交叉的研 究创新多功能的金融产品设计最优的产品服务组合4如果某部门突然遭 受内部或外部冲击风险不会传播给其他独立的部门从而保证了体系的相对稳 定性然而该模式的问题在于其不利于对银行的审计和稽核要求市场主体和 监管当局有完善的监管体系和较高的监管效率 容易诱发和积累金融风险 另外 由于多元化的金融操作是由法律上各自独立的机构分别办理的 不能很好地耦合 信息革命无法实现范围经济 显然 德国模式不适合我国商业银行 首先 全能银行制不符合我国目前 商 业银行法关于银行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或企业投资的禁止性规定除了国家 另有规定外商业银行不可能以联合型的独立法人资格兼营传统商业银行业 务与其他金融业务其次由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制演化为全能银行制涉及金 融资源重组监管体制变革社会观念更新等诸多方面从中外的历史经验教训 来看剧烈的体制性变革的风险是最大的金融系统性风险对此应审慎行事再 次全能银行制将非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高风险引入社会金融体系中增加了最 终贷款人负担增加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传导性风险在金融监管能力监管 水平尚不成熟的我国全能银行经营失败或倒闭的风险造成的损害不堪设想最 后根据 w t o 金融服务协议的规定及我国的入世承诺我国对外资银行的业务范 围在入世后五年内基本适用国民待遇如果此时引入全能银行制无疑在信 息共享 全面服务 融资便利等方面占绝对优势的外资银行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国内银行无论在规模资源还是经验上都难以与成熟的跨国银行相抗衡 1根据德国 银行业务法全能银行的经营范围是存款业务贷款业务贴现业务信托业务证券业 务投资业务担保业务保险业务汇兑业务 财务代理业务金融租赁等所有的金融业务 国有商业银行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意义与借鉴探索 金融 朱娟娟 11020204s019 14 二日本模式的改制路径是成功范例 2 0 世纪 9 0 年代中后期面对经济长期萧条金融机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持续下降的严峻局面日本政府金融改革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废除分业管理体制 为金融控股公司解禁日本模式主要是金融机构通过直接出资设立的新公司即 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是母公司涉足其他金融领域满足母公司拓展新业务的需 要 通过明确母子公司各自独立的法律地位和设置一定的防火墙分离公司资源来 隔绝风险传递 1 例如商业银行出资组建保险公司等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1所经营的金融业务如银行证券保险等由不同 的法人主体分别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风险传递的可能性既有利于金融机 构的内部控制也便于监管当局的有效监控2集团内部可以实行分业管理制 度监管当局可以获得一定的缓冲时间逐步实现监管体系和制度向综合化的转 变相对于德国模式日本金融控股公司直接出资设立新公司并维持各子公司 独立法人地位的路径更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借鉴学习 日本曾经尝试过金融机构业务简单合并借壳上市以及公开收购等改制路 径均以成本过高告终简单合并是不同金融机构的系统人员 业务合二为一 内部的整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且合并重组多因人事问题而告失败借壳上市 的方式必须要进行实物抵押原子公司继承母公司的业务以及母公司的资产负 债这个过程需要逐个办理股权转移手续费用增加因而没有被普遍采用而 采用公开收购形式时换股需要支付大量资金相比之下直接出资设立新公司 克服了以上方式的不足既不需要实物抵押也不需要持有大量的现金日本模 式的构建路径可以成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制过程中的有益借鉴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控股公司成立以后不妨积极采取资本运作通过合 资方式与国内外资金实力雄厚经营良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特别是国际大公司 共同新建跨行业子公司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发展非银行金融业务比如 中国建设银行通过与美国摩根 士丹利公司等合资组建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涉足证券及其他非银行金融业务就是该路径在我国成功的例子 1根据日本的 银行法在金融控股公司的框架下可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各种业务即 一家金融控股公司的母体之下可设有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子公司各类独立法人作为附属公司开展不 同的业务子公司在法律上是独立的法人金融控股公司对于公司的控股比率在 50以上 国有商业银行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意义与借鉴探索 金融 朱娟娟 11020204s019 15 针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实 日本模式提供的路径借鉴也必须注意如下主要 问题1对市场主体的风险意识和内控制度有比较高的要求否则极容易导致 金融机构的盲目投资增加市场风险2组建新的专业经营公司提供系统的新 业务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和全新的管理经验并非所有金融 机构都适合承担3新成立非银行金融机构与控股公司的母子关系可能使新业 务要从属于母公司业务的利益要求难以得到独立全面的发展 三美国模式中伞式监管和以商业银行为核心构建纯粹型金融控股 公司在我国均具备适应性 1 9 9 9 年美国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彻底废除了维系美国金融分 业经营半个多世纪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结束了美国银行证券保险分 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模式 多数金融机构经批准都可以通过金融控股公司或金融 子公司的形式开展跨地区跨产品跨行业的多种业务经营金融服务现代 化法案在涉及银行控股组织结构的条款中创造了金融控股公司这一新的 法律概念允许银行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控制或拥有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各 个子公司经营不同性质的金融业务在法律和经营上是相对独立的法人其意义 就在于集团混业经营子公司分业经营 以内部防火墙的方式防止风险 的传递和相互感染同时又有利于发挥金融领域的协同效应分业监管混业经 营的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模式与我国 1 9 9 5 年以前采取的方式不一样当时我国商 业银行对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直接控股让它们直接以子公司方式开展保险证 券业务这样就很难对资金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加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 美国模式的特点包括1金融控股公司可以通过资本的调度和不同期限综合 发展计划的制定调整集团在各个金融行业中的利益分配形成最大的竞争力 2子公司之间可以签订合作协议实现客户网络资信营销能力等方面的优 势互补共同开发多样化的金融产品进而降低整体经营成本加快金融创新 3各金融行业既自成专业化发展体系彼此之间没有利益从属关系又能互相 协作凝聚竞争力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专业化与多样化的有效统一且有利于对 国有商业银行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意义与借鉴探索 金融 朱娟娟 11020204s019 16 金融机构的审计和监管通过频繁的并购金融集团的规模更容易摆脱单个金融 机构资金实力的局限向超大型发展美国模式值得注意的是集团内部相同业 务合并时机构人事等方面的磨合成本较高不能像完全一体化类型那样在规模 经济和范围经济上获取效益另外虽然其适合分行业监管但对集团内部和宏 观当局实施行业间的协调管理与监控更提出相当高的要求 一伞式监管 如上说述金融控股公司机构业务活动结构和管理结构复杂金融控股公 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难度很大 监管当局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难度也相应 大大增加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涉及多个行业监管当局这些监管机构的监管目 的方法和重点各不相同因此监管体系的组织安排必须合理严谨信息交换 机制必须健全通畅各监管当局才能统一协调行动掌握控股公司整体的风险状 况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有效监管以免产生监管盲区 1 9 8 3 年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合并监督的概念1 9 9 9 年 2 月巴塞尔委 员会证监会国际组织和国际保险监管协会就多元化的金融机关的监管达成共 识联合公布了多元化金融集团监管的最终文件基本精神包括坚持分别监 管强调不同监管当局之间的协调合作建议设立主要监管机构作为金融集团 的主要监管当局负责总体协调和跨行业监督 如果说分业监管比较适合于分业经营集中监管比较适合于混业经营的话 伞式监管是符合合并监管精神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见图 2它 既能够保持现行分业监管体制下保证对其各子公司实施有效的分业监管又能 够确保对金融控股公司总部的监管 对总部的合并报表以及个子公司之间的关联 交易和资金流动状况实施重点监管所谓伞式监管即指在对金融控股公司 进行监管时制定监管的牵头人作为总监管者或协调人它利用总体信息优势从 整体上有效地对金融机构进行检测和确认风险 建立伞式监管的原理在于大多数 结构复杂的大型金融集团都采用伞式风险管理方法本质上它并不是要使用监 管银行的方法来监管金融控股公司 而是要在保护存款性金融机构与控制非存款 性金融机构风险之间取得平衡 并防止针对存款性金融机构设计的安全网发生溢 出效应并引发道德风险 国有商业银行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意义与借鉴探索 金融 朱娟娟 11020204s019 17 图 2 理性的伞式监管体系 1 金融监管委员会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 金融控股公司 银行子公司 证券子公司 保险子公司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明确规定了金融监管框架由联邦储备体系( f r b ) 作为伞式监管者即综合管制的上级机构对金融控股公司实行监管另外由货 币监理署( o c c ) 等银行监管机构证券交易委员会( s e c ) 和州保险厅分别对银行 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分业监管从而实现伞式的综合监管与分业监管相结合 表 1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 2 金融服务提供者 审慎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北京市外来人口租赁合同管理与服务办法
- 2025年《合同法》讲座
- 2025财产委托管理合同书新范文
- 2025年动产质押借款合同
- 石化过程强化学习优化-洞察及研究
- 出入境人员安全培训课件
- 2025担保抵押合同范本
- 2025合同违约责任规定协议范本
- 2025咨询合同协议方案技术支持合同
- 冲压作业安全培训心得
- 环卫公司培训课件
- 仓库年度评审报告范文
- 《工会财务与会计》课件
- 工商银行-(招聘笔试题)
- 物业保洁员礼节礼貌培训
- 八年级物理上册课程纲要
- 普外科出院患者随访制度
- 《楼梯的故事》话剧剧本
-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DB65-T 4773-2024 生物安全实验室消毒技术指南
- 人教版PEP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1-My-classroom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