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论文)企业年金与企业制度研究.pdf_第1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企业年金与企业制度研究.pdf_第2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企业年金与企业制度研究.pdf_第3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企业年金与企业制度研究.pdf_第4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企业年金与企业制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金融学专业论文)企业年金与企业制度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筘7 3 0 2 企业年金与政府的社会养老保险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其自愿性,企业可以根 据自身情况自主决定是否举办,企业年金的成功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但为什么在 我国企业年金有国家政策支持,而企业却并不积极发展? 企业年金与企业制度之 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企业制度对企业年金模式的选择和制度的设计有什么影响, 这些都是本文的研究主题。 本文第一章陈述了论文的选题意义及背景,概述了企业年金制度的研究文献, “并阕述了本文的基本思路和结构安排;第二章,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企业年金的 发展背景与特点,企业举办企业年金的理念以及工会的态度l 在第三章,通过比 较美国和日本企业制度与企业年金的差异,分析了企业制度与企业年金的关系, 认为企业制度与企业年金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企业年金的目标反映了人力资源管 理的目标,企业年金计划的设计以薪酬制度为基础,企业年金还受到劳资关系的 影响。影响企业年金的深层次原因是企业的产权制度和企业文化,其中企业的产 权制度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影响企业年金的目标,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年金的设 计理念;最后,在文章的第四章,分析了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状况,从职工和企 业两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年金在国有企业发展迟缓的原因,并探讨了企业年金在 国有企业的性质扭曲问题,认为由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和企业文化的不健全,导 致了企业年金性质的扭曲,然后,针对国有企业的一些特点,对企业年金的制度 进行了设计。对我国私营、民营企业与企业年金的结合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 企业年金发展缓慢的原因,并就如何更好地发展企业年金从企业制度的角度提出 了一些建议。最后,简要分析了外资企业发展企业年金的情况。 关键词:企业年金企业制度 劳资关系产权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薪酬制度 企业文化 a b s t r a c t t h em o s t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t h eo c c u p a t i o n a lp e n s i o ni si t ss e l f - r e p r o a c hc o m p a r e d w i t hs o c i a li n s u r a n c e t h ee n t e r p r i s ec a nd e c i d ed e v e l o pt h e o c c u p a t i o n a lp e n s i o n a c c o r d i n g t oi t sc o n d i t i o n t h es u c c e s s i o no fi td o e sn o td e p a r tf r o mt h es u p p o r to ft h e e n t e r p r i s e b u t i no u rc o u n t r y , t h e r ea r em a n y p o l i c i e s t oe n c o u r a g e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h e o c c u p a t i o n a lp e n s i o n ,w h y t h e e n t e r p r i s e d i d n th o l di t w h a t s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t h e e n t e r p r i s es y s t e m a n dt h e o c c u p a t i o n a lp e n s i o n ? w h a t s e f f e c td o e s e n t e r p r i s es y s t e mh a v eo n t h es e l e c t i o no fi t sm o d e la n dt h ed e s i g no ft h es y s t e m a l l t h e s eq u e s t i o n sa r et h et o p i co ft h et h e s i s 。 i nc h a p t e r1 ,is t a t e dt h ep r o c e s so ft h et o p i cs e l e c t i o na n d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t h e s t u d y , s u m m a r i z e dt h er e s e a r c hs t a t u sq u oa b o u t t h eo c c u p a t i o n a lp e n s i o ns y s t e m ,a n d e x p a t i a t e d o nt h ea n a l y s i sc l u ea n dt h ef r a m e w o r ko ft h ep a p e r i nc 缸a p t e r2 ,i a n a l y z e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b a c k g r o u n da n dc h a r a c t e ro ft h eo c c u p a t i o n a lp e n s i o n ,t h e m o t i v e so fe n t e r p r i s ea n dt h ea t t i t u d eo ft r a d eu n i o ni nd i f f e r e n tp e r i o d s i nc h a p t e r3 ,i a n a l y z e d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o c c u p a t i o n a lp e n s i o na n de n t e r p r i s es y s t e mt a k i n g a m e r i c aa n dj a p a na se x a m p l e s 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o c c u p a t i o n a lp e n s i o na n d e n t e r p r i s es y s t e mc a nb es u m m a r i z e d a sf o l l o w s ,t h eo b j e c t i v eo fo c c u p a t i o n a l p e n s i o n r e f l e c t st h eo b j e c t i v eo fh u m a nr e s o u r c em a n a g e m e n t , t h ed e s i g no fi t sp l a ni sb a s e do n c o m p e n s a t i o n ,a n dt h el a b o r - m a n a g e m e n t r e l a t i o n sa l s oa f f e c tt h eo c c u p a t i o n a lp e n s i o n t h ee s s e n t i a lr e a s o n sa f f e c t i n go c c u p a t i o n a lp e n s i o na r ep r o p e r t yf i g h t sa n de n t e r p r i s e c u l t u r e a n dp r o p e r t yr i g h t sa f f e c tt h eo b j e c t i v eo fo c c u p a t i o n a lp e n s i o nb ym e a n so f h u m a nr e s o u r c em a f i a g e m e n t ,e n t e r p r i s ec u l t u r ea f f e c ti t si d e ao ft h ed e s i g n l a s t l y , i n c h a p t e r4 ,ia n a l y z e dt h ep r e s e n ts i t u a t i o no ft h eo c c u p a t i o n a lp e n s i o ns y s t e mi n o u r c o u n t r yf i r s t l y , s e c o n d l y , i a n a l y z e d t h er e a s o n s l e a d i n g t oi t s s l o w - m o v i n g d e v e l o p m e n ti ns t a t e o w n e de n t e r p r i s e sf r o mt h et w oa s p e c t s ,s u c ha s ,t h ee m p l o y e e s a n dt h ee n t e r p r i s e ,a n dd i s c u s s e di t sd i s t o r t i o ni ns t a t e - o w n e de n t e r p r i s e s ,it h i n ka st h e p r o p e r t yr i g h t sa n de n t e r p r i s ec u l t u r eh a v ei m p e f f e c t i o no n b o t hs i d e s ,t h en a t u r eo f o c c u p a t i o n a lp e n s i o n w a sd i s t o r t e d t h e nim a d ea ne l e m e n t a r yd e s i g n o nt h e o c c u p a t i o n a lp e n s i o na c c o r d i n gt os o m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t h es t a t e 。o w n e de n t e r p r i s e t h i r d l y , id i s c u s st h ei n t e g r a t i o no f t h e o c c u p a t i o n a lp e n s i o na n d t h ep r i v a t ee n t e r p r i s e , l t a n dm a d es o m ea d v i c e so nh o wt od e v e l o pi tf r o mt h ea s p e c to ft h ee n t e r p r i s es y s t e m a n dm a d ead e s i g no ni t l a s t l y , i i n a l y z e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o c c u p a t i o n a l p e n s i o n i nf o r e i g ne n t e r p r i s e s k e yw o r d s :o c c u p a t i o n a lp e n s i o n ;e n t e r p r i s es y s t e m ;h u m a nr e s o u r c e m a n a g e m e n t ;c o m p e n s a t i o n ;l a b o r - m a n a g e m e n t r e l a t i o n s p r o p e r t yr i g h t s :e n t e r p r i s ec u l t u r e i n 1 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第一章引言 企业年金( t h e o c c u p a t i o n a lp e n s i o n ) 是我国所确立的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险体 系( m u l t i p i l l a r p e n s i o ns y s t e m ) 目标中的第二支柱,是企业在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 指导下,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发展需要而建立的旨在使职工在退休之后的一定时 期内能按年度或月度获得一定数额养老金的退休收入保障制度,这种审0 度是对国 家法定基本养老保险的一种有效补充,因此原称企业补充养老保险,2 0 0 0 年起我 国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更名为企业年金。国家“十五”发展计划纲要明确地把发 展企业年金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西方国家的企业年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自 上世纪7 0 年代末,8 0 年代初以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以及7 0 年代石 油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使得工业化国家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普遍陷入危机,企 业年金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其规模也得以迅速扩张,在1 9 8 0 - - 1 9 8 6 年间, 美国领取补充养老金的人数增长了4 1 ,日本增长了8 7 ,法国增长了3 0 ,荷 兰增长了2 4 ,补充养老金资产也迅速增加,1 9 9 t ) - - - 1 9 9 1 年间,美国补充养老金 资产占g d p 的6 6 ,瑞士为7 0 ,英国为7 3 ,荷兰为7 6 。1 1 j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目前我国基 本社会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已大幅降低,由原来的1 0 0 甚至更高降到了5 0 6 0 ,亟需企业年金来填补基本养老金降下来以后的空白。世界银行在1 9 9 7 年的 报告老年保障中国的养老金体制改革中也提出,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应 由三大支柱组成,其中一个支柱就是由企业自愿提供的补充养老金【2 j ,可以说养 老保险的改革呼吁建立企业年金制度。 另一方面,我国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支持建立企业年金制度, 1 9 9 1 年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国发1 1 9 9 1 1 3 3 号、中,第一次提出“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1 9 9 4 年颁布的劳 动法将其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其中规定:“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 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养老保险”。1 9 9 5 年,原劳动部为贯彻劳动法,制定 下发了关于印发 的通知( 劳部发 。林义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上海保险,1 9 9 3 ( 4 ) ,第4 7 更。 1 f 1 9 9 5 1 4 6 4 号) ,对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基本条件、决策程序、资金来源、管 理办法、待遇给付、经办机构、投资运营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确立了基本的 政策框架。2 0 0 0 年,国务院关于印发( 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 的 通知( 国发1 2 0 0 0 1 4 2 号) ,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正式更名为“企业年金”,并提出: 有条件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并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 应当说,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思路和政策与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基本一致的, 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各方面的限制,企业年金目前还很不发达,主要表现为量 少质弱、各地不平衡、发展不足、速度缓慢、尚处在起步阶段的特点。据统计, 截至2 0 0 1 年初,全国实行企业年金的企业仅1 6 0 0 0 多家,历年滚存累积的企业年 金为1 9 2 亿元,涉及职工共5 6 0 万人。企业年金所积累的资金规模也很有限,占 我国g d p 的比重仅约o 2 2 o 。1 3 j 为什么在我国社会对企业年金的需求非常大,国家又有政策支持,而企业年 金却发展如此缓慢? 原因应是多方面的,目前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赵建国,苗莉在我国企业补充养老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经济界 2 0 0 2 年第5 期) 一文中认为,基本养老保险过重,国家优惠政策没有到位,企业 对补充养老保险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以及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是企业补充养 老保险发展滞后的四个原因【“。刘云龙、姚枝仲、傅安平在中国企业年金发展 与税惠政策支持( 管理世界2 0 0 2 年第4 期) 中认为税收优惠的具体措施还 没有到位凡中国企业年金制度与管理规范(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和博时基金管 理公司共同课题,劳动保障出版社2 0 0 2 年) 是有关企业年金研究中最新的比较 有建设性的成果。该报告指出了制约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五大原因:1 ) 缺乏基金 法律体系:2 ) 管理不规范;3 ) 基金投资渠道不合理,投资效益不佳与投资风险 并存;4 ) 企业年金金融市场中的运行规则与程序不成型;5 ) 缺乏经验丰富的专 业机构与专业管理人员。对此该研究成果建议对现行企业年金的筹资与运用进行 全面改革【6 】a 李连友、蒋菲在我国企业年金发展迟滞的原因分析( 湖南大学 学报2 0 0 3 年第3 期) 中认为我国企业年金发展迟滞存在国家政策、企业和职工 等三个方面的原因1 7 。 但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来看,企业年金制度的产生还缺乏内生诱因,也就是 说建立企业年金的阻力主要还是来自于企业内部。 企业年金与政府的社会养老保险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其自愿性,企业可以根据 。蒋志强推进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 0 0 2 ( 3 ) ,第3 3 页。 2 自身情况自主决定是否举办,企业年金的成功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但为什么在我 国企业年金有国家政策支持,而企业帮并不积极发展? 企娩箭度态部有骨么驱动 力去促使众业举办企业年衾,另外在已举办企业颦金的一魑企业也还存在很多问 题,问题的背后裔什么样静翎度根源,或楚体制原因,这黢都值褥我们认囊考虑。 企业露4 度一般是指以众业产权为核心,包括企业经营镥4 度( 经营方式) 和管 理锖度等的总称。它是在定历史条侔下形成的一种企媲经济关系,也是一定社 会经济制发的重要体现,势受到一定经济篱理体制的巷4 约1 8 。 企业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是其产权制度,产权制度决定满企业制度的各个方面, 企娃的人力资源管理、薪溅管理以及劳资关系等镑8 度与金妲年金关系密切,另外,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 为照范驰憩合,篡有关入力资源镣理方面麴理念、愚想等内窭,墩与企城年金联 系鞍紧密,那么企业年金与包括这些审4 度在内的氽业制度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企渣裁凄对企鼗冬惫模式瓣选择翻制度豹设诗毒什么影薅? 企业笨佥熟毽去适应 企业制度? 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也烂本文的研究主题。 疆究众遭每金与金韭拳j 疫静联系不仅蠢重要鹣现实意义,囊辩逸其鸯深远豹 历史意义,从现实意义来糟它直接关系到我国日前企业年企的建设问题,有助于 我髑解决黢遘嚣瓣些委难;簌爱受意义善,窀疼最终影翡至4 我霪豹莠老保验 制度改革,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制魔运行。 1 2 文献综述 毽界锻行在箕1 9 9 4 笨发表静一份政策羧告醣虫老羚蔻耩舔轳老年 人和促进增长的政策当中攒出,各幽现行的养老金话度必须按照一个多支 柱静皋度模式透幸予改革,蕊中企鼗补充养老傈险计辩应占糖重要趣位两。我国开 始对企业年金进行研究。 驮1 9 9 1 年决定第一次提稻建立企业补充养老傈除,1 9 9 4 年开始程垒国 试点城市推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对企业年金的研究才逐渐深入进去。闽中兴在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问题酶思考( 经济璐论与缀济管理1 9 9 4 年第4 期) 中 认为企业李p 充养老保险有耱改善职王退休待遇、璃动职工积极性翻卿弗4 超前消费 的作用,掇出应该有条件强带4 实施企业补究养老保险,并对企业补充养老傈险的 资愈来源、基金模式、待遴标准、基金管理等趣蹬进行7 初步探讨 1 0 l 。冯建藏在 硷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王会理论与实践1 9 9 5 年第5 、6 期) 中对企 业补充养老傈验的性质、特征、实蟋条 孛、决策瑕垮、资众来源、基金的分配覆 3 则和计发办法、待遇水平和保险费用负担簿问题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并提出了相 应豹发震对策吲。辕义在发震我瓣金韭补充养老绦验静浚恕( 爨雩经秘学1 9 9 7 年第5 期) 中提出由于补充作用及程度界定不明确,资金渠道不到位,运行机制 不完善等游遂导致众监 兖养老绦陵籁攘夺、发矮速度缓漫、发簇援不溅范 翻。 李涟友在略论我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财经理论与实践1 9 9 9 年第 3 瓣) 中,遴过 t 较企韭替充养老窜l 险与蘩本养老僚陵,戮确静秀定了金濂补充 养老保险的经营目的,经鬻特性和保障程度,从人口老龄化、养老错4 度改革、企 业逸身的发展和西方发达豳家社会僳障事邂发展与改革豹经验霞个方面论述了建 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因国情,对我国企业补 充养老保险基金运行视常g 掩出了几点牵每想1 1 3 1 。 2 0 0 0 缮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文件中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更 名为企业年金,同时也标恚若对企业年金的研究又跨迸了一个新的阶段。刘云麓、 姚技钟、傅安平在中国企业年金发展与税惠政策支持( 管理嫩界2 0 0 2 年 第4 期) 中分析了现行非税惠政策的社会经济成本以及现行政策的低效率,同时 耀述了孛融对企业年金实行税收谯惠政策黔必要性,并实诞分析了聪枣政策对税 收总量的影响f s l 。耿琳在( 4 0 1 ( k ) 计戈0 最流行的众业补充养老保险形式, 市场与人口分掇2 0 0 2 年第5 期) 中黠美国最滚孝亍豹企进静兔养老保险 4 0 1 ( k ) 计划的运行机制、优缺点和设计模式作了详细的介绍和评述,指出了4 0 1 ( k ) - ;t 趔鼹中晷莠老保验铡瘦改擎豹痘示:虽然矮子企业於兖养老保险,织是“基 会制”的运作模式势必导入我们的养老保险系统,并分析了4 0 1 ( k ) 计划在中 国熬实弱瞧瓣题t l 。 2 0 0 0 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朱青的养老金带4 度的经济分析与运作分 耩,该书麸锾鼹戆发考察了曩於众避枣 充券老慑羧豹发袋及其燕嚣,我瓣銎兹豹 现状,探讨了企业举办补充养老保险的方戏,并撼出了一些我国发展补充养老保 险簧要疆究豹闺题,翔筏浚优惠致繁,健壤及经办壤搀等i | 5 。 2 0 0 1 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美国法学博士林羿的美国的私有退休金体 裁,该书详尽静论述了美辫私骞邋傣金螽l 凌鳃发裘毒瑗状,探讨了美国糕鸯退钵 金制度的基本理论和政策鞭向,详细介绍丁美国私有退休鑫制度中的税收、 “4 0 1 k ”遥傣诗麓,退傣会计翔实施孛豹蕴警、运俸、投资等瓣惩,著辩美国嚣 前私有退休金制度的改革进程也佧了研究i l 叶。 最新较有建设性的痰采便是2 0 0 2 年8 秀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诲辩蒸金管瑗 公司推出的合作研究课题中国企业年金制度与管理规范,该报告主要分两 4 大部分:一是金夔年金暴l 发疆究,系统疆突金韭每金立法、金业霉金方寨设诗以 及企业年金的运行与监管,提出了中国企业筇金镥n 度的基本架构和内容。= 是企 鼗年金警臻蔑范磷究,重点凝究孛潜企照簪金囊l 蹙在试熹秘援菝簿毽初期阶段, 涉及企业年金管理的角色定位,提出了适合中国圈情的企业年金业务流程管理规 范帮信塞系统建设壤范溺。 2 0 0 3 年4 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了崔少敏、文武等编著的补充养 老缳险漂瑾、运营与管瑗一书,该书觚理论与实鼗掰方薤系统鹣灞述了幸 充养老保险。对其原理、遮营和管理等问题给予了全面的论述1 1 7 1 。 僵这整磺究有个共阗的不是;没有献企监鹣角度研究企壁冬金,露遽稔稔 是制约我圜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的瓶颧所在。 2 0 0 3 年4 露中国劳动往会保障出版毂出版了溥华大学杨蒸绥教授静企监年 金理论与实务一书,该粥以理论篇、实务篇、市场篇、豳际篇、论坛篇釉实证 与祭例篇等形式对企业年龛的基零理论、蠢案设计、投资管理、备国酶经验进行 了详尽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企业文化巾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魁企业年众设计 的荧魂这一较为新颖的论断耻8 1 。 2 0 0 3 年5 月湖南大学学报第3 期发表了事连友、蒋菲的我国企业年金 发糙迟滞的赈因分丰斤从敢策法规、企业、职工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年金发 展迟缓的原因,这魁目兹灏内首次从企业的角度研究企业牮金1 7 l 。 1 3 结构安排岛主要内容 本文酋先通过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企业年金在企业内部的制度交迁闯蹶,进行 级趣晓较,援讨金娩年金剃发魏一般援律性。其次,毙较荧重和嚣本不弼瓣金业 制度所带来的企业年金制度的差异,分析奄业制度与企业年金之间的内在联系, 搽落不霹念进年垒壤式选择熬金攮鸷景,为我星豹剑凄建浚提供参考。霉次,研 究我国企妣年金在企业内部发展缓慢的因綮,结台实标情况分析我国在不i 司所有 割下金遂冬金与企渡麓瘦熬结会馕琵,著鼹爨改滋鹣意觅秘建议。各章静童要肉 容如下: 第一零萼| 言:彗先奔绍透惩瑟豢及磅究意义,其次对罄秀垒渡年金麓溲懿磷 究文献进行综述,最后介绍本文的结构安排及主簧内容。 第二寒企监颦金在余照内部耱青l 度变迁:本鬻获金照年金静怒深入葶,详蘩 介绍了企业年金发展的三个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企业年盒的发展背景及特点。 第三章发达黼家的企馥年金舄企盈舞l 废:逶避琵较美强和鑫本不两瓣企韭年 5 金与金堑潮度,分辑企数嬲疫与企渡年金豹关系,探讨嚣瓣佥照零金差舅麴金婪 制度方面的原因,以及企业制度对企业年众的影响。 第嚣章我莺戆金韭靠l 瘦与金娩年金磺究:逶避嚣鼷我灏金韭年金豹发矮避稳 及现状,分别讨论了我国目前不同所有制情况下,阻碍企妣年金发展的企业方面 懿瓣素,分辑金遂年金在黧骞金鼗豹毪震撼篷海嚣,著赞瓣不霞念匏耱特熹提出 一魑发展建议。 结论:瓣笔者在论文疆究过程中兹主簧工佟、结论、存在豹阋趣及努力羚方 向进行了归纳总结。 6 第二章企业年金在企业内部的制度变迁 纵观国外企业年金主要是美国私有退休金的历史,一般认为,根据其形式、 性质、筹资来源、以及投资的运营和管理等发展方面,可大致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 8 7 5 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 9 4 5 年;第二阶段则从1 9 4 5 年大 致到上世纪7 0 年代各国有关企业年金的重要立法得以通过;而第三阶段则是从 7 0 年代到现在【1 9 1 1 2 0 l 。 2 1 早期的企业年金制度 1 9 世纪后期,由于西方各国先后进入工业化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为企业举 办企业年金打好了物质基础。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也不断高涨,劳资矛盾加剧, 工人要求保护劳工权益的觉悟逐渐加强,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缓和劳资矛盾、稳 定社会的企业年金也就应运而生并得以迅速发展。企业年金的产生先于社会保险, 早期的企业年金是雇主随机为雇员提供的种养老保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 是雇员养老收入的主要来源。直到2 0 世纪中期,社会保障制度普遍建立并在养老 保障中起主导作用后,企业年金才退居社会保障第二支柱的位置【1 7 l 。 2 1 1 企业年金的起源 研究退休金发展史的历史学家们一般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企业年金计划的 建立年代追溯为1 8 7 5 年。那一年,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养老金计划在美国运通公 司成立。当时,美国运通公司的主要业务是铁路运输,而不是信用和金融服务。 接着许多大公司和铁路、煤矿等行业为稳定熟练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把提供 企业年金作为种有效的人事管理手段纷纷施行起来。同当今企业年金计划所提 供的福利待遇不同的是,美国运通公司最初建立的退休金计划只对有工伤的工人 支付伤残抚恤金【1 9 l 。 2 1 2 早期企业年金的特点 在企业年金发展早期,虽然企业年金计划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但 与当时广大工人要求改变工作条件,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工资以及有权利组织工 会等这些问题来比,养老金问题并不重要。企业雇主对通过以资助雇员退休金计 划来满足雇员退休之后的经济需求的重要性的认识,经过了个长期和缓慢的过 7 程。因此,如美国,到1 9 0 0 年为止,只有少数的几个正式的企业年金计划存在 】6 】。 企业年金计划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养老金的津贴 和福利只限于发给那些有工伤的老年退休工人,而不是为所有雇员退休之后提供 退休收入的。随着企业年金的发展逐渐转变为公司雇员退休之后提供退休收入的 性质,开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年金:二是企业年金被雇主视为可以任意确定 的滓贴,并非工人的权利,工人在退休前离开企业,就会失去这种津贴,由此产 生限制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逆向选择;三是公平原则被忽略,企业年金政策向高级 管理人员倾斜,对普通员工覆盖率很低;四是企业年金的资产与公司的总资产融 为一体;五是这一时期的企业年金制度多为待遇确定型,一般不实行基金积累【1 8 l 。 2 2 二战以后的企业年金制度 企业年金的大规模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7 0 年代中期,另一个是2 0 世纪7 0 年代后耱至今。 2 2 1 二战后至7 0 年代中期 第二次世晃大战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建立,但一些工业 化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障替代率很低。英国基本养老金只相当于平均工资的1 8 , 加上收入关联养老金,也仅相当于平均工资的4 1 。美国的基本养老金也只相当 于工资的4 0 左右。在税收制度上,一些国家进行了较大的税收结构调整,提高 了所得税税率,但同时又给予企业年金缴费和养老待遇等多方面的税收减免。已 建有企业年金的企业为保持竞争力必须维持原来的福芹q 待遇,尚未建立的企业为 增强竞争力也急于建立企业年金,在这些综合作用下,企业年金就蓬勃发展起来, 覆盖范围也逐渐扩大至4 各类雇员。以英国为例,2 0 世纪5 0 年代参加企业年金的 人数大量增加,2 0 世纪6 0 年代达到顶峰,覆盖面约为雇员总数的5 0 ,此后 直维持这个比例。整个o e c d 国家的企业年金约覆盖1 3 的工作人口| 1 7 】。 企业年金的普及以及税收政策的刺激,也促进了积累式企业年金的发展。以 美国为例,1 9 5 2 年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了第一个现代职业养老保险基金,这是一种 信托投资基金,它一改过去养老基金投资于政府债券和其他固定收益证券的传统, 转而投资于股权类证券美国经济最具有生产力的资产。这类投资基金在实践 中也得到了令人信服的高额回报,很快在美国普遍建立起来,仅在通用汽车公司 建立养老基金当年,就有8 0 0 0 个职业养老基金建立起来,而在以前的2 0 0 多年时 8 间里,美国总共才建立了2 0 0 0 多个职业养老保险基金 。 2 2 1 1 发展背景 二战以后企业年金的飞速发展是许多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概括起来主要有 以下几点。 1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老年职工的生产效率将逐渐降低,为了解决由于老 年职工效率低下而带来的生产力损失问题,要以一种人道的,非歧视性的方式, 使老年职工逐步退出生产企业,这就需要建立正规的企业年金计戈i 1 2 。 2 税收政策的影响 企业年金的大发展还是在1 9 4 0 年以后。在二战和鞔鲜战争期间,这些计划发 展的原因之一就是公司正常和超额利润的税率极高。由于雇主向合格的退休金计 划的缴费可以在交纳所得税前扣除( 有一定的限额) ,几乎不用增加企业实际成本, 就可以为退休金计划提供部分资金来源。此外,由退休金信托资产获得的投资收 入直到实际分配之前也免征所得税。 从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雇员的角度来看,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也很有吸引力。 例如,雇主向养老基金的缴费在缴纳的当年并不构成雇员的应税收入。只有当雇 主缴费形成的退休金发放给雇员时才1 纳税。此外,在有些特殊情况下,对退休金 收入的税收还有优惠政策。因此,企业年金为其成员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f 2 2 l 。 3 工资的稳定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政府对工资和物价进行了冻结,导 致美国工人对工资以外其他形式的福利待遇要求,这是美国企业年金计划迅猛发 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争夺劳工的市场上,如果雇主只是以高工资来吸引有技术 的雇员的话,已远远不够。因此,美国政府在二次大战期间所建立的战争劳工委 员会为了缓解美国企事业界和劳工界所面对的高工资压力,开始允许私有企业大 规模地建立自己的福利计划,包括企业年金计划【矧。 4 工会的需求 多年来,工会领导人对是否需要由雇主筹资的企业年金计划看法不一。2 0 世 纪2 0 年代,工会一般不赞成为其成员提供这种计划。理由是,这种退休金体现了 雇主的额外的父爱主义,其实行是为了鼓励对公司的忠诚。工会领导人觉得,通 。崔少敏,文武等补充养老保险原理、运营与管理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 0 0 3 ,第1 6 页。 9 过政府举办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最好地满足这一需要。若没有政府 的社会保障体系,则工会应为其成员建立自己的计划。而前一目标以1 9 3 5 年通过 的社会保障法为标志,已经得以实现。到了3 0 年代,有几个工会组织已建 立了自己的退休金计划。但是,这些计划缺乏资金,在大萧条的年代问题尤为严 重。到4 0 年代初,一些工会领导人认识到退休金计划的财务负担,以及工资控制 的实施,他们开始赞成由雇主支持的企业年金计划【2 4 1 。 2 ,2 1 2 这一阶段企业年金的特点 这一时期企业年金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企业所提供的养老金计划已经成 为雇主吸引高质量的雇员的标准福利之一。第二,企业年金计划的投资渠道逐步 拓宽,开始以越来越大的规模投资于资本市场之中。第三,确定缴费型企业年金 逐渐成为企业年金的主要形式。第四,企业年金计埘参加者的利益保障问题开始 引起注意。随着企业年金的逐步发展,各种锖4 度阎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美鼠在 这一时期,有关企业年金计划的法律、法规还未健全;而另一方面,企业年金计 划的数量,资产和价值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增长。这两种情况的结合就造成了对 企业年金计划在保护计划参加者利益方面的种种不足和缺陷。对企业年金计划资 产的滥用或企业雇主不按计划规定向其缴费等种种弊端的泛滥,使计划参加者的 保障问题日趋尖锐化1 1 9 】i 蚓。 2 0 世纪6 0 年代中期所发生的“斯图特贝克事件”就是典型的一例。1 9 6 3 年 底,美国的斯图特贝克汽车制造厂关闭,造成近7 0 0 0 多工人的失业,并导致该厂 为其雇员所资助的企业养老金计划的终止。由于没有健全的法律规定和要求,该 公司在倒闭之前有很长时间因为经济上的衰落,已经停止继续向养老金计划缴费。 这就导致了该计划的大约4 0 0 0 多工人完全丧失了他们为公司工作了多半生而指 望获得的退休律贴。 2 2 2 现代阶段 企业年金的进一步大规模发展是在2 0 世纪7 0 年代后期至现在。2 0 世纪7 0 年代中期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及其后持续的经济萧条,加上人口老龄化的日益 显现,许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社会养老保障的前景和企业年金在保障人们退休生 活中的作用,企业年金的发展得到鼓励,职业养老基金规模也随之扩大。现在职 业养老保险基金已积累了巨额资产,它占g d p 的比重在英国达到7 5 ,在美国 为7 3 ( 参见表2 1 ) 。从1 9 8 7 年到1 9 9 5 年这9 年间,英国的职业养老保险基金 资产在规模已经很大的基础上又翻了一番,从27 0 0 亿英镑增加到57 5 0 亿英镑( 参 1 0 见表2 2 ) 。另外一些国家通过集体谈判等使职业年金具有半强制性,也扩大了 职业年金的覆盖面,促进了养老基金的发展【1 7 1 1 2 6 1 2 刀。关于这一阶段企业年金的种 类、特点,将在下一章中进行详细讨论。 表2 1 职业养老保险基金占g d p 的比重单位: 国家1 9 8 0 在1 9 9 0 盔1 9 9 7 生 瑞典 5 l6 01 1 7 荷兰4 6 8 11 0 2 英国 2 35 57 5 美国 2 44 57 3 马来西亚1 8 4 15 巴西1 31 1 智利1 2 54 2 西班牙 o32 注;马来西亚为1 9 7 6 年数字,智利为1 9 8 1 年。 资料来源:崔少敏,文武等补充养老保险原理、运营与管理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 0 0 3 年版,第1 6 页。 表2 2英国职业养老保险基金资产单位:亿英磅 计划类型1 9 8 7 矩1 9 8 9 正1 9 9 0 矩1 9 9 1 芷1 9 9 2 年1 9 9 3 薤1 9 9 4 拄1 9 9 5 年 自我管理型 23 0 026 5 03 0 5 03 4 5 03 8 0 045 0 04 4 5 05 0 5 0 投保型3 0 0 3 5 04 5 05 0 05 5 06 5 06 5 07 0 d 总计 2 6 0 03 0 0 035 0 04 9 5 0 4 4 0 05 4 5 05 0 5 057 5 0 资料来源;崔少敏,文武等补充养老保险原理、运营与管理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 0 0 3 年版,第1 6 贞。 2 3 分析和讨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年金计划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及彤 式。早期的企业年金覆盖率较低;而且一般比较随意,公平性较差:且常采用确 定待遇型企业年金。二战以后的企业年金则逐步扩大到覆盖大多数员工,已经被 作为一项基本的企业制度来运营和管理;缴费确定型计划开始流行起来;对企业 。崔少敏,文武等补充养老保险原理、运营与管理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 0 0 3 年第 1 8 页。 1 l 年金的投资运营与基金管理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职工的利益保障问题开始受到 注意。企业年金在企业内部所发生的这些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 原因固然很多, 如国家的政策、外部市场的竞争等,但它与企业内部又有什么联系? 我们可以通 过比较不同时期雇主对企业年金的理念以及工会组织对企业年金的态度来得出结 论。 2 3 1 不同时期企业举办企业年金的理念 早期的企业年金计划大部分是由雇主首先提出来的,即不直接是工人阶级的 斗争和社会压力的结果,以美国为例,在1 9 世纪至2 0 世纪中期的美国,雇主没 有法定义务为雇员提供企业年金,建立企业退休金计划完全是他们的自愿行为, 可以看作是雇主的特权,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基本动机就是为雇主带来直接或间 接的经济利益。年金被看作是对为企业长期忠诚工作的员工的报酬或奖赏。美国 早期的、由企业主办的私有退休金计划都包括将退休金作为“公司奖给雇员的一 种礼物”的规定,而且,这些计划都给予雇主随时随意可以终止该计划的权力和 自由。这些早期计划具有很大选择性,雇主态度很明确,即员工并没有从这些计 划中得到福利的权利。退休金计划能否持续下去,取决于竞争条件以及管理政策。 进一步讲,管理方保留在受益人犯错误或其他雇主认为有理由这么做的情况下中 止退休金的给付。这种雇主退休金看作雇主向雇员“自愿施礼”的理论,是美国 私有退休金计划的早期理论。也是在这些计划中参加者没有享受既得受益权的主 要原因【1 6 l 【2 8 1 。而且早期的雇主比较欢迎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因为他们可以较容 易的控制企业的资金1 1 8 1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7 0 年代中期,这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主要动机在于 其“有一种控制雇员的愿望”,随着竞争的加居4 ,雇主希望和需要控制雇员,而随 着生产力的进步和企业有机构成的提高,追求绝对剩余价值的时代逐渐远去,为 了实现其追求相对剩余价值的目标,只有创造和谐的劳资关系才能实现其控制雇 员,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因此,企业开始关注于企业年金 在改善劳资关系方面的作用1 1 8 】。另一方面,随着企业年金被投资于证券市场参与 运营,其风险也逐渐加大,原先的确定待遇型计划完全由雇主承担风险,随着风 险的加大,雇主必然要求雇员也承担一音盼风险,因此缴费确定型计划成为了企 业年金的主要形式1 2 9 l 。 2 3 2 不同时就工会组织对企业年金的态度 1 2 在企业年金发展的早期,工会一般不赞成为其成员提供这种计划。理由是, 这种退休金体现了雇主的额外的父爱主义,其实行是为了鼓励对公司的忠诚。工 会领导人觉得,通过政府举办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最好地满足这 需要。若没有政府的社会保障体系,则工会应为其成员建立自己的计划。在2 0 世纪3 0 年代,美国有几个工会组织已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年金计划。但由于缺乏管 理企业年金计划的经验,基金贬值问题非常严重,因此工会开始逐渐赞成由雇主 支持的企业年金计划【1 6 】【3 0 l 。 二战以后,工会组织对企业年金的建立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建立企业年金 的谈判成为了集体谈判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目标。工会的一大战略就是积极的介入 企业年金领域,通过合法合理的企业年金计划实现保护雇员当前年u 益和既得利益 的目标,对企业年金的监管也日渐严格起来,企业年金制度日趋科学化和制度化。 通过对企业年金在不同历史时期特点的考察,以及对雇主和工会组织在不同 时期态度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年金在制度上的变化与同一时期雇主和雇员的影 响有很大联系,雇主对企业年金的不同理念及对举办企业年金的风险管理的不同 态度,引起了企业年金覆盖范围、举办形式的变化。同时,工会的参与也推动了 企业年金向有利于职工的方向发展。 第三章发达国家的企业制度与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在各国的建立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呈现不同的形式和特色, 这些因素包括不同的文化、法律、企业制度等,本章仅从企业制度的角度来探讨 这种差异,分析企业制度与企业年金的关系。为此笔者选取了当今世界最典型的 两种企业制度,美国和日本所具有的不同企业制度和企业年金进行分析。 企业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是其产权制度,产权制度决定着企业制度的各个方面,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以及劳资关系等制度与企业年金关系密切,另外,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 为规范的总合,其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理念、思想等内容,也与企业年金联 系较紧密,因此,在比较美国和日本企业制度的时候,将重点从这五个方面进行 比较。 3 1 美国的企业制度与企业年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