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现代汉语频率副词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 容 提 要 本文共分四个章节对现代汉语频率副词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考察和分析: 第一章基于对频率含义科学理解的基础上,给频率副词下了一个较为科学的 定义,对频率副词的范围进行了有效的划定,解决了频率副词与时间副词和重复副 词之间的纠葛问题;在频率副词的内部分类上,从语用功能的角度首先把频率副词 分为判断类和描写类,然后进一步分别对这两类副词做了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的 划分,从而建立起频率副词内部的分类系统。 第二章对判断类频率副词和描写类频率副词在选择限制上的共性和差异性进行 了 描写 和分析, 指出离散性从整体上制约着频率副词的选择限制, 而是否含有【 + 短时l 义、是否能表状态的频率又是造成描写类频率副词与判断类频率副词选择差异的根 源所在;本章还分析了频率副词内部成员间的语义和语用差异。 第三章对 “ 时时” 、 “ 不时” 、 “ 时不时”同判断类频率副词与描写类频率副词分 别进行了句法分布上的比较分析,指出这三个词功能的双重性 ( 既表判断又表描写) 来源于它们语义的双重性 ( 既有 “ 常”类副词的意义,又用 “ 频”类副词的意义) , 指出了 它们在频率副词系统中 所起到的桥梁作用; 并对“ 时时” 作了表延续义的“ 时 时 , ”和表重复义的 “ 时时: ”的区分。 第四章指出 “ 总 ( 是) 与 “ 老 ( 是) ”在语用功能上存有的差异: “ 总 ( 是) ” 的基本语用功能为客观判断, “ 老 ( 是) ”的基本语用功能为主观评价,这种差异是 由于 “ 老 ( 是) 在使用的过程中比 “ 总 ( 是) 更容易主观化造成的。本文还比较 了二者在客观判断和主观评价方面体现出的相对性与绝对性,并讨论了它们与其它 副词共现能力的差异,以 及句式、语体因表意重点的不同而引起的对它们的选择差 异 。 关键词: 频率判断类描写类离散性卜 短时1 客观判断 主观评价 选择差异 ab s t r a c t t h e f i r s t p a rt h a s d e t e r m i n d e d t h e s c o p e o f t h e f r e q u e n c y a d v e r b s b a s e d o n t h e s c i e n t i f i c d e f i n i t i o n o f f r e q u e n c y , t h e n d e t a c h e d f r e q u e n c y a d v e r b s f r o m t i m e a d v e r b s a n d r e p e a t a d v e r b s ; t h e f r e q u e n c y a d v e r b s c a n b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 o t y p e s : s t a t e m e n t , d e s c r ip t i o n , s t a t e m e n t a d v e r b s a n d d e s c r i p t i o n a d v e r b s c a n a l s o b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 o t y p e s t y p i c a l a n d u n t y p i c a l . t h e s e c o n d p a rt h a s t r i e d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u n i v e r s a l i t y a n d d i v e r s i t y i n t h e c h o i c e s e l e c t i o n c o n s t r a i n t b e t w e e n s t a t e m e n t a d v e r b a n d d e s c r i p t i o n a d v e r b , p o i n t i n g o u t t h e d i s c r e t e n e s s c o n t r o l t h e c h o i c e l i m i t i n g i n s y s t e m, f + s h o rt t i m e a n d s t a t e a ff e c t t h e c h o i c e d i f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s t a t e m e n t a d v e r b s a n d d e s c r i p t i o n a d v e r b s , t h e p a rt a l s o p o i n t s o u t t h e d i v e r s i t y o f s e m a n t i c a n d p r a g m a t i c s d i f f e r e n c e i n a d v e r b s w h i c h s h a r e t h e s a m e f r e q u e n c y . t h e t h i r d p a r t h a s t r i e d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u n i v e r s a l i t y a n d d i v e r s i t y i n s y n t a c t i c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s a m o n g s h i s h i , b u s h i , s h i b u s h i , s t a t e m e n t a d v e r b s a n d d e s c r i p t i o n a d v e r b s . p o i n t i n g o u t t h e f u n c t i o n d o u b l e n e s s ( e m b o d y t h e s t a t e m e n t a n d d e s c r i p t i o n ) d e r i v e f r o m t h e s e m a n t i c d o u b l e n e s s ( e m b o d y t h e m e a n i n g s o f c h a n g c h a n g a n d p i n p i n ) , t h e t h r e e w o r d s b r i d g e t h e f u n c t i o n o f s t a t e m e n t a d v e r b s a n d d e s c r i p t i o n a d v e r b s , t h e p a r t a l s o p o i n t s o u t t h a t t h e s h i s h i s h o e d b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s h i s h i l w h i c h e x p r e s s e s c o n t i n u o u s n e s s a n d s h i s h i t w h i c h e x p r e s s e s r e p e a t l i t y . t h e f o u r t h p a r t e s t e e m s t h a t z o n g .s h i i s d i ff e r e n t f r o m l a o s h i i n p r a g m a t i c f u n c t i o n s , z o n g s h i i s u s e d f o r s t a t i n g w h i l e l a o s h i i s u s e d f o r e v a l u a t i n g . t h e a r t i c l e p o i n t s o u t t h e r e l a t i v i t y a n d d e f i n i t e n e s s t h e n p o i n t s o u t t h e c h o i c e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t h e m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p r a g m a t i c s . k e y w o r d s : f r e q u e n c y s t a t e m e n t d e s c r i p t i o n d i s c r e t e n e s s + s h o r t t i m e s t a t i n ge v a l u a t i n gcho i c e di f f e r e n c e 绪论 绪 论 一量和频率量 数量范畴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范畴之一,在人们的认知世界中,事物 ( 包括人 和动物) 、动作、性状等无不含有 “ 数量”的因素, “ 量”的这种认知范畴投射到语 言中,就形成了语言世界中的量范畴。如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有自己的数量特征。 这种与数 量有关的 语法特征常常作为该词 类的典 型 特征而与 其它词 类区 分开来。 如 形容词的典型特征是可受程度副词修饰和可以用于比较级和最高级,名词的典型特 征是可受数量词的修饰,这些特征都与数量表达有关,都是量范畴在语言中的体现。 动词的根木属性是它的时间性,动词的典型的数量特征也是其时间量特征。动 词的时间量主要表现为重复的次数和延续的长度。其中重复的次数是由频率副词来 表现的,由于频率量是建立在时间量基础之上的动作量,所以前人一般都把频率副 词归入时间副词。 如赵元任的 汉语口语语法 ( 1 9 7 9 ) 、 朱德熙的 语法讲义 ( 1 9 8 2 ) , 陆俭明的 现代汉语虚词散论( 1 9 9 9 ) 、北京大学主编的 现代汉语( 2 0 0 0 ) 、张 斌主编的 新编现代汉语( 2 0 0 2 )等。但也有人把频率副词归为动量副词,如史金 生 ( 2 0 0 2 ) 。 第一次明确把频率副词从时间副词中划分出来的是刘月华的 实用现代 汉语语法( 1 9 8 3 ) ,其后邢公豌、马庆株的 现代汉语( 1 9 9 2 ) 、张谊生的 现代 汉语副词研究( 2 0 0 0 )都是把频率副词作为单独的一类副词来处理的。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纵观前人的研究,我们发现前人对频率副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宏观 的研究介绍和微观的分析考察。 到目前为止, 只有周小兵 ( 1 9 9 9 ) 、 史金生 ( 2 0 0 2 ) 对频率副词进行了宏观研究, 宏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频率副词的性质、范围和类别。周小兵、 史金生都谈到了 频率副词的范围和类别问题;其二是频率副词的语义特征和搭配功 能,史金生对频率副词的语义特征,频率副词与动词、动态助词 ( 着、了、过) 、其 它表量成分共现限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微观的研究集中在对一些常用的频率副词的意义和用法做比较细致的描写和分 析,主要以对意义相近的频率副词进行辨析为主,找出它们之间在语法意义和搭配 功能方面的差异, 带有较强的适用性。 如周小兵的 ( + 常常” 和 “ 通常” 和 “ 一再” 绪论 绪 论 一量和频率量 数量范畴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范畴之一,在人们的认知世界中,事物 ( 包括人 和动物) 、动作、性状等无不含有 “ 数量”的因素, “ 量”的这种认知范畴投射到语 言中,就形成了语言世界中的量范畴。如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有自己的数量特征。 这种与数 量有关的 语法特征常常作为该词 类的典 型 特征而与 其它词 类区 分开来。 如 形容词的典型特征是可受程度副词修饰和可以用于比较级和最高级,名词的典型特 征是可受数量词的修饰,这些特征都与数量表达有关,都是量范畴在语言中的体现。 动词的根木属性是它的时间性,动词的典型的数量特征也是其时间量特征。动 词的时间量主要表现为重复的次数和延续的长度。其中重复的次数是由频率副词来 表现的,由于频率量是建立在时间量基础之上的动作量,所以前人一般都把频率副 词归入时间副词。 如赵元任的 汉语口语语法 ( 1 9 7 9 ) 、 朱德熙的 语法讲义 ( 1 9 8 2 ) , 陆俭明的 现代汉语虚词散论( 1 9 9 9 ) 、北京大学主编的 现代汉语( 2 0 0 0 ) 、张 斌主编的 新编现代汉语( 2 0 0 2 )等。但也有人把频率副词归为动量副词,如史金 生 ( 2 0 0 2 ) 。 第一次明确把频率副词从时间副词中划分出来的是刘月华的 实用现代 汉语语法( 1 9 8 3 ) ,其后邢公豌、马庆株的 现代汉语( 1 9 9 2 ) 、张谊生的 现代 汉语副词研究( 2 0 0 0 )都是把频率副词作为单独的一类副词来处理的。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纵观前人的研究,我们发现前人对频率副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宏观 的研究介绍和微观的分析考察。 到目前为止, 只有周小兵 ( 1 9 9 9 ) 、 史金生 ( 2 0 0 2 ) 对频率副词进行了宏观研究, 宏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频率副词的性质、范围和类别。周小兵、 史金生都谈到了 频率副词的范围和类别问题;其二是频率副词的语义特征和搭配功 能,史金生对频率副词的语义特征,频率副词与动词、动态助词 ( 着、了、过) 、其 它表量成分共现限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微观的研究集中在对一些常用的频率副词的意义和用法做比较细致的描写和分 析,主要以对意义相近的频率副词进行辨析为主,找出它们之间在语法意义和搭配 功能方面的差异, 带有较强的适用性。 如周小兵的 ( + 常常” 和 “ 通常” 和 “ 一再” 绪论 和 “ 再三”的辨析 、赵新的 (连”类副词的语义句法分析 、季安锋的 时间副词 “ 老”的意义 、关健的 (一直” “ 总” “ 老”的比较研究 、王黎的 a 0 1 连”和 “ 连 连” 和 说 “ 一连, 等。 迄今为止,纵观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对频率副词的研究无论是在宏观 方面还是在微观方面都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宏观方面主要表现为对频率副词的范围分歧较大,没有明确提出划分频率副词 范围的标准。原因在于副词是一个语法功能比较单一的词类,除了作状语之外,其 他的功能都不显著。所以对副词小类的划分多根据意义,而各家对意义的把握又很 不一致,划分的结果就难免相互参差。但是,这也与前人对频率副词的内涵与外延 还没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对频率的含义缺乏科学的理解有关:其次,如果把频率 副词从时间副词和动量副词中单列出来,那么频率副词的成员间又构成了一个怎样 的频率副词系统,它们有着怎样的语义特征和搭配功能,前人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显 得较为薄弱。 微观方面主要表现为一般多是就某一个频率副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详细的描写 和分析,但很少从类的角度进行概括;多注重同一个或两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细微 差别,很少沟通纷繁复杂的用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多讨论具体的语言事实,较少进 行理论上的概括和解释。虽然说这种不足或局限与副词个性大于共性、用法复杂等 这些客观因素有关,但我们认为这也与以往人们对频率副词的性质、范围、功能的 认识还不够深入,分析时常常采取孤立主义立场,不注重语法的概括性具有一定的 关系。 三本文讨论的内容及做法 在充分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的研究将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 ( 一)频率副词的定义、范围和类别。力求在对 “ 频率”含义科学理解的基础 上达到对频率副词定义的准确把握,从而有效地把频率副词从时间副词和动量副词 中划分出来,使频率副词有一个明确的范围和可以鉴别的标准;在频率副词的内部 分类问题上,不是基于语义而是基于表达功能的角度对频率副词进行了分类。 ( 二)频率副词的选择限制和内部差异。讨论了判断类频率副词与描写类频率 副词在选择限制上表现的共性及差异性,指出了共性及差异性背后的制约因素。并 对频率副词内部成员间的语义及语用差异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 三) “ 时时” 、 “ 不时” 、 “ 时不时”的句法和语义分析。通过对这三个词与判断 类频率副词和描写类频率副词在句法和语义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对比分析,指出 了它们在频率副词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达到共性分析与个案分析互相印证的 目的。 绪论 和 “ 再三”的辨析 、赵新的 (连”类副词的语义句法分析 、季安锋的 时间副词 “ 老”的意义 、关健的 (一直” “ 总” “ 老”的比较研究 、王黎的 a 0 1 连”和 “ 连 连” 和 说 “ 一连, 等。 迄今为止,纵观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对频率副词的研究无论是在宏观 方面还是在微观方面都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宏观方面主要表现为对频率副词的范围分歧较大,没有明确提出划分频率副词 范围的标准。原因在于副词是一个语法功能比较单一的词类,除了作状语之外,其 他的功能都不显著。所以对副词小类的划分多根据意义,而各家对意义的把握又很 不一致,划分的结果就难免相互参差。但是,这也与前人对频率副词的内涵与外延 还没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对频率的含义缺乏科学的理解有关:其次,如果把频率 副词从时间副词和动量副词中单列出来,那么频率副词的成员间又构成了一个怎样 的频率副词系统,它们有着怎样的语义特征和搭配功能,前人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显 得较为薄弱。 微观方面主要表现为一般多是就某一个频率副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详细的描写 和分析,但很少从类的角度进行概括;多注重同一个或两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细微 差别,很少沟通纷繁复杂的用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多讨论具体的语言事实,较少进 行理论上的概括和解释。虽然说这种不足或局限与副词个性大于共性、用法复杂等 这些客观因素有关,但我们认为这也与以往人们对频率副词的性质、范围、功能的 认识还不够深入,分析时常常采取孤立主义立场,不注重语法的概括性具有一定的 关系。 三本文讨论的内容及做法 在充分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的研究将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 ( 一)频率副词的定义、范围和类别。力求在对 “ 频率”含义科学理解的基础 上达到对频率副词定义的准确把握,从而有效地把频率副词从时间副词和动量副词 中划分出来,使频率副词有一个明确的范围和可以鉴别的标准;在频率副词的内部 分类问题上,不是基于语义而是基于表达功能的角度对频率副词进行了分类。 ( 二)频率副词的选择限制和内部差异。讨论了判断类频率副词与描写类频率 副词在选择限制上表现的共性及差异性,指出了共性及差异性背后的制约因素。并 对频率副词内部成员间的语义及语用差异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 三) “ 时时” 、 “ 不时” 、 “ 时不时”的句法和语义分析。通过对这三个词与判断 类频率副词和描写类频率副词在句法和语义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对比分析,指出 了它们在频率副词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达到共性分析与个案分析互相印证的 目的。 绪论 ( 四) “ 总 ( 是) ” 和“ 老 ( 是) 的语用功能及选择差异。 指出“ 总 ( 是) ” 与 老 ( 是) ”在基本语用功能方面的差异及其动因, 讨论这种差异性所造成的选择限制差 异。通过对这组副词的分析,进一步深化对频率副词的个性特点和内部差异的分析 和认识。 本文的具体做法包括: ( 一)以共时的描写为主。频率副词与其它类副词相比较而言,历时变异较小, 虚化程度相对较弱,所以本文对频率副词的研究主要在共时平面进行。 ( 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注重在类的基础上对频率副词进行整体的描写和分 析的同时,兼顾副词个性大于共性的特点,对个别频率副词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 ( 三)描写和解释相结合。描写和解释是语言研究的两个层次,传统的结构主 义侧重于对语言事实的描写,当今的形式和功能主义都立足于对语言事实的解释。 以往对副词的研究分析工作做的多,综合工作做得少,特别是一些意义比较复杂的 副词,可以分析出几种甚至几十种用法,所以本文不仅拟对频率副词进行细致的描 写和分析,更是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 本文语料的主要来源: 木文语料主要来源于 人民网 、厦门大学语料库、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 网上下载的名篇小说等共计三亿多字的语料。由于本文所举例句,基本上都是一些 比较常见的语言现象,所以,除特殊用例外,为了使行文更加简洁,本文例句一般 不标出处。 第一章定义、 范围和类别 第一章定义、范围和类别 一问题的提出 1 . 1 对 “ 时常、往往、一再、再三、有时、偶尔”等这样一些词,大多数的研究 者将其看作时间副词或时间副词的次类。直接将其作为时间副词看待的主要有赵元 任 ( 1 9 7 9 ) 、 朱德熙 ( 1 9 8 2 ) 、北京大学主编的 现代汉语( 2 0 0 0 ) 、张斌主编的 新 编现代汉语( 2 0 0 2 ) ,将其作为时间副词的次类看待的主要有陆俭明 ( 1 9 9 9 ) 。少数 的研究者将其作为动量副词看待,如史金生 ( 2 0 0 2 ) 。第一次明确把这类词单列出来 看作频率副词并与时间副词并列的是刘月华 ( 1 9 8 3 ) ,其后邢公豌 ( 1 9 9 2 ) 、周小兵 ( 1 9 9 9 ) 、张谊生 ( 2 0 0 0 )也都是把这类词与时间副词并列作频率副词处理。但是, 对于什么是频率副词,前人并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标准,这直接造成各家对频率副 词收词范围的不统一。比如: 刘月华 ( 1 9 8 3 ) :又、 再、 还、也、 屡次、 再三、常常、经常、时常、往拄、不 断、反复 邢公吭 ( 1 9 9 2 ) :又、一再、再三、屡次、反复、重、重新 周小兵 ( 1 9 9 9 ) :一向、历来、从来、 通常、往往、总、总是、向来、常常、经 常、时常、时时、不时、有时、偶尔 而) 张谊生 ( 2 0 0 0 ) :通常、往常、老是、总是、终日、 方才、一时、 每常、久久、 久已、还 , 、常、连、 渐、 屡、老, 、 屡次、不断、陆续、常常、经常、 往往、 每每、 不时、有时、时时、偶尔、一度、依次、渐次、相继、继而、接连、频频 可以看出,张谊生对频率副词范围的理解较广,把 “ 依次、渐次、相继、继而、 陆续” 等这类表顺序义的副词也归入到频率副词的范围内, 即便如此, 他也是把 “ 一 再、再三”这样的副词排除在频率副词的范围之外,而作重复副词处理 ( 2 0 0 0 ) ;邢 公碗对频率副词范围的理解较窄,把 “ 常、常常”这样的副词排除在频率副词的范 围之外,而作时间副词处理 ( 1 9 9 2 ) ,但他却也把 “ 重、重新、又”这类表重复义的 副词归入到频率副词的范围内。 前人之所以不能有效地把频率副词从时间副词中分离出来,或者径直归入了动 量副词。就在于对频率副词的内涵与外延还没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而这又直接与 以往的研究者对频率的定义缺乏科学、精密的理解有关。 1 . 2 对频率副词的分类问题上,前人对频率副词的分类多以意义为依据,根据频 率副词所表频率的高低把频率副词分为高频、 中频和低频, 高频如“ 总( 是) 、 老( 是) ,. 中频如 “ 频频、常常、往往” , 低频如 “ 有时、偶尔”等。由于频率量是一种# f 糊量. 第一章定义、 范围和类别 第一章定义、范围和类别 一问题的提出 1 . 1 对 “ 时常、往往、一再、再三、有时、偶尔”等这样一些词,大多数的研究 者将其看作时间副词或时间副词的次类。直接将其作为时间副词看待的主要有赵元 任 ( 1 9 7 9 ) 、 朱德熙 ( 1 9 8 2 ) 、北京大学主编的 现代汉语( 2 0 0 0 ) 、张斌主编的 新 编现代汉语( 2 0 0 2 ) ,将其作为时间副词的次类看待的主要有陆俭明 ( 1 9 9 9 ) 。少数 的研究者将其作为动量副词看待,如史金生 ( 2 0 0 2 ) 。第一次明确把这类词单列出来 看作频率副词并与时间副词并列的是刘月华 ( 1 9 8 3 ) ,其后邢公豌 ( 1 9 9 2 ) 、周小兵 ( 1 9 9 9 ) 、张谊生 ( 2 0 0 0 )也都是把这类词与时间副词并列作频率副词处理。但是, 对于什么是频率副词,前人并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标准,这直接造成各家对频率副 词收词范围的不统一。比如: 刘月华 ( 1 9 8 3 ) :又、 再、 还、也、 屡次、 再三、常常、经常、时常、往拄、不 断、反复 邢公吭 ( 1 9 9 2 ) :又、一再、再三、屡次、反复、重、重新 周小兵 ( 1 9 9 9 ) :一向、历来、从来、 通常、往往、总、总是、向来、常常、经 常、时常、时时、不时、有时、偶尔 而) 张谊生 ( 2 0 0 0 ) :通常、往常、老是、总是、终日、 方才、一时、 每常、久久、 久已、还 , 、常、连、 渐、 屡、老, 、 屡次、不断、陆续、常常、经常、 往往、 每每、 不时、有时、时时、偶尔、一度、依次、渐次、相继、继而、接连、频频 可以看出,张谊生对频率副词范围的理解较广,把 “ 依次、渐次、相继、继而、 陆续” 等这类表顺序义的副词也归入到频率副词的范围内, 即便如此, 他也是把 “ 一 再、再三”这样的副词排除在频率副词的范围之外,而作重复副词处理 ( 2 0 0 0 ) ;邢 公碗对频率副词范围的理解较窄,把 “ 常、常常”这样的副词排除在频率副词的范 围之外,而作时间副词处理 ( 1 9 9 2 ) ,但他却也把 “ 重、重新、又”这类表重复义的 副词归入到频率副词的范围内。 前人之所以不能有效地把频率副词从时间副词中分离出来,或者径直归入了动 量副词。就在于对频率副词的内涵与外延还没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而这又直接与 以往的研究者对频率的定义缺乏科学、精密的理解有关。 1 . 2 对频率副词的分类问题上,前人对频率副词的分类多以意义为依据,根据频 率副词所表频率的高低把频率副词分为高频、 中频和低频, 高频如“ 总( 是) 、 老( 是) ,. 中频如 “ 频频、常常、往往” , 低频如 “ 有时、偶尔”等。由于频率量是一种# f 糊量. 第一章定义、 范围和类别 这种基于语义对频率副词进行分类容易导致两个问题:一是同一个频率副词往往会 出 现归类混乱的情况。如 “ 通常、往往” 这个两频率副词, 周小兵 ( 1 9 9 9 ) 把它们 看作高频副词,而史金生 ( 2 0 0 2 )却是作为中频副词来处理的;二是单从语义出发, 找不到形式上标记,往往会造成分类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从而难以周延或无法穷尽, 比如在周小兵 ( 1 9 9 9 )的分类系统里,就还包括中低频如 “ 有时”这样一个小类的 存在。 造成这种分歧的原因在于副词是一个语法功能比较单一的词类,除了只能作状 语之外,其他的功能都不显著。所以对副词的分类多根据意义,而各家对意义的把 握又很不一致,划分的结果就难免参差不齐。 1 . 3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 所以木文拟在对 “ 频率”定义的充分、精确认识的基础 上达到对频率副词定义的准确把握,从而有效地把频率副词从时间副词和动量副词 中划分出来,使频率副词有一个明确的范围和可以鉴别的标准。在频率副词的类别 问题上,打算不以语义,而以表达功能作为分类的依据,认为基于表达功能对频率 副词进行分类更为科学和有效,更加容易找到形式上的标记。 二定义和范围 2 . 1频率副词的定义 频率 ( f r e q u e n c y ) 也叫 频度, 现代汉语词典( 2 0 0 2 版)是 这样对其定义的: ( 1 ) 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 2 ) 在单位时间内某种事情发生的次数。第一 种定义主要用在物理学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是按第二种定义来理解频率的。 我们本文对频率副词的理解也以第二种定义为基础,所不同的是,我们认为在实际 的 语言表达中, 频率副词 不仅可以 表现为事情事件的 频率 ( 如“ 我 们这里 丝 闹 水 灾”中的 “ 经常”是对 “ 闹水灾”这种事件发生的次数进行计量) ,也可以表现为动 作行为、性 质状态的 频率, ( 如“ 在昨天的 足球比 赛中, 他们题频进攻我们的 左路” 中的 “ 频频”显然不是对比赛这件事情发生的次数计量,而是对 “ 进攻我们的左路” 这种行为发生的 次数计 量,同 样“ 他.a 是乐哈哈的” 的中的“ 总是” 是 对状态发生 的次数计量) 。所以频率既可能是事情事件的频率,也可能是动作行为的频率,还可 能是性质状态的频率,所以我们把频率副词定义为:对单位时间内事情事件、动作 行为、性质状态等重复次数加以计量表述的副词。 2 . 1 . 1 对概念的理解 2 . 1 . 1 . 1 对单位时间的理解 “ 单位时间”指的是对事情事件、动作行为、 性质状态等进行观察的幅度时间, “ 单位时间”可能很长。如 “ 这几十年来, 我对党的恩情叠 a不能忘怀。 ”中的 “ 几 第一章定义、 范围和类别 这种基于语义对频率副词进行分类容易导致两个问题:一是同一个频率副词往往会 出 现归类混乱的情况。如 “ 通常、往往” 这个两频率副词, 周小兵 ( 1 9 9 9 ) 把它们 看作高频副词,而史金生 ( 2 0 0 2 )却是作为中频副词来处理的;二是单从语义出发, 找不到形式上标记,往往会造成分类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从而难以周延或无法穷尽, 比如在周小兵 ( 1 9 9 9 )的分类系统里,就还包括中低频如 “ 有时”这样一个小类的 存在。 造成这种分歧的原因在于副词是一个语法功能比较单一的词类,除了只能作状 语之外,其他的功能都不显著。所以对副词的分类多根据意义,而各家对意义的把 握又很不一致,划分的结果就难免参差不齐。 1 . 3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 所以木文拟在对 “ 频率”定义的充分、精确认识的基础 上达到对频率副词定义的准确把握,从而有效地把频率副词从时间副词和动量副词 中划分出来,使频率副词有一个明确的范围和可以鉴别的标准。在频率副词的类别 问题上,打算不以语义,而以表达功能作为分类的依据,认为基于表达功能对频率 副词进行分类更为科学和有效,更加容易找到形式上的标记。 二定义和范围 2 . 1频率副词的定义 频率 ( f r e q u e n c y ) 也叫 频度, 现代汉语词典( 2 0 0 2 版)是 这样对其定义的: ( 1 ) 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 2 ) 在单位时间内某种事情发生的次数。第一 种定义主要用在物理学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是按第二种定义来理解频率的。 我们本文对频率副词的理解也以第二种定义为基础,所不同的是,我们认为在实际 的 语言表达中, 频率副词 不仅可以 表现为事情事件的 频率 ( 如“ 我 们这里 丝 闹 水 灾”中的 “ 经常”是对 “ 闹水灾”这种事件发生的次数进行计量) ,也可以表现为动 作行为、性 质状态的 频率, ( 如“ 在昨天的 足球比 赛中, 他们题频进攻我们的 左路” 中的 “ 频频”显然不是对比赛这件事情发生的次数计量,而是对 “ 进攻我们的左路” 这种行为发生的 次数计 量,同 样“ 他.a 是乐哈哈的” 的中的“ 总是” 是 对状态发生 的次数计量) 。所以频率既可能是事情事件的频率,也可能是动作行为的频率,还可 能是性质状态的频率,所以我们把频率副词定义为:对单位时间内事情事件、动作 行为、性质状态等重复次数加以计量表述的副词。 2 . 1 . 1 对概念的理解 2 . 1 . 1 . 1 对单位时间的理解 “ 单位时间”指的是对事情事件、动作行为、 性质状态等进行观察的幅度时间, “ 单位时间”可能很长。如 “ 这几十年来, 我对党的恩情叠 a不能忘怀。 ”中的 “ 几 第一章定义、 范围和类别 十年” :也可能很短。 如“ 吃饭时,小李题 向 老王敬酒”的“ 单位时间”指的是吃 饭从开始到结束这段较短的时间。在实际的句子中,由于语境的作用,单位时间常 隐含掉。如 “ 我f y 蔓骑自 行车去上班”中的单位时间 所指范围究竟有多长要靠语境 来确定,但不管怎样,“ 单位时间”在说话人的心理上还是明确存在的。 2 . 工 . 1 .2 对动作量的理解 频率副词所表示的频度量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离散性,二是量度性。离散性是 指动作量是一个个离散的事情事件、动作行为、性质状态重复的结果。量度性是指 任何一个频率副词,都要反映出量的大小来,比如 “ 经常”反映出动作的重复量较 大,“ 偶尔”反映出动作的重复量较小等等。 2 . 2频率副词的范围 从频率副词的定义可以看出,频率副词体现的是量范畴中时间量与动作量的结 合,具体地说,结合的就是时间义与数量义,这使频率副词不可避免地与某些时间 副词和重复副词产生纠葛。 2 . 2 . 1 频率副词与时间副词的纠葛 2 .2 . 1 . 1 与 “ 一直”类时间副词的纠葛 频率副词中的 “ 总 ( 是) 、老 ( 是) ” 都含有 “ 一直”的意思,所以很容易把 “ 一 直”以及与 “ 一直”义有关的副词如 “ 一向、向来、历来、从来、素来、始终”也 纳入频率副词的范围之内,其实这两类词在语义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老 ( 是) 、总 ( 是) ” 表现的是单位时间内动作行为等的重复量,而 “ 一直” 类副词表现的是单位 时间内动作行为等的持续量。如: ( 1 ) a 去年我s , 鱼骑自 行车去上班 b 去年我二立骑自 行车去上班 “ 总是”就频率量的高低来说,可能为 1 0 0 %,当一种动作行为的频率达到 1 0 0 % 后, 它就表现为动作的持续,所以a , b 句在语义上并没有差异,但是观察动作行为的角 度并不相同。史金生 ( 2 0 0 2 )认为动量副词在动作量的表达上有幅度和频度之分: 幅度表动作的延续量,频度表动作的重复量,延续量注重的是同一动作的持续性, 动作的过程是连续的、均质的,重复量注重的是同类动作的累加性,每一动作都可 成一个整体。据此他把动量副词细分为幅度副词和频度副词两小类,典型的幅度副 词主要有 “ 一直、一向、历来、向来、从来”等,典型的频度副词主要有 “ 经常、 常常、有时、偶尔、频频、一再、再三”等。我们同意史金生的观点,认为频率副 词表达的是动作的重复量, 所以应把表持续义的时间副词排除在频率副词的范围外。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 a 句是把 “ 我骑自 行车上班”作为离散的个体进行观察, “ 去年我总是骑自 行车去上班” 是我每次都是骑着自 行车上班这种行为积累的结果, 而 b句是把 “ 我骑自 行车上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看这种行为持续的时间有 第一章 定义、 范围和类别 多长, 换句话说, “ 总是” 是从动作、 行为的外部来观察, 表现的 动作行为的 重复量; 而 “ 一直”是从动作行为的内部来观察,表现的是动作行为的持续量。 延续量和重复量的差异会带来句法分布上的差异,具体的地说,频率副词与 “ 一直”类副词在句法搭配上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 “ 一直”类副词能与不能有界化 的无界动词共现,而频率副词不能。根据沈家煊 ( 1 9 9 5 )对有界和无界的认识,无 界动词属于 “ 没有起始点和终止点,或只有起始点没有终止点 词的内部过程结构。 上就是这类词后不能加表经历的动态助词 ”的动词,反映在动 作牢 “ 过 , 。像 “ 以为、 为、舍得、需要、值得、显得、认识、认得、懂得、记得、晓得、警示、警醒、 记、铭记、属于、觉得”等动词后都不能加 “ 过” ,都属于无界动词。无界动词可分 为两类:一类是可以有界化的无界动词,一类是不可以有界化的无界动词,可以有 界化的动词是指像 “ 作为、当作、舍得、记得、认得、以为、需要、显得、知道、 懂得” 等这样一些动词,这些无界动词能与某一具体的事件联系起来,构成事件句, 从而使无界动词临时有界化。如: ( 2 ) a 昨 天我 笠 立 党代 表参加了 一个非常重 要的 会议。 b 小李昨天都还丛鱼你会赢. 以上两句都与某一具体的事件相联系,属于事件句。能在事件句中出现,说明这类 词具有有界化的能力,属于能有界化的无界动词。 相反像 “ 等于、相同、相等、等同、警示、牢记、铭记”等这样一些无界动词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具备能与某一具体事件相联系而构成事件句的能力。如: ( 3 ) 。 这件事我昨天还鱼 z 在心, 今天就忘了. , 这件事你 今天 要生i z 在心. * 这场灾 难去年在叠立后人. 所以这类无界动词不能有界化。不能有界化,说明这类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等在任 何情况下都只具有延续性,不具有离散性,所以只能与表延续量的 “ 一直”类副词 共现,一般不能与表重复量的频率副词共现。如: ( 4 ) 这件事 我 二 直丝鱼在心. 这件事我一向牢记在心. 这件事 始终在警示后人. ( 5 ) 这件事我ol 1 主丝i l l在心. , 这件事 我v蛀, i 6 在心. 卜这件事一再在警示后人. 据此,应把 “ 一直”类副词排除在频率副词的范围外,而仍作时间副词看待。 2 . 2 . 1 . 2 与其它时间副词的纠葛 同 “ 一直”类时间副词一样, “ 终日、终年、日夜、久久、永远、长年、常年、 。关于动词内部的过程结构,请参看郭锐 ( 1 9 9 3 ) . 第一章 定义、 范围和类别 时刻、时时刻刻、每时每刻”等表达的也是事情事件、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等的持 续量,所以也不能纳入到频率副词的范围内,而只能作时间副词处理。 另外张谊生 ( 2 0 0 0 )把 “ 一时、一度”也纳入到频率副词的范围内,我们认为 “ 一度、一时”也是表幅度义的时间副词,有时,它会在频率表达中充当单位时间 的角色。如在“ 小李比赛-1- 频频失利”这句话中, 我们假设小李是在一月 份到六 月份的比赛中频频失利的话,一度在这里指的实际上就是一月到六月这段时间, 所 以不能纳入到频率副词的范围内。 2 . 2 . 2 频率副词与重复副词的纠葛 重复副词主要指 “ 又、再、重、还、再度、重新、从新”等,重复副词同频度 副词一样,也表动作行为等的重复量,所以邢公碗 ( 1 9 9 2 )是把 “ 又、再”作为频 率副词处理的。其实,频率副词与重复副词存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频率副词能反映动作的量的大小,而重复副词不能反映动作的量的大小。 如: ( 6 ) a 我经常去图书馆看书 b 我偶尔去图书馆看书 ( 7 ) 我x去图书馆看书了 例 ( 6 )的 “ 经常”说明我去图书馆看书的次数多、 “ 偶尔”说明我去图书馆看书的 次数少,而例 ( 7 )中的 “ 又” 只表示同样的动作行为重复了一次,反映不出我去图 书馆看书的次数是多还是少。 其次,频率副词与重复副词在语义上另一个重要区别是频率副词表伴随性 ,重 复副词表结果性, 所以当 频率副词与重复副词都以“ a d v + v p 十 再/ 然后/ 才+v p ap” 这样的 格式出 现时, 含 频率副词的 格式只能 理 解为“ a d v- ( v p + 再 / 然后 材 +v p 2 ) 。 如: ( 8 ) a 小王f 吃过饭后再去打球 b 母亲 止蔓 三先做完家务 后再去止班 。 我a 生踢完球再去洗澡 含重复义副词的格式只能理解为“ ( a d v- v p )+ 再 / 然后 1 才+v p z rr气 如: ( 9 ) a -irk 喝点奶再去上学 b 把作业重做一返再去看电 视 c 玉吃了两碗后才去打的球 频率副词不能进入格式“ ( a d v 十v p )十再 / 然后 / 才+v p ” 的原因 在于这个格式表 示进行完一个动作后再进行第二个动作,即要求第一个动作要具有结果义,而频率 副词不表结果性,只表伴随性,所以不能进入该格式。除非把第一个动作与第二个 。史 金 生 ( 2 0 0 2 ) 认 为 频率 副词 有三 个 重 要的 语 义 特 征: 不 确定 性、 指大 性、 伴随 性。 “ 反复” 是一个例外,反复也是频率副词,却带有结果义,所以构成的格式只能理解为 “ ( a d v + v p ) 十 再 1 然 后 l 才 十 v p 。 如“ 我 昨 晚 把 那 道 题 远 复 想了 好 几 遍 后 才 去 睡 的 觉、 第一章定义、 范围和类别 动作看成一个整体, 变为“ a d v 十( v p + 再 / 然 后 / 才+v p z ) 1. ,即 取消 第一 个动作 的结果义后,频率副词才能进入该格式。而重复副词具有结果性,所以能直接进入 格式“ ( a d v + v p )+再 / 然后/ 才+ , p 4 ; o 正是基于以上两点,我们不能把重复副词归入到频率副词的范围内。 另外像 “ 渐渐、渐次、 渐、逐渐、逐步、依次、相继、 继而、陆续”等渐变义情 状副词,张谊生 ( 2 0 0 0 )也是纳入频率副词处理的,根据我们对频率副词所具有量 度性的理解,我们认为这类情状义副词只表动作行为的形状量度变化和发展顺序, 而不是表示单位时间内动作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 民法典的新变化
-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湖北随州市普通高中化学高一上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考研英语(一)长篇阅读技巧提升与押题卷
- 2025年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试卷 电气设计专项训练: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协调
- 2025年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真题试卷 建筑结构设计专项训练
- 2025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专项训练:长篇阅读技巧揭秘
- 星光学校开展校园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自查自纠报告
- 测量员岗位职责是什么
- DB S63-0011-202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黑果枸杞中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书分享
- 2022年贵州省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合集(含各科真题和典型题)
- 康复科讲课课件
- 《蒙牛乳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优化研究》
- 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措施手册
- 2024年新版人教精通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单词带音标
-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
- 2025年软件资格考试信息处理技术员(初级)(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试卷及解答参考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外研版英语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