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专业论文)合成氨转化工段高温工业炉炉管寿命预测.pdf_第1页
(机械工程专业论文)合成氨转化工段高温工业炉炉管寿命预测.pdf_第2页
(机械工程专业论文)合成氨转化工段高温工业炉炉管寿命预测.pdf_第3页
(机械工程专业论文)合成氨转化工段高温工业炉炉管寿命预测.pdf_第4页
(机械工程专业论文)合成氨转化工段高温工业炉炉管寿命预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机械工程专业论文)合成氨转化工段高温工业炉炉管寿命预测.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合成氨转化工段高温工业炉炉管寿命预测 摘要 合成氨装置的一段转化炉多采用离心浇铸管,炉管破坏前不一定出 现明显的蠕胀,其使用寿命的预测工作早已为国内国外所重视。本文探 讨了影响炉管寿命的因素,总结了裂纹形成规律,指出了裂纹易成区域, 着重研究了超声波无损探伤技术,并使用金相着色观察、有效截面积法 对超声波探伤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形成了有效截面积法和超声波无损探 伤技术相结合的、在工程上实际有效的预测方法。 关键词:炉管寿命预测超声波无损探伤有效壁厚法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t h e p r e d i c t i o no fh i g ht e m p e r a t u r ep r i m a r y r e f o r m e r ss e r v i c el i f e i na m m o n i a p l a n t a b s t r a c t h i g ht e m p e r a t u r ep r i m a r y r e f o r m e ri na m m o n i a p l a n tm o s t l y u s e s c e n t r i f u g a lc a s t i n gr e f o r m i n g t u b e s t h er e f o r m i n gt u b e sm i g h tn o to c c u r a p p a r e n tw r i g g l i n ge x p a n s i o n t i l lb r o k e n t h e p r e d i c t i o no fi t ss e r v i c el i f e h a sd r a w ni n t e n s i o n so fd o m e s t i ca n do v e r s e a si n d u s t r i a lc i r c l e t h i sa r t i c l ed i s c u s s e st h ef a c t o r st h a ti n f l u e n c et h es e r v i c el i f eo ft h e r e f o r m i n gt u b e s ,s u m m a r i z e st h ef o r m i n gr e g u l a r i t yo f t u b e c r a c k i n g , d e s c r i b e st h ea r e ao fc r a c k e a s y f o r m i n g a n d p a r t i c u l a r l y m a k e sr e s e a r c h e s o nt h et e c h n o l o g yo fu l t r a s o n i cn o n f l a wd e t e c t i o na n dv e r i f i c a t i o no nt h e r e s u l t so fu l t r a s o n i cn o n f l a w - d e t e c t i o nb y u s i n g t h em e t h o d so f 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d y e - p e n e t r a t i n ga n d e f f e c t i v ec r o s ss e c t i o n a n di tc o n c l u d e s t h ea d a p t a b l er a n g eo ft h e s et w om e t h o d sa n dt h e i rd e f e c t sa n df i n d so u tt h e p r a c t i c a l l y e f f e c t i v e p r e d i c t i o nm e t h o d o n e n g a n e e r i n ga p p l i c a t i o n k e yw o r d :h i g ht e m p e r a t u r e r e f o r m i n gt u b ep r e d i c t i o no f s e r v i c el i f e 2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1 前言 一段转化炉是合成氨装置中的关键设备。川化股份有限公司( 以 下简称川化) 两个化肥厂的合成氨蒸汽转化炉共有4 5 6 根约十米长、壁 厚约1 8 毫米以上的离心铸造的h p n b 系列合金管。炉管长时间在9 0 0 。c 左右高温及3 5 m p a 压力下( 径向热应力峰值有时可达2 4 5 m p a ,见附录 1 ) 工作。每根炉管从顶部至底部的温度、压力均在发生变化。炉管内 装填的触媒更增加了使用条件的复杂性。而且离心铸管在设计时不易计 算由内、外壁温差产生的热应力及开、停车瞬时造成的热应力突变值。 因此不能从设计源头上确切的规定炉管的使用寿命。 高约十米、呈竖琴式排列的炉管突然破裂会造成全公司全面停车 ( 川化第一化肥厂与硝酸厂、硫酸厂、硫酸钾复肥厂联产,第二化肥厂 与三套三聚氢胺生产装置联产) ,这不仅会给工厂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还会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仅以尿素这一种产品计算,尿素历史平均价 1 2 0 0 元,吨,川化平均日产尿素2 0 6 6 吨,则停产一天仅尿素一项约损失 2 5 0 万元左右。此外,锅炉、压力容器、高温炉管等是国家严格检测和 控制的特殊设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必须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 察规程的有关规定对其进行检验或定期检测,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及人民生,争财产的安全。国内外氮肥装置运行经验表明:虽然设计离心 铸管时已在壁温及壁厚两个方面增加了安全系数,但炉管失效的时间仍 大大低于一般的设计寿命1 0 万小时( 1 1 4 年) 。准确预测出炉管损坏 程度和数量,是做出更换炉管或继续服役决定的基本依据。所产生的经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济效益十分可观。因此,预测炉管寿命成为国际化肥化工行业极为关心 的问题。同时,通过对炉管的破坏机制及寿命预测的研究,对改进工艺 操作方法和炉管材质都有直接的参考作用。 国内外预测炉管使用寿命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无损探伤和 破坏性检验。 无损探伤有很大的优越性,可不破坏炉管。常用方法汜1 有:蠕胀 变化和裂纹分布预测法、疲劳韧性法、表面金相分析法、超声波探伤法。 破坏性检验只能抽样切片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可细致地弄清各种 变化,得到较深入的分析结果,应用破坏性分析预测寿命也有不少方法: 利用金相组织分析析出物大小的方法、计算蠕变孔洞面积率的方法、比 重法、持久强度外推法及孔洞、裂纹分布图等。 目前对炉管寿命预测倾向于利用长期累积数据开发计算机寿命预 测软件,或采取隔热罩技术( 或红外线测温仪等非接触温度场测温技术) 并解决高温下探测器热成象补偿技术后,开发出高温炉管实时远程监控 系统。 本文主要探讨了影响炉管寿命的因素,总结了裂纹形成规律,指 出了裂纹易成区域,着重研究了超声波无损探伤技术在高温炉管裂纹探 测的优缺点,并使用金相着色观察、有效截面积法对超声波探伤结果进 行验证。最后形成了有效截面积法和超声波无损探使技忙相结合、在工 程上实际有效的预测方法一一超探+ 计算的结合法:换个角度看,超声 波无损探伤仪也就是一种测厚仪,在对超声波探伤仪测量精度进行调整 的基础上,将测量数据作为有效壁厚法的计算数据,计算结果就是炉管 4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使用寿命。 2 工艺流程简介 氨合成工艺流程简介:天然气脱硫一转化一变换一甲烷化一压缩一 合成氨3 1 氨合成的化学反应式为:3 h 2 + n 22 n h 3 + 2 6 k c a l 这是一个可逆反应,也是一个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及放热的反应。 在上式中,n 2 来自空气,在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氨合成企业中h :来自其 中的c h 4 。一段转化炉就是将c h 4 进行转化的重要设备。其投资额一般 为氨合成装置的2 5 。 甲烷制氢的方法有蒸汽二段法和部分氧化法两种。部分氧化法比蒸 汽二段法简单,而且适应性大,但是需要空分装置、生产消耗高。川化 股份有限公司化肥厂采用了现在世界上比较普遍的蒸汽二段法。 蒸汽二段转化法是把甲烷分二次转化。 一段转化的主要反应式为: c h 4 + h 2 0 舒c o + 3 h 2 1 、q 9 3 k c a l l g - t o o l c h 4 + 2 h 2 d 铮。二d 2 + 4 日2 下- 3 9 1 k c a l i g m o l 采用二次转化的目的是为了减轻一段炉的负荷,使其能在较低的温 度下操作。第一次转化是在一段转化炉内进行。为了得到适于氨合成的 原料气,甲烷浓度必须很低( 0 2 o 5 ) ,这就必须在1 0 0 0 c c 以上的高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温下进行操作。但是由于受转化管材料的限制,在3 m p a 以上的操作压 力下,目前还不可能达到此高温。在实际生产中一段转化炉管内气体温 度控制在7 6 0 8 5 0 。c 范围内,此时一段转化气中尚有8 1 0 甲烷,将 其引入二段转化炉内进行第二次转化。二段转化炉内要加入一定量的经 过预热的空气,与一段转化气中的部分h 2 ,c o ,c i - h 进行燃烧产生热 量,温度升到1 0 3 5 1 3 7 0 c c 左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剩余甲垸转 化到0 3 左右。二段转化妒空气加入量是根据氨合成所需的h 2 n 2 比 例来决定。 工艺过程简介:脱硫后的天然气( 3 2 7 7 4 n m 3 h ) ,与温度3 6 8 0 c 、 压力4 m p a c m 2 的过热蒸汽,按水碳比为3 5 5 ( 过热蒸汽7 7 7 2 1 t h ) 混 合,混合后气体总量的1 2 9 5 4 5 6 n m 3 h ,去一段转化炉对流段第一组( a e c l 0 1 ) 予热,使温度升高到5 1 0 c c ,压力3 5 2m p a c m 2 ,然后分成 十路进入十根进气支管,又通过炉内十排共四百根转化管的猪尾管由上 而下进入转化管,在管内的镍催化剂作用下,依靠顶部2 2 0 个烧咀燃烧 天然气和驰放气外部供热,进行甲烷转化反应,使甲烷含量由9 3 0 1 降到8 4 。一段炉炉膛温度约1 0 3 6 c c ,全部转化管总传热量为6 5 5 7 x1 0 3 k c a l h ,转化管管壁平均最高温度9 1 2 c c 。转化管底部出口温度8 3 4 c c 。转化气汇集于下集气管进入上升管,气体由下而上流动时迸一步被 加热,从顶部出来进入上巢气管时温度为8 6 8 0 c ,压力3 0 7m p a c m 2 。 上集气管汇集了十根上升管来的气体,在管外有水夹套,转化气体在经 过上集气管时,由于热损失,温度降到8 3 4 c c 后进入二段转化炉( 1 0 3 一d ) 。转化气进入二段炉顶部与中压蒸汽透平带动的二缸四段的空压 6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机( 1 0 1 一j ) 压缩的工艺空气和蒸气混合迸x _ s - 段炉。空气加入量按氨 合成所需要的h f f n e 加入。 混合气总量为4 3 8 7 8 n m 3 l l ,其中空气量3 5 8 0 1n m 3 h ,蒸气 6 4 5 6 t h 。进入二段炉之前,先经过一段转化炉对流段第二组予热,温 度达到4 5 4 c c 后再进入转化炉顶部混合器,在二段炉顶部工艺空气和转 化气燃烧,以供给工艺气进一步转化所需能量。这样,气体通过催化剂 后,工艺气中甲烷进一步转化,在出口温度1 0 0 6 c c 下残余甲烷可降到 0 3 。 工艺流程图见附录2 。 3 影响炉管寿命的因素 3 1 影响炉管寿命的因素 炉管寿命是由内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的。其中内因是指离心 铸管的原始形态,包括了炉管的化学组分、微观组织( 金相结构) 及铸 造工艺;外因是指炉管使用时的运行历史,包括开、停车时的热疲劳、 表面腐蚀、o - 相形成机理、蠕交断裂、烧嘴火焰均匀程度、触媒板结( 搭 桥现象、。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3 2 ,原始形态对寿命的影响 3 2 1 炉管的化学组分 化肥化工行业常用h k 一4 0 、h p 一5 0 、h p n b 等耐热合金经离心浇铸 成高温炉管。各种各样的转化炉炉管合金在导热率、热膨胀特性等方面 未菇有显著不同,只是在所需燕通量及炉管壁厚上存在差异“! 。因此, 本文以h k 一4 0 钢为例进行分析。h k 一4 0 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 r 、n i 、c ( 0 4 c 一2 5 c r 一2 0 n i ) 。其中c r 和n i 的波动范围较小,按标准规定约为 士8 ,而实际波动一般不超过土3 。碳的波动范围较大,按标准规定 1 2 5 ,而实际波动范围达2 0 。另一方面,c r 和n i 是置换型固溶元素, 其成分波动对机械性能的影响较小;而碳是主要的强化元素,其含量的 波动对机械性能的影响较大。 实验证明:含碳量的提高可使材质的持久强度提高哺。其影响如 图l 。 在h k 一4 0 钢的标准含碳量范围内( o 3 5 o 4 5 ) ,持久强度随含碳 8 。q 。 二 m 譬 墨 ;: 兰 f 碉 l ! ! ! ! ! 兰1 0 0o 2n06o h t h e 锄i d no f c a m n ( w e i g h t ) 目l2 5 c r 2 0 n i 蛔十音蕞量与持a 9 座曲* l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碳对h k 一4 0 钢持久强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共晶碳 化物数量来起作用。含碳量越高,铸态组织中的共晶碳化物量越多。这 种骨架状共晶碳化物沿晶界分布,阻碍晶界滑移而提高了高温强度。 但碳含量在i l k 一4 0 内对炉管的持久强度的影响不是绝对的。在高 温合金结构设计中,寿命设计广泛采用等温线外推法和各种时间一温度 法外推工作条件下构件的使用寿命。从长时持久数据看 ,碳含量高的 材质常在1 万小时以内有较高的强度,但曲线斜率大,外推至1 0 万小 时的数据不一定高于碳含量稍低的材质。在被检验的炉管中可以观察到 有些炉管首先破坏的管段是碳含量较低的部分,但也可以观察到不少相 反的情况。因此,碳只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元素,但不是对寿命起决定性 作用的元素。镍、铬的元素对炉管寿命也有一定影响。 3 2 2 微观组织 炉管的微观组织由于离心铸造时浇注温度、型筒厚度、涂层厚度 及冷却条件的不同,其结晶状况1 也不同。有的几乎垒部为柱状 晶;有的内部为等轴晶,外部为柱状晶;还有内、外均为柱状晶,中间 为等轴晶。而且结晶还有粗细不同的情况。微观组织对持久性能影响尚 无统一结论。只是对炉管进行分析时,能在高温、热应力区发现全柱状 晶的较混合组织先行开裂。但由于炉管受力方向与柱状晶平行层相垂 直,因此强度降低,而裂纹在柱状品较平直的晶界上应较等轴晶扩展更 快,所l ;i 全柱状晶对炉管寿命可能有不利影响。 9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3 2 3 二次碳化物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离心铸管的原有显微组织大致为:晶界上、特别是在晶界交叉处 有一次( c r ,f e ,c ,型碳化物,晶内析出物很少,有时有片层组织。 使用后显微组织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材料的使用条件:温度、应力 及时间。分析的炉管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使用温度较高的,主要析 出相为( c r ,f e ) :,c 。,没有或很少盯相;另一种是使用温度较低,主要析 出物为( c r ,f e ) :,c 。和仃相。 盯相为f e c r 系共析物,在8 0 0 一i 0 5 0 0 c 时析出,成分不是 很固定,有些波动。大致范围如下:c r 、f e 均在4 0 以上,二者共占 8 5 9 0 ,n b 为7 1 0 ,s i 为2 5 - 5 ,m n 为0 i - 1 4 ,相中无c 存在。 组织变化的过程大致是:骨架状( o r ,f e ) ,c ,一次碳化物逐渐转变 成网链状,在晶界上析出的块状( c r ,f e ) ,c 。沿晶分布,晶内析出细小的 ( o r ,f e ) 。,c 。随时间的延长,晶界上析出物成串排列,晶内( c r ,f e ) :,c 。 逐渐长大聚集,而晶界附近贫析出物区逐渐加宽。在温度、应力适应的 条件下析出仃相:转化管上部温度低( 应力可能稍大) ,产生针状及块 状仃相;中部及下部管段的盯相主要为沿晶的块状盯相。 1 0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h k 一4 0 钢在长期高温使用过程中二次碳化物逐渐粗化,粗化的 速率取决于温度和时间。可以认为提高温度和延长时间对二次碳化物的 粗化是等价的。而采用一个温度参数t ( i g t + c ) 来表示二次碳化物粗 化程度。这表明二次碳化物的粗化和蠕变损伤的积累是同步的1 2 ,二 次碳化物的粗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材料的蠕变损伤程度。图2 , z t 一“一 ,一u , ,: 2 7 圈2长期使用后的腿一4 0 管中( o 3 e o c ) 堆氏硬度与持久断裂 时闻的关乐l k g f r a m 2 = 9 8 0 7 m p a 是长期使用后的h k - - 4 0 钢的维氏硬度与持久强度的关系。硬度的高低 反映二次碳化物的粗化程度。图中数据是含碳量在0 3 8 0 4 9 炉管的 持久强度。从图中可以看出,二次碳化物越粗化即硬度越低持久强度越 低。随着硬度的提高持久强度也随之提高,但硬度超过h v 2 5 0 后持久强 度不再提高或略微降低。 们 如 驰 蛐 蚰 如 拍 加 葺匿蕾碡苷 西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图3 是蠕变断裂延伸率与维氏硬度的关系。硬度越高即二次碳化 物越弥散则延伸率越低,但硬度超过h v 2 5 0 时延伸率急剧降低到1 以 5 0 45 4 0 享3 5 辑3 0 量 埘25 碡 翥2 0 蟹l 5 l 0 5 o 1 8 02 0 02 202 4 02 6 028 0 。雏氏硬度,k g f r n 2 圜 固3长期使用过的h k 一40 管材料的硬度与蠕变断裂延伸率 的关 i k g f ,l n 2 = 9 8 0 7 m p a 下。一般来说延伸率低,表明蠕变第三期短。硬度超过h v 2 5 0 后蠕变断 裂时间反而降低,这可能和二次碳化物极为弥散时塑性大大降低从而缩 短蠕变第三期有关。 蠕变4 1 第三期特征是空洞与裂纹的形成和发展。为了进一步弄 清上述随二次碳化物的粗化材料的高温强度特性的变化,对铸态及时效 试样作了蠕变裂纹扩展试验。图4 是铸态及8 7 1 0 c 时效试样的蠕变裂纹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扩展速率和时效时间的关系。图5 是上述试样裂纹失稳扩展的临界加载 点位移8 。与时效时间的关系。 1 4 o 2x 1 0 0 04x 1 0 0 06x 1 0 0 08x 1 0 0 0 时效时间,h 图4 预先时效时间与蠕变裂纹扩展速度及断裂时间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5 0 0 0 小时以内时效时间越短即二次碳化物 愈弥散,塑性越差,裂纹扩展速率越快,断裂时间越短。超过5 0 0 0 小 时后虽然塑性进一步提高但裂纹扩展速率反而加快。 综合图2 、3 、4 、5 可以看出,h k 一4 0 钢的蠕变断裂时间取决于 强童和塑性的配合。当二次碳化物弥散度很高时材料的蠕变抗:j 大,但 塑性很低,裂纹扩展抗力低,蠕变第三期短,总的断裂时问短。当二次 碳化物严重粗化时虽然塑性良好但蠕变抗力过分降低,也使蠕变裂纹扩 展抗力降低,因而断裂时间短。只有二次碳化物弥散度适中即中等硬度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范围内材料的强度与塑性有良好的配合,持久断裂寿命最长。 0 12 3456789i 0 时效时间。x 1 0 0 0 h 图5 预先时效时问与临界加载点住移的关系 3 2 4 晶界碳化物对机械强度的影响 晶界碳化物在时效初期有( c r ,f e ) ,c ,转变为( o r ,f e ) :,c ;,其形态 由骨架状逐渐转变成网链状。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随着二次碳化物的粗 化,晶界碳化物量也增加,如图6 。由于含碳量不同时铸态共晶碳化物 也不同,因此数据比较分散,但可以看出随着硬度的降低即二次碳化物 的粗化则晶界碳化物的体积分数反而增加。晶界碳化物的上述形态和数 量的变化将对材料的蠕变性能产生影响。图7 比较了骨架状共晶碳化物 与网链状晶界碳化物对蠕变断裂强度的影响。铸态直接时效,在较低温 度时效试样中保留骨架状晶界碳化物的形态。其断裂强度高于固溶处理 后呈网链状晶界碳化物的试样。在高温时效,铸态骨架状共晶碳化物转 1 4 ;i i 6 3 i i i o g,u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变成网链状,其断裂强度与固溶试样无明显差别。与网链状晶界碳化物 比较,骨架状形态提高材料的蠕变断裂强度可能是由于晶界曲折而阻止 晶界滑移和裂纹扩展所致。 在长期实际使用的炉管中晶界碳化物的形态已变成网链状,随着 运行时间增长,主要是品界碳化物的体积分数和晶界覆盖率增加。一般 来说,晶界碳化物的晶界覆盖率增加时蠕变强度提高,但是晶界相增加 到呈连续网状时由于裂纹易于扩展而对强度反而起着不利的作用。 另外,在蠕变中晶界和晶内要协调变形,晶界碳化物的作用和晶 内强化程度有关。二次碳化物的弥散度不同导致晶内强化程度不同。同 。1 8 。2 0 02 2 02 4 02 6 02 8 堆0 氏硬度,k g f ,舯21 8 0 圈6 长期使用过的妒管中晶界碳化物的体积分敷与硬度的关 系 时,晶界碳化物的作用也可能不同。 6 4 2 霉酥奄纂母譬莓掣帮噼喀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总之,晶界碳化物的形态、数量随二次碳化物粗化而变化,其对 机械性能的影响不仅和本身的形态数量有关,还和晶内二次碳化物的粗 化程度有关。在h k 一4 0 中,难以做到在固定晶内碳化物的情况下改变晶 界碳化物的形态和数量,因此分离出品界碳化物本身的作用是比较困难 的。 1 0 0 0 t 8 0 0 善6 0 0 斟 着4 0 0 制 擘2 0 0 0 7 0 08 0 0 9 0 01 0 0 01 1 0 01 2 0 0 时效温度, f 闶 i 堕奎i 图7 铸态时效和固溶时效试样的持久强度固溶处理时间 1 2 0 0 e c h 时效时间2 0 0 h 。b 7 1 。c ,5 0 m p a 3 2 5 盯相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相对长期运行管的持久性能的影响如图8 所示。仃相的体积分数 小于3 ,同时只有部分晶界碳化物转变成叮相的材料,其蠕变断裂时 间与未析出叮相的材料无明显差别。6 r 相的体积分数大于4 ,且大部 分晶界碳化物已转变成仃相的材料的断裂时间低于未析出o r 相的材料。 可见a 相的析出量较多时对蠕变性能有一定有害作用。另外,含碳量较 低的材料中易析出仃相,图8 中的结果除了叮相的作用外还含有含碳量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的影响,从中还不能完全分离出。相的作用。 o 相对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如图8 所示。无论是对强度和塑性 仃相均无明显影响。 5 0 0 圣a s o - 簧4 0 0 堪 螭3 5 0 3 0 0 234567891 0 口相的体积分数 图8c r 2 5 n i 2 0 钢中口相对高温短时拉伸性能的影响 相对c r 2 5 n i 2 0 钢常温机械性能的影响如表1 所示。叮相对常 温强度影响不大但强烈地降低常温塑性和韧性。 表1 盯相析出量与常温拉伸性能的关系 合碳量z ( 重叮相体积分拉伸强度延伸率冲击韧性 量)数 m p ak g f m c m 2 0 0 31 8 4 3 22 01 0 0 62 2 6 5 2 6 61 5 6 5 3 93 5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3 2 6 材料韧性 大部分材料的韧性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蠕变断裂韧 性不随应变率的变化发生明显变化,因此韧性是一个简单值。第二种类 型,比如h p 一5 0 等耐热钢这样的合金,其蠕变断裂韧性的变化是十分复 杂的,呈现出低应变率下低韧性、高应变率下高位韧性的倾向。拉伸性 能更适合表述在极高的应变率下的材料特性,因此常常用来表示蠕变韧 性的上限。对于h p 一5 0 、h k 4 0 等合金,在操作温度下其典型伸长率超过 2 5 的情况时有报导引。在长期蠕变的低应变率情况下,材料的韧性一 般都很低。 3 3 运行历史对寿命的影响 3 3 1 热疲劳 对使用4 - 6 万小时的转化管进行室温机械性能实验,结果发现很 多炉管拉伸强度极限仍保持相当高的水平( 大于原标准值) ,但延伸率 已下降很多。用室温机械性能不能预测寿命,但取直径较大的试样时, 其拉伸强度可反映出炉管的明显损伤。 开车瞬时管内侧受拉,外仉受压;停车时受力情况相反,这对材 料造成一种拉压疲劳。而且由于突然升、降温,短时产生的较大温差会 对材料某部位形成峰值极大的应力集中。有的研究者作了开停车次数对 寿命影响的实验们,说明五焦主这熬熊垒,羞金缠垣速度就金熊迭。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3 3 2 内外表面腐蚀 转化管外表面主要是氧化、脱碳,使用几万小时后也只有很薄的 一层脱碳层,影响不大。但对于炉型不好的炉管,或卡死干烧的炉管, 不仅表面脱碳层增厚,同时也会发生沿晶氧化。 内表面受介质影响,主要发生渗碳及氧化,长期使用后有明显的 渗碳层,渗碳后形成以铬为主的碳化物,然后又氧化,而碳向内继续碳 化。一般炉管内表面疏松层未去除,所以腐蚀层对有效的母材影响很小。 焊接接头处由于内表面疏松层已经去除,腐蚀层已进入炉管有效壁厚。 此层随炉管使用温度、时间而不同,温度的影响很明显。从检查结果看, 使用7 8 万小时后,还未达到影响炉管寿命的程度。 3 3 3 蠕变断裂 炉管的蠕变断裂儿“”3 是实际炉管断裂的主导因素。炉管的 蠕变断裂是一个在应力应变速率场作用下,伴随着应力松弛损坏而产生 的、由开裂与裂纹扩展( 由内壁逐步向外壁发展) 而导致炉管破坏的过 程。 3 3 4 烧嘴安装方式 从川化第一化肥厂( 国内第一套国产化2 0 万吨合成氨厂) 的工作 记录来看,炉子结构和顶部烧嘴的安装方式对炉管寿命也有很大影响。 一化厂一段炉的炉管在每次大修时都要进行趣声波探测,探测时结果表 1 9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明可继续使用一个检修期。但在开车后却常常出现炉管泄漏的现象。而 且往往集中在第1 排炉管中。通过红外线测温仪定时检测,可见高温区 集中在第1 排炉管附近。第l 排炉管顶部烧嘴的温度也高于其它各排烧 嘴温度。在2 0 0 2 年大修时着重注意了第l 排炉管顶部烧嘴的安装质量, 但高温现象仍然存在。由此可判断一段炉炉子结构是造成高温集中的原 因。图中一段炉应为矩型,但实际测量表明一段炉第1 排炉管位置处呈 1 2 0 左右的梯型。高温显然在这段区域集中。 送 一段炉 第1 排炉管 ,、第2 排炉管 迥矿_ 、 昏l 丫 7| 、。,翻抽= 土啊 3 3 5 管内触媒板结 在解剖废管时,常常能发现管内镍基催化剂载体出现触媒搭桥现 象。这对炉管寿命显然是不利的。在触媒搭桥区肯定会出现超温现象, 紧贴此区域的炉管会产生超出正常范围的热应力。因此,在选取触媒时 一定要选择下勇引起板结的触媒形状和结构。 2 0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4 裂纹形成规律 4 1 炉管管段及焊接接头处损伤规律 4 1 1 管段 从对使用后炉管的分析可发现:炉管破坏的机制和一般高温合金 耐热铸钢在高温、低应力下蠕变破坏的机制是相同的。在晶界特别是树 枝状晶界上先形成孔洞,逐渐联成裂纹,裂纹沿晶发展。 由于铸钢结晶的缘故,在晶界碳化物处会出现很多夹杂物。炉管 开始出现损伤的部位是在晶界夹杂处、o - 相碳化物与基体交界处,首先 形成蠕变孔洞,逐渐形成微裂纹,再发展为裂纹,然后沿晶界延伸。分 析结果表明,炉管的损伤过程都有裂纹的孕育一萌生一扩展的过程。这个 过程与原铸造组织及钢种成分、使用条件有关。在基本上正常操作的情 况下,此过程不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管段处损伤情况是:纵向看,查高逞旦由,处壁暹差盍曲区域苴 盏篮裂,裂筮是垫自的。从管子的横截面看,堕由塞亟约! 3 二! 4 壁 厘处先庄生担笾。裂纹在横截面上是径向的,与主应力相垂直。 4 1 2 焊接接头 在焊接接头处有两种缺陷:一种为夹渣,一般在焊接道次之间, 长时间使用后未发生大的变化;一种为焊接热裂纹,在焊缝中与管壁内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表面垂直。在蠕变实验中,带有热裂纹的全壁厚试样由此裂纹处破裂。 长时间正常使用后,在焊接接头出现的裂纹都在焊缝的热影响 区。这种裂纹由管的内表面开始呈环向向管壁发展,与轴向力相垂直。 由于与管内气氛相通,裂纹较粗,表面氧化( 有些裂纹表层渗碳) 。这 种裂纹常先于管段上的裂纹产生。这与焊接时造成的应力及焊接时对附 近材料的组织影响有关。 因炉管壁厚,焊接是多层进行的。焊接造成的应力较复杂。一般 焊缝两侧内表面处有两个应力区:受拉应力区。对锅炉钢管测量及计算 的应力值约1 3 0 3 5 0 m p a 。转化管壁更厚,又是奥氏体铸钢,残余应力 会更大。即使在9 0 0 0 c 长时工作,也很难全部松弛。对于压力不大的转 化管( 计算应力1 0 m p a 左右) ,此残余应力也不能忽视。此处的组织不 仅为晶界上析出的块状碳化物及盯相,晶内也出现很多针状、棒状口相 及碳化物。这会使材料性能,特别是塑性变差,对松弛应力不利。 焊缝附近形成的这个残余应力大、组织不好的区域,在高温、内 压及热应力,特别是开停车的疲劳作用下,可能成为应力集中处而提前 破裂,这与检验的结果相符。在正常生产中由于部分应力得到松弛而没 有加速裂纹的扩展。 从分析的结果看,焊接接头在内、外温差大的( 即热应力大) 两 个焊缝附近首先产生裂纹。焊缝附近裂纹发展的情况:一般在内表面距 焊根几毫米处开裂,裂纹向管壁发展,但一般止于焊缝边界。裂纹距焊 根越远,发展越深入,且均发展到近焊缝边界处。这说明裂纹沿铸管晶 界发展较进入焊缝容易。这种发展情况也使焊接接头裂纹发展至穿管的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速度减慢了。根据分析,焊接接头首先出现裂纹( 4 万小时后即可发现) , 但其发展速度较管段慢。更长的时间后,管段裂纹发展深度较焊接接头 更远。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可根据管段裂纹深度来判断寿命。 4 2 裂纹易成区域 4 2 1 由内压引起的应力 内压从顶部到底部是不相同的,大致在3 1 7 3 5 5 m p a 范围内1 8 o 管壁上为二种应力其中径向力最大,轴向力只有径向力的一半左右径 向力最大为8 4 1 3 3 m p a ( 壁厚取1 8 6 m ,平均直径取9 4 i m m ,压力取 3 5 m p a ) 4 2 2 内、外壁温差引起的应力 炉管各部分内、外壁温差在2 8 4 i 0 1 。c 范围内按温差5 0 。c 计算, 瞬时最大热应力可达7 4 8 5 m p a 轴向热应力比径向热应力稍小,这种 热应力在内半壁大致为拉力,外半壁为压力 4 2 3 热应力的松弛 由内压引起的应力是不变的,由温差引起的热应力可随温度、时间 的变化而松弛:温度越高,应力松弛越快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4 2 4 长时内、外温差造成材料性能的差异 虽然材质相同,但温度相差5 0 以上,则材料的持久强度可相差近 一个数量级所以可认为内、外壁长期承受较大温差时,即相当于在同样 温度下外壁加大了应力。 4 3 结论 综合以上情况,径向应力是最高值。因此,烂篁曲璧拯廑丛塾血型 筮盘圭,这与检验结果是相符的。由于多种应力共同作用,查由生壁堡 由塞耍= 邀遁直矬厘杰量盘。裂筮垒卣此处庄生。由于整个壁厚部分压 力分布不完全相同,特别是考虑到热应力作用将使内半壁应力明显大于 外半壁,这也是造成裂纹向内和向外发展速度不同的原因。 根据应力( 内压力、热应力) 及温度两个条件考虑:二题丛亟塑2 二 ! 苤左盘盏壶逞、直廑杰匡,螳篁绝盘垒数塑在达仝匡埴苴先被篮叠。 而不在内外温差大( 即热应力大) 但温度较低处破坏( 从顶部往下2 米处) ;也不在平均壁温高,但内外壁温差小区域破坏( 从底部往上2 米处) 。检验结果发现损伤最严重的均在高温、高应力区。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5 超声波无损探伤技术 5 1 寿命预测方法 5 1 1 简介 国际上预测炉管寿命的方法有两大类:无损探伤( n o n d e s t r u c t i v e t e s t i n g ,n d t ) 和破坏检验。 无损探伤有着很大的优越性“9 1 ,可不破坏炉管,如:测量蠕胀变 化、观察表面组织变化及超声波探伤等。前两种方法较方便,但有些炉 管破坏前蠕胀很小、测量数据变化不明显;有些炉管的表面金相变化常 与内部组织不完全相同,而且常出现脱碳及沿晶界氧化,常常造成对组 织的错误判断;超声波探伤的方法较好,可较快地反映出全部炉管的损 伤情况。但炉管损伤和表面情况等也影响超声波的结果,另外,炉管内 部情况的变化亦不清楚,因此超声波探伤的方法也可能出现偏差。还有 根据长期累积的经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按特定程序计算裂纹分布状况 的方法。 一 破坏性检验只能抽样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可细致地弄清各种 变化,得到较深入的分析结果,应用破坏性分析预测寿命也有不少方法: 利用金相组织分析析出物大小的方法、计算蠕变孔洞面积率的方法、比 重法、持久强度外推法及孔洞、裂纹分布图等。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5 1 ,2 超声波无损探伤技术的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f 2 0 1 超声波无损探伤是充水探头超声波探伤的一种。该 技术通过发射探头发出超声波,经过水耦合剂形成的薄膜将声波折射进 钢中,通过炉管钢体的声波由接收探头接收。探头所接收的超声波能量 大小取决于炉管超声波传导性能的好坏,即取决于炉管内蠕变裂纹的严 重程度:不同程度的蠕变裂纹吸收能量的程度不同,因此传递到接收探 头的声波能量就不相同。 5 2 超声波无损探伤技术在高温炉管裂纹测量上的运用t 2 1 1 2 2 1 5 2 1 超声波波形判定准则与方法 裂纹 由于裂纹内含有气体,属于钢空气界面,声压反射率高,回波高 度大,波峰较宽,多峰。从两侧面探测时,波幅不同。超声波对裂纹较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敏感,一般以最大回波高度作为判断裂纹性质的依据,探测面合适时, 裂纹缺陷回波较高,反射强烈。 未熔合 坡口层间未熔合,片状缺陷类似裂纹,但表面比裂纹光滑,实际是 n l ;9 :入卜;_ | ! 矾 l 。 娄 i :yn : ,。 | i : 1 ,| ll , 1 j l i , , n , i | i i | 1 i i i n i 。ni _ v 123456789 1 0 1 11 21 3 1 4 时间s 来熔舍波形示意图 一种虚焊,使焊缝的有效截面积减少,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应力高度集 中,使构件的机械强度降低、塑性下降,导致焊缝开裂。探头折射角合 适时回波较高,从焊缝两侧探测时,反射幅度不同。 未焊透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未焊透呈线状式条纹,一般在焊缝中部和根部,波幅较高,探头平 移时,波形较稳定。两侧探测时,得到大致相同的反射波,位置不变, 探头垂直焊缝转动时,波形消失快。 夹渣 由于夹渣物内含有非金属等杂物,其声压反射率低。夹渣有一定棱 i u 8 厂 7 、- g 6 嚣n 2 | l u 1234 567891 01 11 21 31 4 时问s 夹渣波形示意图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角,角条渣呈条状连续或断续分布。点渣回波有方向性。多渣常常呈锯 齿状,反射率偏低,根部较宽不清晰,好像树枝一样。随着探头的移动, 夹渣各信号闪烁不定或幅度突变。 气孔 气孔呈空心状,其介质成份为气体,反射界面规则光滑,单个气孔 1 : i l 6 i _ 八 一一1 釜a iy八 : ; :。i: l23456789 时间s 气孔波形示意图a 回波幅度不变,波形为单峰较不稳定如a 图;密集气孔常出现一簇反射 1 a 一f_ _ _ , , 十 顿 嚣。4 一 、 卜l, u 1234567891 01 11 21 31 41 51 6 时间s 气孔波形示恚图b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波。波高与气孔大小有关,从不同方位探测,幅度随探头移动面作平滑 变化,回波幅度变化不大见如b 图。 上述体会是依据实践经验和有关资料的总结。超声波检擐4 中缺陷定 位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际探测中波形的正确识别和缺陷的定 性依赖于高性能的检测仪器和检测人员的经验技术水平。要做到准确可 靠的判定缺陷,一是不断实践和总结;二是对波形进行综合分析和研判。 5 2 2 检测方法的选择 对于炉管内壁产生的腐蚀凹坑及裂纹,目前普遍应用3 种n d t 检 测方法。 r t 射线拍片检验:这种方法能够检出炉管内壁的凹坑和裂纹,并 可根据裂纹在底片上的影像黑度大致估计其深度。但r t 法检测工期长、 费用高、工作量大、具有一定的辐射性。 内窥镜检查法:该方法可以非常直观的发现炉管内壁凹坑和裂纹, 但对凹坑及裂纹的深度无法测定。 超声波检测:炉管裂纹一般都垂直于内壁表面开口,与母材形成良 好的直角反射。只要选择性能良好的仪器,制作专用的探头和试块,经 过试验选择合适的操作规范和最佳探伤灵敏度,就能比较准确地测出裂 纹的长度和深度。而且检测工期较短,费用较r t 检验低。这种方法可 以用于对炉管周期性检修时的监测手段,为炉管的安全评定提供可靠的 基础数据。本次研究的基本思路就是在参考超声波检测数据的同时,以 其提供的数据为基础、利用有效截面积法推算炉管寿命,作为更换炉管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或继续使用的决策依据。推算的寿命至少要满足为期一年的大修周期。 川化股份有限公司长期以来使用美国c o n a m 公司的超声波无损探 伤检测仪2 3 1 2 4 1 对高温炉管进行定性检测。该仪器能对离心浇铸管进行 定性分析。主要是根据超声波传导性能把炉管内在质量分为a 、b 、c 三级。a 级表示有良好的声波传导性能,基本无裂纹;b 级属中等,有 中等的声波传导性能;c 级有严重裂纹,具有弱的声波传导性能或没有 声波传递信号。但这种仪器精度不高,系由j 1 1 化于1 9 8 2 年第一次从美 国引进的超探设备,当时为此付出了2 3 万美金的检测费。 随着妒管服役期的不断延长,c o n a m 超探仪器测量精度不高的矛盾 日益突出,已不能满足工厂对炉管寿命预测的要求。对超探设备的测量 精度和炉管寿命预测方法的改进已提上了议事日程。 5 2 3 超声波检测 超声波横波斜探头探伤法是检测炉管内壁纵向、横向、鸡爪状裂纹 的最佳方法。如图9 a 、b 所示,具体可分为纵向裂纹的探测及横向裂纹 的探测。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探头 a 炉营内璧纵向裂纹探测法示意图 b 炉管内壁横向裂纹探测法示意图 第一化肥厂的炉管曲率小、厚度薄,一般斜探头不能满足探测要求, 必须采用特制的点聚焦和线聚焦斜探头。技术要求必须是灵敏度高、探 测性好、无杂波干扰、尽量采用声程较大的大折射角斜探头,以便于相 邻缺陷的区分和对裂纹深度( 自身高度) 的判别。此外,为了使探头与 炉管表面有良好的耦合,还应采用高频小品片斜探头,这种高灵敏度的 探头对第二化肥厂的厚壁管也是适用的。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5 2 4 仪器、探头和试块 仪器选择 仪器主要性能指标:垂直线性误差5 水平线性误差l 工作频率范围:l 5 m h z 探头的选择 超声波探头只能从外壁对炉管内壁裂纹的进行检测,因此壁厚、管 径和裂纹情况决定了探头的选择范围。 检查横向裂纹( 环向) 选择小晶片大k 值( 焊缝的透照厚度比) 点聚焦斜探头;检查纵向裂纹,选择小晶片线聚焦斜探头,探头k 值 要根据炉管内外半径之比进行计算。k 值大会产生内表面缺陷漏检的情 况,k 值小又会影响缺陷高度( 距内表面) 的测量精度。 为了保证探头与炉管探测面的良好耦合及入射点和k 值的稳定不 变,纵、横向检测的探头与妒管的接触面均要进行仔细打磨,精度要求 达到与炉管的弧度一致。 聚焦探头的优点是声束细、能量集中、定位精度高。 试块的选择 ( 1 ) 标准试块:c s k ia 、c s k i a 。 ( 2 ) 人工模拟试块:a 型系列、b 型系列、c 型系列。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5 1 2 5 横向裂纹的探测 为有效检出和测定裂纹深度,特选定中1 4 0 7 1 、中1 6 8 x 7 1 和中 1 6 x1 0 的裂纹薄壁管,用k 2 、k 2 5 的点聚焦斜探头( 晶片尺寸为1 2 8 ,频率为2 5 5 m h z ) 进行探测试验,探头沿管壁纵向移动检查, 见图9 b 。 5 2 6 纵向裂纹的探测 用线聚焦斜探头沿圆周方恂移动探测纵向裂纹。探测纵向内壁裂纹 时,声束中心必须射到内壁,最佳情况- 9 内圆相切,如图9 a 所示,在 a b c 中: s i n b = r r则p = a r c s i n ( r r ) 武中 r 炉管内半径 r 一炉管外半径 8 一斜探头折射角 对于中1 6 8 1 0 炉管: s i n l 3 = r r 2 7 4 8 4 = 1 0 b = a r c s i r t r r = 6 1 6 。 可采用6 1 6 0 的斜探头,现采用k 1 8 k 1 5 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