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理论物理专业论文)谐振、非谐势阱中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基态性质.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 b e g ) 是一类涉及物理学很多领域的如 原子分子物理、量子光学、统计物理和凝聚态物理等的普遍物理 现象。自从实验上成功地观测到”r b ,”n a 、7 l i 等一系列原子的 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现象以来,由于b e c 气态原子粒子间相互作用 比较弱,在理论上容易处理,也可以和实验进行细致的比较,对 于理解这一重要现象的本质有很大的好处,有关b e c 的基态性质、 相干现象、亮孤子、暗孤子、涡旋态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论研究正 成为目前的热点之一。由于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是所有的原子聚集 于能量最低态的一种独特现象,b e c 的基态性质一直是实验和理 论物理学家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论文研究了谐振和非谐势阱中b e c 的基态性质,得到了 些有意义的结论。全文包括前言和四章。在前言中,我们简单回 顾了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研究的发展进程、应用前景以及本论文研 究的目的和具体内容。第一章,我们介绍了b e c 的具有决定意义 的三个重要实验,描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状态的在平均场理论中 的g r o s s p h a e v s n i 方程和我们所用的数值模拟方法。第二章,我 们利用微扰方法研究了动能对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基态能量 粒子数平均和几率密度分布的影响,对”r b 原予的模拟结果标定 了弱、强相互作用时一维凝聚体中的粒子数范畴,第三章,我们引 入一个非谐外部势,基于平均场理论对该势阱中玻色爱因斯坦凝 聚体的基态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外部势和凝聚体粒子数 两种因素的影响,对该模型在t h o m a s f e r m i 近似下的解进行了分 析,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在第四章中我们对本文的工作进 行了总结并对今后工作的做了展望。 关键词: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动能微扰,基态波函数, t h o m a s f e r m i 模型,数值模拟。 a b s t r a c t b o s e e i n s t e i n c o n d e n s a f i o n ( b e c ) i s a u b i q u i t o u sp h e n o m e n o n r e l a t i n gt om a n y f i e l d si np h y s i t s ,s u c ha sa t o m i ca n dm o l e c u l a r p h y s i c s , q u a n t u mo p t i c s ,q u a n t u ms t a t i s t i c a lp h y s i c s ,c o n d e n s a t em a t t e rp h y s i c s 。 s i n c eb e cw a so b s e r v e di nar e m a r k a b l es e r i e so fe x p e r i m e n t so n v a p o r so f8 7 r b ,2 s n a ,a n d7 l ii n1 9 9 5 ,p h y s i c i s t sa i m e d a tg a i n i n ga d e e p i n s i g h ti n t ot h ef a s c i n a t i n gb e h a v i o ro ft h i sm a t t e r t h ep r o p e r t i e so f g r o u n ds t a t e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b r i g h ts o l i t o n ,d a r ks o l i t o na n dv o r t i c e sa r e a l lt h eh o t s p o to f r e s e a r c h t r a p p e dc o n d e n s a t e so f a l k a l i m e t a la t o m s a r ee a s i l ya c c e s s i b l et ot h e o r e t i c a lp r e d i c t i o n ss i n c et h ei n t e r a c t i o n sa r e w e a k ,m o r er i g o r o u sa n dd e t a i l e dc o m p a r i s o nb e t w e e nt h e o r ya n d e x p e r i m e n t w o u l db e p o s s i b l ef o rb e c 。b o s e - e i n s t e i nc o n d e n s a t i o n i sa u n i q u ep h e n o m e n o n t h a ta l la t o m s o c c u p y t h el o w e s te n e r g ys t a t e t h e g r o u n d s t a t e p r o p e r t i e s o fb e ci so n eo ft h e i m p o r t a n to b j e c t o f p h y s i c i s t s i nt h i st h e s i s ,w et h e o r e t i c a ls t u d yt h eg r o u n ds t a t ep r o p e r t i e so f b e ci nt h eh a r m o n i co ra n h a r r n o n i cp o t e n t i a l t h et h e s i sc o n s i s t so f f o r e w o r da n df o u rc h a p t e r s i nt h ef o r e w o r d ,w em a i n l yi n t r o d u c et h e h i s t o r y o fb e cr e s e a r c h ,p o s s i b l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i m p l yd e p i c t t h e o b j e c t i v ea n dt h ec o n t e n tw es t u d i e d i nc h a p t e r1 ,w ei n t r o d u c et h r e e t y p i c a le x p e r i m e n t sw h i c ho p e nan e wc o n t e x tf o rs t u d y i n gt h eq u a n t u m m e c h a n i c so f m e s o s c o p i es y s t e m s ,t h eg r o s s p i t a e v s k i ia n dm e a n f i e l d t h e o r y , t h ec o m p u t a t i o n a lm e t h o d s i n c h a p t e r2 ,b y v i r t u eo f p e r t u r b a t i o nm e t h o d ,w e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e f f e c to fk i n e t i ce n e r g yo nt h e g r o u n d s t a t eo f b o s e - e i n s t e i n c o n d e n s a t e t y p i c a lc a l c u l a t i o nf o rt h e1 d “r bb e es h o w st h a tt h ea m o u n t so f p a r t i c l e n u m b e ri n b e c ,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t ot h ec a s e so fs t r o n gr e p u l s i v el i m i ta n dn o n i n t e r a c t i n g l i m i t ,m a yb es c a l e di nan e we f f e c t i v er e g i o n s i nc h a p t e r3 ,i nt e r m s o fg r o s s p i t a e v s k i i m e a n f i e l d t h e o r y , w ep r e s e n t a n a n h a r r n o n i c l l l e x t e m 8 1p o t e n t i a lt os i m u l a t e t h e g r o u n ds t a t ep r o p e r t i e s o ft h e8 7 r b a _ o m i cb o s e e i n s t e i nc o n d e n s a t e s o m ei m p o r t a n t r e s u t t sa r ep r e s e n t e d i nt h i sc h a p t e r i nt h ef i n a lc h a p t e r , w es u m m a r i z e t h em a i nr e s u l t sa n d g i v e a r lo u t l o o ko f t h ef u t u r es t u d yi nt h i sf i e l d t k e y w o r d s :b o s e e i n s t e i nc o n d e n s a t i o n ,k i n e t i ce n e r g yp e r t u r b a t i o n , w a v e f u n c t i o no ft h eg r o u n ds t a t e ,t h o m a s f e r m im o d e l ,n u m e r i c a l s o l u t i o n 湘潭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前言 1 9 2 4 年6 月,印度物理教师b o s e 将光子作为数量不守恒的 全同粒子以不同于p l a n c k 的方式推导出了p l a n c k 黑体辐射定律 “1 。他将这一结果寄给e i n s t e i n 。随后e i n s t e i n 将b o s e 对光子 的统计方法推广到理想气体原子娩3 ,并预言当这类原子的温度足 够低时,所有的原子就会突然聚集在一;f 申尽可能低的能量状态, 这是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b 钔( b e c ) 的开始。b e c 是首次由统计物 理学推出的一种相变现象。 早期的b e c 研究进展比较缓慢,研究的目标也主要集中在实 验物质体系的选择方面。1 9 3 8 年,法国人l o n d o n 首先把超流态 液氦与金属超导体看作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的体系愠8 3 ,玻色一爱因 斯坦凝聚才真正引起物理学界的重视。虽然超流和超导等都显示 了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现象的存在,但这些系统都很复杂,凝聚现 象只是部分地发生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中粒子间的强相互作用也 使得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现象表现得不那么单纯。因此寻找一个能 够用简单的量子统计理论描述的弱相互作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体系成为了物理学家的目标。1 9 5 9 年,芝加哥大学的h e c h t 指出: 强磁场中的自旋极化氢原子气体中可能发生b e c 阳1 。物理学家们为 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实验上的进展一直不大n 。”。9 0 年代初, 麻省理工学院u 的最好结果是:温度降低到1 0 0 肚,密度达到 8 1 0 ”c m 。然而,实验工作无法再继续下去,其主要原因是:极 化氢原子会回复为氢分子,并且释放出能量。复合速率比例于密 度的三次方,从丽限制了密度的增加,释出能量则妨碍了温度的 进一步降低。继氢原子之后,人们将目光转向了半导体中的激子。 1 9 8 0 年,巴黎大学的h u l i n 首先提出用氧化亚铜中的激子进行玻 色一爱因斯坦凝聚实验n “,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的研究小组于 1 9 9 3 年报道了有关的实验结果“,这种体系中的相互作用力很弱 但是较为复杂,难以从实验数据中提取激子的有关信息,因而也 不能看作是真正的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而氢原子中的b e c 3 直到 1 9 9 8 年才终于得以实现。在2 0 世纪5 0 年代,物理学家发展了很 多弱相互作用玻色系统的理论,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 道和黄克逊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出色的工作。然而这些理论在 1 9 9 5 年之前都没有得到很好的验证。 由于气体中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弱,更接近于爱因斯坦提 出这一概念的系统,同时也使得理论与实验的比较变得容易。在 气体中实现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成为物理学家长期的梦想。人们为 实现气态原子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的努力,被实验物理学家喻为争 夺“圣餐杯”( t h eh o l yg r a i l ) “”。原子物理学家们开始猜想用 碱金属原子气体可能更容易发生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1 。对于碱 金属原子而言,如果要使其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很弱,则原予的密 度必须很小,温度必须足够低,这就需要寻求一种新的冷却方法。 由于实验技术,特别是激光冷却和束缚中性原子技术的发展心”3 , 为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成功的条件。1 9 9 5 年6 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实验天体物理联合研究所( j i l a ) 和国家标 准技术研究所( n i s t ) 的w i e m a n 和c o n e ll 的研究小组在铷( ”r b ) 原子蒸气中第一次直接观测到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渤1 。他们先在磁 光势阱中对原子进行激光冷却,然后将原子转移到磁阱中进行蒸 发冷却。“3 ”,以达到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所需的低温。由于磁阱的 特点,原子很容易从中心逃出,c o n e l l 发展了一套有效的方法堵 住了原子出逃的漏洞。用一个射频交变场令约束磁场象陀螺那样 旋转起来,使得中央部分时间平均后的磁场不为零。他们这种约 束势称为t o p ( t i m e a v e r a g e do r b i t a lp o t e n t i a l ) 。最终 他们将温度降到1 7 0 纳度,即比绝对零度仅高出千万分之一度多, 刘琉湘潭大学硕士毕控论文 从而观测到了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现象。 几个月后麻省理工学院的k e t t e r l e 研究组在钠( 2 强a ) 原子蒸 气中实现了b e c 嘶1 ,凝聚了5 0 0 万个钠原子,形状为长约三分之 一的短柱体。他们采用了类似的技术路线,只是为防止原子从磁 阱中心逃出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因此,美国科学杂志把b e c 定为1 9 9 5 年年度的“分子”。随着c o n e l l 和w i e m a n 以及k e t t e r l e 的研究组在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方面取得成功,人们重新对玻 色一爱因斯坦凝聚这一独特现象引起极大的关注,物理学家关于 b e c 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也掀起了新的热潮。研究表明玻色一爱因斯 坦凝聚体具有很多奇特的性质。像激光那样,凝聚体具有相干性 a 6 - 4 t 。k e t t e r l e 的研究组把凝聚体一分为二,然后关闭囚禁它们的 势阱让两者自由扩展,在它们交叠的区域观测到了清晰的干涉条 纹。凝聚体的其他很多性质也都开始得到研究,例如凝聚体的激发 性质“2 。”、涡旋态的形成、暗孤立子以及两元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 体的行为h “驯等。k e t t e r l e 的研究组研究了凝聚体中的声波传播、 物质波与激光场的相互作用、自旋畴结构及量子隧穿,在凝聚体 中形成了旋涡阵列啼“5 5 1 ,他们还实现了无破坏测量以及用磁场调 节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玻色凝聚体的性质 提供了基础。美国国家标准局的菲利普斯研究组在凝聚体中实现 了非线性光学中的四波混频”1 。哈佛大学的两个研究小组用玻 色一爱因斯坦凝聚体使光的速度降为零,这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兴 趣。如何像激光器输出相干光子那样输出相干原子( 原子激光) , 也是目前实验追逐的目标。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体的研究也可以 延伸到其他领域。例如,利用磁场调控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 以在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体中产生类似予超新星爆发的相现象, 由于费米子的特性,即使在零温度仍有压力存在,因此可将类似 于实现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的技术用于费米气体洲”,在实验中模 d i s s c r t a t i o no f m a s t e r id e g r e e 拟白矮星的内部压力,理论上也提出了用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体来 模拟黑洞的设想。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体所具有的奇特性质,使它 不仅对基础研究有重要意义,而且在芯片技术、精密测量和纳米 技术等领域都让人看到了非常美好的应用前景。凝聚体中的原子 几乎不动,可以用来设计精确度更高的原子钟,以应用于太空航 行和精确定位等。凝聚体具有很好的相干性,可以用于研制高精 度的原子干涉仪,测量各种势场,测量重力场加速度和加速度的 变化等。原子激光也可能用于集成电路的制造。利用凝聚体能操 纵光子减速或者停止以便把信息输人光子,然后根据需要再将光 子发往某地以及某时再发,这种可能性使人们看到了量子计算机 研制成功的曙光。随着对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的奇特性质以及应用 前景的深入研究,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极有可能会像激光的发现那 样给人类带来另外一次技术革命。 谐振势阱中的b e c 基态性质一直是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研究 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1 9 9 6 年,b a y m 和p e t h i c k 哺即就用解析的 方法近似的对b e c 的基态性质做了一些研究,并得出了其基态密 度和动量分布取决于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粒子数很大时动能项是 可以忽略的小量的结论。由于g r o s s p i t a e v s k i i ( g p ) 方程是非 线性方程,解析的方法一般无法精确的求解,人们开始引入数值 模拟的方法。对于各向同性、各向异性、含时、定态的g p 方程的 求解人们都做了大量的研究阻7 删。虽然对碱金属气体原子实验而 言,简谐势阱是个很好的近似,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有可能采用 其它形式的外势阱。这使得b e c 处于其它外势阱中的基态性质成 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中,我们就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体的 谐振和非谐势阱中的基态性质徽了一些理论研究。首先,在文献 4 ,7 4 ,9 2 中均提到当凝聚体粒子数比较大时,由于粒子间的相 互作用比较强,因此g r o s s p i t a e v s k i i 方程可以忽略动能项,方 刘琼湘潭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程也由此可以通过解析的方法求解得到bec 的基态玻函数,但 是到底多少的粒子数可以算足够大,能用t h o m a s f e r m i 模型解析 求解,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因此我们采用微扰的方法考察了 不同粒子数条件下,动能项对一维的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密度 分布和单粒子的能量平均值的影响,并以”r b 为例,根据模拟的 结果标定了其弱、强相互作用的粒子数范畴。其次,实现b e c 的 几个实验都是在有外势的条件下进行,这一事实意味着外势对原 子气体的性质影响很大。不仅谐振势阱中的b e c ,处于其它可能 存在的势阱中的b e c 的基态性质也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重点,例 如干涉实验中的双势阱模型【3 7 1 ,王得重等【7 1 1 提出的w 型势阱等。 由此,我们构造了一个具有双阱结构的非谐的外部势,并用数值 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该非谐势下b e e 的基态特征。我们的工作对非 谐势中b e c 的基态性质做了有益的探索,研究表明:外势阱不变, 当b e c 的粒子数比较小时,凝聚体沿半径方向存在为零的特殊点 使凝聚体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当粒子数比较大时,凝聚体的密度 分布趋于高斯型。当b e c 的粒子数不变,非谐势参数变化时我们 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第一章基本理论与方法 本章摘要:本章叙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统计原理,以及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 第一节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的统计原理与相关的实验 一、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统计原理【7 2 1 1 9 2 4 年,s b o s e 将光子作为其数量并不守恒的全同粒子处 理而成功的导出了p l a n c k 黑体辐射定律,e i n s t e i n 随即将这个问 题推广到全同理想气体,并于1 9 2 5 年导出了出现凝聚现象的临界 温度t e ,这就是b o s e e i n s t e i n ( b e c ) 凝聚的开始 1 , 2 1 。 设体积为v 的容器中存在由n 个玻色粒子组成的理想气体, 理想玻色气体处于统计平衡时,服从玻色一爱因斯坦统计。若以 ,z ( ) 代表平衡状态时处于q 能态的菜一量子态的平均粒子数,则 n ( e ,) 可以表示为: 一( ) 2 万杀巧 ( 1 t 1 1 ) 其中,为粒子的化学势,k 。为玻尔兹曼常数,系统的总粒子数 与总能量数可表为: _ e 。2 军南 ( 1 1 2 ) e 2 警叱) 2 军南 ( 1 l 3 ) 令n 与n 分别表示处于最低能级和较高能级的粒子数,则总粒子 数可表示为: n = n o + n ( 1 1 4 ) o2 南( 1 1 - 5 ) 刘琼 湘潭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肌丢阿l ( 1 1 6 ) 对于n 的计算我们可以用积分近似的代替求和,能量在s 寸占+ 出 之间的状态数为: d ( 印出= j s | 2 晤2 m ) 3 1 2 占1 1 2 如 ( 1 1 7 ) 其中s 表示粒子的一个空间状态对应s 个不同的自旋态,因此 2j 万御( e ) d 8 = s 矿( 下2 m n k b t ) 墨,2 位) ( 1 1 8 ) s v 甲2 m n k a t ”2 _ 6 1 2 从式( 1 :1 8 ) 可以看到在温度t 时,n 7 是存在一个上限埘,该上限 随着温度的下降而下降。因此,对于一定的粒子密度”= 苦,存在 一个临界温度t ,它满足: 等= 2 6 1 2 s ( 警3 心 ( 1 ) 当r t 时, ,其余的一n 个粒子都进入到最低能级岛中 去,此时可推得: - 车) m( 1 - 1 1 0 ) n o :n ( 1 一占) m ) 当体系的温度低于临界温度t 时,0 与在数量上是可以比拟的。 如果丁= 0 ,则“= ,这时全部粒子都转移到最低能级,这就是 所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_ g s = 】,丁 蕊 ( 1 1 1 2 ) 旦:! 坐望塑! ! 壁塑垡坚竺竺:! 望! 型竺 ! 其中粒子数密度n = 可n ,a = 蠡t 、 2 n m k b t 。由上式可以清楚的看出, 形成b e c 的条件是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超过粒子间的间距。b e c 的临界温度疋和临界粒子数密度移。为 t = 焉( 志) 2 , ( 1 3 ) 够) 。= 2 6 1 2 ( m k b t ) m ( 1 1 1 4 ) 用临界参量表示b e c 形成的条件是 t t 苦 移。 ( 1 1 i s ) ( 1 1 1 6 ) 由此可以看出,可以从两个途径实现b e c :一是降低原子气团的 温度,使其低于给定密度下的临界温度;另一种是提高原子气团 的密度,使其超过给定温度下的原子气团的密度。 由以上的推导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于己知的其它相变,玻色, 爱因斯坦凝聚是首次由统计物理学推出的一种相变现象。当玻色 爱因斯坦凝聚发生时,原子基本聚集在共同的单粒子基态,粒子 的量子波函数互相叠加,位相相互一致。因此,它们完全失去个 体的特性而不能相互区分。所以,这种凝聚体可以视为一种新的 物质形态。 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相关实验 根据上述理论,由于在弱相互作用的凝聚体系中,相互作用 在理论上较易处理,理论和实验也可以细致的比较,物理学家们 希望能够在气态的原子中实现b e c 。而在气态的碱金属原子中实 现b e c 有三个有利的条件 7 3 3 4 1 :第一,碱金属原子的能级跃迁可 以用现有的激光激发,因此适合于激光方法。第二,碱金属原子 的内部能级结构适合于冷却到极低的温度。第三,碱金属原子间 的弹性散射截面比氢原子高三个数量级,而由于非弹性碰撞导致 的驰豫率只比氢原子稍差,碱金属原子的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的比率要高的多,因此可以更快的冷却,而在驰豫现象大量发生 前达到低的多的温度。另一方面,碱金属原子的磁场捕获和冷却 技术已经成熟,而且其实验装置比冷却氢原子的装置简单的多。 随着实验物理技术,尤其是激光冷却和束缚中性原子技术的 发剧2 4 2 9 1 ,1 9 9 5 年7 月,原子气体的b e c 首先由美国科罗拉多洲 国家标准和工业技术研究所的c o n e l l 和w i e m a n 领导的小组 ( j i l a ) 在磁光势阱中得以实现口叭,如图1 ,1 所示。具体的实验 图1 i :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磁光势阱的装置示意图。六束直径为1 5 厘米的激光相交 于气室中心,气室外沿z 轴方向有2 个线圈,线圈中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产生大小与 坐标位置相关的非均匀磁场。 工作过程如下:首先,( s v r u ) 铷原子被激光冷却f l a s e rc o o l i n g ) , 然后被束缚在磁势阱中通过强力蒸发被进一步冷却,这就是蒸发 冷却( e v a p o r a t i o nc o o l i n g ) 。此过程的主要作用是将那些能量超过 平均值的原子“逐出”磁势阱,留下的原子就达到了更低的温度。 这种方法是以牺牲磁势阱中的原子数来达到n k 级的低温。当温度 降到1 7 0 n k 时j 粒子的密度达到2 , 5 x 1 0 ”c m ,凝聚团的发生,约 d i s s e r t a t i o no f m a s t e r l sd e g r e e 2 0 0 0 个原子被挤压到一个很小的空间里成为一个“超原子”,并 能持续超过1 5 秒。这个凝聚体的行为表现如单个实体。在低到 1 7 0 n k 的温度以下时,观察到b e c 开始形成,继续冷却可以得到 很纯的b e c 。儿l a 的科学家们首次制取的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体 是一个非常小的铷原子球,直径约为2 0 t m ,它被正常的铷原子所 环绕。它有3 个非常显著的特征:第一,在一个很宽的热速度分 布上出现了个尖峰,它的位置在零速度处。第二,处在低速峰 上的粒子在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发生急剧增加的现象。第三, 这个峰表现出非热的、各向异性的速度分布( 如图1 2 所示) 。j i l a 小组实验上的成功取决于其中的一个关键的结构。他们采用了一 个新构型的磁势阱,这是一个大的球四极矩场和一个小的、以 7 5 k h z 旋转的均匀横向场的叠加,这样一来就可以起到抵消样品 中粒子数损失的作用。 图1 2 :1 9 9 5 年,c o n e l l 和w i e m a n 领导的小组( j i l a ) 在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实验 中用吸收成像法测得的”r b 原子的速度分布图。最左边的对应于凝聚体形成前,原 子为均匀球对称分布:中间的是凝聚体形成以后,中心突出部分为b e c ,由于磁阱 的不对称性,b e c 成压扁状,其边缘为对称分布的热原子:最右边的是进一步蒸发 冷却后留下的纯粹的凝聚体的图,边缘几乎没有热原子。 刘琼湘潭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随后在1 9 9 5 年1 0 月,麻省理工学院( t ) 的k e t t e r l e 等人用 2 3 n a 原子在实验上也实现了b e c 3 5 i ,如图l _ 3 ,1 4 所示。他们认为 实现b e c 的困难之一就是造成原子损失的热振荡( v i b r a t i o n ) 。为 了减少这种效应,他们消除了造成振荡的真空泵并采取措施以防 空气扰动而产生对激光束的影响。他们采用了使原子尽快冷却的 方法来减少这种效应。这种快速冷却的方法是k e t t e r l e 小组的一 个很明显的特色。他们能在7 秒钟内使相空间的密度增大6 个数 量级。这种快速冷却的能力对以后研究凝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m i t 研究小组的另一个独特点是他们采用了一种形状类似于苜蓿 叶的磁线圈。这种形状的线圈所产生的势阱使之限制原子的能力 图1 3 ;对应于磁光势阱和蒸发冷却的绝热图1 4 : 1 9 9 5 年麻省理工学 势磁势阱的对称牵由是z 轴 院的k e t t e r l e 等领导的小组,在 钠原子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实验 中测得的( 由上到下) 随频率 逐渐下降的沿z 轴方向的密度 函数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当频率低于0 ,7 6 m h z 时,开始 出现b e c 现象,当频率达到 0 4 6 m h z 时几乎为纯b e c 。 更强,在凝聚态中包含更多的原子( 1 5 1 0 5 个原子) ,从而粒子的 旦:! l !旦! ! 型塑! 垡塑竺堡! ! 窆矍! 竺 旦 数密度超过1 0 u ! c m ,如此高密度的样品为研究超冷稠密物质中约 输运过程性质提供了可能性。 同年,h u l e t 等人在具有负散射长度( a 0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将是稳定的;而当口 0 时,将有负压力,这意味着系统将会塌陷 7 6 1 。h u l e t 等人的成功, 向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挑战。文献 7 7 7 8 预期在充分少的原予数或 非常弱的相互作用条件下,凝聚体应是稳定的,当条件不满足时 的衰变与坍塌也有几位作者讨论 7 8 , 7 9 。 第二节平均场理论【8 0 】 平均场理论在一定条件下,是一个非常精确的描述方式。在 稀薄的b e c 气体中,我们可以用一个平均场来描述它。场函数在 空间不同点的值伴有一个可测量的,确定的位相值。理论和实践 证明,平均场近似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研究b e c 的基态、动 力学和热力学特性的工具。 通常描述b e c 波函数性质的h e i s e n b e r g 方程为: 访盟竽十篆v 2 + m 忡f ) + 时慨咖,f ) ( 1 2 1 ) 该方程最后项具有非线性的特征,一般是不能宜接求解的。通 过运用平均场近似,方程( 1 ,2 1 ) 中的场算符可以分解为 圣( ,f ) = 甲( ,) + 量( ,f )( 1 2 2 ) 刘琼 湘潭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其中y ( ,f ) = 舻( r ) ) 是凝聚体波函数平均值,矿( ,f ) 表示关于平均值 的量子波动值。在平均场近似中旷( r ,r ) 很小,可以近似的忽略。在 零温下时,有归一化: d3 r l w ( r , t ) 1 2 = n( 1 2 3 ) 其中n 是粒子数。由此可以得到非线性薛定鄂方程 ( g r o s s p i t a e v s k i ie q u a t i o n ) : 访塑:怯h 2v :+ ( r ) + n u o i 晰扩卜。( 1 2 4 ) 非线性相互作用项是粒子数n 与跟s 波散射长度有关的参数u o 的积。 在平均场理论中,为了求解凝聚体波函数的定态解,我们可 以把甲( ,f ) = e x p ( 一i a h ) ( r ) 代入( 1 。2 。4 ) 式( t 是化学势) ,得到定态 方程: ( 一轰v 2 + ( r ) + ) 阳( r ) = 矿( ,) ( 1 2 5 ) 当外部势为谐振势时,p ) 通常表示为; ,叩( ,) = 击m ( ,2 x 2 + y 2 j ,2 + ,2 2 2 )( 1 2 6 ) 对于含时的g p 方程和定态的g p 方程,人们通常采用数值模拟的 方法对其求解。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 例如粒子间的弱强相互作 用极限情况) ,方程能被合理简化从而可以用解析的方法求解。 第三节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 由上节我们知道,、b e c 的基态性质以及其随时间的演化的动 力学特征,主要通过求解定态和含时g p 方程给 8 1 , s 2 。由于g p 方程是非线性方程不能直接解析求解,一般采用数值方法来求解 旦:! 垫 殳墅! 塑堂! ! ! 坚竺竺! ! 望矍竺 一一兰 8 3 , 8 4 1 。求解含时的g p 方程和定态的g p 方程的数值解法是截然不 同的。前者主要通过显含或隐含时间以及虚时间变换的方法来求 解,后者主要通过特征值或变分法来模拟b e c 的基态性质【6 8 】。 b e c 的定态解可以作为其含时方程动力学演化性质求解的初始条 件。 对于含时的g p 方程,r u p r e c h t 等【6 7 】首先提出了对低温下外 部势为各向异性谐振势、粒子间为弱相互作用的玻色一爱囡斯坦凝 聚体的数值求解方法。低温下,凝聚体的波函数可以用菲线性 g p t z s , s 6 1 方程表示: 旃垒掣= 一篆v 2 吣,f ) + j 1 朋砰r 2 比f ) + 批帅f ) 1 2 y ( r , t ) ( 1 钏 其中砜:丝,对三维方程重新标度,令甲( ;) :爿掣, p = ( 0 l ) 一ix ,f = 删,方程( 1 3 1 ) 可化为一维方程: i 琢国t 访掣一一等+ i p 2 c ,( p , r ) + 8 a 2 n a n 学胁) ( 1 3 2 ) 并且甲( ;) :爿至望满足归化条件妒( ,) l d r = 1 ,由此可得: 4 石( 纛一2 似酬d p 2 l ( 1 3 3 ) 利用( 1 3 1 ) ,( 1 3 2 ) 不含非线性项时线性方程的基态解作为含时方 程演化的初始条件,代入完整的非线性方程,利甩c o r a n k - n i c o i s o n 数值计算方法对其随对闯每一步变化求解,直到得到稳定的波函 数的值。在每一时间步,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非线性常数 ( d ? = 4 n n h a m , m ) ,使之达到我们的期望值。同样,单粒子的能 量值也可以通过含时方程得到。在时间步所内,波函数的变化可 以表为: 湘潭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掣= e - j 廊r( 1 3 4 ) 由此 一去哪( 等) n , 卢的值通常要取几百组数据的平均值以减少误差。 2 0 0 0 年,c h i o f a l o 等【6 聊提出了采用虚时间的方法对含时方程 的数值求解进行了改进。通过w i c kr o t a t i o n ,令 r f = - i t ( 1 3 6 ) 波函数矿= r + u ,代入哈密顿方程,有: a 月= h 震 a 。j = 一h j 其中日是哈密顿量,h :丁+ 矿。 ( 1 3 7 ) ( 1 3 8 ) 对( 1 3 7 ) 和( 1 3 8 ) 两式进行中心差分,可得 r :“= r j 。- 2 a v ( t + 矿) 震;( 1 3 9 ) 矽“= “- 2 a r ( t + v ) t( 1 3 1 0 ) 喜中丁妒j ;( y 二。一2 妒;+ y 工,) ,( :) 2 ,y y ;吁y :。由此可以对( 1 3 9 ) 和( 1 3 i o ) 分别进行数值计算。在k = 0 时,取时间步长为r :在k :1 时,取时间步长为2 a v 。 对于定态的g p 方程的计算,前人也已做了大量工作。1 9 9 5 年,m a r ke d w a r d s 和k b u r n e r 6 明同样把g p 方程简化为( 1 。3 2 ) 的 一维形式。 令、壬,( ;,f ) = e - 舢、壬,( ) ,= 壳筇,可得 等+ 一n a 2 y 降一o s 对上式做解析的近似可得边界条件,当x _ o 时 妒( 0 ) = 0( 1 3 1 2 ) 旦:兰坐里! 茎! 坚堡璺2 1 坚竺! ! ! :! 旦! 塑! !堡 纵盼 南 l 2 当x _ 时 妒( x ) 。p 一手+ ( 卢一;,h c x , 庐c x ,* 一主+ c p 一丢,e , e 一;+ ( , m ( i ) 以上四个边界条件需要满足归一化 4 露f l _ 2 m , j i 4 2 胍) 1 2 删 ( 1 3 1 3 ) ( 1 3 1 4 ) ( 1 3 z s ) ( 1 3 1 6 ) g p 方程( 1 3 1 1 ) 的解依赖于4 个参数卢,n ,y 和a ,一旦参数给 定,其初始条件就可以由( 1 3 1 2 ) 和( 1 3 1 3 ) 得到,从而可以对( 1 3 1 1 ) 用龙格库塔的方法积分。积分得到的波函数不一定满足,x 哼m 时 的边界条件。在这里,e d w a r d s 等通过令卢、y 、n 为常数,调整 4 的值,对方程进行积分,使得到的波函数满足边界条件。当得 到的波函数的w r o n s k i a n 行列式为零时,相应的a 的值做为以, 波函数值为丸。( 4 ,n 。;x ) ,其满足所有边界条件,但是不满足归一 化。为了使波函数归一化,他们考虑另一个满足g p 方程的解 萌( 一。,n 。;x ) ,由( 1 3 1 1 ) 可矢口,当 o 爿;= l 彳( 1 3 1 7 ) 成立时,破( 4 ,n ;x ) = 丸。( 4 ,n 。;x ) 。由此可得 一。= 。4 。上。,。q 1 。r l 纯。( 一。, 。;x ) f 2 威 i ( t s - 8 ) l = 引0 ( 1 3 1 9 ) 最终,e d w a r d s 等得到了归一化后的波函数 i f ,( 且。,n i ;,) = 二! 。丸。( 4 0 ,n 。;r )( 1 3 2 0 ) 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郝柏林在文献 4 上指 出其“方法不妥,结果存疑”,随后闰珂柱、谭维翰在文献 8 7 8 9 】 中指出e d w a r d s 和b u m e t t 的方法通过计算一个参数为n 的系统, 反求得参数为j 的系统的解,即求解用到的参数0 并非实际系统 的参数n ,而l 在计算完成以前是未知数。若n ,给定,则需要计 算许多o 去试探,看哪一个跟实际要求的i 相接近,而选择该0 试探中的对应解。并指出e b 方法引用了不恰当的边界条件 m :( o ) = ,f 告。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一个从实际系统粒子数n u l + a 出发求解其本征值及相应的波函数的方法。 同上,凝聚体系的g p 方程经过分离时间变量,重新标度 和归一化如( 1 3 11 ) 碧+ 1 f2 - n a 2 玎挚= 。 s 埘, 归一化条件为 4 万f y 2 ( r ) r 2 d r = p o ) a x = l ( 1 3 。2 2 ) 若n 不为零,且给定后,就是定态非线性方程( 1 3 2 1 ) 的本征值, 它的取值应能保证:( i ) 当x 一。时,妒( x ) _ 0 :( i i ) 当x 呻0 时, p ( x ) 。c 竺盟是有限的。在x 一0 附近,妒o ) :妒o 批。在实际求解( 1 3 2 1 ) 时,将它写为两个一阶的方程 罢= y ,塞= ( 邛+ 等+ n t a 2 譬) 。 ( 1 3 2 3 ) 边值条件可写为 ( i ) 当x 一。时 d i s s e r l a t i o no f m a s t e r sd e g r e e 妒( z ) i 。= 0 ,y ( x ) 1 = 0 。( 1 3 2 4 ) ( i i ) 当x 哼0 时 妒( x ) l 。:。= ( o ) f ( g = 1 0 6 ) ,y ( x ) l 。= ( o ) a( 1 3 2 5 ) 当妒。( o ) 给定后,就可按r u n g e k u t t a 方法由x = 0 到x m 积分,若 选择不当,当x m 时,方程( 1 - 3 2 3 ) 的积分是发散的,只有当芦 选择恰当时,才会使( x ) 在x j0 0 时收敛于零,这时的庐( x ) 也不一 定满足归一化条件( 1 3 2 2 ) 式,为了满足归一化条件还要恰当的选 择边界值妒( o ) 。当解妒( x ) 在x c o 处收敛于零并满足归一化条件就 已将妒( o ) 与完全确定了。 第二章计及动能微扰的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体 的基态特征 本章摘要:利用微扰方法研究了动能对玻色- 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基态能量的粒子数平均和几率密度分 布的影响,对”r b 原子的模拟结果标定了弱、强相互作用时一维凝聚体中的粒子数范畴。 第一节引言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这一独特的量子现象之所以显得如此的 重要,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所有处于凝聚体中的原子一定严格保 持行动上的一致性,这就使原来单个原子所具有的、难以被观察 的行为从宏观上表现出来。一般的,人们采用g r o s s p i t a e v s k i i ( g p ) 理论形式的弱相互作用玻色子理论研究玻色凝聚原子体系的行 为。这种平均场方法提供了研究b e c 基态的一个有力工具。由上 一章,我们知道当凝聚体粒子数比较大时,由于粒子间的相互作 用比较强,g r o s s p i t a e v s k i i 方程可以通过忽略动能项来直接求 解,但是到底多少的粒子数可以算足够大,能用t h o m a s f e r m i 模 型解析求解,并没有个准确的答案。在本章中,我们尝试用动 能项作为微扰来考察不同粒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电子设备担保销售合同模板参考
- 二零二五年个人二手车贷款合同标准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度假区场地租赁与清洁服务合同
- 2025版建委制定的15项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合同
- 2025版农产品经销商冷链物流配送合同
- 鹅饲养技术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宠物狗宠物美容培训合同
- 带全屋定制家具房产销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房贷款合同银行贷款用途合同
- 城市住宅房地产抵押合同模板下载
- 2025年金华市警示教育基地管理中心选调考试笔试试题
- 2025年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测试试卷(含答案)
- 教师招聘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 2024山东能源集团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不宜流通人民币纸币行业标准课件
- 公路工程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 大型公立医院巡查应知应会
- 我国及发达国家圆珠笔发展现状Microsoft Word 97 - 2003 Document
- 一九七二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 西班牙文化概况.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