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湖南永州方言中的古语词考释.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湖南永州方言中的古语词考释.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湖南永州方言中的古语词考释.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湖南永州方言中的古语词考释.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湖南永州方言中的古语词考释.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汉语方言的词汇研究有考本字的传统,而方言词汇本字的考证 是一个复杂的语言学问题,它不仅牵涉到古文献的查证、语音词义变 化的分析,还与语言环境的区分、使用人群的类别等问题有关。本文 在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检索及实用情况的分析对比后,整理出至今还活 跃在永州方言口语中的1 4 4 个方言词,弥补了以往在永州方言词汇研 究方面的不足。我们从四个方面对同一词在方言与普通话中的使用情 况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相同或相近的占了5 9 7 2 ,因而从词汇构 成的角度确定,将永卅i 方言划归西南官话系统似乎更为合理一些。 关键词:永州方言;词汇;考证;本字;西南官话 a b s t r a c t g l o s s a r yr e s e a r c ho i lc h i n e s ed i a l e c tr e m i t st h et r a d i t i o no f e t y m o l o g i c a ln o t eo fe t y m o l o g yw o r d s h o w e v e r ,t h ee t y m o l o g i c a l n o t eo fe t y m o l o g yw o r d si sac o m p l i c a r e d1 i n g u i s t i cp r o b l e m w h i c hi sn o to n l yi n v o l v e di nt h e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fa r c h a i c1 i t e r a t u r e a n da n a l y s i so fv a r i e t yo f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a n da c c e p t a t i o n , b u ta l s oc o n c e r n e dw i t hd i s t i n g u i s ho f1 i n g u i s t i ce n v i r o n m e n t s o r to fc r o w d sw h o s eu s et h i se t y m o l o g yw o r d sa n ds oo n t h i s p a p e ra i m sa tt h i sc a s e ,t om a i n l yl o o kf o rd i a l e c tg l o s s a r yu p t on o ws t i1 1u s e di ny o n g z h o uo r a ld i a l e c tf r o mt h ea r c h a i c r e c o r d s ,t i d yu po u t1 4 4d i a l e c tp h r a s e sa f t e rc a r r y i n go nv a s t a n a ly sisa n dc o n t r a s t ,m a k eu pf o rt h es h o r t a g eo fr e s e a r c ho n y o n g z h o ud i a l e c t i cg l o s s a r y m e a n w h il e ,t h e s ed i a l e c t sp h r a s e s a r et oc a r r yo nt h ec o m p a r i s o nw i t hs t a n d a r dc h i n e s ef r o mf o u r a s p e c t s ,s t a t i n gt h e i ru s a g e st h e mi ny o n g z h o uo r a ld i a l e c t s a s f a ra si tc a nb ec o n c l u d e df r o mc o m p a r i s o n ,t h ec l o s e n e s sa n d s i m il a r i t yo fv o c a b u l a r ym e a n i n gb e t w e e nt h ea n c i e n t p h r a s e o l o g yi ny o n g z h o ud i a l e c t sa n dw o r d si ns t a n d a r dc h i n e s e o c c u p y5 9 7 2 ,t h u si ti sm o r er e a s o n a b l et os t a t et h a ty o n g z h o u d i a l e c tb e l o n g st ot h es o u t h w e s tm a n d a r i nf r o mt h ec o m p o n e n t v i e wo fg l o s s a r y k e y w o r d s :y o n g z h o ud i a l e c t :g l o s s a r y :e t y m o l o g i c a ln o t e ; e t y m o l o g y w o r d s :s o u t h w e s tm a n d a r i n 湖南省永州方言中的古语词考释 后记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 论文不舍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 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 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楣刁彦i f 年一月厂日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口。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茜船日期:护f 年p 月j7 目 导师签名: 丧泵洼 日期:口许f 二月矽日 湖南省永州方言中的古语词考释 第一章绪论 1 1 永州地理及方言概况 1 1 1 永州地理及历史沿革 永州,位于湖南南部,五岭北麓,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永州古 称零陵,因舜帝南巡崩于宁远九疑山而得名。零陵正式作为行政地域 名称是在西汉武帝时期,公元1 1 1 年,汉朝设置零陵郡。到隋朝改称 永州总管府,永州之名始称于世,后复称零陵郡。永州、零陵从此一 地二名,亦自此始。又因潇水与湘江在城区汇合,永州自古雅称“潇 湘”。建国初期,设立永州专区,1 9 5 0 年改称零陵专区,地委行署一 直设在零陵县县治永州镇。1 9 8 2 年永州镇改为县级永州市,零陵县 县治迁往冷水滩镇,1 9 8 4 年撤销零陵县,设县级冷水滩市。1 9 9 6 年, 撤区改市,成立地级永州市,原县级永州市改为芝山区,冷滩市改为 冷水滩区。1 9 9 7 年永州市市委和市政府迁到冷水滩区。2 0 0 5 年芝山 区改名为零陵区。永州现辖九县两区。总面积2 2 4 万平方公里,人 口5 6 6 5 万人。 1 1 2 永州方言概况 以前的研究,对永州方言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永州方言是永州市所辖九县两区汉语方言的总称,其内部 很不一致。1 9 8 6 年,鲍厚星、颜森在湖南方言的分区一文中将 原县级永州市、冷水滩市、双牌县、东安县方言划归西南官话湘南片, 仅将祁阳县方言视为湘方言,即广义的永州方言分为两个片:西南官 话片、湘方言片。 狭义的永州方言指原零陵县境内的方言,原零陵县包括今零陵 区、冷水滩区和双牌县的大部分,县治现设在冷水滩区。本文所论述 的方言是狭义的永州方言( 以下都简称永州方言) ,人们又习惯称之 为“零陵话”。零陵话使用人口约1 1 0 万,其内部一致性较强,其共 同特征是: 高校教师在职硕士学位论文 古全浊声母大体保持浊音读法,尤其是山乡农村口音和城镇老人 的口音,而城镇青少年话语中则趋于清化或清浊混读。 没有唇齿音 f ,古非、敷母字今读 x ( 实际上接近于 h 或 p ) , 奉母今读 y 或 b ,微母多变为零声母,部分字白读 b 或 m 。 古泥、来二母字今基本上能区分,少数出现混乱。 带 一i 3 - 1 3 尾韵母中的元音( 或韵腹) 一律鼻化。其中成、山、 宕i 江诸摄有完全鼻化的倾向。 深臻与曾梗合流,念 - 5 n m - u s n 一如 。例如: 森深孙臻= 僧曾生梗 始n “禁深振臻= i t w 镜梗 师2 4 浑魂混臻= 横梗 y 惦n “ 蠢臻- 顷e t e , n ” 咸、山摄洪音及合口二等唇音字与宕、江摄合流,念 f i n - u k n 。 例如: 甘成肝t h = 钢宕肛江 k 知“谈弹咸檀山= 堂塘宕 d f i n “ 范成万饭山= 妄宕 b a n 2 4 酸闩= 霜宕双江 s u 孙“ 一部分古全浊声母平声字,今读阴平。少部分古清声母平声字, 今读阳平。 古入声字分派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之中,大部分读阴 平和阳平,少部分读去声,个别读上声。其中较多的古全浊声母入声 字今读阴平调。 狭义的永州方言内部略有差别,主要有零陵口音,冷水滩口音、 邮亭墟口音、普里桥口音之分。 1 2 论文研究的价值、意义及现状 1 2 1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1 2 l1 从词汇学上来说 二十世纪的古汉语词汇的研究特点之一是:古汉语词汇研究范围 的扩大。进入2 0 世纪以来,从们打破y d , 学主要是为解经服务的这 一观点,开始研究从殷商至清代的汉语,包括现在学术界通常所说的 “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之二是:汉语历史词汇学的建立。汉 语历史词汇学的研究内容之一就是历史的研究,既各个时期汉语词汇 湖南省永州方言中的古语词考释 系统的描写以及汉语词汇系统历史演变的研究。 罗常培金元戏曲方言考序:“金元戏曲中之方言俗语,今日流 行于民间者尚多,惟董理无人,索解匪易。”这话同样适用于近代汉 语的口语词。由于口语和俗语来源于人民群众,来源于社会的底层, 而口语和俗语的一大特点是:字字可识而意义难晓。即张相先生所说 的“字面普通而义别”。也就是说有些词语的意思,仅凭书面资料不 容易解释清楚,如果以方言印证,就会清楚得多。本篇论文正是基于 以上的考虑,扩大词汇研究的范围,从当地方言中找寻吉语词。如 “越”字e 元曲圯桥进履一折:“闲来时打家截盗,剜墙到窟。”柳毅 传书二折:“钱塘龙逆水忙截,泾河龙淤泥便责日。”金线池三折: “我便似制墙贼蝎螫索自忍。”按:劁,湘方言凡钻入日费,如“责 桌子”。中原雅音云:“劁,劐穴也。”是其义。这个字的意思在 永州方言能得到印证。例l :他是从那里洞里过来的。例2 :我到 桌子底下躲起。 1 2 i 2 从方言学上来说 方言是语言的地区性的反映,它在不同程度上保留了古代语言的 音读和词汇。特别是在近代汉语中,因为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晚唐五 代以来的俗文学作品,而这些作品又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因此,运 用现代方言以证近代汉语词义,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本文在描述这 些词的概貌并进行逐个考释的基础上,把这些词与普通话中的意义相 同或相近的词进行比较,说明其使用等情况。如: 在表示“气逆上冲作声”这个意思时,永州方言中用“喊”( 说 文口部,气牾也。王筠句读:“呕者有声无物谓之,俗谓之干。” 广韵於月切) 。普通话中用“呕”。而在记录永州方言的书中一般 就用“呕”来代替“喊”。实际上这两个字不仅读音意义完全不同, 而且用法也不同。从词义上看:“喊”指干呕,即没有呕吐物。“呕” 则表示呕吐的意思,一般有呕吐物。从读音上看:“哦”音e v e ” ,“呕” 音 r j o u ” ,完全不同。从使用情况来看:“喊”一般只能组成“打曦” 高校教师在职硕士学位论文 这一个词使用,它的组词能力较弱;“呕”不仅组词能力强些,而且 还可以单独使用。 从对汉语方言的研究分段来说。二十世纪对汉语方言的研究分为 三个阶段:一是草创时期。由北京大学的歌谣采集工作引发的。这一 时期方言研究从调查开始向普查迈进。二是提高时期。表现在描写的 内容由局部趋于全面、描写由简略趋于细致和深化。三是深入研究时 期,表现在由现象描写趋于规律探求,由纯语言研究进而联系社会原 因。但在内容上总的来说还是侧重于语音,如对语音的记录、对语音 演变的研究、对方言区的划分等。而对于语言三要素中的另外两项词 汇和语法,相关的方言著作较之语音来说就少得多。特别是在记录方 言中的常用词汇时,由于对方言中的古语词不了解,经常出现用同音 字替代或直接用方框代替的现象。如“潢”字。 “潢”说文水部,汗洒也。一日水中人。从水,赞声。广 韵元部则旰切。这个字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水洒出来;二是表 示水溅到人的身上。这两个意思在永州方言中都有。但在记录永州方 言的书中却把它记为另一个同音字“溅”。“溅”说文水汗洒日 也。广韵子贱切。( “溅”普通话读i a n 5 3 ,方言中读 t s a n 2 4 ) 。 其实“潢”与“溅”不论从意义还是用法上看都不相同。从意义上看: 对于“洒出来”这个意义二者用法一致,但“潢”侧重于“溅到人的 身上”这个结果,而“溅”一般表示“洒出来”这个动作。从使用频 率上看:在永州方言中一般都使用“潢”,很少使用“溅”。也就是说, 这两个字尽管意义相近,但还是有区别的。 又比如,在表示“藏”这个意思时,永州方言中使用“奔”( 方 言中读 t f y 1 ) 字。例:他把东西到被窝里。i 他把钱到鞋子里。 这在古代文献中可以找到相关的例子。如:左传昭公十九年“纺 焉以度而去之”孔颖达疏:“去即藏也。( 字书) 去作,羌莒反。” 字书“,谓掌物也。今关西仍呼为,东人轻言为去。”玄应音 义卷十三“密”注引通俗文:“密藏日。”广韵“,藏也。” 集韵语韵“,藏也。”此字表示藏的意思,与方言中意义相同。 湖南省永州方言中的古语词考释 从读音上看,“赛”广韵居许切。这个字与方言中读音也相同。但 在记录永州方言的书中却没有找到这个字,而是用方框替代的。象这 样的情况还有很多。 本篇论文正是基于以上的考虑,准备弥补永州方言在这一块的不 足。通过查阅古代文献资料,对方言中的本字进行考释、分析。 1 2 2 目前研究的现状 永州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对于当地方言词汇的调查有:1 9 7 4 年 杨时逢湖南方言调查报告、1 9 9 2 年编的零陵县志、鲍厚星主 编的湖南省志方言志、张晓勤的永州方言研究。但他们更多 的是注重在语音上,常用词汇记录的也不是很全,而且对一些古语词 或者用同音字代替,或者用方框替代。李维奇的祁阳方言研究中 提到的一些方言本字与永州方言中的本字有相同的,但一方面书中提 及的方言本字有限,另一方面祁阳方言与永州方言分属于不同的方言 区,差别较大。本文尽可能考释出永州方言中的大部分本字,然后用 相关的词汇学、语音学理论进行分析,并把它们与普通话相比较,说 明其使用情况和使用现状。 第二章考释方言中的古语词 2 1 名词 【箧已】p a 4 4 牙齿向外突出的样子。例:她一笑, 牙就露嘎出来了。 i 她昨天把牙拔嘎了。4 按:集韵有两读:一为麻韵“邦加切”,“牙齿出也”,动词; 一为杩韵“步化切”,“齿出貌”,形容词。永州方言中,“1 i 巴”无作动 词的用法,意义取自杩韵,并且不能单独使用,只作词素与“牙”结 合,构成双音词“牙”,指向外突出的多余的牙齿,一般多指虎牙。 明朝冯梦龙醒世恒言卷1 有“萧雅一脸麻子,眼眍齿,好似飞 天夜叉模样”,用的也是杩韵之义,但为单独使用,与永州方言中用 法有别。 高校教师在职硕士学位论文 至于读音,则与集韵麻韵所记完全相同,中古麻韵字遇到帮 组声母,今音 a 】( 注:这里的今音指在永州方言中的读音。据张晓勤 的永州方言研究。下同) 。 【翕i j 】t 栓门窗等的栓钩。例:窗子高头的钩脱嘎了。i i 你把屉 子高头的钩安起。 按:玉篇刀部“,著也。”玄应音义卷十九“钩”字 林注:“,著也。钩、索、打等皆作此。”广韵“,钩也。” 此字表示钩子,与方言中意义相同,但方言中不能单独使用,只作词 素组成双音词“钩”。 广韵盍韵都盍切。中古端母今音【t 】,中古盍韵字与端组声 母相拼今音【a 】。中古入声清声母字今多数读阴平和阳平。 【褡】t a 4 4 横盖在被子上的被子。例:天冷了,再盖一床一被。i l 用 被给它裹紧了。 按:玉篇“,横。”广韵“,横小被。”这与方言中意义 相同。但方言中不能单独使用,只作词素组成“一被”这一个词使用。 广韵合韵都合切。中古合韵字遇端组声母今音【a 】。中古入 声清声母字今多数读阴平和阳平。此字完全符合永州方言语音的演变 规律。 【缶乏】t a 4 4 大肚子小口的瓦器。例:酒在子里。i | 盐蛋要放在石灰 子里。 按:说文缶部“ ,下平缶也。从缶,乏声。”广雅释器 “,瓶也。”广韵“,瓶也。”集韵“,器也。”此字本义是表 示一种瓦器。在方言中表示一种大肚子小口的瓦器。农村一般用它用 来储藏东西,放在里面的东西不容易变质。 广韵盍韵徒盍切。中古盍韵字遇端组声母今音【a 】。古入声 全浊声母字今多数读阴平。 【蚧】k a 4 4 积垢。例:你好久没洗澡了,身上尽是一。l i 这个碗放了 几天没洗,就结了一层一了。 按:山海经西山经“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郭璞注:“澡 湖南省永州方言中的古语词考释 洗可以硖体,去垢蚧。”韩愈昌黎集八“蹋翻聚林岭,斗起成埃。” 广韵“,垢。”这与方言中意义相同。但在方言中不能单独使用, 只能组成双音词“”。 广韵黠韵古黠切。中古黠韵字与见母相拼今白读为 a 】。见 母遇洪音读嘲。 【脶】1 0 2 2 手指上成圆形的纹。例:我手高头有十个。0 每个人的 都不一样。 按:玉篇肉部“,手理也。”广韵“,手指文也。”集 韵戈韵“,手指纹也。”集韵佳韵“手文谓之。”此字表示 手指纹。在方言中是指手指腹上成圆环形旋涡状的纹理。所以有的人 手指上一个脶都没有,但不能说他手指指腹上没有纹理。并且在永州 方言中认为,一个人脶越多就表明他将会越富贵,所以有“九脶十脶 银子打称砣”的谚语。 广韵- 戈韵落戈切。中古来母今音 1 ,中古戈韵今音 o 】。 【崽】t s a i 5 3 小孩;出生不久的小动物;对对方的蔑称。例:我的今 年五月里满三岁了。i 这条狗刚生嘎一窝狗一。l 你这个小子晓得 个屁。 按:方言卷十“者,子也。湘沅间凡言是子谓之,若东齐 言子矣。”广雅释言“一,子也。”集韵“湘沅呼子日。”这个 字的本义是指小孩,这与方言中意义相同。在方言中,如果单独说 “崽”,一般包括儿子和女儿。男孩称傈患,女孩称女崽或妹崽。方 言卷十“者,子也。”钱绎笺疏:“今大河以北谓畜类所生日予。” 这个字又表示出生不久的小动物,这个意义方言中也有。方言卷 十云:“江湘间凡言是子谓之。自高而侮人也。”广韵“,呼彼之 称。”集韵“,呼彼称。”这个字还可用于对对方的称呼,这个意 义方言中也有。但在方言中用这个字来称呼对方时一般带有轻蔑的意 味。一般前面要加一些修饰词,如:小。 广韵佳韵山佳切。中古生母一般读【s 】和 ,但有时白读为 【t s 】,如:“双”文读是【s 】,白读是i t s 。所以崽的声母也可能读为i t s 。 高校教师在职硕士学位论文 中古佳韵字遇到除帮组以外的声母时读 a i 】。 【篱】s a u “竹子编织的器皿。n - 用箕好捞些。i l 用箕把水沥干。 按:论语子路“一之人何足算也”何晏集解引郑玄日:“, 竹器,容斗二升者也。”礼记杂记上“饔瓶衡实见问”孔颖达疏: “者,盛黍稷。”方言卷五“箸笛,陈楚宋魏之间谓之。”汉书公 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赞“斗一之徒”颜师古注:“,竹器,容斗一升。” 文选潘岳( 闲居赋) “而屑屑从斗之役乎”李善注引论语 郑玄日:“,竹器也。”广雅释器“一,箸筲也。箸篱谓之,犹 刀室谓之削也。”玉篇竹部“,斗,竹器。”此字表示一种竹器。 方言中也是指一种有竹把的圆柱型的竹器,但在它的容量和用途方面 没有特别地限制。并且在方言中它不能单独使用,只能作词素组成双 音词“箕”。 广韵肴韵所交切。生母今音 s 】。中古肴韵字遇知组声母今 音 a u 】。 【曹】m a u = 杂草。例:你不要走到草窝里,有蛇的。i 这里的草 好深。 按:说文卅部“,舯也。从卅,冒声。”玉篇卿部“, 草也。”广韵“,草也。”集韵“,草名。”此字本义表示草。 方言中指丛生的杂草。并且在方言中它不能单独使用,只能作词素组 成双音词“一草”。 广韵沃韵莫沃切。中古明母今音【m 】,古入声次浊声母字 今多数读阳平,少数读去声。 【驹 y o u “鼻腔堵塞时喉部发出的声音。例:他感冒了,出气都扯。0 他老嘎了,走一下路就扯。 按:古文苑王延寿( 王孙赋 “鼻齄以觳鬏。”章樵注:“, 鼻息声。”玉篇鼻部“,鼻爽。”苏轼分类东坡诗二十“孤鸾 别鹄谁复闻,鼻息一自成曲。”广韵“,鼻息也。”札模乡里旧 闻卷九“鼻息日。”这个字本义是表示鼻子出气时发出的声音。方 言中只表示鼻子堵塞时喉部发出的声音。并且它不能单独使用,只能 湖南省永卅方言中的古语词考释 组成“扯”这一个词使用。 广韵侯韵呼侯切。中古侯韵字今大多数读【a u 】。 【望】p 嚆m 2 4 锁扣或用布做的纽扣。例:门高头的嘲要钉牢些。i 衣 服上的扣松嘎了。 按:集韵“,器系。”这个字表示一种系东西的器具。在方言 中表系器时只指锁扣,此外还可以表示衣服等上面用布做的纽扣。并 且这个字不能单独使用,只能作词素组成双音词“扣”或“扣”使 用。 集韵谏韵普患切。中古删韵字大多数今音【a n 】。 【瓶】份n 2 4 舀水的瓢。例:你用子振点水来把小菜洗嘎。l 他用 子掀水浇地。 按:方言卷五:“,甓也,灵桂之郊谓之绸,其小者谓之。” 广雅释器“,瓶也。”玉篇瓦部“,瓦属。”类篇瓦部 “,罂,容一石。”这个字本义是一种瓦制的器皿。方言中指舀水的 瓢,质地并不限于瓦制的。并且在方言中不能单独使用,只能作词素 组成双音词“子”。 广韵覃韵都感切。中古覃韵字今音 a n 】。 【窖】d g n 2 4 小坑及坑底。在方言中还可作动词用。例:这条路一点 都不好走,有好多窟。i 我晓不得那个窟里有什么? i 这块地窗嘎 进竭了。 按:说文穴部“,坎中小坎也。从穴,从自,自亦声。易 日:入于坎。”徐锴说文系传:“,坎中复有坎也。”易坎象 传“习坎入坎”李鼎祚集解引虞翻日:“坎中小穴称。”广雅释 水“,坑也。”王念孙疏证:“之言深也。”李贺假龙吟歌“ 中跳汰截清涎”王琦注:“,蔷谓坎中之最深处。”集韵“,坎底 也。”此字本义指小坑,后引申义为坑中最深的地方,这两个意义方 言中都有。作名词时不能单独使用,只能作词素组成“窟”这一个 词。此外在方言中还可作动词用。 广韵覃韵徒感切。中古覃韵字今音 a n 】。 9 高校教师在职硕士学位论文 【椹】s 邑n 2 4 饭粒。例:碗里还有饭没有扒完了。i l 找点饭来把窗 子糊好。 按:说文米部“,以米和羹也。一日:粒也。从米,甚声。 糟,籀文从瞀。糁,古文从参。”说文解字注:“今南人俗语日米 饭,- n 孰者也。”书益稷“蒸民乃粒”江声集注音疏:“,即 俗所呼米。”荀子宥坐“藜羹不”杨惊注:“与糁同。”玉篇米 部“,以米和羹也。一,粒也。”这个字表示米饭,还表示粒的意思。 方言中把这两个意思结合起来,表示一粒粒的米饭。并且这个字不能 单独使用,只能作词素组成双音词“饭”。 一广韵覃韵桑感切。中古覃韵字今音【a n 】。 【蕨】k s n 5 3 植物的茎或藤。例:这种菜。子蛮好吃。 j 红薯也可以 做菜吃。 按:广雅释草“蕖,芋也;其茎谓之。”王念孙疏证:“ 之为言犹茎也。”玉篇卿部“,芋茎也。”这个字的本义是指茎。 方言中指植物的茎或藤,它不能表示植物的枝。与“梗”意义上有区 别。 , 广韵耕韵古幸切。中古耕韵字遇见组声母今音障n 】。 【瞪】t s n 5 3 阶梯;表示阶梯的层级。例:他坐在高头那一休息。f f 这个楼梯只有三,好矮。 按:说文阜部“,仰也。从阜,登声。”玉篇阜部“, 仰也。”玄应音义卷四“为”注引广雅:“,履也,依之而上 者也。”慧琳音义卷十二“梯”注引韵英云:“,亦梯也。” 慧琳音义卷六十“梯”注引集训云:“土阶层级日。”广 韵“,梯。”这个字的本义是阶梯。这个意思方言中有。此外方言 中还可以指突出地面的土块或石块等。例:这里有个,你莫拌倒。 慧琳音义卷六十“梯”注引集训:“土阶层级日。”此 字表示阶梯的层级,作量词。这个意思方言中也有。 广韵登韵都邵切。中古登韵字遇除帮组以外的声母读障n 。 【袷】小a 4 4 有里子有面子但中间没有夹絮的衣服。例:天不太冷了, 湖南省永州方言中的古语词考释 穿一块衣就可以了。“我给你做了一件衣。 按:说文衣部“,衣无絮。从衣,合声。”朱骏声通训定 声:“,衣有表里而不著絮者。”史记匈奴列传“服缡绮衣” 司马贞索隐引字林云:“,衣无絮也。”李贺染丝上春机“白 玉郎寄桃叶”王琦注:“有二音,亦有二义。作夹音读者为复衣。” 这个字的本义是指有表里而中间没有棉絮的衣服。方言中是这个意 思。并且在方言中它不能单独使用,只能作词素组成“衣”这一个 词。 广韵合韵古洽切。见母遇细音今音 伽,中古合韵遇见组 声母字今音 i a 。古入声清声母字今多数读阴平和阳平。 【簟】t f f m 2 4 竹席。例:夏天都垫竹子。l l 他睡在竹子上纳凉。 按:说文竹部“,竹席也。从竹,覃声。”礼记丧大记 “君以席”郑玄注:“,细纬席也。”方言卷五“,宋魏之间谓 之笙,自关而西或谓之。”广雅释器“,席也。”文选谢眺 ( 在郡卧病呈沈尚书) “珍清夏室”张铣注:“,竹席也。”杜甫已 上人茅斋“枕一入林僻”仇兆鳌详注引朱注:“,竹席也。”这个字 就表示竹席。与方言中意义相同。但在方言中只能单独使用,只能组 成“竹子”这一个词使用。 广韵添韵徒玷切。中古定母遇仄声变成不送气的轻音 t 】, 中古添韵字遇今音【i 冱n 】。 【腈】t f m “瘦肉。例:我喜欢吃肉。l 做这道菜只能用肉。 按:集韵“,肉之粹者。”此字表示不杂肥肉的肉。在方言中 指瘦肉,与肥肉完全相对。这个字一般只能作词素组成“肉”这一 个词使用。 集韵清韵咨盈切。精组字遇细音今音 们。中古清韵字今 音 m 】。 【毹】i 6 日2 2 人或动物身体表面长的短丽柔软的毛。例;刚孵出来的小 鸟身上只有一层毛。i 他的手背高头长了一层吒。 按:书尧典“鸟兽毛”陆德明释文引马云“,温柔貌。” 高校教师在职硕士学位论文 孔颖达疏:“毛,谓附肉细毛。”蔡沈集传:“一毛,鸟兽生更毛细毛 以自温也。”集韵钟韵“,鸟兽细毛也。”这个字表鸟兽身上的 细毛。方言中可以指动物身上的细毛还可以指人身上的细毛。但在方 言中它不能单独使用,只能作词素组成双音词“毛”使用。 广韵东韵而陇切。日母今多数读b 】,部分读 9 】。东韵遇 日母今音【i 6 们。 【浸】u e i 5 5 粪的总称。例:他刚给小菜浇了小。i | 给土里撒点,菜 才长得好。 按:楚辞九叹惜贤“温凄之轰咎兮,平蠢蠢之溷浊”洪 兴祖补注引博雅:“,械也。”王逸注:“潘,污械也。”广雅释 诘,浊也。类篇水部“,秽也。”此字表示污戳的东西,方 言中是这一意思的延伸,表示粪的总称。小便称小,大便称大。 广韵灰韵乌恢切。影母遇合口呼今音【9 】,中古灰韵字今多 数读【e i 】和 u e i 。 2 2 动词 【母】t n “说悄悄话。例:你讲就讲,莫那么。l | 你起他也听不 到,他是个聋子。 按:说文口部“,螽语也。从口,从耳。诗日:一幡幡。” 说文解字注:“一,今诗作缉缉。毛云:缉缉,口舌声。”玉 篇口部“,口舌声也。”集韵缉部“,聂语也。”“螽”说 文耳部“附耳私小语也。”这个字本义是附在耳旁窃窃私语。方言 中用的是本义。并且它在方言中它只能单独使用。 广韵辑韵七入切。中古辑韵字遇清母今音 t j 。古入声清 声母字今多数读阴平和阳平。 【靓】t n “靠近看。例:他到我面上才看出我是哪个? i l 你那么近, 想不想要眼睛了? 按:广雅释诂“,视也。”玉篇见部“,观也。”集 韵“,观也。”这个字本义是看,在方言中是指靠得很近去看。并 且在方言中它只能单独使用。 湖南省永州方言中的古语词考释 集韵昔韵七迹切。中古昔韵字遇清母今音【t j 。古入声清 声母字今多数读阴平和阳平。 【兢】d 刁4 4 快速偷看一眼。例:我在他边上了一眼就走嘎了。i l 我 从门缝里了一眼,什么都没看到。 按:说文见部“,觑,窥观也。”玉篇见部“,见也。 盗视貌也。”广韵“,盗视也。”集韵“,盗视也。”这个字本 义是偷偷地看,在方言中是指偷偷地瞥一眼。并且在方言中它只能单 独使用。 广韵脂韵取私切。中古脂韵字遇精组声母今音叫。 【踌】d 3 2 4 行步不前或站立。例:他走到走的,一下子到不动了。0 你到树底下发什么呆? 。按;广雅释诂“一,止也。”文选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 “熊据虎”刘良注:“,止也。”潘岳( 马淠督诔) “滔官寺”吕 延济注“,止也。”慧琳音义卷七十四“立”注引说文:“, 行步不前也。”集韵“,躇,行不进也。”这个字是表示行步不前 的意思。在方言中有这个意思。并且在方言中它只能单独使用。 后汉书张衡传“松乔高孰能雕也”李贤注引字林日: “,踞也。”文选弥衡( 鹦鹉赋) “栖幽深”李善注:“一,立也。” 玄应音义卷九“间”注:“,言独立也。”慧琳音义卷一百 “岳”注引集训云:“,众山特立者也。”这个字引申为站立的 意思。在方言中这个意思也有。并且在方言中它只能单独使用。 , 广韵之韵直里切。澄母遇韵母叫和m 时读【d 3 】,中古之韵 字遇到知组声母今音n 】。 、 r+ 【娶】b a 4 4 用脚踩平草或除草。例:你用脚开草才找得到路。| | 他 把这一片草都坪嘎了。 按:说文弛部“,以足蹋夷卿。从弹,从殳。春秋传日: 夷蕴崇之。”玉篇凡部“,以足蹋夷辨。”广韵“,除草 也。”集韵“,或从足、从手。”它的本义是用脚踩平草,引申为 除草。这两个意思方言中都有。 高校教师在职硕士学位论文 广韵末韵蒲拔切。古入声全浊声母字今多数读阴平。 【口弱】t 咂嘴。例:他吃饭时总是、嘴巴。l | 你嘴巴那么响于什么? 按:集韵“,口动貌。”此字表示口动的样子,方言中引申为 上下唇碰撞并发出声音这个动作。 集韵盍韵德盍切。中古盍韵字遇端组声母今音【a 】。古入声 清声母字今多数读为阴平和阳平。 【拚】k a u 用手指刮。例:我脑壳痛,你帮我下痧。i i 一般的感冒, 在颈嗓上下就好的。 按:说文手部“,刮也。从手,介声。”说文解字注:“ , 于石,谓摩碘于石也。”易豫“介于石”陆德明释文“介,马作, 云:触小石声。”玉篇手部“,刮也。”韩愈昌黎集八“公 欢钟晨撞,室宴丝晓。”玄应音义卷十四“爪”注:“,又作捣。” 这个字本义是刮,又指在石头上刮或磨。方言中表示用手指刮。 广韵黠韵古黠切。中吉黠韵字遇见组声母今音 i a 】,白读 为【a 】。古入声清声母字今多数读为阴平和阳平。 【敛】k a 4 4 合缝;合伙吃饭。例:这两根木头蛮缝。i l 一个人煮好 麻烦,我们俩火算了。 按:说文支部“,合会也。从支,从合,合亦声。”说文 解字注:“,今俗云缝。”朱骏声通训定声:“今竹木器物斗榫 苏俗谓之缝。”王筠说文旬读:“,字与人部恰同。”尔雅释 诂上“,合也”郭璞注:“皆谓对合也。”郝懿行义疏:“今人同爨 共居谓之火。”玉篇支部“,合会也。”此字本义是合缝,又指 合伙吃饭。这两个意思方言中都使用。 广韵咸韵古沓切。古入声清母字今多数读阴平和阳平。 【歹嗵】x a 4 4 磨擦喉咙向外吹气。例:他不停地向手气,但手还是冻 僵嘎了。i l 冬天气温低,口气都看得见。 按:文选张衡( 西京赋) “含利”吕延济注:“一,开口貌。” 薛综注“一,容也。”广韵“,吐气。”集韵“风吹谓之。”这 个字本义是吹气,引申为风吹。方言中用的是其本义。 湖南省永州方言中的古语词考释 广韵麻韵许加切。中古麻韵字遇见组声母今音【i a 】,这里白 读为 a 】。 【煜】l a 5 3 挨近了火而烧焦。例:眉毛被火完嘎了。i l 头发被火完 嘎了。 按:淮南子览冥“火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广韵 “,火。”集韵“一,火焚也。”此字表示火势蔓延的意思。方言 中指挨近了火而烧焦,后面一般接毛发。 广韵敢韵卢敢切。 【砑】玎a 2 4 在物体上碾磨。例:车子嘎过竭了。i 米 得太碎了就不 好吃了。 按:又玄集“带盘白鼹鼠,袍紫犀牛。”广韵“,碾也。” 此字表示在物体上碾磨的意思。这与方言中的意义相同。 广韵麻韵吾驾切。合口二等麻韵今音【i l a 】,自读为【a 】。 【衲】n a 2 4 缝补或用针一针针地钉。例:你的衣扣松了,我来给你 几针。i | 她儿子的鞋底都是她一针一针出来的。 按:广雅释诂四“,补也。”王念孙疏证:“今俗语犹谓破 布相连处为头。”玉篇衣部“,补也。或作纳。”广韵“, 补衲,铁也。”这个字的本义是缝补。在方言中还引申为用针一针针 地钉这个意思。 , 。 广韵合韵奴苔切。古入声次浊声母字今多数读阳平,少数 读去声。 【恰】k a 2 4 合伙。例:我们俩伙做生意。i i 我们一桌打麻将。 按:说文人部“,合也。从人,合声。”徐锴说文系传: “,人相合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一,经传通以合为之。” 玉篇人部“一,合取也。”广韵“,饼,聚。”这个字本义是 人合伙做什么。与方言中的意义相同。 广韵合韵古沓切。古入声清声母字今多数读阴平和阳平, 其次是去声。 【斥皮】t s e “皮肤开裂。例:一到冬天我的皮肤就冻。i 我的手暴嘎 高校教师在职硕士学位论文 了,好痛。 按:广韵“,皴也。”这与方言中的意义相同。 广韵陌韵丑格切。古入声清母字今多数读阴平和阳平。 【划】l e 2 4 割开。例:我的手被刀了一条口子。i 这把刀好利,我 一下没注意就被了一下。 按:广雅释诂一“,断也。”广雅释诂三“,削也。” 玉篇刀部6 4 :9 减消。”此字表示削断的意思。在方言中是割开 的意思,而没有割断的意思。 广韵菜韵良涉切。古入声次浊声母字今多数读阳平,少数 读去声。 【竭】娩2 4 去。例:你不想,我想一。i l 你到底不? 按:说文去部6 6 9 去也。从去,曷声。”这与方言中的意义相 同。 说文去部( 大徐) :丘竭切。月韵今音l i e ,遇溪母去掉介 音。古入声清母字今多数读阴平和阳平,其次是去声。 【挪】n 0 4 4 搓。例:我脚好痛,你帮我一下。i l 这块衣裳蛮好的。 按:广韵“,搓。”此字表示搓。方言中是指用两个手掌反 复磨擦,或把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来回揉。 广韵歌韵诺何切。歌韵今音【o 】。 【接】n 0 4 4 用两只手掌揉。例:我把它圆嘎了。1 | 他用泥w - t 好多 的球。 按;说文手部6 6 9 推也。从手,委声。一日两手相切摩也。” 考声“,谓揉摩也。”广韵“,手摩物也。俗作援。”集韵 “,揉也。关中语。”王恽秋涧集十二“灵寿轻无赖,梅条皱可。” 这个字表示用两只手掌揉搓。在方言中用的是其本义。 广韵戈韵奴禾切。戈韵今音 o 】。 【撮】t s o “用簸箕等把东西聚在一起。例:你把地上的灰走。i | 这 里有好多叶子,你一下。 按:孔子家语始诛“其居处足以徒成党”王肃注:“,聚 湖南省永州方言中的古语词考释 也。”广雅释诂三“,持也”王念孙疏证:“之言最也,谓聚持 之也。”广雅释诂四“,即所云刈稻聚把也。”慧琳音义卷七 十八“一”注引集训:“,二手掬也,或以器物也。”这个字表 示聚集多物的意思。在方言中表示把东西聚集的意思,可以是多物, 也可以是分散的一物。 广韵末韵仓括切。末韵今音【o 】。古入声清声母字今多数读 阴平和阳平。 【揭】t s , 0 4 4 刺。例:我不小心被针了一下。l l 我被刺了一下。 按:庄子则阳“冬则篷于江,夏则休乎山樊。”陆德明释文 引司马云:“,刺也。”韩愈昌黎集三六“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 泽,罔绳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广韵引司马彪注庄子: “簸,刺氅。”集韵烛韵“,刺取巍鲢。”这个字表示刺的意思, 在方言中用的是这个意思。 广韵屋韵测角切。屋韵今读 u 】,但白读 o 】。古入声清声 母字今多数读阴平和阳平。 【超】s 0 4 4 疾走。例:他趁别人不注意,一下走了。l l 他走得好快, 的一下就没看到人了。 按:说文走部“,走意。从走,坐声。”说文解字注:“今 京师人谓日跌为晌午。”玉篇走部“一,走貌。”张舜徽约注: “俗语所云日月如梭之梭,当以为本字。”广韵“,走疾。”此字 表示疾走的意思。方言中用的是这个意思。 广韵戈韵苏禾切。戈韵今音 o 】。 【掌算】s 0 4 4 吮吸。例:吃粉时,他一就一进蝎了。i i 他吃面时得好 响。 按:说文水部“,饮歃也。一日吮也。从水,算声。”朱骏 声说文通训定声:“,字亦作涮。”集韵“,饮也。吮也。”这 个字的本义是吸吮。方言中用的是其本义,但吸吮的对象只限于面或 米粉。 集韵末韵先活切。末韵今音【o 】。古入声清声母字今多数读 湖南省永州方言中的古语词考释 滁濯”郑玄注:“滁濯,祭器。”贾公彦疏:“,即拭也。”楚辞哀 时命“尘垢之枉攘兮”旧注:“,滁也。”玉篇手部“,滁也。” 广韵“,港也。”集韵“,拭也。”此字本义是洗涤,引申为 擦拭。在方言中用的是其引申义。 广韵代韵古代切。 【剀】y a i 2 4 磨。例:他的手在墙高头了一下就出血了。i 把刀在磨 刀石高头几下就利嘎了。 按:说文刀部“,大镰也。一日摩也。”广雅释诂三 “,磨也”王念孙疏证:“今俗语犹谓相摩近为。”这个字本义是磨。 与方言中意义相同。 广韵哈韵古衷切。 【焰】n a u ,恨。侧:你上次打了他,他好谁。8 他为什么这么谁? 按:说文女部“,有所恨也。今汝南人有所恨日。”朱骏 声说文通训定声:“,字亦作恼。”桂馥义证引徐锴韵谱:“, 恨痛。”方言卷十二、恼古今字。玉篇女部引说文“, 有所恨痛也。”玄应音义卷十三“优”注引说文:“今汝南人 有所恨言大。”慧琳音义卷四十五“患”注引考声云:“, 忧烦也。”此字本义是有所恨,引申为忧烦。方言中用的是其本义。 广韵皓韵奴皓切。 【悄】t s , a h 4 4 捆绑。例:这个包太大了,你把它紧些。i l 裤子太松了, 紧些。, 按:广韵“,缚。”此字表示捆的意思。与方言中的意义相同。 广韵笑韵七肖切。宵韵遇精组声母时去掉介音。 【薅】y a u “用工具除草。例:他下午把田里草了一下。i j 把土里的 草一下好种菜。 按:说文蓐部“,拔去田卿也。从蓐,好省声。葆,或从 休。诗日:既袜荼蓼。”徐锴系传:“一,拔田草也。”诗周 颂良耜“以礤蓼”朱熹集传:“,去也。”陆德明释文:“,或 作葆”国语晋语五“冀缺”韦昭注:“,耘也。”汉书王莽 高校教师在职硕士学位论文 传中“每县则”颜师古注:“,耘去草也。”玉篇蓐部“,拔 田草也。”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荼堇甘自”蒋之翘辑 注:“,除草也。”广韵“,除田草也。”齐民要术水稻“稻 苗渐长,复须”注:“拔草日。”这个字表示拔草的意思。在方言中 表示用工具除草。 广韵豪韵呼毛切。中古豪韵今音【a u 】。 【扶】r j a u 5 3 量。例:你们俩一下,看哪个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