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第二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doc_第1页
第四课第二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doc_第2页
第四课第二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doc_第3页
第四课第二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课第二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一、本课考点: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二、考查重点: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三、考点填空:(填、读 背) 1、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1)继承是发展的 ,发展是继承的 。 继承与发展,是 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 上发展,在发展的 中继承。 (2)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传统文化,不断 、 。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 和 。2、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1) ,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决定因素)(2) 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3) 。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着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4)教育方式的变革。、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 、 、 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四:【重难点思考】(老师讲解;学生看、记)1、理解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要注意:(1)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决定的社会制度的更替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根本性的。(2)不是任何思想运动都能促进文化发展。(3)不能把教育排除在影响文化的因素之外,也不能把“教育”仅仅理解为学校教育,应是广义的教育。(4)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对文化发展影响的程度是不相同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甚至影响巨大。而社会制度的更替导致的是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是质变,所以对文化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应是社会制度的更替。2、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高考中对文化继承与发展知识的考查会集中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上,其中需要特别关注两点: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不能错位。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存在先后顺序、孰轻孰重的问题。(2)对待传统文化要“扬弃”: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保守的方面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因此,我们既不能搞“传统虚无主义”,全盘否定;也不能持“文化保守主义”,全部继承。(3) 辨析:文化传承就是要原封不动地继承传统文化 解析:(1)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包括“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两个方面。(2)文化传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有所淘汰、有所发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传承必然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继承的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3.正确区分二对关系(1) 区分文化继承与文化传播:文化继承主要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本民族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传播主要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2)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区别:传统文化侧重于过去的文化,更多的是指过去遗留或流传下来的文化内容。民族文化侧重于当今的文化,更多的是指至今仍然存在着、并不断更新着、表现着民族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的文化内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民族性、历史性、继承性的特点,而民族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特点。联系:两者都具有民族性,都是反映一个民族特点的文化,民族文化本身渗透着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4、综合认识教育的重要性:(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3)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5)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区分:大众传媒的功能传递、沟通、共享;教育的功能选择、传递、创造)五、易错易混知识点1、文化传承就是文化继承。改:2、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改:3、文化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先继承后发展。改:4、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改:5、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改:6、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改:5、 课堂练习1“中国是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了笔杆。”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完全继承 B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加以继承和发展 C中国书法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D现代文化不可能从根本上动摇传统文化的地位2、国学大师季羡林在生前曾强调:一个国家应该重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之所以要重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因为 ( ) 本民族传统文化是至高无上的,是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的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文化也就不能丰富发展传统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 B C D3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本土文化基础上产生了“新客家文化”。这体现了() A新文化在发展中偏离了本土文化 B文化在批判中继承 C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D“新客家文化”已取代本土文化4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些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等。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一切传统文化都可以为我们今天所用,要全部继承下来B一切传统文化都已不符合时代的特点,要毫不保留地全部抛弃C否定一切旧的文化传统,代之以全新的文化形态D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5下面漫画是罗琪的作品取之不尽。它启示我们 ( )中国古典名著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影视翻拍中国名著不应该“全盘照搬”或“断章取义”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A B C D6对待传统文化,应遵循“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忘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文化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 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A B C D7“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文学家、诗人、画家等文艺工作者。这说明 ( )A每次社会变革,都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文艺工作者B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C社会制度更替时,文化会经历一个新文化形态取代旧文化形态的过程D文化的发展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8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党和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教育,主要是因为 ( )教育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制度的变化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教育是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A B C D9、下列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这强调了 ( )A教育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中起着决定作用B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C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D教育是文化传播最主要的手段11、“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民俗活动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 (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包容性 B.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相对稳定性 C.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12、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国学的关注不断提高,一些几岁的孩童开始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大学论语等古文(书)。一些专家认为,让孩子从小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应该的,但是笼统地提倡学习传统文化是很值得商榷的。专家的观点表明 ( )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要看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儿童成长的消极作用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B. C. D.13、“历史不外是各个时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文化。”马克思的这段话告诉我们 ( ) A.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是文化发展中的两个方面 B.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创新比继承更重要C.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比继承更重要 D.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继承和创新同等重要14、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加速人员的培养,另一方面借助音视频技术,采集古书画装裱技术的图像资料,完整地记录工艺流程、操作手法及技术细节,为防止技术流失上了双保险。这一措施说 明 ( )科技、教育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A. B. C. D.15、(江苏卷)20.彩色动画影片大闹天宫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影响几代中国人,其后通过录像带、VCD、电视重播使其影响更加广泛,甚至登陆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如今人们还可以在网络上观看3D版的大闹天宫。这表明 (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C.通俗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D.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16、(2013广东)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 ABCD17、(2013山东)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但有些地方开发方式单一,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保护”的旗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