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 储备过度积累的衡量和对策 张立厅 2 0 0 5 年 4月 摘要 自1 9 9 4 年以来, 我国国际收支除 1 9 9 8 年外, 每年都保持经常项目 与资本和 金融项目“ 双顺差” 的格局. 在这种“ 双顺差” 的推动下, 截至2 0 0 4 年 1 2 月底, 我国官方外汇储备己高达六千多亿美元。 但不可否认的是, 国际收支较大顺差也 是一种失衡形式, 长期的顺差也必然会带来不利影响。 将我国1 9 9 4 年到2 0 0 4 年 外汇储备与进口 规模、国内生产总值和短期外债的比例分别与9 个发达国家、 9 个发展中国家进行国际比较, 本文发现我国外汇储备己经明显出现过度积累的情 形。我国近年以来持续的 “ 双顺差,是国内国际各种主客观原因综合作用的结 果, 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 外汇多多益善” 的思维定势和发展中大国防 范金融风险的普遍需要,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出口能力的增强、 对外资吸引力 的增加, 国际投机资本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本文在深入分析这种失衡状态 的影响后, 提出了针对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对策, 以及针对国际收支整 体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f 8 主题词:国际储备 过度积累 比例分析法 me a s u r e me n t a n d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o f ex c e s s i v e ac c u mu l a t i o n i n ch i n a s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re s e r v e z h a n g l i t i n g a p r i l , 2 0 0 5 abs tract t h e c u r r e n t a c c o u n t a n d c a p i t a l a n d f i n a n c i a l a c c o u n t h a v e b e e n i n d o u b le - s u r p lu s s in c e 1 9 9 4 ( e x c e p t 1 9 9 8 ) in c h i n a , w h ic h h a s p u s h e d t h e i n t e rn a t io n a l r e s e rv e t o m o r e th a n u s $ 6 0 0 b i l l i o n b y t h e e n d o f 2 0 0 4 . t h e g ia n t s u rp l u s i n b a la n c e o f p a y m e n t , h o w e v e r , i s u n d o u b t e d ly a f o r m o f u n b a la n c e , t h e l o n g t e r m a c c u m u la t i o n o f w h ic h w i l l d e f i n it e l y le a d t o n e g a t i v e i m p a c t s . c o m p a r i n g t h e r a t i o s o f i n t e rn a t i o n a l r e s e rv e t o i m p o rt s c a l e , g d p a n d s h o rt - t e r m f o r e i g n d e b t s b e t we e n 1 9 9 4 a n d 2 0 0 4 , w e c a n s e e t h a t e x c e s s i v e a c c u mu l a t i o n d o e x i s t i n o u r i n t e rn a t i o n a l r e s e rv e . t h e c o n t i n u o u s d o u b l e - s u r p l u s r e s u l t s f r o m v a r i o u s o b j e c t i v e a n d s u b j e c t i v e c a u s e s a t h o m e a n d a b r o a d , n a m e l y , o n t h e o n e h a n d , w e h a v e t h e s t u b b o r n i d e a o f t h e m o r e f o re i g n e x c h a n g e , t h e b e tt e r a n d t h e c o m m o n n e e d o f a l a r g e d e v e l o p i n g c o u n t ry t o p r e v e n t f i n a n c i a l c r i s i s , o n t h e o t h e r h a n d , i n t e rn a t i o n a l s p e c u l a t i v e f u n d s a r e p l a y i n g a r o l e i n a d d i t i o n t o o u r i m p r o v e d a b i l it y o f e x p o rt a n d i n c r e a s e d a tt r a c t i o n t o f o r e i g n c a p i t a l . t h e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i m p a c t o f s u c h a n u n b a l a n c e a n d p u t f o rt h t h e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o n t h e c u r r e n t a c c o u n t , c a p i t a l a n d f i n a n c i a l a c c o u n t , a n d t h e b a l a n c e o f p a y m e n t . j e l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 f 8 k e y w o r d s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r e s e rv e , e x c e s s i v e a c c u m u l a t i o n , r a t i o a n a l y s i s y 7 0 7 4 3 2 致谢 在本论文的选题和写作过程中, 孙华好教授给予了大量的指导。 初稿完成后, 孙老师在审阅文稿后给出了很多中肯的修改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前言 在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情况下, 2 0 0 4 年 1 2 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为6 0 9 9 . 3 2 亿美元 ( 国家外汇管理局, 2 0 0 5 ) 。不论是 “ 双顺差”本身,还是由 此导致的庞 大的外汇储备, 既有深刻的原因, 也会带来各种负面影响, 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师玉兴 ( 1 9 9 9 ) 将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归纳为三点:i 、外汇储备急剧上升 导致外汇占款大幅度增加, 一方面增加了通货膨胀的风险, 另一方面降低了外汇 资金的使用效率;2 、易与相关的国际收支逆差国发生贸易摩擦和受到其它方面 的压力,对国际政治、经济等关系产生不利影响:3 、若因贸易顺差引起,则过 多占用国内资源,不利于本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钟伟 ( 2 0 0 4 )指出,持续、大规模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有以下负面影响:1 . 导致无福利的增长:2 ,影响产业升级;3 ,贸易条件恶化: 4 、 通货膨胀很难调 控;5 、外汇局工作难度加大;6 ,资本流动逆转风险增加;7 、利益冲突的风险 增大;8 、经济泡沫的风险加大。 杨柳勇 ( 2 0 0 3 ) 指出, 中国的“ 双顺差” 国际收支结构政策“ 虽然比 较安全, 但存在有效性低以至于不可持续的缺陷” 。 刘舒年 ( 2 0 0 1 )认为, “ 短期外债大量流入,会导致利率水平的降低和通货 膨胀的加剧, ,“ 加剧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还是汇率波动的动因之一。 可见,巨额国际收支顺差和短期外债的 “ 超标”都是比较严重的失衡现象, 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 必然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我们需要采取切实可靠 的措施和政策加以解决。 郭树清在 2 0 0 3 年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国际收支失衡的 解决面临以下问题:1 、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2 ,诸多方面的体制改革,3 、思 维方式的转变, 4 、国内外预期变化和投机的压力。 要解决我们在国际收支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转变“ 宽进严出、 外汇越多越好” 的旧有观念,认识到国际收支顺差与逆差一样,也是国际收支失衡的一种形式。 党的十六大已 经明确提出将 “ 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 作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 标。我们必须全面树立国际收支平衡管理的观 念, 使 “ 国际收支平衡” 与其它三大宏观调控目 标协调发展。 其次, 需要深入分 析造成目 前这种状况的各种结构性和政策性原因。 针对各种原因及新的形势, 确 立配套的政策目 标和政策工具, 采取充分而谨慎的政策措施, 不断改善我国国际 收支状况,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本文将主要从现状、 原因、 影响、 对策等方面分析我国近年外汇储备过度积 累,重点是这种过度积累的衡量与对策。 二、我国国际收支现状 近年国际收支的特点 我国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是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收入大于支出、 顺差长期 积累的结果。 进入2 0 世纪9 0 年代以 后, 我国产品 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增 强, 外商直接投资增势迅猛, 并进一步带动我国出口的增长, 最终形成了经常项 目 和资本项目长期 “ 双顺差”的局面。 在这一形势下,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开始迅 速扩张。1 9 9 4 -1 9 9 7 年,我国外汇储备每年增加3 0 0 亿美元.1 9 9 8 -2 0 0 0 年, 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产品出口减少, 外商投资增势减缓, 我国外汇 储备增长的速度也随之明显放慢,1 9 9 8 , 1 9 9 9 年的增加额减少为5 0 , 9 0 亿美元 左右。 进入新世纪以后, 国际国内 经济形势明显好转, 我国 经济对外开放的力度 进一步增大, “ 双顺差”更加明显,外汇储备增长再次加速,年增量从2 0 0 0 年 的1 0 8 . 9 9 亿美元升至2 0 0 4 年的2 0 6 6 . 8 1 亿美元( 见表 1 ) . 到2 0 0 4 年 1 2 月末, 我国外汇储备总规模达到6 0 9 9 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点,比2 0 0 3 年末增长5 1 . 2 6 % , 继续稳坐世界第二把交椅, 。 纵观近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过程,可以发现有这样几个特点: 1 . 2 0 0 0 年以后。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骤然加快( 见表 1 及图 i ) . 表 1我国国际收支 ( 单位:亿美元) .、军 露 些 经常项目 顺差 资本和金融项目 1 顿 差 外汇储备增量 1 9 9 47 6 . 5 83 2 6 . 4 4 3 0 4 21 1 9 9 51 6 . 1 8 3 8 6 . 7 521 9 . 7 7 1 9 9 67 2 . 4 23 9 9 . 6 7 3 1 4 . 5 2 1 9 9 72 9 7 . 1 7 2 2 9 . 5 93 4 8 . 4 1 1 9 9 82 9 3 . 2 4- 6 3 . 21 5 0 . 6 9 1 9 9 91 5 6 . 6 77 6 . 4 2 9 7 . 1 6 2 0 0 02 0 5 . 1 91 9 . 2 2 1 0 8 . 9 9 2 0 0 1 1 7 4 . 0 53 4 7 . 7 54 6 5 . 9 1 2 0 0 23 5 4 . 2 23 2 2 . 91 7 4 2 . 4 2 2 0 0 34 5 8 . 7 45 2 7 . 2 5 1 1 6 8 . 4 4 2 0 0 47 0 01 1 2 0 2 0 6 6 . 8 1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国际收支平衡表( 1 9 9 4 -2 0 0 4 ) 。 其中, 2 0 0 4 年经常项目 及资本和金融项目 数据来自 2 0 0 4 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 国人民银行,2 0 0 5 )。 ,日 本同期外汇储备为$ 4 4 5 亿美元. 请参见 国际投资招商报网站: h t t p : i l w w w .c n i t i .o r g / n e w v i e w .mp ? i d = 1 7 8 2 近年国际收支的特点 二、我国国际收支现状 我国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是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收入大于支出、顺差长期 积累的结果。进入2 0 世纪9 0 年代以后,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增 强。外商直接投资增势迅猛,并进一步带动我国出口的增长,最终形成了经常项 目和资本项目长期“双顺差”的局面。在这一形势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开始迅 速扩张。1 9 9 4 1 9 9 7 年,我国外汇储备每年增加3 0 0 亿美元。1 9 9 8 - - 2 0 0 0 年, 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产品出口减少外商投资增势减缓,我国外汇 储备增长的速度也随之明显放慢,1 9 9 8 、1 9 9 9 年的增加额减少为5 0 、9 0 亿美元 左右。进入新世纪以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明显好转,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力度 进一步增大,“双顺差”更加明显。外汇储备增长再次加速,年增量从2 0 0 0 年 的1 0 8 9 9 亿美元升至2 0 0 4 年的2 0 6 6 8 1 亿美元( 见表1 ) 。到2 0 0 4 年1 2 月末, 我国外汇储备总规模达到6 0 9 9 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点,比2 0 0 3 年末增长5 1 2 6 , 继续稳坐世界第二把交椅。 纵观近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过程,可以发现有这样几个特点 1 2 0 0 0 年以后。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骤然加快( 见表1 及图1 ) 。 表l 我国国际收支( 单位:亿美元) 项目 经常项目顺差 资本和金融项目 外汇储备增量 争劳 顺差 1 9 9 47 6 5 83 2 6 4 43 0 4 2 l 1 9 9 51 6 1 83 8 6 7 52 1 9 7 7 1 9 9 67 2 4 23 9 9 6 73 1 4 5 2 1 9 9 72 9 7 1 72 2 9 5 93 4 8 4 1 1 9 9 82 9 3 2 46 3 2 l5 0 6 9 1 9 9 91 5 6 6 7 7 6 4 2 9 7 1 6 2 0 0 02 0 5 1 91 9 2 21 0 8 9 9 2 0 0 l1 7 4 0 53 4 7 7 54 6 5 9 】 2 0 0 23 5 4 2 23 2 2 9 17 4 2 4 2 2 0 0 3 4 5 8 7 45 2 7 2 51 1 6 8 4 4 2 0 0 47 0 0 1 1 2 0 2 0 6 6 8 l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同网站国际收支平衡表( 1 9 9 4 - - 2 0 0 4 ) 。其中,2 0 0 4 年经常项目及资本和金融项目数据来自( 2 0 0 4 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 国人民银行,2 0 0 5 ) 。 1 日本同期外汇储备为8 4 4 5 亿美元请参见国际投资招商报同站 h t t p :w w w c n i t io r g n e w s v i e w , a s p ? i d 2 1 7 9 2 2 图l 历年外汇储备增量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国际收支平衡表( 1 9 9 4 - - 2 0 0 4 ) 。其中,2 0 0 4 年经常项目及蚤本和金融项目数据来自2 0 0 4 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 国人民银行,2 0 0 5 ) 。 由表1 可以看出,1 9 9 4 2 0 0 4 年问出现了长达十年的“双顺差”,仅1 9 9 8 年资本和金融项目有6 3 亿多美元的逆差。由图1 可以看出,最近五年中,我国 外汇储备增速逐年迅速加快。2 0 0 0 年,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额约1 0 0 亿美元, 到2 0 0 1 年,我国外汇储备陡然增加了近5 0 0 亿美元,2 0 0 2 年又增加了7 0 0 多亿 美元,2 0 0 3 年则增加了l1 0 0 多亿美元,去年则超过2 0 0 0 亿美元。这种外汇储 备的超常规增长,实际上反映的就是我国近几年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迅速扩大。 2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占总顺差的比例( 以下简称“c f t s 比例”) 明显七 升,成为近年来新增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 见图2 ) 。 图2c f - t s 比铡 数据来源:国家井汇管理局嘲站,数据来源:国家外芷管理局网站 h t t d :,f m s a f e g o v c n s t a t is t i c s d e b t t a b l e 一9 h t m 。 在过去五年中,资本项目颚差占我国莓际收支总顺差的比重保持在4 7 - 6 7 之间。2 0 0 4 年上半年,我国资本项目顺差约1 1 2 0 亿美元同比增加了1 1 3 在 我国国际收支总顺差中的比重高达6 2 。综观2 0 0 4 年我国资本项目的变动,有 一个新的动向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热钱大量流入,豪赌人民币升值。国家外汇 管理局3 月1 7 日发布的最新外债数据显示,截至2 0 0 4 年底,中国外债余额折合 美元2 2 8 5 9 6 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3 4 9 6 2 亿美元,上井1 8 0 6 ,其中短期外 债余额1 0 4 3 亿美元。同比增长2 6 ,达到外债总余额的4 5 6 3 ( 国家外汇管理 局,2 0 0 5 ) 。一年增加近3 5 0 亿美元的外债余额,速度相当惊人,且短期外债增 速快,占外债比例对比2 5 的国际警戒线超出约2 0 个百分点。其中有不注重质 量盲目引进外资的原因,更有大量的热钱2 流入豪赌人民币升值。 3 经常项目自1 9 9 4 年以来一直是顺差,在货物进出口持续顺蓉的同时,服 务子项目一直处于逆差状态。 2 “热钱”又称“游赍”是人们对国际套利资奉的通俗说法也有人形象地把国际套利资本称做。过江龙”、 。金融妈鱼。当人民币汇率预期改善利率高于外币时,热饯就台千方百计地漉入套利一旦这两个条件 发生反方商变化时,燕钱筑会迅遮撼出。扶蔼弓l 起金融市矮的动蒋。泰县在| 9 9 7 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奉行 高利率政策燕钱大量浦入:察铢贬值后,这些热饯迅速述选加剧了搴霄经济体系的危机当前人民币 面临强大的升值压力成为巨额热钱的一大觇麓对象, 4 外汇储备的比例分析 下文将通过过去十年的三项指标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问题,并分别选取 九个发达国家和九个发展中国家2 0 0 3 年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 ( 一) 外汇储备与进口规模的比例 用外汇储备与进口规模的比例来衡量一国外汇储备的适度性即特里芬比例 法。该方法具有直观、简单的特点,因而在世界上应用广泛。我国过去十年中外 汇储备与进口数额的比例( 下文简称“特里芬比例”) 如下图所示: 图3 我国1 9 9 5 2 0 0 4 年的特里芬比例 数据来源: l 、外汇储备- 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h t t p :w w w s a f e g o v c n s t a t i s t i c s d e b t t a b l e 一9 h t m2 、进口规模海关总署网站,h t t p :w w w c u s t o m s g o v c n t o n g i s h u i v a p a g e i - h t m 。 表2 部分发达国家2 0 0 1 年的特里芬比例 国家外汇储备进口规模特里芬比例 美国 5 7 7 81 1 4 5 9 85 日本3 9 6 1 8 3 1 3 3 8 1 2 6 澳大利亚 1 8 0 6 1 7 6 2 9 西班牙 2 9 6 61 4 9 0 。62 0 加拿大 3 4 0 52 2 6 4 91 5 新西兰 3 0 21 2 4 52 4 法国 3 1 8 32 8 8 5 61 1 德国 5 1 4 44 8 1 4 41 1 意大利 2 4 4 82 2 6 5 71 1 英国3 7 3 83 2 4 3 71 2 各国平均 6 8 3 83 2 3 0 12 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 0 0 3 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 0 0 3 年第1 版。 表3 部分发展中国家2 0 0 1 年的特里芬比例 国家外汇储备进口规模特里芬比例 韩国1 0 3 0 21 3 7 9 87 5 泰国3 2 4 45 4 6 25 9 印度4 5 9 95 5 3 28 3 马来西亚 2 7 3 23 4 6 77 9 印度尼西亚3 0 5 5 6 9 64 4 巴医 3 5 8 3 5 5 5 8 6 4 俄罗斯 3 2 6 35 3 7 66 1 阿根廷 1 4 5 91 9 1 67 6 波兰 2 5 7 24 9 3 25 2 巴基斯坦 3 6 59 7 43 7 各国平均 3 5 1 7 4 5 3 9 7 56 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 0 0 3 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 0 0 3 年第1 版。 我隐盼特里芬比例已经达到1 0 9 ,不仅远高于除日本之外的所有发达国家, 也高于所有发展中国家,且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 二) 钤汇储备与g d p 的比例 外汇储备与g d p 的比例( 以下简称“f x r g d p 比例”,f x r 为f o r e i g n e x c h a n g er e s e r v e s 的缩写,g d p 为g r o s sd o m e s t i cp r o d u c t 的缩写) 反映的是乡 汇储备的一种相对规模。从支付需要的绝对量来看,在同样条件下,经济规模越 大对发生支付的可能性就越大,因而外汇储备的需要也就越多。所以,这个比 例麓反映一个国家外汇储备的适度性目题。 6 图4 我国1 9 9 5 2 0 0 4 年的f x r g d p 比例 数据来源: l 、外汇储备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h t t p :w w w _ s a f e g o v , c n s t a t i s t i c s d c b t _ t a b l e9 h t m 2 、g d p 一国家统计局网站h t t p :w w w s t a t s g o v c n ,按¥8 2 7 $ 折算。 表4 部分发达国家2 0 0 1 年的f x r g d p 比例 国家外汇储备 g d p f x r g d p 比例 美国 5 7 7 81 0 0 6 5 3 1 日本3 9 6 1 84 1 4 1 41 0 澳大利亚 1 8 03 6 8 75 殖班牙2 9 6 66 9 4 54 加拿大3 4 0 55 8 1 86 新西兰3 0 2 5 0 46 法国3 1 8 31 3 0 9 8 2 德国5 1 4 41 8 4 6 l3 意大利2 4 4 81 0 8 8 82 英国3 7 3 81 4 2 4 13 各国平均6 8 3 8 22 1 5 7 l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 0 0 3 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 0 0 3 年第l 版。 7 表5 部分发展中国家2 0 0 1 年的f x r g d p 比例 国家 外汇储备g d pf x r g d p 比例 韩国 1 0 3 0 2 4 2 2 22 4 泰国 3 2 4 41 1 4 72 8 印度 4 5 9 94 7 7 31 0 马来西亚 2 7 3 21 4 5 31 9 印度尼西亚 3 0 5 5 8 8 03 5 巴西3 5 8 3 5 0 2 57 俄罗斯 3 2 6 ,33 l o ol l 阿根廷 1 4 5 ,92 6 8 65 波兰 2 5 7 21 7 6 31 5 巴基斯坦 3 6 55 8 76 各国平均 3 5 1 7 42 5 6 41 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 0 0 3 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 0 0 3 年第l 版。 我国的f x r g d p 比例已经达到3 7 ,不仅高于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而且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 三) 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例 这里,“短期外债”指一国政府、企业或机构对外贷款或对外发行债券所形 成的一年期以内的债务。外汇储备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防范债务危机的发 生,而短期外债到期时间短,因而是债务危机的一个决定性原因。外汇储备与短 期外债的比例( 以下简称“f x r s t f d 比例”,s t f d 为s h o r t t e r mf o r e i g nd e b t s 的缩写) 反映了一个国家防范和抵御债务危机的能力。 图5 我国1 9 9 5 2 0 0 4 年的f x r s t f d 比例 数据来源; 外汇储备一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h t t p :i w w w s a f eg o v c n s t a t i s t i e s d e b t t a b l e 一9 h t m 。 表6 部分发展中国家2 0 0 1 年的f x r s t f d 比铡 国家 外汇储备短期外债 f x r s t f d 比例 韩国1 0 3 0 2 3 5 l 2 9 4 泰国 3 2 4 41 3 2 2 4 6 印度 4 5 9 93 015 3 3 马来话亚 2 7 3 22 1 81 2 5 印度尼西亚 3 0 5 55 l5 9 9 巴西3 5 8 32 8 31 2 7 俄罗斯 3 2 6 3 2 l o 1 5 5 阿根廷 1 4 5 9 2 0 0 7 3 波兰2 5 7 2 7 0 3 6 7 巴基新坦3 6 5 1 3 2 8 1 各国平均 3 5 i 7 41 5 6 3 8 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 0 0 3 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 0 0 3 年第1 版。 我国的f x r s t f d 比例已经达到5 8 5 ,远高于除印度和印尼外的所有发展 中国家。 上述三个指标均表明,由于近年的持续双顺差,我国的外汇储备明显过多。 原因 三、“双顺差”的原因及其影响 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局面的形成,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 既有国内的原因,又有国际的原因。 从主观上讲,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追求外汇的思维定势。在改革开放前后, 我国饱尝外汇短缺之苦。为了满足对外汇的巨大需求,我国外贸企业甚至不惜以 低于成本的价格对外出口。到上世纪末,虽然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明 显的变化,我国外汇储备已经稳居世界第二的位置,但多年来形成的“外汇多多 益善”的思维定势仍然挥之不去。另一方面是防范外汇风险的心理需要。金融体 系已经深深地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其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牵涉到方方面面的 利益,甚至威胁到我们的改革开放大业。在当前的形势下,国际投机资本正在虎 视眈眈地盯着世界上每一个有利可图的角落,随时可能囱我国发动冲击。为了防 范金融风险于未然,我国不得不积累大量的外汇储备。这也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广 泛采取的一个策略,如韩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 表6部分发展中国家2 0 0 1 年的f x r - s t f d比例 国家外汇储备短期外债f x r - s t f d比例 韩国1 0 3 0 . 2 3 51 2 9 4 % 泰国 3 2 4 . 41 3 2 2 4 6 % 印度 4 5 9 . 93 01 5 3 3 % 马来西亚 2 7 3 . 221 81 2 5 % 印度尼西亚 3 0 5 . 5515 9 9 % 巴西3 5 8 . 32 8 31 2 7 % 俄罗斯 3 2 6 . 32 1 01 5 5 % 阿根廷 1 4 5 . 92 0 07 3 % 波兰 2 5 7 . 27 03 6 7 % 巴基斯坦3 6 . 5 1 3 2 8 1 % 各国平均3 5 1. 7 4 1 5 6 3 8 0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 0 0 3 国际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2 0 0 3 年第 i 版。 我国的f x r - s t f d比例己 经达到5 8 5 %, 远高于除印 度和印尼外的所有发展 中国家。 上述三个指标均表明,由于近年的持续双顺差,我国的外汇储备明显过多。 三、 “ 双顺差”的原因及其影响 原因 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局面的形成,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 既有国内的原因,又有国际的原因。 从主观上讲, 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追求外汇的思维定势。 在改革开放前后, 我国 饱尝外汇短缺之苦。 为了满足对外汇的巨大需求, 我国外贸企业甚至不惜以 低于成本的价格对外出口。 到上世纪末, 虽然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己经发生了明 显的变化, 我国外汇储备己 经稳居世界第二的位置, 但多年来形成的 “ 外汇多多 益善”的思维定势仍然挥之不去。 另一方面是防范外汇风险的心理需要。 金融体 系己 经深深地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其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牵涉到方方面面的 利益, 甚至威胁到我们的改革开放大业。 在当前的形势下, 国际投机资本正在虎 视耽耽地盯着世界上每一个有利可图的角落, 随时可能向我国发动冲击。 为了防 范金融风险于未然, 我国 不得不积累大量的外汇储备。 这也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广 泛采取的一个策略,如韩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 表6部分发展中国家2 0 0 1 年的f x r - s t f d比例 国家外汇储备短期外债f x r - s t f d比例 韩国1 0 3 0 . 2 3 51 2 9 4 % 泰国 3 2 4 . 41 3 2 2 4 6 % 印度 4 5 9 . 93 01 5 3 3 % 马来西亚 2 7 3 . 221 81 2 5 % 印度尼西亚 3 0 5 . 5515 9 9 % 巴西3 5 8 . 32 8 31 2 7 % 俄罗斯 3 2 6 . 32 1 01 5 5 % 阿根廷 1 4 5 . 92 0 07 3 % 波兰 2 5 7 . 27 03 6 7 % 巴基斯坦3 6 . 5 1 3 2 8 1 % 各国平均3 5 1. 7 4 1 5 6 3 8 0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 0 0 3 国际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2 0 0 3 年第 i 版。 我国的f x r - s t f d比例己 经达到5 8 5 %, 远高于除印 度和印尼外的所有发展 中国家。 上述三个指标均表明,由于近年的持续双顺差,我国的外汇储备明显过多。 三、 “ 双顺差”的原因及其影响 原因 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局面的形成,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 既有国内的原因,又有国际的原因。 从主观上讲, 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追求外汇的思维定势。 在改革开放前后, 我国 饱尝外汇短缺之苦。 为了满足对外汇的巨大需求, 我国外贸企业甚至不惜以 低于成本的价格对外出口。 到上世纪末, 虽然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己经发生了明 显的变化, 我国外汇储备己 经稳居世界第二的位置, 但多年来形成的 “ 外汇多多 益善”的思维定势仍然挥之不去。 另一方面是防范外汇风险的心理需要。 金融体 系己 经深深地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其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牵涉到方方面面的 利益, 甚至威胁到我们的改革开放大业。 在当前的形势下, 国际投机资本正在虎 视耽耽地盯着世界上每一个有利可图的角落, 随时可能向我国发动冲击。 为了防 范金融风险于未然, 我国 不得不积累大量的外汇储备。 这也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广 泛采取的一个策略,如韩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 从客观上看, 我国近年持续“ 双顺差” 现象的发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 因: 第一,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 来, 我国外贸竞争优势逐渐增强。 我国在劳动密 集型产品( 如玩具, 服装, 鞋等) 和低技术产品( 如收音机, 家电设备等) 上具有较 强的竞争力,与此同时,一些技术密集型产品也正从比较劣势向比较优势转变。 外贸竞争优势的增强导致了 贸易进出口 顺差的持续。 第二, 我国投资环境得到进 一步优化, 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继续增强, 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快速增长。 过去十 年中,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推动下, 发达国家加快了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 跨 国公司也加快了向海外扩张的步伐。 而我国对外开放地区和领域地不断扩大, 经 济保持高速发展以 及经济结构和投资环境地不断改善, 增强了外国投资者的信 心, 促进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快速增长。 外资的大量涌入不仅拉动了我国资本和金 融项目 顺差, 而且提高了我国出口增速, 从而促进经常项目 顺差。 第三, 在我国 大量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同时, 对外投资渠道不通畅。 近年, 我国逐渐从单纯地 吸引外资, 转变为 “ 引 进来”与 “ 走出去”并举, 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 到国外投资。 但是 “ 走出去”的步伐明显缓慢。 从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国际收支平 衡表可算出: 最近五年中, 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平均比 例为 1 : 0 . 0 5 5 。 可见, 我国资本 “ 走出去”的路还是相当。 “ 引进来”和 “ 走出去” 之间的差距也造成了 我国资 本和金融项目 持续顺差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四, 投机 因素。 近年以来我国经济形势良好。 人民币升值压力大增, 国际热钱日 益坚定地 盯紧了人民币。 热钱的具体数目 难以统计, 有数百到上千亿各种说法, 但可以肯 定的一点是, 国外投机资本的数量确实庞大。 虽然近期也有“ 热钱在成本压力下 逃离中国” 的说法, 但实际上,目 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2 . 7 5 % ,而我国同业拆 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 . 9 8 % , 扣除利息税后为1 . 5 8 % , 两者相差1 . 1 7 % 。 而所谓“ 热 钱”的投机成本,可以 看成是美元和人民币之间的利差,而综合各方面的报道, 人民币的预期升值率介于5 % - 4 0 % ,所以,只要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国际投机 资本就不会真正撤离,而是继续以外贸经常项目、直接投资和 q f i 工 等方式持续 进入中国,并主要采取人民币定期存款和国债、房地产以及创投基金5 等三种保 值增值方法。 长期以来, 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资金短缺, 往往比较在意外汇流出, 总认为外汇流入是好事。 其实,“ 热钱” 带来的隐患正是在流入时埋下的。 虽然 我国的外汇流入中正常因素占绝大多数, 但也要对热钱提高警惕,早做防范, 防 微杜渐。 3 关国 联 邦基金利率 ( f e d e r a l f u n d s r a te ) 是美国 银 行间的 限夜 ( o v e m ig h t) 拆 欲利率, 代表的是短期市 场利率 水 准, 通 常 美国 联邦 公开 市 场 委员 会 ( f o m c ) 会 对 联 邦 墓 金 利率 设定目 标区 间, 通 过 公开 市 场操 作 ( o p e n m a r k e t o p e r a t io n s ) 以 确 保 利率 维 持 在 此区 间内 . 根 姻 美联 储网 站 , f o m c 在今年3 月2 2 日 将该 利率 提高到2 . 7 5 %( 提高了2 5 个基点). 乡见央 行m m ( b t t p 丫 / w w w . p b c . g o v . c n / d e t a i 1 . a s p ? c o l = 5 2 2 二是承担高风险、 追求高回报。 影响 持续的“ 双顺差” 为我国带来了庞大而充足的外汇储备, 可以有力地提高我 国的国际清偿能力, 扩大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影响, 增强世界各 国对中国经济发展、人民币币 值的信心和期望。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 一国国际收支性顺差意味着相关的其他国家国际收支发生逆差, 相关国家 间容易发生贸易摩擦。”( 师玉兴,1 9 9 9 ) 最近几年, 我国与部分国家间不断升温 的贸易摩擦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由于我们的持续双顺差。从2 0 0 3 年初开始,美 国认为对华贸易 1 0 0 0 多亿美元的逆差导致美国一些企业倒闭,失业人口增加, 并以美中贸易收支不平衡为由要求人民币升值, 并改变现有汇率制度。 欧盟和印 度与我国的贸易摩擦也呈递增之势。 另外, 在货物贸易顺差中, 很大一部分是因 为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量较大, 意味着国内剩余可供利用资源的减少, 不利于我 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 双顺差”导致规模过大的外汇储备还具有以下消极影响: 作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扩张的根本原因,国际资本持续、 大量地流入, 在一 定程度上增加了 我国经济增长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降低了我国经济的安全系 数。 国际资本的流动受到国际政治、 经济、 军事、自 然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当上 述原因发生重大变化时,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入完全有可能转化为大规模的流 出,从而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构成强烈冲击。 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 大大增加了 对人民币的需求, 改变了外汇与人民币 之 间的供求关系, 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随之不断加大, 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得以 强化。 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导致大量 “ 套利性”外汇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 国境内, 使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进一步扩大。一旦 “ 套利” 成功, 这些投机资本又 会流向国外, 寻找新的目 标。巨额外汇资本的进出, 有可能引发我国国内金融市 场的动荡。 外汇储备的迅猛增加会推动人民币的升值预期, 形成外汇储备增加的恶性循 环。 近两年来, 不仅日 本、 美国等国家正在极力地鼓吹人民币升值, 而且过去从 我国外逃的资金也有回流的迹象, 甚至于还有国际 “ 热钱”潜入中国。 人民币 升 值自 然是好事, 人民币的坚挺可以提高我国经济在国际上的地位, 促使人民币 成 为主要的国际货币, 但人民币的升值是一把双刃剑, 它同样会削弱我国产品的出 口竞争力。 特别是在目 前出口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大动力的情况下, 出口竞争力的 弱化不仅直接影响到国内经济增长速度, 而且会影响国内劳动力的就业, 影响到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所以目 前人民币不宜大幅升值。 从这个角度看, 外汇储备也 不宜过多。 过多的外汇储备, 增加了储备资产管理的难度和风险。 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 由于国际资本迅速大规模的流动, 金融市场的利率与汇率波动十分激烈。 作为国 家财富的外汇储备, 它的规模过大也就会使国家财富处于巨大的风险之中, 高额 的外汇储备给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管理带来了难度。因为我国外汇储备中约有 6 0 % -7 0 % 是美元资产,而近一年多来美元与世界各主要货币的汇价跌幅多数在 3 0 % 以上,相对于其它主要货币而言,我国被动地承受了太大的损失。避免汇率 风险的一个主要对策是储备货币多元化, 但以我们目前的管理水平, 现有状态短 期内很难改变。 四、应对当前国际收支问题的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 我国的持续 “ 双顺差” 问题具有多个方面的负面影响, 如果继续 下去, 外汇储备将进一步远远超出国际公认的最合理水平。因此, 有必要调整国 际收支的政策取向, 彻底摒弃外汇越多越好的陈旧 观念, 深化和完善外汇体制改 革, 探索用多种手段调控国际收支的途径, 采取有效的措施. 适度控制国际收支 的状态,使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 一) 改变 “ 外汇多多益善”的旧有观念。 必须认识到国际收支顺差也是一 种失衡形式, 由 此造成过多的外汇储备, 既会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 影响汇率的 稳定, 又会对宏观调控也产生负面影响。 在我国国际收支多年持续双顺差, 外汇 储备高达六千亿之多的今天,转变这种过时的观念非常迫切。 ( 二) 对资本账户的开放保持谨慎态度。 我国资本账户顺差在国际收支综合 顺差中占 有较高的比 例且呈上升趋势,0 2 , 0 3 和0 4 年这一比 例分别为4 7 . 6 9 % , 5 3 . 4 7 % 和6 1 . 5 4 % ,说明 将来外部冲击来自资本账户的可能性较大。如果放松资 本管制, 则包括投机资本在内的大量外资会进一步涌入, 使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状 态加剧, 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又可能闻风而逃, 使我们尚不健全的金融体系无法承 受。 ( 三) 调整出口结构、 确定合理的出口 价格。 我国虽然在过去十儿年里一直 处于进出口 顺差状态, 但出口 产品科技含量低、 附加值不高, 面临着不利的国际 贸易条件, 既浪费了我国的资源, 又受到发达国 家的剥削, 不利于我国的长远发 展。 我们需要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 必须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 产业, 加 快出口商品结构调整, 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另外, 一定要避免为了实现出口 不惜自 相残杀,政府也不能再过分强调出口而导致低于成本出口的现象。 ( 四)改进利用外资工作,减缓外资流入的进度。新一 轮税改是一个契机。 目 前,内地企业所得税方面存在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规不统一和税负不均的问 题, 尽管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均为百分三十三, 但由于外资企业的种种“ 超 国民” 优惠待遇, 实际税负往往低于这个数字, 内资企业的税负反而远高于外资 企业。 这种做法既不利于国内企业的竞争和发展,也人为地刺激了 外资的涌入。 统一税率是一项非常紧迫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绥江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宣化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涉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满城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海兴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文化广场场地租赁合同范本
- 2025版电子商务平台商标转让合同示范文本
- 2025版家具维修与专利技术合作合同下载
- 2025年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高科技产业园水电设施建设合同范本
- 儿科护理学教学案
- 盐酸罂粟碱在腰背痛治疗中的应用
- 一年级硬笔书法教学计划
- 静电安全在纸浆与造纸行业中的应用
- 培养团队协调能力
- 汤小丹《计算机操作系统》官方课件 第四版
- 走近昆曲《牡丹亭》
- 3D打印混凝土材料性能试验方法
- 装饰色彩课件
- XX学校学校集体备课实施方案细则、方案、计划、制度、总结(全套资料)
- 医疗设备、器械项目实施方案、服务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