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办公室吹空调发不发高温津贴.doc_第1页
坐办公室吹空调发不发高温津贴.doc_第2页
坐办公室吹空调发不发高温津贴.doc_第3页
坐办公室吹空调发不发高温津贴.doc_第4页
坐办公室吹空调发不发高温津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坐办公室吹空调发不发高温津贴 上海*有限公司 高温补贴发放管理制度 根据相关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为关爱员工,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对xx年高温季节津贴和防暑降温用品发放具体规定如下: 一、高温补贴 (一)发放依据 1、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发布河南省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 2、三门峡戴卡生产岗位作业环境温度测试报告 3、三门峡市天气预报 (二)高温期 每年公历6月、7月、8月、9月。 (三)发放岗位及标准 1、高温期内下列岗位,按照实际出勤每人每工作日10元标准造发。 (1)热工车间 低压工序(班长、工艺员、操作手、跟机)、熔炼工序(班长、炉前工、天车工、出水工、抄灰、加料工、叉车工)、模修工序(模具上下机、喷砂)及X光毛坯质检; (2)热处理车间 热处理序、抛丸序、清理序各岗位及料框维修。 2.高温期内其他岗位,依据6-8月各月实际气温超过33 度天数,出勤每人每工作日10元标准造发。 (1)热工车间 模修序(精修工、上下模、叉车工)、模具中心、技术员、段长、X光质检(打号、分轮)及旋压各岗位。 (2)机加车间 各工序岗位(不包括三坐标质检)。 (3)涂装车间 二工段(不包括化验员)、三工段(不包括化验员)、精车三序各岗位。 (4)其他特殊岗位:制造部设备维修、行政管理部叉车工、计划管理部仓管员、动力站操作工、维修工及维修电工,营运部发货员、仓管员,质量管理部进货检验员。 (三)造发方法及流程 1、以上高温津贴按应发时间内实际出勤天数核算,各部门、车间不得弄虚作假。 2、各部室、车间负责按以上规定统计各月员工高温津贴明细,由部门负责人审核,主管领导审批后,交行政管理部审核造册发放。 二、防暑降温用品发放规定 1、防暑降温用品包括:冰糕、绿豆汤、药品、白糖、茶叶。 2、发放标准 3、发放时间:白糖、茶叶于6月份发放;药品在当日最高气温35时发放;冰糕和绿豆汤为当日最高气温33时发放,冰糕具体发放时间:10点、14点和17点,绿豆汤具体配送时间:10点和17点。 以上以三门峡市气象局天气预报和实测气温数据为准。 4、发放办法:白糖、茶叶和药品由部室按人数造册统一到行政管理部领取,并向员工发放;冰糕以班组为单位统一到发放点领取;绿豆汤在车间设供应点集中配送。 5、病、事假人员请假期内长期病休和待岗人员等,未实际上班员工不予发放防暑降温用品。 每到夏季,“高温劳动权益保障”都会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作为代表的高温津贴的发放更会牵动众多职工的心。从过去的情况看,在一些企业,职工的这项权益并没有真正兑现。去年夏季,上海市劳动保障咨询电话“12333”每天接到有关高温津贴的咨询投诉多达数百个,最多的一天甚至达到两千多个。 高温津贴十大典型案例解析 特约撰稿周斌 高温津贴可发可不发吗? 【案例】季某是商贸公司的随车装卸工,离职后公司却拖欠了他250元高温津贴没有支付。为此,他将商贸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支付所欠高温津贴。季某称,xx年3月,他进公司任随车装卸工,约定基本工资每月750元,奖金每月100元。去年8月,季某从公司离职。季某离职后,公司发放了去年7月的高温津贴250元。法院认为,公司发放去年7月的高温津贴时,季某虽然已经离职,但是去年7月季某仍然在公司从事装卸工的工作,公司应当向季某支付高温津贴。卢湾法院支持了季某的诉讼请求。 【说法】xx年6月8日,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出通知,要求“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高温津贴的具体标准由省级政府或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制定。”xx年7月11日,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总工会联合发出关于本市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的通知规定:“在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企业应向劳动者支付每天不低于10元的高温津贴;当气温达到35及以上时,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或缩短工作时间。” 本市目前虽尚无像重庆等地对不执行高温津贴有行政处罚方面的规定,现有的立法层次也亟待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目前本市规定的高温津贴,企业可发可不发。如果高温下从事室外露天作业、重体力工作的劳动者申请仲裁,要求单位发放高温津贴,有关部门根据具体情况核实后,有可能支持劳动者这一方。同时,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将加强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各项措施,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提醒】一些劳动者在向管理者提出发放高温津贴的请求时,往往得到的答复是:“工资我们是事先约定好的,高温津贴已经包含在内了,不必另外再支付。”其实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虽然企业已按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为职工支付了工资,但是工资所反映的只是一般劳 动条件下的劳动消耗和劳动数量与质量的差别,而高温津贴则是用于补偿职工在特殊条件下的劳动消耗及生活费额外支出。 发高温津贴有“月份限制”吗? 【案例】35.3!xx年5月11日,当上海市民还沉浸在百年最早入夏的惊愕中时,当地今年首个高温日伴着高温黄色预警便迫不及待地来“报到”了,一举刷新33.3的136年申城同日最高气温纪录。有人说,这也意味着符合规定条件的职工,在5月份就可以开始领取高温津贴了,但是也有人不同意。 【说法】对于高温津贴的发放,各地有“按月发放”和“按天发放”两种模式。北京、浙江、江苏等地采用的是“按月发放”模式,规定在6月至8月间,用人单位必须每月向符合条件的职工发放一定数额的高温津贴。而上海、重庆、河南等地采用的是“按天发放”模式,但是“按天发放”并不意味着发放的月份没有限制。 上海关于本市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的通知中所称的高温津贴全称为“高温季节津贴”,言下之意,就是只在高温季节发放。哪几个月份属于高温季节呢?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实际上各地气候不一样,也不可能有统一规定。从上海的情况看,一般把6月至8月间作为高温季节。所以在5月份不发岗位津贴也不能算错,当气温达到35及以上时,企业应积极做好各项防暑降温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或缩短工作时间。 【提醒】无论采用哪种发放模式,其实当地政府规定的只是最低标准。企业还应结合生产经营特点和具体条件,建立高温季节津贴制度,并通过民主协商,合理确定本企业的高温季节津贴发放条件、范围及具体标准。 发了高温津贴,还发原岗位津贴吗? 【案例】闵行区万人就业项目中的交通协管员原来就有每人400元的高温津贴,xx年本市规定35度以上天气每天再补贴10元,当时有人认为重复发放了,还有人直接反映到区政府。xx年,由区政协出面,请区劳动、财政、工总工会、区府信访办等部门一起研究。最后大家达成一致意见:根据市里规定,企业在发放高温季节津贴的同时,不能影响高温岗位劳动者高温岗位津贴的发放。为此区领导还讲了一句话:交通协管员工作很辛苦,闵行区不能比其他区发的少。于是,该区交通协管员原来的高温津贴改称夏令补贴,与市里规定的 高温津贴同时发放。 【说法】根据关于本市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通知规定,企业在发放高温季节津贴的同时,不能影响高温岗位劳动者高温岗位津贴的发放。企业原先一直发放的高温津贴,主要是从职工的福利基金中支出的,属于职工福利的一部分。根据有关法律、规章,企业如果确实有必要调整职工福利基金的使用,必须严格依法按有关程序办理。无论何种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在决定职工福利费使用时,都必须经过职代会审议决定或与工会进行协商。一些企业不经过职代会审议,也没有与工会协商,就改变福利基金使用的做法是极不妥当的,应予以改正。 【提醒】在有关部门检查通知落实情况的过程中,发现有的企业在高温前发放了一次性津贴后就不再支付高温津贴,实际上没有达到10元一天的规定标准。高温津贴的发放,企业可以有一天发一天,也可以每个月结算一次,再或者等夏天过了一并发放,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应该事先和职工说清楚,不能含含糊糊。 冷饮绿豆汤能替代高温津贴吗? 【案例】xx年9月3日,在一家公司担任司炉工的张先生收到公司通知,称自当天起其不再要他担任司炉工。接到通知后,张先生即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但仲裁裁决仅支持了加班工资和夜班津贴,对高温津贴不予支持。为此,张先生诉至闵行法院,提出了270元高温津贴等的诉讼请求。张先生认为,在高温季节,锅炉运转时周围温度达到43至45左右,公司应当发放高温津贴。公司则辩称,锅炉周围的温度比正常温度略高5,但高温期间已提供冷饮和绿豆汤,故不同意支付高温津贴。法院认为,法院除支持张先生要求公司支付加班工资等,还判决公司须支付张先生高温津贴270元。 【说法】根据本市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的通知规定,符合特定情况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同时应继续做好工作场所清凉饮料的供应。张先生的工作环境确存在高温情况,公司亦确认锅炉周围温度高于常温5,故应当支付高温季节津贴。一些企业把夏季向职工发放绿豆汤、矿泉水和必须使用的防护用品,也充作高温津贴,这无疑是不对的。高温工作现场的清凉饮料费用不能从职工工资中扣除,也不能折合现金抵消应发的高温津贴。 【提醒】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在炎热季节对高温作业工种的工人应供应含盐清凉饮料(含盐量为0.10.2),饮料水温不宜高于15。同时,各企业特别是从事高温作业和户外作业的行业,要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当气温达到35及以上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缩短工作时间。当气温达到38及以上时,除涉及国计民生、 城市运行安全和人民基本生活等重要行业外,工作环境不能满足极端高温条件作业的企业,可视实际情况采取暂停工作和保证休息等措施。 发了岗位津贴,还要发含盐菜汤吗? 【案例】作家沈嘉禄写过一篇很有意思的短文含盐菜汤的象征意义,他说:“如果用辞典的腔调来解释含盐菜汤,它会是这样的:企业在高温期间作为一种福利,用防暑降温专款烧煮的一大锅汤,发放给工人喝。因为汤内含有充分的盐分,喝了之后可以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在一家店里当学徒的时候,就掌勺烧过含盐菜汤。因为偷偷加入了浓浓的高汤,他烧的含盐菜汤就实现了质的飞跃,连来店里劳动的公司干部喝后也啧啧有声地说:“3分钱的汤能烧出这个味,够格了。”“现在,我们所获的高温费已大大超过昨天,但卡里的数字不会自动演变成一句贴心贴肺的问候,这可是一种非物质的欠缺啊。” 【说法】由于在高温环境下作业,人体大量出汗,造成体内水分和钾、钠等丢失,可引起水盐代谢紊乱,而只有通过供给足够的含盐饮料,才能补偿水和盐分的丢失。所以为高温作业的职工在菜中增加一些含盐较多的食品,如腊肉、咸鱼、咸蛋及咸菜等,并让他们进餐同时喝点含盐菜汤,历来是企业劳动保护必做的“功课”之一。 当然,现在含盐菜汤发放的标准已经远远不止3分钱了,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本市企业保健食品费发放标准的通知(沪劳保发(1998)24号)文规定:“本市高温季节含盐菜调整为2.70元天、高温季节含盐菜汤调整为1.80元天。”尽管从1999年开始,有关部门不再发文规定保健食品费发放标准,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发放标准,但不得低于上述标准。实际上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执行的标准也都高于上述标准。 :(blog.sina./s/blog_5f29ad8a0100iuq2.html)-高温津贴十大典型案例解析_阿斌说法_新浪博客需注意的是,这个“含盐菜汤费”只是从事高温作业人员所享有的津贴,其实更接近于高温岗位津贴,与高温季节津贴完全是两回事。企业在发放高温季节津贴的同时,不能影响含盐菜汤的发放 【提醒】过去有关部门一直强调发放含盐菜汤必须坚持“集体供应、现场饮用”的原则。这几十年来,企业劳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一些青年职工,比起含喝盐菜汤来,也许更喜欢饮盐汽水,或者吃盐水棒冰,当然这也未尝不可。所以“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发放标准”的确更加符合情理。 发放高温津贴可以“一刀切”吗? 【案例】高温津贴在一些企业并没有真正兑现,还有一些企业虽然也发了高温津贴,职工们却并不领情。有家企业从清洁工人到公司经理,一律每人每天发放高温津贴15元(比本市规定标准还多拿了5元),但其在室外作业的职工仍然觉得吃亏,甚至愤愤不平。而企业也连呼委屈:“想不到发钱还会发出怨气来!” 【说法】这种“一刀切”的发放高温津贴办法未必违法,但肯定不合理。高温津贴毕竟与约定工资有所区别,它的功能就是补偿职工在特殊条件下的劳动消耗及生活费额外支出。现实生活中劳动条件是千差万别的,由于劳动条件不同,同一产品中的劳动含量肯定不同,为其支付的生活费用也不相同。在高温条件下劳动消耗较大的劳动者,理应比其他职工得到更多的物质补偿和精神鼓励。企业给非高温作业人员发放高温津贴未尝不可,但是要体现不同劳动条件员工的待遇差别,这样才公平合理。 关于本市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企业应结合生产经营特点和具体条件,建立高温季节津贴制度,并通过民主协商合理确定本企业的高温季节津贴发放条件、范围及具体标准。”劳动合同法也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 【提醒】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单位发放高温津贴虽然不是“一刀切”,却也不是与高温下的劳动强度挂钩,而是与“级别”、“编制”挂钩,高温津贴甚至成为一种身份的标志,一些“临时工”、农民工、劳务派遣员工等所谓“编外人员”享受不到高温津贴,有的地方甚至发生过农民工申请高温津贴被辞退的事件,这些行为侵犯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工作场所的实际温度如何测定? 【案例】如何确定每天各车间的温度,是一些企业发放岗位津贴遇到的难题。有家企业食堂的炊事员说,虽然现在食堂里也有了中央空调,但是因工作需要,他们时常站在炉灶边,此时,实际感受到的温度不可能降低到33以下,这是否属于战高温呢? 【说法】关于本市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的通知对不同劳动保护条件下的劳动者给与 防暑降温费是劳动保护费还是职工福利费 xx-7-208:56:24:王骏博客作者:【大中小】 步入7月,股市攀低、楼市降温、经济冷淡,唯有气温日趋攀高。近期,为了加强对高温作业劳动者的保护,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制定了新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办法一出台,马上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与热议。其中,防暑降温费用属于“劳动保护”还是“职工福利”?防暑降温费用是否涉及个人所得税?防暑降温支出是否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如何进行税前扣除等也再度成为热议话题。有人说防暑降温费用属于企业的“劳动保护费”,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有人说防暑降温费用属于“职工福利费”的范畴,只能在福利费限额内进行税前扣除并由企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还有人说应并入职工工资总额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并由企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究竟企业发生的防暑降温费应计入“劳动保护支出”还是“职工福利支出”?该费用是否涉及个人所得税?企业购入用于防暑降温费的物品其进项税额究竟能否抵扣?墨子接下来一一进行分析: 一、究竟企业发生的防暑降温支出应计入“劳动保护支出”还是“职工福利支出”?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八条,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那什么是“劳动保护支出”呢?劳动保护支出是指为了保障安全生产,保护企业职工健康安全而必须配备或者提供的安全物品(包括饮料)和药品。那防暑降温支出是否属于“劳动保护支出”呢?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国税发200084号)第五十四条规定,劳动保护支出包括防暑降温用品的支出。虽然84号文件自xx年1月1日新企业所得税法出台后自动废止,但是关于劳动保护支出解释与范围的规定是不会变的。也就是说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的用于保护高温作业职工安全的防暑降温用品(包括饮料)及药品的支出是属于“劳动保护支出”的范畴,允许在企业所得税 前据实扣除。讲到这里有人就要问了,那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xx3号)第三条第二款中的“职工防暑降温费”又怎么解释呢?按国税函xx3号的规定,职工防暑降温费支出不是应作为“职工福利费”吗?问得好,这就是把大家搞得一头雾水的“罪魁祸首”。这也是很多税务机关不分青红皂白把“防暑降温支出”一刀切,只要看到“防暑降温支出”就作为“职工福利支出”的文件依据。国税函 xx3号是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到目前为止唯一明确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文件。第三条是这样规定的,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其中第二款规定,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这里的“职工防暑降温费”指的是企业为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中的“职工防暑降温费”,而非企业用于保护高温作业职工安全的防暑降温费用。发放给职工的补贴与直接在企业使用的必需的费用是不同的,两者一定要分别对待。 综上所述,“职工防暑降温支出”要一分为二。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的用于保护高温作业职工安全的防暑降温用品(包括饮料)及药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