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 论文写作中“参考文献”与“注释”之区别 一篇完整的论文主要有标题、正文、注释、和参考文献这四部分组成。注释是指论文中的一些专业词汇的解释。一般通过两种途径可找到,一种是通过专业工具书(专业词典)。另一种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在搜索引擎(百度、谷歌、雅虎等)里面输入该专业词汇即可查到。许多作者不了解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相当多的人将参考文献作为注释写于当页之下,这是不规范的。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中十分清楚地规定:“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著作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于文末;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出,而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可见,参考文献与注释有着显著的区别,作者在撰写论著时应严格将其区分开来标注. 参考文献和注释对于一篇科研论文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并非每篇论文一定要有参考文献和注释,但完整、规范的参考文献和注释,能使论文显得更具有科学性、客观性,为论文更添一份可信度,同时也有利于大型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对文献数据进行交换、处理、检索、评价和利用。为此,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杂志社制定了一套技术规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对检索与评价数据主要项目(包括参考文献和注释)的名称、代码、标识和编排格式等等,提出了一些建议。1999年,新闻出版署发文要求所有进入光盘版的期刊参照执行。该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信息化。但在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具体注录中,各种期刊存在着一些明显不同的做法,从而使这一问题显得比较随意和混乱。为此,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二者的区分与处理作一些探讨。 一、“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内涵 (一)关于“参考文献”, 在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必然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因为从科研的规律来看,任何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提及他人科研成果的过程,就是参考或引用。辞海(1999年版)的解释是:“参考:参合他事他说而考察之;参酌”;“文献:原指典籍与贤者。后专指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亦指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 今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象、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以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如纸张、胶片、磁带、光盘等)。”至于“参考文献”则没有专门的条目。我们再看几个规则的相关规定。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提出,文后参考文献指“为撰写或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当然,在这里,“引用”可以是直接引用原文,也可能是间接引用即借鉴、吸收其思想、观点;而“文后”二字,则表明参考文献与正文有明显区别,即是置于正文之后的一类东西。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说法是:“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这里强调“参考”二字,即这些文献资料对作者写作该文起了参酌、参照的作用。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关于参考文献有这样一段规定:“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需表明引文具体出处的,可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或章、节、篇名,采用小于正文的字号编排。”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该规范没有明确论及什么是参考文献,但基本是沿袭前两个规范的做法,并且明确将引文列入参考文献。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关于参考文献有这么几段话:“为了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应在论文的结论(无致谢段时)或致谢段之后列出参考文献表”,“参考文献表中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在这里,不仅指明了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而且就其内容做出了一定的要求。 (二)关于“注释”: 辞海(1999年版):“注释:亦称?注解?,指对书籍、文章中的词语、引文出处等所作的说明。”注释作为书籍和论文的附件,最早产生于汉代,曾有传、注、故、训、笺、疏、章句、解诂等名称,后通称为“注”,相对于“白文”而言。当时的所谓“白文本”,即指先秦著作不加注释、音训、疏解的纯正文本。 我们来看一下有关规范关于“注释”的说法: “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 “解释题名、作者及某些内容,均可使用注释”。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 可以看出,三个规范有关注释的规定基本一致,但在注释的对象问题上略有不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技术标准规范仅限于正文内容,而其他两个规范扩展到了对题名(或篇名)、作者的解释。 (三)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 以上是摘录了各规范有关“参考文献”和“注释”的规定。关于二者的区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技术标准规范明确从内容、形式、编排位置等方面试图对二者做出区分:“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未;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而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这种规定,努力将二者区分开来,在实际写作中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是引文一律被当作参考文献处理,二是论文中的注释极少或者说大多没有。 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规定似乎已经清晰明确,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更多的事实是,由于规定的并未精确到位以及以往的习惯,学术论文的作者以及期刊在这个问题上存在太多的随意与混乱。我们不妨看几个例子: 教育研究(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xx年第1期P30: 注释: 樊浩.教育伦理本性与伦理精神前提J.教育研究,xx,(1). 王小锡.经济论理与企业发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6671. 注1的正文内容为: “最近,樊浩教授撰文专门探讨了?教育的伦理本性与伦理精神?问题”,提出了伦理精神是教育共同体的人文本性的核心,教育共同体是一个伦理实体的重要论断。(P25) 可以看出,这里的“注释”,如果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分明就是“参考文献”,但又采用了“注释”的外在形式用数字加圆圈标注。 我们再看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综合性人文 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xx年第6期中的几例: 及至中世纪,基督教徒也高举自由主义旗帜,宣扬“耶稣就是一个自由探索原则的提倡者,一个创建文明的伟大英雄,正式他使人类从迷信中解放出来”1(p.83)。(P5)在这里,直接引文被处理为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弗里德利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P8)再看: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才说,自由作为一种普遍精神,作为现存世界、自我意识以及人之根本意志的根本性规定,就像“重力是物的根本性规定一样”,不仅为自然界所固有,也为人类所固有;而且自由只有作为意志、作为主体才具有现实性。(P5) 然而,这里对黑格尔观点的间接引用,既没有标为参考文献,也没有标为注释。我们再看: 所以在英国尽管也有排除司法审查的规定,但法院总是根据“越权无效”的原则使排除司法审查的法律条款要么完全不发生作用,要么只在一个小范围内发生。(P49)这里则被处理为注释,排于当页地脚: 参见英.威廉韦德:行政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4352页。(P49)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不同杂志对参考文献与注释的理解不同。即使同一本杂志,在引用的问题(包括直接引文、间接引文和观点的引用等)上,有的处理为参考文献,有的处理为注释,有的则既不作为参考文献,也不作为注释。这一问题上的随意与混乱由此可见一斑。概而言之,关于“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分,无论作者写作还是对文章进行处理,大致经常遇到以下一些问题,例如:引文究竟属于参考文献还是注释?吸收、借鉴或间接引用他人的观点,应当如何处理?参考文献和注释是否有必要都具体到页码?参考文献与注释在文中的为止如何安排?等等。 三、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内在区分及现实问题的处理 我们觉得,这些问题的处理,关键在于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内在区分。我们认为,参考文献是业已产生的一些思想成果,即如辞海所说,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它的功能在于供作者“参考、参酌”,对作者写作该文发生了潜在的影响或启发,是该文得以形成的一些思想或依据;而注释则是作者对文章(包括题名、作者、引文、观点等)有关内容所作的说明和解释。前者是他人或自己已经在客观上产生或形成的观点,因此,中国 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规定为“一般应限于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以证实其客观存在;后者表达的则是作者本人在写作该篇文章时的想法和意愿,即对有关内容的一些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因此,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内在区别应该在于谁包含了更多作者本人的思想、观点、意愿。虽然这种作者本人思想、观点、意愿的“多与少”不可能精确区分,但明显地,注释中应该包含更多作者本人的思想。也正因为此,所以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规定:“注释集中排在文末时,参考文献排在注释之后。”注释位置之所以在前,更接近正文,暗含了其中包含更多作者意愿的意思。再看该规范对“致谢”的处理,可以得到进一步的佐证:“致谢是作者对认为需要感谢的组织或个人表示谢意的文字,排于注释及参考文献之前,字体应与正文有所区别。”其理由正在于:致谢虽然不属于正文,但它是作者明确意愿的一种表示,所以相对注释又应该置于注释之前。这层意思,正如唐孔颖达疏礼记曲礼上时所说:“注者,即解书之名,但释义之人,多称为传。传谓传述为义,或亲承圣旨,或师儒相传,故云传。今谓之注者,谦也,不敢传授,直注己意而已。若然,则传之与注,各出己情。” 根据这一条重要的思路,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 1、引文究竟属于参考文献还是注释? 引文目的是为了论证或说明某一观点,指明引文的出处原属于“注”;最初的“注”即是如此,而且以前的论文与著作也大多如此处理。但是,这种做法并不妥当。因为,引文中所包含的作者本人的思想明显是不多的。直接引文常常是摆出一个观点,以证明或说明作者自己的某个观点,虽然在引用的过程中暗含了作者的意愿,但终究是不明确的,而且作者之所以采用直接引用这一形式,正是试图显得这一观点并非自己的观点以示科学、客观。间接引文同样如此,尽管作者在引用时对原文作了某些处理,如综述、改变说法等,但观点仍然是他人的,至少是以前已经产生了的。因此,将引文以参考文献形式出现,更能显示作者的客观、公正,以及对他人成果的尊重,对历史的尊重。正因为此,越来越多的规则明确将引文处理为参考文献,这种做法也为越来越多的期刊所采用。而且,下一步也可以考虑将这一做法引入论著中,以利于科研成果的信息化、处理的规范化。 然而,有不同意见者认为,这种做法“实际上使参考文献承担了部分原本属于注释的功能,而淡化了参考文献自身应有的作用。”1我们认为,这一说法值得商榷:第一,现在的做法确实将以前属于注释的一部分功能指明引文出处归入了参考文献,但是,这一功能并非原本就属于注释。“注”的最初含义是“述也,解也”(集韵遇韵),即“给书中字句 毕业论文注释、参考文献规范 (xx年5月修正) 一、注释部分 1、注释是对某一问题论述时,引用他人观点来佐证、强化己方论证,或者对某一问题需要另外交待,可以在页下附着说明,注释以小五号宋体标注。 2、注释以简明为要,引用他人说法力求准确,忠实原文本意,不可断章取义,并要和论文内容相关。 3、引用以必要为限;引用他人观点、说法时注明出处是基本的学术道德。 4、引用提倡原引,即文献的原始出处,如属转引,标明转引文献。如:贾宇:死刑废除的理由,法学家xx年第2期,转引自陈瑞华:死刑的程序控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xx年版,第145页。再如:王叶:论劳动法的调整范围,法学2000年第5期,转引自郭文祥:劳动法修改若干问题研究,社科战线xx年第4期,第4546页。 5、在引用的段落的右上角以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1、2、3?自然连续编码(用WORD文档中的“插入”引用脚注尾注可自动生成)。 6、引用期刊论文、报章文章的标示格式为:作者,文章名称,刊载刊物(报纸)名,期号(出刊日期),页码(版面)。 示例: 王利明:论物权效力,法学研究xx年第2期,第112页。 马怀德:行政许可与第三人利益保障,公法研究(第五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xx年版,第123页。 张卫平:法律人的“出世”与“入世”,法制日报xx年6月9日第3版。 7、引用网络文章应标出作者、文章名、网址、访问时间。如: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yjs.web.sdutcm./xw/lwgf.htm.xx年6月9日访问。 8、引用书籍、著作的标示方法为:作者,书名,出版社及出版日期,页码。如: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xx年修订版,第221页。 9、引用学位论文注明作者、论文名称、学校名、论文类型(博士/硕士),页码。如:王涌:债的消灭根据考,中国政法大学xx年博士论文,第45页。 10、合作作品的标示。如:韩大元、张庆福:宪法基本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再如:万通、刘笑:国家豁免理论的最新发展,中外法学xx年第3期,第79页。 11、翻译作品的标注:国名,作者,著作名,译者,出版(刊载)机构,版次,页码。如: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页。 二、参考文献部分 1、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它应列在毕业论文的末尾。列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一是当作者本人发现引文有差错时,便于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教师了解学生阅读资料的广度,作为审查毕业论文的一种参考依据。三是便于研究同类问题的读者查阅相关的观点和材料。当然,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必须是主要的,与本论文密切相关的,对自己写成毕业论文起过重要参考作用的专著、论文及其它资料。不要轻重不分,开列过多。 2、参考文献标示可分著作类、论文类和其它类。其它类指除书籍、论文外,在写作中参考的媒体报道、数据等非研究性的原始资料。 3、参考文献与正文分开列示,即以专页标注。 4、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以注释排序用阿拉伯数字1?2?3?连续编码。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 5、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标注参考文献时应以“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标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 6、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未定类型文献(Z)。 电子文献类型与载体类型标识基本格式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OL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online)(文科论文常用);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onmagictape); /CD光盘图书(monographonCDROM); DK磁盘软件(puterprogramondisk); 网上期刊(serialonline); /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bulletinboardonline)(文科论文常用); 7、各类文献的编排规范及例举。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陈送五四前后东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文选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陈桐生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1992 4白永秀,刘敢,任保平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 R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研究中心,1998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6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7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8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f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9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g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0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01:/Cajcdedupubwm1txt980810-2htmI,1998-08-161998-10-04 11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一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h各种未定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2张永禄唐代长安词典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注释采脚注每页重新编号的方式,序号采用,例如一、注释体例(一)中文注释范例(参照法学研究的注释体例)1.著作类(含港澳台著作)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页。梅仲协:国际私法新论,台北三民书局1982年版,第38页。林山田:刑罚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59页。2.论文类徐鹏:外国法解释模式研究,法学研究xx年第1期。3.报纸类周扬: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人民日报1979年5月7日第1版。4.编著类杨润时主编: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调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课件讲解
- 民法学课件内容
- 并条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必要条件
- 安全小故事合集讲解
- 新质生产力的“四新”核心要素
- 民族课件内容
- 民族节日课件
- 《统计学-SPSS和Excel实现》(第9版)课件 第4章 概率分布
- 幼儿园的工作方案汇报
- 2025年环保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附答案)
- TCTBA 001-2019 非招标方式采购代理服务规范
- 《挠曲电理论及应用》笔记
- 薄弱科目的攻克策略
- 2024年山东省国家安全主题知识竞赛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 小学生倾听课件
- 【MOOC】《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停车场)物业服务标准》
- 初级招标采购从业人员《招标采购法律法规》近年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