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周易》卦爻辞诗歌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周易》卦爻辞诗歌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周易》卦爻辞诗歌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周易》卦爻辞诗歌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周易》卦爻辞诗歌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周易》卦爻辞诗歌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创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 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 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协军 铆擀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周量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堂蕉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趋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姗签名娜竿 签字日期:2 0 0 了年净月劢日 新擀月 签字日期:2 0 0年月 日 芬一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周易卦爻辞诗歌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成就。本文在 肯定周易卦爻辞的文学质素和文学价值的前提下,以周易卦爻辞 诗歌为研究方向,从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及其影响等方面来探讨周易 卦爻辞诗歌的成就和价值。 本文分为引言、周易卦爻辞概说、周易卦爻辞诗歌的思想内容、 周易卦爻辞诗歌的艺术特点、周易卦爻辞诗歌的价值与影响五个部 分。 引言部分。该部分对周易卦爻辞的研究史做了简单介绍,并指出 周易卦爻辞诗歌的研究相对薄弱。对周易卦爻辞的研究古人多侧 重“义理 、“象数”二个方面,今人多侧重哲理思想研究。从文学性角度 研究周易卦爻辞前人已有过一些成果,但作为周易卦爻辞重要组 织形式的诗歌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周易卦爻辞诗歌具有高度的艺 术成就,描绘了上古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周易 卦爻辞诗歌填补了诗经之前的诗歌发展史,具有珍贵的文学价值并对 后世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周易卦爻辞诗歌具有较大 的学术意义。 周易卦爻辞概说部分。该部分分为四个方面。第一节,对周易 书名的解释做了阐述,“周”字取朝代名之义较为确当,“易字取“变易” 之义当无疑问。第二节,对周易的性质做了探讨。文献中记录了不少 周易卜筮的例子,并且秦代焚书时,周易因是卜筮书得以存留,所 以周易的宗旨在于卜筮,其哲理是附带在卜筮中的。第三节,在前人 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周易卦爻辞的编撰并不是成于一时一人之手,而 是上古人民的集体创作。第四节,提出了界定周易卦爻辞诗歌的标准 并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周易卦爻辞诗歌的产生。 周易卦爻辞诗歌的思想内容部分。在该部分中,对周易卦爻 辞诗歌丰富的思想内容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了论述,第一节,对上古婚恋生 活的反映是周易卦爻辞诗歌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对婚嫁习俗、男女 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感情、婚后生活以及一些不和谐因素的刻画。第二节,周易卦爻辞诗歌 对其他方面社会生活的反映,有自然现象、军事行为、劳动生活、阶级矛 盾、商旅活动等。第三节,周易卦爻辞诗歌富有人文精神,对未来和人 生的思考透露出一种忧患意识。第四节,论述了周易卦爻辞诗歌体现 出的一些哲理。 周易卦爻辞诗歌的艺术特点部分。该部分从三个方面论述周易 卦爻辞诗歌的艺术特点。第一节,周易卦爻辞诗歌体式特征丰富多样, 按照不同的划分角度,周易卦爻辞诗歌可以分为齐言诗和杂言诗,单爻 诗和多爻诗,叙事诗、抒情诗和寓言诗。第二节,周易卦爻辞诗歌综合 运用象征、描写、叙述、抒情等表现手法,比兴手法在周易卦爻辞诗 歌中已经有了广泛的成熟运用并达到了较高的艺术高度。第三节,周易 卦爻辞诗歌的语言精炼准确、言简意赅,押韵、叠字、复沓结构等诗歌的 语言特征在其中都有所体现。 周易卦爻辞诗歌的价值与影响部分。第一节,周易卦爻辞诗歌 的价值。周易卦爻辞诗歌提供了诗经之前的诗歌史料,反映了诗歌 起源初期的情况,同时填补了诗体序列,对于中国文学的起源和早期诗体 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我们研究那个时代诗歌的状况提供了珍贵的文献 资料。第二节,周易卦爻辞诗歌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表现手 法的影响。周易卦爻辞诗歌表现手法丰富多样,为后代诗歌表现手法的 成熟打下了坚实基础,积累了深厚的创作经验。其二,题材内容的影响。周 易卦爻辞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对后世文学题材的范围有着深远的 开拓意义。其三,语言特点的影响。周易卦爻辞诗歌在语言上的特点和 成就为后代诗歌语言树立了一个优秀的榜样,建立了一个光辉灿烂的“炼 字”传统。 关键词:周易;卦爻辞;诗歌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o np o e t r yi nt h ed i v i n a t o r yw o r d si n 伪eb 0 0 ko ,c 物a 力g e s a b s t r a c t t h ep o e t 吖j nt h ed i v i n a t o 吖w o r d si n 们e8 d d 七d ,c 、疗a ,w e si sr c hi nt h o u g h t c o n t e n ta n dh a sah i g hd e g r e e0 fa r t i s t i ca c h i e v e m e n t :t h i st h e s i sb a s e d0 nt h e i i t e r a r yq u a i i t ya n dv a l u eo fi t e r a t u r eo ft h ed i v i n a t o r yw o r d si n 价e8 d o 詹o ,( 渐a 门g e st 0 s t u d yt h ed i r e c t i o n0 fp o e t r y jf r d mt h et h o u g h tc o n t e n t ,a r t i s t cc h a r a c t e r j s t j c sa n dt h e i r i m p a c to nt h ea r e a st 0e x p l o r et h ep o e t r yi nt h ed i v l n a t o r yw o r d si n 纳e 蛔0 七0 f a ,7 9 e sb yt h ea c h i e v e m e n t sa n dv a i u e t h i st h e s i sf a si n t o f i v ep a r t s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g e n e r a z a t i o n ,t h o u g h tc o n t e n t a n s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酬c s ,t h ev a i u ea n di m p a c t0 ft h ep o e t r yi nt h ed i v i n a t o r yw o r d si n 仂e b o o ko tc h a n g e s i n t m d u c t i o n t h i sp a r ti n t r o d u c e st h eh i s t o r i c a ir e s e a r c h0 nt h ed i v i n a t o r yw o r d s ,仃仂e 肋d 牙d ,c 湘a ,7 9 e sb r i e f ma n dp o i n t so u tt h a tt h er e s e a r c ho nt h ep o e t 吖i nt h e d i v j n a t o 吖w o r d s ,仃价e 肋。艮0 ,c 加厂l g e si sr e i a t i v e i yw e a k t h ea n i e n ts c h 0 i a 噶 f o c u s e dm o r et h ed o c t r i n ea n dt h ei m a g e - n u m b e r 咖d y w h i i em o d e ms c h 0 i a r s0 n 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t h i n k i n g t h ep r e d e c e s s o r sh a v eg a i n e ds o m ea c h i e v e m e n t si nt h e s t u d y0 nt h ed i 、,j n a t o r yw o r d si n 价e8 d 0 丘d ,a ,蟛e sf r o mt h e1 t e r a 吖p o i n t0 fv i e w , s t i a c k i n gi n d e p t ha n ds y s t e m a t i c 陀s e a r c ho nt h ep o e t w h i c hi s 鸭i m p o r t a n t 0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f o n l l 1 h ep o e t 吖i nt h ed m n a t 0 w o r d si n 仂e 吕d d 七d ,溉g e s p o s s e s s e sah i g hd e g r e eo fa r t i s t cm e r i ta n di m p o r t a n td o c u m e n t a r yv a i u e 。d e p i 酬n g b r o a ds o c i a ii f ei na n c i e n tt i m e s 1 tc o m p i e m e n t sa n de n r i c h e st h eh j s t 0 吖0 f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p o e t 吖b e f o r es h i j i n g 丌h eb o o k0 fp o e t 吖) w t hp r e c i o u si i t e r a r y v a l u ea n dh a s r n p o s e dap r o f o u n d i n ga n df a r r e a c h j n gi n f l u e n c eo n 廿1 ec h i n e s e i i t e r a t u r e t h e r e f o r es t u d yo nt h ep o e t r yi nd i v i n a t o r yi n 仂eb o d ko ,( 渐a 门g e sh a s g r e a ta c a d e m i cs i g n m c a n c e g e n e r a z a t i o n t h i sp a ni sd e v i d e di n t 0f 0 u rs e c t i o n s s e c t i o n1i n t e r p r e t st h e n a m e0 ft h eb 0 0 k z h o uf 0 o w st h en a m e0 ft h ez h o ud y n a s t y ;a n dy iu n d o u b t i y m e a n sc h a n g e s e c t i o n2e x p l o r e st h en a t u r e0 ft h ed o c u m e n t a t i o nr e c o r d e dal o to f d i v i n a 埘0 ne x a m p i e si n 咖e 肋0 七d ,咖,7 1 争e s ,a n dw a sp r e s e r v e df r o mb e j n gb u r n e di n t h eq i nd | y n a s t yj u s tb e c a u s ei ti sad j v i n a t i o nb o o k ,s oi t sp u r p o s ea n dp h j i o s o p h y e i nd i v i n a t i o n s e c t i o n3b a s e d0 nt h ep r e v i o u ss t u d i e s ,p o i n t s0 u tt h a tt h ec o m p a t i o n o ft h ef ,7 e 肋0 詹d 厂( 劲a ,哼e si sn o ta c h i e v e db yo n ep e r s o na t0 n et m e ,b u tac o e c t i v e c r e a t j o no ft h ea n c i e n tp e o p l e s e c t 0 n4p o s e st h et h r e es t a n d a r d st 0d e f n et f l e p o e t 吖i nt h ep o e t r yi nt h ed i v i n a t o r y 、f i ,0 r d si nr n e8 d 0 k0 fc 物,礁7 e sa n dd i s c u s s e si t s 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p r o d u c t l o ni nt h r e ea s p e c t s t h o u g h tc o n t e n t t h i sp a r te p o u n d st h er - c ht h o u g h tc o n t e n t0 ft h ep o e t 吖i nt h e d i v i n a t o r yw o r d si nd 1 7 ej ! 蛔。厅d ,c 物门g e si nt h ef b 0 w i n gf o u rs e c t i o n s s e c t i o n1 :t h e r e f l e c t i o n0 ft h e1 0 v ea n dm ar r a g ei f ei na n c i e n tt i m e sa si t si m p o r t a n tc o n t e n t , i n c i u d i n gt h em ar r a g ec u s t o m s ,f e e i n g s0 fm e na n dw o m e n ,m ar r a g e | f e ,a sw e a s s 0 m ed i s h a r m o n yi nm a r r i a g e s e c t i o n2 :t h er e f i e c t i o n0 ft 1 e0 t h e ra s p e ( :t s0 fs o c i a i i i f ei n c l u d j n gn a t u r a lp h e n o m e n o n ,m i i i t a 吖a c t i o n s ,w o r k j n g f e ,c i a s sc 0 n ”a d i c t i o n s a n db u s i n e s sa c t i v i t i e s s e c t i o n3 :t h er i c hh u m a n i s t i cs p ir tj nj t t h et h i n k i n ga b o u t t h ef u t u r ea n dl i f er e v e a i sas e n s e0 fu r g e n c y s e c t o n4 :t h ed i s c u s s i o n0 fs o m e p h 0 s o p h ym a n i f e s t e di ni t a n i s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h i sp a r td i s c u s s e st h ea n i s t i cc h a r a d e r j s t i c0 ft h e p o e t 吖i nt h ed i 、,i n a t 0 吖w o r d si n 折e 蛔d 七d ,a ,7 9 e sp e r s p e c t i v e s s e d i o n1 :i t f e a t u r e sav a r e t yo fp o e t r ys t y i e s ,i na c c o r d a n c ew t hd i f f e r e n tc r i t e r i a ,c a nb ed i v i d e d j n t 0p o e t r y - p o e m sa n dm i s c e a n e o u sp o e m s :s i n g l e n e sa n dm u l t i p i el i n e sp o e t r y p o e m s :n a r r a t i v ep o e m s ,l y r cp 0 e t r ya n df a b a u s e c t i o n2 :f u ,b i ,x i n gu s e di ni t h a v ea i r e a d ym a t u r e da n da c q u i r e dah i g h e ra c h i e v e m e n t s s e c t i o n3 :l t si a n g u a g e e m b o d i e ss u c hi j n g u i s t i cf e a t u r e si n p o e t r ya sc o n c i s i o n ,a c c u r a c y ; a i t e r a t i o n , r e i t e r a t i v e1 0 c u t i o na n dc 0 m p i e xs t r u c t u r ea n ds 00 n t h ev a i u ea n di m p a c t s e c t i o n1 :t h ev a l u e0 ft h ep o e t 吖i nt h ed j v i n a t 0 吖w o r d s i n 纳eb d d 七d fl 孙a 门g e sp r 0 v i d e st h eh i s t 0r - c a im a t er a i sa b o u tp o e t 吖b e f o r es h ij i n g , r e f i e ( :t st h e0 r i g i n0 ft h ee a r i yp o e m s ,a tt h es a m e “m ec o m p i e t e st h es e q u e n c e0 f p o e m s ,h a v i n gg r e a ts i g n i f i c a n c ef b rt h es t u d yo nt h eor g i n0 fc h i n e s en t e r a t u r ea n d e a r i yp o e t r ya n ds u p p i y i n gv a i u a b i ed o c u m e n t a t i o nf b ru st 0m a k ep r o f o u n ds t u d y0 n t h ep o e t r yi nt h a tt i m e s e c “0 n2 :t h ei m p a d0 ft h ep o e t r yi nt h ed i v i n a t 0 吖w o r d sj n l n eb d d kd ,a n g e s f i r s t i y ,t h ei m p a c to fi t se p r e s s i v et e c h n i q u e 1 t se x p r e s s i v e t e c h n i q u ei s r c hi nv a r e mi a y i n gas o df o u n d a t i o na n dr c he x p er e n c ef o ri a t e r p o e t c r e a “o nt o b em a t u r e s e c o n d i y ,t h ei m p a c t0 fi t ss u b j e c ta n dc o n t e n t t h e p o e t i nt h ed i v i n a t 0 吖w o r d si nf f 7 eb 0 0 七d ,c 渐a 仃g e sp o s s e s s e sab r o a dr a n g e0 f t o p i c sa n dr i c hc o n t e n t ,h a v i n gf a r - r e a c h i n gs i g n i f i c a n c ef o rc h i n e s ei i t e r a t u r e t h i r d i y : t h e i m p a c t 0 fi t s n g u i s t i c c h a r a c t er s t i c s t h e f i n g u i s t i c c h a r a c t er s t i c sa n d a c h i e v e m e n t si ni ts e ta ne c e e n te x a m p l ef o r i a t e rp o e t 吼e s t a b i i s h i n gabr i | i i a n t c 0 n c i s el a n g u a g et r a d i t i o n a i k e yw o r d s :t h eb 0 0 k0 fc h a n g e s ;d i v i n a t 0 吖w o r d s ;p o e t r y 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周易是先秦留存下来的一部典籍,在中华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和深远的影响。周易自成书以来,它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产生了研 究专著易传。到汉代,由于儒学的“独尊”,周易这部为儒家学者所 重的典籍被尊称为易经并以之为六经之首,班固汉书艺文志以 周易为“六艺之原”【1 】,进一步确认了周易为“群经之首 的地位, 自此“易学在中国文化中颇受重视。周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 带着神学的迷雾和自然科学的光泽,释道的清逸与迁客的愤懑,哲人的深 邃与骚人的情趣,在中国古代文化的长长系列中行进,形成了一个庞大的 易学体系,凝聚成为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2 】可以说,周易是中国古代 文化的综合体,而这正是其文化魅力所在。 自周易产生以来,就以其深邃的意蕴,奇特的结构,吸引了历代 一批又一批的研究者,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周易做了许多研究工作。 正是由于周易涵盖广大,才形成了多角度研究周易的状况。纵观 周易研究史可以发现对其研究的思路古今有别,古人研究周易多 侧重从“义理”、“象数 二个方面着手,今人则以其哲理思想研究为重点。 现代也出现了以顾颉刚、郭沫若等为代表的“古史辨”派【3 1 ,该派学者侧重 于研究周易卦爻辞中的史实考证。对于周易卦爻辞的文学性研究, 在古代并未受到重视,没有成为周易卦爻辞研究的主流方向之一。现 当代,周易卦爻辞文学性研究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对比哲理研究、史 实考证而言仍是相对薄弱,尚有较大的开拓余地。周易同那个时代的其 他大多数典籍一样,具有文史哲合一的特点,虽然不能认定周易为文 学作品,但是它具有文学的质素,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属于广义的文学范 畴。因此,深入研究周易的文学性质素,正确评估其文学成就与价值, 是有较大意义的。 从文学性的角度研究周易卦爻辞,前人已有一些成就,主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其一,周易卦爻辞的诗性特点。宋人陈骥文则日:“易 文似诗。”他还评价中孚九二日“使之入诗雅,孰别爻辞? ,【4 】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镜池周易筮辞考日:“比与兴这两种诗体,在诗经中是 很多的但周易中也有这类诗歌。”【5 】郭沫若 时代的社会生 活日:“爻辞多半是韵文,而且有不少是很有诗意的。 【6 】高亨 卦爻辞的文学价值日:“周易带有相当浓厚的诗歌色彩。”【7 】李炳海色 彩神秘的 卦爻辞从文化学的角度切入,认为易、诗同源, 并且分析了同一意象在易、诗中的不同意蕴。【8 】其二,周易卦爻 辞的修辞手法。陈骥文则日:“易之有象,以尽其意;诗之有比, 以达其情。文之作也,可无喻乎? ”【9 】章学诚文史通义易教日:“象之 所包广矣,非徒易而已。易象虽包六艺,与诗之比兴, 尤为表里。”【1 0 】钱钟书管锥编周易正义乾日:“易之有象,取譬 明理也。”【1 1 】两位先生对周易的象征手法和意象做了论述。其三,周 易卦爻辞的价值与影响。刘勰文心雕龙宗经日:“故论说辞序,则 易统其首。 【1 2 】宋人李鎏文章精义日:“易、诗、书、仪礼、 春秋皆圣贤明道经世之书。虽非为作文设,而千万文章,从是出 焉。 【1 3 】另外,张善文 与文学、陈良运 与中国文学、于 雪棠 与中国上古文学等也对周易与文学的关系做了阐释。 黄玉顺在 古歌考释中总结了周易卦爻辞中的数十首歌辞, 在周易卦爻辞诗歌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黄先生在该书绪论中认 为对“易诗”的研究将带来“易诗学”的兴盛。【1 4 】 结合以上诸家之言,通览周易卦爻辞可以发现诗歌是周易卦 爻辞的重要组织形式,并且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成就,但目 前对周易卦爻辞诗歌的研究尚不够深入、系统,有待于进行专题研究。 周易卦爻辞诗歌塑造了可感的形象,创造了灵动的意境,表达了丰富 的情感,句式灵活多样,修辞手法丰富,语言精炼,富有文采。周易卦 爻辞诗歌还描绘了上古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上古人们的生产、婚 嫁、军事、商旅等方面的一些情况,在一部分诗歌当中还体现了上古的哲 理思想,记录了上古的一些自然现象与历史史实,具有高度的文献价值。周 易卦爻辞诗歌填补了诗经之前的诗歌发展史,开拓了诗歌的题材范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围,发展了诗歌的修辞手法,具有珍贵的文学价值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 刻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系统的周易卦爻辞诗歌专题研究。 本文正是在肯定周易卦爻辞存在文学质素和具有文学价值的前提下, 以周易卦爻辞诗歌为研究方向,从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及其影响等方 面来探讨周易卦爻辞诗歌的成就和价值,希望能够借此为周易卦 爻辞的文学性研究做出些有用的工作。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周易卦爻辞概说 第一节周易的释名 首先来看前人对周易书名的解释。自汉代以来,周易的“周” 字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周”取“周普 之义。郑玄易赞日:“周 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1 5 】陆德明经典释文日:“周,代名也, 周至也,遍也,备也,今名书,义取周普。”【1 6 】另一种观点认为“周”是代 名,指周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论三代易名日:“郑玄虽有此解释,更 无所据之文周易称周,取岐阳地名。毛诗云周原腮肫 是也。又文王作易之时,正在菱里,周德未兴,犹是殷世也,故题周 别于殷,以此文王所演故谓之周易。其犹周书周礼,题周以别余 代,故易纬云因代以题周是也。 【1 7 l 朱熹周易本义日:“周, 代名也,易,书名也。 【1 8 】郑玄对周易书名的解释是和连山、归 藏二书书名的解释放在一起的。郑玄日:“夏日连山,殷日归藏, 周日周易。”“连山者,像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 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1 5 l 对此,皇甫谧有不 同的理解,其帝王世纪日:“庖牺氏作八卦,至夏人因炎帝日连 山,殷人因黄帝日归藏,文王广六十四卦九六之爻,谓之周易。”【1 9 】 皇甫谧认为“连山”、“归藏 是炎黄二帝的别号,用作书名则是因人名书, 因此周易之所以称为“周易”,也是因人名书。可见对于连山、归 藏二书的命名有着不同的理解,那么依据此二书来解释周易之“周” 为“周普无所不备”就缺乏说服力了,所以孔颖达说郑玄“无所据之文 而将周易之“周”解释为“周代”。到宋代,朱熹就十分肯定的说“周, 代名也”,所谓周易即是周代之易。周振甫周易译注前言日: “按左传昭公二年:韩宣子来聘,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 春秋,日:周礼尽在鲁矣可见韩宣子来鲁国聘问时,只有易象, 即只有易卜卦爻辞,还没有“十翼 ,他把易象和鲁春秋都称 为周礼,这个“周”当然是代名,所以,周易之“周”是代名,孔颖达 和朱熹的话是正确的。【2 0 】笔者赞同周先生的观点。据以上所述,“周”取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代名”之意较为确当。 再来看“易”字。与“周”字比较,对“易”字的理解歧义就更多了。 根据张善文周易入门【2 1 】和周振甫周易译注前言f 2 0 】的考证,对“易 字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其一,由“蜥蜴”得名说。这种观点认为 “易”为“蜥蜴 的名称,是一个象形字,旧说蜥蜴类动物一天能改变1 2 种颜色,故假借为“变易”之“易”。其二,三义说。这种观点认为“易” 字含有“简易 、“变易”、“不易”三层意义。其三,日月为易说。这种观 点取日月更替,交相变易为说。其四,变易说。该观点认为“易 取“变 易”之义。其五,毛奇龄总前人之说,认为“易 兼有“变易”“交易”“反 易对易“移易”五义。其六,吴汝纶认为,“易 本指占卜,古代掌卜 之官亦称为“易,周易为占卜之书,故取为书名。张善文认为:一易 字之义,当就其本义与后起义分别观之。易之名书本义为变易, 【2 2 】笔者赞同张先生的观点。通观周易可以发现无处不在讲变易,所以 “变易 是“易”字的主要含义。 综上所述,周易之释名应作如此理解,“周”为代名,“易”为变易。 古代文献中常常简称为易,也可见“易 为书之大要。 第二节周易乃l 、筮之书 对于周易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看法认为 周易是一本哲学书,主要是讲哲学的。吕绍纲学易四种序日:“周 易是讲哲学讲思想的书,卜筮只是它的躯壳。”【2 3 】也有观点认为周易 就是一本卜筮书,刘大均周易概论日:“归根到底,周易是一部筮书。 若全面研究周易,只讲解经文而不谈及筮数,那是不行的。”【刎说周 易卦爻辞包含了一些哲理,这是不错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周易是 哲学书。周易的哲理思想是在卜筮中附带产生的,周易的宗旨在于 卜筮,是在卜筮之中包含着哲理思想。文献中记录周易卜筮的例子不 少,左传昭公七年记载:“孔成子以周易筮之。 礼记祭义篇 日:“昔者圣人建阴阳天地之情,立以为易。易抱龟南面,天子卷冕北 面。虽有明知之心,必进断其志焉,示不敢专,以尊天也。”周礼春官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日:“大卜掌三易之法 、“掌三易之法以辩九筮之名”。管子山权日: “易者,所以守吉凶成败也。”庄子天下日:“易以道阴阳。”说文解 字日:“筮,易卦用蓍也。 系辞日:“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 凶。”可见古人以周易为占断吉凶阴阳的卜筮书。易传虽然多哲学 思想,但也讲卜筮。系辞记录了详细的卜筮之法:“大衍之数五十,其 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 扔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扔而后挂。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 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 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胡自逢 周易经文研究从蒙、比、巽、损等四卦得出结论“上四条 足证易为卜筮之书无疑。”【2 5 】 秦焚书时,典籍多遭火劫,周易却能逃过这一大难。周易并不是 侥幸逃过,而是别有原因。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李斯在上书请始皇焚书 的奏疏中言:“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皮锡瑞日:“今人以钱 代蓍亦古法之遗,圣人因卜筮而作易,乃神道设教之意。汉艺文志日, 秦燔书而易为筮卜之事,传者不绝。刘歆移博士书日,天下但有易卜, 未有他书,是易以筮卜而幸存。史记、汉书载汉初经师之传,惟易 最详,盖以此也。 ( 经学通论易经论筮易之法) 【2 6 】可知周易得 以保全,正是由于它为卜筮书的缘故。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古人作周易 是为满足卜筮的需要而编撰的,其本质就是一本卜筮书。 第三节周易的作者与成书 关于周易的作者及其编撰时代,历来存在争论。考察文献资料, 最早提到这个问题的是易传,系辞日:“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 作 易者,其有忧患乎?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 当文王与 纣之事邪? ”系辞提到了周易的作者问题但并没有给出答案。汉代, 司马迁报任安书日:“文王拘而演周易”;史记周本纪日:“西 伯囚菱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史记日者列传日:“自伏 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汉代其他学者的观点大都 1 n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与司马迁的观点一致。扬雄法言问神篇日:“易始八卦,而文王六十 四,其益可知也。”法言问明篇日:“文王渊懿也,重易六爻。”【2 7 】王 充论衡对作篇日:“易言伏羲作八卦,前是未有八卦,伏羲造之,故 日作也,文王图八,自演为六十四,故日衍。”论衡正说篇日:“说易 者皆谓伏羲作八卦,文王演为六十四。”【2 8 】班固汉书艺文志继承司马 迁的观点,对周易的作者问题进行了总结:“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 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 作上下篇故日: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颜师古注日“伏羲 为上古,文王为中古,孔子为下古。”【2 9 】伏羲作八卦,文王演易的说法 为大多数汉代研究者所接受并成为后来较为流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有以 下几种,王弼认为是伏羲自演为六十四卦,郑玄认为是神农演为六十四卦, 孙盛认为是夏禹演为六十四卦。陆绩认为是文王作卦辞,周公做爻辞。汉 代以后对周易作者及成书的考证不外乎以上几种情况。【刈 现代,周易的作者与成书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根据刘建臻二十世 纪 作者研究述略主要的观点有以下几种。郭沫若认为是孔子的再 传弟子哥臂子弓。余永梁认为是周初卜筮者所作。顾颉刚则认为当出于那 时掌卜筮的官。李镜池认为卦爻辞的作者可能是周王室的一位太卜或筮人, 即所谓掌三易之人。杨天宇认为编篡者是熟悉和搜集大量的周王室占 筮记录的人。【3 l 】张善文认为在西周以前的漫长岁月中,古人已经使用重卦, 类同周易六十四卦的符号进行占筮活动,并附有简单的爻辞。到殷末 周初,当时的学者对旧的筮书进行了改编工作,又经过多时多人的加工润 色,最后形成了卦形体系完整,卦爻辞文旬富有形象性的周易。【3 2 1 在上文中,已经论述了周易乃是一本卜筮书。那么,其作者主要是 卜筮者就是极有可能的。殷周之际,“在那个文化垄断的文明初期,卜筮是 一种用来决定国家大事的重要政治形式,是一种由极少数人( 太卜等) 操 纵的至为神圣的文化行为。”【3 3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日:“筮人将其筮事 记录,选择其中之奇中或屡中者,分别移写于筮书六十四卦卦爻之下,以 为来时之借鉴,逐渐积累,遂成周易卦爻辞之一部分矣。 刚在上古时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期,卜筮是国家大事,只有国家元首,贵族领袖以及社会地位特殊的卜筮 官才能进行占筮活动,那么,卜筮官将每次占筮活动记录下来,辑录成书, 就形成了周易卦爻辞的主体。 谈及周易卦爻辞的编撰不免要涉及连山、归藏。周易中有 一部分卦爻辞是损益这两部书的内容而来。关于这两部书的历史记载并不 多,较为明确的记录在周礼中:“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日连山, 二日归藏,三日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对这两部书 因为刘向父子和班固等知名的大学者在其著作中均未曾提及,所以有观点 怀疑这两部书是否存在过。晋书中录有归藏书目,隋书经籍志、 唐书艺文志更标明连山十卷、归藏十三卷。郑玄注礼记礼 运孑l 子之宋得“坤乾”日:“得殷阴阳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归藏。”清 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夏 辑佚序日:“郦道元水经注、 李淳风乙已占皆引连山。”归藏序日:“后汉时连山、归藏 犹存,未可以艺文志不列其目而疑之。今玩其遗爻皆用韵语,奇 古可诵,与左氏传所载诸系辞相类,其文非汉以后人所能作也。 【3 5 】今人周山周易文化论日:“从安阳四盘磨卜骨所透漏出的信息,进一 步证实了连山的存在,并且连山还有根据神农的另一个名字所取 的别称,叫做魁隗。”【3 6 】据此看来,仅凭艺文志未录连山、归 藏就认为这两部书不存在是缺乏说服力的。“夏之连山,殷之归藏, 应该有较完整的体系,有成卦的方式,卦名,爻辞内容,卦辞内容。”【3 7 l 那么周易中部分卦爻辞为连山、归藏所有,就是有可能的。流 传至今能看到的归藏辑佚文,与周易明显的不同之一就是乾坤两 卦的顺序颠倒。还有其中许多卦名也是有同有异。例如,乾、屯、蒙、讼、 师等卦卦名相同,周易中无妄、涣、谦等与归藏中毋亡、奂、兼等 相近。可见周易与归藏之间有相近之处。所以兰甲云说“周易 由归藏、连山损益而成,当然周易里有自己不同于连山、归 藏的地方。周易中的某些卦辞与爻辞可能在商代就己撰成了。 其中某些卦爻辞撰于商代,应该可信无疑。”【3 8 】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周文王、周公也对周易卦爻辞的编撰做出了贡献。“周易卦爻 辞的作者为一个人所作,如今人专著那样,即是误解了。周易的作者, 当然包括卦爻辞的撰作者,不可能是一人所作,也不可能完全是某一个人 或某两个人所作,而是集体撰作,不同时代的人共同撰作的结果。”“这些 撰作、编篡的人当中,有可能是当时的太卜或太史等史官或卜筮官,也有 可能是当时的君王或宰臣。就周易一书的贡献而言,也许周文王和周 公做出了其他人不可比拟的贡献。”“文王、周公作易是说文王、周公 对易卦的编篡整理或损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中许多卦爻辞有可能 经其整理过,部分卦辞和爻辞可能由其撰写过。或者说,以文王、周公为 主要负责者,由他们组织一批史巫人员集体编篡、撰写、损益、删改,最 后由文王、周公审定,这种活动也许文王组织过,不止一次,周公也许接 着又组织过多次。 【3 8 j 廖铭春 经传十五讲日:“周易的产生, 周文王是最有关系的人。证据一为系辞所述的相关内容。二是彖传明 夷所述内容。“先秦文献关于周文王与周易有密切关系的记载是信 而有证的,汉代文献关于文王、周公作易的观点是可以成立的。”【3 9 】 因此,周易卦爻辞的作者不止一人,但文王、周公在其中做出了重要贡 献。 周易中还记载了一些文王、周公之后的事情,据顾颉刚考证,晋 卦辞:“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明夷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等所述之事在武王之后。因此可以认为,周易卦爻辞经文王、周公之后 的学者或卜筮官损益过。综上所述,可以说,周易卦爻辞不可能成于一 时一人之手,其主体成书时间在殷末周初是可信的。 第四节周易卦爻辞中的诗歌 对于周易卦爻辞中存在的诗歌,不少学者已经做过这方面的辨析。 李镜池周易筮辞考周易卦爻辞中的比兴诗歌【5 】认为周易卦爻辞中 存在比兴诗歌,他举了两个例子,明夷九五:“明夷于飞,垂其翼。君 子于行,三日不食。”中孚九五:“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 与尔靡之。李先生认为这两首诗的修辞与诗经中常用的“比”、“兴”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手法一致。高亨在 卦爻辞的文学价值【7 】一文中则指出,由于受到 民歌的影响,加之卜筮者有需要背诵卦爻辞的需要,所以周易卦爻辞 带有浓厚的诗歌色彩,他在文中将周易卦爻辞诗歌按照“赋比兴”的 手法分为几类。黄玉顺 古歌考释【1 4 】认为周易六十四卦的每 一卦都包含了一首古歌。张应斌 :先秦的一部诗集选录了周 易卦爻辞中的1 0 0 多首诗歌。【4 0 】 辨析周易卦爻辞中的诗歌,首先要有界定标准。尚书尧典日: “诗言志,歌咏言。”汉书艺文志日:“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 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诗大序日:“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 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 歌咏之。”孔颖达诗大序正义日:“诗者,人志意之所适也。虽有所适, 犹未发口,蕴藏在心,谓之为志。发见于言,乃名为诗。言作诗者,所以 舒心志愤懑,而卒成于歌咏。”乐记乐象日:“诗,言其志也。歌,咏 其声也。”闻一多歌与诗一文提出了中国诗歌发生的三阶段论,他认为 “歌 是诗歌发生的第一阶段,“诗是诗歌发生的第二阶段,“诗”“歌” 合流是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就是诗经。【4 1 】可见诗与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