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儒林外史》称谓词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枣窒盘拳 日期:兰丝! :至:鲨 关于学位论文使屡授权的声瞻 本人完全了鳃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耀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鏖盟奎导师签名:童鳖堡日期:垫1 2 垒墨盆谬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汉民族,历来对称谓问题极为重视。早在先秦就 有谥法解这样的著作问世( 后编入逸周书) ,后来东汉班固所著的白虎 通有爵、号、谥诸篇,唐人刘知几所撰史通中有称谓篇,专 门讨论称谓问题,还有一些笔记中包含与称谓有关的内容,以及现当代学者发表 的一些与称谓有关的论文。但是总的说来,这些论述是零散而不成系统的。 对称谓词的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首先,称谓是民族文化的标志之 一,是祖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称谓研究可从侧面深化礼貌语言的 研究,是研究礼貌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称谓研究还具有实用价值,对跨 国文化交流具有指导作用。儒林外史作为晚清一部优秀的讽刺小说,其语言特 点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其中称谓词的使用更是带有明清时代称谓词的显著特点, 同时也带有其自身独特的讽刺特点,因此对儒林外史称谓词进行研究具有重 要价值。 本文以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5 8 年版2 0 0 0 年第二次印本的儒林外史为底本, 利用前人时贤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儒林外史中的称谓词进行分析。 第一,从语用及修辞的角度,对儒林外史中的称谓词进行语用学探究。 首先儒林外史中说话者在选用称谓词时,不仅要受到自身视角的影响,大致 还要受到年龄原则、地位原则、亲疏原则和礼貌原则等几条语用原则的影响,而 且在不同的语用原则作用下,产生着不同的社会指示功能。其次,谈话者双方的 身份、地位,谈话者与谈话对象之间的关系,交际场合、谈话的动机、态度,作 者的主观愿望等等,都对称谓词的使用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第二,主要从词源学及汉语史的角度,对儒林外史中出现的一些“先”、 “尊”、“令 、“贤 、“家 、“舍 、“愚”、“敝”等敬称、谦称词进行分类研究并 对个别称谓词进行了考证,从而得出某类或某具体称谓词使用的时代特点及语用 规则和语用范围。 第三,把儒林外史中出现的“老”类称谓词主要分成了五大类,从语法、 语义、文化、称谓习俗及词源学等角度进行研究。第一类表示被称呼者职业身份 的称谓词。第二类用于官场中相互之间的称呼,更多为位卑者对位尊者的敬称。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类用予一般社交场合中袭敬称,较多的为拟亲属称谓。第朗类表示对入豹嚣 称或蔑称。第五类归纳为“老+ 排行”、“姓+ 老”及其他。 本文最后对儒林外史中的称谓词及其使用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如官 职称谓具有仿古称特色,一些称谓词带有方言特点等等t 但“尊人卑己”的礼貌 特点是儒林外史中称谓词使用的蘩本特点。 关键词:儒林外史;称谓:语用原则;“老”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w i t hal o n gh is t o r ya n ds p l e n d i dc i v i l i z a t i o no ft h ec h i n e s en a t i o n h a sa l w a y sa t t a c h e dg r e a ti m p o r t a n c et ot i t l e e a r l yi nt h eq i nd y n a s t y , s u c hb o o ka s ”m e t h o do fc o m p a r i n g w a sp u b i s h e d ( t h el a t t e ra s ”y i z h o u s h u ”) 1 a t e r 。t h eb o o ko f ”b a ih ut o n g ”w a sp u b lis h e di nt h ee a s t e r nh a n d y n a s t y ,w h i c hw i t ht h ea r t i c l e so f ”l o r d ”,”e a r n i n g s ”e t c l i uz h ij i h a st h eb o o ko f ”g e n e r a h i s t o r y w i t hac h a p t e rd e v o t e dt ot h ed e s c r i p t i o n o ft h ep r o b l e mo ft i t l e s o m en o v e l si n c l u d e dw i t hs o m ed e s c r i p t i o no ft h e t i t i e a n ds o m et h e s i sa b o u tt i t l ew e r ep u b l i s h e db yc o n t e m p o r a r ys c h o l a r s b u ti ng e n e r a l ,t h e s er e m a r k sw e r es c a t t e r e da n dn o ts y s t e m a t i c d u et o1 i m i t e ds p a c ei np a p e r s ,w ec a nn o tr i g h t ,”s c h o l a r s ”o ft h e t i t l ew o r d sf r o ma 1 1a n g l e se a c hs t u d y t h e r e f o r e ,i nt h i sp a p e r ,p e o p l e s l i t e r a t u r ep u b l i s h i n gt t o u s ei n1 9 5 8e d i t i o ni n2 0 0 0as e c o n dc o p yo ft h e ”s c h o l a r s ”m a s t e rc o p y w h e nu s i n gp r e v i o u s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f r o mt h e t h r e em a i na s p e c t so f ”s c h o l a r s ”o ft h et i t l ew o r df o ra n a l y s i s p r a g m a t i cf i r s t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r h e t o r i ca n dt h e4 s c h o l a r s ”f o r t h ed e s c r i p t i o no fw o r d sw i t ht h ew o r d so fi n q u i r y f i r s t ,”t h es c h o l a r s ” i nt h ew o r d sc h o s e nt i t l ew o r d ,n o to n l yb yt h e i ro w np e r s p e c t i v e ,g e n e r a l p r i n c i p l e sb u ta l s ob ya g e ,s t a t u s ,p r i n c i p l e sa n dt h ep r i n c i p l e so f c o u r t e s ys e v e r a lp r a g m a t i cp r i n c i p l e sa n d b u ti nad i f f e r e n tr o l ep r a g m a t i c p r i n e i p l e s ,h a v ed i f f e r e n tf u n c t i o n so fs o c i a li n d i c a t o r s s e c o n d ,t h e i n t e r l o c u t o r st h ei d e n t i t yo ft h ep a r t i e s ,s t a t u s ,i n t e r l o c u t o r st a l k e d w i t h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m o t i v a t i o nt a k ,a t t i t u d e s ,t h ea u t h o r s s u b j e c t i v ed e s i r e ,s o m ew o r dd e s c r i p t i o no f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n o v e l f e a t u r e so ft h ea r t sa n ds oo n ,p r e d i c a t ei st h eu s eo fs y m m e t r yp l a ya r o l ec o n s t r a i n t s d e r i v e df r o mt h es e c o n dm a j o rs t u d yo fc h i n e s eh i s t o r ya n d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o f s c h o l a r s 6o ft h e “f i r s t a n d r e s p e c t h o m e “。“h o m e s “。 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s t u p i d ”a n d ”s h a b b y ”k i n gs a i d s a i dw o r df o r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sw e l la s t h ei n d i v i d u a lt i t l ew o r d so fr e s e a r c h ,t h u s ,i tr e a c h e dac e r t a i nt i t i e o rs p e c i f i cw o r d su s e db y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t i m e sa n dp r a g m a t i c r u l e sa n dt h es c o p eo ft h ep h r a s e t h et h i r d “s c h o l a r s “o ft h e “o l d 4a p p e l l a t i o na r em a i n l yd i v i d e di n t o f i v ec a t e g o r i e s w ew i l ls t u d yt h e m f r o mt h es y n t a x ,s e m a n t i c ,c u l t u r a l , d e s c r i p t i o no fc u s t o m sa n do t h e re t y m o l o g i c a lp e r s p e c t i v e t h ef i r s tc a l l w a se x p r e s s e da sv o c a t i o n a lw o r d so ft h et i t i e t h es e c o n dc a t e g o r yo f o f f i c i a l d o mo v e re a c ho t h e rb e t w e e nt h ek i n gs a i dt h a tm o r et h a np a r r i o i s m w e r es u p p o s e dt op l a c et h ek i n gs a i d t h et h i r dc a t e g o r yf o rg e n e r a ls o c i a l o c c a s i o n st a b l ek i n gs a i dt ob em o r ek i n s h i p t h ef o u r t hc a t e g o r yo fp e o p l e s a i dt h ec u r s eo ra r i s e ss a i d f if t hi n t ot h e ”o l dr a n k e d + ”o l dn a m e 十”a n do t h e r s 。r i g h ta f t e r ”t h es c h o l a r s ”b yt h ew o r d so ft h et i t l eo f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c u l t u r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f i n a l l y ,”t h es c h o l a r s ”a n dt h ed e s c ri p ti o no ft h eu s eo fw o r d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r es u m m a r i z e d i fo f f i c i a lt i t l ei sa r c h a i cs a i d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w i t hs o m ed e s c r i p t i o no ft h et e r md i a l e c tf e a t u r e s ,a n d s oo n ,h o w e v e r ,r e s p e c tp e o p l eo fb r i t i s hc o l u m b i ai t s e l f ,”c o u r t e s y f e a t u r ei s ”t h es c h o l a r s ”a p p e l l a t i o nu s eo ft h eb a s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k e yw o r d s :”t h es c h o l a r s “:t i t l e :p r a g m a t i cp r i n c i p l e s :”o l d ”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一、。称谓”的含义 汉语中的。称谓”一词,较早见于 晋书孝武文李太后传( 司马道子启) : “虽幽显同谋,而称谓未尽,非所以仰述圣心,允答天人。宜崇正名号,详案旧 典。”意思是指称呼、名称。现代汉语词典( 2 0 0 5 年版) “称谓”条的释文是: “人们由于亲属或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 亲、师傅、厂长等。”单就“称谓”一词的字面意义,可以将天地间任何事物的名 称、叫法统统囊括其中。然而在汉语史和中国历史上,汉语“称谓”的习惯性概 念,却是专指人际之间的名称叫法,并尤重于亲族、亲属关系的称谓,“称谓”是 习俗礼制和语言的结合体,是关于人际关系之间的名称叫法、称呼的语言习俗。各 民族语言习俗中,都形成了属于本民族风俗特点和语言习惯的称谓习俗,是民族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正视这种习俗源流、习惯及已经约定俗成的概念出 发,器物名称、叫法之类,当归入词汇学的研究范畴,而不列为“称谓”之属。 = 、研究历史和现状 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汉民族,历来对称谓问题极为重视。早在先秦就 有谥法解这样的著作问世( 后编入逸周书) ,后来东汉班固所著的白虎 通有爵、号、谥诸篇,唐人刘知几撰史通有称谓篇,专门讨 论称谓问题,还有一些笔记中包含与称谓有关的内容,以及现当代学者发表的一 些与称谓有关的论文,但是总的说来,这些论述是零散而不成系统的。 对古代称谓所做的整理研究工作,较为系统的大体上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称 谓进行专门的综合整理。北周卢辫始撰 称谓五卷,其书早佚。清代著名学者 梁章钜的称谓录三十二卷,收词约五千余条,内容涉及各种亲戚关系、师友 关系、上下关系、同事同僚关系以及各行各业、三教九流,并对其词语进行语源 及历史沿革考释,集清代以前称谓研究之大成,但缺乏理论探讨和科学分类。继 梁氏之后,当代学者编著了一些专门性的称谓词典。如王火、王学元的汉语称 谓词典;韩省之的称谓大词典;张孝忠的古今称谓语词典;刘超班的中 华称谓词典;吉常宏的 汉语称谓大词典等。二是对称谓进行概述的著作,已 有张虎龙的古今称谓漫话、袁庭栋的古人称谓漫谈等。 但总的看来,对古代称谓的研究,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而言,都还存在明显 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不足。所谓宏观是指对古代称谓的系统整理和整体研究,对古今称谓之间源流 关系的深入探讨,对称谓与社会、文化之间关系的全面阐发等。所谓微观,则是 指对某一特定历史时代或某一部专书中称谓词语的系统、综合的考察。两者比较, 微观研究显得更为薄弱。尤其对专书中称谓词语全面系统的总和考察,更为薄弱。 以笔者见闻所及,已有夏先培先生的左传交际称谓研究和陈毅平的 称呼语研究两本,而儒林外史称谓方面的研究一直是被忽略的一隅。 三、研究意义 首先,称谓是民族文化的标志之一,是祖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 为人们所重视。周公制礼,便先定其名号;孔子为政,必先正名。并提出“名不 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强调了名号称谓在人们言语交际过程中的先导作用 及其重要性。我国是有着数千年文明的礼仪之帮,称谓词语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是祖国灿烂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其次,语言作为人类最 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如何传递人类文化信息,维系和发展人际间的和谐社会关系, 继承和发扬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而在社交场合, 如何恰当地选择称谓语来维系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语用学和修辞学非常 关心的问题,称谓研究也必将深化语用学和修辞学的研究。称谓研究还可从侧面 深化礼貌语言的研究,是研究礼貌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称谓研究还具有 实用价值,对跨国文化交流具有指导作用。全球化的形势发展迅猛,国际交流日 趋频繁,研究礼貌语言和称谓词语对人际、国际间交流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 四、研究方法及版本 我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语法研究与语用考察相结合;第二 传统语言学方法和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语用学、修辞学相结合;第三描写 与分析、比较相结合。所用版本为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5 8 年版2 0 0 0 年第二次印本。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称谓词的语用原则 儒林外史作为一部反映封建社会末期知识分子、士大夫阶层社会生活的 长篇讽刺小说,在社交场合上尤其注重尊卑长幼,不可逾越,内外亲疏,严格区 分。为了保证交际活动的正常进行,说话者要根据对方的年龄、职业、地位、身 份以及同对方的亲疏关系和谈话场合等一系列因素选择恰当的称谓词。因此说话 者在选用称谓词时,不仅要受到自身视角的影响,大致还要受到年龄原则、地位 原则、亲疏原则和礼貌原则等几条语用原则的影响。同时这些称谓词作为一种特 殊的指示词,在不同的语用原则的作用下,产生着不同的社会指示功能,从而体 现出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社会面貌、亲疏程度等等。 一、年龄原则 年龄原则是恰当地选用称谓词的指导性原则。在社交场合中,说话者常常根 据自己与听话者或被指称者的年龄差距来选择相应的称谓词。儒林外史书中, 说话者在使用年龄原则时,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说话者的地位高于听话者 或被指称者;第二说话者的年龄小于听话者或被指称者。这时,说话者往往忽略 自身与听话者或被指称者的社会等级差距而按年龄原则来称呼长者,表示对年长 7 山东大学硕t 学位论文 者的尊敬,从而拉进他们之间的交际距离,以保证交际活动顺利进行。例如: 梅玖道:“我不知道,该罚该罚! 但这个话不是为周长兄,他说明了是个秀才。 但这吃斋也是好事,先年俺有一个母舅,一口长斋,后来进了学,老师送了丁 祭的胙肉来,外祖母道:丁祭肉若是不吃。圣人就要计较了:大则降灾,小则 害病。只得就开了斋。俺这周长兄,只到今年秋祭。少不得有胙肉送来,不怕 你不开哩。”( 儒林外史第二回,2 0 2 1 页) 例中梅玖为秀才,而周进仍是个童生,显然梅玖的社会地位要高于周进。 但从原文中我们得知周进年纪六十多岁,长于梅玖,因此梅玖在称呼周进时只能 按照年龄原则用“长兄”来称呼周进。而梅玖曾用呆秀才吃长斋的笑话来取笑周 进,因此梅玖称周进“长兄”并不表示一种尊敬、感情好,而是社交上的一种需 要,只是为了借这个机会拉进二者之间的关系,来体现自己的一种自谦、礼貌客 气,从而保证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受年龄原则制约的称谓大体体现了以下几方 面的语用功能:第一,说话者和听话者或被指称者之间有年龄差距;第二,说话 者对听话者或被指称者的称呼是一种处于礼貌上的尊重、客气;第三,说话者的 社会地位高于听话者或被指称者。 二、地位原则 地位原则和年龄原则是相互作用的一条语用原则,也是社交场合极常用的一 种指导性原则。由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执行森严有序的社会等 级身份制度,人际关系中人们的等级伦理观念极强,因此即便是说话者比听话者 或被指称者年长许多,说话者出于对听话者或被指称者的社会地位的尊重,也常 常以“兄”称之,以“弟”自许,甚至还不顾自然年龄,用上下辈的称谓词来称 呼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听话者或被指称者。也就是说当年龄原则和地位原则发生 冲突并且说话者的社会地位低于听话者或被指称者时,此时年龄原则让位于地位 原则,说话者要根据地位原则来选用称谓词。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的称谓词无法反 映说话者和听话者或被指称者之间的年龄差距。例如: 王举人道:“你这位先生贵姓? ”周进知他是个举人,便自称道:“晚生姓周。一“ 周进道:“老先生的朱卷是晚生熟读过的。后面两火股文章,尤其精妙。”王举 人道:“那两股文章不是俺作的。”周进道:“老先生又过谦了。却是谁作的呢? ” ( 儒林外史第二回,2 3 页) 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晚生”本为后辈对前辈的自称。而社会地位低些的人对社会地位高些的人, 也自称“晚生”,不一定论年龄。例中周进年纪六十多岁,明显长于王举人,但 是周进只是童生,社会地位低于举人,因此周进违背年龄原则,按照地位原则来 选择称谓词,自称“晚生”,而称王举人“老先生”从而体现了二者的社会地位的 差异。因此按照地位原则选择称谓词体现了以下的语用功能:第一,说话者的社 会地位低于听话者或被指称者;第二,按照地位原则来选择的称谓词无法反映说 话者和听话者或被指称者的年龄差距;第三,说话者意欲拉近自己与听话者或被 指称者之自j 的交际距离:第四说话者传达了自己对听话者或被指称者的恭敬之情。 三、亲疏原则 亲疏原则是说话者选用称谓词的一条普遍性原则。说话者也常根据自己和听 话者或被指称者的亲疏关系来选择称谓词。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说话者 与听话者或被指称者不熟悉;第二,说话者与听话者或被指称者熟悉。儒林外史 一书中亲疏原则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当说话者和听话者或被指称者不熟悉时,此时 说话者不了解对方的社会地位状况,说话者则不考虑自己与听话者或被指称者之 间的年龄差异,一律以。长者”尊称对方,以表示对听话者或被指称者的一种尊 敬和礼貌。而当说话者与听话者或被指称者熟悉时则主要体现在亲属称谓用法与 非亲属称谓用法的不同上。亲属之间相称要使用亲属称谓,而不能按照听话者或 被指称者的社会地位、官职身份等来选择称谓词,亲属之间的称谓少了更多礼俗 上的繁缛礼节,亲属之间的亲密关系体现在称谓用法上是称谓词前一般不加敬词。 例如: 那日正是早饭过后,他看着太公吃了饭;出门无事,正和一个本家放牛的,在 打稻上将一个稻箩翻过来做了桌子,放着一个象棋盘对着。只见一个白胡老者 背剪着手来看,看了半日,在傍边说道:“唼! 老兄这一盘输了! ”匡超人抬 头一看,认得便是本村大柳庄保正潘老爹;因立起身来叫了他一声,作了个揖 潘保正道:“我道是谁,方才几乎不认得了。你是匡太公家匡二相公你从前 年出门,是几时回来了的? 你老爹病在家里? ”( 儒林外史第十六回,1 7 7 页) 六老爷道:“他姓减,名唤臧歧,天长县人。这书是杜少卿哥寄来的,说臧歧为 人甚妥帖,荐来给大爷、二爷使唤。”大爷道:。老二,我同六哥吃饭,你 去会会他罢。”( 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4 4 5 4 4 6 页) 9 山东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汤镇台见他油嘴油舌,恼了道:“我出门三十多年,你长成人了,怎么学出这般 一个下流气质! ”后来见他开口就说是“禀老爷”,汤镇台怒道:“你这下流! 胡 说! 我是你叔父,你怎么叔父不叫,称呼老爷? ”讲到两个公子身上。他又叫 “大爷”、“二爷”,汤镇台大怒道:“你这匪类! 更该死了! 你的两个兄弟,你 不教训照顾他,怎么叫大爷、二爷! ”把六老爷骂的垂头丧气,一路到了家里。 ( 儒林外史第四十四同,4 5 5 页) 例中保正潘老爹是一个白胡老者,而从书中我们可以得知,匡超人是一位 年轻少年,因此潘老爹第一眼见到他时应该就能辨别出自己的年龄远远长于匡超 人。由书中“潘保正道:我道是谁,方才几乎不认得了。”可得知,开始潘老爹 并没有认出匡超人,即第一感觉是和他不熟悉,是把他当作一个陌生人来称呼的, 故不顾二者之问的年龄差距,用长者来称呼他,称其为“老兄”,表示对匡超人的 礼貌客气,正是在亲疏原则的作用下选择的称谓词。从例例中可以看到六老 爷和大爷、二爷是兄弟,汤镇台为六老爷“叔父”,他们之间本应按亲属称谓来称 兄道弟或称呼排行,如大爷称呼六老爷“六哥”,称呼二爷为“老二”,而不应按 照一般社会成员之间根据社会地位、官职等来选择称谓词。因此当六老爷称呼汤 镇台“老爷”,称呼汤镇台两个公子“大爷”、“二爷”时,被汤镇台骂的垂头丧气, 一路到了家里。正是因为六老爷在对自己的“叔父”和“兄弟”的称谓上违反了 亲疏原则,按照一般非亲属关系的社会成员的称谓方式选择了称谓词,反而使他 们之间的亲情关系显得生疏起来,故而遭到汤镇台的训斥和痛骂。亲疏原则在人 们的社会交际中发挥作用时,其语用功能正是体现了说话者和听话者或被指称者 之间的亲疏关系,如果违反了亲疏原则就会使原本的亲密关系变得生疏起来。 四、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适用的条件是说话者的社会地位必须高于听话者或被指称者或者和 听话者或被指称者的社会地位相当。第一,当说话者的社会地位高于听话者或被 指称者,而年龄小于听话者或被指称者时,说话者按照年龄原则来选择称谓词。 与此同时礼貌原则也发生作用,只是此时礼貌原则通过年龄原则来体现。第二, 当说话者的社会地位高于听话者或被指称者或者和听话者或被指称者的社会地位 相当,而说话者的年龄长于听话者或者被指称者时,说话者则违背年龄原则和地 位原则,而采用称呼小于自己的听话者或被指称者为长者或尊者而自称幼者或晚 1 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辈的方式来选择称谓词,此时如何选择称谓词起决定作用的是礼貌原则。例如: 只见王惠须发皓白,走进门,一把拉着手,说道:“年长兄,我同你是天作之 合,不比寻常同年弟兄。”两人平磕了头,坐着,就说起昔年这一梦,。可 见你我都是天榜有名。将来同寅协恭,多少事业都要同做”萄玫自小也 依稀记得听见过这句话,只是记不清了,今e t 听他说来,方才明白,因说道: 。小弟年幼,叨幸年老先生榜末,又是同乡,诸事全望指教。”王进士道:“这 下处是年长兄自己赁的? ”苟进士道:“正是”王进士道:。这甚窄,况且 离朝纲又远,这里住着不便。不瞒年长兄说,弟还有一碗饭吃,京里房子也是 我自己买的,年长兄竞搬到我那用去住,将来殿试,一切事都便宜些。”( 儒 林外史第七回,8 2 页) 王惠听罢,留下泪来,说道:“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 世兄今年贵庚多少了? ”蓬公孙道:“虚度十七岁。到底不曾请教贵姓仙乡。” 王惠道:“盛从同船家都不在此吗? ”蘧公孙道:“他们都上岸去了。”王惠附耳 低言道:“便是后任的南昌知府王惠”( 儒林外史 第八回,9 4 页) 例中王惠须发皓白,应为一位老者,而从书中我们可得知苟玫是一位少年 进士,此时王惠和苟玫同为进士身份,地位相当,王惠年龄却远远长于苟玫,可 是王惠却以“年长兄”来称呼苟玫,而自称“弟”,以表示对荀玫的一种礼貌,对 自身的一种的谦虚,他正是违背了年龄原则,以礼貌原则来选择的称谓词。例 中王惠已经知道蘧公孙为蘧太守的孙子,尚未进学,也无官职,而王惠曾为后任 的南昌知府,地位和蘧太守相当,因此王惠的社会地位应高于蘧公孙,而蘧公孙 为十七岁少年,王惠也应该能够看出自己的年龄长于蘧公孙,却用“世兄”一词 来称呼蘧公孙,正是他违背了地位原则和年龄原则,而以礼貌原则来选择称谓词。 使用礼貌原则来选择称谓词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语用功能:第一,说话者的 社会地位高于听话者或被指称者或者和听话者或被指称者的社会地位相当;第二, 说话者的年龄长于听话者或者被指称者;第三,说话者故意抬高听话者或被指称 者的社会地位或年龄,而尽量降低自己的社会地位或年龄来减少二者之间的差异, 以便更好地实现他们之间的话语交际活动;第四,体现了说话者的礼貌、有涵养、 谦虚不张扬。 山东丈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节儒林外史中制约称谓词使用的因素 常言道“一句话,百样说”,“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说的就是适应特定的语言环境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说得更贴切、恰当,即达到 适切呢? 充分注意交际对象、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语 境因素是达此目的的前提条件。儒林外史中谈话者双方的身份、地位,谈话双 方与谈话涉及对象之间的关系,交际场合的不同,说话者的动机、态度,小说的 艺术手法等等,都对称谓词的使用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一、谈话双方的身份地位决定双方在社交场合的称呼 人际间的阶级和社会地位、人的身份仍是社交场合称呼的主要依据,说话者 和听话者的权势关系明显制约着称谓词的选择,权势不仅涉及社会、政治、经济 地位,也涉及亲属关系。同时谈话双方的某一方身份、社会地位一旦发生变化, 另一方对他的称呼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例如: 三公子问道:“你们是我家那一房的家人? ”那些人却认得三公子,一齐都慌了, 齐跪下道:“小人们的主人却不是老爷一家,小人们的主人刘老爷曾做过守府。 因从庄上运些租米,怕河路里挤,大胆借了老爷府里官衔,不想就冲撞了三老 爷的船,小的们该死了! ”( 儒林外史第九回,1 0 7 页) 邹三道:“自少老爷们都进京之后,小的老子看着坟山,着实兴旺,门口又置了 几块田地,那旧房子就不够住了,我家就另买了房子搬到东村,那房子让于小 的叔子住。后来小的家弟兄几个又娶了亲,东村房子,只够大哥、大嫂子,二 哥、二嫂子住。小的有个姐姐,嫁在新市镇,姐夫没了,姐姐就把小的老子和 娘都接了这里来住,小的就跟了来的。”( 儒林外史第九回,1 0 0 页) 例中“家人”指刘老爷的仆人,他们和三公子从社会地位上讲同样应为主 仆关系,因此这些人的社会地位远远低于三公子,故称呼三公子为“老爷”,而自 称“小的们”。例中邹三为三公子家看坟的仆人或佣人在社会上属于下层劳动 人民,因此在说话用词上不像三公子等士大夫、知识分子或乡绅阶层用语上注意 文雅,而是显得较为粗俗。故当邹三对三公子称自己长辈亲属或同辈亲属中的年 长者时不在亲属称谓词前加“家”字,而是用一些较为粗俗的口语化的称谓方式。 如例2 中对邹三对三公子称自己的父亲不用“家父”等称谓方式,而称“老子”, 称叔父不说“家叔”而称“叔子”,称兄长不说“家兄”,而说“大哥”、“二哥” 山东丈学硕士学位论文 等。这些都体现了人际间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地位、人的身份等都在社交场合上 对称谓词的选择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同样谈话双方的某一方社会地位、身份一 旦发生变化,另一方对他的称呼也会发生变化。儒林外史中随着范进由“童生” 身份变为“秀才”进而“中举”一系列社会地位、身份的变化,书中对他的称呼 也由称呼“范进”到称呼“范举人”又到称呼“范学道”等,而不断发生变化。 二、谈话双方与谈话涉及者之间的关系决定社交场合的称呼 谈话双方与谈话涉及者之间的关系也制约着称谓词的选择。比如对人称自己 的兄长要称“家兄”,称弟弟却不能称“家弟”反而应称“舍弟”,称呼别人的弟 弟则称“令弟”。称自己的儿子却应称“小儿”而不能称“舍儿”。相反称他人之 予则称“令郎”因为“家”一般用于指说话者对人称自己的长辈亲属或平辈中的 年长者,而“舍”字则用于对人称比自己年龄小的平辈亲属。令”则用于表示对 对方亲属的一种尊敬之称,也可用于称对方的亲戚。“令”字即可用于尊称长辈, 亦可用于平辈之间,甚至还可敬称他人晚辈亲属。例如: 严致和道:。这话也说不尽了;只是家兄而今两脚站开,差人却在我这里吵闹要 人,我怎能丢了家里的事,出外去寻他? 他也不肯回来。”( 儒林外史第五回, 5 7 页) 须臾。舅爷到了,作揖坐下王德道:。令弟平日身体壮盛,怎么忽然一病就不 能起,我们至亲的也不曾当面别一别,甚是惨然! ”( 儒林外史 第六回,6 7 页) 余大先生看见这般光景,看不上眼,说道:“表弟,我们也不在这里坐着吃酒了。 把祭桌抬到你家,我同舍弟一同到你家坐坐罢。”( 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4 9 1 页) 蘧太守道:“我本无宦情。南昌待罪数年,也不曾做得一些事业虚糜朝廷爵禄, 不如退休了好。不想到家一载,小儿亡化了,越觉得胸怀冰冷,细想来,只怕 还是做官的报应。”( 儒林外史第八回,9 6 9 7 页) 向知府道;“这个也好。我如今还要到各上司衙门走走。你不要去,同令郎在我 这里吃了饭,我回来还有话替你说。”( 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2 7 0 页) 例中严监生对王仁称自己的兄长严贡生“家兄”,例中王德面对严贡生称 严贡生的弟弟严监生“令弟”,例中是余大先生对虞华轩称自己的兄弟余二先生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舍弟”,不能称“家弟”。例蘧太守对娄三公子和娄四公子称自己的儿子为“小 儿”,例中向知府称鲍文卿的儿子“令郎”而不能像蘧太守一样称鲍文卿的儿子 “小儿”。这些都是由于谈话涉及对象和谈话双方的关系不同,因此对被指称者的 称呼也不同,从而选择了不同的称谓词。 三、交际场合的不同制约着称谓词的使用 儒林外史中说话者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下,会选择不同的称谓词来表示对 被指称者的称呼。通常表现为说话者会根据交际场合的不同需要,从听话者本身 的角度出发,把自己置身于听话者的角度和身份位置来选择称谓词表示被指称的 称呼。例如: 严致和吩咐小厮去说:“奶奶这些时心里有些不好,今日一者请吃酒,二者奶 奶要同舅爷们谈谈。”( 儒林外史第五回,5 8 页) 严致和道:“老舅怕不说的是! 只是我家嫂,也是个糊涂人,几个舍侄,就像 生狼一般,一总也不听教训。”( 儒林外史第五回,5 7 页) 一个丫鬟来说:“赵新娘进来拜舅爷。”( 儒林外史第五回,5 8 页) ( d丫鬟道:“新娘每夜摆个香桌在天井里哭求天地,他仍要替奶奶,保佑奶奶就好。 今夜看见奶奶病重,所以早些出去拜求。”( 儒林外史第五回,6 0 页) 例中严致和吩咐小厮时称自己的妻子为“奶奶”,称自己妻子的兄弟为“舅 爷”。例中严致和面对自己妻子的兄弟时就称其为“老舅”,表示自己对妻子 的兄弟的尊敬、礼貌和客气。例中丫鬟也称严致和妻子的兄弟为“舅爷”。而 例中丫鬟称严致和的妻子王氏为“奶奶”。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严致和面对小 厮、丫鬟们称自己的妻子王氏和妻子的兄弟时选择了和丫鬟们同样的称谓词“奶 奶”和“舅爷”,这是就小厮、丫鬟们的身份地位以及与被指称者的关系而言的, 此时是为了突出被指称者与听话者身份地位的悬殊。而严致和在面对自己妻子 的兄弟时用的是“老舅”这一称谓词。因此说交际场合的不同同样制约着称谓 词的使用。 四、小说的艺术手法影响着称谓词的使用 儒林外史是一部优秀的讽刺小说,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商峰。它 或用强烈的对比展示人物行为前后的矛盾,给予辛辣的讽刺,如胡屠户在范进中 举前后表现的市侩嘴脸;或用白描手法精心刻画人物活动的细节,借以暴露其可 1 4 山东丈学硕士学位论文 笑可鄙的内心世界,像严监生悭吝成性,临死前伸着二指不断气等等,总之作者 嘻笑怒骂,极尽讽刺之能事。而该小说的讽刺手法在称谓词的使用上也有很明显 地体现,同样制约着称谓词的使用。例如: 胡屠户道:“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穷鬼,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 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 ( 儒林外史 第三回,3 3 页) 胡屠户上前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 劝你的。”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 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 也怎的? 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 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 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 少有钱富户要和我结亲! 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 今日果然不错! ”( 儒林外史第三回,3 9 页) 例中胡屠户在范进未中举之前,骂范进是“现世宝”对范进的称呼用的是 “詈称”。例中范进中了举人之后,胡屠户对范进的称呼由“现世宝”转变为“贤 婿老爷”。“贤婿老爷”这种称谓方式是由“贤婿”和。老爷”这两个表示尊敬的 称谓词叠加而成的。胡屠户作为范进的岳父,称呼他“贤婿”是在情理之中的。 但胡屠户作为范进的长辈亲属,按照称谓习俗亲属之间应以亲属称谓来称才合乎 礼俗,但胡屠户竟然称自己的女婿“老爷”,更为甚者,不伦不类地称其“贤婿老 爷”。作者在文章中使用这样的称谓方式,正是一种讽刺手法的运用,是通过胡屠 户对范进由“詈称”到“尊称”甚至采用“尊称叠加”这种前后称谓方式上的变 化进行对比,来揭示胡屠户前倨后恭的市侩嘴脸,从而起到了很好的讽刺作用。 五、说话者当时的态度、动机影响称谓词的选择 不仅身份、地位影响称谓词的使用,就是在身份地位一定的情况下,说话者 对听话者或被指称者的态度,说话者的动机、当时的心理状态等等也制约着说话 者对称谓词的选择。例如: 那人是个五六十岁的老者,禀道:。小人叫做黄梦统,在乡下住。严乡绅 执意不肯,把小的的驴和米,同稍袋都叫人短了家去,还不发出纸来。这样含 冤负屈的事,求太老爷做主! ”知县听了,说道:。一个做贡生的人,忝列衣 冠,不在乡里间做些好事,只管如此骗人,其实可恶! ”( 儒林外史第五回, 1 5 山东大学硕七学位论文 5 6 页) 严贡生打开看了,簇新的两套缎子衣服,齐臻臻的二百两银子,满心欢喜。随 向浑家封了八分银子赏封,递与奶妈,说道:“上复二奶奶,多谢。我e p i j 就 过来。”( 儒林外史第六回,6 7 页) 严贡生送了回来,拉一把椅子坐下,将十几个管事的家人都叫了来,吩咐道: “我家二相公明日过来承继了,是你们的新主人,须要小心伺候l 赵新娘是没 有儿女的,二相公只认得他是父妾,他也没有还占着正屋的。吩咐你们媳妇子, 把群屋打扫两间,替他搬过东西去。腾出正屋来,好让二相公歇宿。彼此也要 避个嫌疑:二相公称呼他新娘;他叫二相公、二娘是二爷、二奶奶 再过几日,二娘来了,是赵新娘先过来拜见,然后二相公过去作揖。我们乡绅 人家,这些大礼都是差错不得的。”( 儒林外史第六回,7 4 页) 例中“太老爷”本是对州府长官的尊称。而黄梦统是一位无权无势的贫民 百姓,一方面有一种惧怕做官者的心理,另一方面想借故意抬高知县的地位,用 本来称呼州府的称呼用于称呼比州府官阶低的知县,从而达到让知县替他作主, 惩治横行乡里、欺负百姓的恶绅严贡生的目的,故称呼“知县”为“太老爷”。例 中“奶奶”是对官绅之妻的称呼,因此作妾的永远只能称“新娘”,不能称“奶 奶”,在家庭中的地位也要低于“奶奶”。但当严贡生看到由妾扶正的赵新娘,给 自己送来了“簇新的两套缎子衣服,齐臻臻的二百两银子”时,满心欢喜,因此 对赵新娘的称呼用了个“二奶奶”。但是在例中,严贡生却又不承认他是“奶奶”, 又用“新娘”来称呼他,说“赵新娘是没有儿女的,二相公只认得他是父妾”,“二 相公称呼他新娘;他叫二相公、二娘是二爷、。二奶奶”,其目的动机 是想尽量降低赵氏在家中的地位,以便霸占弟弟严监生的房子。由此可见,说话 者的态度、心理、动机等等也制约着说话者对称谓词的选择。 总之,语言的使用是要受到语用原则和语境的制约的,称谓词语也一样。不同 的称谓预设不同的交际目的,表达不同的话题焦点。称谓在对话过程中表示着交 际双方的关系、地位、亲疏远近等等。恰当地使用称谓词语,能使交际得以顺利进 行,能够缩短话语双方的交际距离,产生良好的交际效果。称谓词语的选择受具体 交际对象,表达内容、感情、色彩以及表达效果等等因素的制约,具有鲜明的民 族性、区域性、变异性和社会性。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在社交场合选用称谓词语 1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时,至少要受到年龄原则、地位原则、亲疏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影响,称谓词作为 一种特殊的指示词,也从侧面反映了说话者、听话者或被指称者的社会地位、社 会面貌、心理状态、动机等等一些社会指示信息。同时称谓词语的选择还要受到 交际对象、交际目的、交际场合、谈话者双方的身份、地位,谈话者与谈话涉及 对象之间的关系,谈话的动机、态度,小说本身的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骨质疏松常见症状及护理要领培训
- 2025版失眠症常见症状及护理知识
- 2025消毒清洁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大学生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 检验医学知识历年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考监理下午试题及答案
- 故宫中和殿介绍
- 西高地白梗介绍
- 血液系统疾病及护理试题(含答案)
- (完整版)人行道铺砖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中国寿险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诊疗与管理
- 语文 《红楼梦》阅读中人物“一字评”阐释与训练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 CJ/T 167-2002多功能水泵控制阀
- T/CECS 10400-2024固废基胶凝材料
- T/CA 105-2019手机壳套通用规范
- 资产评估操作规范资料汇编
- 《建筑给排水与供暖工程》课件
- GB/T 1040.1-2025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 2025-2030中国老年痴呆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