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专业论文)小型半导体制冷冰箱设计.pdf_第1页
(机械工程专业论文)小型半导体制冷冰箱设计.pdf_第2页
(机械工程专业论文)小型半导体制冷冰箱设计.pdf_第3页
(机械工程专业论文)小型半导体制冷冰箱设计.pdf_第4页
(机械工程专业论文)小型半导体制冷冰箱设计.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机械工程专业论文)小型半导体制冷冰箱设计.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仁导体制冷是利用特种半导体材料在外加商流电源的情况f 芦,- ,1 低温的 种制冷方式,目前在人工制冷技术,h ,有独特的地位。基7 : 、f 导体制冷技术的冷藏箱的j i 要优点足无噪音,抗振,具有传统压缩 ,| :j i 制冷所1 :能取代的优势。i 到此,特别适用于高档宾馆、别墅。本文 通过x , l - t - - 导体制冷技术的原理分析和研究,并基于压缩机制冷冰箱 的7 r 发制造经验,设计了一种? 仁导体电子冷藏箱。该半导体电子冷藏 衍利用铝板作为吸热换热器,三层分离式热管作为放热换热器,充分 利j t jj 7 热传导、对流换热、沸腾与凝结换热、辐射换热等热传递力+ 式。 小文通过实验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途径,改变了原有半导体冰箱制冷 速俊慢,制冷量小,制冷温度小低的缺点,彻底摒弃了传统冰箱的压 缩机,其有真一意义上的无声特点,使冰箱制冷进入1 r 无声时代。 最后,在电冰箱性能试验室内,采用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对所 设计冷藏箱和国内同行业样机进行了性能测试对比实验,验证了所设 计的制冷系统的优越性。 天键词:、j i 导体制冷冷藏箱换热器 a b s t r a c t w h e nt h e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m a t e r i a li s p a s s e dt h r o u g h d c ,t h e t e m p e r a t u r eo n o n es i d eo ft h e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w i l lb ev e r yl o wa n do nt h e o t h e rs i d et h et e m p e r a t u r ew i l lb eh i g h 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 r e f r i g e r a t i o ni s ar e f i + i g e r a n tm o d e b yu s i n g t h ep h e n o m e n a i th a sp a r t i c u l a rs t a t i o ni nt h e m a n p o w e rr e f r i g e r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f i e l d t h em a i n a d v a n t a g e o ft h e 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 r e f r i g e r a t o r i sn o i s e l e s s n e s sa n da n t i s h a k e ,b u t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c o m p r e s s o rr e f r i g e r a t o rc a n t s oi t e s p e c i a ll y f i tf o rt h et o p g r a d eh o t e la n d v i l l a i nt h i st h e s i sa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 r e f r i g e r a t o r i s d e s i g n e db ya n a l y z i n ga n ds t u d 3 7 i n gt h ep r i n c i p l eo f t h e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 r e f r i g e r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u s i n g t h e e x p e r i e n c e o f d e s i g n i n g c o m p r e s s o rr e f r i g e r a t o r f o rr e f e r e n c e i nt h e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r e f r i g e r a t o r t h ea l u m i n i u mb o a r d sa r eu s e da sa b s o r p t i v ea p p a r a t u so fh e a t ,a n dt h e p i p e sf i l l e dw i t hr e f r i g e r a n ta r eu s e da sr a d i a t o r m a n yh e a td e l i v e rw a y s a r e a p p l i e d i t c o m b i n e sh e a t c o n d u c t i o n ,b o i l i n g h e a t t r a n s f e r , c o n d e n s a t i o nh e a tt r a n s f e ra n dr a d i a t i o nh e a tt r a n s f e r i to v e r c o m et h e d i s a d v a n t a g eo f i n t r i n s i c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r e f r i g e r a t o r ,s u c ha sr e f r i g e r a n t s p e e ds l o w ,r e f r i g e r a n tc a p a c i t ys m a l l ,r e f r i g e r a n tt e m p e r a t u r eh i g h t h e c o m p r e s s o r i ss p u m e d e x h a u s t i v e l y ,t h en o i s er o o t i sa v o i d e d a tl a s t ,i nt h er e f r i g e r a t o rf u n c t i o nl a b o r a t o r y ,a d o p t i n g c o m p u t e r d a t ah a n d l e s y s t e m ,w e h a v et h ef u n c t i o nc o n t r a s tt e s tt ot h e 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 r e f r i g e r a t o r a n dt h eo t h e r d o m e s t i c s a m p l e t h e t e s t 、e r i f i e st h ea d v a n t a g eo f t h es e m i c o n d u c t o j r e f r i g e r a t i o ns y s t e m 。 k e y w o r d :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 r e f r i g e r a t i o nr e f r i g e r a t o rh e a tt r a n s f e r 猁 创一h i 声叫j 本人声明所,交的学位i l - 艾避本人在导师指导卜边行的五 1 究工作和取符的 研究战果,除了文c 啤 别 _ j 7 以; 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纾发表 戚援。t j 过的研究成果,也1 :包岔乃扶樗叁星盘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诩 i l f 【j 使j j 过的栩料。i 我l l _ j ,0 【】 i 志刈4 x 研究所做的任似负献均已在沦史t f 1 7 明确的说明刊表小了i 射童 f 奠眨义件肯毽袈奎洪三 箍7 乒f 期:帅z ; 6 j3 3 0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水学位论父作者完全解墨盗盘堂何天保留、使1 j 学位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墨鲞盘堂可以将学f j + :全文的令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囱1 关数捌库进行检 索,并采j l j 影印、缩印豉;】推等复制于段保存、汀编以供查阅和f 阀。同意学校 n 家有荚部门或机卡勾送交:2 。:! j 叫件和磁盘, t 侏常日0 学位论文存缸。年二。三嘲小授椒说明_ ) 州,沦艾誉:奄洋云 刘巾醐:夕应陆参厅吨 i :j ? fj ! f i i :z o 己6 j3 0 。! j - | j j :? t ”2 - 1 z j 。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 1 课题提出的目的和意义 常见的制冷方法有以下四种:液体汽化制冷、气体膨胀制冷、涡 流管制冷、和热电制冷。其中液体汽化制冷的应用最为j “泛它是利 r 液体汽化时吸热效应实现制冷的。蒸汽压缩式、吸收式、蒸汽喷射 ,和吸附式制冷都属于液体汽化制冷。 液体汽化形成蒸汽。当液体处在密闭容器内时,若此容器内除了 液体及液体本身的蒸汽外不存在任何其他气体,那么液体和气体在某 j i j 力r 将达到平衡,此时的气体称为饱和蒸汽,它所具有的压力称 为饱和j 1 1 力,温度称为饱和温度。饱和压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如 果将一部分饱和蒸汽从容器中抽走液体中就必然再汽化一部分蒸汽 柬维持平衡。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此热量称为汽化潜热汽化 潜热束自被冷却对象,它使被冷却对象变冷,或者使它维持在低于环 境温度的某一低温。 为使上述过程连续进行,必须不断的从容器中抽走蒸汽,再不断 地将液体补充进去。通过一定的方法把蒸汽抽走,并使它凝结成液体 后冉回到容器中,就能满足这一要求。从容器中抽走的蒸汽,如果直 接凝结成液体,所需冷却介质的温度比液体的蒸发温度还要低,而我 们希望蒸汽的冷凝过程在常温下实现,因此需要将蒸汽的压力提高到 常温下的饱和压力。这样,制冷工质将在低温、低压下蒸发,产生制 冷效应,并在常温、高压下冷凝,向环境或冷却介质放出热量。因此, 汽化制冷循环由工质汽化、蒸汽升压、高压蒸汽的液化和高压液体降 压四个过程组成。 蒸汽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和吸附式制冷都 具备上述四个基本过程。 半导体制冷又称热电制冷或温差电制冷,是5 0 年代术发展起来的 制冷新技术,半导体制冷的主要特点为:一、无机械运动、制冷迅速。 第一章绪论 没有复杂的机械结构,无传统制冷机必需的制冷剂,当直流电通过用 特种半导体材料组成p n 结时,p n 结一端的温度将急剧降低,另一 端的温度将急剧升高。二、使用方便、应用广泛。半导体制冷器可以 任意做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制冷量可以从毫瓦级到于瓦级变化, 制冷温差可达3 0 15 0 。三、改变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可以实现制冷 量的连续调节,改变电源供电方向,可以从制冷转为制热,两者配合 温度调节范围大。四、半导体制冷器可做成重量轻、体积小的微型、 亚微型、小型半导体制冷器,供高技术领域使用。由于上述的优点, 世界各国都对此非常重视并组织了较大规模的工艺生产,特别是美、 苏、德、法、日等国发展较快,应用广泛,大到核潜艇的空调,小到 红外探测器探头的冷却,都与此项技术相联系。我国虽起步较晚,但 从6 0 年代末开始,也生产了性能较好的半导体制冷材料,开辟了半导 体制冷广泛应用的新领域。随着对对大气层有破坏性的氟利昂等制冷 物质的被禁止使用,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现在半导体制冷技术应用较为普遍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军事:导弹、雷达、潜艇等; 2 、医疗:冷刀、冷台、白内障摘除器等; 3 、专用装置:电脑、石油低温测试仪等; 4 、日常生活:空调、冷暖保温箱、冷热饮水机等。 传统冰箱采用压缩机制冷方式,不仅因其制冷剂氟里昂对环境有 较大的破坏作用,而且因其成本高、噪音大等缺点,越来越难以满足 人们求经济、求环保、求健康的要求。采用半导体制冷的冰箱,应用 热电制冷效应,彻底摒弃了传统冰箱的压缩机,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无 氟、无噪音,该冰箱还具有以下特点:寿命长,使用寿命长达2 0 年; 安全,电磁辐射同类产品最低:轻便抗振,体积小,重量轻,不怕倾 斜,价格便宜;这种采用半导体技术生产的冰箱由于无压缩机,彻底 消除噪音,特别适合宾馆、办公室、家庭等场所使用。, 1 2 半导体制冷技术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 国内技术水平现状 2 第一章绪论 我国半导体制冷技术始于5 0 年代初,是早期研究制冷技术的国 家之一。6 0 年代中期半导体材料的性能达到了国际水平,6 0 年代术 至8 0 年代初是我国半导体制冷技术发展的一个台阶。中国科学院半 导体研究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获得了半导体制冷器,因而才 有了现在的半导体制冷器的生产及其二次产品的丌发和应用。 目前在国内应用半导体制冷技术的产品有河北节能投资有限贵任 公司的半导体电子冷藏箱,河北华冷半导体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主要 用于汽车内的半导体冷暖箱,浙江安吉尔有限公司的电子冷热箱,杭 州建华的冷热饮水机。 2 )国外技术水平现状: 半导体制冷是建立在l9 世纪初期发现的帕尔帖效应的原理基础 上,帕尔帖效应发现后的一百多年里,一直无法得到应用。直到本世 纪扛 年代,苏联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约弋院士对半导体进行了大量 研究于一九五四年前发表研究成果,表明碲化铋化合物国溶体有良 好的制冷效果。这是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热电半导体材料,至今还是 温莘制冷中半导体材料的一种主要成分。约飞的理论得到实践后,有 众多的学者进行研究,到六十年代半导体制冷材料的优值系数达到相 当水平,半导体制冷器才得到大规模的应用。目前半导体制冷器的生 产除中国外,还有r 本、美国、俄罗斯等少数国家生产,中国在半导 体制冷器的总生产上居世界首位,其主要原因是半导体制冷器的原材 料在中国储存量最多,且在应用开发上有较大的成功。最近几年,半 导体制冷器的应用产量逐年上升。从1 9 9 6 年的全国总产量的5 0 万 片到】9 9 9 年的3 5 0 万片,预计2 0 0 1 年的产量会超过4 5 0 万片。 1 3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随着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如何发现新的卖点,刺激消费者的购 买欲望,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课题。消费者日益挑剔的目光,使生 产者在不断提高其加工制造技术的同时,不得不加大新产品开发力 度。山东小鸭集团冰柜有限公司原有产品都是采用压缩式制冷的冰 柜、冷藏箱。设计一种性能优越的半导体冷藏箱,增加自己的竞争砝 第谭绪论 码,势在必行。而半导体制冷的关键技术难点就是怎样把半导体热电 堆所产生的冷量和热量最大限度的传递出去,以达到最佳的制冷效 果。且由于半导体冷藏箱体积小、无噪音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宾馆、 家庭等消费者的青睐。 本文通过对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原理分析和研究,结合实验验证, 着重设计了一整套制冷系统。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 ) 半导体制冷的原理及功能研究 2 ) # 导体冷藏箱的热负荷计算; 3 ) 放热换热器的设计及计算:采用分离式热管结构,内充制冷剂辅 助散热。 4 ) 吸热换热器的设计及计算:主要靠铝板散热。 5 ) 机械结构设计。 6 ) 半导体冷减箱工艺路线的确定。 第二章热电制冷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热电制冷的基本原理 热电制冷是因具有热电能量转换特性的材料,在通过直流电时 有制冷功能,而得名。由于半导体材料具有最佳的热电能量转换特 性,它的应用j 真正使热电制冷实用化,为此人们又把热电制冷称 为半导体制冷。至于温差电制冷名称的由来,是由于人们发现了材 料的温差电动势之后再发现其反效应,即具有制冷功能的帕尔贴效 应,与温差发电对应,把后者称为温差电制冷。 上世纪初人们在利用电磁能的大量科学实验中,发现了某些 金属材料有热电效应。其中最著名的是塞贝克发现的温差电流现象 和珀尔帖发现的温度反常现象。其后,有人进行了热电发电和热电 制冷的研究。出于当时只能使用热电性能较差的金属材料,能量转 换的效率很低。因此,一百多年束除了把金属热电偶用于温度测量 外,热电效应在技术上没有得到实际应用。本世纪5 0 年代以后,半 导体材利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发展非常迅速。热电性能较 好的半导体材料使热电效应的效率大大提高,从而使热电发电和热 点制冷进入实践领域。 2 1 热电效应的产生 总的热电效应有同时发生的五种不同效应组成。其中塞贝克、 珀尔帖和汤姆逊三种效应表明电和热能相互转换是直接可逆的。另 外两种效应是热的不可逆效应,即焦耳和傅立叶效应。 2 1 1 塞贝克效应 18 2 1 年,塞贝克发现在两种不同金属构成的回路中,如果两个 接头处的温度不同,其周围就会出现磁场。进一步实验之后,发现 了回路中有一电动势存在,这种现象称为塞贝克效应或温差电效应, 这种电动势就称塞贝克电动势或温差电动势。 如图2 1 所示,材料a 和材料b 构成了两个结点,当两个结点问 第二审热电制冷的基本原理 有小的温差时,产生的开路电动势正比于结点间的温差 e = 。b t公式( 2 - i ) 式中u 开路电动势; a 。b 一材料a 和b 的相对塞贝克系数,单位为v k ( 或uv k ) ; t 材料a 和b 构成的两个结点之间的温差,单位为k 。 若用a - 和a :表示两种材料的绝对塞贝克系数,由这两种材料 所制成的热电偶的相对塞贝克系数为: o l2 = ol - o2公式( 2 2 ) b a 图2 1 塞贝克效应 b 显然,当q1 为正、n2 为负时,oi2 最大。 一般由纯金属构成的热电偶,al2 的平均值约为2 0uv k :由合 金材料构成的热电偶,ol2 的平均值约为5 0uv k ;而对于半导体材 料,ol2 可达1 0 0 0uv k 。 2 1 2 帕尔帖效应 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材料构成回路时,结点上将产生吸热或放 热( 图2 2 ) 现象,这是帕尔帖最早发现的,18 3 4 年首次发表于法国 物理和化学年鉴上,因此这个现象称帕尔帖效应。 实验表明,结点上的换热量( 帕尔帖) 与电流成正比 q p = j ra b l 式中n 。b 是比例常数,称为帕尔帖系数。 公式( 2 - 3 ) 第一二煮熟屯制冷的藻本原理 图2 - 2帕尔帖效应的示意图 b 帕尔糖系数也取决予4 对奉孝料,丽不只取决于萁中萃牵材孝茸。 对n n 也翁个媲定符号黪酒邀,这必须与a 。致。通嚣,器材辩 a 对奉季料b 为讦三,当热漱偶程冷结点断开时,n 。为f 。i 川样,当材 制a 对材料b 在温差魄上为正时, n 。为征。这样,若a 楚b 的电 流 为匿邀浚,粼在终点上鼹产生q 。 由汤姆逊完成的滠麓电路热力学分析,确立了塞贝壳和懒尔帖 系数之阗熬关系 式中t 魑缝对温度。丽姥,掰种不同材料结点主单位时胤内暇收或 鼗受懿熬为 q p = d 。b i t公式( 2 ,5 ) 惫耩热毫耩秘襁尔靛效瘦,可鞋震缓触电馥差瑷象爱程熬滋髓。 出于接融电位差的存在,搜缀过接头的咆子经历电位突变,当接触 电位蓑与外愈场同囱辩,毫场力傲功健奄予戆鬣增加e u 。嗣辩, 嚣二攀燕电剩冷豹基本摄壤 “”“。_ 。_ 一 电子与晶体点阵碰撞将此能量变为晶体内能的增量。结果使接头温 度升高,并释放出热量。巍接触电位差与外电场反向时,电子反抗 电场力傲功e u 。,其能爨来自接头出的晶体点阵。结果使接头的温 褒下降,势从蔫圈环境吸收热萎。 对予零警体蒸毫爨,旗尔稚效应章誓剐篾著。当电流方愈铁空穴 半导体流向电子半导体( p n ) 时,接头处温度升高并放出热量: 反之,接汰处温度降低并从外界吸收热最。由于半导体内有两种导 电机构,它的帕尔帖效应不能只用接触电位差来解释,谮则将得出 与上述搴实截然捃反静结论。下瑟翅p - n 绻鹣藐带国来邀步阐明 这个闫瑟( 謦2 3 ) 。 。i 一 、丧。! ! 盘鲎j o 秸 d 了了了芦、。= ) : 一一j jjj ! j 。 n ,j 。) ,= ? :专? ( a ) 接头放热( b ) 接扶吸熟 图2 - 3半导体接头鲶鹣泊尔旗效应 当电流方向是p n 时,p 型半导体中的空穴和n 型半导体中的 自由电予相向向接头处运动。在接头处,n 型半导体导带内的自由 电子将通道接触面进入p 裂半导体的导带。这时,自由电子的运动 方淘是冬接皴电整差一致瓣,这褪当予鑫瓣热电霾冷壤熬繁况,当 自由电子遴过接头拜重将蔽l | 芟髓量。僵是,遴入p 登半导律释带的爨 由电子立刻与满带中的空穴复合,它们的熊量转交为热量从接头处 放出。由午这部分能量大火超过它们为了党服接触电位差所吸收的 能量,抵消部分之后逐楚星现放热。同样,p 型半导体满带中的 空定将灌避犊簸瑟逡入n 黧拳导体豹潢黎,遣阂撵要壳黢狻缝毫霞 差丽吸热。由于进入n 型半导体满带雏空穴立刻与导带中的自由电 毫 第一二章热电制冷的基本原理 予复合,它i f 的能量变为热量从接头处放出,这部分热量也大大超 过克服接触电位差所吸收的能量一部分抵消后还是防放热。其结果, 接头处温度升高而成为热端,并向外界放热。 当电流方向是n p 时,p 型半导体中的空穴和n 型半导体中的 自由电子作离开接头的背向运动。在接头处,p 型半导体满带内的 电子跃入导带成为自由电子,在满带中留下一个空穴,即产生电子一 空穴对。而新生的自由电子立刻通过接触面进入n 型半导体的导带, 这时自由电子的运动方向是与接触电位差相反的,这相当于金属热 电偶热端的情况,电子通过接头处放出能量,但是,产生电子空穴 对时所吸收的能量大大超过了它们通过接头时放出的能量。l 司样,n 型半导体也产生电子空穴对,新生的空穴也立刻通过接触面进入p 型半导体的满带,产生电子空穴对时所吸收的能量也大大超过了它 们通过接头时所放出的能量。总的结果使接头处的温度下降而成为 冷端,并要从外界吸热,即产生制冷效果。 由丁二碲化铋等半导体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电性能,使帕尔帖效应 非常显著,因此产生了实际应用的价值。近3 0 年来,以碲化铋为元 件的热电制冷器不断得到推广应用,出现了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和 大小不一的半导体制冷器件,满足了各方面的特殊需要,以致在制 冷领域中独树一旗。 2 1 3 汤姆逊效应 若电流流过有温度梯度的导体,则在导体和周围环境之间将进行 能量交换( 图2 - 4 ) 。这种现象称汤姆逊效应。 实验得出单位长度吸收或放出的热与电流和温度梯度的乘积成比 例 或 q t = li 。d x t q ,= li t 公式( 2 - 6 ) 公式( 2 7 ) 式中q ,每单位长度导体的吸热( 放热) 率,也称汤姆逊热 第二章热电制冷的基本原理 一一 比例常数,称为汤姆逊系数; i 一一 通过导体的电流; d t d x 、t 温度梯度和温差。 如果习惯电流方向和温度梯度的方向一致时有吸热现象,则汤 姆逊系数为正值。汤姆逊系数的特点是只涉及一种材料的性质。 t t ,的值越大,汤姆逊现象愈明显。因此,对于某些计算考虑 汤姆逊热可以提高计算精度。一般因这种热交换是二级效应,它在 电路的热分析计算处于次要地位,可以忽略不计。 温度梯度 2 1 4 焦耳效应 图2 - 4 汤姆逊效应示意图 单位时间内由稳定电流产生的热量等于导体电阻和电流平方 的乘积 式中q , i 一 q j = 1 :r = i :导 由焦耳效应产生的热量,简称焦耳热 通过导体的电流: 导体的电阻; 1 0 公式( 2 - 8 ) 第二章热电制冷的基本原理 p导体的电阻率; l导体长度; s导体截面积。 2 1 5 傅立叶效应 单位时间内经过均匀介质沿某一方向传导的热量与垂直这个方向 的面积和咳方向温度梯度的乘积成正比 q 。= 。? ( t h - - t c ) = k x t 武中k 、k导体的热导率和总热导 t 。 热端绝剥温度: t 。 冷端绝对温度。 2 1 6 热电制冷的产冷量 公式( 2 - 9 1 在制冷热电偶中,一个结点上放热,而另一个结点上吸热,因 此,在两个结点州有温差。由于热传导,热从热结点流向冷结点。 因热电偶内流动的电流产生焦耳热( 1 2 r ) ,使局部温度升高,温度 升高就使更多的热流向冷结点,起了增加从热结点至冷结点总热量 的作用。若热在电流为i 的导体上达到平衡,则传导给冷结点的纯 热流可用一维傅立叶方程来表示 q 。;jq ,+ q 。:;i :r + k g t 公式( 2 1 0 ) 由传导传给冷结点的总热量影响了帕尔帖制冷,因此把它减掉 就得到了单个热电偶的纯产冷量,即 q 。= q ,+ q 。a b i t 。一;i 2 r k a t 公式( 2 1 1 ) 第。:章热电制冷的基本原理 2 2 热电制冷原理 2 2 1 帕尔帖效应的应用 热电制冷是热电效应主要是帕尔帖效应在制冷技术方面的应 用。实用的热电制冷装置是由热电效应比较显著、热电制冷效率比 较高的半导体热电偶构成的。 冷结点 热结点 图2 - 5 两种不同的热电材 料片之间的冷热结点 像金属这样的材料都有自由电 子分布着,这些电子由于温度梯度 或电场的作用而运动。若对金属棒 的一端加热,自由电子的动能就将 增加,致使纯电子流流向冷端。电 荷是与每个电子相连系着,所以出 热能引起的电子流动也是电流。在 导体或温度场中,载流子的浓度关 系实际上是塞贝克效应。 若把载流子从一种材料到另一种材料的迁移当作电流来看,则每 种材料载流子的势能不同。因此,为满足能量守恒的要求,载流子 通过结点时,必然与其周围环境进行能量交换。这就是帕尔帖效应。 能级的改变是现象的本质,这使构成制冷系统成为可能。例如图2 7 所示的组合在一起的两种热电材料片。 n 型材料有多余的电子,有负温差电势。p 型材料电子不足,有 正温差电势。当电子从p 型穿过结点致n 型时,其能量必然增加, 而且增加的能量相当于结点所消耗的能量。这一点可用温度降低来 证明,相反,当电子从i 1 型流至p 型材料时,结点的温度就升高。 图2 5 所示的电路的连接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无用,因此要用 图2 - 6 的连接方法来代替。根据实验证明,在温差电路中引入第三 种材料( 连接片和导线) 不会改变电路的特性。这样,半导体元件 可以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来满足使用要求。 1 2 第一章热电制冷的基本原理 如图2 6 把一只p 型半导体元件和一只n 型半导体元件连接成 热电偶接上直流电源后,在接头处就会产生温差和热量的转移。 在上面的一个接头处,电流方向是n p ,温度下降并且吸热,这就 是冷端。而在下面的一个接头处,电流方向是p n ,温度上升并且 放热,因此是热端。 按图2 6 把若干对半导体热电偶在电路上串联起来,而在传热方 面则是并联的,这就构成了一个常见的制冷热电堆。按图示接上直 流电源后,这个热电堆的上面是冷端,下面是热端。借助热交换器 等各种传热手段,使热电堆的热端不断散热并且保持一定的温度, 把热电堆的冷端放到工作环境中去吸热降温,这就是热电制冷器的 r 作原理。 图2 6热电制冷原理图 2 2 2 热电制冷与机械压缩式制冷的比较 片 热电制冷器是一种不用制冷剂、没有运动件的电器。它的热电 堆起着普通制冷压缩机的作用,冷端及其热交换器相当于普通制冷 装置的蒸发器,而热端及其热交换器则相当于冷凝器。通电时,自 由电子和空穴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离开热电堆的冷端向热端运动, 相当于制冷剂在制冷压缩机的压缩过程。在热电堆的冷端,通过热 交换器吸热,同时产生电子空穴对,这相当于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 吸热和蒸发。在热电堆的热端,发生电子一空穴对的复合,同时通过 热交换器散热,相当于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放热和凝结。 第二章热电制冷的基本原理 一 j 皿 : l 一一_ t 前、d 了_ 。一 7j 肯卜1 bf 甫时广 i r 艄7二1 卅打 7 、r l 1 ”l 。1 _ 一 一冷剂流 2密闭管路 :压缩机 4冷凝器 j 蒸发嚣 6节流阀 图2 7系统间的类似 l 、 热电制拎系统 电子魄 = 。 电路 电源 二一热端 j 一冷端 一睫级 制冷剂流电子流 压缩机 q - | 电池 , h + ”n _ 。+ 十h f _ 、 4 1 o h j “ j “o 一 4 热拎 r 热 一 i : 器 罐 图2 8能级类似 机械压缩式制冷和热电制冷系统间存在着一些类似的地方,各对 应部件见图2 7 。 每个系统中,最重要的是热边和冷边内能改变的方法。对于蒸 发压缩循环,节流阀是使能量变化的设备。当制冷剂离开冷凝器时, 它是处在高压和中等温度下的饱和液体,当制冷剂通过节流阀时, 它绝热等焓膨胀。因此,制冷剂是作为低压、低温、低质量的蒸汽 1 4 第一二章热电制冷的基本原理 而离开节流阀,而且处于最低的能级状态。这使制冷剂在蒸发过程 中能吸收大量的热。没有节流阀,压力就不变,制冷剂的焓就不变, 也就不会出现“抽热”。在热电制冷系统中的类似部分是p 型和n 型 半导体材料中电子能量的差,假若整个系统电子能级相同,也就不 会出现“抽热”。丽种系统的能级图示于图2 8 。 2 2 3 热电制冷的基本计算公式 图2 - 6 画出了n 型和p 型半导体构成的电偶对。在这电偶中通上 电流后,交界面附近在一秒钟时间内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帕尔帖热 q 。) 与电流强度i 成正比 式中 q p 2 j i a b i “a b = ( o e l 。) t 公式( 2 - 3 ) 公式( 2 12 ) o 。o 。分别为n 型和p 型电偶臂的温差电动势率,t 为相应接 头上的绝对温度。a 。是正值,o 。是负值,因此在一个接头上的帕 尔帖系数是n 。和a 。的绝对值相加和温度t 的乘积。 如果在放热的接头上预以散热,使它保持一定的温度t 。,那么 另一接头就开始冷却,直到从周围介质传入这个接头的热量q 。和沿 着电偶臂传入的热量q 。的总和等于所吸收的帕尔帖热量时,即 q p = qo + qh 。 此时冷接头的温度达到平衡,设温度为t 。 沿着电偶臂流入冷接头的热量为 公式( 2 13 ) q h 。= i i q j + q k = i 1 i2 r + k a t 公式( 2 1o ) 式中r 为电偶臂的总电阻,其值为 第一二章热电制冷的基本原理 r 。十。b 。 k 是电偶臂的总热导,其值为 k = k i ? “+ k ;, 公式( 2 14 ) 上面两式中的l 。、l p 、o 。、op 、s 。、s ,、k 。、k ,分别为n 和p 型半 导体的长度、电导率、截面积和热导率。 于是得热电偶的产冷量为: 或 q 。= ( a 。一a 。) i t 。一! i 2 r k t 公式( 2 11 ) ( 。,一n 。) i t 。;i 2 r q 。 t = k 公式( 2 - 16 ) 由上式看出,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冷接头处于理想绝热,即 没有任何热量传入的情况下( q 。= 0 ) ,电偶臂上建立的温差t 。一t 。 将达到最大值t 。当电流强度i 为最佳值i 时,经过简单的运 算可以得出: t 一( 。- 一o ) t 1 i na ) t r c 下 一l7 t 2 jim ax 一9 厶jc 公式( 2 一i8 ) 第二章热电制冷的基本原理 式中z :而 p i 2 公式( 2 1 9 ) 山 r kr k “,、 z 称为热电材料的优值系数,单位k ,它代表了热电材料的一 种特性,它决定了制冷元件所能达到的最大温差。见图2 - 9 。可得下 列结论: ( 1 ) 为了产生大的制冷性能,温差电动势要相当高,它是所选 电偶材料的函数。前面我们已经指出,该电动势是随温度变 化的塞贝克电压。 ( 2 ) 电阻率要低,否则电阻产生的热可能超过制冷效能。 ( 3 ) 要维持冷热结点之间有一个大的温差,导热系数要低。 8 : 7r 菊文、 赠 ,o 57n己 10 优值系数7 l u 。 图2 - 9z a t 。关系 通常,把这三个因素综合成优值系数z ,这个值是衡量热电器 件材料有用性的指标。 现在市场上最好的热电材料是碲化铋,最高的优值系数低于 o 0 0 4 k 。 第二章热电制冷的基本原理 必须注意韦芎释工作的温发,因为这三个参数。、r 、k 与滏度密 度相关。 俊德系数的概念说明了:先骨么在熬魄效应酌应拜l 中不麓嗣纯金 属;为什么现在的热电材料性能上的提高还有待于半导体材料的发 聪。缝金属酶煞电势零来藏低,一般只有凡v k ,丽拳导体溉可默 靠负电子流,又可以嚣正空穴流来表示其电或热流特性,因此是现出 非常大酌溢差电动势率。铡如,在稀由碲亿铋制成酶器件中,p 墅 她的p = 2 1 0 pv k ,n 型边的n 。= 2 l5uv k ,总的温差电动势率为 n2op - an = 4 2 5p - v k 电流强度1 。,是半导体制冷元件在最大温差( 也就是最小产冷 麓) 获淼下的电流公筑。在这个条件下,对电偶上的电压酶 u 。i r + ( 8p - 8 。) t 公式( 2 2 0 ) 就变为u 2 ( 8 p - qn ) t c + ( qp - dn ) t = ( d 口。n 。) t h 公式( 2 2 i ) 与制冷元件的尺寸大小无关。 在实际使用中,除了上述的最大温麓工作状态外,有时要求制冷元件 溅制冷器工作程最大效率状态。制冷器的制冷系数e ,定义为单位电 功率所能吸收的热墓,即e = q t n 。 一对电偶消耗电劢率为 n 。2 1 2 r + i ( np - an ) t 公式( 2 2 2 ) 一对电偶麴钊冷系数为 。甓。旦杀篙喜掌娥:粕, 第一章热电制冷的基本原理 经过简单的运算可以得出,当电流 t 一1 一 ( _ p 一? 。j 全t 1 1 0 一, 1 一 ( 1 l + i z t 一1 ) r 时,电偶对的制冷系数最大,其数值为 e = 矗鬻 由上式看出,制冷材料的优值系数z 直接影响制冷电偶的制冷 系数,它也取决于温差( 图2 10 ) 。单独对电偶的产冷量q 。是很 小的,在实际应用中是把若于对热电偶排列成阵,组成半导体制冷 热电堆。根据现在制冷材料性能的水平,一对热电偶,在冷端无热 负栽( q 。= o ) 的情况下,最大温差t 。= 7 5 7 8 k ( 热端保持3 0 3 k ) 。 但是,实际使用中热损失总是存在的,即q 。 0 ,一级半导体制冷 电堆只能实现大约6 0 k 的温差。为了得到更低的制冷温度,往往做 成两极或三级制冷器,目前最低能得到接近于冰的温度( 1 9 5 k ) 。 e 与温差很有关系,当电偶吸热端温度接近或超过放热温度时,制 冷系数将大于l ( 在最大效率工作状态) 。 热电偶哪个接头发热? 哪个接头制冷? 这由电流方向决定。电 流由n 型半导体进入p 型半导体的接头时制冷,方向相反则发热。 电偶在热端放出的热量为 公式( 2 2 6 ) 第二二章热电制冷的基本原理 二、i 一_ l 一l 一j 一“ !i 卜| , l f 。;p 。一 ; j 】i i a x i t k 图2 10一t 关系 一对电偶在热端的放热系数e ,定义为单位电功率发敖出的热量为 e 一意小e 公式f 2 - 2 7 ) 可以看出,热端释放的热量比消耗电功率大,因此,利用热电原理 做加热器( 热泵) 是很有利的。 热电制冷装置与般制冷装置的显著区别在于:不使用制冷剂, 没有运动部件,容量尺寸宜于小型化,使用直流电工作。 由于不使用制冷剂,消除了制冷荆泄露将对人体造成的毒害。 在这些场合,采用热电制冷是十分合宜的。例如用在密闭的工作室 内。 由于没有运动部件,在热电制冷器运行时,无噪音、无振动、无 磨损。因此工作可靠,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对于潜艇等特殊环 境,对噪音和振动有比较高的要求,维护操作亦力求简便。热电制 第二章热电制冷的基本原理 冷装置是比较理想的冷源。 热电制冷器的容积宜于小型化,这是一般制冷技术所办不到的。 小型热电制冷器的产冷量一般在几瓦到几1 一瓦之间,它的效率和容 量大小无关,只取决于热电堆的工作条件。微型热电制冷器的容积 和r 寸是相当小的。例如可以达到零下1o o ( 17 3 k ) 的四级覆叠 式半导体制冷器,它的产冷量只有几十毫瓦,外形大小跟一只香烟 盒相仿。 热电制冷装置可以通过调节工作电压柬改变它的产冷量和制冷温 度。作为仪器仪表的小型冷源,易于实现连续、精密的控制。如热 电制冷的零点仪可以达到0 0 0 1 k 的精度。大型的热电空调装置, 改变的连接方式可以调节产冷量,低负荷时效率随工作电流减小而 提高,超负荷时产冷量可成倍增加。热电制冷装置的这种机动性比 较适合船舶的使用要求。 热电制冷装置使用直流电工作,对于工作电压的脉动范围有一一定 的要求。如果允许的产冷量损失为l 左右,那么电压的脉动系数 1 i 得超过表2 一l 的值。 因此,最好采用蓄电池或三相全波整流电源。如果采用单相全波 整流方式,必须加上滤波器j 能使用。 由于热电制冷的上述特点,在不能使用一般制冷剂和制冷装置 的特殊环境以及小容量、小尺寸的制冷条件下,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成了现代制冷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半导体材料的成本 比较高,热电制冷的效率比较低,再加上制造工艺比较复杂,必须 使用直流电等因素,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热电制冷的推广和 应用。 表2 1 产冷量损失l 时允许的脉动( 波纹) 系数 工作电流脉动系数 i = i l0 i = 0 6 i 15 2 1 第三章半导体冷藏箱的设计 第三章半导体冷藏箱的设计 3 1 冷藏箱的总体布置 本设计的总体布置是以国家标准g b t s 0 5 9 卜1 9 9 5 家用制冷器具 冷 藏箱和q x c b 0 8 6 半导体冷藏箱为依据。现根据所提出的任务给出如 下设计条件。 1 ) 使用环境条件:冰箱周围环境温度t = 2 5 。c ,相对湿度不大于9 0 ; 2 ) 箱内温度:t 1 8 ; 3 ) 箱内有效容积:5 0 l : 4 ) 制冷系统为热电制冷系统,放热换热器为丝管式。 3 1 1 箱体的的设计 冷藏箱的热负荷与冷藏箱的结构、冷藏箱的内容积、箱体的绝热层厚度 和绝热材料的优劣等因素有关。 卜v 一- 一,一t 一d l 生土= = 7 一芒三刍 图3 1 箱体结构 1 一箱外壳,2 一内胆,3 一绝热层,4 一门外壳 第二章、 ,导体冷藏箱的设计 冷减箱箱体由箱外壳、内胆、绝热层、门外壳、门胆等组成。山于本冷 藏箱主要用于高级宾馆、家庭等室内环境,故箱外壳和门外壳设计为用1 0 毫米刨花板制成,外壳表面烤漆。内胆和门胆采用a b s 塑料板吸塑成型。 绝热层采用聚氯酯泡沫塑料,它是在异氰酸酯与多元醇( 比例1 1 :1 ) 放热 反应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聚合反应,产生出固态聚氨酯。在聚合混合物中 注入发泡剂,产生气泡,便得到泡沫塑料,门框四周装有磁性密封条,关门 后使门体和箱体吸合。 箱体外形尺寸:4 7 8 m m 4 6 5 m m 6 7 0 m m ( 宽深高) 。箱体结构图 蜘】图3 1 所示。 3 1 2 箱体绝热层厚度 冰箱箱体均采用硬质聚氨酯整体发泡作绝热层,其绝热性能好,适于流 水线大批量生产,发泡后的箱体内外壳被粘接成刚性整体,结构峄固,内外 壳厚度可适当降低。 绝热层厚度的确定将直接影响耗电量和箱体的外形尺寸。若厚度增加, 通过绝热层箱内的热量减少,耗电量减少,但外形尺寸增加,成本也增加。 箱体设计时希望冰箱制冷效果好,保温性能好,同时又售价低耗电省。困 此尽可能在满足冰箱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即减少绝热层的厚度,又降低能耗。 根掘实践经验选取绝热层厚度:侧面5 8 7 5 m m ,顶面底面6 0 5 0 m m 背 面6 1 ,3 0 m m ,门体:4 0 m m 。 3 2 总热负荷计算 热负荷包括:箱体漏热量q 。,开门漏热量q :,储物热量o 。和其它热量 q 。,即 3 2 1 箱体漏热量q , q = q l + q 2 + q 3 + q 4 箱体漏热量包括:通过箱体隔热层的漏热量 热量q 。,通过箱体结构形成热桥的漏热量q 。即 q i = q 。十q b + q 。 2 3 q ,通过箱门和门封条的漏 公式( 3 - 2 ) 第二章半导体冷藏箱的设计 ) 箱体隔热层的漏热量q 。 由于箱体内胆用a b s 塑料板真空成型,最薄的四周部位只有1 0 m m ,塑 料热阻较大,可将其厚度一起计入隔热层。因此,箱体的传热可视为双层平 壁的传热过程。即 q 。= k a ( t l t2 ) 公式( 3 - 3 ) 式中a 箱体外表面积,单位n 1 2 传热系数k ( 单位为w ( m 2 k ) ) 为 ”工互三五 o 1 h 12 式中o ,一箱内空气对箱体外表面的传热系数,取1 1 3w ( m 2 k ) o ! 一内箱壁表面对箱内空气的传热系数,取1 1 6w ( 耐k ) 。一箱壳的热导率,取0 0 4 2 w ( m ) 绝热层的热导率,耿0 0 2 5w ( m ) 侧面的漏热量计算为: k = _ 丁孤f 矗两面t ”( m 2 , 咖o 2 8 2 6w ( m 2 k ) 瓦百+ 万i 石+ 百面丁+ f 而 传热量: q = k a a t = k a ( t 2 一t i ) = o 2 8 2 6 0 1 8 7 5 2 ( 2 5 1 0 ) w = 1 5 8 9 6 w 顶面、底面漏热量计算: l k 2 1 百面1 而丽汀 丁f 百+ 百面三+ 百百i + f 而 传热量: q = o 2 7 7 1 0 1 4 0 8 2 ( 2 5 1 0 ) w = 1 1 7 0 5 w 后面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