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细胞生物学专业论文)高活性纤维素降解菌产酶条件和酶的性质及应用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活性纤维素降解菌产酶条件和 酶的性质及应用研究 细胞生物学专业 研究生李英指导教师宗浩 用以新华滤纸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从土壤、垃圾中初筛到2 4 株产纤维 素酶且生长旺盛的细菌,采用刚果红鉴别培养基作进一步识别,获得透明豳较 大的菌株6 株。在此基础上,进行液体培养,测定酶活,得到1 株酶活较高的菌株, 定名为s t - 3 。并对其进行了鉴定,归属为纤维单胞菌属( c e i u o m o n a s ) 。 对s t - 3 菌产酶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 7 是该菌产酶的最适温度,接 种培养2 4 h 的菌液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产酶效果最好。麸皮能够较大幅度促 进产酶,有机氮促进产酶的效果优于无机氮,最优的氮源是牛肉膏。用正交实 验对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优培养基的组成。在最优条件下进行发酵, c m c a s e 的最适产酶时间为2 2 h ,f p a 为1 6 h 。 s t - 3 所产生的纤维素酶,c m c a s e 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 0 。c ,最适反应p h 值为4 0 。f p a 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 5 ,最适反应p h 值为5 0 。无论是c m c a s e 还是f p a ,c o ”都能显著激活酶活性,h g ”、a 9 2 + 、m n 2 + 对酶则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通过s t - 3 菌分解纤维素类废弃物和降解垃圾的实验表明,s t - 3 菌能使以 玉米秸杆、小麦秸杆、水稻秸杆、麸皮、菌渣为碳源的发酵培养液中还原糖显 著增加,说明该菌能充分降解玉米秸杆、小麦秸杆、水稻秸杆、麸皮、菌渣。 其中,对玉米秸杆、麸皮的作用最为明显。对垃圾也能起到一定的降解作用。 这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都有重要意义。因此,s t - 3 菌具有 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纤维素;降解菌:分离;鉴定;正交试验;纤维素酶 s t u d i e so np r o d u c t i o n p r o p e r t i e so fc e l l u l a s ef r o m c e l l u l o s e d e c o m p o s i n gb a c t e r i aw i t hh i g hc e l l u l a s e a c t i v i t y m a j o r :c e l l b i o l o g y g r a d u a t e :l iy i n g s u p e r v i s o r :z o n gh a o 2 4c e l l u l o s e 。d e c o m p o s i n gb a c t e r i aw e r ei s o l a t e df r o ms o i1a n dr u b b i s hc o m p o s tb ys e l e c t i v e1i q u i dm e d i u mw i t hx i n h u af il t e rp a p e ra st h e s o l ec a r b o ns o u r c e w eg o ts i xc o l o n i e ss u r r o u n d e db ys o m ed i s t i n e tz o n e s o fc l e a r l n gi nc e l1 u l o s e c o n g or e da g a rm e d i u m b ym e a s u r i n gt h ee n z y m e a c t i v i t yo fl i q u i dc u l t u r ef i l t r a t e s w eg o tas t r a i nw i t hh i g h e re e l l u l a s ea c t i v i t y i tw a sn a m e ds t 一3a n di d e n t i f i e da sc e 7 l o m o n a s t h ef e r m e n t a t i o nc o n d i t i o n si ns h a k i n gf l a s k sw e r ei n v e s t i g a t e d t h e h i g h e s tl e v e lo f c e ll u l o s ea c t i v i t yw a si n d u c e di nt h em e n d i u mc o n t a i n i n g w h e a tb r a n t h ee f f i c i e n c yo fo r g a n i cn i t r o g e ns o u r c e sw a sb e t t e rt h a n t h a to fi n o r g a n i cn i t r o g e ns o u r c e s ,w h i l eb e e fe x t r a c tw a st h eb e s t o r g a n i cn i t r o g e ns o u r c e t h ec o m p o n e n t so ft h em e d i u m w e r eo p t i m i z e db y t h em e t h o do fo r t h o g o n a le x p e r i m e n t w h e ns t 一3w a sc u l t u r e du n d e rt h e o p t i m u mc o n d i t i o d s ,t h eo p t i m a lt i m ef o rc m c a s ea n df p a w a s2 2 ha n d1 6 h p r o p e r t i e so fc e l l u l o s ef r o ms t 一3w e r es t u i e d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e d t h a tt h eo p ti m u mt e m p e r a t u r ea n dp i tf o rc m c a s ew a s5 0 a n d4 0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f p aw a s5 5 。c a n d5 0 f o rc m c a s ea n df p a c o ”c o u l d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d r 。m o t ee n z y m ea c t i v i t y ,w h i l eh 9 2 、a g p 、 m n ,c o u l dr e s t r a i ne n z y m ea c t i v i t y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t h a td e c o m p o s i n gt h ec e l l u l o s ew a s t ea n d r u b b is h c o m d o s tb vs t 一3s h o w e dt h a tt h es o l u b l er e d u c i n gs u g a rc o u l db ei n c r e a s e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i n t h el i q u i dm e d i u mw i t hc o r ns t r a w 、w h e a ts t r a w 、r i c e s t r a w 、w h e a tb r a na n de d i b l em u s h r o o m w a s t er e s p e c t i v l ya st h es 0 1 ec a r b o n s o u r c e i tp r o v e dt h a ts t 一3c o u i dd e c o m p o s et h e m ,e s p e c i a li yf o rc o r n s t r a wa n dw h e a tb r a n t os o m ed e g r e es t 一3c o u l dd e c o m p o s er u b b i s hc o m p o s t 1 ti si m p o t a n tt os o l v e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p o i l u t i o n a n de n e r g yc r i s is t h e r e f o r e ,s t 一3h a st h eu t i l i z a t i o nv a l u e t os o m ee x t e n t k e yw o r d s :c e l l u l o s e :d e c o m p o s i n g b a c t e i a : i s o l a t i o n :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 o r t h o g o n a le x p e r i m e n t :c e l l u l a s e 3 引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危机、食物短缺、环境污 染等问题j 下日益严重地困扰着整个世界,寻找开发新能源、节省粮食、减少环境 污染的有效途径,显得越来越重要。纤维素是植物材料的主要成分,也是地球上最 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使光能以生物能的形式固定下来,其生成 量每年高达1 0 0 0 亿t ,这些能量相当于全球人类每年能源消耗量的2 0 倍,食物中 所含的能量的2 0 0 倍。这些生物能可以年复一年通过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生成, 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可再生资源。纤维素在定条件下可以被水解成单糖,单糖再 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各种有用的产品,如燃料、化工原料、饲料、食品、药品等, 并且可取代目前的淀粉原料发酵生产的各种产品,以及由化工燃料合成生产的 部分有机产品n “。 虽然纤维素的开发利用早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但目前其利用率仅有1 左右,限制其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生物转化的成本高和降解酶的催化效率低。目前, 纤维素资源中除少量的材料作为建材、织物和纸张、饲料、燃料和农业渣肥外, 绝大部分纤维素材料都作为废物未被利用,这不仅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甚至造 成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如何将纤维素转化为人类可利用的能源或物质,一直是中 外学者关注的课题。 目前,可通过酸水解降解,碱降解和酶降解把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乙醇、 单细胞蛋白质以及糠醛、苯酚等化学原料。然而在酸水解过程中,酸为一次性 使用,耗酸量大,成本较高。利用碱降解时,由于纤维素的糖苷键对碱比较稳 定,必须在高温条件下,原料经受氢氧化钠或硫酸盐法蒸煮时,纤维系才会发 生碱性降解。因此,通过酸、纤维素降解固然可以使纤维素转化成为人类可利 用的能源或物质,但是都不很经济,而酶法降解则提供了一条捷径。因为在酶 的作用下,在很低的温度便能进行化学反应,可节约大量能源。 在自然界中,有大量微生物能降解纤维素,常见的有【3 】:纤维弧菌属 ( c e l l v i b r i o ) 、纤维单孢菌属( c e l l u l o m o n a s ) 、镰状纤维菌( c e l l f a t c i c u l a ) 、噬纤 维菌( c y t o p h a g a ) 、生孢食纤维菌( s p o r o c y t o p h a g a ) ,多囊粘细菌( p o l y a n g i u m ) 4 和假单孢菌( p s e u d o m o n a s ) :高温厌氧梭状杆菌( c l o s t r i d i u mt h e r m o c e l l u m ) 和丁 酸棱菌( c b u t y r i c u m ) :白色瘤球菌( 尺u m i n c o s s u sa l b o u s ) 、黄色瘤球菌 ( r f l a y e 如c i e n s ) 、溶纤维丁酸弧菌( b u t y r i v i b r i o ) 、产琥珀酸拟杆菌( b a c t e r i o d e s 5 “c c i n o g p n s s1 、产纤维二糖芽孢梭菌( c l o s t i d i u mc e u o b i o p a r u m ) ;链霉菌属 f s t r e p t o m y c e s ) 和小单孢菌属( m i c r o m o n o s p o r a ) 的一些种,如弯曲高温单孢菌 ( t h e r m o m o n p o s p o r a ) 平1 褐色高温单孢菌( t f u s c a ) ;木霉( t r i c h o d e r m a ) 、青霉 ( p e n i c i l l u m ) 、漆斑霉( m y r o t h e c i u m ) 、毛壳菌( c h a e t o m i u m ) 、脉孢菌( n e u r o s p o r a ) 、 曲霉s p e r g i l l u s ) 、和根霉( r h i z o p u s ) 等。 自从1 9 0 6 年从蜗牛消化液中发现纤维素酶以来,人们在纤维素的生物转化 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纤维素酶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 它往往不是单种酶,而是起协同作用的多组分酶系,大致分为三群【4 j :( 1 ) c 1 酶,即 1 3 1 , 4 葡聚糖外切酶( e c 3 2 1 1 9 ) ;( 2 ) c x 酶,即1 3 1 , 4 一葡聚糖内切酶;( 3 ) b 1 葡萄 糖苷糖酶。w o o d 提出三类酶在发挥作用时表现出协同作用,尤其是c l + c x 的组 合,表现出很强的分解活性,单独作用则效果极差。纤维素的酶解是一个复杂的过 程,其真正的酶解机制还不完全清楚。纤维素酶的比活力一般都很低,因而产酶成 本高。据估计,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所需的酶蛋白要比淀粉相应水解所需的酶蛋 白多1 0 0 倍。这是影响纤维素酶实际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筛选纤维素酶 比活力高的菌株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本实验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高活性的纤 维素降解菌,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探讨了该菌纤维素酶的性质以及对 不同纤维素废弃物质的降解能力。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1 1 菌株 大肠杆菌( e s c h e r i c h i a c o l d 和枯草芽孢杆菌( b a c i l l u s 6 f i ,i s ) 由 四川师范大学分子生物研究所保存。降解菌株从土壤长期富含枯枝落叶的土壤、 垃圾堆肥、污泥中分离。 1 2培养基 1 2 1 初筛培养基:依姆歇涅茨基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5 】 k 2 h p 0 41 9f e e l :5 h 2 0 0 1 9m g s 0 4 7 h 2 00 3 9 c a c l 2 0 1 9 n a c l 0 1 9 n a n o 。 2 5 9 蒸馏水1 0 0 0 m lp h7 2 7 4 将培养基分装试管内,然后加入滤纸条一张( 普通滤纸剪成5 0 7 c m 或7 l c m 纸条) ,纸条贴于试管内壁,一半浸入培养液中,一半暴露于空气中,一 个大气压灭菌2 0 3 0 m in 。 1 2 2 分离培养基【6 l ( ) : c m c n a0 5 营养盐l o o m l 琼脂2 d h 7 2 营养盐: n h 4 h 2 p 0 40 5 9k 2 h p 0 42 9 m g s o 2 9 m n s o ;h 2 02 5 m g f e s o 。7 h 2 07 5 m g n a c l0 3 9自来水1 0 0 0 m l 1 2 3 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刚果红纤维素培养基【7 l k 2 h p o 一0 5 9m g s o 一0 2 5 9刚果红0 2 0 9 琼脂1 4 o o g纤维素粉1 8 8 9明胶2 o o g 土壤浸汁l o o m l蒸馏水9 0 0 m lp h7 0 配制前应对纤维素粉和琼脂进行预处理,纤维素应加l nh c l 浸泡12 h 然 后蒸馏水洗多次至p h 值中性,烘干。 1 2 4 液体发酵培养基【8 l 蛋白胨0 3 酵母膏0 0 5 k h :p o 。0 4 m g s o 。7 h 2 00 0 3 c a c l :2 h :o0 0 3 c m c n a0 5 ,p h7 2 7 3 1 2 5 种子培养基【9 】 牛肉膏3 9蛋白胨l o g n a g i j g 蒸馏水i 0 0 0m l p h7 2 7 4 1 2 ,6 细菌鉴定培养基【9 r1 0 l ( 1 ) 需氧性实验培养基 酪素水解物2 0 9 n a c l5 9 巯基醋酸钠( h s c h c o o n a ) 2 9 甲醛次硫酸钠( h o s h s o n a ) l g琼脂1 5 9蒸馏水1 0 0 0 m l p h 7 2 ( 2 ) 葡萄糖氧化发酵实验培养基 蛋白胨2 9 n a c l 5 9k 2 h p o 。0 2 9 葡萄糖5 9水洗琼脂5 6 91 溴百里酚蓝水溶液3 m l 蒸馏水1 0 0 0 m l ( 3 ) 基础培养基 ( n 心) z s 0 t2 9 m g s 吼7 h z 00 2 9n a h :p 矾h :00 5 9 c a c l 。2h 。0 0 1 9 ,k 2 h p 0 40 5 9蒸馏水1 0 0 0 m lp h 6 5 向其中加入不同碳源,一般糖的含量为1 ,酚类、醇类为0 卜0 2 氨基 酸为0 5 。 ( 4 ) 甲基红实验( m r 实验) 和甲基乙酰甲醇实验( v p 实验) 培养基 蛋白胨5 9葡萄糖5 9 n a c i5 9 蒸馏水1 0 0 0 m lp h 7 ,0 ( 5 ) 淀粉水解实验 在肉汤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中加入0 2 的可溶性淀粉,p h 7 0 。 ( 6 ) 明胶水解实验培养基 明胶4 9牛肉膏5 9蛋白胨0 1 9 葡萄糖0 0 5 9k 2 h p o ;1 5 9i ( h :p o ,1 5 9 , m g s o ,7 h 。00 1 9蒸馏水1 0 0 0 m lp h 7 2 ( 7 ) 硝酸盐还原实验培养基 肉汤蛋白胨琼脂培养基1 0 0 0 m lk n o ,l g p h 7 0 ( 8 ) 吲哚实验培养基 蛋白胨l o g色氨酸l g n a c l 5 9 蒸馏水1 0 0 0 m lp h 7 5 ( 9 ) 淡薄培养基 酵母膏0 7 9蛋白胨l g葡萄糖l g ( n h t ) z s o 一0 2 9m g s o a 7 h z 00 2 9 k z h ? o al g 琼脂2 0 9蒸馏水1 0 0 0 m lp h 7 2 ( 10 ) 石蕊牛奶培养基 2 5 石蕊水溶液4 m l ,脱脂牛奶1 0 0 0 m l 。 ( 11 ) 酪氨酸水解试验培养基 l 一酪氨酸0 5 9 悬浮于l o m l 蒸馏水中8 磅z o m i n 灭菌,然后与l o o m l 无 菌营养肉汤琼脂混合,倾倒平板。 ( 1 2 ) 酪素水解试验培养基 取5 9 脱脂奶粉加入5 0 m l 蒸馏水中,另称1 5 9 琼脂溶于5 0 m l 蒸馏水中, 将两液分开灭菌。待冷至4 5 c 一5 0 c 时,将两液混匀倒平板。 ( 1 3 ) 柠檬酸盐的利用培养基 柠檬酸钠2 9 n a c l 5 9m g s o 。7 h t 00 2 9 ( n h 。) 。h p o ;l g k 2 h p o 。3 h :0 l g 1 溴百里酚蓝水溶液l o m l 琼脂2 0 9蒸馏水1 0 0 0 m lp h 6 8 - 6 9 ( 1 4 ) 丙二酸盐的利用培养基 ( n h ) 吼2 9酵母膏1 9 k h p o 一3 h 。00 s g k h :p o 。0 4 9葡萄糖0 2 5 9 n a c l2 9 , 丙二酸钠3 9溴百里酚蓝0 0 2 5 9 ,蒸馏水1 0 0 0 m l ,p h 7 o - 7 4 。 ( 1 5 ) 耐盐性试验培养基 以肉汤培养液,根据鉴定的需要配成不同浓度的n a c l 。 ( 1 6 ) 卵磷脂酶的测定培养基 胰胨1 0 9n a 。h p o ,5 9 n a c l 2 9 k h :p 仉l gm g s o 。7 h :00 1 9葡萄糖2 9 蒸馏水1 0 0 0 m lp h 7 6 分装三角瓶,每瓶l o o m l ,8 磅2 0 m i n 灭菌。将培养液分成2 组,一组加卵 黄另一组分装无菌试管做不加卵黄的对照。 ( 17 ) 苯丙氨酸脱氨实验培养基 酵母膏3 9n a z h p o ,lgd l 一苯丙氨酸2 9 n a c l5 9 琼脂l 5 9蒸馏水1 0 0 0 m p h 7 0 分装试管,8 磅2 0 分钟灭菌,摆成斜面。 ( 1 8 ) 脲酶的测定培养基: 蛋白胨l g n a c l 5 9葡萄糖l g k h z p 0 42 9 酚红o 0 1 2 9琼脂1 5 9 蒸馏水1 0 0 0 m l p h 6 8 - 6 9 1 3 仪器 摇床:哈尔滨东联电子技术有限公司h z s h 型 u v 7 5 5 b 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 p h s 一2 9 a 精密酸度计:成都方舟科技开发区: 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 b e c k m a nj 2 21 冷冻离心机。 2 方法 2 1 样品的采集 分别于2 0 0 3 年9 月中旬,1 0 月中旬,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采集富含 枯枝落叶的土壤,垃圾堆肥,淤泥作为样品。采集时,根据不同的地势和面积 j ,采用对角线、蛇形、棋盘法采样,每种土样用干净的采样铲取5 一1 0 个点, 总共约2 k g 。将采集的样品放入灭菌的牛皮纸袋中混合均匀,迅速带会实验室, 在2 h 内将其分离培养( 由于土壤中的细菌在2 h 内才能保持1 0 0 的存活率) 。 2 2 菌种的分离和初筛 将样品稀释成l o 一1 0 。的各级浓度的稀释液,将装有“仞筛培养基”的试 管编号,用无菌移液管吸取i m l 稀释液对号接种在有“初筛培养基”的试管中, 3 7 c 培养1 0 d 左右,至滤纸条上出现溃烂斑,选择滤纸溃烂程度高的试管,从 溃烂处挑取菌落于“分离培养基平板”,多次划线分离,分离至得到纯化的单菌 落将得到的纯种单菌落点种于刚果红纤维素鉴别培养基,3 7 。c 培养4 8 h ,用 l nh c l 固定分解纤维素的透明圈,测量透明圈直径大小,进行初选。 2 3 菌种的复筛 复筛采用液体发酵培养基,在1 5 0 r m i n 摇床上进行振荡培养,于3 7 。c 培 养4 b h 后。测定发酵液的酶活。 2 4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定【1 2 l 葡萄糖标准液的配制:准确称取1 0 0 m g 分析纯的无水葡糖糖,用少量蒸馏 水溶解后,定量转移到1 0 0 m l 容量瓶中,再定容到刻度,摇匀。浓度为i m g m l 。 取9 支2 5 m i n x2 5 0 m m 试管,分别按表1 加入试剂。 表1不同溶液的加入量 t a b i e1 c a p a c i t yo f d i f f e r e n ts o i u t i o n 项目 i23456780 将各管溶液混合均匀后,在沸水浴中加热5m n ,然后取出后立即用冷水 冷却至室温,再向每管加入2 1 5 m l 蒸馏水,摇匀。于5 2 0 n m 波长处测a 值。以 葡萄糖( m g ) 为横坐标,光吸收值为纵坐标,用软件0 r i g i r l6 0 绘制标准曲线。 l o 2 5 粗酶液的制备 将发酵液直接于3 0 0 0 r m i n ,4 。c 离心1 5m i n ,取上清液。 2 6 酶活力的测定 参照文献( 8 ) 的c m c a s e 和f p a 的测定方法。 2 6 1 总纤维素酶活( f p a ) 测定 取5 0 m g ( i c m x6 c m ) 新华滤纸,加i m l o 0 5 m 柠檬酸一柠檬酸钠缓冲液p h 4 8 , 加入适当稀释酶液0 5 m 1 ,5 0 ,反应6 0 r a i n ,加入d n s 终止反应,沸水浴5m if l , 测还原糖。 2 6 2 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 c m c as e ) 测定 取适当稀释酶液0 2 m l 加入0 5 m li c m c n a 溶液,溶入0 0 5 m 的柠檬酸一 柠檬酸钠缓冲液,p h 4 8 ,5 0 c ,反应3 0 m i n ,加入d n s 终止反应,沸水浴5 m i n , 测还原糖。一个酶活单位(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u n i t ,i u ) 定义为1m jn 内转化底物 产生1 p m o l 还原糖( 以葡萄糖计) 所需的酶量。 2 7 菌株s t - 1 3 的鉴定 2 7 1 菌株s t - 1 3 培养特征与形态特征的观察 用肉眼观察细菌在肉汤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的菌落特征,包括菌落的大小、 颜色、边缘是否光滑等。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等特征。 2 7 2 生理生化特征的测定 参照伯杰细菌鉴定手册( 第八版) 、张纪中微生物分类学、周德庆微 生物学实验手册来进行鉴定1 9 , 1 0 , 1 3 】。 革兰氏染色 将供试菌株和对照菌株同时接种在肉汤蛋白胨培养基上,培养1 8 2 4 h ,按 照三点品行法,在同一载玻片上滴三滴水,用接种环挑取供试菌株和分别作为 阴性对照的大肠杆菌和阳性对照的枯草杆菌的菌苔,( 对照菌涂抹于供试菌的两 侧) 于水滴边缘轻轻涂抹几下,在自然风干或微热烘干,并在火焰上通过几次, 以固定涂片。再进行比较染色,以避免由于脱色过度,使革兰氏阳性变为阴性, 或由于脱色不足使革兰氏阴性变为阳性。 芽孢染色 将供试菌株和对照菌株接种到淡薄培养基上培养2 4 h 之后染色,用饱和的 孔雀绿染色后再以蕃红复染。 鞭毛染色 将待测菌株接种于肉汤蛋白胨培养基中,连续传代至少四次以上然后取 样染色。取样时,接种环应充分冷却,在细菌弥散生长较明显的区域,沾取极 少量的菌株,静止悬浮与载玻片上的小水滴中,避免摇动,待水珠稍变浑浊。 立即移开接种环,将载玻片倾斜竖立,使菌液从载玻片的一端缓慢流至另一端, 自然干燥后染色,取菌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制片后背景的干净程度应尽量少 取,减少背景的干扰。 氧化酶的测定 在干净的培养皿中放一张滤纸,滴1 盐酸二甲基对苯撑二胺水溶液,使仅 打湿滤纸( 不宣过湿) 。用白金丝接种( 或用玻璃棒) 挑取1 8 - 2 4 h 的菌龄的菌 苔,涂抹在湿滤纸上,l o s 内,菌苔呈现红色者为阳性,6 0 s 以上出现红色者不 计,按阴性处理。 过氧化氢酶的测定 取一干净的载玻片,在上面滴一滴3 - 1 0 的h 2 0 。挑取l 环培养1 8 2 4 h 的 菌苔,在h :0 。溶液中涂抹,若有气泡产生,则为过氧化氢酶阳性,无气泡产生, 则为过氧化氢酶阴性。 需氧性实验 用l 小环的肉汤菌液,穿刺接种到培养基中,必须穿刺到管底。3 0 c 培养, 分别在3 至7 d 观察结果。如细菌在琼脂柱表面上生长者为好氧菌,如沿着斜线 生长者为厌氧或兼性厌氧。 明胶液化 采用f r a z i e r 氏的明胶平板法。将待测菌株点种在平板上,适温培养,待 菌落生长丰厚,滴加酸性贡试剂在菌落周围,避免摇动,使菌落浮动,影响透 明圈的测定。 葡萄糖的氧化发酵实验 以1 8 2 4 小时的幼龄菌种,穿刺接种到培养基中,每株菌接四管,其中2 1 2 管用油封盖( h l 士林:液体石蜡= l :l 混合后灭菌) 约加o 5 一t c m 厚,以隔绝 空气为闭管。同时还要有不接种的闭管做对照。适温培养l 、2 、4 、7 d 观察结 果。 淀粉水解 将待测菌株接种在平板上,待菌落形成后,滴加卢哥氏碘液,以铺满菌落 周围为度,平板呈兰色,以上应避免摇动培养皿,引起菌落的浮动,干扰透明 圈的测定。 硝酸盐还原实验 将待测菌株接种在硝酸盐液体培养基中,同时以不接种的培养基为对照, 适温培养5 d 和l o d 做显色反应。 m r 和v p 实验 两实验采用同一菌株培养物,分成两份,一份加甲基红试剂,一份加乙酰 甲基甲醇实验显色试剂,若两者均为阳性,就应培养更长的时间,以确定生成 的酸是否转变。 吲哚实验 将待测菌株接种于蛋白胨水培养基中,适温培养2 、4 、7 d 后,取显色剂数 滴,沿试管壁缓缓加入,观察在界面处是否出现红色晕圈,切勿摇动试管,否 则无法形成光圈。 含碳化合物的利用 采用不同碳源的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的含碳化合物接种待测菌株,观察 是否生长。 卵磷脂酶的测定 将测试菌株的菌液,环接在有卵黄和不加卵黄的对照管中适温培养l ,3 或5 d 观察。假若与对照管相比较,在卵黄胰胨中或表面,形成白色沉淀者,为 阳性反应,表示卵磷脂被分解,生成脂肪和水溶性的磷酸胆碱,说明有卵磷脂 酶存在。 柠檬酸盐的利用 取幼龄菌种接种于斜面上,适温培养3 7 d ,培养基呈碱性( 蓝色) 者为阳 性,不变者为阴性。 利用丙二酸盐试验 用幼龄菌接种测定培养基和空白培养基,于适温培养卜2 d ,观察培养基变 色情况。如测定培养基生长并变蓝色,表示可利用丙二酸盐,为阳性结果。反 之,如测定培养基未变色,而空白培养基生长,则为阴性,即不利用丙二酸盐。 石蕊牛奶 接种待测菌株,适温培养3 、5 、7 或1 4 d ,观察和记录牛奶产酸、产碱、 凝固或胨化等反应。 酪素水解试验 将待测菌株点种到平板上,适温培养l 、3 、5 d ,记录菌落周围和下面酪素 是否已被水解。 酪氨酸水解 将待测菌接种于平板上,培养7 到1 4 d ,观察酪氨酸结晶是否被水解而同 透明。 苯丙氨酸脱氨实验 将菌种接种于培养基斜面上,适温培养3 - 7 d ,取1 0 的f e c ,水溶液4 5 滴,滴加在生长菌台的斜面上,当斜面和试剂液面处呈蓝绿色时为阳性反应, 表示从苯丙氨酸形成苯丙酮酸。 脲酶的测定 加入酚红指示剂后,使培养基呈橙黄色( 或橘红色) ,分装三角瓶,每瓶 1 0 0 m ,8 磅2 0 m i n 灭菌,待培养基冷至5 0 。c 左右,加入预先过滤灭菌的2 0 脲 水溶液,使其在培养基中的最终浓度为2 ,摇匀后立即分装无菌试管,并摆成 斜面备用。接入待溺菌株,适温培养1 - 4 d ,培养基变红色者为阳性反应。 2 8 纤维素降解菌降解纤维素类废弃物及处理垃圾的研究 2 8 1 对纤维素类废弃物及垃圾的降解方法 ( i ) 将菌渣、玉米秸杆、小麦秸杆、水稻秸杆、麦麸干燥后粉碎,分别称 取l g 菌渣、玉米秸杆、小麦秸杆、水稻秸杆、麦麸于9 9 m l 液体发酵培养基( 除 去碳源c m c n a ) 中。将垃圾除去玻璃和石块,筛选0 ,5 一1 o c m 的颗粒。在好氧 条件f3 54 c 预保温6 0 d 后作为堆肥接种物【1 4 t 。称取i g 垃圾堆肥于9 9 m l 水溶液 1 4 中,配制成l o 。的悬液。各溶液均1 5 磅灭菌2 0 m i n 。 ( 2 ) 将纤维素降解菌接种到上述各溶液中,3 7 。c ,1 5 0 r m i n 摇床上进行振 荡培养2 4 h ( 以不接种的作为对照) 。于3 0 0 0 r m i n ,4 。c 离心1 5m i n ,取上清 液,测出溶液中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2 8 2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州 还原糖含量采用d n s ( 3 5 一二硝基水杨酸) 法测定。在2 5m l 刻度试管中 盛有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溶液0 5m l ,再加1 吨乙酸一乙酸钠溶液,加入3m l d n s 试剂,在沸水中煮沸5m i n 进行显色然后在流水中急速冷却。用蒸馏水 定容至2 5m l 。一小时之内在5 2 0n m 处比色测定。在葡萄糖标准曲线上查出 还原糖的含量。 结果与讨论 1 。 结果 1 1 菌种的分离初筛 从采集到的样品中,用初筛培养基和分离培养基分离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 2 4 个菌株,点种到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培养2 d 后测量出水解圈的直径, 初选出酶活较高且生长旺盛的6 株菌。其结果如下: 表2 不同菌株的透明圈大小 t a b i e2t h es i z eo ft r a n s d a r e n tc ir g i eo fb a c t e r i a 1 2 葡萄糖标准曲线 根据表1 加入不同的溶液,将各管于5 2 0 n m 波长处测a 值。以葡萄糖( m g ) 为横坐标,光吸收值为纵坐标,用软件o r i g i n6 0 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见图l 。 s : t 。 冀 z o o 0 00 20 40 60 81 01 21 41 61 82 0 葡萄糖x 图l 葡萄糖标准曲线 f i g u r e1 t h es t a n d a r dc u r v eo fg l u c o s e y = 一0 1 7 2 7 5 + 1 0 0 3 0 8 x r - - o 9 9 9 8 8 1 6 1 3 菌种的复筛 将所分离得到的6 株菌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在1 5 0 r m i n 摇床上进行 振荡培养,于3 7 培养4 8 h 后,测定发酵液的酶活。经过复筛,4 8 h 获得酶活 最高,并且生长旺盛的菌株为菌株3 ,编号为s t 一3 。 为了证明产透明圈菌株确实为纤维素酶产生菌,点种不产纤维素酶的大肠 杆菌于刚果红纤维素平板作阴性对照。结果证明产透明圈菌株确实为纤维素酶 产生菌。液体发酵测定纤维素相对酶活力( 以反应产生的还原糖表示) 的结果更 证实了这一点。( 表3 ) 表3 不同菌株酶活力大小 t a b i e 3t h ee n z y m ea c t i v i t yo fb a c t e r i a 1 4s 卜3 菌株的鉴定 1 4 1 形态特征 s t - 3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呈直杆状,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无芽孢 没有鞭毛( 图2 ) 。 图2s t 一3 的形态 f i g u r e2 t h e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o fs t 一3 1 4 2 培养特征 用肉眼观察待测菌株s t 一3 在肉汤蛋白胨琼脂培平板上形成的菌落为圆形, 淡黄色,稍突起,湿润光亮,边缘光滑,不透明,生长迅速,2 4 可达1 5 m m ,在 c m c n a 平板上菌落则呈乳白色,生长迅速。在以滤纸条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 3 7 培养3 d 后,在气液界面上滤纸崩溃或软化,经摇动,滤纸断裂。肉汤蛋白 胨液体培养基中一天出现浑浊,未见沉淀物。石蕊牛奶3 d 后变澄清,一周未见 凝固( 表4 ) 。 表4s t 一3 菌培养特征 t a b j e4t h ec o l t u r ef e a t u r eo fs t 一3 培养特征s t - 3 肉汤蛋白胨琼脂平扳 肉汤蛋白胨液体培养基 石蕊牛奶 羧甲基纤维素钠琼脂平板 滤纸条培养 圆形,淡黄色,稍突起,湿润光亮,边缘光 滑,不透明生长迅速。2 4 h 可达1 5 m m 浑浊, 胨化 圆形 3 d 后 未见沉淀物 光滑,湿润,有光泽,乳白色 在汽液界面上滤纸断裂 1 4 3 生理生化特征 对待测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特征的测定。该菌株过氧化氢酶阳性,氧化酶 阴性,脲酶阴性,v p 和m r 反应均为阴性,能氧化葡萄糖产酸,水解淀粉、 酪素、明胶、酪氨酸,能利用丙二酸盐和柠檬酸盐,能水解卵磷脂,能形成吲 哚,能还原硝酸箍,不能使苯丙氨酸脱氨( 表5 ) 。 1 8 表5待测菌株s t - 3 生理生化特征 t a b i e5b i o c h e m i c a ic h a r a c t e r so fs t 一3 对待测菌株糖醇的利用也进行了测定,该菌株能充分利用葡萄糖、麦芽糖、 蔗糖、d 一木糖、乳糖、甘露醇、淀粉、d 一山梨醇( 表6 ) 。 表6s t 一3 菌对糖醇的利用结果 t a b l e6t h er e s u i t s0 5u s i n gc a r b o h y d r a t eb ys t 一3 菌株 s t 一3且s u b t i l i sec o l i 葡萄糖 + 十 + t 麦芽糖 + 十 + 蔗糖 十+ d 一术糖 + 十 + 乳糖 + 甘露醇 +十十 淀粉 +t d 一山梨醇 + 氮源同化:能利用有机氮源,如蛋白胨、胰蛋白胨、牛肉膏、尿素、水解 酪素等,也能利用n o n o 。、( n h 。) :s o 。n h 。n o , ( n h 。) 。h p o 。n h 。1 4 :p o 。等无机氮。 耐盐性试验:在3 n a c i 的牛肉汁培养基中可以生长,菌苔略薄。 对氧的要求:用1 小环的肉汤菌液,穿刺接种到需氧性培养基中,经3 0 培养3 d 后,琼脂柱表面和斜线上均有生长,为兼性厌氧菌。 按照b e r g y 手册,本实验所分离到的s t - 3 菌株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大部 分与纤维单胞菌属相符,因此把s t 一3 归属为纤维单胞菌属( c e j u j o m o n a s ) 。 1 5 产酶条件的研究 l5 1 培养温度对产酶影响 将菌株s t - 3 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分别在2 8 、3 7 、4 5 和5 5 4 个不同温度下,n = 1 5 0 r m i n 培养4 8 h ,测酶活。结果见图3 。从图中可看出3 7 是该菌产酶的最适温度。 34 温度 围3 不同培养温度对产酶的影响 f i g u r e3 e f f e c to ft h et e m p e r a t u r eo ne n z y m ea c t j v i t y 说明;1 - 4 分别代表培养温度为2 8 、3 7 、4 5 、5 5 i 5 2 种龄对产酶的影响 接种s t 一3 于种子培养基中,每1 2 h 接种菌液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于3 7 ,n = 1 5 0 r m i n 摇床培养4 8 h ,分别测c m c 酶活和f p a 。结果见图4 。结果表明, 接种培养2 4 h 的菌液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酶活最高。 4 _ o 县3 5 馨3 i o 2 , 5 2 o 1 占 1 - 0 o 5 0 0 种龄h 图4 种龄对产酶的影响 f i g u r e4 e f f e c to ff e e da g eo ne n z y m ea c t i v i t y 说明:卜4 分别代表种龄为1 2 h 、2 4 h 、3 6 h 、4 8 h 2 1 4 3 2 , o flh挈溢 1 5 3 碳源对产酶的影响 除去碳源( c m c n a ) 的发酵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加入1 的不同碳源, 在5 0 m l 三角瓶中加入l o m l ,p h 7 0 的发酵培养基,于3 7 ,n = l s o r m i n 摇床 培养4 8 h ,分别测c m c 酶活和f p a 。结果见图5 。碳源对菌株产酶能力有较大影 响,麸皮可以明显促进纤维素酶的生成,葡萄糖在一定程度上阻遏s t - 3 纤维素 酶的产生。 3 0 昌 囊2 5 篷 2o 15 1o 0 5 o o 1234 56 7 8 碳源 图5 不同碳源对产酶的影响 f ig u r e5e f f e c to fc a r b o ns o u r c e so ne n z y m ea c t iv i t y 说明:1 代表c m c n a ;2 代表脱脂棉;3 代表滤纸;4 代表玉米秸杆: 5 代表小麦秸杆;6 代表水稻秸杆:7 代表麸皮;8 代表葡萄糖 1 5 4 氮源对产酶的影响 除去氮源后的发酵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加入0 5 的不同氮源,在5 0 m e 三角瓶中加入l o m l ,d h 7 0 的发酵培养基,于3 7 ,n = 1 5 0 r m i n 摇床培养4 8 h , 分别测c m c 酶活和f p a 。结果见图6 。无机氮源和有机氮源都可以使菌株产酶, 但总体说来,有机氮源促进产酶的效果优于无机氮源。其中,以牛肉膏做氮源 时酶活最高,n h 。h :p o ,和( n h 。) 。h p 0 4 能够缓冲发酵过程中p h 的变化,促进产酶 效果也较好。 3 5 一 。3 0 甚2 5 鞋 2 0 15 10 0 5 00 1234567891 01 1 氯源 图6 不同氮源对产酶的影响 f i g u r e6 e f f e c to fn i i c r o g e ns o u r c e so ne n z y m ea c t i v i i c y 说明:1 代表酵母霄:2 代表蛋白胨;3 代表牛肉膏;4 代表胰蛋白胨;5 代表黄豆粉:6 代表尿素 7 代表硝酸钠;8 代表硫酸氨;9 代表硝酸氨:1 0 代表n i 扎p o 。:1 1 代表( n 1 ) :h p o , 。 1 5 5 正交实验优化培养基的组成 根据文献 1 6 的方法进行正交实验设计和分析,实验因子和水平见表7 , 正交实验结果见表8 。 表7 实验因子和实验水平表 t a b i e7e x p e r i e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解读《GB-T 30713-2014砚石 显微鉴定方法》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8单元过关卷(含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7-Unit8基础知识过关演练-2024中考英语一轮复习课课练(学生版)
- 老年人肾衰竭相关课件
- 老年人知识培训理论背景课件
- 金字塔原理-最重要的五个关键词vera5x
- 《英语模仿秀》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 儿科疱疹性咽峡炎整体护理查房规范与实操指南
- 醉花阴李清照课件教学
- 专题八 控制结构(课件)-《Python程序设计》职教高考备考讲练测
- 四川省住宅设计标准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正版授权】 IEC 60512-26-100:2008/AMD1:2011 EN-FR Amendment 1 - Connectors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 Tests and measurements - Part 26-100: Measurement setup,test and reference arrangements and
- 机器学习辅助线段相交判定
- DL-T692-2018电力行业紧急救护技术规范
- 资产管理业务综合项目尽职调查底稿资料清单
- 大二学年规划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 医院医学伦理培训课件
- 物业保盘行动策划方案
- 烹饪实训课安全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