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论语后感 大学第一次选修论语,论语从小学到大,每一次读都会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就像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以前学习论语是都是被动的,因为考试要考,老师要检查背诵等等。所以我们学习论语的时候都没有很大的兴致。都是只要完成了老师的任务就可以了,到了大学后,选修了论语后,才知道论语其实有很多我们值得学习的,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讲解论语的老师也是一个很风趣的人,听他的课蛮有趣。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我自己的理解,我在论语中也得到了感悟。我本人还是比较喜欢中学的时候学的那些,因为那是经典中的经典。比如说: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特别喜欢这段话。仔细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因为人和人生下来都是一样的,但为什么到后来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这差距差在了哪里呢?可能就差在这每日的反省与践行上。三省之人就好比心中有了一把尺子,每日在小事上都不放过,一点点丈量,看看自己是否做得有了偏差,所以日日修正,自然一辈子下来,离大道也差不了太多。但是不这样做的人随性飘荡,今天差一点,明天偏一点,日子久了,一回头才发现:咿,自己什么时候走出了这么远呢?所以所谓“三省”,在我看来不是反省三次,也不是反省三件事,三是虚指多而已。一天反省三次也不够,而是时时刻刻反省谨慎。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所谓“反省”,是反省已经发生了的,自己已经做过的事情,还是在临每件事、每个人的时刻省察自己应该怎么做才合适。我以为两者都有,而后面一个似乎更重要。事情已经做过了,无非是总结经验教训,下次不要怎样了,下次应该怎样,但是在事情还没做的时候多反省一下该怎么做,不是可以使很多错误与不当消除在萌芽状态么?佛家也讲究要念念清静,要安住在每一念,也就是对自己面对人和事的每一念都要保持警醒,这样真的做到的话,哪里还会犯什么错误,又何须事后检讨与反省呢?从这里又会引申出“反省”的精髓在什么地方,就是如是所说的要认真、诚恳、心怀敬畏,要打起精神。说的好啊,要反省的核心也就是一个“敬”字:是否时时事事都能以敬待之?有了敬,即使在具体行为上略失分寸,也只是个经验与方法的问题,这样的错误改起来也好改,没有了敬,什么都谈不上。不过想想真的好难,对该起敬的人与事起敬容易,可是讨厌的人和事呢?太难了。可是我觉得如果真的做到了,人也就真正自由了。想想对待什么人与事的态度都一样,有人看着没人看着行为举止也都一样,如入无人之境,也不会为外界好恶而困扰。那真的是一种境界啊! 又比如说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相信我们都不陌生,讲的就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我也很喜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中学的老师经常挂在嘴边,因为它包含着一个很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只有39人的班集体里,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甚至还有会说书的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这些我们都很熟知,在中学的时候那个没有背个百八十遍的啊,但其实其中的道理,我们没有真正的去体会,只有这样细细品味才会明白。虽然并不是每一句我都能理解,但是我喜欢的我都会去认真地体会它。许多的名人也对论语有着极高的评价:钱穆: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余秋雨: 美德的最高文本,是孔子的论语。梁漱溟: 孔子的东西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南怀瑾: 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赵普: 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和迁哲郎: 孔子是用最平凡的日常态度来揭示人性的奥秘。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绿色债券发行标准演进与第三方认证体系
- 2025-2030绿氢合成氨技术经济性与传统工艺替代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绘画疗法对自闭症儿童脑神经通路重建的医疗观察与投资价值
- 2025-2030组织粘合剂在外科手术中替代缝合线的临床接受度调研
- 2025-2030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临床转化瓶颈与创新解决方案
- 2025-2030纳米材料显微镜观测技术商业化路径与风险预警报告
- 2025-2030纳米光刻设备行业物流配送体系优化与成本控制研究
- 飞机安全员证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精酿啤酒小型酿造许可证审批流程优化建议报告
- 2025-2030精酿啤酒原料追溯体系与品质保障路径报告
- 2.PaleoScan详细操作流程
- 电梯形式检测报告
- 专项维修资金使用公告示范文本
- GB/T 224-2019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 GB/T 10066.1-2019电热和电磁处理装置的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部分
- 2022年澄迈县辅警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第六章-导游服务中问题与事故的处理课件
-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课件
- 6078三菱帕杰罗v87v97v93维修手册原厂10pajero-china index
-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 孕妇体重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