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简答、论述).doc_第1页
人类行为(简答、论述).doc_第2页
人类行为(简答、论述).doc_第3页
人类行为(简答、论述).doc_第4页
人类行为(简答、论述).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简述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1.不同的社会环境塑造了人类的不同行为方式;2.相同的社会环境塑造了同质的人类行为;3.社会环境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人行为的影响程度不同;4.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特殊影响;5.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与遗传因素有关简述人类行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1.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利用2.对社会环境的利用3.对社会环境的改变(从行为主体、从行为性质、从影响结果)简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但是其力量和效果却是不对等的。对个人来说,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直接、长远而且深刻,而个人的行为却很难短时期内明显改变环境,而主要是适应环境。通过人的行为改变社会环境虽然很难,但并不意味着不可以改变。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是一直在演进的,社会正是在不断地演进中形成并发展的,人类还通过实践,不断创造出新的更加有助于人们生存的模式,从而直接改变了社会环境等等。简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研究的社会工作取向。“人在情境中”是社会工作服务对象问题时的核心概念。1. 人的行为受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三方面因素的影响。2.注重人与环境的互动。3.促进人与环境的良好互动是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困境的基本思路。(1)从个人层面入手,提高个人能力;(2)从社会环境层面介入,改变对象所处环境;(3)从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层面入手。第二章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与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的区别与联系。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论分为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生殖期;埃里克森社会发展八阶段理论: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早期,中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中期、晚期(老年期)。埃里克森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人格的发展既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又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他认为人格在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心理发展任务。前五个阶段是针对弗氏的观点提出的,后三个阶段是独创的。他的理论将人的发展理解为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统一,将人的一生看做是一个统一的发展过程,并指出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以及每一个阶段所面临的任务,具有积极的意义。他的理论更容易让人接受,但是,他没有说清楚心理社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又具有局限性。分析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华生以刺激反应(S-R)公式作为解释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极端的环境决定主义2. 对儿童情绪行为的研究1)对儿童怒、怕、爱行为的研究2)对儿童嫉妒情绪行为的研究。华生强调以客观的资料来研究人类行为,具有积极意义;他对儿童情绪发展所做的一系列实验,是心理学史上的“经典实验”之一;他强调应对儿童进行早期的训练,儿童早期教育现在越来越重要;消极方面:片面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教育万能论的观点否定了人类行为的主动性,创造性等;其过于强调客观的方法,影响了对内在方面的研究等。结合日常生活,分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动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基本需要,需要是人内在的、天生的存在,而且按先后顺序发展。五个层次: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试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道德发展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a.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b.现实的利己主义或天真的享乐主义阶段2.习俗水平:a. 人际关系或好孩子定向阶段;b. 维护权威或社会秩序阶段3. 后习俗水平:a.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b. 普遍道德原则定向阶段 联系日常生活,评述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 自我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形成的。自我可以分为主我与客我。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1)模仿阶段(婴幼儿期)2)游戏阶段(儿童期)3)概化他人阶段(青少年期)论述“镜中我”理论。镜中我:是指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反映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自我评价,他人犹如一面镜子,我们从他的这面镜子里发现了自我。三个阶段:1)我们所想象的自己在别人面前的形象。属感觉阶段。2)我们所想象的、别人对我们这种形象的评价。3)由上述想象中产生某种自我感觉。库利提出的“镜中我”概念,用以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有机的、稳定的联系。“镜中我”标志着一个人能够把自己视为一个对象,站到别人的角度看自己,自我判断、评价。运用符号互动理论中的标签理论来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标签是人们对自我形象的界定与产生,自我形象是通过与他人互动产生的,而他人的标签则是一个重要因素。越轨行为是社会互动的产物,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越轨者,并不是因为行动本身,而是因为他人对这种行为的反应。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若他人或组织给行为者贴上负面标签,被贴上标签的人也在不知不觉中修正了自我形象,逐渐接受社会对其的不良评价,并开始认同他人的观点,认为自己是坏人,久而久之,越轨行为者愈陷愈深,不能自拔。结合社会交换理论,分析如何通过提供奖品来改善某些学生的厌学情绪,提高学习兴趣。基本概念:行动、报酬、价值、情感、互动、规范、代价、资源、利用。五个命题: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与满足命题、攻击与赞同命题。试分析社会性别理论及社会性别主流化。社会性别理论的内容:1. 突出事物的发展与变化2.将女性视为发展的主体3.反对孤立研究女性及女性问题,反对把女性视为男性的对立面。4.性别理论把性别分析用于发展,注重研究具体政策或项目对男女两性产生的不同影响,并致力于消除发展中的不平等和歧视。实践中对社会性别问题的五种态度:1. 性别歧视2. 性别平等3. 积极差别对待4. 性别中性5. 社会性别意识第三章简述胎儿生理发展的阶段。胎儿发育期为260-280天。若每月28天,则胎儿期为10个月。胎儿期可分为:胚芽期(1-2周);胚胎期(3-8周);胎儿期(9-40周)。胎儿自第12周产生心理发展。(第9周,90%的基本结构已经形成;第14周,开始出现指纹印;第15周,眉毛、头发开始生长。第16周,指甲完全形成,指关节开始运动,B超可分辨性别。第17周,胎儿可听到母亲的各种声音。第24周,胎儿的听力形成,呼吸系统也在发育。第26周,大脑对触摸有了反应,视觉有了发展。)胎儿心理发展的有哪些方面?对各种刺激作出发应,对光线、抚摸、味道有反应,分辨声音,情绪也有发展:一个人的情绪健康始于胎儿期!(第17周,胎儿会对抚摸产生强烈的反应;胎儿能分辨母亲的声音。胎儿在子宫中听到自己熟悉的声音,在出生后会更喜欢这些声音。有研究表明:忧郁或高度焦虑的母亲生出的孩子体重较轻,比较喜欢哭闹。)先天遗传因素对胎儿有哪些影响?遗传主要影响亲代和子代在相貌、智力和肤色等方面的相似性,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不同,称为变异。变异超出正常范围,会引发病理性变化,如唐氏综合征、13体综合征、18体综合征、猫叫综合征、特纳综合征。染色体病临床可导致:流产、先天愚型、先天性多发畸形、癌肿等。社会工作者何为:第一,评估服务对象的遗传因素,考察家族遗传史。第二,必须了解各种类型遗传病,更好地帮助。第三,向有怀孕计划的夫妇提供遗传咨询服务。父母对胎儿的影响有哪些?母亲:1. 年龄2. 身高、体重、血型3. 营养状况4. 情绪5. 健康状况6. 嗜好与生活习惯父亲:准备生育期间:男性尽量避免接触农药、化学物品。要有合理的营养、膳食结构;保持愉快心态,形成良好习惯;不吸烟、戒酒。声音更适合胎儿听觉,胎教中更容易接受社会环境对胎儿的发育有何影响?1.家庭(社会地位和贫富程度)2.工作环境3.社会文化(对孕妇的关爱,社会观念等)第四章新生儿有哪些反射行为?1.生存反射:呼吸反射、眨眼反射、瞳孔反射、觅食反射、食物反射、吞咽反射;2.原始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手掌抓握反射、摩罗反射、游泳反射、行走简述婴儿期的感知觉发展。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P96简述婴儿期的情绪发展。 初级情绪与自我意识情绪1.哭:第一次哭声证明肺充满了空气,哭也提供了婴儿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三类:基础哭声、生气的哭声、痛苦的哭声。2.笑反射性微笑、社会性微笑3.害怕:典型地出现在6个月时,18个月达到顶峰。陌生人焦虑,分离反抗。4.社会参照:第二年开始,具备此种能力。简述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一、自我意识 。2岁后,自我意识的表现如下:1. 具有 独立行动的愿望和信心。2. 能表达自己的主张。3. 出现了自尊心。二、依恋:是两个人形成的亲密的情感联系,以相互关爱和希望保持亲近为特征。)依恋形成的四阶段:1. 前依恋关系阶段。出生后几周内。2. 形成中 的依恋关系阶段。进入第一年的下半年。3. 鲜明清晰的依恋关系阶段。第一年下半年。4. 纠正目标的依恋关系阶段。第二年。如何理解父母角色过渡?父母角色转换的心理过程:在孩子出生后几个月,并开始接受自己为人父母的角色;照顾孩子,劳累,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丈夫受到忽视等,是父母产生心理焦虑;措施:1.积极寻找资源获取支持。2.针对新手父母的社会工作活动,比如开展小组活动。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有哪些?1. 观念问题。年轻女性减肥、节食;迷信乳制品广告。2.工作问题。3. 剖宫产手术。简述弃婴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干预措施。原因:1.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家庭就医能力不足;2.社会观念问题(重男轻女、婚外生育、未婚生育等)干预措施: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2.完善弃婴救助制度;3.建立困难家庭医疗救助体系;4.积极发挥慈善部门、基金会组织和其他民办机构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救助;5.开展宣传工作,利用媒体进行相关报道,提升社会对弃婴者以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提高社会文明水平。第五章第六章儿童期的生理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一、身体的发育:身高和体重;骨骼和肌肉;呼吸和循环系统二、神经系统的发展:脑重;脑功能;三、动作和运动技能的发展儿童期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一、认知的发展: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二、情绪、情感的发展:1. 情绪调节控制能力增强,情绪的稳定性增强。2. 情绪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3. 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三、语言的发展: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社会关系是什么?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儿童期有哪些重要的发展问题?一、自我概念的发展:建立在认知发展得基础上,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形成和发展起来,受到认知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二、自尊的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因素三、社会交往的发展: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在对儿童期各大重大问题的干预中,应如何理解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环境因素的重视?一、儿童意外伤害:1. 对儿童和家长安全教育;2. 建立学校的伤害应对教育体制;3. 探索社区干预模式4.推动法律和法规对策制定实施。二、儿童虐待:1. 推动立法;2.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3. 整合各方力量,开展直接服务;4.开展社区工作;5. 加强社会宣传教育。三、学习障碍:1.医学干预;2.心理干预;3.认知行为干预;4.教育干预:与学校教职员、学习障碍学生群体形成互动机制;对学习障碍学生进行直接干预;关注造成学习障碍的诸多环境因素;成效的长期追踪与持续评估。四、校园欺负:1. 学校干预;2. 家庭干预;3. 社区干预;五、儿童性侵害:完善法律制度,健全儿童保护体系;开展社会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对受侵犯儿童及家庭开展系统干预。第七章青少年阶段有哪些特点?简述青少年期生理发展的内容。一、身体的发育:1.身高2.体重与体型3.肌肉与骨骼4.肺活量与呼吸二、脑与神经的发育性三、性器官的发育与第二特征:1.男性性器官的成熟2.女性性器官的成熟3.第二特征简述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1. 过渡性。发展迅速但是不够稳定,很多方面兼具童年期的幼稚和成年期的成熟,青少年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从而儿童的幼稚,弱小向成年的成熟和稳定过度;2. 不稳定性。童年的生活模式被打破,而成人的模式尚未建立起来,呈现出一种不平衡和不稳定的状态,并通过种种矛盾心理和行为表现出来;3. 矛盾性。心理上的独立与依赖、封闭性与开放性、成就感与挫折感交织在一起,是青少年期矛盾的表现。论述自我同一性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简述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1. 疏远期。2. 爱慕期。3. 恋爱期。简述青少年自我意识的三个方面。1. 自我评价。2. 自我体验。3. 自我控制。论述青少年犯罪的原因。1. 个体原因。2. 家庭原因。3. 学校原因。4. 社会原因。5. 司法原因。第八章简述青年期生理发展的特点。一、大脑与神经系统;二、肌肉与运动系统;三、身体形态与机能;四、生殖系统简述青年期认知发展的状态。一、感知觉;二、注意;三、记忆;四、思维青年期能力发展有哪些?一、职业能力;二、人际交往能力;三、管理能力;四、适应能力简述霍兰德的职业人格类型理论。简述青年期职业对生活的意义。1.是维持生活的主要手段;2、确定了我们在社会中的个人身份;3、是人们步入社会,进一步成熟的桥梁;4、为我们确立了生活寄托。大学生未就业的表现有哪些?如何看待“剩男剩女”现象?“剩男剩女”通常是指到了试婚年龄还没有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轻人。影响因素:1、社会信任度低,宅在家里;2、社会竞争激烈,金钱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