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理论.doc_第1页
吸痰理论.doc_第2页
吸痰理论.doc_第3页
吸痰理论.doc_第4页
吸痰理论.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吸痰一、定义 痰是喉以下呼吸道病理或生理分泌物。 吸痰术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护理技术,是指经口、鼻、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2、 适应症1、 患者无力咳嗽咳痰,或不能充分排痰。2、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需通过吸痰协助清理呼吸道。3、 溺水者,大量咯血者。1、声门、气管痉挛者。2、缺氧而未给氧者,除非确定缺氧是由于气道痰堵所致。3、心血管急症者。四、吸痰装置 有中心吸引器、电动吸引器两种,利用负压吸引原理,连接导管吸出痰液五、吸引负压成人在300-400mmHg;儿童小于300 mmHg,婴儿88mmHg(北京市有关吸痰标准,成人120-300mmHg,儿童80-120 mmHg,婴儿50-80mmHg但有的书上说要50mmHg )操作书说:成人为150mmhg,小儿小于100mmhg。 六、插管顺序 口腔:口腔前庭颊部咽部,将各部吸尽。(约15cm) 鼻腔:如口腔吸痰有困难时,可由鼻腔插入(颅底骨折患者禁用),其顺序由鼻腔前庭下鼻道鼻后孔 咽部气管(约20-25cm),将分泌物逐段吸尽。 气管插管:若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时可由插管或套管内插入,将痰液吸出。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先将口启开,再行吸引。气管内吸痰,待病人吸气时,快速将导管插入,自下而上边退边左右旋转导管,消除气道分泌物,并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在吸引过程中,如病人咳嗽厉害,应稍等片刻后再行吸出。并随时冲洗吸引管,以免痰液堵塞。(约20-25cm)。 七、吸痰注意事项1、吸痰动作要求轻柔而迅速,每次时间不超过15秒钟连续吸引总时间不超过3分钟。吸引压力不可过大,以免损伤呼吸道粘膜。2、吸痰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在生命体征不稳定时及时停止。3、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吸痰结束后给予高浓度氧至少5次呼吸。吸痰前后给予患者100%的纯氧2分钟,以提高患者的SPO2(经皮血氧饱和度)至所能达到的最高值,从而避免吸痰时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4、痰液粘稠不易吸引者,可于气管插管内注入5ml生理盐水后再吸引。 5、从气管插管吸痰时,选择型号适当的吸痰管(吸痰管外直径勿超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内套管直径的1/2),并注意操作时握紧吸痰管端,勿使滑落入气管插管内。6、在进食后半小时内谨慎吸痰。7、提倡适时吸痰:即在听到或观察到患者有痰时吸痰,不主张定时吸痰,以减少吸痰带来的并发症和减轻患者的痛苦8、注意无菌操作吸痰过程中对吸痰管和气道的污染会造成患者的肺部感染,必须严格无菌操作。进行吸痰操作前必须做好用物准备;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能被污染;每吸痰一次更换一根吸痰管;冲洗吸痰管的生理盐水瓶应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和口鼻腔之用,不得混用;口腔或鼻腔吸引用过的吸痰管不可用于气管内吸痰,以防止将上呼吸道的感染扩散到下呼吸道;吸痰包每24小时更换一次。9、吸引负压不得超过6.67Kpa,以免损伤气道粘膜,尤其对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则更应注意,以免诱发支气管痉挛10、吸痰时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由,不要盲目插入,如欲吸引左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应将患者头部尽量转右侧,因吸痰管比较容易插入左侧支气管11、贮液瓶内的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以免损坏机器;贮液瓶内应防少量0.1%含氯消毒液,使痰液不粘附于瓶底,便于清洗、消毒。 八、吸痰操作并发症 吸 痰 管过 程 中 供 养 中 断、负压过大、时 间过长、插 管 过 深、吸 痰 管 外 径过粗、吸 痰 管 质 量差、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等可导致以下并发症:1、 低氧血症 2、呼吸道粘膜损伤3、感染4、心律失常5、阻塞性肺不张6、气道痉挛九、痰液的观察1、痰量 痰量少者可仅数毫升,多者数十毫升至数百毫升。少痰见于呼吸道炎症初期。多谈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2、性质痰的性质可分为粘液性、浆液性、脓性、浆液脓性、浆液血性、血性等。因病因不同而已。3、气味正常人痰液无特殊气味。当肺组织坏死或感染时有臭味,厌氧菌感染有特殊的恶臭味。4、 颜色因所含成分不同,可成白色、铁锈色、鲜红色、浅绿色等。肺淤血、肺水肿时,常咳粉红色泡沫样痰5、痰液性质和呼吸道疾病的关系无色透明或白色黏液痰-正常人,支气管黏膜轻度炎症白色泡沫痰或黏液痰-慢性支气管炎粉红色泡沫痰-肺水肿铁锈色痰-肺炎链球菌肺炎大量黄浓痰-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红棕色胶冻样痰-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恶臭脓痰-大肠杆菌感染,厌氧菌感染咖啡样痰-肺阿米巴病 果酱样痰-肺吸虫病 氧中毒(一)发生原因氧治疗中发生氧中毒临床极为少见。一般认为在安全的“压力时程”阈限内是不会发生氧中毒的,但患者在疲劳、健康水平下降、精神紧张等情况下对氧过敏或耐力下降时可发生。吸氧持续时间超过小时、氧浓度高于,高浓度氧进入人体后产生的过氧化氢、过氧化物基、羟基和单一态激发氧,导致细胞酶失活和核酸损害,从而使细胞死亡。这种损伤最常作用于肺血管细胞,早期毛细血管内膜受损,血浆渗入间质和肺泡中引起肺水肿,最后导致肺实质的改变。(二)临床表现氧中毒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吸入气的氧分压及吸入时间。氧中毒的特点是肺实质改变,如肺泡壁增厚、出血。一般情况下连续吸纯氧小时后,病人即可有胸骨后灼热感、咳嗽、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胸痛;吸氧小时后,肺活量可减少;吸纯氧天后可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有时可出现视力或精神障碍。(三)预防与处理严格掌握吸氧指征、停氧指征。选择恰当给氧方式。.严格控制吸氧浓度,一般吸氧浓度不超过。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