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论文)准端面圆弧齿轮啮合特性及强度分析.pdf_第1页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论文)准端面圆弧齿轮啮合特性及强度分析.pdf_第2页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论文)准端面圆弧齿轮啮合特性及强度分析.pdf_第3页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论文)准端面圆弧齿轮啮合特性及强度分析.pdf_第4页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论文)准端面圆弧齿轮啮合特性及强度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坐! ! ! 型堕型型堂兰里呈垒至五 , 幺p , 摘要 , 。本文对准端面圆弧齿轮成其j 具进行了理论研究,给出准端 面嘲弧齿轮基准齿形参数叫馆公式和准端而l 尉弧齿轮滚刀的j 口 j , 刃面齿形设计计算公式,刈比分析了螺旋角b 、设定4 螺旋角1 3o 、 模数m ,和齿数z 的变化州洲、f i 、端面和准端面圆弧齿轮啮合特 性的影响,并通过有限元列卜述二利,齿轮基本齿条强度进行了分 析和比较。峙旨出准端面圆弧从,轮齿面方程式是真正通用的圆弧齿 轮齿面方程式。文中对准端f f j j 、法面、端面圆弧齿轮的优越性和 4 i 足进行了对比。开发出准端m j 圆弧齿轮齿形参数及其刀具齿形 的计算系统。系统使用歹数掘库技术、a u t o c a d 技术,全部用 v i s u a lb a s i c6 0 编写。1 关键词:准端面圆弧齿轮有限元强度分析滚刀 一坐型、! j l i 些型竺j ! 垫l a b s t r a c t i nt h i st h e s i s ,q u a s i t r a n s v e r s e c i r c u l a r a r cg e a ra n di t sh o b a r er e s e a r c h e dt h e o r e t i c a l l y ,l 、h e f o r m u l ao ft h eh o b s h a p e p a r a m e t e ro fq u a s i t r a n s v e r s e c ir c u l a r a r c g e a ra n dt h e h o bc u t t e r t om a n u f a c t u r et h eq u a s i t r a n s v e r s e c i r c u l a r a r c g e a r a r e d e d u c e d b a s e do nt h e s e ,t h ei n l 1 u e n c eo f h e l i xa n g l e ( p ) 、g i v e n a n g l e ( 岛) 、m o d u l e ( m n ) a n dt e e t hn u m b e r ( z ) o n t h ee n g a g e m e n t s t a t eo ft h en o r m a l ,t r a n s v e r s e a n dq u a s i t r a n s v e r s e - c i r c u l a r a r c g e a ri sa n a l y z e dc o n t r a s t i v e l y ,i nt h e i n f i n i t ee l e m e n tm e t h o d ,t h e i n t e n s eo ft h r e ek i n d s o f g e a r s m e n t i o n e da b o v e i s a n a l y z e d c o n t r a s t i v e l y i ti sp o i n t e do u tt h a tt h et e e t h s u r f a c ee q u a t i o no f t h ea u a s i t r a n s v e r s e c i r c u l a r a r cg e a ri sr e a l l yg e n e r a le q u a t i o nf o r c i r c u l a r a r c g e a r i t i sc o n t r a s t e d t h a tt h e a d v a n t a g e s a n d d e f i c i e n c i e so fq u a s i t r a n s v e r s e c i r c u l a r a r c ,n o r m a l c i r c u l a r a r c a n dt r a n s v e r s e c i r c u l a r - a r c g e a r i n t h i s p a p e r t h ed e s i g n a n d c a l c u l a t i o n p r o c e d u r e s o ft h e q u a s i t r a n s v e r s e 。c i r c u l a r 。a r c g e a r a n di t s h o bc u t t e ri sd e v e l o p e d t h ew h o l ep r o c e d u r ei s w r i t t e n w i t hv i s u a lb a s i c 6 0a n d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 o fd a t a b a s ea n d a u t o c a d k e y w o r d s :q u a s i t r a n s v e r s e - c i r c u l a r - - a r cg e a r i n f i n i t e e l e m e n ti n t e n s ea n a l y s i sh o bc u t t e r 第一章绪 论 1 1 引言 齿轮传动是应用最一泛的一种传动形式。它可以传递 机器设备任意配置的平行1 _ f f j 、州交轴及相错轴之问的回转 运动。齿轮传动是靠主动轮的轮齿依次推压从动轮的轮齿 以实现传递运动及动力。 齿轮传动的发展和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古代,齿 轮传动中齿廓曲线采用最简单的直线。随着生产的发展, 齿轮传动传递的功率日益扩大,速度也越来越高,轮齿齿 廓曲线的选择显得十分重要。l7 6 5 年,欧拉( l e o n h a r de l a r ) 提出以渐开线作为轮齿齿廓曲线,从而出现了渐丌线齿轮。 渐开线齿轮在中心距的可分性,以及制造、测量方面有许 多优点。这是其获得广泛应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但它也 存在着如下缺点: 1 由于啮合面之间的滑动速度不一致,对齿面的磨损、 发热、传动平稳性和效率以及使用寿命都很不利。 2 渐开线齿轮是凸齿对凸齿的啮合传动,其相对曲率 半径小,致使接触强度低,承载能力受到限制。 为了提高齿轮传动的承载能力和平稳性,以适应生产 发展的要求。科学工作者们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以求获得 更好的啮合形式。圆弧齿轮属于新型点啮合制的齿轮传动, 它将渐开线轮齿凸面与凸面相接触,改变成为凹形齿廓与 凸形齿廓之间的啮合,从而增大了相对曲率半径,提高了 i 接触强度。 1 2 圆弧齿轮的发展史 1 9 2 2 年,v i c h ers b 0s t o c k br a m l e y 捉了i ? j 、凹齿而 相啮合的齿轮传动,简称v b j 齿轮。其凸齿为长幅外摆线, 凹齿为长幅内摆线。由于j l 啮合齿廓具有很大的相对曲率 半径齿面接触应力比渐 线齿轮小得多,但其弯曲强度 较弱,轮齿易于折断,v b b 齿轮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l9 2 6 年,美国的维尔特哈泊( e w i l d h a b e r ) 提出的圆弧 齿轮是凹齿齿廓圆弧半径的圆心在齿条型刀具的节线上。 齿面啮合时,凹齿齿廓圆心和节点重合,凸齿齿廓圆弧半 径比凹齿齿廓圆弧半径减少一个数值。其本质是法面为圆 弧的圆弧齿轮,凸齿只有齿顶部分,凹齿只有齿根部分, 但却没有能应用到工业中去。1 9 5 6 年,前苏联的诺维柯夫 发明了一种端面为圆弧的圆弧卤轮,他提出的圆弧齿轮与 ( e w i l d h a r b e r ) 的正好相反,是以凸齿齿廓的圆心落在齿条 型刀具的节线上,凹齿齿廓圆弧半径比凸齿齿廓圆弧半径 加大一个数值。他对该种齿轮作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强度 计算,因而在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1 9 6 0 年,在联邦德 国e s s e n 召开的国际齿轮会议上,指出了圆弧齿轮的主要 优点: 1 承载能力高。能承担3 4 倍相同渐开线齿轮的载 荷而不会在齿面上产生有害的点蚀和磨损。 2 润滑好。齿面易形成油膜,油膜厚度约为渐开线齿 轮的l0 倍。 3 与渐丌线d 、i 轮柏| 1 j 的 “f t 施米提r 岛承载能力。 从此,圆弧齿轮作为 1 本、英吲等囡得到i1 益j 种新,世齿轮在前苏联、r 1 r i i 扎 泛1 n 研究禾jj 幢,h 。 1 3 国内外圆弧齿轮的研究状况 在国外,前苏联是倒弧齿轮应用很广泛的国家之 , 它主要用于冶金矿山机械、起重运输机械、汽轮机、压缩 机、内燃机机车等,前苏联还制定了其国家标准。 在英国,圆弧齿轮用于造纸工业和水泥工业,效率高 达9 9 4 ,噪声与渐开线齿轮相近。英国还在圆弧齿轮方 面申请了不少专利具有代表性的是分阶式双圆弧齿轮的 齿形方案。 在日本,圆弧齿轮主要用于减速器,双圆弧齿廓的油 泵齿轮是日本的专利。 在我国,应用圆弧齿轮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最初的 应用是单圆弧齿轮。7 0 年代丌始发展了双圆弧齿轮。单圆 弧齿轮的接触强度是同材质、同尺寸的渐开线齿轮的3 倍 左右,但抗弯强度约为渐开线齿轮的2 3 左右,虽然其综 合承载能力优于渐开线齿轮但抗弯强度仍是一个薄弱环 节。7 0 年代,双圆弧齿轮的研究在提高承载能力方面有了 突破,在抗弯强度方面也比相同的渐开线齿轮提高3 0 以 上。在广泛应用的基础上,我国己制定了五大基础标准。 近四十年来,我国在圆弧齿轮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 了很大成绩,建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法面圆弧齿轮点啮合 理论、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精度检测与测量尺寸计算、滚 1 型坐i1 :! 14 业! : j 齿形设计与计算、修j | ;脓川ji 1 满载研齿等新工艺方法。 圆弧齿轮是凸齿x , j 叫限0 啮合, - , q 趋曲率半径要比凸 齿划i ! 、】齿时的当量曲率半i 夸人。理论i :,lj 赫兹应力公式: 阿 m n - 0 4 1 8 小号 _ 式中: q 表示的是即化k 度上的载荷;e 表示当量弹 性模数( e :堡) :p 表示当量曲率半径( p = 单其中 e。一e!pl 2 p 2 正号用于凸齿对凸齿,负号刚j 二凸齿对凹齿) 。当我们采_ 【= f j 凸齿对凹菡的接触齿廓时,赫兹应力会因为当量曲率半径 的增大而减小,若使凸齿齿廓半径和凹齿齿廓半径相差不 大时,当量曲率半径会相当大,接触应力会大大减小,也 就是说,接触强度得到大大提高。圆弧齿轮正是在这种6 “ 提了而产生的高接触强度齿轮传动。 圆弧齿轮是点啮合制传动齿轮,不同于渐开线齿轮的 线啮合制传动齿轮,它的齿面是点接触共扼齿面。形成这 种点啮合齿面的方法最常用的是接触线法和包络法。在我 国,圆弧齿轮的研究开始一宜使用接触线法,后来又出现 了包络法,但主要是用接触线法,直到八十年代后,包络 法的研究开展开来。 一点接触共轭齿面接触线形成原理。 接触线法就是以理论啮合点在和齿轮固连的坐标系中 的轨迹一一接触螺旋线为基础,形成点接触共轭齿面的方 法。因为在点接触共轭齿轮传动中,同一端截面内的一对 4 浊j 廓i j 以“仟意地选u t | j u 提是保址对应的齿廓n f 啮合 f :巩,1 ,不发, 二。1 二涉。l l 址t l l l 我们j 以选取 条过j 【| l 论 l 啮合点的曲线,令该线泔 触线作螺旋运动从而形成螺 旋曲面,即齿面。一一般我们是选取凤弧曲线作为齿廓f 线 的。如果齿轮齿面是以撕轮的端嘶圆弧曲线作螺旋运动形 成的,则为端面圆弧齿轮:? ? 齿丽是以轮齿的法耐截形一 圆弧曲线作螺旋运动形成n 0 则是法面圆弧齿轮。理论上 我们还可以形成其他形式的圆弧齿轮一一准端丽圆弧齿 轮。但接触线法存在许多致命的缺点,引起许多理论、实 际计算及具体应用方面的混乱。所以应当彻底抛弃接触线 法,代之以包络法。 二准端面圆弧齿轮共轭齿面包络法形成原理。 l 、点接触共轭齿面包络法形成原理。如下图i 一1 所 示, j 7 蠢,、, _ - 。孥。谚7 + r 。t ; 构件1 的齿面,是出产形面p 包络形成,而构件2 的 齿面:是由产形面q 包络形成。p 和q 是沿某曲线j j 彼此 相切并刚性地连接在起的两个不同的曲面,那么和: 一般就是一对点接触共轭齿面。若用c l l 表示p 和在包 络形成过程中某一瞬时接触线,用c i 2 表示q 和:在同一 时刻的接触线,那么当c li 和c l2 是两条相交的曲线时,它 们的交点是。和2 在某一时刻的共轭点。这时,和:称 为点接触共轭齿面。和:共轭点的的集合正是p 和q 的 相切曲线j j 。形成圆弧齿轮点接触共轭齿面的产形面p 、q 是一对彼此沿直线j j 相切的柱面,j j 直线平行于基本齿条 ( 以产形面为齿面的齿条称为被加工齿轮的基本齿条) 的节 平面,与被加工齿轮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 3 。显然,由倾 斜角为b 的斜基本齿条包络形成的齿轮齿面,其节圆螺旋 角必然等于1 3 。柱面产形面p 和q 彼此内切。曲率半径比 0 一 , 一 | 查型1 坠! 竺坚坚塑堡兰 较小的柱面的内侧表m ir 【:州刈运动- t t 他络形成构成之一的 凸齿齿面。,曲率半径比较人的,j 杞面产形丽的外侧发 血在相对运动t 扣! j ! 【j 包络形成j _ 一构1 1 一的i 圳齿齿听 f 。 。和f 构成了一对凸齿对齿的点接触共轭齿而。法而 恻弧齿轮的产形面p 、q 足川杠i :面,其法向截面分别足半 径为p 。和pf 的圆弧曲线( 也就是圆弧齿轮基准齿形c h “j 齿齿廓圆弧半径和凹齿齿廓心弧半径) 。 2 端面圆弧齿轮共轭齿| _ 】的形成 在如图1 1 中,如果产形嘶p 和q 的端面截形为圆弧曲 线时,按照上述原理包络形成的齿轮的共轭齿面就是端面 圆弧齿轮。显然,端面为圆弧的基本齿条齿面,其法截面 齿形是随螺旋角( 基本齿条的倾斜角) 8 变化的椭圆曲线。 正是这一原因,加工不同螺旋角的端面圆弧齿轮,需要具 有不同齿形的滚刀。这在实际当中是无法实现的。 3 准端面圆弧齿轮共轭齿面的形成 准端面圆弧齿轮基本齿条齿面p 和q 的法截面齿形是 倾角为1 3 。( 称为设定螺旋角) 的端面圆弧齿轮的法截面齿 形。当1 3 。固定不变时,自然是不变的椭圆曲线齿形。准端 面圆弧齿轮的共轭齿面j 下是法截面齿形为上述椭圆曲线 ( 基准齿形) 的产形面p 和q 在相对运动中的包络曲面。 显然,当齿轮的螺旋角j 下好等于设定螺旋角屁时,包络形 成的正是前述端面圆弧齿轮的共轭齿面。而当p o = 0 。时,p 和q 的法截面齿形为圆弧曲线,包络形成的自然是法面圆 弧齿轮共轭齿面。 从加工的角度出发,准端面圆弧齿轮实际上是一把为 7 坐坐型坐鲨坐! ! ! ! 4 漂旋舶p 。,的端f f 】圆弧? h 轮i 奠汁的滚川加 而成的轮n 于广:j 髟【衙p 和0 的法械f “彤f i 随齿轮的螺旋伯b 变化嘶 变化,因此同一一模数j 蔼一挺 把滚刀,不会给t 艺上带米 新的麻烦。 i 列弧齿轮凸旧齿廓j 7 1 接触共轭的啮合特性降低了齿m f 之n l j 的接触应力,提高了轮f 灯的接触强度,从而获得i 当 广泛的应用。目前所采用的恻弧齿轮都是法面圆弧齿轮。 由于基本齿条的法截面齿彤是圆弧曲线,导致法面圆弧齿 轮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本文研究的准端面圆弧齿轮在 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甚至克服这些缺点。 1 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法面圆弧齿轮有如下两方面缺点: 一是理论接触位置对误差的敏感性,也就是说当安装 中心距存在偏差时,实际接触位置往往偏离理论位置。文 献【1 曾经导出了法面圆弧齿轮端面齿廓的方程表达式,指 出它是椭圆曲线在相对运动中的包络曲线。法面圆弧齿轮 的凸齿齿形往往超出啮合圆,以致存在误差时发生理论啮 合点之外的非正常接触。 二是法面圆弧齿轮的弯曲强度不足,主要表现在齿顶 或齿腰部分的强度不足。究其原因,完全是由于基本齿廓 的各个部分都是圆弧曲线所致。法面圆弧曲线的齿形使我 们很难把它调整为沿齿高方向呈弯曲强度等强度。过渡部 分的齿形变化及应力集中更加剧了齿形的不等强度。 从解决误差敏感性的角度出发,端面圆弧齿轮是比较 r 查型堑竺! 型型:1 1 1 堡! 理想的圆弧齿轮传动形l 。j i 有予页先改定的齿廓半径兹的 凸凹圆弧形的端面齿廓会人人缓解接触位臀刈误差的敏感 性。但为了保证端面呈圆弧,限制了剥齿形曲线调整的可 能性,弯曲强度不足的问题雕以解决。加工不同螺旋角的 齿轮需要不同的加_ _ j 。滚川足端面厕弧无法逾越的工艺障 碍。 通过准端面双圆弧齿轮琏准齿形的优化设计,主要是 通过调整设定螺旋角0o 的大小,以及理论啮合点的齿厚 比,可以获得弯曲强度较高的准端面双圆弧齿轮的基准齿 形。沿齿高方向的最大弯曲应力可以比法面双圆弧齿轮降 低18 左右。由于平行轴圆弧齿轮的螺旋角变化很有限 与设定螺旋角1 3o 的差值更不会太大。这样一来,准端面双 圆弧齿轮的端面齿廓将非常接近端面双圆弧齿轮的端面齿 廓一一圆弧齿廓。因此,准端面双圆弧齿轮将具有类似于 端面双圆弧齿轮的优良的啮合特性。同一模数的准端面双 圆弧齿轮只需一把滚刀自然给工艺上带来很大的方便。 1 5 主要研究内容 1 本文对文献【2 】中的准端面圆弧齿轮齿面方程的一 些齿形参数的计算公式重新进行了推导。在准端面圆弧齿 轮的齿面方程中,当bo = 0 。时,为法面圆弧齿轮的齿面方 程:当b = 1 3o 时,为端面圆弧齿轮的齿面方程。 2 对准端面圆弧齿轮的啮合原理进行了研究,并对它 的啮合状态与法面、端面圆弧齿轮进行了对比分析。 3 通过有限元对基本齿条强度进行的应力分析,调整 9 太昧j l ji 、:l _ l _ i 训充电、产仲论文 些齿形参数,如8 ( ,成川论jj 合,、:i 齿厚比等,使齿轮沿麒i 高方向的弯曲应力的最大他降至最低,从而提高齿轮的弯 曲强度。 4 推导出准端面圆弧限i 轮滚刀齿形计算方程式:丌发 了准端圆弧齿轮齿形及le j ! i 齿形计算系统:并给了计 算实例,具体地进行了列比分析。 1 0 第二章准端面圆弧齿轮的啮合原理和啮合特 性分析 2 1前言 在本章中,重点讨论了准端面圆弧齿轮的基准齿形定 义、形成和齿形参数的计竹公式,进而得出准端面圆弧齿 轮的通用齿面方程:对准端而圆弧齿轮的啮合特性进行了 分析,并与法面圆弧齿轮( 即g b l2 7 5 9 9 1 所规定的齿形) 的啮合特性进行了比较。 2 2基准齿形 2 2 1基准齿形的定义 假想的与齿轮共轭啮合的齿条,称为齿轮的基本齿条。 基本齿条的法截面齿形一般定义为齿轮的基准齿形。为了 简化计算。简化工艺,基准齿形都是比较简单的图形。基 准齿形标准是所有齿轮、包括齿轮刀具标准及有关计算的 基础。 如果我们从弯曲强度及圆弧齿轮最常采用的螺旋角范 围考虑确定一个螺旋角bo ,并按此螺旋角设计加工一把 端面圆弧齿轮滚刀,用这把滚刀加工具有不同螺旋角的齿 轮,得到的就是所谓准端面圆弧齿轮。理论上的准端面圆 弧齿轮的基本齿条,其法截面齿形,即准端面圆弧齿轮的 基准齿形,是倾斜角为1 3o 的端面圆弧齿轮基本斜齿条的法 截面齿形。在多数螺旋角的范围内,准端面圆弧齿轮的端 堕! :+ 型生业塑! 型! ! 面l :作尚咏将非常接近川弧川i 线。 我固渐丌线齿轮的j 南h i :尚形标准代号为g b l 3 5 6 7 8 , 是齿形角2 0 。的梯形1 j j l 形。l r 是这 戊彤标准决定了我i 鲴 渐丌线齿轮的制式和标准。我固尉弧齿轮的基准齿形代号 为g b l2 7 5 9 9 1 ,是【l 数段侧弧曲线订机连接的分阶式双 偏双圆弧齿形。也正是这标准,决定了我国目前采刚的 是法面双圆弧齿轮。 准端面双圆弧齿轮的基本齿条( 倾角为b ) 的法截面齿 形是一系列椭圆曲线有机地衔接起来的齿形。为了简化, 也考虑到齿形标准的继承性,我们把准端面圆弧齿轮的基 准齿形定义为圆弧曲线齿形在斜角为bo 的平面上的投影。 这样一来,准端面圆弧齿轮的基准齿形由两部分组成一一 与法面圆弧齿轮基准齿形类似的由一系列圆弧曲线连接而 成的平面曲线和角度bo 。和所有的齿轮标准一样,仍然把 法面模数取为标准模数,有关参数自然均为法面参数。 法面圆弧齿轮的基准齿形不论是单圆弧齿轮还是双圆 弧齿轮都是由几段圆弧曲线段有机地组合而成。为了满足 不同的工况条件及工艺条件,国内外的圆弧齿轮工作者提 出了不同系列的基准齿形。我国也制定了自己的标准,那 就是前已述及的双圆弧圆柱齿轮基本齿廓标准 g b l 2 7 5 9 9 1 ,相配套的标准有:圆弧齿轮模数系列标准 g b l8 4 0 8 9 ;圆弧圆柱齿轮精度标准j b 4 0 2 1 8 5 ;双圆弧 齿轮滚刀标准j b 3 9 13 9 1 :双圆弧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 方法g b t 13 7 9 9 9 2 。 圆弧齿轮基准齿形参数的选择,其原则和渐开线齿轮 - 1 2 苎坠型! ! :型w ”苎:! :! 些笙兰 摹准齿彤设汁完全 致,山e i i i 力求达到弯h 强度等强搜 的要求,另一方面力求筋”以利寸二加】制造。g b l 2 7 5 9 9 1 型双圆弧齿轮基准齿形址分阶式叔偏齿形,i “j1 1 】 :作齿_ | 乎i 的中心分别落存节线两侧,如图2 一i 所示。 这种齿形充分考虑了个双t ,岛h 、理论啮合点 力f j 口。、 凸世1 齿齿廓半径差o 、出咏凼心偏移量x 。和x f 、侧向 间隙j 等对弯曲强度和接触强度的影响。实践证州, g b l2 7 5 9 9 1 对于法面圆弧齿轮而言是比较适合的。至于 形状与g b l 2 7 5 9 9 1 类似的圆弧曲线齿形投影到与之央角 为反的平面上所得到的椭吲彤基准齿形,在什么情况下成 为准端面圆弧齿轮的最优螓准齿形,正是我们要研究的主 要内容。下一章,通过有限元对基本齿条进行应力分析, 我们可以得到些初步的结论。在本文中就是采用类似于 g b l 2 7 5 9 9 1 的圆弧齿形在与之失角为b0 的平面上的 投影作为准端面圆弧齿轮的基准齿形。 图2 1 1 3 查坠些! ! :型! :型! ! :! ! ! 笙! 2 2 2准端面双圆弧齿轮基准齿形的形成 由准端而双圆弧齿轮占准齿肜的定义知道,h i i 端而双 圆弧齿轮的基本齿条的浊蛾出彤赴侧弧曲线齿形( 称之 为设定齿廓,我们采用类似g b l2 7 5 9 9 1 齿形) 在倾斜角 为bo 的平i i f i i 上的投影,也就是倾蒯j 为8o 的端而i 员:| 弧斜 齿轮的基本齿条法截面齿彤。为了时论上的方便,建立如 图2 2 所示的坐标系。 i l x 、 x 二、7 :, f j ; 一。j 0 疑一,。多乏。卫 图2 2 0 。( 0 。一x 。y 。z s ) 一一与基本齿条固连的端面坐标系 o 。( 0 。一x 。y 。z 。) 一一与基本齿条固连的法面坐标系 当倾斜角为8o 的斜齿条的端面齿形为圆弧曲线时,其 法截面齿形为下式所表达的椭圆曲线: 5 一啪“州三、。 ( 2 1 ) y 。= ( p ,lc o sd + 只1 ) c o s 岛j 。 式( 2 1 ) 中的参数p 。1 ,e 。1 ,f 。1 为端面齿廓中相应圆 弧曲线的曲率半径及中心的x 。1 、y 。1 坐标。as ,是任意点 向径与y 。1 轴正向之间的夹角。曲线段的取值范围则出as 1 角的起始值a :和终止值a :所限定。式( 2 1 ) 是适用于基 准齿形中任意一段圆弧的通用表达式。 在齿轮的设计中,由于制造上的原因,总是把齿轮的 1 4 坐:11 11 型! 型l 型竺笙兰 烈、m 模数取为标准值。n 玳端【f l 舣弧试轮的改汁汁锥i 7 法面参数与端面参数之f l l j n l 天系j , l : 风= 矗t2 志_ 一2 面f 2 把式( 2 2 ) 代入( 2 1 ) f ! 剑齿彤参数为法面参数p ,e f 的准端面双圆弧齿轮丛准f 灯形表达式: _ = 絮群l。, y 。= p c o s o f + f j 2 2 3准端面圆弧齿轮基准齿形的参数计算公式 在基准齿形计算公式中,我们把p 、e 、f 及。的起止 值口和口。称之为基准齿形的计算参数,其确定原则及方法 如下: 一、不变主参数 oo 一一设定齿廓理论接触点压力角 h 一一全齿高 h :一一齿顶高 h ;一一齿根高 砖一一理论接触点到节线的距离 吒一一过渡曲线与凸齿工作齿廓切点到节线的距 离 二r 一一过渡曲线与凹齿工作齿廓交点到节线的距 离 二、随模数变化的主参数 一1 5 - 查型11 生兰! 业鲨,竺兰! 一 , 一一齿侧n | j q : k 一 设定齿廓川齿i 一作齿廓圆弧半径与1 1 j 戊 _ 作齿廓圆弧、卜径之比,见表二。 s 。一凸齿i 作尚廓理论接触点法向齿厚 s f 。一一凹齿工f 1 撕廓理论接刖! 点法向齿厚 q 一一齿厚比9 8 7 哌。 ( 耿值范围1 6 19 ) l 一一凸齿齿廓圆心偏离参数,= 兰l _ 一 l p | 一p 。) s i r q 0 ( 取值范围0 1 ) 三、设定齿廓参数 p 一一圆弧曲线曲率半径 e 一一圆弧曲线曲率中心的x 坐标 f 一一圆弧曲线曲率中心的y 坐标 a 一一圆弧曲线段起始点压力角 a 。一一圆弧曲线段终止点压力角 b0 一设定螺旋角 四、下标参数 a 一一凸齿齿顶参数 f 一一凹齿齿顶参数 j 一过渡曲线参数 g 一齿根连接圆弧曲线参数 m 一一理论接触点 五、设定齿廓参数计算公式 不变参数表一 1 6 丸蟓川一ij 、j i 圳究尘付沦t - 代号 0 0 hh ah f hmh jah jr 参数 2 4 。2 0o91105 4 5o1602 0 值 随模数变化的主参数表 化乎 j 。k :丛 l 模数滁尸。 15 300 610 9 o5 3 6 00 510 805 6 100 0 410 7 05 10 1 60 0 41 0 605 16 3 20 0 3 1 0 505 3 2 5 000 2 510 3 05 设定齿廓参数计算公式 1 、凸齿工作齿廓( 右) p := 面丽h i c o s 而p o 而 e = 印: 一1 ) s i n a 。 巧= 而x - 画2 j :一厄c 蝴。 虻c o s p o e : :c o s 风一e : 2 、凹齿工作齿廓( 右) 6 f = k 文 巧= ( 1 一) ( p :p :) s i n a 。 1 7 一 ,l,、 n n s s = = 型! “型塑堡型塑! 巧= 案署叫+ c o s e := h jc o s f l 。,+ e : e :2 + ( f j ) 一18 0 。 h :c o s 臼t ) ) 二 2 ( e :一p :+ h :c o s p o ) 弘喀。窿 3 、齿根曲线部分( 右) p := e :+ ;c o s f l 。 e := e : = 必 口g2 口f 口:= - 9 0 。 4 过渡曲线部分( 右) 一= h ;o 胪警 x 2 = 一砖 胪警 1 8 0 。 一1 8 太原理工人学f ! j ! i 研究生学位论史 x ? + ( y 2 一y 1 ) 2 t g a :+ 2 x 1 ( y 2 一y i ) 2 y 2 一y l + ( x 2 一z 1 ) t g c t 】 j ,= 三阜+ y t g a 。 p := c o s 风( x x 1 ) ! + ( y y i ) 2 e := 二c o s f l 。+ p :s i n a : ,? = y lc o s 风+ p :c o s : 口i = 口:一1 8 0 。 口:= s i n 弋尘掣) _ 1 8 0 。 p 7 根据公式( 2 3 ) 可计算出准端面双圆弧齿轮的基准 齿形各点的坐标。 六、计算实例 已知m n = 1 0 、a = 2 0 。、l = 0 5 、k = 1 0 7 、q = 1 6 0 、= 0 0 4 , 根据上面的公式可计算出准端面双圆弧齿轮基准齿形计 算齿廓参数: 1 、凸齿工作齿廓( 右) 厄= 1 2 1 6 5 e = 0 0 1 7 3 如= 4 2 9 1 7 8 。 2 、凹齿工作齿廓( 朽) = 1 3 0 1 7 e := 0 0 1 7 3 6 t j = 一1 7 0 9 2 7 6 。 3 、撕根曲线部分( 右) 巧= 一o 5 2 2 6 = 6 2 7 8 0 0 = 2 1 3 1 2 a ,= 一1 3 8 2 0 7 8 。 一1 9 戌= 0 5 5 0 1 = 一0 4 8 3 6 口。= 一1 3 82 0 7 8 。 4过渡曲线部分r 5 - 7 0 8 9 0 。 p := 0 5 7 6 7 e = 0 2 1 3 4,= 12 5 9 9 a = 一1 7 3 7 2 2 0 。口= 一1 3 58 9 4 7 。 图2 3 给出了当m = 10 、l = 0 5 、k = 1 0 7 、q = 1 6 0 、 = 0 0 4 时,不同屁对应的准端面双圆弧齿轮的基准齿形。 h2 3 i r :f 。5 旷 ,0 1l 砷:0 一 j 八 p 25 0 。 i ; 越。0 。 p 。= 5 0 。 从齿形的内侧到外侧依次为bo = 0 。、b0 = 5 。、 o = 1 0 。、b0 = 1 5 。、po = 2 0 。、bo = 2 5 。、9o = 3 0 。、 b0 = 3 5 。、8o = 4 0 。、口0 = 4 5 。、0o = 5 0 。的齿形。 2 2 4 基准齿形的讨论 在不变参数g o 、h + 、e 、 ;及 :、砖相同的情况下,法 面双圆弧齿轮的基准齿形曲线( g b l 2 7 5 9 9 1 ) 被限定为一 系列圆弧曲线的有机连接曲线。显然,这样的基准齿形在 一2 0 = = 。胁 尘型”:! :! “生业! ! 竺堕! 一定杩! 度上限制了“优化i 5 i 1 ”的j 能性。换t ,之,、_ 小 改变所述不变参数时,t z 讪的啮合特r i :和轮齿的强度已纤 没仃什么变化的余地。m 准端而双捌弧齿轮的基准齿形则 由于设定螺旋角鼠的变化,以及叫齿理论啮合点与凸齿瑚 沦啮合点齿厚比p 的变化使我们能够通过对端面啮合图晰 的分析以及基本齿条轮齿仃限元分析,找到啮合特性好, 弯曲强度高( 接触强度由没定齿廓凹凸工作齿廓半径差保 证) 的准端面双圆弧齿轮的最优化基准齿形,从而确定j 之对应的设定齿廓计算参数及设定螺旋角。 2 3 准端面圆弧齿轮通用齿面方程 根据上面的基准齿形计算参数计算公式,计算出的参 数,正是文献f 1 】所给出的准端面双圆弧齿轮方程通用齿面 方程的各项原始参数: x = ( 甓茅+ r c o s a p + ( 9 s i n a + e ) 。鬻c 呻 一( 笔茅+ r ) s i n 0 9 + ( p s i n a + e ) 器一唧 一m 脚茹舞+ 户嚣( 嘉_ 1 ) - 南 ( 2 4 ) 其中k r c t g 一一螺旋参数。 方程( 2 4 ) 是准端面双圆弧齿轮左右各部分齿面的通 用表达式。 2 4准端面圆弧齿轮的端面齿廓 2 1 爪川jj 、:圳宄q 学他论业 专法截面齿肜【“乃f 齿条的端面齿廓为: x ,= 兰l 儿2 p c 磊o s 历一 口+ , ( 2 5 ) 显然,准端面圆弧齿轮的端面齿廓i i i 是陔方程所表达 的曲线( 椭圆曲线) 在川刈运动中的包络线。如图2 3 选 取坐标系,其中,坐标系o 。( 0 。一x 。y 。z 。) 与齿条固连, 坐标系o ( o xyz ) 与齿轮心连,坐标系o0 ( o0 一x oy oz o ) 是静止坐标系。 得坐标变换关系为: 儿 1 lo o01 f x s 0l0 r 妒1 只 oo1o l 乙 0 0 0la1 图2 3 m 一一y 。 ( 2 6 ) 2 2 查型竖“型业鲨型丝! 工 j , z 1 c o s s i n 妒 0 s i n 妒 c o s 妒 0 o0 00 lo 0o0i ( 2 7 ) 把式( 2 5 ) 代入( 2 6 ) 阿代入式( 2 - 7 ) 整理而得 x = ( 旦等:i i 墨+ r c 。s 妒+ 警s i n 妒+ r 妒s i n 妒 y = 一( 旦 :;兰+ , s i n 妒+ 警c 。s 妒+ r 妒c 。s 妒 z = 0 ( 2 8 ) 如图2 3 ,m 点为理论啮合点,p 点为节点,由啮合原 理知,基本齿条端面椭圆曲线上任一点成为接触点的条件 为: p m i i - 0 = :, 1 p s i n q 七e : p m 卸s 锕,2 岢i r 2 丽, o c o s 口r - ;- c o s 型c o s p o z3 8 。 引 ( 2 9 ) + ( 坐州 z ( 2 - 1 0)cos l厂 把( 2 10 ) 、( 2 1 1 ) 代入( 2 9 ) ,整理得 ( p s i n a + e 脚器一型c o s - r 删 ( 2 - 1 2 ) c o s + 玩 于是,准端面圆弧齿轮的端面齿廓表达式为 一2 3 x = ( 甓群w c o s 州班m 懈口而c o s s i n 妒 一( 宅群+ 1 s i 叩邯幽跏舭并c o s 妒 妒=剖(psino+e)ctgal啷c o s 一万3 旦掣c o s jl r lc o s 一。l ( 2 13 ) 事实上,在方程( 2 4 ) - 一令z = 0 ,我们马上就_ 以得 到方程( 2 13 ) 。完全同样的道理,令bo = 0 。,可以由方 程( 2 13 ) 求得法面圆弧齿轮的端面齿廓方程表达式。而 f 3 o = f 3 时,方程( 2 13 ) 将变为端面圆弧齿轮的端面齿廓 方程表达式。 2 5 理论啮合点端面压力角口。、接触点偏移量i 。,端 面齿廓接触图谱 在平行轴齿轮的传动中,一对啮合传动的齿轮在同一 端面内的齿廓,必然是满足啮合基本定律的一对共轭齿廓。 圆弧齿轮是点接触共轭齿轮,一对共轭齿面的端面齿廓之 间只有一个共轭点。共轭点在静坐标系中的位置由所论点 的c g s o ( 端面压力角) 和所论点到节点的距离( 接触点偏 移量) 来确定。在方程( 2 13 ) 中令口= a o ,可以得到准 端面双圆弧齿轮理论啮合点的偏移量0 和端面啮合角口,。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表一给出的不变主参数计算的准端面 双圆弧齿轮,对于右侧凸齿理论啮合点,a o = 2 4 0 :对于右 侧凹齿理论啮合点,a 0 = 一1 5 6 0 。这样一来: 理论啮合点端面啮合角: 一2 4 太原理丁人学坝i :l 口f 究生学位论义 舭矿辔唑 ( 2 1 4 ) c o s j 理论啮合点偏移量: k = 嘲= 端厨i 磊丽而面 同理:1 3o = o o 相当于法面圆弧齿轮的情况。 b = bo 相当于端面圆弧齿轮的情况。 在式( 2 12 ) 中,令o = oo ,可以求得理论啮合点处 于啮合状态时,0 相对于oo 的转角中o : 舻南 ( p s i n a 。+ e ) c t g a o 嚣七c o s ”f ) ( 2 - 1 6 ) 显然: _ 钉。o 叩。叫8 1 嗽吖 ( 2 17 yx 2 x s i n 爷b + y c o s p o 所表达的是当理论啮合点处于啮合状态时,端面齿廓 上任意点的坐标,而所论点剑节点的距离由下式计算: ,= x :+ y ; ( 2 18 ) 理论上,理论啮合点之外的端面齿廓,只要彼此不发生干 涉,可以任意地选取。但是埘于不同的凹凸端面齿廓之f h j 的组合,由于不可避免的。心距误差的存在,理论接触位 置的偏离的可能性将是不6d 的。如果以节点为圆心,以行 点到理论啮合点的距离( 接触点偏移量i 。o ) 为半径画个 圆( 称为啮合圆) ,应尽量使恻弧齿轮的凸齿端面齿廓全部 位于啮合圆之内,| i _ 与之川 】合齿轮的巴i 齿撕廓应尽:诗个 2 5 奎堕型! 叁兰堡! ! ! 垒生兰篁堡兰 部位于啮合圆之外。这样的一对点接触共轭齿廓不会对中 心距误差很敏感,因为理论啮合点之外的齿廓之间不会因 少许的误差而接触。其齿廓对误差的敏感性可以用它们和 啮合圆的关系来评价。 令: a i = ,。一, ( 2 19 ) 其大小表征的是端面齿廓上的点偏移啮合圆的量,而 正负号则表示所论点与啮合圆的关系:a i ,o ,所论端面齿 廓点在啮合圆之外,反之亦然。 由于准端面圆弧齿轮的端面工作齿廓是光滑曲线,我 们可以用工作齿廓的上下两个端点位置的,和,”值来描 述整个端面齿廓与啮合圆的相对关系。为此,只需在方程 ( 2 - 13 ) 中以口口分别代入。 为了对准端面圆弧齿轮的啮合状态进行详细的分析, 我们分别对模数、设定螺旋角不变时,不同螺旋角齿轮的 ,和刖。值进行了计算分析( 其中m 。= 10 、bo = 2 0 。见附 表2 2 和附表2 4 ) 也对模数、齿数一定时,设定螺旋角风 和螺旋角口变化时,7 和,”值的变化进行计算分析( 其中 朋。= 1 0 、z = 4 0 见附表2 3 和i 附表2 5 ) 。附图1 是端面接触 图谱。( 因为经过第三章对摹本齿条的强度分析,我们得知 当1 30 = 2 0 。时,准端面圆弧齿轮的强度较高,所以在下面 的端面齿廓啮合分析中,取bo = 2 0 。进行分析。) 2 6 端面齿廓啮合分析 在附表2 1w t ,接触点俯移 建,。随衲始螺旋f ( jb0f 门增 2 6 奎堕型! 叁兰坐! :! ! ! 塑生兰竺笙兰 大而增大,端面啮合角a 。随初始螺旋角00 的增大而减小; 端面啮合角口。减小致使齿的弯曲强度减小。 由附表2 2 到附表2 - 5 的计算结果,分析知: 第一:对于凹齿工作齿廓而言,无论是那一种双圆弧 齿轮,理论啮合点之外的点均保持在啮合圆( 节点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 之外。螺旋角8 越大,齿顶齿根部分的,和 ,”值越大:初始螺旋角bo 越大,齿顶齿根部分的,和,” 值越小。当1 3o = 2 0 。时,齿数的影响不甚明显,但经过计 算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当口 8 。时,会出现凹齿的,” 0 的 情况即部分凹齿进入啮合圆,由于凹齿的a i ” 0 ,即部分凸齿已超出啮合圆;当 bo = 1o 。和bo = 15 。时,在b = 2 5 。时已超出:当po = 2 0 。时,在b = 3 0 。时已超出:当b0 = 2 5 。和1 30 = 3 0 。时, 在b = 3 5 。时已超出。2 ) ( i i 凸齿齿顶部分,当 bo = 0 。 时,在b = 3 5 。已非常接近啮合圆;而b0 为其它值时, 尚有一段距离。这表明,随竹螺旋角b 的增大,凸齿齿根 部分会首先超出啮合圆,哑人的螺旋角会使凸齿齿项部分 限常接近啮合圆,正是i l ij 。这原因,当存扫:加工及装配 2 7 查! 型】:二竺j 型! ! :i :! 篁堡! 侈麓n , j ,接触点会俅,l 离州沦接触他馘,也就足接触位。封刑 叫1 心距误差比较敏感:玳稍弧圆弧撕轮州刈于法面圆弧 齿轮而言。,它对中心距议:的敏感性要小。、j目0 确定时, 随着z 的增大,7 和a “似7 延化不火,但经过计算分析知, 当bo = 2 0 。、卢2 8 0 时, 1 l i 芮齿根部分会超:“啮合随】,增 加了准端面圆弧齿轮的以,i :敏感性,所以从啮合性能的角 度来说,尽量取口 2 8 。 第三:准端面圆弧齿轮的啮合间隙并未因其齿廓接触 偏离量的减小而减小,【臼附图1 知,其l 啮合问隙是随螺旋 角b 的增大而呈增大的趋势,这是由于凸齿齿廓接触偏离 量比法面圆弧齿轮更向负方向发展所致。前面已经讨论过, b0 = 2 0 。时,从啮合性能的角度来说,1 3 的取值范围应尽 量在8 。一2 8 。之问;从附图1 知,法面圆弧齿轮在b = 2 0 。时凸齿齿根已经超出啮合圆,而准端丽圆弧齿轮在1 3 = 2 5 。时啮合状态依然很好,所以准端面圆弧齿轮可以取更大 的b 值。因此在同等条件下,准端面圆弧齿轮由于安装误 差而引起的齿形干涉的可能性要比法面圆弧齿轮小。 一2 8 太原理丁人学坝i 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三章准端面圆弧齿轮轮齿的弯曲强度分析 由第二章关于准端面圆弧齿轮基本齿条的论述,我们 了解到:理论上的准端面圆弧齿轮的基本齿条,其法截面 齿形是倾斜角为1 3o 的端面圆弧齿轮斜齿条的法截面齿形。 因此,齿轮模数一定时,对具体的准端面圆弧齿轮而言, 不同的1 3o 对应不同的准端面圆弧齿轮法截面齿形。而齿轮 的弯曲强度是由其法截面齿形决定的。在这一章里,以有 限元作为工具,主要讨论bo 的大小及凹凸齿廓理论啮合点 齿厚比对准端面圆弧齿轮轮齿的弯曲强度的影响,从而从 强度的角度出发,寻求准端面双圆弧齿轮的最佳基准齿形。 3 1 有限元概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