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pdf_第1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pdf_第2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pdf_第3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pdf_第4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第 iii 页 摘 要摘 要 随着金融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摆脱过去单纯的吸存放 贷, 转向多角度、 全方位的业务发展模式已成为当今各家银行的共识。 在这种情况下, 表外业务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容,涉及客户、同业等方方面面,而且提供手续费等 收入来源,其开发与拓展成为各家银行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的新武器,它不仅拓宽 了银行的业务领域,还增加了银行的利润。但表外业务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表外业务 风险的日益显现,从而对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要求也日渐迫切。本文从风险的一般性 分析入手,明确表外业务风险概念,归纳表外业务主要面临的风险种类,分析表外业 务风险的特点,并根据不同种类表外业务的内在特征提出主要风险管理方法。在阐述 表外业务风险管理重要意义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及存 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解决表外业务风险管理问题的措施。 作为金融创新重要内容的银行表外业务, 在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 的地位。表外业务风险是银行整体风险的一部分,随时可能转化为表内风险。表外业 务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等。 由于表外业务风险具有透明度较差、风险分散、自由度较大等特点,其风险具有一定 的隐蔽性,较难预测和评估,使得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要求更高,难度更 大。因此实施有效的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有利 于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快速发展,有利于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有利于增强商业银 行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金融监管的必然要求。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 段,表外业务的发展速度、种类、规模、质量等方面与商业银行现有的经营水平相比 还很不相称。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缓慢的现状相对应,我国表外业务风险管 理的体制和手段也不很完善,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内控体制不健全,风险量化 管理薄弱,从而导致配套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手段不完善,缺乏独立的风险和信用评估 机构,风险管理人才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对银行发展表外业务及其 风险管理的要求,表外业务风险日益显现。因此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 存在的问题,商业银行及监管当局必须提高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意识,并采取相应的措 施,建立健全表外业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完善和加强表外业务金融监管,强化银 行表外业务内控管理,运用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新技术和新工具强化管理手段,提高 风险管理水平,使得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健康快速的发展。 关 键 词 关 键 词 我国商业银行 表外业务 风险管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第 iv 页 abstract abstract with the financial sector increasing fierce competition and constant innovation of financial products (from example absorbing past deposits, issuing loans), many a full range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models have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banks. in this case, the commercial bank obsa is a new business, involving customers with all aspects of industry, provider of fees and other sources of income. this commercial bank obsa must develop and expand to become competitive. commercial bank obsa s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faces growing business risks. the requirements of obsa management have become more urgent. in this paper, the general risk analysis (a clear concept of obsa risk) is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ill outline the main risks faced by business type, show analysis of obsa risk characteristics, and show the different types of risk management practices. ill attempt to explain the obsa importance of risk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risk management and obsas current situation. ill provide an in-depth exploration into the solution of obsa risk management. competition in the banking business occupie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osition. obsa risks are part of the overall risk of the bank. obsas main risks include credit risks, market risks, operational risks, liquidity risks, reputation risks and so on. because obsas risks are less transparent, risk dispersion is hidden. its more difficult to predict and assess the commercial banks obsa risks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ther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risk management strateg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obsas risk management is conducive to the oper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this will lead to enhancing core competitiveness with in the business and also between other banks. compared to western commercial banks,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obsa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is far from being mature.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obsa status quo is relatively slow paced concerning development. chinas obsas risk management systems and tools are not perfect. the lack of effective risk management tools, and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lead to imperfect supporting risk management systems. the lack of independent risk and credit rating agencies, risk management, the lack of personnel, can-not meet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bank. obsa and its risk will increase in complications. thus commercial banks and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ust improve risk management awareness. they must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establish a sound obsa management system, improve and strengthen the obsa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第 v 页 create new tools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methods. they must improve risk management levels by rapidly being active in obsa. key words key words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obsa risk management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第 ii 页 独 创 性 声 明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 今所呈交的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尽我所 知,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的内容及科研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或其 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作者签名 作者签名: 日期:日期: 年年 月月 日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有关规 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借阅或网 络索引;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或 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日期: 年 年 月 月 日 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第 1 页 共 33 页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第 1 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第 1 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金融改革的深化,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 构不断增加,由此伴随而来的是银行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且传统的资产业务面临的 风险也在逐步加大,因此,各商业银行不得不从多方面来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开展 表外业务必然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一个趋势。在大力扩张银行承兑汇票、信 用证、保函等传统表外业务的同时,商业银行纷纷发展新的表外业务,如票据发行便 利、网上信用证、大额可转让加保兑循环进口信用证业务等。 随着表外业务的发展,表外业务蕴藏的风险也逐渐显现出来。美国次贷危机的爆 发再次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鲜明的摆在了人们面前。 作为银行业务的重要组 成部分, 表外业务的风险状况又是如何?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同时是否已具 备配套的风险管理能力?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现状究竟如何?都存在哪 些问题?应当采取哪些对策?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以期能提供参考 和有益的启示。 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意义 关于表外业务及其风险的概念,目前说法仍然不统一,管理对象范围的不明确给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带来一定的困扰。同时由于我国表外业务发展相对滞后, 相应的风险管理体制也不完善,再加上表外业务风险具有隐蔽性、不透明的特点,部 分银行对于表外业务的风险认识还不够全面,风险意识比较淡薄。本文试图通过研究 分析达到以下目的: 一、通过探讨表外业务的概念,界定表外业务的种类和范围,进而明确表外业务 风险管理涵盖哪些内容,避免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忽视部分表外业务的管理。 由于表外业务概念的不统一,部分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的理解不够全面,仅仅局 限于传统的承兑、保函、信用证业务,而忽略了金融衍生类业务和中介服务类业务, 或者将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相混淆。本文采用广义的表外业务概念,包括金融中介服 务类、 担保类、 承诺类和金融衍生交易类等业务, 比较全面的涵盖了表外业务的内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第 2 页 共 33 页 避免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忽视部分表外业务的管理。 二、通过明确表外业务风险的种类、特点,分析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含义,并结 合不同类型表外业务的特征,提出风险管理措施。 同表内业务相比,表外业务风险更具隐蔽性,自由度较大,往往不容易被察觉。 某种程度上,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要求更高。普遍被认为是没有风险的金融中介服务 类业务, 如果忽视其管理, 很可能出现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 同样会给银行造成损失。 因此,本文强调应当正确认识表外业务风险,提高对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重视,并将 视野扩展至所有表外业务种类,不应存在盲点。 三、 结合我国实际, 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现状, 找出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解决对策。 应当认识到, 我国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 我国表外业务起步晚, 发展缓慢,存在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微观层面风险管理意识比较淡薄,缺乏有效的 风险管理工具,内控体制不健全,风险量化管理薄弱,缺乏独立的风险和信用评估机 构,风险管理人才匮乏等一系列问题。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 题,从宏观监管到微观内控;从管理体制到管理工具;从规章制度到人才培养等各个 方面均需要做出努力。 1.3 本文的框架结构 1.3 本文的框架结构 全文共分为八章。 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以及文章架构。 第二章为表外业务的概念及种类。 第一部分确定本文中所采用的表外业务概念为 广义的理解,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概念和中间业务。广义的理解有助于商业银行表外 业务风险管理覆盖范围的全面性。第二部分列举了表外业务的种类。 第三章为表外业务风险的一般性分析。主要分析的是表外业务风险的基本概念、 种类及特点。第一部分在阐明对风险的不同理解的基础上,指出商业银行对风险的理 解侧重于与损失相联系,进而具体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的理解。第二部 分为表外业务风险的种类。第三部分分析了表外业务风险的特点。 第四章阐述了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含义、方法及意义。本章按照不同类型表外业 务的特点,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风险管理的方法。但需要指出的是,对每一种业务 风险的分析并非指该业务仅面临一种风险, 而是各类表外业务均要面临着信用、 市场、 操作、流动、声誉等风险。只是由于业务不同的特点使得面临的各种风险的严重程度 有所差异。本章还阐述了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而引起商业银行对表外业 务风险管理的重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第 3 页 共 33 页 第五章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 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 的问题。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由于我国商业银行 表外业务的发展本身比较滞后,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发展的 落后性。第二部分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总体情况。第三部分具体 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阐述了次贷危机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分别阐述了次贷危机对银行业的 影响,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的挑战和启示,并透过次贷危机重新审视现代商业银行的 风险管理。 第七章结合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从 宏观监管到微观内控,管理体制、金融工具、人才培养、全球金融危机等多方面提出 了建议。 第八章为结语。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提出我国发展表外业务的同时必须重 视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并应积极采取措施提高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水平。 第 2 章 表外业务的概念及种类 2.1 表外业务的概念 第 2 章 表外业务的概念及种类 2.1 表外业务的概念 目前表外业务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广义的理解,即表外业务包括所有不在资产负 债表中反映的业务,具体包括金融服务类,或有资产类和或有负债类表外业务。另一 种是狭义的理解,即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 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改变损益的业务。表外业务构成了商业银行的或有资产和 或有负债,在风险成为现实时,就转为表内业务。 简言之,广义的表外业务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和金融中介服务业务。 本文所使用的表外业务概念是指广义表外业务。 2.2 表外业务的种类 2.2 表外业务的种类 表外业务主要包括金融中介服务类、担保类、承诺类和金融衍生交易类等类型。 金融中介服务类业务主要是指不动用本行资产为客户办理的服务性业务。 包括结 算业务、代收业务、代客买卖业务、电子计算机服务业务、代理融通业务、出租保管 箱业务等。我国银行业称之为中间业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第 4 页 共 33 页 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 (保函) 、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 承诺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 的信用业务,包括贷款承诺等。 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 行的货币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 第 3 章 表外业务风险的一般性分析 3.1 表外业务风险的概念 第 3 章 表外业务风险的一般性分析 3.1 表外业务风险的概念 3.1.1 风险基本概念 3.1.1 风险基本概念 风险是一个常用而宽泛的词汇,频繁出现在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基于国内 外金融理论界和实务工作者的普遍理解和认识,风险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风 险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称变化) ; (2)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 (3)风险是未来 结果 (如投资的收益率) 对期望的偏离, 即波动性。 上述三种含义本质上差异并不大, 均反映出风险是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本质属性。相比而言,第一种含义更加抽象、概 括,符合经济、政治、社会等几乎所有领域对于风险的理解。第二种含义只将风险与 损失联系在一起,属于传统意义上对风险的理解,符合目前金融机构特别是金融监管 当局对风险管理的思考模式,商业银行对风险的理解更多地侧重于这个方面。第三种 含义没有限定结果的偏离方向, 认为任何方向的偏离 (有利或不利) 都是风险的表现。 3.1.2 商业银行侧重的风险概念 3.1.2 商业银行侧重的风险概念 自商业银行诞生之初,风险就与之相伴。从某种意义上讲,商业银行就是“经营 风险”的金融机构,以“经营风险”为其盈利的根本手段。就我国商业银行而言, 中 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 原则,实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保持稳健经营,最大限度 的减少甚至避免损失,防止破产,是其重要的经营目标。因此,将风险与损失联系在 一起的理解比较符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以及金融监管的思维模式。 随着业务发展 和竞争加剧,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对这些风险进行识别、 分析、 计量、 监测并采取科学的控制手段和方法, 是商业银行保持稳健经营、 实现 “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第 5 页 共 33 页 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经营原则的根本所在。 3.1.3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的理解 3.1.3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的理解 具体到我国表外业务的实际情况, 由于我国表外业务主要集中于传统的中间业务 和担保、承诺类业务,表外业务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上述业务的手续费收入。而手续 费收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只要银行受理了表外业务就会获得这部分收益,因此,收 入的波动性或者不确定性相对而言比较小。银行最为关注的是客户出现问题或者危 机,使银行发生垫款,导致表外业务转为表内不良资产,产生损失。因此,我国商业 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更加侧重的是风险含义中与损失相联系的理解。 3.2 表外业务风险的种类 3.2 表外业务风险的种类 3.2.1 风险分类的多种情况 3.2.1 风险分类的多种情况 商业银行风险的分类结果并不是唯一的,按照不同的标准和依据,有着不同的分 类结果。例如,按照风险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 性风险等;按照风险事故可以分为经济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自然风险和技术 风险;按照风险发生的范围,可以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按照是否能够量化可 以分为可量化风险和不可量化风险等。 3.2.2 商业银行侧重的风险分类 3.2.2 商业银行侧重的风险分类 虽然风险的分类有多种不同的情况,并存在争议,但是由于明确风险分类关系到 风险识别以及风险管理、监管政策和手段的制定,是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和风险监管的 前提和依据,因此,银行界也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试图形成对风险分类比较 一致的看法。随着现代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发展,特别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根据不 断变化的形势陆续推出的一系列协议和指引,如 1988 年出台的针对银行信用风险的 资本金协议,1994 年出台的衍生品风险管理指引和关于将市场风险纳入资本 要求的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补充协议使得金融机构对于风险分类的共识逐步形成,即 按照依据风险形成的原因将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 险和流动性风险。其中操作风险包含了法律风险,但出于计量最低监管操作风险资本 要求的原因,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不包含在内。这种对风险的分类方法,概括性比较 强,也更加适用于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第 6 页 共 33 页 3.2.3 表外业务风险的主要种类 3.2.3 表外业务风险的主要种类 作为银行业务的一种,表外业务同样面临着各种风险。结合表外业务的具体情况 和特点,其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表现为: 一、信用风险 表外业务信用风险主要是指表外业务的服务对象未能履行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 变化,从而给债权人带来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古老、最常见的 风险,各种表外业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信用风险。例如,担保类的表外业务,当客户 出现违约或资金断链等情况,无法履行合同时,银行则不得不用自有资金进行垫款, 代为赔偿,从而造成损失,发生信用风险。 二、操作风险 表外业务的操作风险是指由于欠缺的或失败的内部流程、 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 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表外业务自由度大,形式多样,受限制较少,银行从 事表外业务不像传统业务那样受到金融法规的严格限制, 不受银行信贷规模和资金的 制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加大了银行违规违约操作的风险。同时一些高质量的表外 业务,如金融衍生工具类业务,对人员和系统的要求比传统业务更高,在系统和人员 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仓促上阵,更增加了出现操作风险的可能性。操作风险的范围 很广,运营、法律、流程、结算、人员、系统、执行、管理、内控等风险均属于操作 风险的范畴。 三、市场风险 表外业务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包括金融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的波动而 导致金融机构表内和表外头寸遭受损失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商品价格 风险等。例如在远期、互换等衍生金融工具中,当利率、汇率等因素发生不利于银行 的变动,就会使银行面临市场风险。在金融自由化、国家化、证券化的趋势下,利率、 汇率变动带来的市场风险越来越大。 四、流动性风险 表外业务流动性风险主要是指银行的表外金融工具不能以市场价格或接近市场 的价格迅速转让变现, 而使银行面临资金头寸短缺或低价转让资产而遭受损失的可能 性。 一方面, 很多工具是为客户量身定做的, 在市场上难以定价或出售, 流动性有限; 另一方面,在市场发生危机时,人们都想转嫁风险,同时抛售金融工具,从而增加流 动性风险。 五、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负面的公众观点对银行收益和资本所产生的现期和长远的影响。 一 些商业银行认为表外业务,特别是金融中介服务业务不动用银行的资金,只是收取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第 7 页 共 33 页 介费用,不承担任何资金的风险,因此对银行来说,不存在任何风险。然而如果银行 在提供金融中介服务的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服务态度不好或者柜台人员业务不熟 练,特别是对一些理财或金融衍生工具类业务不了解,不能正确解答客户的问题,那 么必然会大大影响银行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银行声誉受损甚至导致客户的流失。 上述风险是各类表外业务均可能面临的风险,但由于不同表外业务的服务对象, 操作模式,技术要求,市场环境等均有所不同,因此每类表外业务面临的风险的侧重 点有所不同。例如中介类业务主要面临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担保、承诺类业务面临 的信用风险较其他两类业务相对大一些; 与金融衍生类业务关系最为密切的风险是市 场风险。 3.3 表外业务风险的特点 3.3 表外业务风险的特点 由于表外业务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和隐蔽性等特点, 因此表外业务风险同表内业务 相比也具有自己的特性,概括来讲,表外业务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一、透明度较差 许多表外业务并不在财务报表上反映,现有的会计信息,很难全面反映表外业务 的规模与质量,由于经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致使金融监管机构难以了解银行的全部 业务范围,无法正确评价其经营成果,难以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监 督与管理。 二、风险分散、不确定性高 表外业务是多元化经营业务,涉及的流程多、部门广,商业银行的信贷、筹资、 信用卡、国际金融、财务会计、信息电脑等部门都与表外业务有关,风险点较多,防 范风险的难度较大。一项表外业务常常集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 险等多种风险于一身,各种风险之间的抵补或者替代关系也更为复杂,由此增加了风 险决策的两难性。同时,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表外业务在金融市场动荡日趋频繁剧 烈的情况下,随时都有可能转化为表内业务,这会增加银行经营的难度和负担。而按 现行银行制度规定,除一部分表外业务要以附注形式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外,大多数 表外业务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 这使表外业务的规模和质量都不能在财务报表上得 到真实体现。结果,其复杂性限制了企业管理和监督风险的能力,银行经营的风险状 况很难得以反映。 三、自由度较大、潜在风险大 许多表外业务的开展没有金融法规的严格限制,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类表外业 务,大多数不需要相应的资本准备金,无规模的限制,只要交易双方认可,就可达成 某些业务协议,这样容易刺激表外业务的扩张,潜伏巨大风险,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第 8 页 共 33 页 高杠杆性,其微小的失误常常给银行带来难以估量的打击。像金融衍生工具类表外业 务,具有极高的杠杆率特征,每笔交易动辙成千万上亿美元,一旦操作不当,亏损之 巨足以威胁银行的生存。1995年2月26日,因为巴林银行新加坡期货公司执行经理里 森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上的亏损,致使成立于1762年的英国巴林银行亏损10多亿美 元,随即宣告破产。1996年9月,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证券交易部负责人井口俊英 违规交易美国国债,损失11亿美元后,美国金融管理当局勒令大和银行停止其全部在 美业务,并处以3.2亿美元的罚款。 四、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突出 从企业方面来看,我国现行的银行体制和企业管理体制下,企业信誉总体水平较 差,许多企业信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从银行方面来看,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 务相应的内控机制正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内部管理不严和操作的漏洞、错误,加 大了表外业务的风险程度。担保类表外业务的风险较为突出。担保类表外业务虽然在 出具之时不确立债权与债务关系,但一旦客户违约,所产生的风险与贷款风险无异, 风险产生后银行往往处于不利的法律地位。信用化的担保类表外业务风险触发点较 多,其所涉及的不仅是对申请人资信等方面的审查,还要对法律契约性风险进行严格 的防范,不易进行全面及时监测,这就为防范其风险造成了困难。目前,我国银行业 担保类表外业务风险主要表现在银行承兑汇票垫款比重明显偏高, 同时信用证垫款也 是一个问题。 正是由于表外业务风险的上述特点, 使得某种程度上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 管理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第 4 章 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方法及意义 4.1 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含义 第 4 章 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方法及意义 4.1 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含义 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感知和分析来识别表外业务风险, 利用各种 风险模型和计量方法量化风险, 并持续监测关键风险指标和风险因素的变化及发展趋 势,形成评估报告,对发现的风险采取分散、对冲、转移、规避、补偿等措施进行有 效的管理和控制,实现风险一定条件下的收益最大化或收益一定条件下的风险最小 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第 9 页 共 33 页 4.2 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方法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方法 不同的表外业务由于涉及的领域和客户群及自身的业务特点有所不同, 因此面临 的主要风险也有所差异。商业银行应根据表外业务主要面临的风险类别,确定其风险 控制点,提高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商业银行应该对不同类型的表外业务风险 实行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方法,下面简述几种主要的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方法。 4.2.1 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 4.2.1 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 商业银行这类表外业务具体有履约担保、贷款担保、投标保证、票据承兑、备用 信用证、商业信用证等。这类表外业务的共同特点是银行运用自身的信用资源而非资 金为客户提供债务(义务)保证,其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 及法律风险。 对这些业务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要从内部加强管理和监督,措施有:一、对票 据承兑, 信用证业务要坚持真实的商品交易原则, 杜绝融资性套取银行信用行为; 二、 加强对被担保客户的信用分析和评估,客户的准入必须坚持信用等级优良标准,杜绝 信用劣级客户进入。对较长期的担保要求定期重新议定合同条款,以防范信用风险; 三、按风险定价。按被担保客户的信用等级与业务的风险大小收取佣金。如美国规定 期限短、质量高的备用信用证业务收费率为担保金额的 2550 个基本点,期限长、 质量差的收费率为 125150 个基本点(每一基本点为 0.001 美元);四、完善反担保 措施。在备用信用证中,涉及的信用风险大,可要求开证申请人提供与信贷相同的抵 押品和信用等级标准;五、完善授权授信制度。对大额担保交由贷款审查委员会集体 审批, 甚至上级行审批, 以减少个人审批的失误; 六、 健全表外业务操作规程及制度, 加强内部稽核力度。 4.2.2 承诺业务 4.2.2 承诺业务 表外业务的银行承诺主要是由银行向客户允诺对其未来经济交易承担某种融资 的义务。承诺实质上是一种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信贷替代工具,其主要包括贷款 限额承诺、 信用卡透支、 回购协议和票据发行便利。 承诺业务面临的风险有信用风险、 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对这类表外业务风险,商业银行还须注意:一、采用浮动 利率,尽量避免固定利率贷款承诺,以防范利率风险;二、对信用等级较低客户可拒 绝融资承诺或要求提供贷款担保,或者寻求其他行共同承诺以分散风险;三、对流动 性风险控制,银行在贷款承诺及包销票据发行便利协议签订后,要安排一部分流动性 较强的资产,以备向借款人融资或包销票据发行便利中剩余的票据;四、贷款承诺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第 10 页 共 33 页 银行可要求客户提供补偿性余额。 4.2.3 衍生金融工具业务 4.2.3 衍生金融工具业务 衍生金融业务主要是指一些与利率或汇率有关的创新金融工具,如金融期货、期 权、互换和远期利率协议等。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可以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和具有收益的 不确定性。由于衍生工具的合同金额几乎都不进行到期交割,而是在合同到期前对冲 了结,因此没有实际债权债务发生,当然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但每一笔衍生工具 的交易都会有盈亏,所以对交易银行的收益会产生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衍生金融工 具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利率、汇率风险、经营风险和清算风险。对这类表外业务,商业 银行风险管理应从下列几方面着手:一、制订完善的交易制度。第一是制订衍生金融 工具交易部门整体的交易额度。 一家银行从事衍生交易的额度大小需要根据其承受亏 损的能力、在市场上扮演的角色、交易人员的水平、经验和管理能力而定。第二是交 易员的交易额度控制。从高层交易管理者到高级交易员、初级交易员,其交易额按级 别高低、能力大小、经验多寡各不相同。第三,设置合理的止损点。止损点是指衍生 金融交易中为防止汇率、利率或价格向自己愿望相反的方向发展,造成过分亏损,而 预先对汇率、利率或价格设置一个买卖决断点。一旦到了预先设置的止损点,不论盈 亏如何,一律斩仓出局。止损点的设置是银行从事衍生金融交易中避免亏损过度加深 的重要管理方法。但是,止损点的执行主要还是靠交易员的自我约束能力。第四,银 行应将风险监督管理部门与交易职能分开,将自营业务与经纪业务分开管理。二、商 业银行在为客户提供衍生金融工具,防范与转嫁利率风险时,通常是对客户现货市场 的套期保值,其交易价格的确定必须保证银行除手续费之外不追求任何额外利润,做 到这一点,银行便不承担任何资金损失。 4.3 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意义 4.3 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意义 表外业务所潜藏的种种风险直接危及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 性目标的实现,而且随着表外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金融监管当局宏观金融政策 实施的效力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易于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带 来的破坏性有时比表内业务更严重。尤其是近几年来,国际金融领域发生的一系列动 荡和危机更是敲响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警钟。因此,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对 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3.1 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有利于保障商业银行健康、快速发展 4.3.1 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有利于保障商业银行健康、快速发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第 11 页 共 33 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 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在当前表内业务 竞争激烈,优质客户市场饱和的情况下为了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银行开始发展表外 业务,以规避金融管制,期望在降低及分散资产风险的情况下获得较大的收益。但是 风险与收益是对称的。收益越高,往往风险就越大。例如金融衍生类业务的收益常常 高于贷款的利息收入,但是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也常让商业银行陷入窘迫的境地。表外 业务在给商业银行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商业银行一方面大力发展表外业 务,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另一当面也必须正确的认识和对待表外业务蕴藏的风险。 如果不重视表外业务风险管理,过度开展表外业务一旦出现客户违约或其他突发事 件,表外资产转为表内风险将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因此,商业银行坚持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并重的原则,将风险控制措施纳入可行 性研究范围,将风险管理落到实处,才能确保商业银行快速、健康的发展。 4.3.2 积极管理表外业务风险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的不断创新 4.3.2 积极管理表外业务风险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的不断创新 表外业务虽然存在风险, 但不能因噎废食。 商业银行积极主动地承担和管理风险, 合理运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识别和计量表外业务的风险成本和风险水平, 对业务进行 动态管理,调整资产组合,改善资本结构,进而推动新型金融产品的开发。 例如表外业务中常见的信用证业务,传统的做法是客户提出申请,递交一系列纸 质资料,开证行进行单证审核,然后开立信用证。传统的做法程序繁琐,涉及当事人 较多,银行单证审核与客户隔离,不能及时掌握情况变化,容易产生操作风险和信用 风险。为此,网上信用证应运而生。网上信用证以其高效、规范的特点,消除了银行 与客户间的物理空间障碍,使信用证开立申请与修改申请无需受制于纸质文件的传 递。同时网上银行作为固定的一个单位,可以同时充当开证行、通知行、议付行的角 色,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操作风险。此外,网上信用证业务还建立了以客户为中 心的信用证实时跟踪查询系统,改变了以往银行单证处理信息与客户隔离的局面,为 客户建立了有效的自主跟踪查询渠道,降低了信用风险。 4.3.3 提高表外业务风险管理能力有利于增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4.3.3 提高表外业务风险管理能力有利于增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银行综合能力的体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风险与收益并 存。只有那些有能力承担风险的商业银行才有获得高收益的投资机会,因此风险与回 报的管理能力成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体现。 在表外业务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能否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并获得较高收益,不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第 12 页 共 33 页 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规模、服务质量、创新能力、业务素质等,是否具有在市场 上获取盈利机会的风险承担能力是竞争力的关键。只有加强和完善表外业务风险管 理,增强表外业务风险管理能力,防范业务风险,减少甚至避免额外损失,保证商业 银行的稳健经营,才可能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4.3.4 加强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是现代金融监管的必然要求 4.3.4 加强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是现代金融监管的必然要求 风险管理是金融监管的核心内容, 加强和完善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是金融监管的必 然要求。 风险管理对于银行成败的重要意义使得风险监管原则日益为各国金融监管当 局所认可,并付诸实践。为实现监控和保护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健的职责,我国商业银 行监管当局高度重视稳健的风险管理措施的发展, 并推动各家商业银行以广泛而一致 的方式加以实施。 随着表外业务的发展, 其所隐藏的风险日益显现, 已经引起监管当局的高度重视, 银监局出台了一系列与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例如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风险管理指引 、 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 中国银监会关于有效 防范企业债担保风险的意见 、 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 要求商业银行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规范操作,重视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必须将表外或有 负债业务纳入统一授信管理,严格准入条件,严格担保审查,严格授权制度。对商业 银行违反规定办理表外业务,或因未达到尽职要求形成风险的,监管部门将严厉追究 有关机构和责任人责任。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必须加强表外业务风险管理以达到监管 当局的监管要求,实现稳健经营,健康发展。 第 5 章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现状 第 5 章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现状 表外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受到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监管限制较严、金融市场 环境欠佳、银行体制改革落后等因素的制约,我国表外业务发展十分缓慢,同发达国 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而这种发展上的滞后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 险管理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开展较少,尚处起步和探索阶段,但作 为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重要领域,我们有理由相信,表外业务必将成为中国银行业参 与国际竞争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理性选择。未雨绸缪,借鉴国际经验,遵守有关国际法 规,探讨对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第 13 页 共 33 页 5.1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 5.1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 自 1979 年 10 月中国银行首次开发信托、租赁类表外业务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努 力转换经营机制,不断吸收国外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先后开发了保函、代客外汇买 卖、代理发行债券、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循环包销便利、贷款承诺、远期交易等 业务,表外业务无论在数量、规模还是在业务范围上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 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表外 业务的发展速度、种类、规模、质量等方面与商业银行现有的经营水平相比还很不相 称,表外业务相关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还不健全,风险管理体制和手段尚不完善, 表外业务风险意识比较淡薄,不能满足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