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金融学专业论文)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关联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 :j ? f 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 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 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圭壹主蠹日期:出! 兰:兰: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 文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 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 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 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茎曼至垦日期:坦竺:罂 导师签名:坦塑骘 日期:p 盯,。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关联研究中立娃萎 中文提要 中国于2 0 0 1 年加入w t o ,逐步纳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体系,日益成为“世界 制造业中心”:而苏州独特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居安 思危,本文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关联角度,揭示风险、探究 成因、制定对策。 本文阐述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关联以及外 商直接投资者中的特殊群体外资银行与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风险。分析 了风险产生的主要成因:包括银行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信息不对称、银行与银行 信息不对称、我国商业银行利率、汇率风险意识薄弱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因其固有 缺陷而造成的相对于外资银行的竞争劣势等等。文章结论部分提出的对策有:加 强信息披露、信息沟通、降低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对不同类型外商直接 投资企业采取不同对策;强化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系统;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 系;促进商业银行之间良性竞争等等。最后,论文提出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商业 银行和谐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商业银行风险信息不对称 作者:杨颖 指导老师:贝政新 英文挺接外商直接投资。我国商业银行终杵风险的关联研宄 r e s e a r c ho n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f d i a n d o p e r a t i n gr i s ko fo u rc o m m e r c i a l b a n k s ac a s es t u d yo fs u z h o uc i t y a b s t r a c t w i t hc h i n aa c c e s s i o nt ow o r l dt r a d eo r g a n i z a t i o n ( w t o ) ,w i t hc h i n at a k i n gp a r t i nt h ee c o n o m yg l o b a l i z a t i o n ,c h i n ai sb e c o m i n gt h e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c e n t e ro ft h e w o r l d ”d a yb yd a y s u z h o uc i t y , a sf o ri t ss p e c i a lg e o g r a p h ys i t u a t i o na n de s p e c i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t t r a c t sag r e a td e a lo ff o r e i g nd i r e c ti n v e s t m e n t ( f d i ) t h et h e s i ss e t s o u tf r o m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f d ia n do u r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s ,t oe x p l o r et h er i s k s , t od i s c u s st h er e a s o n s ,t or e s o l v et h ep r o b l e m s t h ed i s s e r t a t i o nr e p r e s e n t st h ec r e d i tr i s k ,m a r k e tr i s ka n dt h ec o m p e t i t i o nr i s k so f l o c a lb a n k s ,r e l a t e dt of d i t h e n ,i td i s c u s s e st h er e a s o n so ft h o s em e n t i o n e dr i s k s , w h i c hi n c l u d i n g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a s y m m e t r yb e t w e e nf d ia n do u r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s , a n d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a s y m m e t r ya m o n gl o c a lb a n k s f u r t h e r m o r e ,t h ed i s s e r t a t i o n d i s c i o s e st h ei n h e r e n t1 i m i t a t i o no fo u r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s s u c ha sl a c ko fr i s k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a f t e rt h a t ,t h ed i s s e r t a t i o no f f e r ss o m er e s o l u t i o n so nt h e s ep r o b l e m s , i n c l u d i n g t oe n h a n c e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d i s c l o s u r e ,t o s t r e n g t h e n 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s oa st od e b a s e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a s y m m e t r yi nc r e d i tm a r k e t ;a l s o i n c l u d i n gt oa d o p td i f f e r e n tr e s o l u t i o n so nd i f f e r e n tf d if i r m s ,t o c o n s o l i d a t et h e i n t e m a lr a t i n gs y s t e mo fo u r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s ,t oe s t a b l i s ht h ei n t e g r a t e dr i s k m a n a g e m e n t ;a l s oi n c l u d i n gt h er e s o l u t i o n st oa c c e l e r a t et h ec o l l a b o r a t i o no fl o c a l b a n k s a tl a s t ,t h ed i s s e r t a t i o np u tf o r w a r dt h ea i mo fo u rc o m m e r c i a lb a g s ,w h i c hi st o d e v e l o pw i t hf d if i r m sh a r m o n i o u s l y k e yw o r d s :f d i :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s ;r i s k ;i n f o r m a t i o na s y m m e t r y w r i t t e nb y :v i c k i ey a n g s u p e r v i s e db y :p r o f b e iz h e n g x i n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商业银行鳓营风险的关联研究 铮言 1 强窕戆基懿鞠懑义 导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尤其是2 0 0 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 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世界制造她中心逐渐向中国特别是沿海地区转移。苏州, 壶于躐邻上海,热上鹜蘸完善兹投瓷环境等侥努,己经成为静藏毫接毅资戆酋选 地之一。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苏州的经济总量已占据半壁江山,商业银行业务向 其倾斜己成必然趋势;佩在商业银行对其支持过程中,蕴涵着一定的经营风险。 最鞠显熬爨予是艘卜妥溯浆绥泣蕊公司戆续务重组寨。农噩乏寨孛,孛嚣器镊 行提供的信贷资金敞豳约折合1 7 亿美元。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案例研 究和成因分析,在对商业银行提出警戒的同时,探讨规避相应风险的有效途径。 壶于苏媸懿努囊壹接投资毒较强瓣爨狻瞧,零文黻苏魏为案锲。 2 文献回顾 东南驻金融危机艨,理论界对锻行风险闻题弦了较为广泛躲探讨,相关艉著 作也层出不穷。如戛索文我酲的井资利用及其金融风险分轿;稷健静资银 行在华经蒋风险与监控:祝年贵、王亦敏金融业利用外资的风险与防范; 但是,以钋商直接投资作失研究前撮的文章并不多。而在外商赢接投资与我国商 监银行笑袋研究静著豫中,螽拣颓辉、爨丹跨黧公司翁金融篱衷弱镶行静鼹务 对策;杨怡东在华跨国公司的众融服务需求分析;庄忠中资银行拓展跨 国公司客户的难点与对策;周娟改进我国银行北对在华跨蜃l 公司的金融服务: 这些文耄较多豹莛飘鬣行瑗雩l 客户角震,探讨鳐露更好建为箕提供金藏骚务,这 主要是因为引进外资怒我国摆脱贫穷的重要国策,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我豳带来 的经济繁浆和g d p 的快速增长,以及入世之初,人们普遍对外商投资企业e p 象良 。夏京文:我囝的外资利用艘熊金融风险分析税务b 经济r2 0 0 15 4 祝健:外资银行在华经营风陵与监控经济麒论与经济管理- 2 0 0i3 o 税年贵、王嘶敏;金融业刹用外资的风险与防范。西南金融2 0 0 31 i o 转蹶辉、髑坶;跨重公司魄套融爨隶轻镶 子熬凝势对簧攥馥奄避2 0 0 t 5 8 辆怡东拍:华跨莺公司的务撒疆务需求癸辑l :海袅融2 0 9 13 9 庄忠中擞银行拓艘跨国公司客户的滩点与澍娥福建惫融2 0 0 36 。埘娟改进我网银行业对谯华跨国公刮的金融撇静自终济许论2 0 0 4 3 甘高 外商直接投资l j 我国商业银行经t ¥风险的关联研究 好,造成了论述这方面风险的著作较少。但随着我国引进外资的力度不断加强, 外商投资企业的不断增多银行业的经营风险已经显露,必然会给我国的银行业 带来深远的影响也会使得本文的研究意义得以凸现。 2 0 0 1 年1 2 月赵艺新发表论跨国公司的金融服务和金融风险防范一文,文 章分析了当代跨国公司的主要金融需求及国内金融业对其提供的服务,该文在论 述结构上给予我一定的启示。但是本文研究的重心是银行风险,而非金融风险; 另外本文在揭示银行风险的广度和深度上有一定提高。 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的有关同志2 0 0 3 年对苏州外商投资企业贷款作了专 项调查,分析了苏州外企贷款的一些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金融监管、金 融创新角度提出对策。这在苏州外商直接投资的信贷风险方面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此外,林宇的硕士论文信息不对称与银行信贷分配中外资银行信贷博 弈分析,利用g i o v a n n id e l l a r i c c i a 和r o b e r tm a r q u e z 构造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 银行信贷分配模型,探讨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资金成本变动的情况下本地银 行和外资银行的信贷博弈过程,分析双方将相应做出的贷款决策以及对整个信贷 分配投向的影响。此文为我提供了较强的理论溯源。 3 论文研究框架 论文正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章相关理论评述: 首先阐明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发展演变的脉络,表明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动因, 其次阐述了缺口理论,分析东道国吸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这与本文的第二章 有直接的关联。相关理论的另一重点是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 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导致信贷“柠檬市场”的产生。 第二章分析苏州外商直接投资概况: 包括苏州引进外资在全国的地位;苏 j l l 夕l - 商直接投资的现状( 结构、贡献、 问题) 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苏州商业银行的合作需求。 第三章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进行分析 揭示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同时,蕴涵着较大经 营风险,通过对a p p 债务危机、爱立信“倒戈”、尼森电子诈骗案等案例的剖析以 及相关数据解析,阐明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 关联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特殊群体外资银行带来的竞争风险。 外商直接投资,我国商业银行经什风险的关联研究 导占 第四章成因归纳 针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外资银行 竞争风险,分别剖析这些风险的成因。其中着重阐述了信息不对称导致商业银行 信风风险的两方面:一是银行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信息不对称,即“大经济与小 金融”的矛盾等;二是银行与银行的信息不对称,着重分析了银行间存贷款、中 间业务上的博弈行为和无序竞争,以及中资银行固有的缺陷和外资银行的竞争优 势。 第五章对策研究如何规避经营风险 文章提出了包括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信息披露、信息沟通,实行“先 导行”机制,平衡集团联动中的利益分配问题,开发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系统, 加强银行产品创新,加强中外银行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同业公会影响力,促进我 国商业银行良性竞争,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等方面的建议。 结束语提出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商业银行和谐发展 4 本文的创新与待研究的问题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论题比较新颖。在大力吸引外资的今天,及时分 析其中的风险隐患,风险成因及对策,而且是从商业银行关联角度,是比较新鲜 的提法。 其次在结论新。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探讨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一些有效方法, 并在最后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在与外商直接投资、外资银行的博弈中取得“三赢” 的途径。“构建和谐社会”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外商、银行、 政府的和谐发展也是本文的题中应有之义。 本文待研究的问题是政府在追求短期政绩效应以及弥补税收缺口的同时,如 何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如何提高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以及如何提高生产 要素利用率,追求可持续发展;也即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从更高层次支持商业银 行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 第一章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关瞒研究 第一章相关理论评述 一、外商直接投资理论评述 ( 一)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发展演变脉络 2 0 世纪6 0 年代伴随着技术突破性的进步,跨国公司及其对外直接投资( f d i ) 急剧发展,并使f d i 在国际资本流动中逐渐占据主要地位,由此引起经济界及政 府政策研究部门的关注并逐步建立相关理论的研究。由于f d i 的主体是跨国公司, 所以f d i 的理论也被称为跨国公司理论。严格来说,在西方经济学领域中关于f d i 的正式研究始于2 0 世纪6 0 年代。1 9 6 0 年美国学者海默在麻省理工大学完成博士 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经金德尔伯格以及约翰逊和 凯夫士等学者补充、发展成为完整的理论,这个理论被称为垄断优势理论。由于 海默和金德尔伯格是利用产业组织理论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所以垄断优 势理论也称为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在于该 企业具有比东道国同类企业有利的垄断优势,可使其在东道国的生产获得更多的 利润。企业之所以能够拥有和保持垄断优势,是因为市场不完全( 即不完全竞争) 的存在。此前经济学家只是运用国际贸易理论对外商直接投资进行分析,其中具 有代表意义的是利润差异论。海默首先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开创了当代国际 直接投资理论的先导。 1 9 6 6 年5 月美国哈佛大学学者弗农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的生命周期中 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 论后来经过威尔斯和赫希哲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说明,企 业从事跨国直接投资活动是遵循产品生命周期的一个必然步骤,由于该理论对二 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给予了有效的解释,对于那些刚刚开 始进行跨国投资的企业和与最终产品相关的跨国企业的经营行为,该理论有很好 的解释能力,在理论界风行了相当一段时期。 1 9 7 6 年英国学者巴克利和卡森在合作出版的专著跨国公司的未来中系统 提出了内部化理论,该理论后由加拿大学者拉格曼1 9 8 1 年出版的著作跨国公司 的内幕中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内部化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公司在进行经营活动 外| 宕i 直接投资l j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关联研究第一节 中会面临各种市场障碍,为了克服外部市场障碍或弥补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保 障自己的经济利益,公司就有动力将交易改在公司所属各个子公司之间进行,从 而形成个内部化市场,当内部化过程超越了一个国家的界限的时候,跨国公司 便产生了。内部化理论实际上是源于产权经济学理论,巴克利和卡森的重要贡献 在于他们把市场交易内部化原理引入到了国际直接投资领域,首次从企业组织发 展的角度揭示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 1 9 7 7 年一桥大学的著名学者小岛清出版的对外直接投资论中指出了边际 产业扩张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 投 资国) 已经处于( 即将处于) 比较劣势的产业( 即边际产业) 依次进行,这些边 际产业也是东道国具有比较优势( 潜在比较优势) 的产业,从边际产业开始进行 投资,可以使东道国因缺少资本、技术、经营管理技能等未能显现或未能充分显 现出来的比较优势,显现出来或增强起来,从而扩大两国间的比较成本差距,为 实现数量更多、获益更大的贸易创造条件。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将资源配置的优化 放眼于全球,化劣势为优势,丰富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1 9 7 7 年英国里丁大学学者约翰邓宁在庆祝俄林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术会 议上宣读的著名论文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折衷理论探索中正 式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他在1 9 8 1 年著的国际生产和跨国企业书中又 进一步对折衷理论进行了阐述。邓宁认为国际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以及向国外生 产者发放许可证往往是同一企业面临的不同选择,不应将三者割裂开来。基于这 种考虑,邓宁结合传统理论之长,建立了一个具有一般性的理论用以系统说明国 际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条件,这个理论被称为折衷理论。折衷理论借鉴和综合了以 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精华,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企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 决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理论学说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因而该理论 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被誉为国际直接投资的“通论”。邓宁的折衷理论的形成,标 志着跨国公司理论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和稳定的阶段。 2 0 世纪8 0 年代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促进了理论研究的 深入。美国学者威尔斯用小规模技术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竞争优 势的来源,小规模技术理论的核心思想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拥有为小市场服务 的生产技术,这些技术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征,成本较低,灵活性较高特别适 合小批量生产,能够满足低收入国家制成品市场的需要。威尔斯关于发展中国家 第一章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关联研究 对外投资的研究是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竞争优势的产生与这些国家自身的 市场特征结合起来,在理论上提供了一个充分的分析空间。通过小规模技术理论 可以认识到世界市场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即使对于那些技术不够先进、经营范 围和生产规模不够庞大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来说,参与国际竞争仍有很强的经济动 力。小规模技术理论对于分析指导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怎样 争得一席之地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1 9 8 3 年英国学者拉尔提出了技术地方化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竞争 优势的来源。技术地方化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特征虽表现为规模 小、使用标准技术和劳动密集型技术,但这种技术的形成却包含着企业内在的创 新活动,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引进并不是被动的模仿和复制,而是进行 了改造、消化和创新,正是这种创新活动给引进的技术赋予了新的活力,给引进 技术的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当地市场和邻国市场 具有竞争优势。 1 9 9 0 年哈佛大学商学院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 论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国 际竞争环境与跨国公司竞争战略和组织结构之间的动态调整及相互适应的过程, 波特认为跨国公司的各种职能可以用价值链的构成来描述,而价值链是跨国企业 组织和管理其国际一体化生产过程中价值增值行为的方法。跨国公司在国际竞争 中确定并开拓构成价值链的各种活动和联系的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而跨国公司进行的对外投资战略无非是对不同活动的国际区位和对企业所控制的 各类实体的一体化程度作出的选择。 1 9 8 0 年代后期到1 9 9 0 年代初期,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转向外部因素对国际直 接投资行为的影响方面,形成了具有较大影响的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投资诱 发要素组合理论将引发国际直接投资的诱发要素分成直接诱发要素和间接诱发要 素等两个方面。所谓直接诱发要素,是指各类生产要素,包括技术、资本、劳动 力、管理和信息等,它们是诱发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所谓间接诱 发要素,主要包括投资国的鼓励性投资政策及其法规、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及其优 惠政策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对科技革命的影响等这些生产要素之外的政策和环境 要素。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认为国际直接投资就是建立在直接诱发要素以及间 接诱发要素的组合之上的。对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直接诱发要素 外商直接投资0 我国商业银行缆 i 风险的关联研究 艄一章 莛主要终麓;瑟对予发鼹中霍家跨豳公司懿对羚投资,阚接诱笈要素裂起妻要 享 用。一个明是的趋势是:间接诱发螫索在当今国簖_ j 耋 接投资中趣着越来越重蒙的 作用。但是随着跨国公司国际一体化体系的深化,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 系发生了鬟夫交往,嚣舔蛊接投资理浚茅羹莺嚣雯荔理论戆发震爨理了交又与融合 的趋势。 进入2 0 世纪9 0 年代,学者们熨多地从国际微观经济学、阑际宏观经济学和 金业管理熬论稷结合蛉霜度硬究重琢嶷接投资与爨际贸易戆关系,微鼹层次黪金 韭行为理论和工韭组织璎论目益与象骥层次的资溺察赋理论和掰际分工理论融为 一体。如以赫尔普曼、赢鲁格曼和马库森为代表的国际经济学家就试图从国际贸 易的角度避一步发展圜鼯袁接投资理论,共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 二) 发展中国家嗽瞍井国壹接投资理论 在外围童接投资中,投资者和吸收者( 即东邋阑) 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关系。 投瓷者有投资的动机、吸收者有吸收投资的愿望,丽且双方都能从中获得备囊熬 利益,在敝方都同意豹条 牟下,羚鬻藏菝授资考可淹产生霸发袋。发震中冒窳吸 收外国直接投资理论,烹要有缺口理论、索洛经济增长理论、城市化理论、辚础 建设理论等,其中以缺豳理论影响最大。 1 9 6 6 霉,美国经济攀家钱缀至( f i b c h e n e r y ) 秘蘩特罗静( a m 。s t r o u t ) 在 美国经济评论发表的一篇题为网外援助和经济发展的论文中提出的“两 缺口模型”,该模型指出,从总需求角度来描述的豳民收入国民总支出等于消赞、 投资窥出瓣之露。繇y = c 卡l x ,瓣鼓惑供绘焦发器定熬善晁救入等于浸赞、髓 蓄和进口之和,即y = c 十s 十m 。根据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恒等条件可以得到:i s = m x ,其中投资与储蓄之差称为“储蓄缺口”,进口与出1 2 1 之差为“外汇缺 墨”;上式裘甥,舞累鏊内继蓄不戆瀵蹩嚣蠹熬投凌菇求,霉婪避爨譬鸯一个缀模 相等的赤字予以平衡,遮时需要从溷外引进资本。两缺口模型袭明,一国可以在 不增加国内储蓄的同时,借助于外国储蓄的流入来增加投资,借以摆脱投资水平 受利于较低的国内馕誉零乎夔被动蜀嚣。 国吸引外资大规模流入的藿要理论依据。 长。 两缺口横燮是2 0 毽纪8 0 年代以来,中 资本的流入极大地绽避丁中国经济舶增 然鼯“两缺口”模型主要强调资本的重要性,褥忽视其他因素的 乍羼。为了 弥补“两缺口”模型静硒限牲,在“两缺口”模燮理沦的基磷上,美国学酱托达 第一誊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关联研究 罗( t o d a r o ) 等人提出了“四缺口”理论,即在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的基础上,增 加了政府税收缺口和生产要素( 技术、管理等) 缺口。“四缺口”理论认为,政府 税收缺口和生产要素缺口也是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面临的重要约束,这两个缺口 的存在会使得资本吸收受到限制,而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对于弥补这后两个缺口具 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2 0 世纪8 0 年代引进外资以来,大部分年份是储蓄缺口为负,这也就意 味着:一方面是国内储蓄的过剩,另一方面又是国外资本的流入。有学者将2 0 世 纪9 0 年代开始出现的由过剩国内储蓄( 内资) 和在此条件下依然大规模进入的国 外储蓄( 外资) 所表现的那些资金称为“迷失的资金”( 李扬,1 9 9 8 ) 。有部分学 者指出中国不存在“双缺口”( 章海燕,2 0 0 3 ) ( 殷成东、贺向明,2 0 0 3 ) 。根据苗 芳、勾东宁的分析,中国实际投资额小于达到一定经济增长所需的投资水平,存 在储蓄缺口。故根据“两缺口”理论,可引入外资弥补这一缺口,以实现预定的 经济增长。此外,由于实际储蓄难以迅速完全转化为投资,故存在“隐性储蓄缺 口”,根据“两缺口”理论,中国仍需引进外资弥补。再则,即便实际储蓄可以迅 速完全转化为投资,根据“四缺口”理论的发展,引进外资对增加税收,引进技 术、管理、营销技能,转变国企经营方式,以及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 吸引人才回国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苗芳、勾东宁,2 0 0 3 ) 因此,笔者认为引进 外资仍将是我国的长期国策,研究的重点应在于如何引进外资,即外资政策的转 变。 ( 三) 对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的评述 西方学者围绕国际直接投资活动的理论研究,不仅在理论方面严谨细致而且 特别注重实证分析,从中我们不仅可以对国际直接投资行为有更深刻的认识,还 能学习到不少有用的经济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我们可以运用这些理论研究我国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的种种现实问题。但是,应该认识到已有的国际直接投资理 论大都是以跨国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作为分析的起点的,这些理论的目的重在说明 投资者的行为,对东道国行为机制和特征的分析是间接而模糊的,这自然难以满 足我们的理论需求。国际直接投资行为是东道国和投资者两个能动的主体共同参 与的,任何一方的决策不仅仅要考虑自身的最大化目标和约束条件,还要考虑对 方的决策,因为其收益是由两方的决策共同决定的,这种收益和决策相互依赖, c 兑明国际直接投资行为是一个典型的博弈过程,现有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分析部 外商直接投资我困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关联研究 笫一青 认识到了这一点,国际直接投资行为中双方矛盾最多的以利益分配为核心的问题 ( 如控制权问题、市场问题、当地成分要求、技术转让条件等) 始终处于描述性 和对策性的理论研究阶段,缺乏系统有效的理论分析框架,而在国际直接投资的 引资过程中,这些问题是最需要我们深入进行研究的课题。我们引进外资的目的 就是为了利用外资带来资本和技术,在该领域进行的各方面研究工作也是为了能 更好地利用外资,因此我们需要的是以东道国利益作为价值判断主要标准的理论, 已有的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在这一点上还不够深入、充分。 我国的外资政策自实施以来就定位于两个基本目标:引进资金,引进国外先 进技术。但是,由于我国曾经是一个外汇储备和国内储蓄都很短缺的国家,我国 的外资政策目标实际上具有以数量为重、在大规模引进外资的前提下兼顾质量的 特征。外资政策目标的这种定位模式对大规模引进外资、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 足,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截止2 0 0 4 年9 月,我国共吸引 外商直接投资5 5 0 0 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为我国g d p 的贡献超过4 0 ,外商直 接投资企业在中国外贸的份额已经占到5 5 左右,f d i 对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起到 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加速了我国经济一体化进程。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其 负面影响己经显现。主要有: ( 1 ) f d i 的大量引进并没有带动中国科技创新的质的飞跃,让出了市场却没 有换得相应的技术提升。 ( 2 ) f d i 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我国g d p 的快速增长,但我国的g n i ( 国民总收入) 并没有取得与g d p 同样快速的增长,我国有可能出现“增产而不 增收,繁荣而不富裕”的后果。 ( 3 ) f d i 总量的8 0 以上投入第二产业,对于我国经济结构的失衡和可持续 发展带来明显的影响,截止2 0 0 4 年末,我国全部g d p 中三次产业的比例是1 5 比 5 2 比3 3 ;低收入国家是2 3 ,3 2 ,4 5 :中等收入国家是l o ,3 8 ,5 2 ;世界平均是5 , 3 l ,6 4 。产出结构的失衡使得中国在享誉“世界工厂”的同时,国内一次性资源 的消耗急剧上升,加大了国内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而资源的利用率仅为3 0 。 2 0 0 4 年我国经济规模约占世界总量的4 ,但消耗了全世界约7 的石油,2 0 的 钢铁,5 0 的水泥,我国的进口依存度高达4 0 ,2 0 0 5 年我国接受进口铁矿沙价 格上涨7 1 5 的合约,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已大幅上扬:庞大的第二产业产能和产量 的增长远远超出了国内市场的容纳程度,近几年,我固的出口额以年均3 0 的幅 第一章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关联研究 度增长,出口依存度高达3 6 9 ,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7 0 。这种对进口、 出口高度依赖的远离常态的经济结构,对我国的经济、金融的安全运行带来了较 大的风险。 此外产业结构失衡导致就业形势的严峻。世界各国的普遍规律是,第三产业 就业人数是第二产业的2 3 倍,我国是2 9 3 比2 i 6 ,仅为1 4 倍:对外资企业的超 国民待遇以及外资企业以其规模、成本的绝对优势,技术、销售上的垄断等,一 定程度上压缩了内资企业的发展空间。截止2 0 0 4 年末,在累计批准设立的4 9 4 0 2 5 家f d i 企业中,有一半以上处于亏损状态,其中许多是“常亏不倒户”,即企业连 年亏损却不断增加投资,扩大经营规模。据估算,跨国公司每年避税给我国造成 的损失在3 0 0 亿以上,其中,转让定价实现的避税总额占到6 0 ;在一些地区或 行业存在着引资过度或外资过剩问题,尤其是那些社会成本和效益不具合理性的 引资项目,如继续引进生产严重过剩的夕阳产业、高能耗和资源消耗型产业、污 染严重并不容易治理的产业等;在地区问的激烈的引资竞争,在机制上的引资政 绩导向和政策上的有租可寻等等问题,需要我国经济学家对外国直接投资理论的 研究有系统的新的突破,更需要政府强化制度建设,在政策层面和操作层面全面 系统地限制负面问题的再生以保证国家利益最大化。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评述 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通常是指多种不确定性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性造成 的负面影响,而多种不确定性的产生源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在对外商 直接投资理论评述的同时,有必要对信息不对称理论加以评述。 传统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认为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引导生产和资源配置达 到最优化,价格因素在这里被认为是一切函数的基础,所有其他人的行为因素都 被总结在价格这个参数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决策主体之间相互发生作用 时的可能结果。同时,它假设市场是充分竞争性的,参与人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 称问题。但实际上,这仅仅是一个“乌托邦”世界。2 0 世纪5 0 年代以后,随着人 们逐渐认识到非价格因素在市场交易中的重要性,博弈论作为一种研究决策主体 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方法论被逐渐引入到 主流经济学当中,它的出现同时带来了经济学对信息的重视和研究,最终成为现 代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基础。信息经济学就是非对称信息博弈论在经济学上的 应用。“信息不对称”指交易的各方对有关交易的信息没有全面、充分和真实的了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困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关嗟研究第币 解,即整个交易是在“不透明”的前提下进行的。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信息优势 一方往往利用这一优势,产生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的行为。逆向选择是交易之前 发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指在信息优势方与劣势方建立关系之f | ,前者已经掌握 了一些后者不了解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对后者不利。道德风险指交易之后由于 信息不对称而发生的问题,指信息优势一方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 信息劣势一方或其他人的效用的行为,产生的原因在于信息优势一方具有私人信 息( 陈禹,t 9 9 8 ) 。 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朋斯和约瑟夫斯蒂格里茨在2 0 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奠定了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的基础。阿克 洛夫在1 9 7 0 年的论文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中提出了旧汽车市 场分析中的“柠檬理论”( 二手车理论) ( 1 9 7 0 年) ,阿克洛夫认为信息问题可能导 致整个市场崩溃,或者市场萎缩成只有劣等产品充斥于其中。阿克洛夫还指出, 类似的信息不对称尤其在发展中国家非常普遍并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以印度2 0 世 纪6 0 年代的信贷市场为其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逆向选择问题。印度小地方贷款人 索取的利率是大城市利率的两倍。在城镇借款然后在农村放贷出去的一个中年人 并不了解借款人信誉,前来借贷而又难以偿还的借款人使他承受巨大风险,因此 极易遭受惨重损失。斯朋斯提出了“信号传递”理论( 1 9 7 3 年) ,即市场中具有信 息优势的个体为了避免与逆向选择相关的一些问题发生,如何能够将其信息“信号” 可信地传递给在信息上具有劣势的个体。信号要求经济主体采取观察得到且具有 代价的措施以使其他经济主体相信他们的能力,或更为一般地,相信他们产品的 价值或质量。斯朋斯的贡献在于形成了这一思想并将之形式化,同时还说明和分 析了它所产生的影响。斯蒂格里茨的主要贡献则体现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产品市 场、资本生产和保险市场中经济行为的分析、信息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特 别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的市场失败问题) 咀及微观信息市场分析三个领域。 斯蒂格利茨与安德鲁魏斯( a n d r e ww e i s s ) 在1 9 8 1 年合作的划时代论文不完全 信息市场上的信贷配给创造性地分析了信贷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逆向 选择和道德风险。他们认为银行降低坏帐损失的最优策略是对贷款进行配给而不 是提高贷款利率。这些创见因现实世界信贷配给十分普遍而使研究更进一步接近 更为现实的信贷市场理论,并对公司融资、市场理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也产生 第一章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商业银行鲐f # 风险的笑联研究 了巨大影响。这三位经济学家因其在不对称信息市场分析方霹所作出的玎创憔研 究丽获褥2 0 0 1 年度诺爱尔经济学奖。 到2 0 世纪末,信息不对称理论飘现了多家争鸣的局面,理论研究同趋成熟; 2 0 0 2 年7 月,在第5 7 麟欧洲经济数理社会学会议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部门 酶研究爨g i o v a n n id e l l a r i c c i a 与束蠡美重马墨兰大学静r o b e r tm a r q u e z 教授共嗣 发表了( 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b a n kc r e d i ta l l o c a t i o n ) ) ( 信息与银行信贷分配) ,探讨了 信息不对称条件对银行傣贷分配行为的影响,通过模型得出三大基本结论:第一, 信惑不瓣髂现象逢成嵇款入赘“懿资嚣凌”( b o r r o w e r c a p t i v i t y ) ,麸嚣影魂氆获企 业的盈利和贷款银行的信贷资产的综合素质;第二,来自外部的竞争加剧,将使占 有信息优贽的银行在信贷资源的分配上向透明度较低的行业或企业倾斜,即“转 囊困境赘绥”效应( t u r nt o c a p d v i t y ) ,第三,黧莱绩意不鼹豫程度与垒翌貘豢之 间具有足够高的负相关联系,那么来自外部的竞争加剧,将会母致优质借款企业 被驱逐出信贷市场,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该文的结论对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的 金融枣殛健进程、分攒发震中国家鼹金融秘稼与羚遁金聚撬稳瓣竞争帮兵鸯鳌要 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银行本身作为金融中介,在银行与借款人之间、银行与银行之间同样存在着 不同程度的售怠不对称翊题。 银行与借款入之瀚豹信患不辩称主要表现翟僚袋市场上。银行对借款入及借 款投资的项目的了解穰度低于借款人本身。借款人w 能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稔度, 眉篱蕈的二分法可以分为商风险偏好者和低风险偏好者。低风黢偏好者会将魇借 的款项投资到具有鞍低风险的项目上,并会力争程贷款到期辩遥本付息。蠢风险 偏好者会将所借的款项投资到具有较高风险、收黼很不稳定的项目上,从而不能 保证贷款的安全,以至不目到期还本付患。假设低风险偏好者的风险偏好程度为l , 褰风险镶好者懿风险馕好程度为 。镊行霆不能壤确建瓣象来穗款静客户豹风险 程度,只能假设他们具肖相同的风险偏好程度,即m ,其中l m h 。在这种情 据下,银行将根据这一平均的风险偏好水平来确定相应的利率水平。由于l 番馋普遁戆蜜产交易,不躲把它看佟a p p 在债务舷 枫深重时为尽快重振中国娩务而作的结构安排。 当2 0 0 1 荦1 7 亿美元的贷款面l 庙攒失时,各家银行为了挽救损失,不得不保 鼹额度被追就蘧,嚣a p p 焱博弈中获黪蕊,则我行我索。 a p p 的絮镄不仅反浃辨商直接投资缩商业银芎亍带来豹经营飙羧;揭示出的深 层次问题是我国存在由此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这不仅是银行业,更是各级政 麝震要高度关 童的闯题。 缱莽,穗矫商直接授浚企监中还蠢少数恶意获浓银行造成壤行霾太经营损失 的信用风险,较为典型的有“尼森电子诈骗案”。 尼森电子予2 0 0 1 年l o 月1 5 号在吴江市汾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成立,当时 静工商登跫注辑资辩显示惩森电予是一家外螽毪资企渡,公霹法定代表天王涛怒 第三章 外商直接投资j 我国商业银行经l 风险的关联l i j d ( 一名出生于马来西亚的美籍华人,公司注册资本1 0 0 万美元,当时实收资本2 l 万 美元,经营范围包括电脑音响、键盘、鼠标、外接磁盘存储器、机箱电源以及销 售公司自产产品。尼森电子 诈骗案涉案值超过1 亿元人民币,受骗企业达1 5 6 家, 现在还有几千万赃款无法追回。其诈骗手段并不新鲜,与所有i t 企业一样,尼森 电于在运行初期要求供应商给自己留出一定的账期,开始其还按时付款给供应商, 取得供应商信任后,尼森电子开始拖欠货款,一连串的诈骗得手后,主犯开始慢 慢收线,2 0 0 3 年4 月1 日,其管理层全部神秘消失。 尼森电子诈骗案绝非偶然,2 0 0 2 年在全国轰动一时的仪科惠光诈骗案件就是 另一个很好的证明。据专家统计,由于市场交易中因信用缺失、经济秩序问题造 成的无效成本损失每年高达5 0 0 0 亿元,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 7 。金诚国际 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艺指出( 在中国) ,人们对信用管理的认识依然很淡薄。 应特别注重风险控制意识的建立,及防范手段的应用,管理系统的健全。但是, 并不是只有国内企业才需要信用风险管理。随着国门的打开,国外企业与国内的 经济贸易的交往不断增加更需要此环节。 在苏州为了享受“两免三减半”政策,假合资的企业比较多,普遍做法是 将资金打入境外帐户,再“投资”到国内:有的企业在过了优惠期之后,更换名 称,重新注册。对于国内商业银行而言,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对此类公司信贷政 策比较宽松,但其中隐含的信用缺失、税收流失以及“洗钱”等问题需要引起高 度关注。 二、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分析 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是指市场价格例如利率、汇率、股票、商品等价格风险, 是指市场不利变动所带来的风险。通常包括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 交易风险等。 ( 一)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分析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利率风险日益成为商业银行必须面对、最难对付、 最具潜在杀伤性的一种风险。当市场利率变动时影响了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收入来 源贷款和长期投资的利息收入和存款及其他借款的利息成本。此外利率变化 同时电改变了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由此也改变了银行的净值,即所有 者在银行的投资价值。这样,利率变化影响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外商直接投资i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关联研究第二三苛 按照“入世”的承诺,我国将在2 0 0 6 年1 1 月实现利率市场化,为了实现这 一过渡期目标而又不产生较大的动荡,目前国家对人民币利率依然采用基准利率, 基准存贷款利差在3 左右,对于贷款利率允许上浮并不设上限。实质上人民币利 率还是处于国家保护下的垄断状态,人民币利率风险将随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而逐 渐显露。但是2 0 0 0 年1 1 月国家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和3 0 0 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 存款利率,进而在2 0 0 4 年完全开放,外币利率风险已经充分市场化,对于外商投 资集中地区这一市场化已经完全与国际接轨。随着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的增加,国 内外汇资金的交易总量迅速扩张,外汇资金交易中的利率风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行考试题及答案
- 尼尔斯考试题及答案
- 爱情考试题及答案
- 曾国藩考试题及答案
- 中华传统文化(山西管理职业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试题与答案
- 2025年智慧社区电气安装工程服务协议
- 2025版食堂员工培训及福利保障合同范本
- 2025版桁架租赁及临时仓储服务合同
- 2025年抖音网红直播广告合作合同样本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初中内容解读
- 人教版PEP四年级英语上册全册课件
- 数据治理与数据中台建设方案
- 全册(教案)人教精通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DL-T5455-2012火力发电厂热工电源及气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 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技术
- 公司自行车管理制度
- 《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
- 蒋诗萌小品《谁杀死了周日》台词完整版
- 6G网络中的垂直通信和切片技术
- 社区健康服务与管理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