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人格特质、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pdf_第1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人格特质、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pdf_第2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人格特质、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pdf_第3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人格特质、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pdf_第4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人格特质、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高职大学生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困扰三者之间在性 别、专业、生源地和家庭月收入四个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以及高职大学生人格特质、应对方 式与人际关系困扰三者之问所存在的关系。 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 0 0 名在校高职大学生,对其测大五人格量表、应对方 式量表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以期探讨高职大学生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与人际 关系困扰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 1 ) 高职大学生人格特质在专业和家庭月收入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地的高职学 生在开放性上有显著差异。 ( 2 ) 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状况尚属良好,不同性别的高职大学生在人际困扰总分上 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家庭月收入的高职大学生在人际困扰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在 交谈困扰度、交际与交友困扰度和同异性交往困扰度上的得分有显著差异; ( 3 ) 不同性别的高职大学生在求助应对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地的高职大学生在退 避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高职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在家庭月收入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 异。 ( 4 ) 高职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应对方式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预测作用。 关键词: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人际关系困扰;高职大学生 a bs t r a c t t l l ep u r p o s eo ft h es t u d yw a st o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r e l a t i o n sa m o n gv o c a t i o n a l 咖d e n t s 7 p e r s o n a l i t yt r a i t s ,c o p i n gs t y l e sa n d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d i s t r e s s a n di ft h e r ew e r es i g n i f i c a n tg e n d e r ,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 o u r c ep l a c ea n df a m i l yi n c o m eo n t h e m t be x p l o r e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p e r s o n a l i t yt r a i t s ,c o p i n gs t y l e s a n d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 d i s t r e s s , 3 0 0v o c a t i o n a l s t u d e n t sw e r ec h o s e n a tr a n d o mt oc o m p l e t et h eb f p ( b i gf i v e p e r s o n a l i t ys c a l e ) ,c s q ( c o p i n gs t y l e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 a n ds c d r ( s t u d e n t s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d i a g n o s t i cs c a l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 t h er e s u l t so f t h er e s e a r c hw e r ea sf o l l o w s : ( 1 ) t h e r ea r en o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 so fm a j o ra n df a m i l yi n c o m ef o rv o c a t i o n a ls t u d e n t o np e r s o n a l i t yt r a i t s ;d i f f e r e n tp l a c e so fs t u d e n t sh a v e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 s o no p e n n e s s ( 2 ) t h e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d i s t r e s so fv o c a t i o n a l s t u d e n t sw a s0 1 1t h em i d d l el e v e l , t h e r ew e r e1 1 0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 s o fd i f f e r e n tg e n d e r ss t u d e n t so nt h e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s t u d e n t sh a s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 s o nf a m i l yi n c o m e ( 3 ) t h e r ew e r e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f o r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o fd i f f e rg e n d e ro nr e c o u r s e ; 、,o c a t i o n a ls t u d e n t so fd i f f e r e n tb i r t h p l a c eh a v e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 so n t h er e t r e a tf a c t o r s ,b u t t h ec o p i n gs t y l e so fv o c a t i o n a ls t u d e n t sh a v en o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 so nf a m i l y s m o n t h l y i n c o m e ( 4 ) 、,0 c a t i o i l a ls t u d e n t s p e r s o n a l i t yt r a i t s ,c o p i n gs t y l e s c o u l dp r e d i c t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k e yw o r d s :p e r s o n a l i t yt r a i t s ;c o p i n gs t y l e ;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 d i s t r e s s ;v o c a t i o n a l s t u d e n t s 目录 j ii 舌1 1 文献综述2 1 1 关于人际关系的研究2 1 1 1 人际关系的概念2 1 1 2 人际关系理论2 1 1 3 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3 1 1 4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4 1 2 关于大学生人格特质的研究6 1 2 1 人格的概念6 1 2 2 关于人格特质的理论7 1 3 关于应对方式的研究8 1 3 1 应对的概念:8 1 3 2 应对方式的有关研究9 1 4 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1 l 2 研究方法1 1 2 1 施测方法。l l 2 2 被试的选择1 1 2 3 研究工具1 2 2 3 1 大五人格问卷:1 2 2 3 2 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1 2 2 3 3 应对方式问卷:1 3 2 4 数据的统计与处理方法13 3 研究结果1 4 3 1 高职大学生人格特质问卷测试结果1 4 3 1 1 高职大学生人格特质测试结果1 4 3 1 2 高职大学生大五人格的人口统计学分析1 4 3 2 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度测试结果1 5 3 2 1 高职大学生人际困扰程度的特点1 5 3 2 2 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人口统计学分析1 6 3 3 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测试结果1 9 3 3 1 高职大学生因对方式总体状况1 9 3 3 2 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的人口学统计分析2 0 3 4 高职大学生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的关系分析2 l 3 4 1 高职大学生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2 l 3 4 2 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的多元回归分析2 2 4 分析与讨论2 4 4 1 高职大学生人格特质的检验结果分析2 4 4 1 1 高职大学生人格特质人口统计学分析2 4 4 2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2 5 4 2 1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情况2 5 4 2 2 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2 6 4 3 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2 8 4 3 1 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总体状况2 8 4 3 。2 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2 8 4 4 高职大学生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的关系分析2 9 4 4 1 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人格特质的关系2 9 4 4 2 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应对方式的关系2 9 4 4 3 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的关系2 9 5 总结3 0 5 1 结论3 0 5 2 研究不足与展望3 l 参考文献3 3 附录3 6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4 0 致谢41 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人与人之间相 互关系所诠释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往任何时代。人际沟通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个体能否 胜任所在职位的重要标准之一,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在个体的发展过程 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人际关系以及人际沟通能力的学术研究成为必然。作为人 们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必要的心理契约,人际关系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学和心理 学研究者的重视。 人格( p e r s o n a l i t y ) 是个体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 模式的统一体。青年期是人格建构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年人无论在身体方面还是在 心理方面都存在不小变化,加之生活环境和教育程度的变化,青年人人格的形成也相应地 发生着重大变化,所以青年期是人格教育的重要时期。然而由于现代科技水平的巨大发展,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以及社会价值观和文化思想的不断多样化,使得现代社会的大量青年尤 其是在校大学生在建立健全的人格上显得比较困难,他们往往容易产生焦虑不安,情绪紧 张、自卑、困惑、自负等消极情绪,严重的可能导致形成人格障碍。 应对方式( c o p i n g ) 是个体面临压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做出的认知与行为的努力 过程,是个体的稳定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应对方式是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和社 会技能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大学生应对方式的选择体现了个体的社会成熟度和社会适应 度,对学生如何适应未来的社会竞争和应对紧张的工作压力可以起到预测作用。 高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年龄大多在1 8 2 0 岁,作为高等学校教 育的一部分,高职大学生的教育及心理问题已日益受到社会学者和心理工作者的重视。这 其中塑造高职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增强其应对压力和各种问题的能力,提高其人际交往和 沟通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高职大学生同样处于青年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 的关键时期,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对于高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未来职业 成就的高低有着重大影响。然而,相比于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他们所处的位置 使他们比一般高校的大学生更容易出现诸如生活自理能力不足、学习能力缺乏、人际交往 和沟通出现障碍等问题。 那么高职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在人格特质、应对方式和人际关系方面有着怎样 的特点,高职大学生在这三者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由于目前较少有这方面的研 究,因此,本研究选取山东省两所高职学校的学生作为被试,运用大五人格问卷、应对方 式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测量,来探讨人格特质、应对方式对高职大学 生人际关系状况有着怎样的影响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能对高职大学生的教育管理 提供有用的理论依据和研究对策。 1 文献综述 1 1 关于人际关系的研究 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的中心课题,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人与人之间 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极其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增加人与人 之间的社会认同感,有利于个体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反之,人际关系不良 容易使人心情压抑,工作效率下降,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 1 1 1 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距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人 际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的一切方面;狭义上的人际 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n 1 。 高职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高职大学生在学 习、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有三部分组成:其一为认知成分, 反映了高职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状况的认识,是人际关系形成、发展的基础:其二为情感成 分,是交往双方在情感上的满意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反映出对交往现状 的满意程度;其三为行为成分,是指交往双方外显的行为表现,体现了双方实际交往的结 果,是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交往手段与形式。 1 1 2 人际关系理论 1 1 2 1 人际激励理论 人际激励理论主要包括需要理论、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需要理论主要有马斯洛的需 要层次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马斯洛认为人有友爱归属的需要,人际关系的建 立和发展需要考虑个体需要满足的情况。麦克利兰提出了成就激励理论,认为提高个体的 抱负水平,培养个体的高成就需要,能使群体具有更大的内聚力,人际关系就会变得更和 谐。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提出的,通过考察人们的努力程度和其所获得的报酬 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激励过程中人们会选择合适的行为达到获取奖酬目标的理论。公 平理论是亚当斯在1 9 6 5 年提出的,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他认为人把人际交流活动看作 是用自己的潜能同社会进行交换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的前提是个体期待公平结果,即个 体把他人的行为及结果作为个人行动的参照标准心1 。 1 1 2 2 沙利文的人际理论 沙利文认为父母是个体人生早期人际互动的重要人物,他关注早期人际关系发展,强 调早期的人际关系扮演着塑造自我概念的角色,认为儿童自我系统的发展,来自与父母重 复性的互动;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从他人评价的眼光中,形成自己“好我( g o o d m e ) 或者“坏我( b a d m e ) 的印象。坏我会带来个体的焦虑。他人评价的方式会影响个体评 价自己的方式。因此假如孩子在发展过程中能和重要他人有良好的人际互动,孩子将对自 我进行正向评价,反之则会产生负向的自我概念。当个体因某些自我负向评价而引起严重 焦虑时,个体会进行“自我否定( n o t m e ) ”,并把“坏我 的印象排除在意识之外或投射 2 给他人,这种行为会让个体的知觉与现实分裂,并进一步扭曲或误解现实的人际关系,严 重时,人际关系就会产生困扰和混淆嘧1 。 1 1 2 2 客体关系的人际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当自我与客体的关系一旦建立起来,就会影响个体日后的人际关 系。对于客体关系来说,个体一生中遇到的最大冲突就是与客体所建立的情感联结受到威 胁或者破坏,如果父母能提供孩子成长所需要的依恋需求与情感支持,孩子产生安全感, 能够以父母对待他的方式对待自己,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值得被入爱的,同时能够与他 人有良好的互动;相反,假如父母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总在孩子有需求时拒绝或忽视孩 子,孩子就会陷入两难情景,一方面无法从父母处满足需求,另一方面又无法消除对父母 的情感需求,这时个体会对自己的价值感产生怀疑,甚至产生分裂式的防御方式,从而形 成不相容的客体关系。这种冲突会反映在个体以后的人际关系中,与人相处常表现的短暂、 肤浅或者高度依赖,甚至会因贬抑自我或控制他人而破坏其人际关系“1 。 1 1 2 3 人际交往理论 主要包括迷德符号相互作用论、自我呈现论和t 组理论等。 米德( g e o r g eh e r b e r tm i l d e r ) 被称为人际交往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奠基者,米德认 为每个交往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文字符号。他提出了刺激一 符号的意义一反映公式,强调语言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强调交往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这 种相互作用是以对符号的统一理解为基础的陋1 。 g o f f m a n 的自我呈现理论( 又称整饰理论) 主要阐述了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暴露问题。 其理论观点表现在:社会交往在于交往者借助于自己的言语行动向对方叙述有关自己的事 情,即向他人表演自己。交往者把自己的形象呈现给对方,不但希望给他人一个可接受的 角色形象,而且也希望对方提出相应的报答行为1 。 t 组理论产生于勒温的试验研究,其主要观点是:1 交往中的人们都是按角色行事的, 只是大部分个体并没有感觉到而已;2 交往的动机和目的是不为人知的,他们埋藏于我们 的无意识之中;3 交往应该是交往双方藏于内心的感情表面化,让双方的情感在交往的过 程中自然流露,并不断形成情感交流,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形成好感,从而达到默契订1 。 1 1 3 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 一定的人际关系表现出一定的人际行为模式,即一方的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行 为。一般说,一方表示的积极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积极行为;同样,一方的消极行为 也会引起另一方的消极行为,这是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规律之一。 1 1 3 1t f 李瑞的研究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 。李瑞从几千份人际关系的研究报告中归纳出以下八类模式: 一、由一方发出的管理、指挥、指导、劝告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尊敬、服从等反应。 二、由一方发出的帮助、支持、同情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信任、接受等反应。 三、由一方的尊敬、信任、赞扬、求援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劝导、帮助等反应。 3 四、由一方的同意、合作、友好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协助、温和等反应。 五、由一方的害羞、礼貌、服从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骄傲、控制等反应。 六、由一方的反抗、怀疑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惩罚或拒绝等反应。 七、由一方的攻击、惩罚、不友好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敌对、反抗等反应。 八、由一方发出的激烈、拒绝、夸大、炫耀等行为,导致另一方不信任或自卑等反应。 人际关系受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单纯的人际关系行为模式很少发生,它总是渗透了 许多其他因素。人际关系的各种行为也有共同性,这里的共同性只能理解为形式上的共同, 透过各种行为形式上的共同性,可以看到意义及性质上的截然不同的内容。 1 1 3 2w c 苏兹的研究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苏兹认为,每个个体都有人际交往以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他把需要分为三类:首先,人与人之间的“包容”需要,即希望从交往中与他人建立和谐 的关系;其次,人与人之间“控制”的需要,即在“权利 的基础上希望对他人作出某种 良好的调节作用;最后,入与人之间的“感情需要,即在“友爱的基础上与他人建立 并维持某种良好的关系。 1 1 3 3 霍尼的研究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尼依据个体对他人的态度将人际关系行为模式分为三类:首先为 谦让型:其特征是“朝向他人 ,无论遇到何人,总是想到“他喜欢我吗? ;其次为进取 型:其特征是“对抗他人”,无论遇到何人,总是想知道该人力量的大小,或该人对自己 有无用处;最后为分离型:其特征是“疏离他人”,无论遇到何人,总是想保持一定距离, 以避免他人对自己的干扰或影响鹕1 。 1 1 4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1 1 4 1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 在现有的有关研究中,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的研究比较多,但对高职大学生人际关 系进行研究的学者还比较少见,并且研究者大多根据“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的测试结 果,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 刘本荣等人对3 4 1 名师范类高校生人际困扰及人格特征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发现: 文科师范生在神经质n 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师范生;师范类高校生的人际困扰程度 和神经质、精神质分别呈显著正相关,与内外向和社会掩饰性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内外向、 神经质、社会掩饰性、性别对人际关系的总预测系数为4 3 9 呻】。 周鹏生针对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相关心理因素的调查显示,民族院校大学生不仅 存在人际困扰,而且有相当多的个体的人际困扰程度较严重,在人际交往方面普遍表现出 不信任,且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关系敏感症状“们。 孙崇勇调查了东北地区三所高校7 0 0 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现状后显示师范类大学生人 际关系总困扰为4 4 7 ,9 2 8 的大学生困扰较严重;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大学生人际 关系困扰在总分上的差异均显著;从各个纬度上看,在待人接物和与异性交往方面,大学 4 生的人际困扰较少,而在交谈方面、交际与交友方面,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相对较多,说 明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在四个纬度上的倾向有所不同,。 卜艳艳调查职院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显示最严重的困扰是交际交友困扰,最轻 的困扰为待人接物困扰n 副。张灵的研究结果显示,男生在与异性交往方面的困扰高于女生, 而来自乡镇的女大学生的人际交友困扰高于男生的交友困扰,乡镇大学生在人际交谈与异 性交往过程中出现较高的困扰n 引。 胡伟通过问卷调查对2 9 0 名高校学生的人际困扰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与现状的研究发 现:文科学生在内外向e 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学生;人际困扰程度与内外向、社会 掩饰性分别呈显著负相关,与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与精神质相关不显著;神经质对人际 关系总分的预测作用最大,证明情绪稳定性对人际关系有着重要影响n 钔。 王涛等人得出大学生轻度人际关系困扰者占3 8 5 ,严重人际关系困扰者占1 5 的结论 u 5 1 。张赫通过问卷调查对1 9 8 名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人际和谐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明:男性量表得分、女性量表得分与人际和谐性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双性化者与未分化 者人际和谐性有显著差异n 们。 甘秀英等人对1 8 0 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交往的关系进行研究表明:农村学生 的人际关系好于城市学生,并存在显著差异,年级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主观幸福感与人 际关系呈显著性正相关;认为人际关系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改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 高主观幸福感u 。 孔伟等人的研究表明:人际交谈困扰存在城乡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以及城乡、性别和独 生非独生三者的交互作用;人际交友困扰存在性别和独生非独生的交互作用;神经质通 过利用度间接影响交谈困扰、交际与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n 钔。 针对以上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作的调查分析结果看,虽然在困扰程度的比例上略有 不同,但所得的一致结果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 i 1 4 2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心理学家和社会学者对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这些 研究从大学生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加以分析探讨,另外也有从综合的角度分析大学 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首先,在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内部因素的研究上,姜凌云首次提出了“依恋的人际 关系学说 ,他使用质性研究法阐述了早期的依恋质量对个体一生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主 要包括同伴关系、成人人际交往和婚恋关系三个方面,对人际关系受依恋关系、内部工作 模式影响的机制做了有益的探讨n 们。肖建伟的研究显示拥有较多积极人格品质的大学生的 宿舍人际关系质量更好。冯乔琳以台湾地区大学生样本为研究对象,进行大学生依恋风 格、人际冲突类型和应对策略之间的相关研究显示,大学生恐惧依附倾向能预测师生冲突 的次数,而专注依恋倾向,较能显著预测亲子冲突的次数口。袁立新、张积家研究显示大 学生的完美主义与人际问题显著相关,并且对人际问题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2 2 o 张建梅对7 8 2 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由人际安全、人际张力、人 际阻抗和人际报复四因子构成扭引。申武丹等人从大学生在校期间交往对象和范围的角度, 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分为现实人际关系和虚拟人际关系,对它们与自我概念的关系作了考 察。结果显示大学生被试的现实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对自我能力的评价和现状的满意度相 关,在虚拟人际关系中文理生差异显著理科生得分高于文科生,虚拟人际关系与自我无显 著相关乜划。希波的研究显示神经质、掩饰性程度高、抑郁和焦虑程度高可导致大学生人际 关系困扰,外向性程度高、自尊水平高可降低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乜射。 其次,在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外部因素的研究上,有研究显示父母的教养风格越积 极,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得分越高,父母的教养风格越消极,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得分 越低啪1 。有研究表明:当家庭机能不良时,父母间的感情淡漠,作为其子女的大学生的人 际苦恼会增加瞳 。张震等人的研究表明:母亲的婚姻和社会关系状况可以预测其子女的人 际关系状况及其情绪表达情况,并运用依恋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对此研究结果进行解释 船】 0 最后,许多研究者综合探讨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卜艳艳认为影响当代高职 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性格、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健康自评、外形 自评以及人际困扰的归因取向等个人因素,即家庭居住地、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文化水平 等环境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性格,而性格中起突出作用的是情绪稳定性啪1 。希波的 研究显示,家住农村、每周的睡眠质量差、对别人不信任、害怕死亡可导致人际关系困扰。 亲子关系和谐、家庭幸福度高、每周的运动频率高、学习满意度高、参加集体活动、社交 能力强可降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啪1 。 1 2 关于大学生人格特质的研究 1 2 1 人格的概念 人格( p e r s o n a l i t y ) 是个体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 模式的统一体。对与这个定义可以做以下解释。 第一人格是指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模式,即个人与环境( 特别是社会环境) 的互动方式。 于此相近的表述还有:个人在各种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行为方式、个人适应环境的 习惯系统、个人的生活风格、个人的生活方式、个人实现其社会角色的方式等等。 第二,人格是指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包括:( 1 ) 稳定的动机;( 2 ) 习惯性的情感 体验方式和思维方式;( 3 ) 稳定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等。正是一个人内部的动力组织决 定了其外在的行为模式。 第三,人格就是这样一种蕴蓄于中、形诸于外的统一体,这种统一体往往由一些特质 ( t r a i t s ) 所构成,如内外向性、独立性、自信心等。 第四,动力组织与行为模式的统一体意味着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和独特 性等特点。 第五,人格既是各种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各种交互作用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各种交 6 互作用,包括身体与心理之间、心理与环境( 特别是社会文化) 之间、天性与教养之间、 成就与学习之间、理想一感情一行为之间、过去一现在一未来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口。 1 2 2 关于人格特质的理论 人格特质论是人格理论的一个流派,它把特质看作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构 成人格的基本元素,也是评价人格的基本单位。所谓特质( t r a i t ) ,通常指在一段时间内、 不同情况下,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性及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性。心理学家研究人格特 质( p e r s o n a l i t yt r a i t ) ,主要是探究人格的构成因素以及应该从哪些维度去分析人格。 按照这种观点,每个人的人格都可以用同样的维度去测量,只是不同的人在同一维度上所 处的位置会有所不同。 ( 1 ) 阿尔伯特( a 1l p o r t ) 人格特质学说 特质是阿尔伯特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在他看来,特质是一个宽泛的、聚焦的神 经生理系统,它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能够激发和引导形式一致的适应性行为和表现 性的行为。因此,特质具有生理基础,是相对普遍和稳定的;它不仅能激发和指导行为, 而且可以统合个体对多种特殊刺激的反应,使其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出更广泛的一致 性。为了更详细的说明特质概念,阿尔伯特将其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倾向:共同特质是 全人类或一群人所共有的特质;个人倾向则是特定个体独有的特质,是与共同特质相对应 的“个人特质 。不同的特质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其作用和意义是不同的;非但如此,不 同的特质对同一个人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根据特质对个体的相对重要性和影响力大小,“个 人倾向 可分为首要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三类。首要特质( c a r d i n a lt r a i t s ) 代表 着个体最重要的、占主导地位人格特质,最具普遍性,几乎影响着个体行为的所有方面。 核心特质( c e n t r a lt r a i t s ) 是能够代表个体主要特质的少数几个特质,如朋友对你的描 述。不是每个人都有首要特质,但人人都有核心特质。次要特质( s e c o n dt r a i t s ) 则指 那些普遍性和一致性较差、不够鲜明的特质。由于没有鲜明的表现,次要特质不易为人察 觉,通常只有非常熟悉的人才会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引。 ( 2 ) 卡特尔的人格因素论 卡特尔用“人格圈 这一术语指代特质研究的整个领域,他认为人格特质具有层次结 构,第一层次是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第二层次是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与社会 环境直接接触,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可以从外部行为中直接观察到;根源特质则是内在的, 是最基本的人格特质,决定表面特质。经过大量测验,他得到1 6 种人格因素,简称1 6 p f 。 卡特尔采用的因素分析、等级评定、自陈量表、客观测验数据等研究方法给后人以重要的 启发 3 3 j 。 ( 3 ) “大五 人格模型 自2 0 世纪9 0 年代初期,特质论者在人格模式的描述上基本达成了共识,得到了五因 素模型。诺曼( w t n o r m a n ) 在1 9 6 3 年最早提出五因素模型,其后的研究者也获得相似的 结论,词汇研究的五因素维度是:外倾性、宜人性、公正性、情绪稳定性神经质、开 7 放性或文化性。问卷研究的五因素包括:外倾性、宜人性、公正性、神经质、对经验或智 力的开放性b 盯。许多研究支持了人格的五个维度,通过对同伴人格以及自我人格评定结果 的因素分析出的大五人格维度有: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心。每个维度 又是由六个方面组成,其中神经质维度包括焦虑,沮丧,敌意,冲动,敏感和脆弱;外倾 性包括热情,乐群,支配,忙忙碌碌,寻求刺激和兴高采烈;开放性包括想像力,审美, 感情丰富,尝新,思变,不断检验旧观念;宜人性包括信任,直率,利他,温顺,谦虚, 慈悲;责任心包括自信,有条理,可依赖,追求成就,自律,深思熟虑副。 ( 4 ) 艾森克的特质理论 艾森克提倡并使用因素分析法,研究了一组组彼此很不相同的人,进行了广泛的统计 测量,提出了人格的三个基本特质或因素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其中外向性和神 经质是艾森克早期确定的两大人格维度。外向性( e x t r a v e r s i o n ) 的一端为典型的外向特 征群,另一端为典型的内向特征群。典型的外向者好交际、爱热闹、易冲动、自信、活跃、 喜欢追求变化;而内向者则固执、刻板、害羞、不易激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处于中 间位置。神经质( n e u r o t i c i s m ) 是另一个重要维度,一端为情绪不稳定,另一端为情绪 稳定。高神经质者可能会有过分担心某事或害怕某物的倾向,也可能在适应过程中出现不 平衡的焦虑状态;低神经质者则往往是平静的、好脾气的、耐心的。精神质( p s y c h o t i c i s m ) 是艾森克后来提出的一个重要人格维度,一端为精神质,一端为超我机能。前者表现出高 攻击、冷漠、自私、冲动、反社会、思维和行动迟缓等特点,但与此同时,也表现出高创 造性、坚强等特点;而后者则显示出较高的超我机能,表现得仁慈、好心肠。艾森克用首 写字母e 、n 、p 分别代表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三个维度。尽管如此,艾森克并不认为 三个维度是人格的全部,他和同事们曾多次试图提出四个或更多的因素。需要说明的是, 外向性和神经质两个维度垂直相交得到的四个象限与古希腊医学家h i p p o c r a t e s 体液说提 到的四种气质一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啪1 。 1 3 关于应对方式的研究 1 3 1 应对的概念 应对( c o p i n g ) 一词是由其动词形式c o p e 转变而来的。而c o p e 原意为:有能力或成 功地应对环境挑战和处理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又赋予了其新的内涵和外延。 l a z a r u s 等人对应对的概念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认为:应对是指个体不断改变认知 与行为的努力,从而控制( 包括容忍、降低、回避等) 那些被评价为超出个体适应能力的 内部和外部的需要。l a z a r u s 将应对视为一个带有认知评价行为的努力过程,强调人在应 激事件中想法与做法的变化,而应对又是与环境相关联的,环境变量影响着应对的努力与 成功程度。 b i l l i n g s 与m o o s 则认为应对是个体对环境或内在需求及其冲突所作出的恒定的认知 和行为努力口刀。 l i n d o p 和g i b s o n 认为:“应对是一种行为,一种解决或消除问题的行为,其目的旨在 8 通过个体的努力来改变应激环境或由该环境所引起的负性情感体验。这种行为可由明确的 思想所指导,也可由隐藏的企图所驱动m 】。 国内学者肖计划( 1 9 9 2 ) 认为啪3 :“尽管迄今这些认识还存在分歧,但就应对的本质 而言,应对可理解为:个体在应激环境或事件中,对该环境或事件做出认知评价以及继认 知评价之后为平衡自身精神状态所采取的措施。 黄希庭等h 们认为:“应对方式是个体面临压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做出的认知与行 为的努力过程。 张林等h 认为:“应对方式( c o p i n gs t y l e ) 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 认知和行为方式,又称作应对策略和应对机制。它是心理应激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中介调节 因素,个体的应对方式影响着应激反应的性质与强度,并进而调节着应激与应激结果之间 的关系。” 1 3 2 应对方式的有关研究 对于应对的研究是应激领域的一个重要进展。关于应对的理论,现在占主导地位的是 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l a z a r u s 和f o l k m a n 等n 2 1 提出的场合模式( c o n t e x t u a l m o d e l ) ,也 是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广泛采用的一个概念模式。该模式将应对视作个体用来处理内部和外 部要求的各种变化着的思考与行动,这里的“要求”,是充满紧张性的刺激物,它涉及到 当事人同环境间的关系,这些刺激可以是知觉到的威胁,也可以是某种丧失或觉察到的挑 战。 依据l a z a r u s 和f o l k l m a n 的理论:( 1 ) 应对是复杂的,应对策略的适用很大程度上依 赖于个体对情境是否可以改变的评价,如果个体认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情境,问题指向应 对占主导地位,反之则往往求助于情绪指向应对。( 2 ) 各种应对策略在不同情境中各有效 用。一个情境下有用的策略在另一个条件下未必有效,甚至有反作用。l a z a r u s 和f o l k m a n 等提出,应对主要有两种机能:用来处理问题( 注重问题应对) 和用来减轻情绪痛苦( 注重 情绪应对) 。在每一个功能维度里又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如解决问题、寻求支持、逃避、 忍耐等。 国内关于应对方式的研究主要有黄希庭、肖计划等学者。 肖计划等人h 叼的研究表明,女生比男生较多地寻求建议、帮助、安慰以及得到他人的 同情等。 黄希庭等人h 盯的研究指出,学生的应对方式会随着年龄的变化和社会生活的不同而发 展,其形成和发展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以及个 体内在因素等,应对方式是个体因素与情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梁军林等人h 酗对5 1 8 名高中生应对方式与个性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在遇到困难和挫 折时常用的应对方式既有与人谈心、倾诉内心烦恼、寻找办法解决问题等积极应对;也有 自我安慰等消极应对。性别问比较显示,男生较多采用积极的、主动的应对方式,克制能 力强于女生;女生采用依赖别人、好幻想、被动的应对方式多于男生。 9 黄希庭等人h 叼用自编的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1 2 5 4 名中学生的测量结果表明,我国 中学生对挫折和烦恼的应对方式主要有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发泄、幻想、忍耐几种基 本的方式。研究也表明,中学生在应对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即女生比男生更多采用发泄、 忍耐应对,男生比女生更多地采用幻想应对;重点中学学生比普通中学学生更多采用问题 解决应对,而较少采用幻想和退避应对,随着年龄的发展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变化趋势不明 显。 王艳芝等人对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进行后探讨发现:大学生的积极应 对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消极应对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性别、年级、专业、是否恋爱对积极 应对的影响差异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呈显著性相关h 。 杨美荣等人对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抑郁水平与自责、 退避、幻想及合理化这4 个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抑郁组和无抑郁组在“幻想 应对方 式上存在显著差异m 1 。 袁贵勇对2 6 8 名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女生较男生更多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 两种积极地应对方式,另外研究还表明城市大学生与农村大学生相比较多采用“幻想”应 对,且两者有显著差异h 引。 王振宏以1 9 7 名初中学生为被试,研究了初中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关系。 结果表明:初中学生在应对方式方面的幻想应对上存在性别差异,在求助应对、发泄应对 方面存在年级差异。自我概念各因子与问题解决、求助帮助来应对挫折和烦恼;自我概念 部分因子对应对方式的部分因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显著回归效应咖3 。 林春梅对4 2 3 名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以积极取向 为主,性别和民族之间差异不显著哺。 励晶等人对初中学生应对方式的调查显示:l 、初一学生以积极应对为主,但到了初三, 这种应对方式己不占主要地位。2 、男、女初中生应对方式有差异。研究表明,进入青春 期后,女性自我评价降低而男性却增高。3 、调查说明初中生应对方式虽然与社会支持的 相关性不大,但与不支持量表得分却有显著相关。4 、该研究结果提示,初中生采用消极 应对者具有较高的心身症状和精神、行为问题倾向,而积极应对则有显著降低各类不良应 激反应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